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考研-岩石学试题复习题

合集下载

《岩石力学与工程》(科学)总复习题.doc

《岩石力学与工程》(科学)总复习题.doc

《岩石力学与工程》(科学)总复习题.doc《岩石力学与工程》(科学)总复习题岩石力学总复习一、概念题1、岩体质量指标RQD。

答:将长度为10cm (含10cm)以上的岩芯累计长度占钻孔总长的百分比,称为岩石质量指标RQDo (P119)2、岩石的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

答:应力(6 )与应变(£)的比率被称为岩石的弹性模量。

岩石的变形模量为正应力5与总应变(£ e+ £ p)之比。

(P59)3、地应力及次生应力。

答:地应力是存在与地层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P129)经应力重分布形成的新的平衡应力,称为次生应力或诱发应力。

(P307)4、岩石的蠕变和松弛。

答:蠕变是当应力不变时,变形随时间增加而增长的现象。

松弛时当应变不变时,应力随时间增加而减小的现象。

(P198)5、地基承载力。

答: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单位面积上承受荷载的能力。

(P402)6、弹性变形。

答:物体在受外力作用的瞬间即产生全部变形,而去除外力(卸载)后乂能立即恢复其原有形状和尺寸的性质称为弹性,产生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P52)7、等应力轴比。

答:等应力轴比就是使巷道周边应力均匀分布时的椭圆长短轴之比。

(P315)8、极限承载力。

答:地基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所能承受的荷载即为极限承载力。

(P402)9、塑性变形。

答:物体受力后产生变形,在外力去除(卸载)后变形不能完全恢复的性质称为塑性,不能恢复的那部分称为塑性变形,或称永久变形、残余变形。

(P52)10、岩石本构关系。

答:岩石本构关系是指岩石的应力或应力速率与其应变或应变速率的关系。

(P183)二、填空题1、根据结构面成因,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

P822、同一岩石各种强度最大的是单轴抗压强度,中间是抗剪强度,最小的是单轴抗拉强度。

3、岩石的抗剪强度用了凝聚力c和内摩擦角中表示。

P2194、隧道轴线方向一般与最大主应力平行(一致),弹性应力状态下无关,轴对称图形无关。

岩石学试题及答案

岩石学试题及答案

岩石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岩石学是研究岩石的()的科学。

A. 成因、分类和分布B. 结构、构造和成分C. 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D. 以上都是答案:D2.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主要是()。

A. 硅酸盐矿物B. 碳酸盐矿物C. 氧化物矿物D. 硫化物矿物答案:A3. 沉积岩的构造特征不包括()。

A. 层理构造B. 交错层理C. 流纹构造D. 波痕构造答案:C4. 变质岩的主要形成过程是()。

A. 重结晶作用B. 风化作用C. 沉积作用D. 岩浆作用答案:A5. 以下哪种岩石不属于沉积岩()。

A. 砂岩B. 石灰岩C. 花岗岩D. 页岩答案:C6. 岩石的矿物成分可以通过()来确定。

A. 肉眼观察B. 显微镜观察C. 化学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7. 岩石的分类依据不包括()。

A. 成因C. 颜色D. 成分答案:C8. 岩石的构造特征包括()。

A. 层理B. 节理C. 裂隙D. 以上都是答案:D9. 岩石的物理性质不包括()。

A. 密度B. 硬度C. 颜色答案:C10. 岩石的化学性质不包括()。

A. 酸碱性B. 氧化还原性C. 磁性D. 放射性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岩石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2. 岩浆岩的形成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岩浆形成、岩浆上升、岩浆冷却凝固3.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风化、搬运、沉积4.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重结晶作用、变质作用、变质岩形成5. 岩石的三大基本特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结构、构造、成分6. 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密度、硬度、磁性、颜色7. 岩石的化学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岩石学复习题

岩石学复习题

岩石学复习题(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岩石学》复习题库一、填空题1、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2、岩浆岩按照SiO2的含量可以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四大类。

3、岩浆岩在演化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分异作用)、(混合作用)、(熔离作用)、(同化混染作用)四种变化。

4、按照结晶程度可将岩浆岩的结构划分为(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5、按照物质来源可将沉积岩划分为(陆源碎屑岩)和(内源沉积岩)。

6、砂岩的主要类型包括(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

7、陆源碎屑岩可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质岩)四大类。

8、变质岩的结构按成因分为(变余结构)、(变晶结构)、(交代结构)、(碎裂结构)。

9、变质岩按照原岩类型可划分为(正变质岩)、(副变质岩)。

10、决定变质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流体)和(时间)四个要素。

11、动力变质岩按照碎裂的特征可划分为(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千枚岩)。

12、岩石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野外研究)和(室内研究)。

13、岩浆岩中的化学成分Na2O+K2O称为(全碱含量)。

二、选择题1、下面哪种岩石属于超基性岩的喷出岩(B)A.玄武岩B.科马提岩C.安山岩D.流纹岩2、石英呈一定的外形有规律地镶嵌在钾长石中被称为(C)A.斑状结构B.条纹结构C.文象结构D.蠕虫结构3、下列哪种矿物很少在沉积岩中出现,但却在岩浆岩中普遍存在(D)A.石英B.石榴子石C.锆石D.橄榄石4、下列岩石属于陆源碎屑岩类的是(A)A.砂岩B.泥岩C.页岩D.石灰岩5、下面哪种构造属于沉积岩的构造(A)A.层理构造B.流纹构造C.块状构造D.杏仁构造6、下列属于岩浆岩的岩石是(C)A.蛇纹岩B.泥岩C.花岗岩D.页岩7、下列哪些物质沉积岩中的含量多于岩浆岩(B)A. FeOB. Fe2O38、下列哪种矿物是变质岩中特有的矿物(B)A.石英B.红柱石C.辉石D.橄榄石9、下列哪种矿物属于沉积岩中的同生矿物(D)A.石英B.橄榄石C.石榴子石 D海绿石10、陆地上最重要的搬运介质是(D)A.冰川B.风C.海湖波浪D.流水11、花岗岩中钾长石与斜长石的比例为(B)A. 1:2B. 2:1C. 1:3D. 3:112、矽卡岩属于(B)A.热变质岩B.接触变质岩C.气液变质岩D.动力变质岩13、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B)A. 辉石和黑云母B. 角闪石和橄榄石C. 石英和长石D.角闪石和黑云母14、下列哪种矿物既存在与岩浆岩中又存在于沉积岩中(A)A.石英B.橄榄石C.辉石D.普通角闪石15、下面哪种结构属于沉积岩所特有的结构(B)A.泥质结构B.碎屑结构C.晶粒结构D.玻璃质结构16、下列哪些物质沉积岩中的含量多于岩浆岩(B)A. FeOB. Fe2O317、下面属于侵入岩的构造有(A)A.块状构造 B.杏仁构造 C.枕状构造 D.流纹构造18、角砾云母橄榄岩中容易产出下列哪种宝石(A)A. 钻石B. 红宝石C. 祖母绿D. 翡翠19、和田玉是中酸性岩浆岩与下列哪种岩石相互作用的产物(C)A. 砂岩B. 砾岩C. 碳酸盐岩D. 泥岩20、(D)是基性喷出岩的代表岩石,是火山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类岩石。

成都理工大学岩浆岩石学复习题

成都理工大学岩浆岩石学复习题

成都理⼯⼤学岩浆岩⽯学复习题岩浆岩⽯学复习思考题第⼀章绪论1.岩⽯、岩⽯学的概念?岩⽯是天然产出的由⼀种或多种矿物(包括⽕⼭玻璃、⽣物遗骸、胶体)组成的固态集合体。

岩⽯学是研究地壳、地幔及其它星体产出的岩⽯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成因、演化等⽅⾯的科学。

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上层的岩⽯。

●2.岩⽯按其成因可分为哪三⼤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三者可互相转化:岩浆岩、变质岩经风化、搬运、趁机、成岩作⽤可形成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可转化为变质岩;沉积岩、变质岩经重熔作⽤可形成岩浆岩。

●3.岩浆岩、岩浆岩岩⽯学的概念?岩浆岩是主要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成的岩⽯。

岩浆岩岩⽯学是研究岩浆的起源、活动、演化、结晶及岩浆岩的组成、结构、构造、产状、分布、分类、命名、共⽣组合、成因机理及与构造、矿产关系等的⼀门独⽴科学。

4.结晶岩的概念?地壳深处主要由岩浆岩、变质岩组成,是内动⼒作⽤的产物。

⼜称为结晶岩。

第⼆章岩浆、岩浆作⽤及岩浆岩●1.岩浆的概念?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熔融体。

2.岩浆的成分有哪些?主要为硅酸盐和⼀部分挥发分。

●3.挥发分在岩浆中有哪些作⽤?1.降低岩浆的粘度,使之易于流动。

2.降低矿物的熔点,延长岩浆的结晶时间。

3.促进有⽤微量元素的迁移和富成集矿,故⼜称为矿化剂。

4.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的温度、粘度特点?基性⼀般为1000-1300℃,粘度⼩;中性900-1000℃,粘度中等;酸性700-900℃,粘度⼤。

●5.影响岩浆粘度的因素有哪些?1.氧化物可显著增加粘度,⼆氧化硅影响最⼤2.挥发份可降低岩浆的粘度。

3.温度越⾼粘度越⼩。

4.晶体含量越⾼,粘度越⼤。

6.岩浆作⽤的概念?岩浆在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不断改变⾃⼰的⼊成分,最后凝固成岩浆岩,这⼀复杂过程的总体,成为岩浆作⽤。

成都理工大学岩石学综合填空题

成都理工大学岩石学综合填空题
(7)
变基质鳞片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白云母(50%)、十字石(30%)、石英、长石少量
(8)
斑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
变斑晶蓝晶石;变基质斜长石(55%)、石英、黑云母(20%)
(9)
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斜长石(15%)、黑云母(25%)、白云母(15%)、石英(43%)、钾长石(2%)
(10)
中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眼球状构造
基体(65%):由黑云母、石英、白云母、长石组成;脉体:碱性长石呈眼球状,部分石英
(14)
斑状结构、基质隐晶质、杏仁状构造
斑晶斜长石和橄榄石平;基质斜长石、辉石
(15)
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为斜长石、角闪石次要矿物为钾长石(3%)
(16)
中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66)
斑状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变斑晶:石榴石(8%)
变基质:石英(45%),长石(10%),黑云母(30%)绿泥石(5%),磁铁矿(2%)
(67)
碎班结构,
块状构造
碎斑:长石(45%)、石英(10%)
碎基:长英质(40%),黑云母(5%)
(68)
半自形粒状结构
块状构造
斜长石(65%)、石英(20%)
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碱性长石,斜长石,石英(25%);
黑云母(10%)
(11)
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为斜长石、角闪石,次要矿物为钾长石(4%)、石英(3%)
(12)
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片麻状构造
斜长石(45%)、黑云母(20%)、石英(20%)、钾长石(10%)、绿帘石(5%)

成都理工大学构造地质学复习题 2

成都理工大学构造地质学复习题 2

填空题1 岩层的接触关系从成因上可分为____、______两种基本类型。

整合,不整合2 成岩前形成的构造称为____构造,成岩后形成的构造称为____构造。

原生,次生3 不整合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基本类型。

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4 影响地质图上岩层露头宽度的因素有厚度、_____和______。

地形,岩层产状(或倾角)5 确定不整合的时代一般是以不整合面以下最新地层时代为其_________;以不整合面以上最老地层时代为其______。

下限,上限6 水平岩层露头宽度取决于________和____。

岩层厚度,地形7 蠕变是指在__________的情况下,变形随着________而增大的现象。

应力不增加,时间增长8 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变形一般经历弹性变形、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塑性变形,断裂变形9 当围压增大时岩石强度____,当温度升高时则岩石的____增强。

增大,韧性10 在单轴应力状态下,任意载面上,主应力σ1, 正应力σ和剪应力τ的关系,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σ=((σ1)/ 2)(1+cos2α) τ=((σ1)/2)sin2α11 变形物体内只有一个方向的应力作用,即________,而σ2=σ3=0,这样的变形物体就是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

σ1 ≠0,单轴应力状态12 脆性岩石的内摩擦角比塑性岩石的__。

在同一形变环境里,砂岩的剪裂角比页岩的要__。

大,小13 莫尔强度理论指出,岩石发生剪裂时,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轴的夹角是________。

剪裂角14 褶皱岩层的等倾斜线从核部向外均匀撒开,并和层面正交,各线长度大致相等,这是典型的____褶皱,是由于____褶皱作用形成。

平行,纵弯15 ______、______变形, 属于非均匀变形。

弯曲,扭转16 斜卧褶皱轴面倾斜线与枢纽线呈____关系,而斜歪倾伏褶皱轴面倾斜线与枢纽线呈____关系。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岩石学考题汇总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岩石学考题汇总

名词解释1沉积岩与沉积矿产2.元素的风化分异及其影响因素3.牵引流与重力流4.尤尔斯特隆图解及含义5缝合线及成因6成分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7.杂基与胶结物8核形石与团块9.鲍马层序10玻屑凝灰岩11.后生白云岩化作用12.沉积型铝土矿13.成岩作用14.硅质岩15.沉积环境16.陆表海17.白云岩化作用18.层理构造19.沉积岩的物质来源20.粘土岩中常见的粘土矿物21.沉积期后阶段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22.潮坪分类23.滨岸相带划分的类型24.长石砂岩25. 沉积相26. 生物礁27. 风化作用28. 表生作用29成岩后生作用30结构组分31底砾岩32鸟眼构造33内碎屑34冲积扇35沉积物重力流包括36沉积分异作用分为37火山碎屑岩按组分的物态分为38泥质岩的显微构造39沉积期后影响因子比较题2.平行层理和水平层理3.杂基与胶结物。

4. 比较边滩与心滩的沉积特征问答题1试述泥质岩的成岩后生变化及地质意义。

234.以典型内陆湖泊相沉积特征为例,论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和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5试述砂岩的成分成因分类和砂岩的成岩后生变化,并举例说明其研究意义。

6简述碳酸盐岩的分类原则,提出一个你认为更合理的分类方案。

7简述砂岩的分类原则,提出一个你认为更合理的分类方案。

8简述白云岩化的机理与模式(简述白云岩的成因模式)。

11评述石灰岩的分类原则,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12简述碳酸盐岩的颗粒类型及研究意义13简述长石砂岩的主要特征及研究意义。

成都理工大学变质岩岩石学试题

成都理工大学变质岩岩石学试题

成都理工大学变质岩岩石学复习题判断题1.变质作用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压力和原岩的化学成分。

( )2.变质岩的成分完全取决于原岩的成分。

( )3.变质岩中可以保留变质原岩的结构和构造。

( )4.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的矿物成分发生变化都是交代作用引起的。

( )5.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的组分发生迁移主要是通过溶液来实现的。

( )6.岩石在定向压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塑性变形。

( )7.岩石在定向压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变形。

( )8.不同的原岩形成不同的变质岩。

( )9.变质程度相等的变质岩属于等物理系列的岩石。

( )10.等化学系列的岩石都处于同一变质相中。

( )11.区域变质岩是温度、压力和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分布于局部地区。

( ) 12.不同的变质相可有相同的变质矿物共生组合。

( )13.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和原岩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所以变质岩的化学成分不具有多样性。

( )14.变质作用是在原岩基本保持固态状态下进行的。

( )15.岩石变质后仍可保留原岩的构造特征。

( )16.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均向压力的增加往反形成比较大、体积较小的矿物。

( )17.变质岩中的一组矿物称为变质岩的矿物共生组合。

( )18.变斑晶往往同变晶基质同时或稍晚形成。

( )19.退变质作用是一种复变质作用。

( )20.粒间流体压力能影响变质作用的温度。

( )21.变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矿物自形程度一般不高,自形程度反映变质结晶的先后顺序。

( )22.变质相是指多种原岩成分与变质矿物组合之间的对应关系。

( )23.若干变质相可归并为不同的变质相系。

( )24.温度的变化可决定变质作用的方向。

( )25.红柱石、刚玉、滑石都属特征变质矿物。

( )26.等变线是变质程度带间的界限。

( )27.变质岩中的新生矿物、原生矿物在一定变质条件下都是稳定存在的,因而可称为稳定矿物。

( ) 28.变质岩石根据原岩成分及变质相进行分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砂状结构—— 是砂岩的结构,主要由粒度在2-0.063mm的粒状碎屑颗
粒和填隙物组成。
3.灰岩和白云岩—— 两者均属于碳酸盐岩。灰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
白云 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石。
4.片状构造—— 变质岩中最常见的结构,岩石中所含的大量片状和粒状矿
物都呈平行排列,是岩石组分在定向压力下产生变形、转 动或受应力溶解、再结晶形成的。
答案有可能有错的
结晶岩石学不考沉积岩
成都理工大学一一岩石学试题
、判断题(正确的,请在题后括号中打“",错误的打歼;每小题1分,共
1.岩浆是由下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硅酸盐熔融体
()
2.基性岩浆的粘度比酸性岩浆的粘度低,主要是由于前者SiO2含量低,
岩浆温度也较高之故
()
3.超基性岩类的所有岩石都属于超镁铁岩石
(20%)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岩浆2.砂状结构3.灰岩和白云岩4.片状构造5.接触变质岩
四、简答题(1〜2题任选1题;4〜5题任选1题;第3题必答。每小题10分, 共30分)
1.简述岩浆岩的化学成分与矿物成分的关系。2.简述安山岩与玄武岩的 异同。
3.简述砂岩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类型。4.简述变质作用类型及主要特征。
5.对比片岩与片麻岩的异同。
岩石学试题(第6套、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题后括号中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
1.岩浆是由下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硅酸盐熔融体
(X)
2.基性岩浆的粘度比酸性岩浆的粘度低,主要是由于前者SiO2含量低,
岩浆温度也较高之故
(V)
3•超基性岩类的所有岩石都属于超镁铁岩石
蓝晶石 白云母片岩
区域变质岩
(4)
斑状变晶 结构,片麻 状构造
变斑晶蓝晶石
6%;变基质斜 长石(45%)、 石英20%、黑 云母(20%)
蓝晶石黑云 母斜长片麻

区域变质岩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共20分)
1.岩 浆—— 是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
粘稠、富含有挥发物质的熔融体。
9.斜长角闪岩主要由和矿物组成的
岩石。
10.识别和恢复变质岩原岩性质,主要依据、矿物成分及其共
生组合、、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副矿物特征。
11.根据下列岩石学特点填空:
序号
结构、构造
矿物组合及含量
岩石名称
岩石大类或产

(1)
半自形粒状
结构,块状
构造
酸性斜长石和碱 性长石含量近相 等、石英(21%)、 角闪石(8%)
(2)
斑状结构,
基质隐晶
斑晶角闪石、斜
长石,基质斜长质Βιβλιοθήκη 块状构造石微晶、隐晶质
(3)
斑状变晶结 构,变基质 为粒状鳞片 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白云母(45%)、 蓝晶石(20%)、 石英(27%)、 长石少量
(4)
斑状变晶结 构,片麻状 构造
变斑晶蓝晶石
6%;变基质斜长
石(45%)、石
英20%、黑云母
为高温矿物,而后者基质为显晶质;斑晶为稳定矿
物。
3.岩浆岩按SiO2百分含量分类为四大类,其含量及类型分别是:SQ<45%
超基性岩;SiOM5〜53%基性岩;SiQ53〜65%中性岩和SiO2>65%酸性岩。
4.与花岗岩成分相当的喷出岩是流纹岩,与玄武岩成分相当的深成
侵入岩称辉长岩。
5.砂岩一般具有砂状结构,主要由石英和长石或
岩屑组成。
6•陆源碎屑岩类根据碎屑颗粒的大小,可分类为1砾岩、碎屑直径
>2mm;2砂岩、碎屑直径2-0.063mm;3粉砂岩、
碎屑直径0.063-0.004mm和4泥质岩、V
0.004mm。
7.变质作用因素中压力可分为均向压力、粒间流体压力和应力。
8.糜棱岩是经动力变质作用形成,是韧性剪切带中常见的岩石。
是:、、、
和。
4.与花岗岩成分相当的喷出岩是,与玄武岩成分相当的深成
侵入岩称。
5.砂岩一般具有结构,主要由和或
组成。
6.陆缘碎屑岩类根据碎屑颗粒的大小,可分类为_J、碎屑直
径;丄、碎屑直径;卫、碎屑直径
和_4、。
7.变质作用因素中压力可分为均向压力、和。
8•糜棱岩是经变质作用形成,是带中常见的岩石。
酸性斜长石和
碱性长石含量
近相等、石英
(21%)、角闪 石(8%)
角闪二长 花岗岩
酸性岩
(2)
斑状结构, 基质隐晶 质;块状构 造
斑晶角闪石、斜 长石,基质斜长 石微晶、隐晶质
角闪安山岩
(或闪长玢 岩)
中性岩
(3)
斑状变晶 结构,变基 质为粒状 鳞片变晶 结构,片状 构造
白云母(45%)、 蓝晶石(20%)、 石英(27%)、 长石少量
()
4.安山岩是与闪长岩成分相当的喷出相岩石,因此其成分完全相同
()
5.沉积岩是在地表和地下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
()
6.由方解石、白云石为主要矿物成分构成的岩石称为碳酸岩
()
7.内源沉积岩包括铝质岩、铁质岩、硅质岩、碳酸盐岩及粘土质岩等(
8.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基本是在保持固态状态下进行的
()
9.接触变质带的发育宽度与围岩性质和岩体空间形态有关
(V)
10.岩石变质后仍可保留原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X)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岩浆岩中按造岩矿物的含量可分为主要矿物、次要矿物、
副矿物等三类,三者在岩浆岩的分类和命名中所起的作用是不
一样的。
2.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的区别在于前者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斑晶
(X)
4.安山岩是与闪长岩成分相当的喷出相岩石,因此其成分完全相同(X)
5.沉积岩是在地表和地下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
(V)
6.由方解石、白云石为主要矿物成分构成的岩石称为碳酸岩(X)
7.内源沉积岩包括铝质岩、铁质岩、硅质岩、碳酸盐岩及粘土质岩等(X)
8.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基本是在保持固态状态下进行的(V)
9.接触变质带的发育宽度与围岩性质和岩体空间形态有关
()
10.岩石变质后仍可保留原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岩浆岩中按造岩矿物的含量可分为、、
等三类,三者在岩浆岩的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2.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的区别在于前者,
而后者。
3.岩浆岩按SiO2百分含量分类为四大类,其含量及类型分别
9.斜长角闪岩主要由斜长石和角闪石矿物组成的区域变质
岩石。
10•识别和恢复变质岩原岩性质,主要依据地质产状及岩石共生组合、
矿物成分及其共生组合、变质岩结构构造、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
特征、副矿物特征。
11•根据下列岩石学特点填空:
序号
结构、构造
矿物组合及含 量
岩石名称
岩石大类或 产状
(1)
半自形粒 状结构,块 状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