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节登高的诗句,描写重阳节登高的诗句
重阳节登高诗词

重阳节登高诗词重阳节,又称为“降冬节”、“重九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正值秋高气爽之时,人们纷纷登高,观赏秋景,庆祝这一特殊的节日。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源远流长,而这些登高的经历和感受也常常被吟诗抒怀,下面将为大家分享一些重阳节登高的诗词作品。
《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巨匠杜甫的作品。
他以豪情壮志的诗风而著称,此诗表达了他登高时的景致和心境。
借助风急天高、猿啸哀等形容词描绘了登高时的气氛,由此展开了对自然界变化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是唐代文学家王维的作品,他长于山水田园的描写,这首诗在表达重阳节登高之情的同时,也反映了王维在远离家乡时的思乡之情。
透过忆山东兄弟的题材,诗人表达了对兄弟之间互相思念的深深留恋之情。
《九日登高》- 王之涣风急云低关塞远,树疏山空听不尽。
高高青烟柳色重,映水楼台影南北。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
诗人通过描绘登高时的景象,使读者沉浸在无边无际的山野风光中。
通过诗中的“风急云低”、“树疏山空”等形容词的运用,诗人将秋天的景色与登高的氛围相结合,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重阳帝驾白帝城》- 夏完淳十圣登高绝世人,九重谢地一阳春。
司空夫子神台主,丹凤衔书傲八荒。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夏完淳的作品。
诗中提到了“十圣”、“九重”等与九月九日登高有关的符号,以突出本节日的特殊含义。
通过“丹凤衔书傲八荒”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重阳节的敬意和庆贺。
重阳节登高诗词以其凝练简洁的语言,充满了对秋景和登高的赞美之情。
这些诗词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和真挚感人的情感抒发,使读者在阅读中融入诗人的心境,感受到秋高气爽、登高望远的乐趣。
诗词是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阳节登高时读起来更显应景而深入人心。
有关重阳登高的诗句

有关重阳登高的诗句1、九日得新字唐孟浩然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2、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4、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5、九日登高唐王昌龄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6、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7、九日登巴台唐白居易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8、《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诗句古诗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诗句古诗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纪念和祭拜祖先,也是一天欢欣向上的节日。
在这一天,很多人会选择登高,以示向上迈进、祈福平安。
登高活动既锻炼身体,又有助于增强团结和交流。
下面是几首古诗中关于重阳节登高的诗句,让我们一起欣赏!1. 山丘行"登高望远,我意尤存。
登临山丘,眺望天边云。
青山延伸,绵延至远处。
心胸开阔,志向不倦。
脚下崎岖,却仍努力向前。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远大志向和不畏艰难的精神,登高的过程艰辛,但是心中的目标和愿望使得诗人能够继续努力向前。
诗人通过登高来远观天地,扩展自己的视野,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丰富多彩。
2. 清明上河图"登高望远,盛景层层。
青山绿水,绵延不绝。
群山环绕,云霞缭绕。
壮丽景色,令人陶醉。
重阳登高,自然无敌。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登高时的壮丽景色,山峦起伏,云霞绕绕,形成了如画的美景。
诗人表达了对登高活动的向往和喜爱,登高的过程中能够领略到大自然的瑰丽与无穷。
3. 白日依山尽"山无险阻,道路波澜稳。
登高望远,心旷神怡。
高处俯瞰大地,远处融入天际。
心灵与大自然共舞,重阳登高,忘却尘世的纷繁。
”这首诗表达了登高对身心的放松和愉悦感,登上高处之后,能够俯瞰大地,心灵得到解放与放松。
重阳登高是远离喧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一种方式,让人忘却尘世的纷繁烦忧。
4. 山中"登高如昨,岁月如流。
牵念河山,香茗佳友。
往昔风景,似乎亦仍在。
欢声笑语,回荡山中。
夕阳暮色,萦绕山顶。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时的美好回忆,岁月如流,但登高的欢声笑语和美景似乎还在眼前,仍然能够感受到当初的美好时光。
诗人通过回忆追溯,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中的宁静和美丽。
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登高是这个节日的一项主要活动。
通过登高,我们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欣赏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
诗人们通过对登高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向上的精神境界,也希望人们能够在这一天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安宁。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古诗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古诗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的九月初九,人们都会纪念和庆祝这个节日。
重阳节登高是这个节日的重要活动之一,而古人也留下了很多描写登高活动的古诗,让我们回望古人的风采,一起欣赏和感受他们的情怀。
登高是重阳节的传统活动之一,古人非常喜爱这个活动。
登高可以远观景色,也可以尽情展望未来,对古人来说,登高是一种放松心情,享受美景的方式。
以下是一些描写登高的古诗,让我们一起品味其中的诗意。
其一: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信少年咏登攀。
斜阳半照千峰秀,登高一片云鸟啼。
此生有酒今朝醉,明日愿凭树高栖。
这首古诗描绘了春天的风景,以及登高的乐趣。
诗人通过描绘流水落花和桃花盛开的景象,传达出登高的美好。
他用“斜阳半照千峰秀”来形容山峰,展示山峰的壮丽景色。
最后一句“明日愿凭树高栖”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长久地留在这里,享受登高的乐趣。
其二:登高望远天地宽,心随云卧月天断。
人间烽火连三月,峰顶花开映夕阳。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认明。
满山笛箫声,大地何时平?这首古诗描述了登高者俯瞰山川的壮丽景色,以及对人间烽火和战乱的思考。
诗人通过描绘登高的宽广视野、心随云卧和望尽天地的感受,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登高活动既可以让人们身心放松,也可以让人们与自然亲近。
登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感受到山川的雄伟和宁静。
同时,登高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活动,让人们可以放松心情,增强体质。
值得一提的是,重阳节的登高在古代文人墨客中非常受欢迎。
他们常常结伴而行,一起登高赏景,互相赋诗。
他们以观景为乐,以山水为灵感,创作出了许多优美的古诗。
这些古诗流传至今,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登高时那份豪情壮志和高山仰止的情怀。
重阳节登高的古诗描绘了登高者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这些诗歌渗透着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同时,这些古诗也带给我们思考,让我们反思现代社会中是否还有这样类似的活动,以及我们是否应该重拾这一传统,通过登高活动来放松身心,与大自然亲近。
重阳节登山的诗句

重阳节登山的诗句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庆祝。
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登山、插茱萸,并且在山顶欣赏秋景,以祈祷健康和长寿。
登山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反思,因此有许多与登山相关的诗句流传于世,下面为您介绍几首重阳节登山的诗句。
1. 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情景,通过猿叫、鸟飞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孤独和沧桑的情感。
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简短的诗句,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们登山的愿望和追求。
通过不断攀登,一层层提高,迈向更高的境界。
3. 白居易的《暮秋独游曲江寄一二少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句表现了登山者置身于大自然中的宁静和孤独。
鸟飞绝、人踪灭,形容了山野的幽静,而独自一人在寒江中垂钓,又寄托了对生命的思考。
4.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都督阎老翁,聊复可人称。
拟于春宵照,晴日醉流景。
既龙舟各载欢,亦竞渡悲凉。
道之所存,师之所载也,人物之资,朋友之交也。
宴言纷繁,福为祸始,拔苹连息,不加褒贬。
众位素有才兼文者,可作官此以时人。
过此词舆易,然犹未足珍,姑不为艰深,亦云有余春。
这首诗依托山水之间的对比,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与修身齐观的理念。
通过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追求善良与智慧的人生态度。
在重阳节登山活动中,这些诗句可以作为赏识大自然、领悟生命意义的良好素材,无论是自己默诵,还是与他人分享,都能增添节日的氛围和意义。
登山、插茱萸、欣赏秋景,与这些诗句相结合,将让重阳节更加有趣和富有内涵。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古诗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古诗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会踏上登高的行程,以庆祝这个节日。
在古代,重阳节登高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向大自然致敬、祈求吉祥的方式。
以下是几首关于重阳节登高的古诗,以此来领略古人对这一节日的赞美之情。
其一: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古诗。
虽然王之涣并没有明确提及重阳节,但作品中的“更上一层楼”之意呼应了重阳节登高的意义。
作者通过描述自然景观,将登高与向往、追求更高境界的情感相结合,呼唤读者们登上鹳雀楼,俯瞰更广阔的山河美景。
其二:杜甫《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这首诗是杜甫旅居大雁塔时写的,描述了自己在重阳节登高所抒发的感慨。
杜甫通过自称“隐者”,表达了对山中隐士生活的向往。
同时,他借重阳节的登高之行,将自己的心境与高飞的雁儿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心灵的升华。
其三:王之涣《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以重阳节登高为背景,描绘了登山时的景色与情感。
作者以冷峻的山水景色与自己的孤独痛苦相衬,表达了对岁月流转、人生苦短的感慨。
通过交织了“悲秋”、“病独登台”等词句,使整首诗的氛围更加凄凉,对重阳节登高的意境作出了深刻的揭示。
不论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还是杜甫的《秋登兰山寄张五》,还是王之涣的《登高》,这些古诗描绘了重阳节登高时的景色与情感。
通过对大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这些古诗唤起了人们的共鸣与思索。
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将登高与人生的意义相结合,使人们在登高远眺时获得一种内心的净化与升华,与古人们一同感受重阳节的美好。
在当代,虽然科技进步,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重阳节登高的传统仍在许多地方延续。
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通过登高与自然相融合,享受风景的壮丽与自然的力量。
重阳节独登高远眺飘逸古诗诗句

重阳节独登高远眺飘逸古诗诗句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时节,登高远眺成为了许多人迎接重阳节的传统活动。
登高,不仅能让人饱览山川之美,更能引发无尽的诗意与遐想。
而古诗中那些描绘重阳节登高远眺的诗句,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穿越千年的时光,依然熠熠生辉。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谓是重阳节思乡怀亲的经典之作。
诗人独自漂泊在他乡,每逢重阳佳节,对亲人的思念便愈发浓烈。
他想象着远方的兄弟们登高插茱萸的情景,唯独自己不在其中,那种孤独与惆怅,令人感同身受。
诗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以想象之笔描绘出兄弟登高的画面,虽未亲见,却仿佛近在眼前,足见诗人对亲人的牵挂之深。
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中“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诗人置身于北山的白云之中,怡然自得。
为了能与友人相望,他尝试登高远眺,然而心却随着南飞的大雁远去。
此句将登高时的心绪刻画得细腻入微,那随着大雁消逝的心,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
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则展现了一幅雄浑而又悲怆的登高图景。
风急天高,猿猴哀啼,渚清沙白,鸟儿盘旋。
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而下,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
诗人常年漂泊在外,如今又拖着多病之躯独自登上高台,面对这萧瑟的秋景,心中充满了身世之悲和家国之忧。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宏大的意境,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登高远眺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行为,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宣泄。
他们借登高所见之景,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或思乡怀亲,或感时伤世,或追求自由。
比如李白的《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
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
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
重阳节登高的诗句

重阳节登高的诗句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
月初九,人们会登高观景,尤其是赏秋景和寻找诗意的感受。
登高的
行为也成为了重阳节的一种传统习俗,人们登高观赏美景,放松身心,祈求吉祥和长寿。
下面是一些关于重阳节登高的诗句,让我们一起领
略重阳节的诗意之美。
1. 清旷天高正迎秋,蓝天白云尽入眸。
红叶片片飘空中,心随高处游。
2. 山静风轻悄然至,登高望远目光迷。
万象更新金秋色,心中喜悦
细细推。
3. 雄鸟高飞藏双翼,碧空万里展胸襟。
登高一笑迎风去,骨骼清风
倍灵动。
4. 高山流水无尽头,登高游目九州遥。
朝阳初升鸟声好,共度重阳
意犹潮。
5. 云起高峰竞秀色,登高望远心豁然。
岁月流转忆往昔,家国情怀
倍浓厚。
6. 千山万水皆胸怀,登高九九独遥远。
回首望月思亲人,祝福遥寄
情深浓。
7. 喜迎重阳忆千秋,高山红叶枫叶舟。
踏青登高俱欢喜,笑语甜蜜
心融融。
8. 一片秋叶伴登高,斜阳斜照人心悠。
岁月稠密温情里,重阳团圆
意味浓。
9. 长空一片飞霞云,登高共赏秋韵深。
重阳快乐心欢喜,祝福如意
温情存。
10. 山川秀美重阳节,登高赏景意无边。
人与自然心相连,感受大
自然的宣言。
登高迎重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在这美好的时刻,让我们一
同登高赏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也祝愿大家重阳节快乐,幸福长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诗句,描写重阳节登高的诗句沉醉东风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明]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重九日宴江阴
[唐] 杜审言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九日登高
[唐] 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九日雨中
[唐] 徐铉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
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
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
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唐] 武元衡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
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
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 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登高
[唐] 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唐]韦庄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
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
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
[唐] 王绩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
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
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唐] 张说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
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
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唐] 独孤及
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
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别愁。
醉归无以赠,只奉万年酬。
重阳
[唐] 司空图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
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
游安乐池亭
[唐] 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
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重阳
[宋]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干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