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瓷器常见纹饰的喻意

合集下载

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凤纹的研究

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凤纹的研究

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凤纹的研究一、综述中国传统陶瓷装饰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

其中凤纹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装饰图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本文旨在通过对凤纹在中国传统陶瓷装饰中的研究,探讨其演变过程、象征意义以及在现代陶瓷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凤纹起源于远古时期,最早的凤纹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

随着历史的推移,凤纹逐渐成为中国古代陶瓷装饰中的重要元素。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凤纹的形式和表现手法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和谐、优雅的美感。

在唐宋时期,凤纹达到了顶峰,成为了当时陶瓷装饰的主流图案之一。

元明清时期,凤纹继续发展壮大,与其他图案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陶瓷装饰风格。

凤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首先凤作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愿望和幸福的生活。

在古代人们常以凤为图腾,祈求神灵保佑国家安宁、家庭幸福。

其次凤作为皇室的象征,反映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特点。

在封建时代,凤被视为皇帝的专属图案,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此外凤还象征着女性的美丽和高贵,因此在古代女性的服饰、饰品中也常常出现凤纹图案。

在现代陶瓷设计中,凤纹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装饰元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设计师将传统凤纹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陶瓷作品。

同时凤凰图案也被运用到建筑、家居等领域,为现代生活增添了一抹古典韵味。

凤纹在中国传统陶瓷装饰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使其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现象。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其装饰技艺也逐渐成熟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其中凤纹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陶瓷装饰图案,不仅在艺术价值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而且在文化内涵方面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因此对凤纹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陶瓷的历史演变、审美观念以及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研究凤纹有助于揭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的技艺特点和审美价值。

宋代瓷器纹饰的特点、内涵及其影响

宋代瓷器纹饰的特点、内涵及其影响

宋代是继汉唐之后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又一个辉煌时期。

承袭于唐代开辟的丰富、博大和广阔的艺术天地中,宋代几乎所有领域都趋于成熟。

作为火与土的艺术结晶——陶瓷,在宋代自然也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它继承了历朝制瓷的制作工艺,陶瓷生产盛况空前,无论是青瓷、白瓷还是黑釉瓷制作技法都有极大提高。

同时在器物的造型、纹饰、胎釉等方面也有许多创新。

宋代除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之外,还出现了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建阳窑、吉州窑和景德镇窑等,不仅品类繁多、成绩卓越,而且制作考究,装饰技法高超,各地瓷窑的产品犹如春色满园中盛开的奇花异葩,百花争艳,深为世人所推崇,为我国陶瓷艺术开辟了新的境界。

宋瓷纹饰的特点宋代瓷器纹饰内容丰富,不论植物、动物还是人物,人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题材大都出现在瓷器装饰上。

宋代瓷器纹饰形式多样,不仅有刻划花、印花、堆贴、绘花等,还出现了大量巧夺天工的自然纹饰 。

1.宋代瓷器纹饰内容宋瓷纹饰题材极其丰富,常见的植物有牡丹、莲花、菊花、兰、蜡梅。

动物以龙、凤、鹤、麒麟、鹿、兔、鱼、鸳鸯、鸭、鸟为多。

受宋代绘画影响下的人物装饰,主要有婴戏、人物生活等,尤其是反映儿童生活的作品十分流行,其中婴戏纹样最多,有“单婴戏牡丹”“单婴戏梅”“双婴戏梅”等等;反映人物生活形象的纹样如“母子蹴鞠”“戏妆男女”“持物人物”“山石丛物”等 。

此外宋代瓷器纹饰的特点、内涵及其影响河南博物院 李 莎宋 白釉珍珠地开光诗文枕还有以文字作为装饰纹样的,常见的如“忍”“忍事”“道德清净”“高枕无忧”“招财利市”“众中无语 、无事早归” “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风吹前院竹、雨洒后亭花”,多反映时人悲观迷信或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

也有许多吟风弄月的诗词语句, 如“清风细雨,黄花红叶”“玉马金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宋人”,更有抄录唐诗或长篇之作。

其中尚有罕见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格言或成语,如传世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等。

青花瓷竹石纹小知识

青花瓷竹石纹小知识

青花瓷竹石纹小知识青花瓷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一种重要品种,而青花瓷竹石纹则是青花瓷中的一种常见纹饰。

本文将从青花瓷的起源、竹石纹的特点以及其在青花瓷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青花瓷是指以青花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

青花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但真正盛行于元代以后的明清时期。

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釉下绘画、釉上绘画、素瓷烧制等多道工序。

而青花瓷的主要特点是以蓝色为主色调,运用细腻的线条和浓淡相间的色彩表现出各种图案和纹饰。

竹石纹是常见的青花瓷纹饰之一,它是以竹子和石头为主题的纹饰图案。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被赋予了坚韧、灵活、挺拔的象征意义。

而石头则被视为稳定、坚固的象征。

竹石纹通过巧妙地将竹子和石头的形态特点融入到纹饰中,给人一种自然、朴素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感觉。

竹石纹在青花瓷上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在器物的外部装饰上,竹石纹可以作为边框纹饰,围绕着瓷器的口沿、底座等部位,增加了器物的整体美感。

其次,在器物的主体部分,竹石纹可以作为主题纹饰,以连续或间断的方式出现,展现出竹子和石头的形态特点,使瓷器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竹石纹还可以与其他纹饰相结合,如花卉纹、山水纹等,形成多样化的装饰效果。

青花瓷竹石纹的制作需要瓷器制作工艺的精湛技巧和艺术家的创作才华。

首先,制作青花瓷竹石纹需要选取适合的瓷器胎体,以确保青花瓷的质地和质量。

其次,需要熟练掌握绘画技法,运用细腻的线条和浓淡相间的色彩,精确地描绘出竹子和石头的形态特征。

再次,需要熟悉瓷器的烧制工艺,使青花瓷竹石纹的绘画能够与瓷器胎体完美结合,实现色彩的定型和稳定。

青花瓷竹石纹的应用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崇尚和追求,也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

它通过对竹子和石头这两种自然元素的表现,传递了人们对自然、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

同时,青花瓷竹石纹的制作技艺也体现了瓷器制作工艺的高度发展和艺术家的创作水平。

青花瓷竹石纹作为青花瓷中的一种常见纹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青花瓷传统图案集及寓意625页PPT

中国青花瓷传统图案集及寓意625页PPT

嫦娥奔月
嫦娥,神话中後羿之妻。 後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 之药,嫦娥偷吃後,遂奔 月宫。这个动人的传说, 一时肢炙人口。「嫦娥奔 月」,象徵对美好的追求。 故人们画作吉祥图画,以 寄望焉。
年年有余
用爆竹,民间玩具等寓意 年节的到来。「鱼」与 「余」同音,比喻生活富 裕,到年节之时,家境殷 实。这表达了古代人们追 求年年幸福富裕生活的良 好愿望。在中国,无论城 乡,把这愿望形之于图画 的习惯,至今未颓。过新 年的时候,家家挂一张儿 童抱鲤鱼的年画,既表达 欢庆之情,又图来年吉利。
中国青花瓷传统图案寓意
青花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它是Fra bibliotek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 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 焰一次烧成。釉下彩的一种。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 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 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也有学者称唐青花并非青花 瓷);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 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 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 、哥釉青花等品种。
九秋同庆
九种秋天的花草、铜磬。 九秋,指秋季。秋季三个 月,共九十日,故称「九 秋」,亦叫三秋。秋,禾 谷熟。《说文·尔雅》: 「秋为收成」,示收获的 季节来到了。「铜磬」与 「同庆」同音。用九种秋 天的花草组成图案象征秋 天,配铜磬表达人们迎接 丰收的季节之欢庆心情。 无铜磬意亦同也。
天仙寿芝
玉堂富贵
玉兰花、海棠、牡丹。玉堂,汉 代殿名,亦作宫殿的通称。《三 辅黄图·汉宫》:「建章宫南有 玉堂……阶陛皆玉为之。」也称 官署名。汉侍中有玉堂署,宋以 后翰林院亦称玉堂。又指神仙所 居。孙绰《游天台山赋》:「朱 阙玲珑于林间,玉堂阴映于高 隅。」泛指富贵之家。「海棠」 的「棠」与「堂」同音。海棠、 牡丹组成图案喻「满堂富贵」; 玉兰花、牡丹喻「玉堂富贵」, 皆赞颂府第辉煌、荣华富贵之溢 美之词。

文通纹的古文

文通纹的古文

文通纹的古文文通纹,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种装饰纹饰。

它出现在陶瓷、漆器、纺织品等各类文物中,具有丰富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文通纹的设计与应用,既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艺术造诣,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

本文将从文通纹的起源、样式特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通纹的起源文通纹起源于中国古代。

其最早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商代,而在西周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文通纹最初是以篆书字形为基础的装饰图案,随着历史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和人的生活,如云彩、水波、花鸟等,同时也受到了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二、文通纹的样式特点文通纹的样式丰富多样,每种样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含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文通纹样式:1. 平行线纹:由平行线交错组成的图案,在陶瓷器上尤为常见。

这种样式简洁明快,寓意着秩序和和谐。

2. 鱼鳞纹:由小小的重叠鱼鳞构成的图案,象征着财富和吉祥。

在汉代的青铜器上经常可以见到这种纹样。

3. 莲花纹:寓意纯洁和庄重,多出现在佛教造像和寺庙建筑中。

莲花纹以其独特的优雅美感,受到了许多文人雅士的喜爱。

4. 龙纹:龙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常在宫廷用品和寺庙建筑上出现。

龙纹象征着皇权和权势,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

三、文通纹的意义文通纹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图案,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寓意着美好的愿望和祝福,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文通纹传达了中国人对自然界的崇敬之情。

在文通纹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自然中各种形态的元素,如山川河流、云雾雨露等。

这些自然元素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文通纹也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在文通纹的图案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象征吉祥和幸福的符号,如莲花、鸟雀、龙形等。

这些符号传递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祝福,也反映出古代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文通纹还承载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记忆。

在陶瓷器、漆器等文物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文通纹样式,每一种样式都蕴含着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指日高升纹饰在古瓷器上的特征和寓意

指日高升纹饰在古瓷器上的特征和寓意

指日高升纹饰在古瓷器上的特征和寓意
指日高升纹饰是古瓷器上常见的纹饰之一,其特征和寓意如下:
1. 特征:
- 形状:指日高升纹饰通常以鹿为主体,鹿的形象栩栩如生,
富有生动感。

- 纹样:纹样中常包含了太阳、云彩、山脉等元素,象征着大
自然的美丽和壮丽景观。

- 色彩:指日高升纹饰多采用青花或五彩绘制,使其更加鲜艳、绚丽。

2. 寓意:
- 指日高升寓意着一个新的太阳升起,即新的一天的开始和希望。

这是古代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追求。

- 鹿是古代文化中的吉祥物,被认为是长寿、平安和幸福的象征。

因此,指日高升纹饰也具有吉祥的意义。

- 在古代社会中,指日高升纹饰常被视为贵族的象征,代表着
地位、权力和财富。

总的来说,指日高升纹饰在古瓷器上的特征和寓意体现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对吉祥幸福的向往。

中国古代纹饰寓意

中国古代纹饰寓意

中国古代纹饰寓意1.龙凤呈样图案为一龙一凤。

龙的传说很多,记载的文献也多,但将龙和帝王联系起来的是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说:“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蚊龙于其上,而已有身,遂产高祖。

”凤凰在刘安《淮南子》一书中开始被称为祥瑞之鸟,雄曰凤,雌曰凰。

龙凤都是人们心中的祥兽瑞鸟,哪里出现龙,哪里便有凤来仪,象征着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2.二龙戏珠图为两条云龙一颗火珠。

《通雅》中有“龙珠在颌”的说法。

龙珠被认为是一种宝珠,可避水火。

有二龙戏珠,也有群龙戏珠和云龙捧寿,都是表示吉祥安泰和祝颂平安与长寿之意。

3.鱼龙变化图案为天上有一云龙,水中有一鲤鱼。

或一龙首鲤身;或一鲤鱼翻跃于龙门之上。

古代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凡是鲤鱼能跳过龙门的,就可变化成龙,不能跳过龙门的,点额而归,故黄河之鲤鱼多有红色在额头,都是未跳过龙门之鱼。

鱼跃龙门表示青云得路,变化飞腾之意4.鹤寿龟龄、龟鹤同龄图案皆为一龟一鹤。

《韵会》:“龟为甲虫之长”。

龟寿万年,是长寿的象征;鹤是仙禽,《崔豹古今注》:“鹤千年则变苍,又二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

”龟鹤同龄,乃同享高寿之意。

5.松鹤延年图案为鹤和松树。

《字说》:“松百木之长”;《礼.礼器》:“松柏之有心也,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松,代表长寿象征之外,还作为有志、有节的象征。

故松鹤延年既有延年益寿,也有志节高尚之意。

6.鹤鹿同春图案为鹤鹿与松树。

古人称鹿为“仙兽”。

神话故事中有寿星骑梅花鹿。

鹿与禄、陆同音,鹤与合谐音,故又有“六合”(指天、地、东、西、南、北)同春之意和富贵长寿之说。

7.岁寒三友图案为松竹梅或梅竹石。

松,“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竹,清高而有节;梅,不惧风雪严寒。

苏东坡爱竹成癖,他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还题写过:“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三益之友”。

松竹梅被人们称之为岁寒三友,乃寓意做人要有品德、志节。

8.喜上眉梢图案为梅花枝头站立两只喜鹊。

古人认为鹊灵能报喜,故称喜鹊。

史上最全的古陶瓷纹饰寓意大全

史上最全的古陶瓷纹饰寓意大全

史上最全的古陶瓷纹饰寓意大全古代陶瓷的纹饰,反映出中国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瓷器上的纹饰图案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值得文学家去探讨研究,释其文化寓言,既有趋吉避凶的吉祥,不同的纹饰有其独有的韵味,也有对生活美好的憧憬。

古代陶瓷的纹饰,反映出中国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瓷器上的纹饰图案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值得文学家去探讨研究,释其文化寓言,既有趋吉避凶的吉祥,不同的纹饰有其独有的韵味,也有对生活美好的憧憬。

古代陶瓷的纹饰之婴戏纹所谓婴戏,即以婴儿为画面的主角,描写儿童钓鱼、玩鸟,蹴球、赶鸭、放鹌鹑、抽陀螺、攀树折花等种种活动,着墨不多而情趣盎然。

古代陶瓷的纹饰之渔家乐图“渔家乐”图案在康熙瓷器上大量出现。

有渔夫们边捕鱼边交谈的画面,有渔舟唱晚、渔翁举杯共庆丰收的画面等等,均为表现渔家劳动欢快的场景。

古代陶瓷的纹饰之仕女图仕女图在五彩瓷器上比较常见,有游园的,执扇的,乘凉的,戏婴的,也有在器物上突出画一个仕女。

飘逸凌云,形象优美,画笔传神,栩栩如生。

古代陶瓷的纹饰之鹤纹瓷器上的鹤纹初见于唐代,但为数甚少。

宋耀州窑青釉碗有双鹤展翅、群鹤飞舞以及飞鹤与古图案相间的画面。

明清瓷器上多画丹项鹤。

因其体形优美,潇洒秀丽,常为文人墨客诗画题材。

又因丹顶鹤的寿命可达50一60年,所以绘有鹤纹的瓷器,多用作祝寿的礼品。

古代陶瓷的纹饰之鹿纹鹿在民间绘画中作为“仁”兽,以表示太平无事。

鹿与禄同音,所以也是官“禄”的象征。

定瓷双鹿盘,盘面两鹿奔跃在枝叶缠绕的石榴花丛,前鹿回首顾盼,后鹿追赶呼唤。

磁州窑瓷枕的鹿纹更多,描绘了小鹿的种种形态,或立、或卧,或奔跑于山间,或漫步于林莽,均极秀美生动。

吉州窑小鹿衔灵芝纹,风格则古朴典雅。

古代陶瓷的纹饰之花鸟纹花鸟纹宋代北方民窑常用的装饰题材,笔触流利生动,风格活泼豪放。

如磁州窑残荷秋叶纹枕,枕面画野塘芦鸦、残荷败草,大雁南飞,呈现一派深秋景色。

格调与此相反的竹雀图,只是草草几笔,便描绘了白头鸟停落在挺拔的竹枝上,竹枝似在微微摇颤, 充满逗人情趣和盎然生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瓷器常见纹饰的喻意
在我国古代瓷器上常见纹饰有:百花、山水人物、渔樵耕读、耕织图、十六子、百子图、博古、八仙、八宝、三星人、云龙、穿花龙、九龙、九龙闹海、海水龙、云鹤、团鹤、云凤、凤穿花、云蝠、团蝶、牡丹、凤牡丹、丹凤朝阳、水仙、兰草、兰石、石榴、莲池荷花、并蒂莲、秋葵、菊花、月季、海棠、四季花、玉兰花、团花、团菊、折枝、牡丹、缠枝莲、山石芭蕉、山石.牡丹、秋叶怪石、山石竹鹊、花卉蝴蝶、喜鹊梅花、海马瑞兽、雄鹰独立、鹰石、三鱼、荷花翠鸟、花鸟、锦维牡丹、松鹿、松鹤、松鹰、松下老人、二老赏月、人鹿、仕女、牧牛图、三羊开泰、五子登科、米带观砚、山高水长、万寿无疆、安居乐业、歌舞升平、双燕、五谷丰登、年景、松寿梅、重阳菊花、七夕图、狮球、海兽、天鹅、天马、花蝶、葫芦、竹石、菊石、松石、折枝花、折校果、灵芝、葡萄、蟠躏螭、朵花、梧桐、缠枝花、团莲、把莲、勾莲、冰梅、草虫、鱼藻、蝈蝈、蛐蟀、佛手、白菜、西湖十景、庐山十景、羊城八景、太白读书、仕女歌舞、印谱、秦砖汉瓦、金石文字、皎洁明月、银河在天、七珍八宝、寿星、钟尴、罗汉、二老图、五伦图、太平有象、蝴蝶探花、喜字、八仙庆寿、眼麟、福禄寿、蜂蝶、梅雀、杏林春燕、水浮莲、西蕃莲、苟药、芙蓉、富贵白头、松下三老、合和
二仙、刘海金瞻、竹兰梅菊、子孙葫芦、竹林七贤、四灵、十鹿、百鹿、三秋、九秋、八桃、九桃、西厢记、三国演义、封神榜、文王访贤、水浒、空城计、隋唐演义、陈平卖肉、木兰从军、加官进爵、赤壁赋、饮中八仙、大乔二乔、四妃十六子、婴戏百子图等。

许多装饰图案的构思,有着耐人寻味的深刻寓意和表达人们内心对幸福的向往和对生
活的祝福。

下面重点介绍20种我国古代传统瓷器纹饰及其喻意。

1、二龙戏珠为二条云龙一火球;龙据说是“四灵”之长,“四灵”为龙、凤、龟、麟。

《广雅》载“有鳞曰蛟龙,有冀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蜻龙,末升天曰蟠龙。

”在传说中龙珠被认为是一种宝珠,可避水火。

如果图案为多条龙戏珠,称为“群龙戏珠”。

如果图案为二条云龙盘旋中间有一寿字,则称为“云龙捧寿”。

表示吉祥安泰相祝颂的意思。

2、龙凤呈祥为一龙一凤;传说龙是鳞虫之长,凤为羽虫之尊。

那里有龙出现,那里就有凤来仪,那里就会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龙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祥兽瑞鸟,为一种祥瑞和吉祥的象征。

此外也有称之为“龙祥凤瑞”。

3、龟鹤齐龄为一龟一鹤;传说中的龟是四灵之一,为甲虫之长。

是长寿的象征,可兆吉凶。

故古时以龟甲刻文。

《尔雅·释虫》中记载“十龟:一神龟、二灵龟、三摄龟、四宝龟、五文龟、六篮龟、七山龟、八译龟、九水龟、十火龟。

”日本人对龟有特殊感情,常有以龟字为
名者,而取其长寿之意。

传说中的鹤是一种仙禽,据《雀豹古今注》中载,“鹤千年则变成苍,又两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

可见古人认为鹤是多么长寿了。

因而鹤常被认为鸟中长寿的代表。

而龟鹤齐龄则寓有同享高寿之意。

4、松鹤延年为仙鹤、松树;松在古代人们心目中认为是百木之长,在古籍中亦有载“松柏之有心也,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所以,松除了是一种长寿的象征外,也常常作为有志有节的代表和象征。

松鹤延年则寓延年益寿或为志节清高之意。

亦有称“松鹤同春”。

5、岁寒三友为松、竹、梅或竹、梅、石松;“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竹,清高而有节,宁折不屈,开怀大度,人们常以竹之节寓气节之节。

周灭商后,伯夷、叔齐入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为有气节之人物。

梅,不惧风雪严寒,明代杨维真曾有诗赞梅云“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览天下青”。

梅花之品格为历代人们所称颂。

松、竹、梅被人们称为“岁寒三友”。

而颂扬品德、志节高尚之意。

宋代名家苏东坡为清高之士,曾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其爱竹成癖。

苏东坡亦曾题诗云“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三益之友。


6、寿比南山为山水松树或海水青山;《诗经》中有“如南山之寿。

”在以前常见的对联中“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或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而寓以福长寿永之意。

也有称为“寿山福海”。

7、三星高照为三
个老神仙;“三星”传说是福星、禄星、寿星。

或称福、禄、寿三星。

传说“三星"是管人间祸福的,福星管祸福,禄星管富贵、寿星管生死。

“三星高照”象征着幸福、富有和长寿。

8、年年有余为两条鲸鱼;以“蛤”“年”“余”“鱼”同音,而表示一种对年年都有结余的富裕生活的向往。

两条鲸鱼首尾相连者,称为“连年(蛤)有余(鱼)”。

一妇人提鱼者称“富富(妇)有余(鱼)”。

一童子击磐、一童子持鱼,称为吉(击)庆(磐)有余(鱼)。

9、马上封候为一马上一蜂一猴;“候”为古时高官。

以马上封(蜂)候(猴)的寓意来表达一种立即就要升腾的愿望。

图案为一大猴背一小猴者,称辈辈(背)封猴(候)。

图案为一枫树一印、一猴者或为一蜂一猴抱印者,称封候挂印、封候抱印。

10、太师少师为一大狮子一小狮子;古代宫名中有太师,以“狮”“师”同音,而借音借意以狮为师,而寓以“太师(大)少师(小)”,而意思为教子成龙,辈辈高官的一种愿望。

亦有图案为一大龙一小龙者称为“教子成龙”。

1l、八宝联春为八件宝器;八宝分两类,一类是佛家八宝,一类是仙家八宝。

佛家八宝为: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共八件宝器。

而一般则俗称为“轮、螺、伞、盖、花、缸、鱼、肠”,简称“八宝”。

仙家八宝即八仙之护身法宝。

为渔鼓、宝剑、花篮、放篱、葫芦、扇子、阴阳板、横笛共八件宝器。

也称为“八宝”。

12、八仙过海<为八
仙人各持宝器;下面有大海波涛。

俗话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人有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铁拐李、汉中离、何仙姑、蓝采和。

传说八仙在庆贺王母娘娘寿辰归途中路过东洋大海,各自用法宝护身为舟,竟相过海,以示神通。

13、天女散花为一仙女提篮作散花状;佛经故事中说,天女将花撒于菩萨的身上,用以检验佛门弟子们的行道好坏。

14、长命百岁为一雄鸡长鸣状及旁有禾穗若干;古时的小孩常于脖子上挂一锁片,上面写长命百岁。

是小孩健康长命免于灾病的一种护身符。

用雄鸡长鸣(长命)以及无数禾穗(百岁)来表示“长命百岁”的希望。

15、麒麟送子为麒麟背上骑一娃娃;麒麟为毛虫之长,为四灵之一。

《玉篇》说之为“仁兽也”麒麟是祥瑞的象征,是吉祥如意的征兆。

以麒麟背上有一娃娃,来表达那时人们心中盼望得子的愿望。

16、五蝠捧寿为五只蝙蝠中间有一寿桃或一团;寿字五蝠即五福,古时人们认为五福为“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日考终命。

”寄希望于有福长寿。

17、平安如意为一瓶、鹊辑、如意;以瓶寓“平”音,以鹊鸦寓“安”意,再加上一个如意,而称为平安如意。

为一种祈祷和平的愿望。

18、教子成名为一雄鸡引颈高鸣,旁有五只小鸡;以雄鸡教小鸡(子)鸣(名),而寓以“教子成名”之意。

此外还有“五子登科”“教子成龙”、“望子成龙”、“一品当朝”等。

19、
玉堂富贵为玉兰花、海棠花、牡丹花;以玉兰花(玉)海棠花(堂)壮丹花(富贵)寓意为“王堂富贵”。

若图案为五个柿子和海棠花者称“五世(柿)同堂(棠)”等。

20、英雄斗智为一鹰一熊作争斗状;鹰《本草》载“虎鹰翼展支余,能博虎”。

熊,《诗经、小雅》载“维熊维罢,男子之样。

”是力量的象征。

以鹰英同音,熊雄同意,而鹰熊寓英雄。

二猛禽凶兽相斗,二勇相争智者胜,以此来比喻英雄之大智大勇。

总的来看,我国陶瓷发展到明、清两代,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进入到以多种彩瓷,特别是以青花资器为主流的新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无论在青花瓷器或彩瓷的器物上,均可见到绘有一幅幅完美的山水、人物、花卉、鱼虫、飞禽、走兽等花纹装饰图案。

取材生动,画法气势磅睛,不受构滞,自由奔放,泼辣清新,简练朴素,富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使人观之精神陡健。

这是我国陶瓷史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