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陶瓷造型与花纹特征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赏析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赏析
官府控制的制陶作坊,侧重于建筑用陶的烧造; 第二阶段,西汉武帝至汉末,陶器地方色彩明显减弱,统一
性初步确立,成功烧制出低温铅釉陶; 第三阶段,东汉时期,制陶的发展势头骤然减弱,浙江地区
出现真正的瓷器制品——青釉瓷和黑釉瓷。
彩绘仙人戏龙虎陶壶(西汉)
白瓷豆 东汉 青釉水波纹四系罐(东汉)
战国秦汉时期陶瓷工艺
彩陶艺术作品欣赏
女娲神话
女娲捏黄土造人是中国最古老的创世神话。 天神女娲用黄土捏成了一个一个灵巧的活人,甚 至用藤子搅拌泥浆,甩向地上,溅落的泥点也变 成了人。从社会人类学的观点来看,这个神话至 少对应于两个史实:一是母系氏族社会成员只知 其母不知其父,生育被神化了。二是其时人类已 经能熟练地制造陶器。
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
蟾蜍纹彩陶 五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的代表作。1974年西安市临潼区姜寨遗址出土, 此盆为当时孩童葬具——瓮棺的顶盖,盆底留有两个小孔, 专 家猜测这是为了方便小孩的灵魂自由出入而设的,说明那时的 人们已经产生了灵魂 不灭的观念,并相 信存在死后的世 界。
新石器•彩陶人面鱼纹盆
手制又可分为捏塑法、泥片贴筑法、泥条盘 筑法。捏塑法仅限于少量小型器物,以及器物上 的附件,如耳、足与贴附在器物上成为附加堆纹 的手捏泥条等。泥片贴筑法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 地区,泥条盘筑法是包括甘肃在内的黄河流域的 主要制陶方法。
泥条盘筑
陶器的原始 制作方法,把泥 搓成泥条,圆心 向上按接成器。
仰韶文化彩陶 庙底沟类型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
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 海部分地区。造型以小口 的壶、罐居多。装饰内容 丰富。以同心圆为中心组 成图案,曲线和直线结合 。技法熟练,装饰丰满, 流畅,内彩,点和螺旋纹 大量运用。

中国传统纹样整理

中国传统纹样整理

狮纹
• 传统吉祥纹样。 在唐宋时甚流 行相传狮为百 兽之王,是权 力与威严的象 征。纹饰一般 皆以雄狮构成, 气势威猛。
虎纹
• 青铜器纹饰之一。一 般都构成侧面形,两 足,低首张嘴,尾上 卷。也有以双虎作成 圆形适合纹的。初见 于殷代中期,流行时 间较长,一直到战国 时代。
蛙纹
• 是陕西、河南及甘肃地 区仰韶文化的彩陶的典 型纹饰,是一种特殊的 少见的纹饰。以蛙类动 物为题材,用绘画或刻 划方法加以简化、变形, 成为装饰图案。这些蛙 纹的身体结构大体相同, 但表现与装饰手法各不 相同,其风格均显示了 所处时代的烙印。它们 之间应存在着一定的传 统联系。
卷草纹
• 中国传统图案 之一。多取忍 冬、荷花、兰 花、牡丹等花 草,经处理后 作“S”形波状 曲线排列,构成 二方连续图案, 花草造型多曲 卷圆润,通称 卷草纹。因盛 行于唐代故名 唐草纹
缠枝纹
• 缠枝纹是中国古代传统纹饰 之一。是瓷器上最常见的纹 样。盛行于元代以后。明代 或称为“转枝”,以植物的 枝杆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 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 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循环往 复,变化无穷。缠枝莲、缠 枝牡丹、缠枝草蔓均属此类。
象纹
• 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 之一。多见于青铜器、 玉器、陶瓷上。殷商 时期,中国中原地区 尚有野象。甲骨文中, 有殷王猎象的记录。 图案特征,长鼻、象 牙表现明显,象身饰 螺旋纹,四周填以云 雷纹。通常作主纹应 用。常施于方彝座部, 盛行于商和西周初期。
谢谢观赏
莲花纹
• 自南北朝后流行。 多出现在瓷器上, 作为装饰。其变 化丰富。有独立 纹样,也有四方 连续。南北朝至 唐代,莲花纹常 作为瓷器的主题 纹饰,碗、盏、 钵、盘的外壁或 内划复线仰莲, 有的盘心还饰蓬 莱纹,酷似盛开 的莲花。亦见雕 刻成立体状的莲 花。

中国古代青瓷特点和艺术成就

中国古代青瓷特点和艺术成就

中国古代青瓷特点和艺术成就一、青瓷的特点:1.高度纯净:青瓷瓷体洁白纯净,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青色。

这是因为青瓷常用的原料中含有高达90%以上的高岭土,通过高温烧制形成。

2.细腻的质地:青瓷的质地细腻,具有较高的致密度,表面光滑细腻,手感细腻,与其他瓷器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3.艳丽的釉色:青瓷釉色艳丽多姿,包括青绿色、浅青色、蓝灰色等多种色彩。

4.花纹独特:青瓷花纹多为刻花或雕花,具有鲜明的线条感和纹饰层次感。

常用的纹饰包括云纹、飞天、各种动植物等。

5.烧制工艺复杂:青瓷的制作过程复杂严谨,需要经历多道工序,包括制胎、修整、装饰、烧制等环节。

二、青瓷的艺术成就:1.瓷器的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青瓷的发展首先要归功于北宋时期的窑烧技术的创新,其工艺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2.青瓷釉色的创新:青瓷在釉色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采用不同的釉料和烧制方法,形成了多样的釉色变化,丰富了青瓷的艺术表现力。

3.瓷器造型的创新:青瓷瓷器以其独特的造型而著称,包括盘、碗、瓶、壶等各种形状的容器。

它们的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给人一种简约却又不失庄重的美感。

4.瓷器纹饰的创新:青瓷在纹饰方面的创新非常突出。

不同的青瓷器形态都具备着自己独特的纹饰特点,同时还采用了刻花和雕花等技法来装饰瓷器的表面,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5.瓷器的艺术表现力:青瓷以其高雅、纯净的特点成为中国陶瓷的代表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器皿,更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代表了当时社会风气和审美观念的变迁。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青瓷以其高度纯净、细腻的质地,独特的釉色和花纹,以及复杂的烧制工艺而闻名。

其艺术成就表现在瓷器青瓷的创新和突破,以及瓷器造型和纹饰的丰富多样。

青瓷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器皿,更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唐三彩设计(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

唐三彩设计(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

二、唐三彩的艺术特征
(三) 形体饱满圆润 与唐以前的审美观念不同,唐代崇尚以丰腴盈润为 美,因此反应作用在唐三彩上,则表现出另外一比 较明显的特征:形体丰硕飽满,浑厚圆润。不仅仅 是常见的人物俑、动物俑,许多器物俑也鲜明的体 现出这个特点。 唐三彩中的动物俑和人物俑比例协调,线条自然流 畅,刻画得相相如生,如:武士俑往往被塑道的强 壮有力,骁勇善战:而马俑的额项、胸肌与腎肌等 部位往往会被者重刻画,唐三彩的溯源,最早可及于宝鸡茹家庄的琉璃珠、 琉璃管等,从经验的传承上,它己奠定基础。 汉代以后绿釉陶器盛行,铅釉的烧制技术己然成 熟,彩釉的发展达到新的高峰。 北朝年间,更把彩釉由单色发展成双色或者三色, 奠定多彩釉的基础。 唐代贞观之治以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统治 阶级生前过着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死后厚葬威 风。
谢感观

唐三彩——天王俑
天王俑是唐朝葬仪的组成部分之一,起镇墓作用。 天王俑一般成对随葬,多置于墓门两侧,起镇恶驱 邪的作用,以保护墓主的尸首、财物及灵魂不受侵 扰。所以天王俑皆作武士装扮,身材魁梧,头戴盔 冠,身穿铠甲,但也未能掩饰住其发达肌肉。 天王佣一般都脚踩夜叉。夜叉为梵文译音。亦译作 “野叉”、“药叉”、“阅叉”、“夜乞叉”等。 佛经中指一种惡鬼,列为天龙八部神众之一,在民 间夜叉是阴间独有的鬼怪生物。
02
艺术特征
一、唐三彩的特点
唐三彩种类很多,有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 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大致上 较为人喜爱的是马俑,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徘徊仁立, 有的引颈嘶,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各种姿态。 至于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 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 征:贵妇面部丰圆,梳成各式发馨,穿著色彩鲜艳的 服装;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烈勇猛,胡俑高 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壮气概,足为我国古代雕塑 的典范精品。

中国瓷器的特征

中国瓷器的特征

中国瓷器的特征
中国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具有以下特征:
1. 高温烧制:中国瓷器一般采用高温烧制,温度在 1200℃以上,这样可以使瓷器更加坚固、致密、光滑,同时也可以使瓷器的釉面更
加明亮、细腻。

2. 釉面光泽:中国瓷器的釉面一般都很光泽,有些瓷器的釉面甚
至可以呈现出玻璃般的光泽。

这是因为中国瓷器的釉面中含有一定的
玻璃质,这种玻璃质可以使釉面更加光滑、亮丽。

3. 装饰精美:中国瓷器的装饰非常精美,常常采用刻画、绘画、
贴花、印花等多种装饰技法,使瓷器更加美观。

4. 品种繁多:中国瓷器的品种非常繁多,包括青瓷、白瓷、黑瓷、粉彩瓷、青花瓷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又有很多不同的品种和风格。

5. 历史悠久:中国瓷器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6 世纪的商代。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瓷器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独特
的风格和技术。

中国瓷器以其高温烧制、釉面光泽、装饰精美、品种繁多、历史
悠久等特征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的陶瓷工艺与瓷器制作

唐朝的陶瓷工艺与瓷器制作

唐朝的陶瓷工艺与瓷器制作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一个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陶瓷工艺达到了一个高峰,瓷器制作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

一、陶瓷工艺发展的历史背景唐朝是中国陶瓷工艺发展的重要时期,这得益于唐朝时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

唐朝的统一和对外交往的频繁使得陶瓷工艺得以广泛传播和繁荣发展。

二、唐朝陶瓷的特点1. 彩绘瓷器:唐朝的彩绘瓷器以景泰蓝、三彩、釉里红等为代表,应用的彩料丰富多样,色彩鲜艳,题材广泛。

其中的景泰蓝釉瓷器在世界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通过用蓝、黄、白、紫等色彩进行点缀和渲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2. 绿釉瓷器:唐朝的绿釉瓷器是其瓷器制作中的一大特色,采用高温下的硫化铜颗粒炙染,形成了独特的绿色釉面。

绿釉瓷器以细腻的质地和鲜亮的色彩著称,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3. 白瓷制作:唐朝的白瓷制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唐代白瓷器以真白透亮的釉面和纤细匀称的造型而闻名于世,给人一种洁白无瑕的美感。

4. 器型创新:唐朝的陶瓷工匠在瓷器制作中不断进行创新。

他们根据时代的需要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将瓷器的造型、纹饰等方面进行变革,创造出了许多独特的器型和装饰图案。

三、唐朝陶瓷工艺的制作过程1. 原料准备:唐朝瓷器的原料主要是白陶土和粘土。

这些原料首先要经过净化和筛选等前期处理,以达到制作瓷器的要求。

2. 成型:制作瓷器的第一步是成型。

唐朝的陶瓷工匠使用旋盘、轧板等工具将黏土塑造成各种器型的坯胚。

3. 雕花和刻线:在成型的基础上,陶瓷工匠会对瓷器进行雕花和刻线。

他们运用刀、刨等工具将花纹和纹饰刻画在瓷器的表面,使其更加精美。

4. 烧制:陶瓷的烧制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之后,瓷器被放入窑中进行烧制,这需要严格控制窑温和烧制的时间,以确保瓷器的质地和釉面的品质。

5. 釉面处理:经过烧制后的瓷器表面会形成一层釉面,这是唐朝瓷器的一大特点。

陶瓷工匠可以根据需要对釉面进行加工处理,如上釉、刻划纹路等。

中国设计史1 原始-夏商周部分

中国设计史1 原始-夏商周部分

中国艺术设计史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装饰纹样:商代的饕餮纹,周代的窃曲纹,战国的蟠螭(panchi)纹,汉代的四神纹和云气纹,六朝的莲花,唐代的牡丹,元代的松竹梅,明代的串枝莲。

原始社会几何纹,商周至汉魏六朝的动物纹,隋唐以后的花鸟图案。

艺术风格:商代的威严庄重,周代的秩序,战国的清新,汉代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代的丰满华丽,宋代的理性美,元代的粗壮豪放,明代的敦厚,清代的纤巧。

原始时期:自然流露奴隶社会时期:神秘、威严、深沉、庄重战国、秦、汉:古拙凝重、气势磅礴隋唐:自信、饱满、大器宋:理性之美、清秀、含蓄、典雅、单薄的凄婉之美元:粗犷、豪放、刚劲明:大方、明快、端庄、敦厚清:造型奇巧、色彩艳丽、装饰繁缛第一节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原始工艺美术总体特征:1、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紧密结合2、艺术性服从于实用性一、原始陶器北方仰韶文化的彩陶,南方河姆渡的雕塑,东部龙山文化的黑陶以造型取胜。

1、陶器的产生——定居的生活方式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生活特征之一。

我国陶器起源早最早的陶器资料:1962年在江西万年县出土了距今八千多年的陶器。

2、陶器的制作1)手制成型(早期)2)轮制成型(晚期) A慢轮制作 B快轮制作3)陶器造型源起——拟形陶4)陶器装饰源起素陶、彩陶、印纹陶其内容可归纳:几何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人物纹样四大类。

原始装饰具有普遍意义的是“图腾”(Totem)。

图腾原为印地安语,意为“他的家族”。

它大约和氏族公社同时产生。

5)陶器的材质红陶、灰陶、白陶、黑陶3、彩陶定义:彩陶是指新石器时代一种手制、用红、黑、白等色绘有花纹的陶器。

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陶器。

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

又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依据考古学对原始文化的分类、彩陶分布的地域、特点和时间上的差异,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文化类型: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过去曾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等。

中国陶瓷的纹样介绍

中国陶瓷的纹样介绍

中国陶瓷的纹样介绍中国陶瓷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其纹样丰富多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下面将介绍中国陶瓷的几种常见纹样。

1. 龙纹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圣动物,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在中国陶瓷上,龙纹是一种常见的纹饰。

龙纹通常以龙的形象为主体,造型各异,栩栩如生。

龙纹陶瓷常出现在宫廷御用瓷器上,象征着皇权和尊贵。

2. 花鸟纹花鸟纹是中国陶瓷中常见的一种纹样,以花卉和鸟类为主题。

花鸟纹在中国陶瓷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有出现。

花鸟纹一般以画工精细的花卉和栩栩如生的鸟类为主要构图,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美好。

3. 古典纹古典纹是中国陶瓷中的一种常见纹样,主要源自于古代文化和艺术。

古典纹以传统的文化元素为主题,如古代建筑、山水、人物等,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古典纹的陶瓷器物常用素雅的色彩和精致的工艺制作,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4. 竹纹竹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被赋予了吉祥、坚韧和延年益寿的寓意。

在中国陶瓷中,竹纹是一种常见的纹饰。

竹纹的陶瓷器物通常以竹的形态为主体,线条简洁流畅,寓意着宁静和品格高尚。

5. 鱼纹鱼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之一,被赋予了吉祥和富贵的寓意。

在中国陶瓷中,鱼纹常常出现。

鱼纹的陶瓷器物多以形态各异的鱼为主题,形象栩栩如生,寓意着福气和富贵。

6. 古钱纹古钱纹是中国陶瓷中的一种特殊纹样,以古代货币的形状为主题。

古钱纹的陶瓷器物常以圆形或方形的古代钱币形态为主体,纹样精细且独特。

古钱纹寓意着财富和幸运。

7. 波纹波纹是中国陶瓷中常见的一种纹样,以波浪形状为主题。

波纹的陶瓷器物常以流畅的线条勾勒出波浪的形态,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

波纹寓意着水的力量和生命的源泉。

以上介绍了中国陶瓷的几种常见纹样,每一种纹样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美感。

这些纹样不仅体现了中国陶瓷的传统文化底蕴,也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

在现代,这些纹样仍然被广泛应用于陶瓷制作中,成为中华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纹上 。 本 文对它们 的造型和花纹进行艺术研究 , 旨在 了解古代古陶瓷装饰工匠的艺术 审美追 求和 内心表达 。 【 关键词】 古陶瓷 造 型 花纹


古 陶 瓷 造 型 运 用 特 色
陶瓷 的造 型是 指 陶瓷 外 观 的基本 形 态 , 它 包 括 陶 瓷 物 品 的 外 观 和 结 构 。 造 型 的 不 同 运 用 为 我 们 留 下 了

该 壶 造 型精美 生 动 , 它 的造型 艺术 代表 了南北 朝 时期 的人 民生 活特 征 。陶瓷 装饰 的造 型不 仅能 展示 物态 , 还 能体 现 陶瓷 物 品的精 神 价值 。北 宋后 期 官钧 瓷 的制作 , 光 陶瓷 外部 造 型就 已高达 2 0 0多种 , 呈 现 出多种 多样
2 、 汉代 造 型 工 艺。“ 绿 釉 陶羊 仓 ” , 是 汉 代 的 陶器制 品 , 其外 观 为一 只 绿色 的卧趴 山羊 形状 , 羊 仓 以泥 质 红 陶而 质 , 周 身为 绿色 釉 , 羊 的脑 袋 往后 仰 , 头 部端 正 直视 前方 , 羊 的两 只角 从耳 后 向 眼睛下 面 弯 曲着 , 眼睛 是微 微 突 出 的 , 而 山羊 的嘴 、 鼻、 胡须 这 些形 态 轮廓 非 常 清晰 , 体 态饱 满 , 整体 感 觉生 动 且 自然 。这种 直 观具 象 的 陶瓷造 型视 觉语 言 , 博得 当时人 民的喜 爱 。 在 陶瓷 的造 型 艺术 上 , 我 国古代 陶瓷 工 匠们 也 非 常擅 长 运用 夸 张 、 变 形 的 陶瓷 造 型语 言来 表 达 自己 的
内 心 精 神 世 界 。这 些 主 要 是 陶瓷 工 匠 通 过 对 空 间 意 识 形 态 的 视 觉 观 念 不 断 地 演 变 而 来 的 , 是 通 过 不 断 挖 掘
观察 力 、 想 象力 和创造 力 而 得 以实 现 的 。陶瓷 工 匠认 识 到 陶瓷 的造 型艺 术 不单 单 只是从 客 观事 物上 进行 研
的 陶瓷造 型 , 而 当 时 的 造 型 技 术 已经 趋 于 成 熟 。其 中 主 要 的造 型 有 供 佛 所 用 的香 炉 , 作 为容 器 的 出戟尊 、 三
羊 开泰 尊 、 莲花尊 , 还 有 各 式装 饰 花 瓶 如玉 壶 春瓶 、 双 龙活 环 瓶 、 葫芦 瓶 、 梅瓶 、 宝象瓶、 鹅颈 瓶 、 连 座瓶 等 各 种造 型 的瓶 体 。并 且 新 的造 型 品种还 在不 断 开发 中 , 并 且 开始 向人 物涉 及 , 也 反 映 出了 当时 的文化 和科学 发
WE NHUA XI NL V 文 化 心 旅
中国 古 陶瓷 造 型 与花 纹 特 征
黼 郑 潇 湖 南科技职业 学院
【 摘 要】 古陶瓷制 品是我 国古代 历朝历代人们智 慧的结晶 , 它在反映各个朝代 客观 存在 的同时, 也反 映 了当时人们 的主观思想。 陶瓷艺术表达 的人与 自然、 国家的关系, 以 及对 生活状 态的描 写、 对美好 愿望的期许等。 这些都清楚地被表达在陶瓷制品的造型和
展 。其 中人物 造型 主要 有 弥勒 、 钟馗 、 观音 , 动物 属 相造 型十 二生 肖等 。还有 反应 当时天文 的天 球瓶 、 日月 瓶
等 。从 当 时瓷 器千 姿 百态 的造 型 中 , 无 不体 现 出陶瓷 艺术 家擅 长 于创 新 , 具 有开 拓发 明的精 神 , 造 型 中线 条 优美, 温 润 流 畅 也 说 明 了 中华 民 族 的 含 蓄 之 美 。
造 型 异 常别 致 , 器 物 两侧 的装 饰雕 塑 的造 型手 法 也 实 为罕 见 , 不 禁令 人 对 陶艺 家 们 的 匠心 巧手 和丰 富 的想 象力 所 折服 , 整 体造 型体 现 了我 国神 道 的传 奇色彩 。 因此 , 从 陶彩绘 傩 戏 陶壁 壶 的造 型艺 术 上 , 得 以看 出 当时 陶瓷 艺 术家 们 对 时势 的感 性认 知 和 人 文 主义 精神 , 它 不仅 能充 分 发挥 陶瓷 艺术 家 们 的天 马行 空 的思 维 , 还 能将 陶瓷 制 品 的空 间 、 结构 、 层次 、 融为一体 ,
时代 的印记 , 每个 时 代都 有它 特有 的造 型 来反 应 当时 当地人 民的政 治 、 经济 和人 民 的生活 状态 。最 早 的陶瓷 装 饰 造 型是 根据 国家 和人 民功 能 的需 要 制造 各 式 各样 的陶 器造 型 ,同 时这 也使 人 类 开始 拥 有 陶 瓷造 型 意
识 , 是 陶瓷造 型 艺术 的起 源 。随着 时 代 的进 步 , 陶瓷 工 匠越 来 越重 视 陶器 的造 型 , 将 表 达 自己 艺 术 个 性 的 直 接或 间接 的 造型语 言 融人 到 陶瓷 中 。 1 、 魏 晋 南北朝 造 型 工 艺。一个 成 功 的 陶艺 制 品不 乏它 在造 型 上 的进 行独 特设 计 , 这 是 衡 量 陶 瓷 装 饰 作 品 是 否 成 功 的 一 个 最 重 要 的 表 现 方 式 和 表 现 内 容 。如 南 北 朝 时 期 人 们 经 常 用 的 水 器 — — 青 瓷 双 流 鸡 首 壶 ,
究, 更重 要 的 是如 何表 现 其精 神 和 主观 意识 。彩绘 傩 戏 陶壁 壶 , 是处 于西 汉 时期 的陶艺 制 品 , 该 陶艺 制 品 呈
壁 壶式 , 口为 半 圆形 , 壶 颈 小 而肚 大 , 壶 的底 部 为 三 角形 的圈 足 , 此壶 的特 色在 于 壶身 出 了本 身 的功 能装 饰
之外 , 两 侧 还 附加 了雕 塑小装 饰 呈人 首兽 身 的状 态 , 人 兽 手 执 蛇 身 交 织 于 壶 体 的 肩 部 。壶 体 的 周 身 均 以彩 绘 装饰 , 壶 颈部 分 以采 以浮 雕 的蕉 叶进 行 装饰 , 壶肚 则 用 凸起 的几何 纹 进 行装 饰 , 整 个 瓶子 以云 纹贯 穿 整 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