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煤化工产业对煤炭深加工
青海省煤化工利用现状及发展1

青海省煤化工利用现状及发展第一部分概述一、煤炭深加工与利用(:又称煤炭化学工业、煤炭综合利用、洁净煤技术)的含义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系指从煤炭的开采就使用洁净技术,以煤炭为原料经化学加工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及化学产品的全过程。
其中尤以煤的气化、液化、焦化和煤焦油加工,电石乙炔化工、C1化工、炭素产品和多环芳香族化合物的制取为最主要过程,并被称作煤化工。
二、煤化工的特点及制约因素根据煤化工所包括的上述内容,所以我国煤化工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国际能源生产、消费和国内产业政策、特别是环境政策的更易现状和煤化工生产本身特点的制约。
故而,煤化工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
(一)煤化工的特点1.基础研究的多学科2.开发研究多技术3.工业生产的大投资(二)煤化工发展的制约因素1.能源供需关系与环境保护要求2.价格与市场3.基础与投资三、当今世界煤化工的发展方向及其在我国的地位(一)当今世界煤化工的发展现状(二)煤化工在我国的地位四、煤的综合利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五、煤炭利用技术与洁净煤技术(一)煤的利用技术(二)洁净煤技术(三)转化煤技术——洁净煤技术的核心(四)煤转化利用技术1.煤热解(1)发展简史及其主要技术(2)焦炉煤气利用新途径(3)焦油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2.煤气化(1)主要应用技术3.水煤浆制备技术(1)水煤浆制备的关键技术a.煤种选择技术b.粒度分布控制技术c.水煤浆添加剂制备技术d.水煤浆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2)水煤浆的制备工艺(3)水煤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第二部分青海省煤化工的资源情况一.适用于煤化工的煤炭资源情况简介(1)概论从煤的利用与转化角度看,我省适用于煤化工的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有烟煤、无烟煤、褐煤和泥炭。
探明储量380多亿吨,预计煤炭资源总量在600多亿吨。
本省煤田主要集中分布在中祁连山区的大通河流域,及柴达木盆地北缘。
其中已经探明的重要矿区有鱼卡、聚乎更、江仓、热水、大通、大煤沟等。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引言概述: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转化,生产煤化工产品的一种工业形式。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煤化工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
本文将从煤化工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煤化工产业现状1.1 煤化工产品种类繁多煤化工产业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燃料油、煤制化肥等。
这些产品在能源、化工、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对推动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1.2 煤化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投资的增加,中国煤化工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为了一批大型煤化工项目,如山西大同煤制气项目、内蒙古大同煤制油项目等。
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提高了煤化工产业的整体水平,还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1.3 煤化工产业面临的挑战尽管煤化工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煤化工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其次,煤化工产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此外,煤化工产业还需要解决原料供应、能源消耗等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2.1 创新技术的应用为了提高煤化工产业的技术水平,需要加大对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例如,可以引入先进的煤气化技术、催化剂技术和分离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还可以探索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途径,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2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煤化工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可以通过提高管理设施的效率、加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3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煤化工产业需要通过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可以发展煤炭深加工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
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提高整体竞争力。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转化和加工,生产煤化工产品的产业。
目前,煤化工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以下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的详细分析:1. 产业规模:煤化工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等国家。
以中国为例,煤化工产业已经成为煤炭深加工的重要领域之一,年产值达到数千亿元。
2. 产品种类:煤化工产业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化肥、煤制合成氨、煤制乙二醇等。
这些产品在能源、化工、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3. 技术水平:煤化工产业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采用了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例如,煤制油技术中的煤浆气化、合成油技术的发展,使得煤炭能够更高效地转化为液态燃料。
4. 环境影响:煤化工产业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煤炭的高碳排放和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因此,煤化工产业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为了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明确发展方向,并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以下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几个方向:1. 技术创新:煤化工产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
例如,开展煤炭气化、合成气制甲醇、合成油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能。
2. 节能减排:煤化工产业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通过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设备效率、降低碳排放等手段,实现煤化工产业的绿色发展。
3. 产业升级:煤化工产业需要实现从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变。
加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4. 国际合作:煤化工产业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获取更多的技术和市场资源,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5. 绿色发展:煤化工产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现状及发展

第一部分 概 述
2.煤气化 . 目前世界主要煤气化工业化装置从固定床、流 化床到气流装置一般均采用加压气流床技术 Texaco和Shell。 不同床型和工艺对煤种的适用性见表1-1。
第一部分 概 述
第一部分 概 述
3.水煤浆制备技术 . 水煤浆是20世纪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煤基 水煤浆是 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煤基 世纪 清洁代油、代煤的新型燃料。它由70% 清洁代油、代煤的新型燃料。它由 %左右的煤 、30%水及少量化学添加剂制成,是一种浆体燃 %水及少量化学添加剂制成, 可以像油一样泵送、雾化、 料,可以像油一样泵送、雾化、储存和稳定燃烧 与气化,其热值相当于燃料油的一半, 与气化,其热值相当于燃料油的一半,可代替燃 料油用于锅炉、电站、工业炉和窑炉。 料油用于锅炉、电站、工业炉和窑炉。 水煤浆制备是引进的德士古气化工艺中必 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 概 述
d. 日本21世纪高产环保优化焦炉(SCOPE21) 工艺,1994年开始研发的SCOPE21工艺通过快速 加热煤到接近热分解温度时成型,可提高煤的黏 结性,并可使装炉煤堆密度提高到850kg/m3, 以改善焦炭质量。
第一部分 概 述
e.中国连续三段焦化集成技术 连续三段焦化装置将煤预热、连续高温炭化 和循环煤气熄焦回收高温焦炭显热技术有机集成 ,并可实现连续生产;这种新工艺的最大优点在 于从源头上根治了装煤、出焦和熄焦等过程中烟 气和粉尘的污染,可望实现废水的零排放、同时 将高温焦炭显热用于蒸汽—电生产,投资低、充 分利用资源和高效节能、成本低。
第一部分 概 述
但是,由于全世界一次能源总消费量中煤炭占到三分 之一左右,这30多亿吨的煤燃烧或使用后产生的烟气、粉 尘与灰渣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人类为了生存大大发 展了煤的清洁利用技术。这些技术是通过一定的化学化工 过程解决三废污染并与电力、化工生产相结合。因此人们 认为,当今世界煤化工的方向是发展减轻污染、提高利用 效率的煤炭清洁利用技术。这一主流认识是我国制定煤化 工发展战略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推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推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促进煤炭绿色低碳发展,现就推进煤炭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加强政策引领,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
加强煤炭产业政策制定和管理,加大对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煤炭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二、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煤炭深加工。
加快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煤炭产品结构,加大对高端煤化工、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煤炭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三、加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推动煤炭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管理,推动煤炭资源高效利用,加大煤炭清洁化改造力度,推动煤炭绿色低碳发展。
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煤炭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煤炭企业环境监管和治理,加强对煤炭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监督和管理,推动煤炭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提高煤炭国际竞争力。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积极开展煤炭产业国际化合作,提高煤炭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高煤炭国际竞争力。
六、加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和人员安全意识教育,确保生产安全。
加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和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加强煤炭安全监管,确保生产安全。
以上是推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希望各级政府、煤炭企业和各界人士认真贯彻执行,共同推动煤炭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煤化工产业链实施方案

煤化工产业链实施方案煤化工是以煤炭为主要原料进行化学反应、加工、转化而成的一类化工产品,主要包括煤炭深加工、煤制化工和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
煤化工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和促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提出煤化工产业链实施方案,旨在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一、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核心技术水平科技创新是推动煤化工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支撑。
要加强熵素效应技术、催化剂开发、反应工程和过程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提高核心技术水平。
建立煤化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集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力量,加强科技研究和技术攻关。
同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支持研究团队和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一批专业人才,不断提高煤化工产业链的创新能力。
二、完善煤炭深加工技术,提高附加值煤炭深加工是煤化工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附加值。
要加强煤炭煤化技术研究,提高煤炭的转化率和产品质量。
在煤炭气化领域,要加强对高效煤气化技术的研究,开发新型煤气化装置,提高煤气化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同时,加强对煤炭液化、煤炭纤维化等深加工技术的研究,拓宽煤化工产业的产品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推动煤制化工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煤制炼化是煤化工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可以将煤炭资源转化为石油替代品和化学原料,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煤炭产业升级。
要加强对煤制合成油、煤制天然气等技术的研发,拓宽煤制化工产品的种类和规模。
同时,加强煤炭化学品的开发和生产,提高煤制化工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还要积极开展煤电联产、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等项目的开发,推动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四、加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煤炭资源是宝贵的能源资源,加强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是煤化工产业链发展的重要任务。
要加强煤矸石、煤层气等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开发煤炭资源的二次开采和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转化和加工的产业,包括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醇、煤制烯烃等。
煤化工产业具有资源丰富、技术成熟、产业链完整等优势,对于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煤制气:煤制气是指利用煤炭进行气化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过程。
目前,我国煤制气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地为主的煤制气基地。
煤制气产品主要用于城市燃气、化工原料等领域。
2. 煤制油:煤制油是指利用煤炭进行热解、裂解等反应,生成液体燃料的过程。
我国煤制油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以山西大同、陕西榆林等地为主的煤制油基地。
煤制油产品可以替代石油,减少对进口原油的依赖,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3. 煤制烯烃:煤制烯烃是指利用煤炭进行催化裂化、加氢等反应,生成乙烯、丙烯等烯烃的过程。
我国煤制烯烃技术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形成了以山西阳泉、山东淄博等地为主的煤制烯烃基地。
煤制烯烃产品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领域。
4. 煤制醇:煤制醇是指利用煤炭进行合成反应,生成甲醇、乙醇等醇类化合物的过程。
我国煤制醇技术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形成了以山西临汾、山东泰安等地为主的煤制醇基地。
煤制醇产品可以替代石油醇类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1. 技术创新:煤化工产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煤炭转化和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应加强煤气化、煤制油、煤制烯烃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
2. 资源优化利用:煤化工产业应注重煤炭资源的优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煤炭深加工、煤炭洗选等技术手段,降低煤炭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3. 环境保护:煤化工产业应注重环境保护,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可以通过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等技术手段,降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
4. 产业协同发展:煤化工产业应与石化、化工等相关产业进行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的完整闭环。
煤化工与煤炭加工

煤化工与煤炭加工的融合发展
产业链整合
煤化工与煤炭加工将进一步整合产业链,实现上下游产业的协同 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技术创新
煤化工与煤炭加工将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实现绿 色、低碳、循环发展。
国际化合作
煤化工与煤炭加工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总结词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煤炭中的杂质去除,提高煤炭的纯度 和质量。
详细描述
煤炭洗选是煤炭加工的重要环节,通过水力摇床、重介质分 选、浮选等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将煤炭中的杂质去除,提 高煤炭的纯度和质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煤炭液化
总结词
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化学品的过程。
详细描述
煤炭液化是利用化学方法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化学品的过程,主要通过加氢 或加压催化转化等技术实现。液体燃料如柴油、汽油等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易 运输的优点,化学品可用于多种工业用途。
煤化工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转型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前,煤化工主要集中 在焦炭和电石的生产。
20世纪90年代至今,煤化工逐渐向高 效、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同时寻求 替代石油的新产品。
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随着石油危 机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煤化工开始向 深加工方向发展,生产出多种化学品 和燃料。
煤化工与煤炭加工的协同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煤化工与煤炭 加工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两者相互 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体化发展 的趋势。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实现煤化 工与煤炭加工的深度融合,可以提高 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推 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煤化工产业对煤炭深加工、延伸产品链、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意义,煤气化、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是煤洁净利用和发展煤化工的必由之路。
“十二五”期间,我市煤电化工发展重点是:煤炭工业:围绕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需求,在全面实施煤炭资源勘探开发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能产量,满足发电、煤化工等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
同时,大力发展洗精煤、型煤等高品质煤炭产品,进一步提高洗精煤产量。
电力工业:以重大发电项目和电网建设为重点,实施热电联产,加快煤转电步伐,提高煤炭就地转化率,实现输煤向输电转型发展。
积极推进陇东基地电源建设和对外输送电网两个方面的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建成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火电基地。
电源建设:优化电源点建设规模和布局,鼓励建设10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发展以中煤、煤泥、煤矸石为燃料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
煤化工:以原料煤品种、质量和供应能力为基础,以发展精细化工为主要目标,规划布局煤化工核心项目,以甲醇、二甲醚、醋酸、醋酐、甲醛、烯烃、合成氨等煤化工产品为主导,积极论证开发终端煤化工优势产品,把煤炭资源转化为高效洁净的化工产品。
“平凉金果”系指产于甘肃省平凉市的苹果。
平凉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生产最佳适宜区,其纬度、海拔、年均气
平凉金果
温、昼夜温差、降水量以及年平均日照时数等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果品生产。
所产的“平凉金果”红富士系列苹果个大、色艳、硬度大、糖份高、无污染、耐贮存、货架期长,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青睐。
在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筛选中,“平凉金果”在国际第三方谱尼测试公司11项安全指标检测中,其中8项未检出农残物,全部符合标准要求,3项远低于国际标准。
“平凉金果”畅销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打入了俄罗斯、东南亚以及、欧盟、智利等国际高端市场。
"平凉红牛"是指在中国甘肃平凉特定自然环境和精细饲养方式下,经过长期繁育、改良生产的红色牛的商品品牌,包括当地秦川牛在内的各种杂交牛,以皮质厚韧,肉质细嫩著称。
主要分布于平凉市东部崆峒区、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四县及周边地区。
目前饲养量有
50多万头。
从1990年以来,经过定位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全市经济主导产业两个阶段的努力推进,平凉红牛产业在饲养规模、加工、流通各个
环节上都有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养、加、贸一体化经营的基本框架,进入了产业化经营的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