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解决方案一、目标与范围1.1 目标这套方案的核心目的,是要构建一个智能的变电站监控系统,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智能预警等功能,咱们希望能确保变电站高效运作,减少故障发生的几率,还能实现远程管理,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1.2 范围这个方案适用于所有新建或改建的变电站,尤其是220kV及以上的高压变电站。
我们主要覆盖的内容包括:- 设备监控- 运行数据采集- 故障预警与处理- 远程控制与管理- 数据存储与分析二、组织现状与需求分析2.1 现状说实话,很多变电站的监控系统还停留在传统的人工巡检和机械监测阶段,问题不少:- 效率低,人工巡检常常会漏掉一些重要的细节。
- 故障发现滞后,结果损失就大了。
- 数据共享困难,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大家各自为政。
2.2 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访谈,我们发现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现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状态评估。
- 提供故障预警功能,减少停电时间。
- 支持数据的远程访问与分析,提升管理效率。
- 降低运维成本,增强运行的可持续性。
三、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3.1 实施步骤3.1.1 需求确认我们要和用户深入沟通,确认他们的具体需求,并制定详细的需求文档。
3.1.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文档,我们会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包括硬件选择、软件开发框架,以及网络结构的设计。
3.1.3 硬件采购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比如传感器、监控摄像头、数据采集器等,然后进行采购。
3.1.4 软件开发开发监控系统软件,涵盖用户界面、数据处理模块和预警模块。
3.1.5 系统集成将硬件和软件整合,进行初步的系统测试和调试。
3.1.6 现场测试在变电站现场进行系统测试,以验证稳定性和可靠性。
3.1.7 培训与交付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培训,最终完成交付。
3.2 操作指南3.2.1 设备监控- 配置实时监控界面,显示设备的运行状态、负载情况和故障信息。
- 定期进行设备自检,确保传感器和监控设备正常工作。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技术方案——图文2020

七、配套设备(二)
八、典型案例
资质证书
电科恒钛为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企业,在电力物联网方面拥有十多项发明专利 和二十多项软件著作权。获得安徽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合肥市变配电物联网监控 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2016年合肥市创新创业奖、 4项安徽省级重 点新产品、庐州英才等荣誉;并成为安徽省首批科创板挂牌企业(612115)。
※ 目前已经实际接入的二次厂家:南瑞、南自、许继、四方、长园深瑞
六、核心技术与系统优势(-)
智能识别算法及预警技术
基于模糊逻辑、神经网络和进化 计算等理论与方法,结合鲁棒控 制、自适应控制、变结构控制等 现代控制理论,我公司联合中国 科大研发了智能识别和控制算法。
iBS智能软件总线技术
独 创 的 iBS 软 件 智 能 总 线 技 术 把 各 个 进程之间的通信协议标准化、规范化, 可以实现进程间每秒可达数万次的服 务调用,适合用于大型系统内部的消 息总线,是巨量级的并发量的技术保 证。
个事件的能力。
六、核心技术与系统优势(三)
通过超过六百个智能变电站的成功案例,已经兼容全部电力协议和大部 分行业内主流产品协议。
Diversity of
Culture
七、配套设备(-)
核心硬件物联网智能主机、门禁控制器为我公司自主研发、自己生产,质量可控。产品大 批量应用在变电站、开闭所和基站,实践证明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三、平台架构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采用分层、分区的分布式架构,分为三级中心、 六大功能模块和八大业务子系统。
∮三级中心:省级主站系统、 地区级主站系统和集控站系 统。
∮六大功能模块:管理服务 器、认证服务器、通信服务 器、流媒体服务器、WEB服 务器和客户端。
大华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解决方案V2.1

门禁子系统
环境监测子系统
安全警卫子系统
灯光智能控制子系统等组成。
平台预留和消防子系统的通 信接口。
智能辅助系统特点:相比传统变电站的工业电视监控方案,智能辅助平台 将门禁、动环、周界、视频等系统集成在一起,进行统一管理,联动
大华智能辅助平台解决方案
大华智能辅助平台结构图
• 中心平台系统: 综合业务平台(中心端)、解码设备、大屏设备、网络设备和中心存储设备,在机房、监 控中心部署
符合IEC61850协议要求的网络
支持GOOSE的网络交换机
大华电力系统解决方案
• 大华针对电力系统的监控方案,包括:
– 变电所:大华智能变电站辅助平台解决方案
• 由站端系统和中心平台两部分构成
– 电源:大华电厂全厂工业电视监控系统
• 水电站解决方案全 • 火电厂解决方案 • 风电场解决方案
– 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
内嵌Linux操作系统,可接入IP网络 摄像机、模 拟摄像机 本地SATA硬盘存储、USB扩展存储或网络存储
NVS
环境监测子系统
环境监测子系统是指实现对厂站端室内外及设备的运行温度、湿度、 SF6气体浓度、电缆沟内积水水位等环境数据进行自动监测和告警的功能子 系统。同时通过和智能控制子系统结合实现了与站内空调、风机、水泵、的 智能联动。
大华监控解决方案覆盖范围
什么是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 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由智 能变电站、输电系统、调度系统等等构成。
传统电网
智能电网
传统互感器
自动化系统 状态监测
PMU
传统变压器
变电站一体化智能辅助运维方案

变电站一体化智能辅助运维方案随着电力行业改革的进一步力腱,如何以变电站安全运营为切入点,为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助力是重点工作。
电力生产始终以"安全第一”为目标,建设国家电网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I变电站一体化智能辅助运维方案,能及时发现站房环境和设备隐患,控制设备运行安全的环境因素,预防事故发生。
1、功能特点实时分析:对各种监测及报警数据进行分析,实时反映现场设备运行的环境情况、设备本身运行情况.眼见为实:实现了各种动环数据的报警联动视频监控,真正做到了"一眼可见对接电力平台:通过协议与信息一体化平台对接,支持辅助系统上传全景数据,接收信号,实现业务与生产系统的融合;设备联动设置: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当阈值越限时,可及时生成报警事件,并联动相应设备.2、系统及方案简介变电站一体化智能辅助运维方案是由“线上监控+线下服务”构成的,通过线上监控对变电站进行全数据采集监控,全面掌握设备和环境的实时运行状态.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采取分层、模块化设计,使各个模块相互独立,层次清晰,模块之间的耦合度最小.系统主机具备丰富接口,可搭载触摸屏(选配),方便各仪表、传感器、视频等广泛接入.3、应用价值(1)降噬营邮:实现站房智能监控,提高了管理效率,减少了人工巡检工作量,为配电网企业降低了人力成本.在此过程中,可以提前预测潜在的风险,提前介入,降低了事故处理成本.(2)打造现代化平台:为新型现代化变酉晅站房的智能化、可视化、自动化、互动化做有效支撑.(3)立体监管模式:实现站端、主站两级垂直监管;(4)提高站房管理质量:对运行设备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数据采集监控,随时反映设备运行状况,实现对异常运行的及时报警.国家电网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I变电站一体化智能辅助运维方案利用IEC61850标准协议,实现了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系统间的互联,满足了电力行业的标准化和智能化应用.。
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目
录
1 范围.........................................................................5 2 引用标准.....................................................................5 3 术语和定义...................................................................7 4 总则.........................................................................7 5 投标厂家要求.................................................................7 6 系统结构及功能要求:.........................................................9
电力行业变电站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电力行业变电站监控系统处理方案目录变电站监控系统处理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变电站监控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总体建设目旳.............................................................................................. 错误!未定义书签。
3.XXXX变电站监控系统处理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系统构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变电站监控系统监控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系统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变电站旳监控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变电站辅助综合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变电站辅助综合监控系统技术方案目录第一部分变电站辅助综合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1)1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2引用标准 (1)3使用环境条件 (3)3.1室内环境条件 (3)3.2室外环境条件 (3)4主要技术参数(系统指标) (3)5项目建设目标及用途 (3)5.1支撑变电站的远程遥控与运检 (4)5.2支撑变电站安防 (4)6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4)6.1符合国家电网关于变电站视频监控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4)6.2变电站辅助综合监控系统在变电站的组网结构及要求 (5)6.3采用辅助综合监控主机(MVU)对变电站端的所有设备进行集中管理 (5)6.4采用关联性显示技术,实现对目标全方位的综合监控 (5)6.5采用白光灯夜视技术,实现无光照条件下获取彩色图像 (6)6.6实现对变电站所有仪表的智能分析、实时监控和智能报警 (6)6.7采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实现对变电站仪表读数、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分合指示牌、开关柜的分合指示灯进行智能分析 (6)6.8采用在线式红外热成像或热感应监测技术,远程实时获取一次设备自身或环境温度并智能报警66.9在设备密集场合,采用轨道监控技术 (6)6.10采用标准H.265流媒体传输技术 (6)7系统总体要求 (7)7.1设计原则 (7)7.2建设原则 (7)8变电站站端硬件配置及要求 (8)8.1总体架构 (8)8.2变电站站端硬件基本配置 (8)8.3变电站内摄像机点位安装要求 (20)9电源引接要求 (24)10通讯网络配置及要求 (24)10.1通讯网络配置 (24)10.2通讯网络安全要求 (24)10.3电力图像监控系统的应用安全应符合下列要求: (24)10.4变电站与地区中心主站的接口规范 (24)10.5IP地址配置 (24)11变电站站端软件设计要求 (24)11.1基本要求 (24)11.2设计要求 (25)11.3逻辑结构设计要求: (25)12站端人机界面要求 (26)12.1功能性人机界面 (26)12.2子系统人机界面 (29)12.3门卫监视 (32)13系统实现功能要求 (32)13.1实时监视功能 (33)13.2远程巡视功能 (34)13.3主站通信功能 (35)13.4SCADA联动功能 (36)13.5IEC61850动力环境数据通信模块 (36)13.6报警管理功能 (37)13.7轨道监控与控制 (38)13.8智能分析 (38)13.9测控IED功能 (39)13.10站端综合监控主机功能 (40)13.11图像关联性显示 (40)13.12电子地图功能 (41)13.13一次电气设备接线图功能 (41)13.14门卫登记功能 (42)13.15一匙通管理系统功能 (43)13.16监控设备状态监测 (45)13.17SF6气体泄漏报警系统功能 (46)13.18远程视频许可功能 (47)13.19网络宽带自适应功能 (47)14辅助综合监控系统采集的信息 (47)14.1变电站辅助综合监控系统遥信典型信号分类规范表 (48)14.2变电站辅助综合监控系统遥测典型信号分类规范表 (51)15辅助综合监控系统与变电站机器人接口 (51)16摄像机布置原则 (51)16.1安防监视 (51)16.2全遥控监视 (52)16.3设备全景鸟瞰监视 (52)16.4现场作业区监视 (52)16.5其它说明 (52)17动力环境设备布置原则 (52)17.1温湿度监测布置原则 (52)17.2灯光及风机控制布置原则 (52)17.3空调控制布置原则 (53)17.4水浸监测布置原则 (53)18其它设备布置原则 (53)19一次设备标示牌要求 (53)20制造厂商应提供的资料 (53)21技术服务 (53)第二部分变电站脉冲电子围栏系统 (55)2 引用标准 (55)3 使用环境条件 (56)3.1室内环境条件 (56)3.2室外环境条件 (56)4 主要技术参数(系统指标) (57)5 系统总体要求 (57)6 系统配置 (57)6.1系统结构 (57)6.2系统主体硬件配置 (58)6.3接口要求 (58)7 系统功能 (59)7.1报警功能 (59)7.2报警信息查询功能 (59)7.3防区状态查询 (59)7.4报警复位功能 (59)7.5布防、撤防功能 (59)7.6高低压切换功能 (59)7.7报警输出功能 (59)7.8报警联动功能: (59)7.9远程控制功能: (59)8 基本配置 (59)8.1220K 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脉冲电子围栏系统设备配置要求 (59)8.2110K 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脉冲电子围栏系统设备配置要求 (60)8.3通讯要求 (60)8.4电源供电要求 (60)9 主要设备性能指标 (60)9.1脉冲电子围栏主机参数: (60)9.2电线、电缆敷设: (61)10 信号输出要求 (61)11 项目需求部分 (61)12 制造厂商应提供的资料 (62)13 技术服务 (62)第三部分变电站火灾报警系统 (63)1 总则 (63)2 使用环境条件 (63)3 设备规范 (64)4 制造厂商应提供的资料 (67)6 项目需求部分 (68)第四部分供货清单 (69)附件1:与地区主站视频接口规范 (89)1前言 (89)2范围 (89)3规范性引用文件 (89)4术语和定义 (89)5系统结构 (90)6站端系统主要功能 (90)6.1实时音视频浏览 (90)6.2告警功能 (90)6.3云镜控制及轨道控制 (91)6.4录像控制要求 (91)6.5日志管理 (91)6.6智能分析 (91)6.7远程巡视 (91)6.8一次接线图功能 (92)6.9电子地图功能 (92)6.10远程控制功能 (92)7接口描述及流程 (92)7.1站端系统接口主要功能 (92)7.2站端接口协议规范 (95)8站端接入中心主站基本技术要求 (116)8.1标准资源树基本接入要求 (116)8.2多维资源基本接入要求 (117)8.3非视频资源接入要求 (118)8.4巡视路线基本接入要求 (118)9对象类型编码 (118)10预置位类型参数表 (121)11区域类型参数表 (121)12视频监控系统地址编码规则 (122)12.1对象地址编码结构 (122)12.2编码规则 (122)附件2:MODBUS RTU通讯规约 (124)1概述 (124)2通讯说明 (124)3.1寄存器模式通讯协议 (124)3.2主动触发模式 (126)附件3 IEC103通信规约 (129)1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变电站智能辅助管理系统

变电站智能辅助管理系统(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解决方案)产品简介变电站智能辅助管理系统平台是北京玄卓科技有限公司历经数年深入变电行业第一线调研,为供电公司量身定做的一套变电站辅助系统智能化软件产品。
统一管理的问本系统致力于解决无人值守变电站辅助系统和辅助设备远程传输、题。
系统将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实现全站辅助系统的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的基本要求,实现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变电站运行维护应用需求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
一、产品特点变电站辅助系统信息数据标准化;系统采用通用DL/T860(IEC61850)标准,具备强大的数据接入能力,实现数据信息共享的标准化,统一决策管理。
提供标准的Webervice/XML开放数据接口,友好兼容接入第三方软件。
变电站辅助系统功能集成化;本平台可集成变电站各辅助系统,取代以往多系统操作的繁琐操作,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集中实现系统高级应用功能。
变电站运行环境调控智能化;根据一次设备运行的环境变化进行环境智能调控。
如自动起停空调、排风扇、排水泵等。
视频图像智能分析;对于关键区域的人员非法闯入、异物遗留、一次设备检修区域的穿越等情况进行分析告警,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远程智能视频巡检;通过视频图像远程智能化地展现一次设备运行情况、运行环境状况。
在极端天气下可取代人工巡检,提高工作效率。
四遥智能联动;通过联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一次设备运行状态变化的可视化。
三维全景展示;根据变电站实际情况,量身制作三维仿真地图。
实现变电站设备、环境空间信息的直观化、可视化,实现正常、异常状态下的快速准确检索、判断。
二、系统结构智能辅助管理系统主要由管理服务器、功能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及管理系统软件组成,对前端辅助系统上传的图像信息、安防信息、环境信息、消防信息等进行整合、分类,对图像及事件进行智能分析,制定相关联动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65
6.5.2.5 远程巡视日志查询功能 .................................................... 16 6.5.2.6 巡视报警处理功能 ........................................................ 16 6.5.3 主站通信功能 ....................................................... 17 6.5.3.1 视频通信 ................................................................ 17 6.5.3.2 IEC103 通信 ............................................................. 17 6.5.4 SCADA 联动功能 ........................................................17 6.5.4.1 遥控操作的视频验证 ...................................................... 17 6.5.4.2 遥控操作的智能验证 ...................................................... 17 6.5.4.3 SCADA 设备故障报警联动功能............................................... 17 6.5.5 IEC61850 动力环境数据通信模块 .........................................18 6.5.5.1 消防、安防报警信息采集功能 .............................................. 18 6.5.5.2 温湿度采集功能 .......................................................... 18 6.5.5.3 灯光、空调控制功能 ...................................................... 18 6.5.6 报警管理功能 ....................................................... 18 6.5.6.1 报警处理功能 ............................................................ 18 6.5.6.2 安消防、温湿度报警联动功能 .............................................. 19 6.5.7 轨道监控与控制 ..................................................... 20 6.5.8 智能分析功能 ....................................................... 20 6.5.8.1 对仪表的智能分析 ........................................................ 20 6.5.8.2 刀闸开、闭状态识别 ...................................................... 20 6.5.8.3 刀闸(开关)分合指示牌的开、闭状态识别 .................................. 20 6.5.8.4 控制柜指示状态识别 ...................................................... 20 6.5.9 电子地图功能 ....................................................... 20 6.5.10 一次电气设备接线图功能 ............................................. 21 6.5.11 网络宽带自适应功能 ................................................. 21 7 系统设计及配置要求..........................................................21 7.1 硬件设计要求 ........................................................... 21 7.1.1 硬件设计基本原则 ................................................... 21 7.1.1.1 区域全景监控 ............................................................ 23
目
录
1 范围.........................................................................5 2 引用标准.....................................................................5 3 术语和定义...................................................................7 4 总则.........................................................................7 5 投标厂家要求.................................................................7 6 系统结构及功能要求:.......................................................监控 ............................................................ 23 7.1.1.3 刀闸和开关的监控 ........................................................ 23 7.1.1.4 摄像机预置位设置 ........................................................ 23 7.1.1.5 对原先安防视频的整合改造要求 ............................................ 26 7.1.2 摄像机点位布置原则 ................................................. 26 7.1.2.1 110-500kV 变电站安防监视摄像机布置(实际工程可按现场实际情况适当增减布点) 26 7.1.2.2 110kV 变电站设备监视摄像机布置........................................... 27 7.1.2.3 220kV 变电站设备监视摄像机布置........................................... 27 7.1.2.4 500kV GIS 或 HGIS 变电站设备监视摄像机布置 ................................ 28 7.1.2.5 500kV AIS 变电站设备监视摄像机布置....................................... 29 7.1.3 环境监测布置原则 ................................................... 30 7.1.4 灯光控制布置原则 ................................................... 30 7.1.5 空调控制布置原则 ................................................... 30 7.2 软件设计要求 ........................................................... 30 7.2.1 软件设计基本原则 ................................................... 30 7.2.2 软件设计要求 ....................................................... 31 7.2.3 逻辑结构设计要求: ................................................. 32 7.2.3.1 逻辑结构: .............................................................. 32 7.2.3.2 “区域”的定义: ........................................................ 32 7.2.3.3 “间隔”的定义 .......................................................... 32 7.2.3.4 “一次设备”的定义 ...................................................... 32 7.2.3.5 “场景”的定义: ........................................................ 33 7.2.3.6 设备地址编码: .......................................................... 33 7.3 通讯接口设计要求:...................................................... 34 7.4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采集的信息要求:........................................35 7.4.1 变电站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遥信典型信号分类规范表........................ 36 7.4.2 变电站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遥测典型信号分类规范表........................ 42 8 使用环境条件................................................................43 8.1 室内环境条件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