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字颜勤礼碑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颜勤礼碑集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颜勤礼碑集字示例文章篇一:《从〈颜勤礼碑集字〉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一直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而《颜勤礼碑》更是我心中书法艺术的瑰宝。
当把《颜勤礼碑集字》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联系起来时,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深邃文化内涵和精神境界的大门。
你看那《颜勤礼碑》中的字,一笔一划都像是有生命的精灵。
就拿一个简单的“天”字来说吧,在碑帖里,它的笔画粗壮有力,横画犹如天空中的一道长虹,坚定而平稳。
这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那种刚健、积极向上的精神多像啊。
就好像君子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时,要像这“天”字的笔画一样,坚定地向前延伸,不退缩,不断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我有个朋友小明,他在学习绘画的道路上就遇到了很多坎坷。
有一次他参加一个绘画比赛,作品被评委批得一无是处。
他当时特别沮丧,我就跟他说:“你看那《颜勤礼碑》里的字,每一笔都充满力量,就像君子面对困境要自强不息。
你这一点挫折算什么呢?”他听了我的话后,重新振作起来,不断地练习,现在他的绘画水平可高了。
再说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和《颜勤礼碑集字》的联系。
《颜勤礼碑》中的字整体给人一种厚重、包容的感觉。
那些笔画之间的疏密关系,就像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有的字笔画多,却安排得井井有条,没有一丝杂乱。
这就如同君子要有包容万物的胸怀。
我记得有一次在社区活动中,大家对于活动的组织方式有不同的意见。
有一些人比较激进,想要强行推行自己的方案。
这时候有位老伯伯站了出来,他说话慢慢悠悠的,但是却很有分量。
他说:“咱们啊,要像大地一样,能包容不同的意见,大家的想法都有可取之处,综合一下才能让活动办得更好。
”他的话就像《颜勤礼碑》里的字一样,给人一种沉稳、包容的感觉。
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颜勤礼碑集字》中的每个字都是经过精心雕琢的。
书法家在书写的时候,肯定也怀着一种对天地精神的敬畏之心。
颜勤礼碑

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创作背景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于唐大历十四年(779年)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书的神道碑。古人所谓墓前开道,建 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即墓碑。
艺术鉴赏
点画
结体
章法
在《颜勤礼碑》中,点画的端部及转折处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强调,提按的笔法较之前人上升到主导地位。端 部及转折处的用笔变化更加丰富,藏锋、驻笔在楷书中获得了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也保留了初唐诸家楷书中的使 转笔法,从而使《颜勤礼碑》点画的端部及转折处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丰富多变的笔法将粗与细、方与圆、 高与低、曲与直、欹与正、快与慢等诸种矛盾巧妙地统一在一个笔画之中,使每一个点画都透露出朝气蓬勃的生 命气息。《颜勤礼碑》方圆兼施、以圆为主的运笔方法和笔画形态,集中表现了一种含蓄之美,最符合中国传统 的“含而不露”的审美理想,也是颜体楷书美学价值之所在。
《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可以用“博大”二字加以概括,这也是颜体楷书的优势所在。因此颜体楷书字写得 越大,就越能发挥出这一博大、雄浑的优势。
后世影响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晚年所书,其书法艺术已臻成熟之境,是“颜体”中的代表作。
自宋代以后,《颜勤礼碑》常常被视为书法初入门者的取法范本。历代取法“颜体”楷书而有所创获者如宋 代苏轼、黄庭坚,清代刘墉、钱沣、伊秉绶、张廷济、何绍基、翁同龢等。
《颜勤礼碑》外紧内松的结体方法展示出一种葱茏茂密、浩然大气的审美效果和高山大川、黄河瀑布般的雄 伟壮阔气势,给人一种伟岸的大丈夫气慨,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容量,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审美联想的天地。
【经典碑帖】颜真卿《颜勤礼碑》高清图

【经典碑帖】颜真卿《颜勤礼碑》高清图《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唐颜真卿撰文书丹,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残石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颜勤礼碑》在拙重中见挺拔雄肆之气概,《麻姑仙坛记》则在宽博中见空灵洞达之韵度,堪称颜楷的双峰并峙。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此碑是颜真卿晚年精品,已完全脱去了初唐楷法的体态。
此碑结字端庄,宽润疏朗,气势雄强,骨架开阔,方形外拓,横细竖粗非常鲜明,方圆转折的笔法清晰。
由于入土较早,残剥损毁少,又未经后人修刻剔剜,所以能比较准确地体现颜书宽绰、厚重、挺拔、坚韧的风神。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书法最为成熟时期的佳作之一,其结构具有端庄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生、雍容大方之特点。
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雄健有力。
竖画取“相向”之势,捺画粗壮且雁尾分叉,钩如鸟嘴,点画间气势连贯。
碑中的字,同样的点画有不同的变化,生动多姿、节奏感强。
此碑重法度、重规矩,具有大唐盛世之气象。
碑文: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邪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50多张高清颜真卿《勤礼碑》字帖,值得学颜体人收藏

50多张高清颜真卿《勤礼碑》字帖,值得学颜体人收藏
颜真卿《勤礼碑》
颜真卿《勤礼碑》是他晚年时候的作品,和《麻姑仙坛记》可以说是颜楷的巅峰之作,作品在拙重中见挺拔雄肆之气概,用笔大气磅礴。
结构上庄重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雍容大方之特点。
从通篇整体上看气势雄秀,字的结构形态上粗而不显臃肿,在用笔上体现了细筋入骨,能提能按,确实是厉害啊。
颜真卿《勤礼碑》笔法介绍
勤礼碑用笔变化多端,起笔上方圆兼用,尖锋和露锋居多,藏头燕尾,形态各异,而收笔时重笔收笔,经常在长横上这样收笔,并体现自然之态,横画如锥划纸,细挺圆劲,粗的点画铺毫多用腕力,点画上也是有细微的变化,通篇点画比较多,姿态也是各异,在起收笔的用笔上体现了功力深厚,力度和速度上都有细微的把握,使得颜楷字写活了。
教师毛笔字过关颜体勤礼碑五言古诗集字米字格

登鹳雀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草易离原上草一岁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寻隐遇贾松下问童子言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知处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宿德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商山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塘望月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梦期七步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何急暮秋山行岑参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昨蕙草色已陈况在远行客自然苦辛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白头搔更短浑欲胜簪春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何所似天地沙鸥前出塞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在多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众小剑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不事歌行乐府诗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下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邈云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李白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田家秋作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马李贺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李贺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风唐李贺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入竹万竿斜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不肯过江东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皆辛苦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颜真卿《勤礼碑》完全放大版145张全

颜真卿《勤礼碑》完全放大版145张全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01[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02[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03[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04[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05[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06[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07[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08[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09[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0[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1[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2[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3[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4[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5[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6[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7[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8[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9[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20[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21[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22[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23[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24[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25[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26[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27[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28[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29[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30[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31[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32[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33[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34[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35[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36[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37[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38[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39[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40[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41[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42[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43[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44[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45[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46[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47[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48[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49[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50[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51[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52[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53[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54[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91[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92[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93[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94[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95[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96[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97[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98[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99[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00[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01[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02[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03[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04[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05[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06[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07[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08[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09[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10[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11[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12[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13[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14[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15[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16[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17[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18[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19[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20[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21[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22[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23[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24[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25[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26[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27[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28[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29[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30[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31[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32[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33[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34[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35[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36[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37[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38[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39[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40[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41[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42[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43[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44[放大]颜真卿《勤礼碑》完全大字本145[放大]。
《颜勤礼碑》的学习教程.

《颜勤礼碑》的学习教程第一章颜真卿及《颜勤礼碑》简介(一颜真卿书法风格特点颜真卿博学多才,精通词文,其书早年曾拜学张旭门下,又对前辈书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褚遂良等用功研习。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
中期颜真卿以篆人楷,逐渐形成了骨气清刚、大气磅礴的书风。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郭家庙碑》。
晚期颜字更趋完美,用笔朴素丰茂,结字自然,气势恢宏,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宋广平碑》《麻姑山仙坛记》《大唐中兴颂《李元靖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自书告身帖》等。
颜真卿的书体端庄、豪放,自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形成以“筋”为主的“颜体”风貌,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成为书坛上的经典作品。
(二颜真卿书法用笔特点由于以篆书笔法入楷,所以颜真卿书法成为中锋用笔的典范。
其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
横画轻,竖画重(《颜勤礼碑》的横细竖粗对比十分强烈,但两竖同时出现时,左竖常与横画一样细,且两竖常相向状安排(即拱向外面;转笔常用提笔法,圆转直下,而不作折笔,转折之笔多呈外圆内方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练习颜体时不可一味强调其粗壮的一面,而忽视了颜字点画用笔厚重、挺健、遒劲的主要特征。
(三《颜勤礼碑》简介《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颜勤礼所书的神道碑(墓碑,四面刻字,现存两面及一侧。
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各38字。
碑侧5行,每行37字,左侧铭文在北宋时已被磨去。
1922年10月在西安出土,后移新城,现在西安碑林。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晚年所书,其书法艺术已进入完全成熟时期,通篇气势磅礴,用笔苍劲有力,未经后人剔剜,是颜体中的代表作。
第二章:基本笔画笔法分析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挑,基本它无论多复杂的笔画都是由这些基本笔画演变而来。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也是初学者必须勤学苦练的“基本功”,只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才可能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一、简介: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 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二、释文:(1)简体碑阳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
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屡屈焉。
《齐书黄门传》云《集序》,君自作。
后加踰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选僚属,拜记室参军,加仪同。
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更唱者二十余首。
《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