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物理实验B复习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B下期末复习g

大学物理B下期末复习g

3.1 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状态
S
R
S:自然光
R:部分偏振光,垂直入 射面的振动占优势。 R :部分偏振光,平行
ii
n1
r
n2
入射面的振动占优势。
R
3.2 布儒斯特定律
当入射角满足:
tan
i0
n2 n1
S
时,反射光为线偏振光,
振动方向垂直入射面;折
射光为部分偏振光,平行
入射面的振动占优势。 i0
称为布儒斯特角。
4.3 相对论的能量
总能: Emc2
静能: E0 m0c2
动能: Ekmc2m0c2
➢ 相对论质能关系:
E m 2c
质 量 与 能 量 等 效,质量守恒即能量守恒, 质量的变化意味着能量的变化:
E mc2 。
➢ 物体的动能为总能与静能的差:
Ek mc 2 m0c2

v<<c 时, Ek
mc2
t1 (t1vx1/c2) t2 (t2 vx2 /c2) t2 t1 [t2 t1v(x2 x1)/c2]
y S
t 1
若 0 t2 t1 v(x1 x2 ) / c2 则
t2 t1 0
O x 1
——事件的先后顺序可能倒置!
y S
若事件 1、2 间有因果关系,则
t1
t2 t1 (x1 x2 ) / c v(x1 x2 ) / c2
3.感生电动势
3.1 产生感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 麦克斯韦关于感生电场的假设:
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要激发感生电场。
产生感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
感生电场力: Fi qEi
3.2 感生电场的环流与感生电动势的计算

大学物理B期末复习总结要点.ppt

大学物理B期末复习总结要点.ppt

(-)逆转时向针n
d sin
斜入射可以获得更高级次的条纹(分辨率高)
6
3. X射线在晶体上的衍射
晶面 d•

••
••
••
••
• •
•• •• •• ••
1 2 •• ••
•• ••
••
布喇格公式——
2d sinΦ k (极大)
k 1,2,
4.分辨本领
最小分 辨角
透镜 R 1 D
S1 *
D
0
X – 射线
0
0
0 c(1 cos ) 与散射物质无关
— 康普顿散射波长 c— 康普顿波长
轻元素 I I0 ,重元素 I I0 。 16
四. 物质波、波函数ψ
物质波相速u =(c2/v) v(书P26例1.6)
物质波(德布罗意波)波长 h h
p mv
Ψ 是概率波, 2 表示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
n 型半导体
空带
四价的本征半导掺 入少量五价的杂质, 形成电子导电。
施主能级
满带
ED
Eg
34
P型半导体
空带
四价的本征半导掺
入少量三价的杂质, 受主能级
Eg
形成空穴导电。 5. p-n 结
满 带 EA
p-n 结处能带出现弯曲现象
• 具有单向导电性
• 可实现粒子数反转
• p-n 结组合有放大作用 — 复习总结完 —35
可以存在的纵模频率:
k
c
k
k
c 2nL
相邻纵模的频率间隔:
k
c 2nL
30
八. 费米子和玻色子 费米子和玻色子全同性的粒子。
1.费米子 —自旋 s 是半整数的粒子 波函数是反对称的,服从泡利不相容原理。 2.玻色子—自旋s是0或整数的粒子 波函数对称,不受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制约。

大学普通物理B(下)复习资料。

大学普通物理B(下)复习资料。

x − x0 y( x, t ) = Acos ω (t m ) +ϕ u
说明: 说明: 1) “±”反映波的传播方向; 反映波的传播方向; ± 反映波的传播方向 2) x0 是波源坐标; 是波源坐标; 是波源的振动初相位。 3) ϕ 是波源的振动初相位。
波函数物理意义: 波函数物理意义:
时的波形曲线, 例:如图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0时的波形曲线,波 如图为一平面简谐波在 时的波形曲线 线上x=1m处P点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求波函数。 点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线上 处 点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求波函数。 y(m) u y(m) 0.2 0.2 P o 1 2 x(m) o 0.1 0.2 t(s) 解:由波形曲线 由P点振动曲线 点振动曲线
x 若 y = Acosωt − u
λ
∆x
x
∂y x v= = −Aωsin ωt − ∂t u ∂2 y x 2 a = 2 = −Aω cosωt − ∂t u
一般计算类型: 一般计算类型 1、比较标准波动表达式得到: A, ω, 、比较标准波动表达式得到:
C
5m
B A
x0 = 5
9m
D
x
yA振 = 3cos 4πt
(2) 以 B 为原点 )
波函数: 波函数:
x − x0 y = Acosωt − +ϕ u
x x −5 y = 3cos 4π t − = 3cos4π t − +π 20 20
Ek = Ep = 0
平衡位置处 y = 0, Ek = Ep
⇒ Emax
波的能量密度和能流密度 能量密度: 能量密度:单位体积中的波动能量

密立根油滴实验中油滴选取原则的理论分析

密立根油滴实验中油滴选取原则的理论分析

第23卷第3期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9月JournaIofFosha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V01.23No.3Sep.2005文章编号:1008一0171(2005)03一o005一03密立根油滴实验中油滴选取原则的理论分析谭鹏,李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物理系,广东佛山,528000)摘要:分析了密立根油滴实验中影响油滴带电量的因索,用数学软件作出了油滴带电量一定时,平衡电压也与油滴下落时间的关系曲线图,从而为正确选取油滴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密立根油滴实验;选取原则;理论分析中图分类号:04—33文献标识码:A密立根油滴实验是近代物理学中一个重要实验,一直被奉为物理学实验工作的光辉典范。

该实验证明了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某一最小电荷的整数倍,明确了电荷的量子性,并精确测定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学生在做完实验后,普遍为该实验精妙的设计思想、简单的实验模型所折服。

在该实验中,油滴的选取是影响实验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油滴的选取原则往往又令学生感到困惑,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1油滴带电多少的判别密立根油滴实验是通过研究带电油滴在电场和重力场中受力和运动情况来测定油滴的带电电量。

根据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中油滴所带电量不变,处于电场中的带电油滴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rr优g,另一个是静电力qE,其中E一号,d为油滴仪平行极板间的距离,u为两平行极板间电压。

通过调节平行极板间电压U的大小,使油滴所受的电场力等于其重力,此时加在平行板间的电压即为平衡电压。

去掉电场后,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油滴很快(小于o.01s)进人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匀速下落的速度口一÷,其中z和f分别为油滴匀速下降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

用平衡法进行实验,只需测量平衡电压u和下落时间f,即可量出微小油滴所带电量的大小,然后对油滴的电量进行数据处理,从而证明电荷的量子性并测出基本电荷所带的电量。

2021年广东省佛山市高考物理实验题总复习(含答案解析)

2021年广东省佛山市高考物理实验题总复习(含答案解析)

2021年广东省佛山市高考物理实验题总复习(附答案解析)1.以表格中所列数据是测量小灯泡U﹣I关系的实验数据:U(V)0.00.20.5 1.0 1.5 2.0 2.5 3.0I(A)0.0000.0500.1000.1500.1800.1950.2050.215(1)分析表格内数据并结合电表内阻(电压表约为3kΩ,电流表约为0.125Ω),完成实物图中的连线。

(2)把表格中数据所对应的点标在U﹣I图中,并用平滑曲线作出完整的U﹣I图线。

现将两个这样的小灯泡并联后再与一个5Ω的定值电阻R串联,接在内阻为1Ω、电动势为3V的电源两端,如图所示。

则图中电流表的读数为A,此时每盏小灯泡的电功率为W(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某同学在做“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时发现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4V,但额定功率不清晰。

(1)该同学使用多用电表粗测小灯泡的电阻,选择“×1”欧姆挡测量,示数如图1所示,则其电阻为Ω;(2)除了导线、开关和电动势为6V的直流电源外,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4Ω);A2量程3A,内阻约1Ω)电压表:V1(量程5V,内阻约10kΩ);V2(量程15V,内阻约20kΩ)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Ω);R2(阻值范围0~1kΩ;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时应选用的器材组合为;A.A1、V1、R1B.A2、V2、R2C.A1、V2、R1D.A2、V1、R2(3)在线框内(如图2)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根据所画电路图(如图3)把实物图中还未完成的部分用笔代替导线连接起来。

(4)利用实验数据绘出小灯泡的部分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

如果将小灯泡与8Ω的定值电阻串联后,再接入电动势是3V,内阻是2Ω的电源上,则此时小灯泡的功率约为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图甲是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

图中E是电池;R1、R2、R3、R4和R5是固定电阻,R6是可变电阻;表头的满偏电流为500μA,内阻R g=200Ω,R1=20Ω,R2=180Ω.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

青岛理工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青岛理工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及实验复习题A注:可利用查找功能复制部分题干查询对应题目和解析。

查找按键:Ctrl+F 超越高度(一)名词解释(3分*5=15分)1. 多普勒效应2.波的干涉3.自由度4.功能原理5. 刚体(二)填空题(1分*15=15分)1.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

2. 数据处理最基本的有如下三种方法、、。

3. 分光计由;;;主要部件构成。

4. 当光照射在物体上时,光的能量转换为物体某些电子的能量,使这些电子逸出物体表面,这种现象称为效应,利用这一效应测定了常数。

5. 在科学实验中,一切物理量都是通过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应包括、、三者缺一不可。

(三)判断题(-超-越-高-度)(2分*10=20分)1. 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即误差 =测量值-真值,如此定义的误差反映的是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和方向,既有大小又有正负符号。

()2. 残差(偏差)是指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它与误差定义一样。

()3. 精密度是指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相互接近程度,反映的是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4. 测量不确定度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测量误差可能出现的范围。

()5.分光计设计了两个角游标是为了消除视差()6. 调节气垫导轨水平时发现在滑块运动方向上不水平,应该先调节单脚螺钉再调节双脚螺钉。

()7. 系统误差的特征是它的有规律性,而随机的特怔是它的无规律性。

()8. 算术平均值代替真值是最佳值,平均值代替真值可靠性可用算术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不确定度方法进行估算和评定。

()9. 在测量钢丝的杨氏弹性模量实验中,预加 1Kg 砝码的目的是增大钢丝伸长量。

()10. 系统误差在测量条件不变时有确定的大小和正负号,因此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能够减少或消除系统误差。

()(四)选择题(超越高度)(1分*10=10分)1 .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长度时,测量值 =末读数—初读数(零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其他误差2. 以下哪一点不符合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分布特点 ( )A. 单峰性B. 对称性C. 无界性有界性D. 抵偿性3. 在气体比热容比测定实验中,由于大气压强变大 , 则小球的振动周期将 (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不确定4. 分光计采用双游标读数的原因是( )A. 消除视差引起的系统误差B. 消除视差引起偶然误差C. 消除偏心差引起的系统误差D. 消除偏心差引起的偶然误差5. 扭摆仪上只有圆盘时,其摆动周期为 T1 ,放上待测物体后,摆动周期为 T2 ,则 ( )A. T1 <T2B. T1 = T2C.T1 >T2D. 不能确定6. 下列哪些概念不适用拉伸法测杨氏模量实验。

大学物理教案(下)复习进程

大学物理教案(下)复习进程

第十章 电磁感应§10-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动势电磁感应现象可通过两类实验来说明: 1.实验1)磁场不变而线圈运动 2)磁场随时变化线圈不动2.感应电动势由上两个实验可知:当通过一个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变化时,不管这种变化的原因如何(如:线圈运动,变;或不变线圈运动),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这种现象就是电磁感应现象,回路中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3.电动势的数学定义式()⎰•=lK l d K :非静电力ρρρε (10-1)说明:(1)由于非静电力只存在电源内部,电源电动势又可表示为⎰•=正极负极l d K ρρε表明: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等于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到正极时,非静电力所做的功。

(2)闭合回路上处处有非静电力时,整个回路都是电源,这时电动势用普遍式表示:()⎰•=lK l d K :非静电力ρρρε(3)电动势是标量,和电势一样,将它规定一个方向,把从负极经电源内部到正极的方向规定为电动势的方向。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定律表述在一闭合回路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通过回路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

数学表达式:dtd k i Φ-=ε 在SI 制中,1=k ,(S t V Wb :;:;:εΦ),有dt d i Φ-=ε (10-2) 上式中“-”号说明方向。

2、i ε方向的确定为确定i ε,首先在回路上取一个绕行方向。

规定回路绕行方向与回路所围面积的正法向满足右手旋不定关系。

在此基础上求出通过回路上所围面积的磁通量,根据dtd i Φ-=ε计算i ε。

,0>Φ00<⇒>Φi dt d ε ,0>Φ00>⇒<Φi dt d ε沿回路绕行反方向沿回路绕行方向:0:0<>i ε 此外,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也可用楞次定律来判断。

楞次定律表述:闭合回路感应电流形成的磁场关系抵抗产生电流的磁通量变化。

说明:(1)实际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中的“-”号是楞次定律的数学表述。

13光信《大学物理实验》期末复习重点

13光信《大学物理实验》期末复习重点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大学物理实验》复习提纲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日期:2014-012-24考试题型:①填空题,25空,每空1分,共25分②名词解释,5个,共10分②简答题,2题,共10分③综合题,5题,共55分考试时请带上铅笔、橡皮擦、直尺、计算器,以便画图和计算!不用直尺作图的不予得分!注意复习各实验原理及原理图。

实验一、非平衡电桥测电阻的温度特性1、非平衡电桥有哪四种工作方式?并比较它们的测量范围。

四种工作方式:1,等臂电桥.2,卧式电桥.3,立式电桥.4,比例电桥.比较;等臂电桥和卧式电桥的测量范围较小,但有较高的灵敏度;立式电桥的测量范围较大,但灵敏度比前两个电桥要低;比例电桥可以灵活的选用桥臂电阻,且测量范围较大,线性较好,所以在使用中较为广泛.2、热敏电阻可分为哪两类?热敏电阻有什么样的温度特性?按温度特性热敏电阻可分为两类:随温度上升电阻增加的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反之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热敏电阻具有随温度的变化电阻值变化的特性。

3、直流电桥主要用于电阻测量,有单臂电桥和双臂电桥两种。

它们分别测量哪些范围的电阻?单臂电桥主要用于精确测量中值电阻.双臂电桥适用于测量低值电阻.4、非平衡电桥测电阻温度特性实验注意事项?①电桥在使用时,电源接通时间均很短,既不能将“KB”、“KG”两按钮同时长时间按下,测量时,应先按“KB”、后按“KG”,断开时,必须先断开“KG”后断开“KB”,并养成习惯。

②电桥使用时,应避免将R1、R2、R3同时调到零值附近测量,以防止出现较大工作电流,降低测量精度。

③配套使用的THQWD-2型智能温控仪中智能调节仪各项参数出厂时已调好,实验中除设定温度值外不得修改其他参数值,如确认有需要可参考附录1温控仪使用说明书进行设定。

④由于热敏电阻耐高温的局限,设定加温的上限温度值不能超过100摄氏度,使用中谨防温度过高引起烫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实验B》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误差、不确定度和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
1、 误差的概念,误差的分类。

2、 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是什么?如何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
定?怎样对测量结果进行报道?
(p=68.3%)
3、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是如何确定的?
(1)不确定度的位数一般只取一位(而且只入不舍),若首位是1时可取两位。

相对不确定度为百分之几,一般也只取一、两位。

(2)不确定度决定了测量结果有效数字的位数,即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最后一位应与不确定度所在位对齐;若不确定度取两位,则测量结果有效数字的末位和不确定度末位取齐。

(3)有效数字尾数舍入规则:
尾数“小于五则舍,大于五则入,等于五凑偶”,这种舍入法则使尾数舍与入的概率相同。

(4)同一个测量值,其精度不应随单位变换而改变。

4、作图法是如何处理数据的?
(1)作图规则
①作图一定要用坐标纸;②画坐标纸大小和确定坐标轴分度;③画出坐标轴;
④数据点;⑤连线; ⑥标注图名.
(2)图解法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求直线斜率和截距的具体做法是,在描出的直线两端各取一坐标点A(x1,y1)和B(x2,y2),则可从下面的式子求出直线的斜率a和截距b。


A、B两坐标点相隔要远一些,一般取在直线两端附近(不要取原来的测量数据点),且自变量最好取为整数。

5、逐差法是如何处理数据的?
实验2 示波器的原理与应用
1.从CH1通道输入1V、1KHz正弦波,如何操作显示该信号波形?
2.当波形水平游动时,如何调节使波形稳定?
3.如何测量波形的幅度与周期?
4.调节什么旋纽使李萨如图稳定?
5.当示波器出现下面不良波形时,请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使波形正常。

(1)波形超出屏幕: ;(2)波形太小: ;(3)波形太密: ;(4)亮点,不显示波形: 。

可选答案:①调大“偏转因数(VOLTS/DIV)”;②调小“偏转因数”;③调大“扫描速率(TIME/DIV)”; ④调小“扫描速率”;⑤水平显示置“A”(常规)方式; ⑥水平显示置“X-Y”方式。

6.观察李萨如图时,要改变图形的垂直大小,应调节 CH2通道
的“偏转因数(VOLTS/DIV)”;要改变图形的水平大小,应调节CH1通道的“偏转因数(VOLTS/DIV)”;要改变图形的垂直位置,应调节CH2 通道的“垂直位移(POSITION)”。

(可选答案:CH1,CH2)。

7.用示波器测得的CH1(X)信号的波形如下面左图所示,CH1(X)信号与CH2(Y)信号合成的李莎茹图如下面右图所示,示波器屏幕上已显示了必要的参数,图中每1大格为1cm。

请回答下列回题: (1)CH1(X)信号的U PP为 6 V; (2)CH1(X)信号的周期为 5 ms;(3)CH2(Y)信号的频率为 100 Hz。

I:1V/cm 2:5V/cm
1ms/cm CH1
I:1V/cm
8.示波器如图3中,改正垂直方向幅度太小、水平
图3
方向幅度太大的现象,应如何调节?
A. 调大“偏转因数”、调大“扫描速率”
B. 调小“偏转因数”、调小“扫描速率”
C. 调小“偏转因数”、调大“扫描速率”
D. 调大“偏转因数”、调小“扫描速率”
9. 一台好的示波器处于扫描状态,但荧光屏上没有扫描线,不必调节的旋钮是()。

A、亮度旋钮
B、聚焦旋钮
C、水平位移
D、上下位移
实验12 霍尔效应
1.什么是霍尔效应?
2.测量霍尔电压时伴随产生四种副效应,本实验用什么方法消除副效应的影响?
3.用霍尔效应如何测量磁场?用霍尔效应实验装置测量磁场应注意些什么?
4.如图4所示,霍尔元件通入工作电流I S,磁场的方向垂直指出
纸面, A、B两边累积正、负电荷,U AB>0,根据 受到 的作用,可判断该霍尔元件是 型半导体。

5.如图5所示,若霍尔片的多数载流子为空穴,它的工作电流I S
方向从左向右,霍尔电压U AB>0,则磁场的方向为(选:指出纸面或指入纸内)。

图4
图5
6.试分析:、
B
y
B
x
z
I
I
图6
A
为何不宜用金属制作霍尔元件?
7.若磁场的法线不是恰好与霍尔元件的法线一致,对测量结果会有何影响?如何判断磁场的方向与霍尔片的法线方向一致?
8.图6中霍尔元件的多种载流子是哪种?
实验7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
1. 本实验所用分光计测量角度的精度是多少?仪器为什么设两个游标?如何测量望远镜转过的角度?
2.假设平面镜反射面已经和转轴平行,而望远镜光轴和仪器转轴成一定角度β,则反射的小十字像和平面镜转过1800后反射的小十字像的位置应是怎样的?此时应如何调节?试画出光路图。

3.假设望远镜光轴已垂直于仪器转轴,而平面镜反射面和仪器转轴成一角度β,则反射的小十字像和平面镜转过1800后反射的小十字像的位置应是怎样的?此时应如何调节?试画出光路图。

4.对分光计的调节要求是什么?如何判断调节达到要求?怎样才能调节好?
5.是否对有任意顶角A的棱镜都可以用最小偏向角测量的方法来测量它的材料的折射率?为什么?
6.在测角时某个游标读数第一次为34356',第二次为3328',游标经过
圆盘零点和不经过圆盘零点时所转过的角度分别是多少?
7.在实验中如何确定最小偏向角的位置?
8. 测量三棱镜折射率实验中,从对准平行光管的位置开始转动望远镜,看到的折射谱线颜色排列顺序是什么?
实验8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
1.迈克尔逊干涉形成条纹的条件、条纹的特点、条纹出现的位置和测量波长的公式。

比较等倾干涉条纹和牛顿环(等厚干涉)异同。

2. 怎样准确读出可动反射镜M1的位置?
3. 迈克尔逊干涉仪中的补偿板、分光板各起什么作用?用钠光或激光做光源时,没有补偿板P2能否产生干涉条纹?用白光做光源呢?
4.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臂中,垂直插入折射率为1.45的透明薄膜,此时视场中观察到15个条纹移动,若所用照明光波长为500nm,求该薄膜的厚度。

实验16 用分光计研究光栅光谱
1.光栅光谱和棱镜光谱有哪些不同之处?在上述两种光谱中,哪种颜色的光偏转最大?
2.如果在望远镜中观察到的谱线是倾斜的,应如何调整?
3.如何测量光栅的衍射角?根据测量数据怎样计算谱线的衍射角和光栅常数?
4.用白光照射光栅时,形成什么样的光谱?
5.如果平行光并非垂直入射光栅片,而是斜入射,衍射图样会有何变化?
6. 如何测量和判断平行光是否垂直入射光栅面?
7.实验中当狭缝太宽或太窄时将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8.当用波长为589.3nm的钠黄光垂直照射到每毫米具有500条刻痕的平面透射光栅上时,最多能观察到第几级谱线?
实验17 等厚干涉实验
1. 牛顿环形成的条件、条纹的特点、条纹出现的位置和测量波长的公式。

比较等倾干涉条纹和牛顿环(等厚干涉)异同。

比较牛顿环和劈尖的干涉条纹的异同点.
2. 何谓等厚干涉?如何应用光的等厚干涉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掌握求曲率半径的数据处理方法)
3. 用牛顿环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是()
A.牛顿环中心是亮斑而不是暗斑
B.测量直径时,叉丝交点没有通过环心
C.测量直径时,测微鼓轮中途倒转
D.测量直径时,测微鼓轮只向一个方向旋转
4. 用读数显微镜测量出来的牛顿环直径是真实大小的牛顿环直径吗?如何调节使视场变清晰?
5.从牛顿环装置的下方透射上来的光,能否形成干涉条纹?如果能的话,它和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有何不同?
6.假如在测量过程中,叉丝中心未与牛顿环中心重合,测得的是弦而不是直径,则对R的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
7. 为什么采用测量干涉圆环直径来求得牛顿环装置的曲率半径,而不直接测量干涉环的半径,由条件得到曲率半径R.,请说明具体的原因。

8.如果待测透镜是平凹透镜,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将是怎样的?
9.观察牛顿环时将会发现,牛顿环中心不是一点,而是一个不甚清
晰的暗或亮的圆斑,为什么?对透镜曲率半径R的测量有无影响? 为
什么?
10. 牛顿环的干涉条纹各环间的间距是否相等? 为什么?
实验T 太阳能电池特性的测量1. 掌握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

2. 无光源的条件下,太阳能电池施加正向偏压时的伏安特性?怎样求常数和的值?
3. 恒定光照下,太阳能电池在不加偏压时伏安特性?如何求短路电流;开路电压;最大输出功率;填充因子FF?
4.如何对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进行测量?电路图?
实验33 大功率白光LED特性测量
1.多少瓦的LED称为大功率LED?大功率白光LED有什么优点?为什么大功率白光LED称为“绿色光源”?
2.目前商用白光LED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什么是发光强度?远场光强的测量距离是多少?
4.人眼对相同功率不同波长的光所感受的光通量和光强是否相同?5.1W白光LED电压为3V时,其室温工作电流约为多少mA?
6.照明用LED为什么要用恒流电源驱动?
7.什么是发光效率?温度升高时,发光效率变大还是变小?
8.在恒流驱动下,温度升高时,LED消耗的电功率增大还是减小?请以实验数据举例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