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环评报告

合集下载

南京油运龙潭综合保障基地建设项目

南京油运龙潭综合保障基地建设项目

南京港马渡港区南京油运龙潭综合保障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南京长江油运有限公司主持编制机构:江苏润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零一八年四月1概述1.1项目由来南京长江油运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长江全流域石油及其制品配套运输服务的综合物流企业,公司以原(重)油、成品油、化工品、沥青、液化气运输为主营业务,现有液货危险品运输船舶127艘、36.99万载重吨,运输航线遍及长江上中下游及中国沿海地区。

在长江航线上,南京油运是目前唯一具有“全流域、多货种、门到门、一站式”运输服务能力的液货危险品综合物流企业,在同行业一直保持全国领先,是中国船东协会长江液货危险品运输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

南京油运在核心主务之外,还从事燃油贸易与物资供应、船舶修造、海员劳务、海员培训、船舶洗舱、船舶代理、应急救援等港航服务业务。

其中船舶修理业务地处长江黄金水道南京枢纽区,在区域修船市场处于龙头地位。

依据《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要求,南京市龙潭港区摄山基地现有对水环境影响较大的业务需进行剥离及搬迁。

根据公司发展规划以及预期目标,南京油运拟将摄山基地码头进行搬迁,建立新的船舶修理、船舶洗舱基地。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在《南京沿江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中明确指出,希望南京油运公司尽快新建或改造扩建船舶洗舱相应设施,面向社会开展对油船和化学品船等各类液货类船舶的洗舱有偿服务,按规定接收处置油船洗舱水及接收转运化学品船舶洗舱水。

同时,根据《关于印发南京市码头水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水治办发[2017]16号),要求“做好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相关工作。

到2017年底,南京沿江港口码头基本完成船舶污染物防治设施的建设,基本具备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垃圾接收处置能力,船舶洗舱水接收处置能力达到50%”。

本项目的建设,承袭了现有摄山基地船舶修理、船舶洗舱功能,不仅为长江提供水路油品运输主业配套服务保障,也是为长江生态保护提供保驾护航。

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环评报告

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环评报告

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集装箱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建设单位:港口建设指挥部评价单位:第二航务工程勘察二○○六年三月目录1.0 总论 (1)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2评价目的 (2)1.3评价依据 (3)1.4评价标准 (3)1.5评价等级、评价围和评价重点 (6)1.6环境保护目标 (7)1.7评价预测时段 (8)1.8评价方法 (8)2.0 工程概况 (9)2.1工程地理位置 (9)2.2工程建设方案 (9)3.0 环境现状 (12)3.1自然环境概况 (12)3.2社会经济概况 (12)3.3水环境现状 (13)3.4底质现状 (13)3.5环境空气现状 (13)3.6声环境现状 (13)3.7生态环境现状 (13)4.0 环境影响评价 (15)4.1水环境影响 (15)4.2环境空气影响 (15)4.3声环境影响 (16)4.4生态环境影响 (16)4.5社会环境影响 (16)5.0 环境保护措施 (18)5.1防治污染和减缓影响措施 (18)5.2环境保护费用估算 (23)6.0 结论 (26)1.0 总论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1 是完善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运输体系,凸现港集装箱江海中转枢纽地位的需要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港口布局规划,今后长江三角洲将形成以为中心,以太仓、为两翼,与周边其它港口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集装箱港口布局。

港地处沿海和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长江B类航道的终点,江海大船转运的终点,主要承担三部分集装箱运输:一是服务于港的支线运输;二是作为地区及长江中上游地区近洋货物的中转枢纽;三是连接长江中上游地区与沿海之间贸运输的中转枢纽。

龙潭港区背靠集装箱生成量的富集地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是港枢纽性港区,拥有可建设规模化、专业化的集装箱泊位的岸线。

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特别是洋山港区的建设将使长三角地区集装箱运输格局出现新的调整,现有河船舶由于安全原因将不能出海航行到洋山港区。

南京港投资60亿元再建29个泊位

南京港投资60亿元再建29个泊位
维普资讯
港 口科技 ・ 息窗 信 工 程建设 按 照 “ 学 管理 、 心 设 计 、 明施 工 、 科 精 文 岛跨 海通 道 工 程 ,. 1 1千米 长的 接 岸 引堤 工 程 即
严格监理 ” 的原则进行 , 工程质量优 良, 工程总投
将完工 , 黄海大桥工程于 9 月份开工 ; 码头工程的 核准等前期工作 已经启动 ; 阳岛基础设施 建设 太 工 程是洋 口港开 发 建 设最 关 键 的基 础 工程 , 工 该 程的核准和如期施工 , 将为加快 L G项 目实施进 N 程等提供保证 。
共同投资 6 亿元建设。 大连汽车码头位于中国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 之一的大窑湾湾底 , 紧邻大连国际汽车物流园区, 距沈大高速公路金州出口9千米。该码头设施设 备先进齐全。此次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一期工程码 头 全长 40米 , 有 5万吨级 和 l万 吨级 泊 位各 1 7 拥 个, 可满足 目前所有船型的汽车滚装船全天候靠 泊作业。码头后方堆场面积约 2 万平方米 , 有 4 设 内外 贸车 辆 堆存 区、 待装 卸 区, 计 标 准 车 位 设
限公 司和 1本 邮船 株式 会 社 按照 4 3 3的股 比 , 3 ::
昨天, 口港开发建设前线 指挥部又传来令 洋 人振奋的消息 , 为洋 口港开发建设最关键 的基 作 础工程——太 阳岛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已获江 苏省发改委核准 , 从而为确保太 阳岛工程 9月份 如期开工扫平 了道路。 江苏省发改委关于核准洋 口港太 阳岛基础设 施建设一期工程的批复指出, 为满足江苏 L G接 N
42 米 , 4 5 中隔埝长 8 5米, 岛壁采 用抛 石斜堤 7 外 结构加钢筋混凝土挡浪墙 , 挡浪墙顶标高为 l 3米
至 l米, 6 中隔埝采用充填沙袋斜坡堤结构。考虑

南京龙潭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和路径选择

南京龙潭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和路径选择

南京龙潭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和路径选择一、龙潭物流园区的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一)龙潭物流园区概况南京港龙潭物流园区总体规划面积约为7.58平方公里,分期实施。

一期工程的开发为现有龙潭集装箱港区一期工程后方约1平方公里的区域,启动资金约2亿元。

园区沿疏港路南侧成带状布置,以三江河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功能片区。

东部为临港加工工业区,区内布置为工业区配套的综合服务区;西部为物流作业区,采取对称布局的形式,以兴隆路为轴,中部安排为物流配套的综合服务区,两侧依次设为专业物流、集装箱辅助作业和流通加工等功能区,在西端靠近规划的铁路站场则安排多式转运功能区,在东端紧邻的三江河布置为近期启动配套的管理服务中心。

根据龙潭物流园区的区位条件及腹地支柱产业的布局,龙潭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为:依托龙潭港,以建立适应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国际物流体系为目标,以区域性的储运、中转、分拨、包装为基础,兼顾本地区物流配送,并大力发展原材料、产成品两头在外的临港工业,成为长江三角洲北翼国际物流节点,辐射安徽、苏北、长江中上游、宁西铁路沿线等地区。

按照南京市政府批准的规划,龙潭物流园区的具体范围是:东至过江公路、北沿疏港公路、南抵临港路,总占地7.36平方公里。

(二)龙潭物流园区的发展优势龙潭位于南京市东部,地处长三角东端,具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较强的经济实力,区位条件优越。

在物流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和人才等方面龙潭具有较好的发展物流业的基础条件:(1)有比较发达的制造业作支撑。

几大支柱产业,如石化、电子、汽车、钢铁、等四大产业在长三角和全国具有竞争优势。

(2)批发、零售业发达,具有较好的分销网络。

南京滨江近海,内联广大腹地,初步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商业格局。

(3)航空、海运、铁运枢纽港地位在全国较为突出,并且口岸设施在全国一流。

(4)现代物流所要求的智力资源、信息和网络技术条件在全国相对比较发达。

南京拥有仅次于北京的最发达的教育体系和人才智力资源,网络技术在我国处于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仓储技术在我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龙潭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龙潭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龙潭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目录1总则 (1)1.1 评价任务由来 (1)1.2 评价目的 (2)1.3 编制依据 (2)1.4 评价指导思想及评价重点 (3)1.5 评价等级 (4)1.6 评价范围 (4)1.7 控制破坏与环境保护目标 (4)1.8 评价时段 (5)1.9 评价标准 (5)1.10 评价工作程序 (5)2建设项目概况 (7)2.1 景区概述 (7)2.2 建设内容及规模 (9)2.3 工程建设内容 (10)2.4 工程施工方案 (12)2.5 工程投资 (15)2.6 景区配套设施规划 (15)3工程分析 (17)3.1 景区保护规划及评价区保护级别 (17)3.2 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8)3.3 龙潭河景区客流量分析 (20)3.4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20)3.5 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26)4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 (30)4.1 自然环境状况 (30)4.2 社会经济状况 (36)5环境现状评价 (37)5.1 景观环境现状评价 (37)5.2 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39)5.3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7)5.4 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50)6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1)6.1 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51)6.2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53)6.3 景观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8)6.4 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60)6.5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结论 (64)7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 (66)7.1 建设项目生态影响特征 (66)7.2 生态影响的范围、程度和性质 (66)8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69)8.1 社会环境现状调查 (69)8.2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70)9环境保护措施 (73)9.1 景观保护措施 (73)9.2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73)9.3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75)9.4 替代方案论证 (77)10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80)10.1 概述 (80)10.2 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80)10.3 环境效益 (80)10.4 经济效益 (80)10.5 社会效益 (81)11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 (82)11.1 环境管理机构 (82)11.2 环境监测计划 (82)12公众参与 (83)12.1 公众参与的方式 (83)12.2 公众参与对象的基本构成情况 (84)12.3 公众参与与调查结果分析 (85)12.4 公众参与影响评价结论 (86)13结论与建议 (88)13.1 评价结论 (88)13.2 建议 (91)13.3 综合评价结论 (92)1总则1.1 评价任务由来天柱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天柱山有一流的资源品位,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有便捷的外部条件,在发展长江旅游带和安徽大旅游格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集装箱二期)报告书(简本)

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集装箱二期)报告书(简本)

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集装箱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建设单位:南京港口建设指挥部评价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二○○六年三月目录1.0 总论 (1)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2评价目的 (2)1.3评价依据 (2)1.4评价标准 (3)1.5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重点 (6)1.6环境保护目标 (7)1.7评价预测时段 (7)1.8评价方法 (7)2.0 工程概况 (8)2.1工程地理位置 (8)2.2工程建设方案 (8)3.0 环境现状 (11)3.1自然环境概况 (11)3.2社会经济概况 (11)3.3水环境现状 (12)3.4底质现状 (12)3.5环境空气现状 (12)3.6声环境现状 (12)3.7生态环境现状 (12)4.0 环境影响评价 (14)4.1水环境影响 (14)4.2环境空气影响 (14)4.3声环境影响 (14)4.4生态环境影响 (15)4.5社会环境影响 (15)5.0 环境保护措施 (17)5.1防治污染和减缓影响措施 (17)5.2环境保护费用估算 (21)6.0 结论 (24)1.0 总论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1 是完善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运输体系,凸现南京港集装箱江海中转枢纽地位的需要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港口布局规划,今后长江三角洲将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太仓、浙江宁波为两翼,与周边其它港口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集装箱港口布局。

南京港地处沿海和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长江B类航道的终点,江海大船转运的终点,主要承担三部分集装箱运输:一是服务于上海港的内支线运输;二是作为南京地区及长江中上游地区近洋货物的中转枢纽;三是连接长江中上游地区与沿海之间内贸运输的中转枢纽。

龙潭港区背靠集装箱生成量的富集地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是南京港枢纽性港区,拥有可建设规模化、专业化的集装箱泊位的岸线。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特别是洋山港区的建设将使长三角地区集装箱运输格局出现新的调整,现有内河船舶由于安全原因将不能出海航行到洋山港区。

2018年水运交通优秀设计奖评选结果

2018年水运交通优秀设计奖评选结果

三等奖(10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枣庄港峄城港区魏家沟作业区#1-#6泊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位工程 西江下游(肇庆至虎跳门)航道整治 工程 长江中游武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 济宁港邹城港区太平作业区一期工程 韩江三河坝至汕头航道整治工程设计 巴基斯坦卡西姆LNG码头项目 马岙港区公共航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 厦门马銮海堤开口改造工程 中铁建港航局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 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正方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重庆港主城港区寸滩作业区二期工程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原油码头工程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工程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金国强、张公略、李浙江、翟继民、沈 坚、范大林、任 聪、孙国洪、 孙万通、李晓燕、关明芳、徐朝辉、罗晓光、李勇伟、夏江明 汪海生、徐启文、王亚武、席 荣、张 晟、李夫仲、杨 铎、程志宏、 龙 波、姚 晨、虞杨波、邵永青、张海民、罗 彬、付友萍 程泽坤、唐 洲、裘黎刚、何小林、周枝荣、秦 武、邹 颋、张嵩云、 孙 伟、马桂华、孟 羽、蔡波妮、徐兆祥、缪德浩、蓝起宏 翟剑峰、王仙美、陆 张武昌、殷兆进、黄 飞、姜 然、吴 晔、陈 磊、朱 捷、戴 勇、李荣华、白如冰、 江、姜雪锐、王 姣 山、郝小影、汤子扬、 毅、张忠银
主要完成人 於志华、宋文涛、古西召、冯 伟、周用华、张喜宝、陈 光、周志丹、 张俊文、熊 伟、刘应红、张 斌、丁忠焕、李婵平、姚 迪 覃昌佩、刘信华、陆宏健、黄伟军、陆 峰、杨南武、覃 贤、蒋乙平、 李穗清、黄树忠、张兰芳、李春来、李伟明、谭雅茵、沈茜丹 张静凤、沈 坚、应永良、应齐明、季大闰、应志峰、丁详中、刘普军、 张铭强、柳 亚、马强华、翟继民、王一斌、施春静、邵罗江 程正标、王爱良、刘 全、黄炳星、阮龙飞、乐 捷、何文章、王红湘、 夏 剑、孙 磊、赵力娟、徐 良、施 斌、刘晓芸

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建设建设单位工作报告

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建设建设单位工作报告

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建设建设单位工作报告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二〇一七年二月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建设单位工作报告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集装箱二期,以下简称“龙潭四期工程)为国家发改委《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建设规划2004年2010年》重点工程,项目由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港龙集公司”)建设和运营,于2007年12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

2008年2月获得交通部初步设计批复,2008年8月获取交通部水运司开工备案,2016年6月完成主体工程建设,2016年8月取得试运行期港口经营许可证并投入试运行,2017年3月通过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的初步验收。

龙潭四期工程的建设,具有审批环节多,建设周期长、管理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专业庞杂等特点。

面对繁重的建设任务,我公司确立了“严格管理,质量为本”的建设方针,精心组织、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抢抓工期,建立健全了进度、安全、质量、资金、廉政等方面的工程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保证了投资强度、总体进度、形象进度、关键节点进度等基本按计划完成。

现将项目建设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建设单位概况南京地龙集公司是龙潭四期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主体。

公司成立于2005年8,注酚资金124645万元,2016年1月进行了股权变更,股东和出资比例为: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74.88%、中远码头(南京)有限公司16.14%,中外运(香港)物流有限公司8.98%公司位于长江与东部沿海“T”型经济发展战略带结合部,具有承启东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目前使用长江岸线总长度为2310米其中龙潭一期工程910米,龙潭四期工程1400米,主要经背集装箱的装卸,堆存、门到门运输、集装箱的拆装、拼箱、修理,清洗。

公司于2015年跻身全国集装箱码头企业前20强,2016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77.3万TEU,是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专用集装箱码头企业二、龙潭四期工程建设情况1、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建设5个3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水工结构兼顾5万吨级)、陆域堆场和配套生产及辅助设施,设计年通过能力120万TEU,概算投资为238350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集装箱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建设单位:南京港口建设指挥部评价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二○○六年三月目录1.0 总论 (1)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2评价目的 (2)1.3评价依据 (2)1.4评价标准 (3)1.5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重点 (6)1.6环境保护目标 (7)1.7评价预测时段 (7)1.8评价方法 (7)2.0 工程概况 (8)2.1工程地理位置 (8)2.2工程建设方案 (8)3.0 环境现状 (11)3.1自然环境概况 (11)3.2社会经济概况 (11)3.3水环境现状 (12)3.4底质现状 (12)3.5环境空气现状 (12)3.6声环境现状 (12)3.7生态环境现状 (12)4.0 环境影响评价 (14)4.1水环境影响 (14)4.2环境空气影响 (14)4.3声环境影响 (14)4.4生态环境影响 (15)4.5社会环境影响 (15)5.0 环境保护措施 (17)5.1防治污染和减缓影响措施 (17)5.2环境保护费用估算 (21)6.0 结论 (23)1.0 总论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1 是完善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运输体系,凸现南京港集装箱江海中转枢纽地位的需要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港口布局规划,今后长江三角洲将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太仓、浙江宁波为两翼,与周边其它港口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集装箱港口布局。

南京港地处沿海和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长江B类航道的终点,江海大船转运的终点,主要承担三部分集装箱运输:一是服务于上海港的内支线运输;二是作为南京地区及长江中上游地区近洋货物的中转枢纽;三是连接长江中上游地区与沿海之间内贸运输的中转枢纽。

龙潭港区背靠集装箱生成量的富集地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是南京港枢纽性港区,拥有可建设规模化、专业化的集装箱泊位的岸线。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特别是洋山港区的建设将使长三角地区集装箱运输格局出现新的调整,现有内河船舶由于安全原因将不能出海航行到洋山港区。

龙潭港区四期工程的建设将进一步凸现南京港集装箱中转枢纽的功能,起到辅助、支持、补充上海航运中心的作用,逐步完善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运输体系。

1.1.2 是促进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实施的需要沿江开发是江苏发展的第三次机遇。

得益于上海的辐射与带动,江苏省充分利用水运资源,实施沿江开发战略。

苏南地区充分利用自身的制造业优势,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依靠过江通道向长江北岸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共同开发沿江沿海产业带。

龙潭港区四期工程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龙潭枢纽性港区功能,成为沿江开发的重要平台,引导产业向开发区集聚,使港口与开发区形成有效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构筑沿江沿海开发的主阵地。

1.1.3 是拓展南京港港口功能的需要利用龙潭港区处于中西部物流圈与长三角物流圈交汇点的区位优势,以龙潭集装箱泊位建设为契机,后方物流园区为基础,对外依托港口逐步完善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对内依托南京龙潭地区水、公、铁多种运输方式便捷转换的交通配置,在传统物流基础上拓展展示、贸易、结算、包装等增值服务环节,构建起辐射南京周边及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现代物流体系,促进港口与物流的完美结合。

随着宁沪两港合作的进一步深入,龙潭集装箱在长江流域的枢纽中转功能的逐步形成,龙潭地区将作为港口—物流—产业—新城联动发展载体,逐步拓展南京港物流功能。

1.1.4 是推动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中上游地区已形成钢铁、石化、能源、建材、机电等产业带。

近年来,长江中上游地区积极承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梯度转移,外向型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2004年中上游五省一市实现外贸进出口额358.9亿美元。

继浦东开发开放之后,长江中上游地区相继开放了沿江的芜湖、九江、岳阳、武汉、重庆、黄石、宜昌、万县、涪陵等城市,设立了长江三峡经济开发区,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

目前,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集装箱生成量也在百万以上,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物流周转成为中上游地区提高产业竞争力、吸引国内外产业投资的关键问题之一。

龙潭港区具有通江达海的优势条件,发展与中上游地区的长江内支线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和优势。

因此,建设龙潭港区将为中上游地区提供更经济便捷的出海通道选择,对沟通长江腹地与海内外的联系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1.2 评价目的南京港口建设指挥部委托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承担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集装箱二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码头工程的施工和营运将对该区域环境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本评价拟在对工程区域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工程污染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提出施工期和营运期污染防治和减缓影响的可行措施,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指导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和环境管理,使工程建设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3 评价依据1.3.1 环境保护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规定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略)。

1.3.2 评价技术规范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⑷《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226-97);⑸《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231-94);⑹《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

1.3.3 建设项目相关文件⑴《南京港口总体布局规划》1995.12;⑵《南京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的批复》;⑶《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集装箱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2004.9);⑷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集装箱二期)河势及防洪影响分析报告;⑸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集装箱二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

1.4 评价标准1.4.1 水环境⑴根据2003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南京九乡河口至七乡河口属饮用水源保护区,七乡河口至三江河口属渔业用水区,长江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4-1。

⑵污水排放施工期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营运期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 中对应标准;船舶污染物排放执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83)中对应标准,标准值分别见表1.4-2、表1.4-3、表1.4-4。

表1.4-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单位:mg/L表1.4-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单位:mg/L表1.4-3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表1.4-4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83) 单位:mg/L1.4.2 环境空气根据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图,环境空气采用如下标准:⑴港区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三级标准;标准值见表1.4-5。

⑵施工期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0mg/m3。

表1.4-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单位:mg/m31.4.3 声环境⑴现状评价参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交通干线两侧和内河航道两侧居民采用4类标准,评价范围内的其他居民区域采用2类标准。

影响评价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Ⅳ类标准, 噪声值分别见表1.4-6和表1.4-7。

⑵施工期影响评价采用《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噪声值见表1.4-8。

表1.4-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dB(A)表1.4-7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dB(A)表1.4-8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Leq [dB(A)]1.4.4 底质底质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其标准见表 1.4-9。

表1.4-9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以上评价标准已经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批准。

1.5 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重点1.5.1 评价等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 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综合工程性质和工程所在地的环境特征,划分本工程评价等级如下:<2.5×108);⑴环境空气:三级(依据HJ/T2.2-93,排放量Pi⑵水环境:二级(依据HJ/T2.3-93,污水排放量<1000m3/d);⑶声环境:三级(依据HJ/T2.4-1995,项目建成后噪声等效声级增高为3~5dB(A));⑷生态环境:三级(依据HJ/T19-1997,影响范围20~50km2,生物减少<50%物种多样性减少<50%)。

1.5.2 评价范围⑴环境空气评价范围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为拟建四期工程陆域中心为圆心,半径3km陆域范围。

⑵水环境及水域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四期工程上游的七乡河口至下游的三江口国控断面的长江水域,总长约9.5km。

⑶声环境评价范围四期工程场界围墙外1米及声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评价范围示意见图1.5-1。

1.5.3 评价重点本项目的评价重点为水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风险评价和污染防治措施。

1.6 环境保护目标1.6.1 水环境保护目标⑴九乡河口至七乡河口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区下边界距本项目码头上边界3.2km。

⑵花园水厂取水口,本项目下游5.5km。

规模为7500m3/d。

1.6.2 环境空气、声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空气、声环境保护目标为三官村仁东小队,35户居民,约140人,最近距离本工程港区场界东侧30m。

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6-1和图1.5-1。

表1.6-1 环境保护目标1.7 评价预测时段环境影响评价时段为施工期和营运期。

1.8 评价方法采用模式计算、类比法和调研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价。

2.0 工程概况2.1 工程地理位置南京港龙潭港区四期工程(集装箱二期)位于长江南京河段八卦洲下游的龙潭河段,距龙潭河口下游侧约3Km处,紧临龙潭港一期上游。

距南京市区约30km,地理坐标119°03′E,32°09′N。

工程河段河势稳定,深泓近岸,水深情况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