单项并联逆变电路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单相逆变器并联运行系统方案论证

单相逆变器并联运行系统方案论证

单相逆变器并联运行系统方案论证【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单相逆变器并联运行系统的概念与意义三、单相逆变器并联运行系统的设计思路与方案四、单相逆变器并联运行系统的优点与局限性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和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单相逆变器并联运行系统在电力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种系统可以实现大容量和冗余供电,提高供电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本文旨在论证单相逆变器并联运行系统的方案,分析其优点和局限性。

二、单相逆变器并联运行系统的概念与意义单相逆变器并联运行系统是指多个单相逆变器通过并联方式组合在一起,共同为一个负载提供电力。

这种系统可以实现大容量和冗余供电,提高供电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力系统中,单相逆变器并联运行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单相逆变器并联运行系统的设计思路与方案1.硬件设计:选择适合的单相逆变器模块,具备足够的功率输出和电压调节范围。

设计逆变器的控制电路,包括 PWM 信号生成、电流和电压采样等。

设计并联电路,包括电流和电压传感器、功率调节电路等。

设计电阻负载和变压器的连接电路,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控制策略:采用下垂控制或多级控制策略,实现多逆变器并联运行的功率主动分配和无互联通信。

为了满足并联逆变器功率均分效果,可以设计虚拟阻抗环节。

四、单相逆变器并联运行系统的优点与局限性优点:1.系统容量和冗余供电:多个单相逆变器并联可以实现大容量和冗余供电,提高供电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2.系统扩容和模块化生产:并联运行方式容易实现扩容,使整个系统的体积减小,便于模块化生产。

3.降低器件电流应力:各模块通过共同分担负载电流,大大降低了各器件的电流应力,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局限性:1.并联控制策略复杂:多逆变器并联运行需要采用下垂控制或多级控制策略,控制策略相对复杂。

2.环流问题:在并联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环流问题,需要采用锁相环电路等方法进行解决。

逆变器并联控制电路设计方案

逆变器并联控制电路设计方案

逆变器并联控制电路设计方案逆变器并联控制电路设计方案简介本文旨在提供一种优秀的逆变器并联控制电路设计方案,以满足逆变器并联操作的需求。

该方案将详细介绍逆变器并联原理、电路设计要点、安全保护措施等内容,帮助解决相关问题。

逆变器并联原理•并联多台逆变器可实现功率叠加,提高整体输出能力。

•并联逆变器需要具备相同的额定电压和频率。

•并联逆变器需要具备相同的电流分配能力。

电路设计要点1.选用合适的并联控制器或微处理器,用于实现并联逆变器的同步控制和通信。

2.确定逆变器的参数,包括额定电压、频率、电流分配等,并保证各台逆变器参数一致。

3.设计逆变器输出电路,包括滤波器、功率级和输出变压器等。

4.设计逆变器的控制电路,包括开关驱动、保护电路等。

5.考虑逆变器的故障检测和容错策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安全保护措施1.采用逆变器过电流保护电路,防止过电流损害逆变器和负载设备。

2.设计逆变器过温保护电路,有效避免逆变器过热导致故障。

3.引入逆变器过压和欠压保护电路,避免过高或过低电压对系统造成损坏。

4.配备逆变器短路保护电路,保护逆变器和电路免受短路故障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方案提供的逆变器并联控制电路设计方案,可实现逆变器的并联操作,并满足功率叠加需求。

此外,安全保护措施将确保逆变器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请根据具体需求实施该方案,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逆变器的参数和保护电路的设计。

方案实施步骤1.确定需求:明确并联逆变器的功率需求和实际应用场景,确定并联逆变器数量。

2.选择逆变器型号:选择适合的逆变器型号,确保其具备并联操作的能力,并满足功率需求。

3.设计并联控制电路:选用合适的并联控制器或微处理器,设计并联控制电路,实现逆变器的同步控制和通信。

4.确定逆变器参数: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并联逆变器的额定电压、频率和电流分配能力,并保证各台逆变器参数一致。

5.设计逆变器输出电路:根据逆变器输出需求,设计逆变器的滤波器、功率级和输出变压器等组成部分。

单向并联逆变电路实验报告

单向并联逆变电路实验报告

单向并联逆变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单向并联逆变电路的原理和特点,熟悉逆变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提高电路设计和实验能力。

二、实验原理单向并联逆变电路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路,其原理基于晶闸管的导通控制。

在正半周,晶闸管1导通,输出端为正极;在负半周,晶闸管2导通,输出端为负极。

通过两个晶闸管交替导通,可以实现直流到交流的转换。

三、实验器材和元件1. 逆变器板;2. 晶闸管(TYN616);3. 二极管(FR207);4. 电解电容(1000μF/50V);5. 陶瓷电容(0.1μF/50V);6.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IRF3205);7. 变压器(220V/12V);8. 直流稳压电源。

四、实验步骤1. 将所需元件连接到逆变器板上,并根据图示连接线路。

2. 将直流稳压电源接入逆变器板中。

3. 调整稳压电源输出电压为12V,并打开电源开关。

4. 通过万用表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无误后关闭电路开关。

5. 打开稳压电源开关,调整输出电压至15V左右,并打开逆变器板上的开关。

6. 测量输出端口的交流信号,并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单向并联逆变电路的输出波形。

在正半周,输出为正弦波;在负半周,输出为相反的正弦波。

由此可知,单向并联逆变电路能够将直流信号转换为交流信号。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搭建单向并联逆变电路,掌握了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调试方法。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使用万用表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今后的电路设计和实验都具有重要意义。

单相逆变器仿真研究课程设计

单相逆变器仿真研究课程设计

单相逆变器仿真研究1概述随着各行各业自动化水平及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其对操作性能要求的提高,许多行业的用电设备(如通信电源、电弧焊电源、电动机变频调速器等)都不是直接使用交流电网作为电源,而是通过形式对其进行变换而得到各自所需的电能形式,它们所使用的电能大都是通过整流和逆变组合电路对原始电能进行变换后得到的。

现如今,逆变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已有的各种电源中,蓄电池、干电池、太阳能电池等都是直流电源,当需要这些电源向交流负载供电时,就需要逆变。

另外,交流电机调速变频器、UPS、感应加热电源等使用广泛的电力电子装置,都是以逆变电路为核心。

本文以单相DC-AC逆变器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基于全桥式结构的SPWM逆变器。

以TI公司低功耗16位单片机MSP30FX169为核心,根据反馈的电压或电流信号对PWM 波形作出调整,进行可靠的双闭环控制,逆变部分采用MSP430数字化SPWM控制技术,以尽可能减少谐波。

为降低开关损耗,防止产生噪声,将开关频率设置为20KHZ。

系统具有短路保护,输入过压和过流保护功能,针对开关管,还完善了抑制浪涌电流,开断缓冲和关断缓冲等功能。

设计的硬件电路主要包括全桥式逆变主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取样电路、保护电路等。

重点分析了SPWM控制算法,并给出了软件实现SPWM波形的过程。

采用无差拍控制和传统的PI控制方法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既利用了无差拍控制的快速动态响应特性,又利用了PI控制具有强的鲁棒性,据此设计的控制器能够使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很好地跟踪正弦波,在电容性整流负载下输出电压也具有很好的正弦性,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了电源系统的仿真模型,完成了控制器的参数设计,并给出电源在不同负载下和主电路滤波器参数变化下的输出电压仿真波形,证明了本方案设计的逆变器能够得到优质的正弦交流电。

2方案论证2.1主回路拓扑结构方案选择逆变电源主电路结构的选取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选用尽量少的开关器件,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并且降低成本;尽量减少逆变电源中的电容值、电感值,和减少电容电感元件在逆变电源中的数量,这样可以减小整个逆变电源设备的体积,提高其可靠性,同时也应该降低设备的成本;电路拓扑结构应该有利于逆变电源最终输出电压中谐波的消除,输出电压频率及幅值的调节。

单相并联谐振逆变电路

单相并联谐振逆变电路

所示波形。这样就把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改变两组
开关的切换频率,可以改变输出交流电的频率。电阻 性负载时,电流和电压的波形相同。电感性负载时,
电流和电压的波形不相同,电流滞后电压一定的角度。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3.逆变电路的换流方式 对逆变器来说,关键的问题是换流。换流实质就是电流在 由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电路中不同桥臂之间的转移。常用的 电力变流器的换流方式有以下几种: (1)负载谐振换流 由负载谐振电路产生一个电压,在换 流时关断已经导通的晶闸管,一般有串联和并联谐振逆变 电路,或两者共同组成的串并联谐振逆变电路。 (2)强迫换流 附加换流电路,在换流时产生一个反向电 压关断晶闸管。 (3)器件换流 利用全控型器件的自关断能力进行换流。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工作原理:单相桥式逆变电路,四个桥臂有开关构成, 输入直流电压Ud。当开关S1、S4闭合,S2、S3断开, 负载上得到左正右负的电压,输出uo为正;间隔一段 时间后将S1、S4断开,S2、S3闭合,负载上得到右 正左负的电压,即输出uo为负。若以一定频率交替切 换S1、S4和S2、S3,负载上就可以得到图4-11(b)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2.单相并联逆变主电路调试 (1)关闭电源开关,将DJK09挂件上的单相自耦调压器 逆时针调到低,将接入单相并联逆变电路的三个电阻均调 至最大值,然后启动DJK01电源控制屏,打开DJK29挂件 的电源开关。 (2)逐渐调节DJK09挂件上的单相自耦调压器,使
DJK09挂件上的“整流及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为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2)自励起动 自励起动是预先给负载谐振频率回路中的电容器(或电感) 充上能量然后在谐振电路中产生阻尼振荡,从而使逆变器起 动。此法线路复杂,起动设备较庞大,但特别适于负载回路 Q值高的场合。尤其使用于熔炼负载,因为熔炼负载的品质 因数Q值比较高,预先电的能量消耗慢,振荡衰减慢,容易 起动,如果Q值太低,则预充电的能量消耗太快,振荡衰减 太快,起动就困难。 为了提高装置的自励起动能力,可以提高触发脉冲形成电路 的灵敏度,加大起动电容器的电容量和能量,以及想法在起 动过程中使整流器输出的直流能量及时通过逆变器补充到负 载谐振电路中去。

单项全桥逆变器课程设计

单项全桥逆变器课程设计

单项全桥逆变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单项全桥逆变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电路构成。

2. 学生能够解释逆变器中各个元件的作用,并明确逆变器在新能源发电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计算单项全桥逆变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单项全桥逆变器电路图的绘制,并进行电路仿真。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并分析逆变器工作时电压、电流的变化,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对单项全桥逆变器进行设计与优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能源技术的热情。

2.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新能源技术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单项全桥逆变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我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逆变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单项全桥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单项全桥逆变器电路构成及各元件功能- 逆变器在新能源发电中的应用2. 实践操作:- 单项全桥逆变器电路图的绘制- 电路仿真与参数计算- 实验设备的使用与操作- 观察并分析逆变器工作时的电压、电流波形3. 设计与优化:- 逆变器设计原理与方法- 相关软件的使用与操作- 基于实际需求的设计与优化- 小组讨论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逆变器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学习第二周:单项全桥逆变器电路构成及各元件功能学习第三周:电路图的绘制与电路仿真实践第四周:实验操作与观察数据分析第五周:逆变器设计与优化方法学习与实践第六周:小组讨论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参照课本相应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单项全桥逆变器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以及设计与优化方法。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相桥式逆变课程设计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相桥式逆变课程设计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单相桥式逆变电路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完成时间:2015年6月1日摘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逆变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蓄电池、干电池、太阳能电池等都是直流电源,当我们使用这些电源向交流负载供电时,就需要逆变电路。

另外,交流电机调速用变频器、不间断电源、感应加热等电力电子装置,其核心部分都是逆变电路。

本设计要做的就是输入100V的直流电压,输出交流电压频率范围在30~60H Z,电压30~50V范围可调。

根据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电路成为逆变电路。

单相桥式逆变电路是一种常见的逆变电路。

采用阻感负载,负载两端的电压即为输出电压。

设计电路中采用IGBT作为开关器件,利用ICL8038芯片产生频率符合要求的信号来控制IGBT的通断,从而得到频率范围在30~60H Z的交流电压。

采用移相调压来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

关键词:直流电压;交流电压;逆变;桥式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 inverter circuit has a very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such as battery, battery, solar battery is a dc power supply, when we use the power supply to the ac load power supply, inverter circuit is needed.In addition, the ac motor speed control by frequency converter,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induction heating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such as its core part is the inverter circuit.This design has to do is enter the dc voltage 100 v, output voltage in 30 ~ 60 hz frequency range, 30 ~ 50 v voltage range is adjustable.According to the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knowledge, become the inverter circuit of direct current into alternating current circuit.Single-phase bridge inverter circuit is a common inverter e resistance load, feeling at the ends of the load voltage is the output voltage.In the design of circuit using IGBT as the switch device, using ICL8038 chip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requency signal to control the on-off of IGBT, frequency range is obtained in 30 ~ 60 hz ac voltage.Phase-shifting surge tank is used to adjust the size of the output voltage.Key wordsdc voltage;ac voltage;inverter;bridge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课程设计任务书 (V)绪论 (1)第1章方案设计 (5)系统框图 (5)主电路框图 (5)主电路原理图 (6)第2章主电路设计 (7)主电路原理图 (7)主电路原理分析 (7)器件的选择 (8)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8)电力二极管 (8)元件参数 (9)第3章驱动电路的设计 (10)驱动电路原理图设计 (10)驱动电路的种类 (10)驱动电路的作用 (10)驱动电路的选择 (11)第4章控制电路设计 (12)4.1 控制电路的作用 (12)控制电路原理图设计 (12)控制电路原理分析 (13)移相调压的原理 (13)CL8038芯片介绍 (14)ICL0838引脚功能 (14)ICL0838内部结构 (15)第5章保护电路的设计 (17)保护电路的种类 (17)保护电路的作用 (17)保护电路的选择 (18)第6章仿真分析 (19)仿真软件MATLAB (19)仿真电路图 (20)参数设置 (21)仿真效果图 (21)仿真结果分析 (22)第7章设计总结 (23)参考文献 (24)致谢词 (25)附录 (26)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加强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2、培养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特别是如何利用Internet检索需要的文献资料;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5、培养学生运用仿真软件的能力和方法;6、培养学生科技写作水平。

单相并联逆变电路

单相并联逆变电路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总结报告题目:单相并联逆变电路实验学生姓名:系别:机械与电气信息工程系专业年级: 200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指导教师:2011年月 1 日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加深理解并联逆变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各元件的作用。

(2) 了解并联逆变器对触发脉冲的要求。

(3) 了解并联逆变器带电阻性负载,电阻电感性负载的工作情况。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1、主控制屏DK012、DK12组件挂箱3、滑线电阻器4、DA15可调电容挂箱5、示波器6、万用表三、实验线路及原理实验图如上所示,所示只要交替地导通与关断晶闸管就能在逆变变压器的副边得到交流电压,其频率取决于交替通断的频率。

单相并联逆变器的主电路工作原理为:假定开始触发VT1,则VT1和VD1导通,直流电源经VD1、VT1接到变压器原边绕组“2”、“1”端,变压器副边感应电压为“5”(+)“4”(-),同时,VT1导通后,电容C同过VD2、VT1及L1很快充电至48V,极性左(-)右(+),此电容电压为关断VT1作好准备。

欲关断VT1时,VT2被脉冲触发导通后,电容C经VT2给VT1加上反向电压,使VT1关断,此时电源电压经VD2、VT2加到变压器原边绕组的“2”、“3"端,则副边电压也改向,为“4”(+)、“5”(-),这样,在变压器的副边得到一个交变的电压。

同时,电容C的电压极性也改变为左(+)右(-),为关断VT2作好准备。

换向电容C是用来强迫关断晶闸管的,其容量不能太小,否则无法换流,但也不能太大,过大时会增加损耗,降低逆变器的效率,L1为限流电感,作用是限制电容充放电电流。

VD1,VD2为隔离二极管,用来防止电容通过逆变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放电。

VD3,VD4为反馈二极管,为限流电感L1提供了一条释放磁能的通路。

单相并联逆变电路的触发电路电路原理图如下所示:单相并联逆变电路触发电路以NE555集成时基电路为基础振荡电路,通过JK触发器CD4095二分频后得到相位相差180度的触发脉冲,晶VT2、VT3功率放大后交替出发主电路中的两个晶闸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并联逆变电路课程设计
实验名称:单项并联逆变电路
图a
图b
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单相并联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各元件的作用。

2了解触发电路的工作哦原理,及触发电路对主电路的
控制过程。

3掌握,电路带有电阻性负载及阻感性时的电压电流关系。

二实验仪器:双踪示波器,DK12器件挂箱,DA15电容挂箱,滑动变阻器。

三实验要求:1测出图a中的1,2,3,4,5的波形及图b中的2-1,3-1,4-1,5-1的波形
2记下不同频率时的其各点对应的电压及电流
值,和波形。

3叙述NE555,和CD4095的逻辑功能
四实验原理:1图a为单相并联逆变电路的主电路,单相并联逆变器的主电路工作原理:假定开始触发VT1,则VT1和VD1导通,直流电源经VD1、VT1接到变压器原边绕组“2”、“1”端,变压器副边感应电压为“5”(+)“4”(-),同时,VT1导通后,电容C 通过VD2、VT1及L1很快充电至48V,极性左(-)右(+),此电容电压为关断VT1作好准备。

欲关断VT1时,VT2被脉冲触发导通后,电容C经VT2给VT1加上反向电压,使VT1关断,此时电源电压经VD2、VT2加到变压器原边绕组的“2”、“3"端,则副边电压也改变方向,为“4”(+)、“5”(-),这样,在变压器的副边得到一个交变的电压。

同时,电容C的电压极性也改变为左(+)右(-),为关断VT2作好准备。

换向电容C是用来强迫关断晶闸管的,其容量不能太小,否则无法换流,但也不能太大,过大时会增加损耗,降低逆变器的效率,L1为限流电感,作用是
限制电容充放电电流。

VD1,VD2为隔离二极管,用来防止电容通过逆变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放电。

VD3,VD4为反馈二极管,为限流电感L1提供了一条释放磁能的通路因此采用两个二极管在续流通路中流经逆变变压器逆变变压器的耦合作用使流经两个二极管到达逆变变压器的电压方向相反并相互抵消以减小对副边的干扰。

2图b为逆变电路的触发电路,其组成为为:多谐振荡电路,脉冲形成与放大电路,脉冲触发电路
(1)多谐振荡电路又称多谐振荡器也叫无稳态触发器,它没有稳定的输出状态,只有两个暂稳态。

在电路处于某一暂稳态后,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自行触发翻转到另一暂稳态。

两个暂稳态自行相互转换而输出一系列矩形波。

多谐振荡器可用作方波发生器。

其主要元件为NE555.其输出脉冲波频率通过改变RP1的阻值来调节
(2)以CD4095为核心输出Q与Q\两相位互差180度的脉冲通过放大三极管放大后用来触发各自所接的晶闸管。

其中R1与VT1在此电路中起到放大NE555输出的脉冲波。

(3)触发电路的工作过程:接通电源后电源VDD通过R1和R2对电容C2充电,当ne555的6管脚所接电压小于1/3vcc时振荡器放电此时NE555输出高电平时,V T1导通,使15V电压变低,当6管脚所接电压大于等于2/3VCC时,输出翻转为低电平此时VT1截止使15V电压直接加在CD4095上,电容C2通过R0 放电,当电压当下降到小于等于1/3VCC时输出翻转为高电平,使VT1导通,电容再次充电,如此周而复始,产生振荡
从而在输出端Vo得到连续变化的振荡脉冲波形。

脉冲宽度TL≈0.7R2C,由电容C 充放电时间决定;TH=0.7(R1+R2)C,由电容C充电时间决定,脉冲周期T≈TH+TL。

在此电路中当电路突然掉电的时候,电感线圈会感应出反相电压,反相的电压可以维持原有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因此流经并联的二极管VD7和VD8,这样电路的压降就为零,并联二极管起保护电路和防止误触发晶闸管的作用。

电路中的二极管VD6(VD10)的作用:此二极管的作用有续流的作用,在输出进行翻转时,二极管为电感积蓄的磁能提供通路。

二极管VD5(VD9)的作用:此二极管的作用是防止低电平时电路再次触发。

在输出处于低电平时倘若没有此二极管,输出的低电平有可能会满足三极管导通需要的0.7V电压,而使电路在不该导通时再导通。

加上二极管会分掉一部分电压,在加上电阻的分压作用。

从而保证在电路处于低电平时不再触发。

五NE555和CD4095各管脚的功能
一NE555各管脚的功能:
1脚为地。

2 脚为触发输入端。

3脚为输出端,输出的电平状态受触发器控制,而触发器受上比较器6脚和下比较2脚的控制。

当触发器接受上比较器A1从R 脚输入的高电平时,触发器被置于复位状态,3脚输出低电平;2脚和6脚是互补的,2脚只对低电平起作用,高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电压小于1Ucc/3,此时3脚输出高电平。

4脚是复位端,当4脚电位小于0.4V时,不管2、6脚状态如何,输出端3脚都输出低电平。

5脚是控制端。

6脚为阈值端,只对高电平起作用,低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输入电压大于2 Ucc/3,称高触发端,3 脚输出低电平,但有一个先决条件,即 2 脚电位必须大于1Ucc/3时才有效。

3脚在高电位接近电源电压Ucc,输出电流最大可打200mA。

7脚称放电端,与3脚输出同步,输出电平一致,但7脚并不输出电流,所以3脚称为实高(或低)、7脚称为虚高。

8脚时555的正电源端
二CD4095的管脚的功能:
1脚为NC端,通常悬空或接高电位
2脚为复位端
3-5脚J的输入端(J1,J2,J3)
6脚反相输出端
7脚电源地
8脚正相输出端
9-11脚为K的输入端(K1,K2,K3)
12脚时钟脉冲输入端,遇到一个脉冲上升沿触发器就改变一次
13脚置位端当输入一个高电位时,所有的输出都为零
14脚正电源端
五实验内容及接线方法:
1先将DK12上的5V和15V电源打开,用双通道示波器观察
触发电路1,2,3,4,5的波形调节RP1观察输出端的波形。

看其
频率是否可调,并且2与3,4与5的波形是否相差180度
2单相逆变电路的接法:
先将电路按上图a中所示连接好其逆变器的变压器和限流电感L1
均在DK12组件挂箱内,限流电阻用滑动变阻器(外接)换向电容C 在DA15中
所接负载分别为纯电阻,和阻感性负载改变触发电路的频率,记下各频率时纯电阻性和阻感性负载时的输出电压电流值,及其对应的波形。

六实验数据处理
1整理实验时拍下的波形及数据;
2分析输出电压电流与频率的关系
3讨论所接负载性质不同对电压电流的影响
七注意事项
1单相并联电路所接负载不同时其各自工作原理。

2控制电路与主电路不能共地。

3实验开始与完毕后试验时对电源的操作顺序。

八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电阻性负载阻感性负载频率
电压电流电压电流
1 6.67 47.8 5.8 0 20.833HZ 48ms
2 6.76 47.8 5.8 0 21.74HZ 46ms
3 6.58 46.
4 10.66 19.28 25HZ 40ms
4 6.16 43.49 9.8
5 14.5 31.25HZ 32ms
5 5.5 38.79 8.1 0 41.67HZ 24ms
6 5.65 38.8 8.4 10.15 71.43HZ 14ms 九波形图
1触发电路波形
2-1
3-1
4-1
5-1
2接负载时的波形
电阻1
阻感1
阻2
阻感2
阻3
阻感3
阻4
阻感4
阻5
阻感5
阻6
阻感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