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集》含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统计学习题集》含答案

(完整word版)《统计学习题集》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分别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从统计发挥作用的层次来看,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可概括为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

3、统计资料按计量方法不同,分为计点资料和计量资料。

4、统计资料按是否直接取得,分为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5、统计资料按时间属性不同,分为时期资料和时点资料。

6、统计资料按所覆盖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资料和非全面资料。

7、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国势学派,“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政治算术学派。

8、凯特勒是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同时也是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

9、统计学的性质可概括为:统计学是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

10、统计学按其发展阶段不同,可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统计学按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12、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客观性,总体性、数量性和扩展性几大特征。

13、统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适应国家管理_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4、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17世纪中叶,距今有300多年历史。

15、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而不是研究实质性问题的科学。

16、在统计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归纳推断法。

17、统计研究方法中的归纳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18、统计分析是对统计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的过程。

二、单选题1、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A)。

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反映职能D.监督职能2、统计学作为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和概括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C )。

A.15世纪末叶B.16世纪末叶C。

17世纪末叶D.18世纪末叶3、历史上最先提出统计学一词的统计学家是(B)。

A.威廉·配弟B.阿亨瓦尔C.康令D.约翰·格朗特4、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B)。

统计学题库+答案

统计学题库+答案

统计学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正确答案:C2、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A、函数关系B、回归关系C、随机关系D、相关关系正确答案:A3、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预期其变化正确答案:A4、按地理区域划片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方法属于()。

A、整群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正确答案:A5、次数分配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正确答案:D6、按组距式分组()。

A、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B、会增强资料的真实性C、不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D、所得资料是虚假的正确答案:A7、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B、调查工作期限C、进行调查的时间D、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正确答案:D8、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变量()。

A、都是随机的B、都不是随机变量C、其中因变量是随机变量D、其中自变量是随机变量正确答案:A9、某农贸市场土豆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5%,3月份比2月份下降2%,则3月份土豆价格与1月份相比()。

A、下降3%B、下降2%C、提高2.9%D、提高3%正确答案:C10、现象之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A、越接近于0B、越接近于1C、越接近于1D、在0.5和0.8之间正确答案:A11、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B、众数C、调和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正确答案:D12、全国的粮食产量与人口数之比是()。

A、总量指标B、平均指标C、相对指标D、数量指标正确答案:C1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统计学习题含答案

统计学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在确定统计总体时必须注意( A )。

A. 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B.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同的C.构成总体的单位,不能有差异D.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相干的单位2.标志是指( A )。

A.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B.总体单位数量特征C.标志名称之后所表现的属性或数值D.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3.一个统计总体(C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4.统计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的特征不同可分为( B )。

A.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5.对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D)。

A.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B.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C.某一高等学校D. 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6.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C)。

A.该市全部国有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D.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每一台设备7.有200个公司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如要调查这200个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

A.200个公司的全部职工B.200个公司C.200个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D.200个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8.下列标志中属品质标志的是(A)A.性别B.年龄C.商品价格D.工业企业的总产值9.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C)。

A.标志B.变量C.指标D.标志值10.某班四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是(B)。

A.标志B.标志值C.指标D.变量11.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A.连续型变量B.离散型变量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1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A )。

A.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D.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13.下面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D)。

统计学全本 习题及参考答案(期末复习完整版资料)

统计学全本 习题及参考答案(期末复习完整版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若住宅房地产“评估的房地产价值X ”与“销售价格Y ”之间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为x y t 1.398.1+-=∧,则二者的相关系数可能..是 A 、-1.98 B 、+3.1 C 、+0.9237 D 、-0.8963【 】2、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误差项离差平方和SSE 实质上反映了A 、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带来的影响B 、系统因素带来的影响C 、随机因素带来的影响D 、随机因素和系统因素带来的影响【 】3、单项式变量数列中,如果各标志值都扩大1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则平均数A 、不变B 、扩大1倍C 、减少1/4D 、无法判断大小【 】4、如果用P 表示商品的价格,用q 表示商品销售量,则∑∑-1011q p q p 综合反映A 、商品价格和商品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值B 、商品销售额变动的相对数C 、多种商品价格变动使商品销售额变动的绝对值D 、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使商品销售额变动的绝对值【 】5、某研究人员发现,举重运动员的体重与他能举起的重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则A 、举重能力的60%归因于其体重B 、平均来说,运动员能举起其体重60%的重量C 、如果运动员体重增加10公斤,则可多举6公斤的重量D 、运动员体重和能举起的重量之间有正相关关系【 】6、某企业最近几批产品的优质品率P分别为80%、85%、90%,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优质品率进行抽样检验,确定必要的抽样数目时,P应选A 、90%B 、85%C 、80%D 、82%【 】7、原始资料平均法计算季节指数时,计算各年同期(月或季)的平均数,其目的是消除各年同一季度(或月份)数据上的A 、季节变动B 、循环变动C 、长期趋势D 、不规则变动【 】8、为了分析我校不同专业学生的某次统计学测验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可运用方差分析法。

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 在12个专业中共计随机抽取60个学生进行调查,拒绝原假设的区域是A 、 )),59,11(01.0+∞FB 、)),59,11(005.0+∞FC 、)),48,11(01.0+∞FD 、)),48,11(005.0+∞F【 】9、一项对一所大学学生上课出勤情况及成绩的研究指出,一般来说,出勤率较高的学生,成绩也较好。

(完整版)统计学练习题和答案

(完整版)统计学练习题和答案

(完整版)统计学练习题和答案第⼀章导论⼀、填空题1.1.1 统计⼯作是⼈们对客观事物数量⽅⾯进⾏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

1.1.2 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各种统计数据、图表和⽂字资料都是统计资料。

1.1.3 统计学是⼀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法论科学,其⽬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1.1.4 统计数据按其采⽤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1.1.5 分类数据是指只能归⼊某⼀类别的⾮数字型数据。

1.1.6 分类数据是按品质属性对事物进⾏分类的结果,反映各个类型的数量结果。

1.1.7 顺序数据是指归于某⼀有序类别的⾮数字型数据。

1.1.8 数值型数据是指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也就是直接反映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

1.1.9 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法不同,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1.1.10 观测数据是指通过调查或观测⽽收集到的数据。

1.1.11 实验数据是指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收集到的数据。

1.1.12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分为截⾯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混合数据。

1.1.13 截⾯数据是指对不同单位在同⼀个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1.1.14 时间序列数据是指对同⼀个单位的⼀个或多个变量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

1.1.15 混合数据是指在数据集中含有时间序列和截⾯数据成分的数据。

1.1.17 从统计⽅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18 从统计⽅法研究和统计⽅法的应⽤⾓度来看,统计学可以分为理论统计学、应⽤统计学。

1.1.19 根据⼀定⽬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称为统计总体。

1.1.27 变量按其数值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1.1.28 根据总体中包含的单位数是否有限,总体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限总体。

1.1.29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现象的数量⽅⾯。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2.1 ⼈们对客观事物数量⽅⾯进⾏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是指(A )A.统计⼯作B.统计学C.统计资料1.2.2 统计学是⼀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A )A.⽅法论科学B.实质性科学C.实证科学1.2.3 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的依据是(C )A.价值单位B.计量单位C.计量尺度1.2.7 变量可以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其依据是(A )A.数值形式B.计量单位C.计量尺度1.2.9 如果要研究某市30万在校⾼等学校⼤学⽣的⽉消费⽀出情况,总体单位是(B )A.30万个⼤学⽣B.每⼀位在校⼤学⽣C.每⼀所⼤学1.2.11 如果要研究某市2万户贫困家庭的⽣活状况,总体是(B )A.每⼀户贫困家庭B.2万户贫困家庭C.所有贫困⼈⼝1.2.12 如果对连续⽣产线上的产品进⾏质量检验,那么研究对象是(A )A.⽆限总体B.有限总体C.抽样总体1.2.14 当研究对象为某班50名学⽣时,张三同学的年龄20岁是⼀个(B )A.变量B.变量值C.统计指标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4个备选答案中,⾄少有⼆个是正确的,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3.1 当⼈们谈及什么是统计时,通常可以理解为(ACD )A.统计⼯作B.统计整理C.统计资料D.统计学1.3.2 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统计资料包括(ABD )A.统计数据B.统计图标C.统计软件D.统计年鉴1.3.3 以下关于统计学的描述,正确的有(ACD )A.统计学是⼀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法论科学B.统计学是⼀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实质性科学C.统计学的研究⽬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D.统计学提供了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套⽅法1.3.4 统计数据按其采⽤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ABC )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截⾯数据1.3.5 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法不同,可以分为(AB )A.观测数据B.实验数据C.时序数据D.混合数据1.3.6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分为(ABD )A.截⾯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观测数据D.混合数据1.3.8 从统计⽅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AD )A.描述统计学B.理论统计学C.应⽤统计学D.推断统计学1.3.9 作为⼀个统计总体,必须具有以下特征(ABD )A.同质性B.变异性C.统⼀性D.⼤量性四、判断改错题1.4.1 统计资料是统计⼯作的成果,包括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各种统计数据、图表和⽂字资料。

统计学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收集、分析、解释和表达的科学,以下哪项不属于统计学的研究内容?A. 数据收集B. 数据分析C. 数据整理D. 数据发布答案:D2. 下列哪种图表用于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A. 条形图B. 饼图C. 散点图D. 柱状图答案:C3. 下列哪种统计量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A. 平均数B. 中位数C. 极差D. 方差答案:D4. 在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取,这种抽样方式称为: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整群抽样答案:A5.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二项分布?A. 抛硬币试验B. 投掷骰子试验C. 抽取球试验D. 购买彩票试验答案:A二、填空题6.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包括数据的收集、______、解释和表达。

答案:整理7. 在进行数据收集时,常用的调查方式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问卷调查、实地调查8. 下列统计量中,______用于衡量数据的集中趋势,______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答案:平均数、方差9. 在进行假设检验时,若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拒绝______。

答案:原假设10. 下列哪种抽样方式属于概率抽样?答案:简单随机抽样三、判断题11.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答案:错误(众数是描述数据分布的统计量)12. 方差和标准差都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它们之间没有关系。

()答案:错误(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13. 在进行假设检验时,显著性水平α越小,拒绝原假设的证据就越充分。

()答案:正确14. 在进行相关分析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1,表示两个变量的线性关系越强。

()答案:正确四、计算题15. 某班级20名学生的身高数据如下(单位:cm):170, 165, 160, 175, 180, 165, 170, 175, 160, 165, 170, 175, 180, 165, 170, 175, 160, 165, 170, 175(1)计算该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中位数和众数。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统计习题部分 (1)第1章导论 (1)第2章数据的搜集 (2)第3章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3)第4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4)第5章概率与概率分布 (6)第6章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7)第7章参数估计 (8)第8章假设检验 (9)第9章分类数据分析 (10)第10章方差分析 (12)第11章一元线性回归 (13)第12章多元线性回归 (15)第13章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17)第14章指数 (20)答案部分 (24)第1章导论 (24)第2章数据的搜集 (24)第3章数据的图表展示 (24)第4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25)第5章概率与概率分布 (26)第6章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27)第7章参数估计 (27)第8章假设检验 (28)第9章分类数据分析 (28)第10章方差分析 (30)第11章一元线性回归 (30)第12章多元线性回归 (32)第13章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33)第14章指数 (34)习题部分第1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B.所有居民是总体C.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5.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第一章绪论复习思考题1.从统计工作的产生和发展说明统计工作的性质和作用。

2.试说明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

3.我国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4.试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5.解释并举例说明下列概念: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统计指标、变异、变量。

6.试说明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练习题一、填空题:1.统计总体的特征可概括成、和。

2.统计学的发展史有三个起源,即技术学派、及数理统计学派。

3.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统计分组法和三种方法。

4.在现实生活中,“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及统计学。

5.统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三大职能上,即信息职能、及。

6.从认识的特殊意义上看,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统计调查、及。

7. 当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都相同时,则为。

8. 当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不尽相同时,则为。

9. 同一变量往往有许多变量值,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10. 凡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我们称之为。

二、单项选择题:1. 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某类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2. 对交院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交院所有的学生B、交院每一位学生C、交院所有的学生成绩D、交院每一位学生成绩3. 对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B、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C、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D、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生活4. 对全国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A、全国所有的机械工业企业B、全国所有的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C、全国每一个机械工业企业E、全国每一个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5. 对食品部门零售物价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食品部门零售物B、每一个食品部门零售物C、所有的食品部门零售物价D、每一个食品部门零售物价6. 港口货运情况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分别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从统计发挥作用的层次来看,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可概括为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

3、统计资料按计量方法不同,分为计点资料和计量资料。

4、统计资料按是否直接取得,分为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5、统计资料按时间属性不同,分为时期资料和时点资料。

6、统计资料按所覆盖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资料和非全面资料。

7、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国势学派,“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政治算术学派。

8、凯特勒是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同时也是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

9、统计学的性质可概括为:统计学是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

10、统计学按其发展阶段不同,可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统计学按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12、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客观性,总体性、数量性和扩展性几大特征。

13、统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适应国家管理_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4、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17世纪中叶,距今有300多年历史。

15、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而不是研究实质性问题的科学。

16、在统计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归纳推断法。

17、统计研究方法中的归纳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18、统计分析是对统计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的过程。

二、单选题1、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A)。

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反映职能 D.监督职能2、统计学作为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和概括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C )。

A.15世纪末叶 B.16世纪末叶C。

17世纪末叶 D.18世纪末叶3、历史上最先提出统计学一词的统计学家是(B)。

A.威廉·配弟 B.阿亨瓦尔 C.康令 D.约翰·格朗特4、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B)。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统计学派5、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A)。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统计学派6、统计学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A )。

A.威廉·配弟 B.阿亨瓦尔 C.康令 D.约翰·格朗特7、“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A )。

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 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8、统计活动的特点是(B )。

A.数量性、总体性、同质性和客观性B.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和社会性C.数量性、总体性、差异性和客观性 D.数量性、总体性、同质性和差异性9、统计活动过程一般由四个环节构成,即( D )。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决策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汁分析和统计预测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和统计分析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多选题l、统计资料或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以下特征(A )(B )(D )(E )()。

A.客观性 B.总体性 C.社会性D.数量性 E.扩展性2、在统计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A )( B )( C )(D )()。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D.归纳推断法 E.相关分析法3、统计的研究过程主要包括( A )( B )( C )(D )()。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E.统计决策4、统计一词的涵义通常包括( A )( B )( C )()()。

A.统计工作 B.统计资料 C.统计学 D.统计研究 E.统计分析5、统计认识社会的特点有( A )( B )()()()。

A.数量性 B.总体性巳同质性 D.可比性 E.阶段性6、统计在管理中的功能有( A )( B )( C )( D )()。

A.提供信息 B.实行监督 C.提供咨询 D.参与决策 E.科学研究7、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为(B )( C )( E )()()。

A.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发展 B.推断统计是描述统计的发展C.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前提 D.推断统计是描述统计的前提E.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是统计学的两大基本内容8、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具体包括(A )(B )( C )()()。

A、数量多少 B.数量关系 C.数量界限D、数量变化 E.数量计算四、名词解释1、统计工作——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过程。

2、统计资料——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即通过统计工作所取得的各种数值、文字、图表和声像资料的总称。

3、统计学——阐明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科学。

4、大量观察法——根据总体中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研究的方法。

5、统计分组法——将总体按一定标志分组进行研究的方法。

6、综合指标法——运用各种综合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

7、归纳推断法——通过对个别事物或现象进行研究来认识总体特征的方法。

8、统计设计——对整个统计工作的通盘考虑和安排。

9、统计分析——对统计整理的结果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的过程。

五、简答题l、统计的涵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统计一词有三种含义,分别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其相互关系是:统计工作必须在统计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通过在统计学理论指导下的统计工作,一方面取得了所需要的统计资料,另一方面又完善和发展了统计学。

2、统计学的性质。

答:统计学是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

其要点如下:①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的数量方面;②统计学研究的是总体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界限;③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而不是实质性科学。

3、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研究过程。

答: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归纳推断法。

六、判断题1、在统计的三种涵义中,统计活动是基础,是源。

(√)2、统计活动过程的实质是统计信息的生产、传递和利用的过程。

(√)3、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

(√)4、统计学一词最早出自亚洲。

(×)5、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18世纪中叶。

(×)6、归纳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7、统计的认识过程是从定性认识开始的。

(✔)8、统计主体是统计研究的对象,是统计信息的承担者和信源地。

(✘)9、统计学既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又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10、一般来说,描述统计学是推断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学是描述统计学的拓展,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

(✔)11、统计研究现象的量,不能脱离现象的质。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计量一、填空题1、统计总体按其所包含的单位数是否可数,可分为有限总体和_无限总体。

2、计量水准(标志)是指对客观现象总体内各个个体单位的属性和数量特征进行测量所依据的标准。

3、间隔水准和比例水准的差别在于:间隔水准使用一个任意零点作为起点,而比例水准则使用一个实际零点作为起点。

4、统计指标是指对总体数量特征进行计量的尺度和标准。

5、统计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和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大类。

6、数量指标按其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7、数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

8、数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计量特点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流量)和时点指标(存量)。

9、质量指标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10、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现象的形态不同,可分为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

11、统计指标按其取得数据的依据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12、统计指标按其是否作为管理中的考核之用,可分为_考核指标和非考核指标。

13、变量按其取值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可分为数值变量和属性变量。

14、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可分为_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15、变量按其取值是否确定,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性变量。

16、变量按其因果关系不同,可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17、变量按其是否由研究对象体系范围内决定,可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18、变量按其取值是否具有实在性,可分为实在变量和虚拟变量。

19、统计数据的计量单位一般分为有名数和无名数两种。

20、统计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的统计指标,是指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二、单选题1、各项统计数据最原始的承担者是( B )。

A.总体B.总体单位 C.填报单位 D.法人单位2、最原始、最低级或最有限制性的计量水准是(A )。

A.列名水准 B.顺序水准 C.间隔水准 D.比例水准3、同时具有区分类别、排出顺序、相等单位、算出比例和绝对零点五个基本特性的计量水准是( D )。

A.列名水准 B.顺序水准 C.间隔水准D.比例水准4、一个统计总体(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5、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情况时,总体单位是该市( C )。

A.每一家工业企业 B.所有工业企业C.工业企业每一单位生产设备 D.工业企业所有生产设备6、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B)。

A、总体全部单位的所有性质都相同B、总体全部单位至少有一个共同性质C、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相同D、总体各单位的指标值相同7、研究某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时,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是(D )。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8、总体有三个人,其某月工资分别为1445元、1650元和平共处950元,其平均工资“681.67”元是(A )。

A、指标值B、标志值C、变量D、变异9、某地区有1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了解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时,总体单位是( A )。

A、每个企业B、每一单位产品C、全部企业D、全部产品10、某班三名学生期末统计学的考试成绩分别为80分、85分92分,这三个数值是( D )。

A、指标B、标志C、指标值D、标志值11、人口自然增长率3.45‰是(D )。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12、下列指标中,只有流量而没有相对应的存量的是( C )。

A、国民收入总额B、固定资产投资总额C、进口总额D、货币支出总额13、统计指标的三个特点是( B )。

A、数量性、综合性和完整性B、数量性、综合性和具体性C、数量性、完整性和统一性D、数量性、综合性和统一性14、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现象的数量特点不同分为( A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D、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15、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其构成要素包括( D )。

A、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B、指标名称、指标数值和计量单位C、指标名称、指标数值、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D、指标名称、指标数值、计量单位、计算方法和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16、统计指标按其作用功能不同分为(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