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肠道传染病

合集下载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夏季常见肠道传染病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肠道传染病也进入了多发季节。

夏季常见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乙类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脊髓灰质炎及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中的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以及其他通过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脑炎)一类传染病。

其中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一般5月份发病率开始快速上升,8月份达顶峰。

除霍乱、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发病高峰出现在7~8月份,其发病率在37种国家法定传染病中居首位。

夏季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及病原携带者,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且人群对此类疾病普遍易感。

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预防由于肠道传染病主要且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若不加强预防和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个人预防肠道传染病,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饮食卫生。

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及水产品。

食物要彻底煮熟,生熟食品要分开,水果应使用流水清洗干净或削皮,剩余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再次加热后食用。

外出就餐时选择卫生等级较高的餐馆就餐,尽量少食凉拌菜。

讲究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及处理生食后要用肥皂流水反复洗手。

搞好家庭卫生,及时处理生活垃圾,保持环境清洁,消灭苍蝇。

调整饮食起居。

饮食以清淡为主,不暴饮暴食,保护胃肠道的正常抗病能力。

坚持适度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免疫力。

此外,高危人群可接种伤寒疫苗、口服痢疾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注射甲肝疫苗等。

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2024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2024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引言: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食物、水和接触传播。

了解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传播,保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概述:夏季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痢疾、肠炎、食物中毒等疾病。

这些疾病的病原体主要是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这些疾病的传播。

正文内容:一、维持个人卫生个人卫生是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基本措施之一。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1.勤洗手:洗手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在特殊时期,如接触污染物后、进食前、处理食物前后,应特别注意洗手。

2.正确处理粪便:使用干净的厕所,注意排洩物的清洁和安全处理。

避免在户外随地大小便。

3.保持个人卫生:保持整洁干净的衣物和身体,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定期更换内衣内裤,勤洗澡等。

二、食品安全1.选择新鲜食材:尽量选择新鲜、优质的食材,避免购买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2.彻底煮熟食物:将食物煮熟至全熟状态,确保杀灭病菌,避免嗜温和嗜寒细菌的传播。

3.储存食品:将剩余食物保存在干燥、卫生的环境中,尽量避免多次加热食物。

4.避免食品交叉污染:注意食品的分开储存、加工和烹饪,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三、安全用水1.饮用水安全:饮用水应该来自可靠的水源,尽量选择直饮水或经过消毒处理的水,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水。

2.餐具消毒:用水冲洗餐具时,应使用流动的自来水或消毒过的水,避免使用脏污的水源。

3.游泳安全:在游泳时避免直接接触未知来源的水,尽量选择公共游泳池或经过消毒处理的水域。

四、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1.垃圾分类处理:正确分类处理生活垃圾,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2.定期清洁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定期清洗、消毒公共场所。

3.防止害虫滋生:对苍蝇、蚊子等害虫进行有效的防治,避免传播病原体。

五、加强健康教育1.普及相关知识: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媒体、宣传册等形式普及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总结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总结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总结夏天到啦,这可是个热闹的季节呀!但咱可别忘了,夏天也是肠道传染病容易高发的时候呢!咱可得好好讲讲这防治知识。

你想想看,肠道就像一条长长的通道,里面要是出了问题,那可不得了哇!这就好比家里的水管,要是堵住了或者坏了,那家里不就乱套啦!肠道传染病也是这个道理呀。

咱先说说吃的方面。

夏天热,大家都喜欢吃点凉的、喝点冰的,这没问题,但得注意卫生呀!那些街边摊的小吃,看着诱人吧?可你得想想,它干净不?说不定上面就有各种细菌、病毒在等着你呢!就像一个个小怪兽,你一不小心就把它们吃进肚子里啦。

所以呀,尽量选择干净、正规的地方吃饭。

还有啊,水果得洗干净了再吃,别随便擦擦就啃,那可不行!喝的也不能马虎。

生水可别喝呀,那里面说不定有啥坏东西呢。

咱就喝烧开的水,或者质量有保证的瓶装水。

你说你图方便喝生水,万一闹肚子了,那多难受呀!再说说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要洗手,这是最基本的吧!可别小瞧了洗手这件事,它能把好多小怪兽都洗掉呢。

就像给肠道洗了个澡,让它们没法捣乱。

而且呀,别随便拿手抓东西吃,你的小手在外面摸这摸那的,不知道沾了多少细菌呢。

还有家里的卫生也很重要呀。

厨房要干净,餐具要经常消毒。

想象一下,要是餐具上都是细菌,那你吃进去的东西能安全吗?就像走在一条满是陷阱的路上,多危险呀!夏天大家都喜欢出去玩,游泳啥的。

可得注意啦,公共泳池里也可能有细菌呢。

游完泳记得好好冲洗干净。

要是不小心喝了泳池里的水,那可糟糕啦!咱可别小看这些肠道传染病,它们就像小恶魔,会让你肚子疼、拉肚子,严重的还可能让你住院呢!那多遭罪呀!所以呀,大家都得重视起来,把这些防治知识记在心里。

咱就从日常的小事做起,注意饮食卫生,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家里干净。

这样就能把肠道传染病拒之门外啦!让我们开开心心地过一个健康的夏天,好不好?别嫌我啰嗦,这可都是为了大家好呀!大家都记住了没呀?。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因为高温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而人们在夏季也更容易因为饮食和生活习惯而感染肠道传染病。

因此,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非常重要。

保持个人卫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基本措施。

在夏季,人们出汗多,容易滋生细菌,因此要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食物、厕所等场所后,一定要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

此外,要保持身体清洁,勤换衣服,勤洗澡,避免穿着过于紧身的衣服,以免影响身体的正常排泄。

饮食卫生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变质,因此要选择新鲜、干净、熟透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

在外就餐时,要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厅,避免食用路边摊等不卫生的食品。

此外,要注意饮食搭配,避免生冷、油腻、辛辣等食物过多摄入,以免刺激肠胃,引发肠道传染病。

加强环境卫生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夏季气温高,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因此要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勤通风换气,避免积水、垃圾等脏乱差的环境,以免滋生细菌和病毒,引发肠道传染病。

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需要从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三个方面入手,加强预防意识,做好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避免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中班夏季传染病肠道预防教案及反思

中班夏季传染病肠道预防教案及反思

教案:中班夏季传染病肠道预防教育教学目标:1.了解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常见病因和症状;2.掌握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基本方法;3.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4.提高学生对自我健康的关注和意识。

教学内容:1.什么是夏季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的概念和常见病因;–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原因和症状。

2.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方法:–手卫生的重要性和正确洗手的步骤;–饮食卫生的注意事项;–饮用水卫生的重要性;–夏季游泳卫生的要点。

3.培养个人卫生习惯:–培养正确的洗手习惯;–讲解正确的饮食卫生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个人卫生等。

–游泳前后的卫生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1.多媒体展示法: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向学生介绍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常见原因和症状,以及预防的方法。

2.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洗手、取水等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方法。

3.游戏教学法:设计与肠道传染病预防相关的游戏,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什么是传染病?你们还记得上次学习的哪些传染病吗?2.概念讲解(10分钟):–介绍肠道传染病的概念和常见病因,通过图片和简单语言让学生对肠道传染病有初步了解。

3.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原因和症状(10分钟):–通过图片和简单语言介绍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原因和症状,让学生了解夏季肠道传染病的特点。

4.游戏活动(15分钟):–设计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识别食物的健康与否,学习饮食卫生的注意事项。

5.归纳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肠道传染病预防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你们还记得上次学习的哪些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方法吗?2.手卫生的重要性和正确洗手的步骤(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示范正确洗手的步骤,并引导学生跟着示范进行手部清洁。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课件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课件

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经系 统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 白细胞减少等。肠出血、肠穿孔是可能发生的最 主要的严重并发症。
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伤寒杆菌随他们的粪便
、尿液排出后,通过污染水、食物,日常生活接
触和苍蝇、蟑螂等媒介而传播。 2/20/2021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2/20/2021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5
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
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可伴 发热、头痛、全身中毒症状。
症状的轻重决定感染的细菌和病毒 的种类。
2/20/2021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6
霍乱
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在我国的传 染病防治法中列为甲类传染病。
疫区,并且在两次流行的间期也患者不绝,以 1932年霍乱流行最广,波及城市达306处,患 病者达10666人,死亡者达31974人。
2/20/2021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3
夏季为什么容易得肠道传染病?
病原体繁殖快:当温度升至21℃以上时,细菌繁 殖速度加快,35—37℃时细菌繁殖最为旺盛。夏 季湿热,是病原体繁殖最恰当的时候,容易形成 肠道传染病发病高峰。
注意食品卫生: 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喝生水; 食品在食用前要煮熟、煮透,煮熟的食物要趁
热吃,隔夜食物吃前一定要彻底加热; 所有烹饪器具和食具,使用后应洗涤干净并保
持干燥; 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已消毒食具与未消毒食
具需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夏季肠道传染病易发季节,不宜大办婚丧、喜
庆等群体聚集性聚餐活动,提倡分餐进食。
2/20/2021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二篇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二篇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夏季气温高,各种细菌繁殖活跃,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多了起来。

为此,要特别注意饮食、饮水卫生,牢牢把住“病从口入”关,防治肠道传染病发生。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

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肝炎等,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多伴有恶心、呕吐,呈现上吐下泻的典型症状,有些还伴有腹痛、发热、头痛、食欲不振、肢体酸痛、全身中毒症状。

若治疗不及时,可迅速出现脱水,并引起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必须予以重视,及早防治。

急性胃肠炎多由被细菌及其毒素或病毒污染的食物引起,致病菌主要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群、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等。

其媒介食物主要为肉类、蛋类、水产品、凉拌菜等。

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其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病菌通过日常生活接触、食物、水、蝇传播。

由于很少的菌量即可感染本病,因此人与人接触传播最为常见。

发病后患者出现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感等。

有的病情凶险,特别是儿童,可出现高热、惊厥、休克和呼吸衰竭,而此时肠道症状常不明显,但生理盐水灌肠液可见大量红、白细胞,称之为中毒型菌痢。

细菌性痢疾的表现轻重不一,易形成慢性化,故要及时就诊。

伤寒和副伤寒主要由饮用水受污染所引起,也可经食物传播。

此种散发病例主要由接触传播引起。

可出现发热、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皮疹、血白细胞减少等,血液及大便可见沙门氏菌生长。

后期可出现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

治疗主要是抗菌治疗,并发症防治等。

笔者近期收治的1例甲型副伤寒患者,入院前无正规治疗,发热超过1个月以上。

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以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

水源污染或生吃水产品可造成局部地区的爆发流行。

患者急性起病,出现乏力、纳差、厌油,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肿大、肝功能检查异常等等。

夏季预防肠道传染病常识教案

夏季预防肠道传染病常识教案

夏季预防肠道传染病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常见类型、传播途径和症状。

2、帮助学生掌握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方法和措施。

3、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常见类型和传播途径。

(2)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预防措施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2)让学生理解个人卫生习惯与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夏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预防措施,引导学生思考。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肠道传染病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提问:同学们,夏天到了,大家有没有觉得有时候容易拉肚子或者肚子不舒服呢?引导学生思考夏天容易出现肠道问题的原因,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夏季预防肠道传染病常识。

2、知识讲解(20 分钟)介绍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常见类型,如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手足口病等。

讲解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经苍蝇等昆虫传播。

描述每种疾病的典型症状,如腹泻、呕吐、发热、腹痛等,让学生对肠道传染病有初步的认识。

3、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可能会导致感染肠道传染病?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4、预防方法讲解(15 分钟)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补充,详细讲解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方法: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不吃变质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餐具要洗净消毒。

加强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服;不随地大小便。

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打扫室内外卫生,消除苍蝇、蟑螂等害虫的滋生地。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适当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自行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季肠道传染病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O157)
1.多见于小儿和青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2.突然起病,腹痛多位于左上或左上中腹,也可于脐部或全
腹,痛甚,可阵发性加剧 3.大便早期为黄色水样便,继之为赤豆汤样,血水样,有恶
臭 4.毒血症状重:起病1~2天后可呈寒战,发热,WBC增高,体检
有鼓肠,重者有腹膜刺激征,亦可有中毒性肠麻痹 5.急性肾功能不全 6.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7.病原学检查常阴性
病毒(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小园病毒、星状病毒、肠
腺病毒等 )
寄生虫(阿米巴原虫、兰氏贾第虫,结肠小袋虫,隐包
子虫,日本血吸虫等)。
夏季肠道传染病
哪些人易得夏季肠道传染病?
儿童、中青年患者较多。这些病人大部分有在外 就餐的经历,多是由于不洁饮食引起 。
有些病人是在就餐时大量饮用啤酒或者饮料,冲 淡了胃酸,破坏了对付细菌的第一道屏障,再食 用不干净的食物,感染上肠道传染病。因此,会 出现同一个饭桌吃饭,有的人生病,有的人无事 的现象。
2.5g、KCl1.5g,溶于1000ml可饮用水中
夏季肠道传染病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O157)
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是由 EHEC引起的。 只有一个血清型O157:H7,于 1982年在美 国发现,至今已有14次爆发流行,主要通 过烤肉、未消毒牛奶引起。1996年夏日本 各地流行,也因小学生餐饮消毒不彻底引 起。我国尚未发现此病。EHEC可产生大肠 杆菌类志贺菌样毒素,引起肠系膜、升结 肠、盲肠、阑尾充血、变性、坏死、溃疡、 出血等。
夏季肠道传染病
感染性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及其产
物或寄生虫等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 组肠道传染病。
病程可急性发病,也可慢性迁延,一般 病史在2周之内为急性腹泻,2周至2个月为 迁延性腹泻,病史超过2个月为慢性腹泻。
夏季肠道传染病
感染性腹泻是全球最常见病症之一,每年 全世界估计320万小于5岁的儿童死于腹泻, 占同龄儿童死因的24.8%。在发展中国家, 每年每儿童平均患病 l~12次;发达国家 每年每儿童患病1~ 5次。由此可见感染性 腹泻仍是当前一类重要的疾病。
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宜清淡,多饮盐糖 水。吐泻腹痛剧者暂禁食,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及酸 中毒
抗菌治疗 通常毋须应用抗菌药物,可以经对症疗法治愈。 症状较重考虑为感染性食物中毒或侵袭性腹泻者,应及时 选用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不能缩短排菌期。
夏季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
广义:由病原菌引起的痢疾样病变,如侵袭 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等。
夏季肠道传染病
治疗:以支持疗法和液体疗法为 主,重者可投以喹诺酮类药物, 或氨苄青霉素等。夏季肠源自传染病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征为:
(1)病前有不洁饮食史 (2)同食者集体发病,多食者病重 (3)潜伏期短,1~3天(甚至数小时) (4)胃肠道症状明显(常有呕吐,腹泻,稀水
样便),毒血症状较轻(肉毒中毒除外) (5)病程短,3~5天可痊愈
夏季肠道传染病
治疗
暴发流行时的处理: 应将患者进行分类,轻者在原单位 集中治疗,重症患者送往医院治疗,即时收集资料,进行 流行病学调查及细菌学的检验工作,以明确病因。
2.潜伏期1~3天,起病急 3.先泻后吐,为米泔水样,常无腹痛和发热 4.粪便细菌培养可确诊
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属 甲类传染病
夏季肠道传染病
治疗
严格隔离 补 液(关键)
补液原则:早期、迅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 纠酸补钙,见尿补钾。 静脉补液:重度脱水、不能口腹的中度脱水及极少数轻 度脱水者 口服补液 口服补液盐(ORS)配方:G.S20g、N.S3.5g、碳酸氢钠
腹泻待查
夏季肠道传染病
一.腹泻的定义
1.大便次数增多;
2.大便性状改变. 公认的定义是24小时内3次或3次以上的水样泻.
夏季肠道传染病
腹泻常见病因
腹泻病的病因极其复杂,大体可以分为感染性 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 .
夏季肠道传染病
非感染性腹泻:泛指各种非生物性致病因子引起 的腹泻,诸如营养不良性腹泻,功能性腹泻, 药物性腹泻、内分泌紊乱性腹泻,肠道肿瘤, 小肠吸收不良等。
夏季肠道传染病
感染性腹泻:指由生物性致病因子引起的 腹泻,引起腹泻的致病性生物因子主要有 细菌(如大肠埃希氏菌 ,痢疾志贺氏菌 ,产肠毒大肠
杆菌(ET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致病性大肠杆 菌(EPEC)、01群霍乱弧菌及非01群霍乱弧菌、空肠弯曲 菌、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为主),副溶血性弧菌(嗜 盐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等)
狭义: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 传染病。
夏季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的特点:
1.畏寒,发热 2.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3.黏液脓血便 4.大便镜检,脓多血少(重时可血多于脓),
可 见巨噬细胞 5.大便培养阳性
夏季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的特点:
传染源 菌痢病人及带菌者。 其中非典型病人、慢性病人及带菌者由于症状轻或无症状而易被忽略, 故在流行病学中的意义更大。 传播途径 散发∶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直接或通过苍蝇污染食物、生活用品 或手,经口使人感染; 暴发流行∶地震,战争,洪水等可因饮用粪便污染的水源,而引起水 型之暴发流行。
夏季肠道传染病
治疗
饮食以少渣易消化的流食及半流食为宜。 保证足够水分、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脱水轻且不
呕吐者可用口服补液,如因严重吐泻引起脱水、 酸中毒及电解质系乱者,则须静脉输入葡萄糖、 生理盐水及电解质 病原治疗(关键)用药时应参考当前菌株药物敏 感情况选择用药
夏季肠道传染病
霍乱
1.夏秋为多,病人自疫区或与本病患者及其 污染物有接触史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夏季肠道传染病
夏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 : 细菌性食物中毒系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其细
菌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其 中前者亦称感染性食物中毒,病原体有沙门氏菌、 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 等;后者则称毒素性食物中毒,由进食含有葡萄 球菌、产气荚膜杆菌及肉毒杆菌等细菌毒素的食 物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