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课件:中国的对外关系 (共41张PPT)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第4专题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1

命题预测: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力度会呈加强的趋势, 应关注中国与世界大国的关系走向、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 大活动,注意用历史的视角来分析现实中的外交活动
专题四 │ 复习策略
复习策略
1.新中国的外交需要与世界格局的变化联系起来,新中国 成立至今的外交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1)新中国成立后, 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从此,中国彻底 结束了近代百年来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新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走向世界舞台,取得 一些重要成果。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 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美国等对中国实行遏制和孤立政策, 中国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断绝外交关系二十多年。
专题四 │ 使用建议
使用建议
对新中国的外交,注意阶段特征,理解外交的基础与 实质。在使用中,对第10讲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对应将【考点整合】和【要点探究】中有关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的内容综合在一起掌握,重点理解它第11讲应重点认 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 和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专题四 │ 复习策略
(2)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以中美关系 正常化为标志,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中国恢复在联合 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国际上掀起 广泛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适应新的形势,对外交政策和国 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 的多边外交活动,取得辉煌成就,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 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10讲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外交关系的突破
第10讲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外交 关系的突破
第10讲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专题四 │ 复习策略
复习策略
1.新中国的外交需要与世界格局的变化联系起来,新中国 成立至今的外交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1)新中国成立后, 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从此,中国彻底 结束了近代百年来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新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走向世界舞台,取得 一些重要成果。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 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美国等对中国实行遏制和孤立政策, 中国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断绝外交关系二十多年。
专题四 │ 使用建议
使用建议
对新中国的外交,注意阶段特征,理解外交的基础与 实质。在使用中,对第10讲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对应将【考点整合】和【要点探究】中有关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的内容综合在一起掌握,重点理解它第11讲应重点认 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 和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专题四 │ 复习策略
(2)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以中美关系 正常化为标志,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中国恢复在联合 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国际上掀起 广泛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适应新的形势,对外交政策和国 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 的多边外交活动,取得辉煌成就,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 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10讲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外交关系的突破
第10讲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外交 关系的突破
第10讲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对外关系PPT课件 人教版

丝绸之路是文明交往的通道
阿拉伯人
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 贸易 之路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 文明 之路
东
方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 和平 之路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 友谊 之路
方
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中考真题再现
1、(2009 成都中考)当代历史学家这样评价它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 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文明最重要的起 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誉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积极作用——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 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作用——世隔绝即看不到世界形势 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 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 逐渐落伍了。
(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抗倭形势图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台州九捷
台湾者,中国之土 地也,久为贵国所踞, 今既来索,则地当归 我。
A、西汉的长安 C、元朝的大都
B、东汉的洛阳 D、南宋的杭州
2、(2010 重庆)同学们耳熟能详 的唐僧取经,孙 悟空降魔的故事出自我国古代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这部小说的创作是以下列哪一事件为原型的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游 C、遣唐使来华 D、马可˙波罗来华
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宋朝海外贸易路线图
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不平等条约的签定 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左宗棠收复新疆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邓世昌 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运动
……
巴黎和会关于中国 山东问题的讨论 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 中国北洋政府派出四位代 表,提出收回曾被德国占 杰出外交家顾维均 领的山东省及特权。 列强却将德国在山东 的权利全部转给日本,作 为日本参加战争的回报。
中国的对外交往 ppt课件

ppt课件
3
1.1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 1.汉朝(1) 张骞 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中亚、 西亚的交通要道。为(2)“ 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 贡献。
• 2.唐朝:(3) 玄奘西游 和(4) 鉴真东渡 为中印、中 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 3.明朝:(5) 郑和 七下西洋,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 友好关系。
• 3.20世纪70年代:1972年,日本首相(5) 田中角荣 访华,中 日正式建交,中日关系得到改善 。
ppt课件
11
3.7.7 中国参加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活动
• (一)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
1.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英文缩写为APEC)。
•
2.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1)__上__海__举行,这次会议的
上海签署(4)__《__中__美__联__合__公__报__》__。
•
B.(5)___1_9_7__9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ppt课件
10
3.6.6 中日关系
• 1.新中国成立前:日本发动系列侵华战争,(1) 甲午中日战争 、 (2)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和(3) 全面侵华战争 。
• 2.新中国成立初:日本追随美国,对新中国采取(4)___敌__视_____政策。 双方敌对状态长达20多年。
ppt课件
4
2.1 中国近代的外交
• 1、清朝时期实行 闭关锁国 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卫 作用,但是它限制了中外正当的 经济文化 交流,不利于我
国人民接触外国的 先进文化 和 科学技术 ,阻碍了中国的
社会进步 。
• 2.列强纷纷(1) 侵略
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PPT

错因分析 本题易误选A项,错因在于没有很好地
理
解“闭关锁国”政策这一历史概念。当时允许广州
一地与外通商,并不是禁绝外贸。
纠错心得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近代史上非 常重要的历史概念,而教科书中却没有明确解释,故 学生对此概念的内涵并不完全理解。鸦片战争前夕清 政府虽然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但对外贸易的口岸并没 有完全关闭,对外交往并没有禁绝,当时只允许广州 一地与外国贸易。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把重要历史概 念理解全面。
知识点一 两汉时期 1.与朝鲜的往来
两汉时朝鲜半岛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先后会见 汉武帝和光武帝,加强了双方的联系。其中的辰 韩,引进中国的先进文化,“嫁娶以礼”,语言、 称 谓与秦相似,有人因此称之为“秦韩”。当时,中 国 与朝鲜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2.与日本、越南的交往 (1)汉武帝时,日本有30多个国家和汉朝往来; 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赐
一、选择题
1.《后汉·东夷传》载:辰韩“其名国为邦,弓为弧,
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为徒,有似秦语。”上
述材料表明 A.张骞通西域传播了先进文化
(B)
B.辰韩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C.秦朝语言中有外来词汇
D.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
息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从辰韩的语言称谓皆与
关于唐朝与清朝对外政策的比较
(1)对外政策: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清朝对 外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对外贸易。 (2)产生原因:①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疆域 辽阔,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唐朝统治者比较开明, 注重发展对外交往。②清朝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政治 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得到迅 速发展,不断骚扰我国边境地区;清朝统治者的愚昧 无知。 (3)不同影响:①唐朝的对外交往扩大了唐朝的对 外交流,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增强了唐朝的国力。 ②清朝的闭关自守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造成了 中国的落后,为19世纪中期中国被动挨打局面的出 现埋下了隐患。
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 人民版必修1

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无援地位。
知识·总结区
1.调整:扩大外交,加强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
的团结与合作,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
本
关系。2.背景: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苏
学 案
20 世纪 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
栏
70 年代 有改善关系的要求;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国
目 开
际地位的不断提高。3.效果:中美、中日关系
答案 D
方法·探究区
例 2 2001 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
目
开 (3)实行无敌国外交。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
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扩大互利
合作。
知识·总结区
(4)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
本 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学 案
(5)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
栏 和平与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
目
开
知识·总结区
1.全面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关系
本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尊重主权
学
案 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各国政治关 栏 系的基本准则。
目
开 ②平等互利是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 国家间处理相互关系的政治基础。 ③和平共处是目标,前四项原则是实现和平共处的根本基础 和前提条件,只有遵循前四项原则,才能实现和平共处。
知识·总结区
(2)特点 ①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 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
高二历史高二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

授课人:刘丽珍
比较“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 区和我国的民族自治区有何异同点? 同:
都享有自治权 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异: ①设立的地区不同: ②自治程度不同: ③社会制度不同: ④解决的问题不同: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简单应用) 2.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识记) 3.万隆会议(理解) 4.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理解) 5.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理解) 6.新时期我国外交建树的主要表现(识记)
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第八单元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冷战” 含义:采取除武装进攻外的敌对行动 两极格局形成标志:1955“华约”成立 两极格局瓦解标志:1991苏联解体成立独联体
1967年欧共体成立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②日内瓦会议: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 ③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列强参加的亚非会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①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正式建交 ③1972年中日建交 外交政策调整: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外交成就: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宣言》,成立了上合组织。
7.“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 为首的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对苏联 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武除装进攻 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 8.1949年美英法等国成立了北约 组织。1955 年, 苏联和波兰等国组成 华约,标志着 两极格局正式
比较“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 区和我国的民族自治区有何异同点? 同:
都享有自治权 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异: ①设立的地区不同: ②自治程度不同: ③社会制度不同: ④解决的问题不同: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简单应用) 2.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识记) 3.万隆会议(理解) 4.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理解) 5.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理解) 6.新时期我国外交建树的主要表现(识记)
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第八单元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冷战” 含义:采取除武装进攻外的敌对行动 两极格局形成标志:1955“华约”成立 两极格局瓦解标志:1991苏联解体成立独联体
1967年欧共体成立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②日内瓦会议: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 ③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列强参加的亚非会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①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正式建交 ③1972年中日建交 外交政策调整: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外交成就: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宣言》,成立了上合组织。
7.“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 为首的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对苏联 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武除装进攻 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 8.1949年美英法等国成立了北约 组织。1955 年, 苏联和波兰等国组成 华约,标志着 两极格局正式
专题复习中国历史上的对外交往PPT课件

专题复习:
中国历史上的对外交往
1
22.09.2020
一. 古代
考点梳理
时期
中外交往的主要史实
汉朝丝绸之路是我国与西方国家交往的主要通道。 两汉 对开辟这条通道贡献最大的人物是 张骞 。
西汉末年, 佛 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隋唐 遣唐使来华;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宋元
宋朝设 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元朝时期,意大利人 马可·波罗来华。
中国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
5
22.09.2020
想一想
中国在隋唐时期为何对外交往频繁?又产生了 什么影响?
原因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交通发达
D.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影响
中外友好往来,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也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6
22.09.2020
练一练
正当西方国家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 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时,中国 发展的最大障碍却是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玄奘、鉴真) 明朝前期——主动对外交往(郑和下西洋) 清朝——对外交往中断(闭关锁国政策)
3
22.09.2020
二. 近代
考点梳理
时期
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史实
1842年,签订《 南京条约 》。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侵占我国 150 多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晚清政府 1895 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1900 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1878年,湖南湘阴人 左宗棠 率部收复新疆。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代表团拒
绝在《凡尔赛和约 》上签字。
中国历史上的对外交往
1
22.09.2020
一. 古代
考点梳理
时期
中外交往的主要史实
汉朝丝绸之路是我国与西方国家交往的主要通道。 两汉 对开辟这条通道贡献最大的人物是 张骞 。
西汉末年, 佛 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隋唐 遣唐使来华;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宋元
宋朝设 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元朝时期,意大利人 马可·波罗来华。
中国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
5
22.09.2020
想一想
中国在隋唐时期为何对外交往频繁?又产生了 什么影响?
原因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交通发达
D.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影响
中外友好往来,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也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6
22.09.2020
练一练
正当西方国家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 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时,中国 发展的最大障碍却是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玄奘、鉴真) 明朝前期——主动对外交往(郑和下西洋) 清朝——对外交往中断(闭关锁国政策)
3
22.09.2020
二. 近代
考点梳理
时期
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史实
1842年,签订《 南京条约 》。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侵占我国 150 多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晚清政府 1895 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1900 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1878年,湖南湘阴人 左宗棠 率部收复新疆。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代表团拒
绝在《凡尔赛和约 》上签字。
高中历史专题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高效整合课件人民版必修1

历史 必修1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知识纵横·全方位通 览
专题归纳·多视角解 读
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检测·大通关演 练
1.政策和宗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杰出贡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提出 “求同存异”方针,形成“万隆精神”。
历史 必修1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知识纵横·全方位通 览
专题归纳·多视角解 读
专题检测·大通关演 练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历史 必修1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知识纵横·全方位通 览
专题归纳·多视角解 读
专题检测·大通关演 练
知识纵横·全方位通览
历史 必修1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知识纵横·全方位通 览
2019/8/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1
thank
you!
2019/8/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2
时期
国内外形势
外交政策
外交成就
新中国刚刚成立;资本主
同苏联和欧亚人民民主
独立自主的外交
新中国成 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国家建交;提出和平共处
政策,确定了“一
立初期 亚非国家独立;美国敌
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
边倒”等方针
视、孤立新中国
议、万隆会议
历史 必修1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时期
国内外形势
知识纵横·全方位通 览
后
两极格局解体 结盟政策;对外开放
护世界和平
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国际形势影响着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 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议主席卡迈勒击槌通 过中国入世。
2001年上海APEC会议
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届领导人会议
【知识链接】 我国现代外交: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两会大幕甫落,世界舆论对中国的关注开始聚 焦习主席开始的俄罗斯、非洲之行,从中国发 展新方略转向中国外交新开篇。
玄奘
鉴真
马可.波罗
郑和
三、我国古代对外开放的主要目的和条件
2. 条件: A. 国家强盛,经济文化各方面居世界先进地位 B. 多数王朝的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C. 海陆交通发达 D. 科技发达 E. 杰出人物的作用
思考:综上所述 ,我国历史上对外 政策的结果说明了什么?给我国什么启 示?
说明:开放则国强!闭关锁国则 导致落后!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中美正式建交 ——实现正常化
新时期的外交成就(1978年后)
香港回归
澳门回归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我国现代外交: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2001年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召 开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 审议并表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中国代表团是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 会,却遭到了战败国的“待遇”,这个“待 遇”是什么?后来,我国代表并没有在《凡 尔赛和约》上签字,这是由于什么原因?
答:拒绝中国提出的正义要求,还无理 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日 本;五四爱国运动斗争的结果。
图 三 尼 克 松 访 华
(3)图三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之 前两国最直接的对抗是什么?
初登国际舞台 的50年代
打开外交新局 面的70年代
全面走向世界 的改革开放新
时期
国际形势
外交成就(列
举1例)
美国实行“冷战 ” 政策,敌视新中国
提出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
美苏争霸,苏联处 于战略进攻阶段, 美国处于战略防御
阶段
中美关系正 常化
两极格局解体, 加入世贸 和平与与 发展 上海APEC会议
是时代的主题 北京申奥成功
元 元世祖时马可波罗来华
明前期 郑和下西洋
明朝中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 后期至 雅克萨之战 清朝 闭关锁国政策
对外 关系
友好
对外 政策
开放
友好 开放
友好 友好 友好
开放 开放 开放
具体情况:
明朝中期至清朝( 18年40之前):中国开始遭受 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奋起 ,统反治抗者开始实行 ____ 的对外闭政关策锁。国
3、新中国成立后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原因 有哪些?
① 中共的正确领导 ②我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 ③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④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
活的外交政策。
建国64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外交成就世人瞩目,大手笔、大文 章比比皆是。请根据所学知识,将 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阶段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对外开放的条件。
材料一: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经济、 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陆路、海路)发 达,在政府开放的对外政策支持下,唐和亚洲、 欧洲各国之间的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亚洲 各国的商人、僧侣和学者不断到中国,聚集在长 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大城市中,唐都长安成 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开放 开放 开放
冲突
闭关 锁国
我国古代各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时期
相关史实
对外 对外 关系 政策
西汉
丝绸之路的开通
友好 开放
唐
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 玄奘西游天竺
友好 开放
宋
海外贸易兴盛、市舶司的设置等 友好 开放
元
元世祖时马可·波罗来华
明前期
明朝中 后期至 清朝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
5 1971年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6
1972年 尼克松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
7
1972 田中角荣访华 中日《联合声明》建交
8
1979 中美建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时间
事件
1971.4
美乒乓球队访华
1971.7 1972.2 1978.12 1979.1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开始正常化
问 题 探 究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我国古代统治
者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 目的 哪些?
材料一、宋太祖自开国以来就意识到广州的地 理位置的重要,同时也有贸易富国的意识。开宝 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于广州, 后又于杭、明州置司”。
材料二、唐太宗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天 竺的医学、天文、立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 筑艺术传入中国。玄奘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 1300多卷。译本成为研究印度半岛古代文化的重 要史料。
启示:应坚持对外开放!实现腾 飞;对外交往中要以和为贵!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
【知识链接】 我国近代外交:屈辱的外交;中国被迫打开国门
炮口下的外交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知识链接】 我国近代外交:屈辱的外交;中国被迫打开国门
强权外交
但有允与不允两句 话而已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
时期
晚清时期
材料二:……但是到了唐朝,尤其是宋朝,对 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当然,对外贸 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 率。航海技术的改进——其中包括指南针、带有 可调中心垂直升降板的平底船,以及代替竹帆的 布帆的使用——也很重要。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对外开放的条件。 材料三:
专题二 我国的对外交往
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秦汉时期——开始友好外交(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隋唐时期——友好外交频繁(玄奘、鉴真) 明朝前期——主动友好外交(郑和下西洋) 清朝——屈辱外交,友好外交中断(闭关锁国政策)
中外关系历经了 古代:友好交往, 近代:屈辱外交, 现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朝代 西汉 丝绸之路
对外关系
1.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 2.近代的屈辱外交 3.现代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问题探究
新中国与近代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 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近代旧中国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政府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 交的坚强后盾
北洋军阀 时期
南京国民 政府时期
史实
四次侵略战争后签订不平等条约 ,丧权辱国,使中国一步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 华 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再一 次损害中国的主权
二战中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在没有 中国政府参加的情况下要求中国 政府承认外蒙自治,苏联租旅顺 港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对日宣战
答:结束对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抗美援朝(朝鲜战争)
图四 香港回归
(4)结合图四,你认为建国以来,我国外交 取得巨大成就的因素有哪些?
答: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与 日俱增,正确的外交方针和原则。
练一练
说出中国古代到近代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分 别经历了什么变化?(2分)从中我们可以得 到怎样的启示?(1分)
对外关系:由友好到冲突到到近代的屈辱外交 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锁国到近代的被迫开放 启示:开放则国强、闭关锁国导致落后
感谢下 载
材料三、“耀兵异域,示中国富。 … …所取无 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zi(赀:计 算)。” ——《明史·郑和传》
三、我国古代对外开放的主要目的和条件
1. 目的: A. 贸易富国; B. 学习外国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促进社会的进步; C. 宣扬中国的国威,扩大中国政治影响; D. 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一、我国古代各朝对外关系的概括
时期
相关史实
西汉 唐
丝绸之路的开通
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玄 奘西游天竺
宋 海外贸易兴盛、市舶司的设置等
元 元世祖时马可波罗来华
明前期 郑和下西洋
明朝中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 后期至 雅克萨之战 清朝 闭关锁国政策
对外 关系
友好
对外 政策
开放
友好 开放
友好 友好 友好
涉及的考点
唐朝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宋朝 海外贸易兴盛、市舶司的设置等
元朝 马可·波罗来华
明朝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清朝 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 闭关锁国
一、我国古代各朝对外关系的概括
时期
相关史实
西汉 唐
丝绸之路的开通
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玄 奘西游天竺
宋 海外贸易兴盛、市舶司的设置等
2. 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是什么?
①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不独立;
②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弱,弱国无外 交。
中国现代对外关系
——新中国的外交
美国
资本 主义
苏联
冷战 社会 主义
新中国外交形势示意图
背景:
①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最突出特点)
②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
③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一.20世纪50年代开拓外交新局面 二.20世纪70年代外交重大发展
三.新时期的中国外交(1978年后)
概括总结: 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 1 1949年 与苏等到10多国建交
2 1953年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1954 参加日内瓦会议
4 1955年 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 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