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启蒙运动练习试卷

合集下载

历史第7课《启蒙运动》练习题1(新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7课《启蒙运动》练习题1(新人教版必修3)

“启蒙运动”检测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人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其中“理性”的含义是A.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2.“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 显然是平等的。

……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这段话所体现的思想是A. 主权在于人民B. 权利应当“制约与平衡”C.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D. 社会契约论3.《鲁滨孙飘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

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4.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这个国度”是指()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5.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该材料的核心思想是()A.人民主权 B.社会契约 C.分权制衡 D.天赋人权6.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在第19章20节写道“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仪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

……,每个商人有三种秤,一种是买进用的重秤,一种是卖出用的轻秤,一种准确的秤,这是和那些对他有戒备的人们交易使用的。

”对此段话论述不正确的是()A.孟氏以偏概全B.18世纪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有负面形象C.孟氏所述中国的事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D.孟氏的论述为中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提供依据7. 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2.7启蒙运动同步测试题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2.7启蒙运动同步测试题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2.7启蒙运动同步测试题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2.7启蒙运动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1. 恩格斯称赞法国的启蒙思想家“都是非常革命的”,这是因为他们 ( )①反对封建特权②反对专制王权③主张实行法治④倡导人文主义A.①②③④B.①② C.①②③D.②③④2. 法国某启蒙思想家说:“大自然之所以能全面发展,所以能够达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样完善和辉煌,完全是靠了我们的双手。

”他的这一论点的实质意义是 ( )A.否定上帝创造世界的观点 B.揭示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C.宣扬他对自然科学的贡献D.号召人们推翻封建专制统治3. 与文艺复兴相比,欧洲启蒙运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倡导理性主义 B.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C.推动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D.给天主教以毁灭性的打击4. 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斗争矛头直指 ( )A.反动的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 B.顽固坚持封建专制的官僚和贵族C.违背公共意志的专制国王 D.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5. 《鲁滨孙漂流记》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

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它 ( )A.彰显了冒险精神 B.充满浪漫主义色彩C.体现了启蒙思想D.适应殖民扩张要求6. 某思想家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他们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三权分立B.主权在民 C.民主共和D.君主立宪7. 一部反映启蒙思想的著作这样写道:“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 )A.伏尔泰B.卢梭 C.狄德罗 D.孟德斯鸠A.他主张法国应建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开明君主制B.他更热情地歌颂理性,倡导生而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C.为中下层群众提供了理论旗帜,适应了资产阶级对政治权利平等的追求D.文章的情感丰富自然,通俗易懂,最具感染力15. 17~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集中力量批判()A.专制主义、重商主义 B.霸权主义、教权主义C.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D.霸权主义、重商主义16. 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的卓越代表除伏尔泰以外还有()①洛克②孟德斯鸠③卢梭④狄德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7. 启蒙运动中流传着一句名言:“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高中历史第07课启蒙运动(测)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07课启蒙运动(测)新人教版必修3

启蒙运动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

)1•“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

”这一言论说明:A.思想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B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C.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统治D.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答案】A【解析】材料中启覇运动“启聚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岀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说明了启藁思想一方面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昇一方面推动了政治娈革「故A项正确;材料强谓的是启衮运动对政治改革的數向,肮项材料中浚育体现CJ页说法绝对,排除。

2.“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A.文艺复兴运动B.启蒙运动C.宗教改革运动D.新文化运动【答案】B【解析】德赛两先生是指民主与科学;材料“西洋人在思想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宣扬民主与科学,是欧洲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故B项正确;A项提倡人文主义,排除;C项是反对天主教会,排除;D项是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排除。

点睛:首先明确“德赛两先生”的含义;然后结合“西洋人在思想领域”就可以得出答案。

3•孟德斯鸠说:“每个人既然都应该有同样的幸福和同样的利益,那么也就应该享有同样的欢乐,抱着同样的欢乐,同样的希望。

”由材料可知,他主张A.人人平等B.以法治国C.天赋人权D.人民主权【答案】A【解析】材料中“同样的幸福和同样的利益”“同样的欢乐” “同样的希望”体现了不分等级、不分差别的思想,这是人人平等思想的反映,故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法律,故B项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人的权利来源问题和权力的归属问题,故CD项不符合题意。

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19:第7课 启蒙运动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19:第7课 启蒙运动练习题

第7课启蒙运动一、选择题1.(2017·河南许昌期末)“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从制度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

”为此,西欧掀起了()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运动C.启蒙运动D.工人运动『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这一运动既要“触犯”当时的旧制度,又要设计新的社会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家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希望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高度。

据此可知,只有启蒙运动符合题意。

『答案』 C2.(2017·广东潮州期末)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们“已经开始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从理性和经验出发,而不是从神学出发来阐明国家的自然规律”。

其中“理性”的含义是()A.独立的思考与科学的判断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集体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D.教会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解析』根据关键词“启蒙思想家”和所学知识可知,“理性”指独立的思考与科学的判断。

『答案』 A3.(2017·内蒙通辽期末)法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着一个小盒子,里面保存着伏尔泰的心脏,盒子上写着伏尔泰的一句话:“我的心脏在这里,但到处是我的精神。

”伏尔泰之“精神”的实质是()A.实行开明君主制B.提倡天赋人权C.主张人民主权D.提倡进步和理性『解析』A、B、D都是伏尔泰的主张,结合启蒙运动的核心来分析可得出结论,伏尔泰“精神”的实质应该是进步和理性。

『答案』 D4.(2017·山东济南期末)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这体现的原则是()A.自由平等B.主权在民C.分权制衡D.民主共和『解析』依据材料中“用权力来约束权力”“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等信息可知,该原则是分权制衡。

『答案』 C5.(2017·陕西商洛期末)“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第7课 启蒙运动习题(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第7课 启蒙运动习题(1)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14世纪从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反映了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A.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的要求B.摆脱封建神学束缚的要求C.建立新的宗教教派的要求D.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解析:中世纪西欧的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之中。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要求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于是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答案:B2.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是()A.开始以人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B.反对宗教神权对人性的束缚C.主张以世俗政权取代神权统治D.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理解能力。

根据所学史实,在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是人开始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所以选项A不正确;主张世俗权力取代神权统治,是在宗教改革时期,所以选项C 不正确;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是在启蒙运动时期,所以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3.观察下列三幅艺术作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错误的是()《最后的晚餐》《圣母与圣子》《西斯廷圣母》A.都是以宗教为题材的作品B.都对作品中的神进行了人格化的处理C.都通过色彩、构图、技艺融入人文主义精神D.都表达作者对至高无上神性的赞美解析: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这一思想贯穿在当时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中。

A、B、C三项均是对作品的正确评论。

故选D项。

答案:D4.德意志宗教改革前夕,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是()A.分裂局面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封建主不断加重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和压迫C.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掠夺解析:德意志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使得罗马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的神权影响力较其他已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国家更为突出。

罗马教会对德意志的控制和掠夺,不仅加剧了德意志封建统治者与教皇的矛盾,而且进一步加剧了下层人民特别是农民阶级的苦难,在16世纪的德意志,罗马教会成为众矢之的。

高中历史必修三启蒙运动练习试卷

高中历史必修三启蒙运动练习试卷

高中历史必修三启蒙运动练习试卷老师们往往都会试卷的作用!特别是在考前让学生做练习试卷,将会有助于学生们去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以下是由收集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启蒙运动练习试卷,欢迎阅读!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启蒙运动练习试卷选择题启蒙思想家们用人权反对王权,用人道对抗神道,用人类理性否定宗教愚昧,用自由平等代替封建等级专制,这主要是为了( )A.摆脱教会的思想控制B.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理性C.清除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D.唤起人们的反封建意识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

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 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A.虔诚信仰上帝B.反对盲目信仰C.实行三权分立D.要求妇女解放下图是18世纪法国等级制度示意图。

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冲击该制度的主张有( )提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的启蒙思想家是( )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狄德罗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其中理性是指(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谁不知道,教会领导下的欧洲,一切学问和知识也都发达!因为谁是最渊博的哲学家、最流行的演说家、最伟大的文学家,还不是那班人说了算! 那班人是指( )A.中世纪的天主教会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教士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已的头脑思考问题。

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他们的思考更侧重于(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B.与上帝直接对话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D.批判神权统治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说:他的摇篮可以看做伟大朝代的最后一缕宝光,他的灵柩是那个地狱般的世界的第一丝微亮。

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20:第7课 启蒙运动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20:第7课 启蒙运动练习题

第7课启蒙运动一、选择题1.启蒙运动起源于西方社会对思想自由的新要求,它是文艺复兴以来人文精神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提倡人性解放B.冲击宗教神权束缚C.主张信仰得救D.获得人本身的解放2.下图所示名言中,“枷锁”的本质含义应是()A.宗教压迫B.君主专制C.法律制度D.自然理性3.某部著作中说:“人民可以废除任何他们想废除的东西,没有也不可能有哪部法律可以约束全体人民……任何拒不服从公众意志的人,集体就要迫使他服从。

”这部著作最可能是() A.“九十五条论纲” B.《论法的精神》C.《社会契约论》D.《纯粹理性批判》4.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都是()A.英国人B.美国人C.德国人D.法国人5.下列四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没有涉及未来社会政治制度的是()6.在研究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时,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

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D.创立民主法治社会7.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法国面世后,引起了法国社会强烈的震荡。

拿破仑说,“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

该材料实质上()A.体现了思想对政治的重大影响B.赞誉了卢梭个人才华C.肯定了卢梭对法国政治的重大贡献D.说明社会契约论受到法国社会上层的欢迎8.许倬云在《现代文明的成坏》中说:“欧洲启蒙……回归到一个理性的真神信仰,‘神’其实只是理性的代名词,而‘人’,既是神的产物,也代表理性和神赋予的自由。

” 下列对“神赋予的自由”的理解准确的是()A.生而平等B.天赋人权C.信仰自由D.独立自主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凡君子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高中历史27启蒙运动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27启蒙运动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

第7课启示运动第Ⅰ卷一、。

本卷共12 小。

在每小出的四个中,只有一是吻合目要求的。

1.文复期和启示运期是价系统的重要史期,两个期“价系统”的共同特色是A.打破宗教神学世界B.成立理想的社会制度C.追求世生活的幸福D.反宗教信奉,追求心灵的解放2.学者: “启示其实不是告你如何思虑,而是启人,你本来就已有充分的理智,不过精神上被管制的使你既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

基于种分析,他“启示”主若是A. 指独立思虑的方法B.彰人性的尊价C. 自主开辟精神的家园D.追求自由相同的理想3.“启示思想家手中所拥有的武器同是里面的西⋯⋯是借助于古的反近世的。

”“近世的”主要包含A.古希腊思想B.神思想与拜金主C.封建制与宗教神学D.人文主与理性主4.1774 年,路易十六登台,杜邀参加内,并被委任政大臣。

他提出并采纳的改革划包含撤消徭役制、撤消手工行会,开放谷物国内自由易以及改革不合理的粮食税法、粮食运定、物油制等。

杜的主A. 体了启示思想家的思想B.代表了无的利益C. 体了制主的思想D.代表了封建地主的利益5.伏泰,国王高于全部 , 可以所欲 , 践踏人 , 是反自然法的。

主要表示他A.反分与制衡B.倡议天人C.反君主制D.反君主制度6.启示运期,法国某思想家提出“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立,互相制衡,保障公民自由”的理西方本主国家所尊崇。

关于位思想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他是法国启示运的袖B.他指出人人都可以直接阅读《圣经》C.他主张由国王掌握行政权D.他以为人民有权颠覆违反民心的统治者7.欧洲启示思想家大多以为:国家是“必不行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己而为之的一种强迫工具。

为此,他们都主张A.颠覆君主制,成立共和制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相同C.成立有效系统,实现分权制衡D.撤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8.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可以取销,社会契约自己也不例外,因为若是所有公民一致赞同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必修三启蒙运动练习试卷
选择题
启蒙思想家们用“人权”反对“王权”,用“人道”对抗“神道”,用“人类理性”否定宗教愚昧,用“自由”“平等”代替封
建等级专制,这主要是为了()
A.摆脱教会的思想控制
B.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理性
C.清除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
D.唤起人们的反封建意识
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

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
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A.虔诚信仰上帝
B.反对盲目信仰
C.实行三权分立
D.要求妇女解放
下图是18世纪法国等级制度示意图。

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冲击
该制度的主张有()
①三权分立学说
②社会契约学说
③人民主权学说
④主张法律上的平等和事实上的经济平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提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
须以权力约束权力”的启蒙思想家是()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狄德罗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其中“理性”是指()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谁不知道,教会领导下的欧洲,一切学问和知识也都发达!因
为谁是最渊博的哲学家、最流行的演说家、最伟大的文学家,还不
是那班人说了算!”“那班人”是指()
A.中世纪的天主教会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教士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
自已的头脑思考问题。

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他们的思考更
侧重于()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与上帝直接对话
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D.批判神权统治
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说:“他的摇篮可以看做伟大朝代的最后一缕宝光,他的灵柩是那个地狱般的世界的
第一丝微亮。

”这是因为伏尔泰()
A.反对天主教会,倡导三权分立
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共和
C.处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
D.反对罗马教皇,提倡依法治国
近代西方有一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
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
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这一主张属于()
A.三权分立说
B.天赋人权说
C.人民主权说
D.社会契约论
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光。

下列著作属于启蒙思想家康
德的代表作的是()
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

”“这个国度”是
指()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
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

人是万
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
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2: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材料3: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
琐仪式。

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

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
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4: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
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

如果司法权同
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概括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

(2)材料2、3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
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

(3)依据材料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
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的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方才休止。

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2:伏尔泰在给他的一个反对者的信中写道:“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材料3: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说过:“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

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孟德斯鸠提出的著名国家学说是什么?这一学说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2、3中两位著名思想家的相同主张是什么?看了"高中历史必修三启蒙运动练习试卷"的人还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