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连云新城滨海湿地互花米草治理工程建设项目 环评报告书(一)

合集下载

连云港市连云新城蓝色海湾基础工程-Jiangsu

连云港市连云新城蓝色海湾基础工程-Jiangsu

连云港市连云新城蓝色海湾基础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连云港金海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论证单位:南京师范大学证书编号:甲级国海论字第0218号2018年1月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连云港市连云新城蓝色海湾基础工程建设东、西两道兼具人工鱼礁和防波挡沙功能的环抱式潜堤,其中西堤4760m,东堤4480m,堤顶高程为+5.0m(理论最低潮面,下同),堤顶有效宽度9.5m。

口门宽度200m,口门处设置橡胶坝,通过调节坝袋内水体进行湾内水位管理。

正常运营时,橡胶坝顶高程+4.0m,高潮期湾内外水体可自行交换,泄洪水位为+2.0m。

东堤堤头处设置有1个150m×50m的亲海平台。

本项目共建设东、西2个人工鱼礁区,位于防波挡沙潜堤堤头海域,长度分别为1000m,投放人工鱼礁约2230空m3,钢筋混凝土人工块体660块。

工程总投资152609.34万元,施工期18个月。

二、项目用海基本情况本工程用海类型属于渔业用海,用海方式为透水构筑物用海。

本项目用海面积62.6045公顷,申请用海期限40年。

三、项目用海必要性本项目所建设的潜堤兼顾人工鱼礁和防波挡沙功能,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改善海域环境质量,提高生物多样性;项目建设可为后续蓝色海湾建设和岸线生态化修复提供基础,为现状海堤外侧的人工沙滩建设和海湾生态建设创造条件,有利于改善连云新城景观格局,提高连云港海滨城市品质,满足公众亲海需求。

本项目采用潜堤形式建设,需要占用海域。

项目用海是必要的。

图1 工程地理位置图图2 平面布置图四、项目用海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分析(1)水文动力和泥沙冲淤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建设后,涨潮对由外海向近岸运动的水流有一定的阻水作用,潜堤东侧前沿2-3km区域平均流速减小2-10cm/s,橡胶坝高程为+2.0m时,口门区流速增大。

项目离临洪河口约1.6km,且项目区水流基本为垂直岸线方向,项目建设对北侧临洪河口水流没有影响。

潮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淤积过程的深入和地形向适应工程后动力环境方向的调整,其淤积强度将逐年较小,项目建设后3-4年后将达到新的冲淤平衡。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沿海滩涂互花米草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沿海滩涂互花米草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沿海滩涂互花米草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9.06•【字号】津滨政办发〔2022〕19号•【施行日期】2022.09.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沿海滩涂互花米草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滨海新区沿海滩涂互花米草治理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8月23日天津市滨海新区沿海滩涂互花米草治理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恢复天津市滨海滩涂自然生境和浅海湿地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遏制外来有害生物互花米草二次入侵和扩张蔓延,结合滨海新区治理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治理背景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是一种生长在潮间带的多年生盐沼植物,具有极强的耐盐、耐淹和繁殖能力,植株粗壮,根系发达,种群密度大,具有保滩护堤、促淤造陆等作用。

20世纪初,许多国家相继引种互花米草,1979年由南京大学引入我国,随后推广到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种植。

自此,互花米草不断入侵和扩张,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威胁了鸟类栖息环境,制约了沿海滩涂养殖、航运业和旅游业发展。

目前,除海南省外,其他10个沿海省市均有大面积互花米草分布,1985-2021年间,互花米草分布面积从260公顷扩张到61570公顷。

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已将其列入我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单,各省市已陆续开展治理,消除带来的不利影响。

上世纪90年代,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市水务局海堤管理处等单位,在我市沿海滩涂引种了互花米草,在海岸线潮间带开始呈点状分布生长。

到2015年,我市滩涂互花米草呈不同程度扩张分布趋势,成为制约我市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灾害。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6)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6)
重点发展工业有林业、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汽车、食品、医药、高新技术、机械、制糖、造纸、建材、冶金、石化、农产品加工、纺织、电子、烟草等。
[问题]
1.规划评价可以采取的评价方法?
2.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主要考虑哪些内容?
3.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考虑哪些工业影响?
上一题下一题
[问题]
1.论述煤矿开采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2.矿山开采项目建设期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哪些?
上一题下一题
(5/40)案例题
第5题
某铝业公司的电解铝项目工程,电解铝生产规模10万t/a,主要生产车间包括电解厂房、铸造车间、拉丝车间、整流车间、修配车间、化验室、油库、仓库等。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原料仓库、煅烧车间、沥青熔化、生阳极车间、焙烧及炭块库、残极处理车间、焙烧烟气净化系统、煤气站(含机器间、煤堆场)、热媒锅炉房(含热水锅炉)、煤气站循环水系统、煅烧循环水(含生阳极净循环水)系统、生阳极浊循环水系统、10kV配电所、汽车衡磅房、车间办公楼、综合管网系统等建设内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含氟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废渣主要集中于工程北部的渣场。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6)
(1/40)案例题
第1题
某南方城市拟建一个氯化法钛白粉厂,其工艺产生的氯化废渣被鉴定为危险废物,按照国家要求,需要建设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来处置该项目产生的需要填埋处理的约20000t危险废物。
该填埋场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运渣道路、拦渣坝、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拦污坝、库区防渗防洪系统、地下水监测井等。安全填埋场容积要求大于50万m3,服务期限30年。建设单位经踏勘、调查,提出2个拟选安全填埋场场址备选,如表所示。

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工程施工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工程施工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工程施工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2南京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210004摘要:近年来,为了缓解日益增长的港口货物运输需求,同时解决连云港区陆域空间不足等问题,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工程快速发展。

本文以连云港港赣榆港区一突堤围填海工程为例,分析围填海工程施工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工程施工前、施工期及施工后减缓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但由于围填海工程必不可少地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应着重加强施工后的生态补偿和修复,并跟踪监测海洋生态修复效果,适时调整更有利于海洋环境的生态修复措施。

关键词:围填海工程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措施引言21世纪初,国家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对连云港的发展高度重视。

2009年6月,《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以连云港港建设为核心的沿海港口群建设”。

2008年3月,《连云港港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连云港港将形成由湾内连云港区、湾外北翼赣榆港区和南翼徐圩、灌河港区共同组成的“一体两翼”总体发展格局。

作为连云港港“一体两翼”的北翼,赣榆港区的功能是为腹地经济发展和后方临港工业服务为主,其建设发展可有效拓展连云港港的功能。

新世纪以来,连云港港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

2010年和2013年货物吞吐量分别为9208万吨和20165万吨,但综合通过能力仅为9208万吨和11478万吨,港口货物压港现象普遍存在。

为缓解日益增长的港口货物运输需求、适应临港产业发展新要求,同时解决连云港区陆域空间不足等问题,2012年以来赣榆港区围填海工程建设应运而生。

1.工程概况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岸线北起绣针河口南岸,南至龙王河口北1.2km处,岸线总长20.3公里。

通过建设防波堤和填海造陆,赣榆港区形成两个双堤环抱式港湾。

赣榆港区围填海工程即依已建成的防波堤而建。

图1赣榆港区总体规划示意图综合连云港港赣榆港区一突堤和三突堤已建成的围填海工程,其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新建围埝、陆域形成和地基处理三部分。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崇明北湖市级重要湿地修复方案的批复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崇明北湖市级重要湿地修复方案的批复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崇明北湖市级重要湿地修复方案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公布日期】2024.02.09•【字号】沪绿容 (2024) 67号•【施行日期】2024.02.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崇明北湖市级重要湿地修复方案的批复上海市滩涂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关于上报〈崇明北湖市级重要湿地修复方案(征求意见稿)〉的请示》(沪滩涂〔2023〕69号)收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国家林草局《重要湿地修复方案编制指南》(林湿发〔2022〕125号)的要求,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为统筹推进长江口“滩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高崇明北湖市级重要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根据《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和国家林草局《重要湿地修复方案编制指南》(林湿发〔2022〕125号)等文件要求,原则同意你公司上报的《崇明北湖市级重要湿地修复方案》。

二、本项目实施范围:上海市崇明区中部北侧北沿区域,长江入海口北支,西起新河港,东至G40,南抵崇明北湖南岸,北达省界线,总面积面积约1554公顷,项目范围内涵盖崇明北湖市级重要湿地范围,纳入上海市生态红线管理。

三、项目主要内容:项目基于自然演替序列的修复模式,通过湿地生物多样性提升、水环境改善、水源保障、外来入侵物种治理、鸟类栖息地营造、科普管护配套等工程,对崇明北湖市级重要湿地进行修复,解决其存在的湿地萎缩、水质恶化、外来物种入侵、生态服务价值发挥不充分等主要生态问题,构建潮间盐水沼泽、草本沼泽、库塘三类典型湿地生态系统。

四、本项目建设以及实施后的维护管理按照《关于推进崇明北湖地区生态修复工作的通知》(沪崇生态办〔2023〕4号)要求执行。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万顷沙镇红港村“美丽乡村”建设第一期——生态污水处理设施工程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万顷沙镇红港村“美丽乡村”建设第一期——生态污水处理设施工程环评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万顷沙镇红港村“美丽乡村”建设第一期——生态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单位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人民政府法人代表汤佐城联系人马香莲通讯地址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光明路49号联系电话137****1523传真66354979 邮政编码511462 建设地点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红港村立项审批部门广州市南沙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穗南发改项目[2014]107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690 其他水的处理、利用与分配占地面积(平方米) 25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 9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9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0%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2017年3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背景根据广州市南沙区发展和改革局穗南发改项目[2014]107号文,为推进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开创南沙新区开发建设的新局面,加快万顷沙镇红港村美丽乡村建设,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人民政府拟投资90万元,在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红港村建设万顷沙镇红港村“美丽乡村”建设第一期—生态污水处理设施工程。

专家评审意见

专家评审意见

休闲渔港城围填海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评审意见2017年6月27日,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受上海市海洋局行政服务中心委托,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主持召开了《休闲渔港城围填海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专家评审会。

市环保局、上海海事局、市农委水产办、海军上海基地、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市海洋局行政服务中心、市海洋管理事务中心、中国海监上海市总队、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金山区发改委、金山区海洋局、上海东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海域使用论证单位)、上海金山新城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单位)、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环评单位)等部门或单位的代表和特邀专家共29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邀请7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名单附后)。

与会专家和代表听取了建设单位关于工程概况的介绍和评价单位关于报告书主要内容的汇报,经深入讨论和认真审议,形成评审意见如下。

一、工程概述与分析1.工程概况休闲渔港城围填海项目位于上海市金山区龙泉港西侧,工程拟对龙泉港西侧区域进行围填海,项目用海面积约为,成陆面积739亩,围内吹填高程为4.0m。

本项目为休闲渔港城,以休闲文化与商住混合社区为主要功能,建筑面积。

项目区块总体布局分为滨水商业休闲街区、休闲渔港区和滨水低密度商住社区三大功能分区。

考虑到工程建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工程投资、项目进展和计划安排,本工程与周边其余6个围填海项目拟同步施工,因此本项目与相邻围填海项目之间不设置隔堤,临时排水口及龙口不在本项目范围内。

工程总投资为16195万元。

2.工程分析(1)施工期污染物源强工程施工期间对海域水质及沉积物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抛石、围堤、围内吹填以及堤前取土等施工作业产生的悬浮泥沙;工程施工悬浮物对工程海域的底栖生物、渔业资源也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此外,施工活动产生的施工污、废水、扬尘、施工噪声和固体废弃物可能对工程区域环境质量造成一定的污染影响。

(2)运行期污染物源强工程建设将改变工程海域地形及海陆属性,进而造成工程海域前沿局部水文动力条件的变化,并对海域冲淤环境也造成一定影响。

(2023)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三期工程—下后滨段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

(2023)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三期工程—下后滨段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

(2023)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三期工程—下后滨段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三期工程—下后滨段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述本次项目属于滨海旅游浪漫线三期工程的下后滨段,旨在对海岸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修复,为游客提供更美丽的海岸线风景,并促进经济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影响。

项目背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滨海旅游浪漫线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为了提升人居环境和旅游品质,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三期工程开始建设,下后滨段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也是其中的一项。

项目内容本次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1.海岸保护和修复:对海岸线进行生态修复和关闭防护,引入植被、建设生态堤防等措施,保护海岸线环境和生态系统。

2.景观设计建设:进行景观设计,改善海岸线的风貌,增加游客的观赏体验。

3.基础设施建设:对边坡进行加固,新建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提高交通便利度。

环境影响评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1.生态环境:生态修复和新建基础设施可能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2.噪声污染: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噪声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3.空气污染:部分车辆使用和建筑施工可能会导致空气污染。

环保方案为减少环境影响,降低施工噪声和空气污染,本次项目采取以下措施:1.对施工时间进行规定,以减少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2.采用环保型材料,减少空气污染。

3.建立工地附近的环保监测点,随时监测环保情况,并采取相关措施。

总结本文对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三期工程—下后滨段海岸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进行了简单的概述。

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环保规定,减少环境影响,为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建议和展望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影响,我们建议在项目实施中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反馈,共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环保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连云新城滨海湿地互花米草治理工程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一)
连云新城滨海湿地互花米草治理工程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
项目背景
•项目地点: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新城
•项目内容:治理滨海湿地中的互花米草
•项目目的: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影响范围:治理区域及周边地区
•影响对象:自然环境、人类生产生活等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自然环境影响:影响湿地植被、水质等;
•社会经济影响:影响当地渔业、旅游业等;
•环境风险评估:分析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及应对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环保目标
•治理互花米草,恢复湿地生态环境;
•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
•明确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环境保护体系。

环保措施
•建设沉积池,对湿地水质进行净化;
•确定互花米草治理方案,推广生物防控技术;
•建立环境监测、信息公开体系。

存在问题及对策
存在问题
•互花米草治理成本较高;
•可能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

对策
•通过合理评估,制定经济合理的治理方案;
•采取科学防控措施,减少环境风险;
•加强对项目过程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项目有效实施。

结束语
连云新城滨海湿地互花米草治理工程建设项目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维
护生态平衡,对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确保项目成功实施。

以上是《(2023)连云新城滨海湿地互花米草治理工程建设项目环评报
告书》的内容介绍,通过对项目背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措施、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该项目的相
关情况,也为我们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民,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希望
广大市民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为生态环境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营造美好的家园,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够享受到自然的恩赐。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