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红旗颂教学简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 欣赏《红旗颂》音乐教案

七年级上册 欣赏《红旗颂》音乐教案

《红旗颂》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欣赏管弦乐序曲《红旗颂》感受各种乐器的音乐色彩。

能够感受到音乐所描写的场景;能够在听赏完音乐后简单叙述音乐所描述的故事。

二、教学重点:感受管弦乐优美流畅和磅礴的气势,了解音乐在描述不同的环境时的表现作用。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优盘四、教学过程:师:作品来源。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作于1965年春,描写了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雄伟庄严的情景。

《红旗颂》是作曲家吕其明在心中孕育了十多年的作品。

在构思这部乐曲的过程中,吕七其明回忆了自己的战斗历程,心潮澎湃,乐思滚滚而来。

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他废寝忘食,埋头创作,最终一气呵成。

同年在第六届“上海之春”音乐节开幕式上,该作品由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乐团和上海管乐团联合首次演出,获得极大成功。

作品塑造的红旗形象令人难忘,那优美流畅的旋律和磅礴的气势使人振奋向上。

板书课题: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师:欣赏作品。

(第一遍,分部分欣赏)以音乐视频的形式引入,管弦乐序曲《红旗颂》采用视听结合的形式,全面提高学生欣赏的积极性。

师:欣赏作品前设问:在这一部分音乐中穿插了那首歌曲的音调?有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生:欣赏后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开头这一部分的音乐以国歌音调为素材,小号和圆号个反复一次,旋律高亢。

接下来我们接着欣赏,下面这段视频描写了什么场景?音乐给你什么感受?生:观赏后回答问题。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总结,这一部分引出歌颂红旗的主题,在钢琴清脆的和弦和木管闪动的音型伴和下,显得格外明澈。

绚丽。

连接部的音乐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能够试着说出乐器的名称吗?生:仔细听音乐回答问题。

师:连接部的音乐优美、亲切,由双簧管奏出,接下来的音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什么样儿呢?我们一起往下欣赏。

生:根据音乐表达自己的联想和感受。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一个补充,音乐由优美、亲切变成坚定有力的进行曲。

红旗颂音乐教案

红旗颂音乐教案

红旗颂音乐教案教案标题:红旗颂音乐教案引言:《红旗颂》是中国音乐界的经典作品之一,它激励人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幸福而奋斗。

本教案旨在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奏技巧。

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旗颂》的背景、意义和艺术特点。

2.学习歌曲的歌词、旋律和伴奏部分。

3.通过歌唱和演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音乐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和掌握《红旗颂》的歌词和旋律。

2.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3.掌握基础的音乐演奏技巧。

三、教学准备:1.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2.《红旗颂》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

3.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引入歌曲(5分钟)1.播放《红旗颂》的音乐录音或视频。

2.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3.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活动二:歌曲学习(15分钟)1.逐句学唱《红旗颂》的歌词。

2.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3.分组合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活动三:旋律学习(20分钟)1.学唱歌曲的旋律部分。

2.使用指法标记或简谱,帮助学生理解旋律的上下行走。

3.分角色合唱,加强对旋律的熟悉。

活动四:伴奏学习(25分钟)1.示范钢琴或吉他伴奏的基本和弦。

2.教导学生合唱时的节奏感和跟随伴奏的技巧。

3.让学生自由选择乐器,担任伴奏手。

活动五:综合演练(20分钟)1.全班合唱《红旗颂》,融合歌词、旋律和伴奏。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歌唱比赛,展示《红旗颂》的演唱才艺。

2.邀请学生进行创意表演,展示《红旗颂》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

六、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2.评估学生的歌唱准确度和音乐表演技巧。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红旗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培养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下次教学时,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分享,拓展他们对祖国相关音乐作品和文化的了解。

《红旗颂》精品教案2023

《红旗颂》精品教案2023

《红旗颂》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课型】欣赏课【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红旗颂》的欣赏与分析,使学生了解颂歌题材及这类题材所表现的强烈爱国主义,感受作品中赞美祖国、祝福祖国的爱国情愫。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段聆听、完整聆听、节奏拍打、模唱、对比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熟悉作品的主题旋律,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

知识与技能:(1)通过反复聆听能够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了解作品曲式结构(2)初步了解作曲家吕其明及作品《红旗颂》的创作背景。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欣赏中感受音乐情绪,了解作品及作家。

2、难点:听唱及对比分析。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照片欣赏。

同学们,看看这组照片你熟悉吗?——周一主题升旗仪式2、明确升旗仪式的含义和目的。

3、师生情景剧。

学生配乐诗朗诵《红旗颂》,教师伴舞。

(设计意图:从学生们熟悉的照片开始,加上师生互动,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

)二、新课讲授1、认识作曲家吕其明、了解创作背景、知晓曲式结构。

吕其明作曲家,代表作品有: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等。

为《铁道游击队》、《白求恩大夫》、《城南旧事》等几十部电影作曲。

此外,还创作了十多首大中型器乐曲。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就是其中影响力巨大的一首《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

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情歌颂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曲式结构: ABA三段体曲式结构(设计意图:了解作品,可以更清晰地欣赏作品。

)2、乐理知识回顾——管弦乐队的乐器组成、(设计意图:插入管弦乐队的相关知识,为赏析作品做好铺垫)3、分段欣赏——引子,并思考问题。

(1)乐曲开头用了哪件乐器演奏?(2)音乐采用了哪首歌曲的音调?4、分段欣赏——第一乐段,并思考问题。

(1)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旋律进行有怎样的特点?(2)你从作品中感受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5、四四拍相关知识回顾复习(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复习,既巩固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又反复聆听主旋律,为唱做好铺垫)6、唱一唱演唱主旋律7、分段欣赏——第二乐段,并思考问题。

七年级《红旗颂》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教案

七年级《红旗颂》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教案

七年级《红旗颂》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教案教案:七年级《红旗颂》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红旗颂》的背景和创作背景。

2. 听懂《红旗颂》的音乐表达和意义。

3. 通过音乐欣赏,感受爱国情怀和荣誉感。

教学准备:1. 《红旗颂》的音乐录音。

2.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红旗颂》的背景和创作背景。

3. 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Step1: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面红旗,询问学生对红旗的认识和感受。

引导学生谈论红旗所代表的意义和象征。

Step2:感知与理解(10分钟)向学生展示幻灯片或图片,简单介绍《红旗颂》的背景和创作背景,如该歌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唱的歌曲,歌词以颂扬中国的红旗和勇敢的解放士兵为主题。

然后播放《红旗颂》的音乐录音。

让学生用心聆听,感受音乐的表达和意义。

Step3:分析与讨论(15分钟)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以下问题:1. 《红旗颂》的音乐特点有哪些?2. 歌曲的节奏感如何?是否有激昂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3. 能否从歌词中体会到爱国情怀和荣誉感?Step4:展示与分享(10分钟)请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就上面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全班一起讨论并给予评论和补充。

Step5:思考与总结(10分钟)老师提问:《红旗颂》给你们的感受是什么?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思考和总结。

Step6:课堂小结(5分钟)让学生用笔记本写下自己对《红旗颂》的认识和感受,并对今天的课进行总结。

Step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请学生在家中找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写下对这首歌曲的认识和感受,并准备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教学延伸:可以邀请一位歌唱家或音乐家来校进行讲座,分享《红旗颂》的创作背景和音乐表达。

评估与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讨论情况,以及他们的课堂小结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另外,可以布置作业或进行小测验来检测学生对《红旗颂》的掌握情况。

教师需要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以便对下一节课进行调整和改进。

红旗颂欣赏课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红旗颂欣赏课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红旗颂欣赏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红旗颂》的背景和意义,理解歌词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红色经典歌曲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听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红旗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红旗颂》的背景和意义介绍2. 歌曲的欣赏和理解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唱一首愿望山歌《心连心》引起学生对红色经典歌曲的兴趣,了解学生对《红旗颂》的了解程度。

2. 音乐欣赏(10分钟)播放《红旗颂》音乐,引导学生聆听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3. 歌词分析(15分钟)给学生分发《红旗颂》歌词,通过课堂讲解,解读歌词中的意义,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4. 合唱练习(20分钟)分成小组,指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进行合唱练习。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 表演展示(15分钟)请几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练习的歌曲,其他学生用鼓掌和欢呼来鼓励他们的表演,展示合唱的成果。

6. 总结讲评(10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红旗颂》所传达的意义和情感,鼓励学生对红色经典歌曲进行更多的欣赏和学习。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红旗颂》的欣赏和学习,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红色经典歌曲的背景和意义,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合唱练习和表演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和理解歌曲的含义,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

然而,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今后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活动,如情景模拟演绎、与其他曲目对比等,以更全面地拓展学生对《红旗颂》的理解和欣赏。

音乐红旗颂初中教案

音乐红旗颂初中教案

音乐红旗颂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感受其音乐内涵。

2. 培养学生对我国经典音乐的欣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学习《红旗颂》,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了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2. 分析《红旗颂》的旋律、节奏和和声。

3. 学会欣赏《红旗颂》的音乐美感。

教学难点:1. 理解《红旗颂》的象征意义。

2. 感受《红旗颂》所传达的激情与力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红旗颂》的音乐作品及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耳朵、心灵,以及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红旗颂》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红旗的认识和感受。

二、作品欣赏(15分钟)1. 教师播放《红旗颂》,学生认真聆听。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红旗颂》的旋律、节奏和和声。

3. 学生谈谈自己对《红旗颂》的感受,分享心得。

三、作品分析(20分钟)1. 教师详细分析《红旗颂》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特点。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 教师讲解《红旗颂》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深度。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红旗颂》中的一个片段进行演唱或演奏。

2. 教师巡回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3. 各组展示成果,学生互相评价、学习。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红旗颂》的音乐特点和象征意义。

2. 学生谈谈自己对《红旗颂》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推荐其他类似作品,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音乐视野。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红旗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欣赏其音乐美感,感受到作品的激情与力量。

同时,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经典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红旗颂》教学设计

《红旗颂》教学设计

《红旗颂》教学设计《红旗颂》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红旗颂》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旗颂》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语言形象的能力。

2、抒发对“国旗”、“国歌”热爱之情和对幸福生活乐观向上赞颂。

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乐曲,分析音乐调性,掌握乐曲内容,体会音乐情绪。

2、能够利用音乐表现手段,感受乐曲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生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感受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升起以及万众欢腾的热烈情景,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

二、知识导入教师:同学们喜欢红旗吗?你们在升国旗仪式时心情怎样?假如你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升国旗有何感受?让我们来听作曲家吕其明是怎样用音乐语言来歌颂红旗。

(第一遍聆听)教师:好,下面请同学谈谈感受。

你们在乐曲中听到哪些非常熟悉的音调?学生1:乐曲中始终听到《国歌》音调,最后听到《东方红》和《国际歌》的音调。

2:乐曲气势宏伟,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是吕其明1965年写的一首标题性管弦乐曲。

同学们也都搜集了吕其明的相关资料,让我们把资料展示出来,一起来了解吕其明及其作品:吕其明,1930年出生于安徽无为。

1949年从事电影音乐创作,先后为《铁道游击队》等四十部电影作曲。

此外,还创作了管弦乐曲《红旗颂》等十余首大中型器乐作品和群众歌曲。

他的电影音乐善于通过富于概括性的音乐主题来塑造人物形象;他的交响音乐则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

我们今天欣赏的是他的一首管弦乐曲《红旗颂》。

三、深入歌曲内容再次欣赏音乐,请学生划分音乐层次。

(第二遍聆听)学生:音乐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描写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万众欢呼的热烈场面;第二部分是描写时代步伐,奋勇前进;第三部分是描写歌颂祖国、歌颂党。

初中教材红旗颂歌曲教案

初中教材红旗颂歌曲教案

教案:初中音乐课程——红旗颂课程目标:1. 通过学习《红旗颂》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庄严和深情,理解其背后的爱国情感。

2. 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如速度、节奏等,在歌曲中的运用。

3.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操。

教学内容:1. 歌曲《红旗颂》的欣赏和学唱。

2. 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在歌曲中的具体运用。

3. 歌曲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红旗颂》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氛围。

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速度、节奏等基本表现要素。

二、歌曲欣赏(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红旗颂》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

2.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速度、节奏等基本表现要素的变化及其表达的情感。

3. 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跟随哼唱,感受歌曲的韵律和情感。

三、歌曲学唱(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红旗颂》,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2.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3. 教师选取学生代表进行示范演唱,给予点评和鼓励。

四、歌曲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15分钟)1. 教师讲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歌曲的有趣知识或故事。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中的基本表现要素和爱国情感。

2. 学生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回家后向家人分享《红旗颂》的歌曲和背后的故事,培养家人的爱国情操。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红旗颂》歌曲的掌握程度,包括旋律、节奏、发音等。

2. 学生对歌曲背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如:发言、演唱、分享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红旗颂》这首歌曲,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操。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基本表现要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欣赏《红旗颂》教学简案
宁波市实验小学滕艳红
教学内容:
欣赏《红旗颂》,感受相同的曲调由于不同的表现而产生不同的情绪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体验调性转换和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2、感受管弦乐曲《红旗颂》的宏伟气势。

3、通过欣赏《红旗颂》,让学生了解“红旗”象征着革命,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使学生听辨出主题音调的不同速度和调性转换。

教学难点:使学生联想不同速度的主题音调的情景。

教材分析:
交响序曲《红旗颂》为作曲家吕其明所作,1965年5月作为“上海之春”的开幕曲首次演出。

作曲家以充满激情的笔触赞颂了象征革命的红旗,讴歌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作品采用《红旗颂》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结构,乐曲开始是引子,嘹亮的小号奏出以国歌为素材的号角音调,嘹亮的小号声伴以长笛、短笛、双簧管吹奏出明丽的颤音,小提琴则以滚动的平行七和弦音型为之衬托,展现出彩霞满天、红旗如海、人群如潮的壮丽图景。

国歌音调经圆号反复显得格外庄严,接着大号及低音弦乐器奏出国歌首句的音调,引出了以弦乐器在C大调上演奏的红旗主题,这是深情无限的赞美,旋律优美,节奏舒展,富有歌唱性。

在钢琴清脆的和弦及木管闪动的音型伴随下,给人带来绚丽明澈、生气盎然的感受。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前冉冉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动人情景在眼前呈现,巨人般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耳边回响。

“红旗”主题提高一个大二度又一次响起。

音乐更为激越高扬,人们的热情也随之奔腾激荡。

乐曲的中部(展开部)抒情的颂歌主题仍保持相同的旋律,但通过速度的加快,附点音符的插入,变成了一首豪壮、铿锵的进行曲,这是中国人们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一往无前大雄壮步伐。

进行曲主题再次出现后,乐曲进入再现部。

第三部分是主题再现部分,气势磅礴的乐曲表现亿万人民在这历史性时刻,尽情歌颂的情绪。

尾声的号角雄伟嘹亮,形成强劲有力的最高潮,乐曲气壮山河。

教学准备:
powerpoint制作、教学磁带、有关教学VCD资料
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组织教学:
1、上课,带领学生听音乐《红旗颂》(进行曲音乐风格片段)踏步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一首歌曲,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描写了什么
内容?”(播放音响,老师范唱《五星红旗》)
学生:“这首歌曲歌颂了五星红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2、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在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

人民大会堂举行了
隆重的庆祝晚会。

晚会的标题是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的“红旗颂”。

红旗象征着革命,是我们的信仰。

它火热炽热,燃烧着无数先烈血染的风采。

红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管弦乐曲《红旗颂》”。

三、欣赏《红旗颂》第一部分
1、欣赏乐曲第一部分“红旗”主题旋律的片段,提问:乐曲情绪怎样,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情景?谈谈初步听后的心理感受。

2、出示主题曲调的歌谱,教师在钢琴上弹奏,要求学生看着谱跟唱曲调。

3、再次欣赏第一部分,设问:
1)乐曲第一开始的音调你熟悉吗?是取材于哪一首歌曲的音调?(出示引子歌谱:国歌)
2)第一部分音乐主题出现了几次?再次出现时在音调上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音乐情绪上起到什么作用?(音调升高,情绪更加热烈,明亮辉煌)
3)分组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4、学生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四、欣赏《红旗颂》第二部分
1、初听音乐,出示主题音乐片段,并唱一唱,说说乐曲中的情绪变化,表现了怎样的内心情感?(激情澎湃、峥嵘岁月)
2、仔细倾听第二部分音乐片段,这里的音乐在节奏和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跟哪里的旋律相似,请用简单的动作配上音乐的节奏和速度动一动,想象这里的音乐片断描写什么场景。

(速度加快、力度加强、进行曲风格、坚定有力;表现英勇的战士建设新中国的信心)
3、欣赏乐曲第三部分:第三部分是乐曲哪一部分的再现?在乐曲的速度、力度的变化下,以及在管弦乐器的演奏下乐曲情绪有什么变化?
4、介绍管弦乐器在乐曲演奏中的作用:管弦乐队根据乐器的材质和演奏方式分为四个乐器组:1)弦乐器组(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等乐器组成)、2)铜管乐器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组成)3)木管乐器(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组成),4)打击乐器组。

5、师:“听完这首《红旗颂》,一起来了解作曲家“吕其明”爷爷,并了解当时是怎样的创作《红旗颂》的:
《红旗颂》的作者吕其明是我国着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1930出生。

19曾为《铁道游击队》、《白求恩大夫》、《南昌起义》等近四十部故事片,十余部纪录片作曲,吕爷爷回忆说:“1965年2月,上海音乐家协会的一批老专家领导着‘上海之春’,指挥家黄贻钧点名叫我创作《红旗颂》。

当时不敢相信自己能够驾驭这么大的题材,只能背水一战,毫无退路。

我考虑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为背景,表现从黑暗之中走过来的人们对红旗那种无比自豪的感情,把这样一种感情融入到我的音乐中。

我的音乐仓库给我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我绝对不能写陕北的,或者是江南的,要听起来是民族的,我还从国歌里面派生了一个主导动机,这个动机从引子中间一直到尾声,全部贯穿在红旗飘飘的形象中。

这些都确定以后,我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完成了总稿。

”(媒体展示)
五、完整欣赏《红旗颂》
1、欣赏全曲,用电教媒体展示画面和文字,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具体内涵。

2、分析曲式结构:
情绪节奏速度力度
引子国歌音调催人奋进紧凑中速稍快 F
第一乐段红旗主题歌颂赞美舒展中速稍慢MF
转调:明亮辉煌
第二乐段峥嵘岁月柔和、抒情舒展中速稍慢P转F
进行曲风格:坚定有力紧凑中速稍快F转FF
第三乐段红旗再现歌颂赞美舒展中速稍慢SF
尾声国歌音调FF
曲式结构;引子+A+B+A+尾声(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3、师:“同学们,人们赞红旗,颂红旗,用最美的旋律对红旗的颂扬,你们听了以后有什么感
想?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对红旗的赞扬呢?
学生:“……”。

3、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努力学习长大能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是对我们红旗最好的赞扬,老师准备了一首赞颂红旗的诗歌,让我们一起在庄严的音乐声中用最激动的心情来朗诵这首诗歌。


红旗颂
一面用鲜血和精神凝结的旗帜在飘扬
飘扬在一个用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地方
就是这面旗帜摧毁了旧时代的腐朽
就是这面旗帜迎来了新中国的朝阳
就是这面旗帜埋葬了屈辱
就是这面旗帜揭开了中国崭新的篇章
从此
一个民族告别了被压迫奴役的历史
昂首阔步走向了新时代的万里康庄
红红的旗帜上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青春芬芳
艰难困苦的岁月已写进了历史的教科书
忠魂烈骨的身影却印在了古老的土地上
大写的中国养育了千千万万的热血儿女
沸腾的中国驶向了浪花翻卷的茫茫海洋
红旗阿我深情凝望的红旗
从东海的一丝炊烟到血域的灿烂晚霞
到处都有你鲜艳的色彩在流淌
从南海的金色沙滩到北国的皑皑峰峦
到处都有你火红的颜色在芳香
东流的大江水诉说着厚重的历史
西行的马达声吟诵着未来的豪壮
很远的地方还有同样的声音为你而歌
很近的地方还有同样的血液为你激荡
无论是跋涉的昨天还是开拓的今天
你都在华夏的大地上放射着万丈光芒。

六、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很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红旗颂》,希望这首音乐能长久
的流在大家心目中,时刻激励我们努力学习,用我们的行动热爱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祖国建设出一份力量,最后让我们一起在嘹亮的《歌唱祖国》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用媒体播放“歌唱祖国”指挥学生边演唱边走出教室)
2006/5/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