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毕业复习判断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语文毕业升学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8)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语文毕业升学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8)

毕业升学模拟测试卷语文第二轮复习小学语文毕业升学模拟测试卷(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带上信心和细心,你一定可以满载而归!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听力题。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1.港珠澳大桥是集桥、岛、隧道于一体的综合跨海工程。

()2.港珠澳大桥由西人工岛、东人工岛和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

()3.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是120年。

()4.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大大缩短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

()二、基础知识。

(32分)5.读拼音,写词语。

(6分)yōu yù xǐ zǎo kǒnɡ bù()()()chóu chànɡ biān pào jì mò()()()6.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2分)A.凉拌牛肉崇山峻岭司空见贯B.实是求事打搅别人战胜心魔C.锻炼身体恐怖电影契而不舍D.炊烟袅袅分身乏术添油加醋7.选词填空。

(填序号)(2分)A.惊羡B.惊吓C.惊喜D.惊愕(1)他整晚一反常态,行为令人十分()。

(2)他在单杠上竟能做出如此令人()的动作,不愧是体操名将。

8.判断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感情色彩。

(填序号)(2分)A.褒义B.贬义(1)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用手指着父亲。

()(2)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9.六年级语文老师想在教室墙上挂标语牌,便向学生征集名言警句。

下面句子不合适的一项是()(2分)A.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0.对句子“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为是其智弗若与”要读出反问的语气,“曰:非然也”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B.这是一个设问句。

C.学习结果不同,不是因为两人在智力上有多大的差别。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祥细答案与解析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祥细答案与解析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信息匹配1.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阳光明媚⋅(méi mèi)间⋅断(jiān jiàn)憎恶⋅(è wù)含情脉⋅脉(mài mò)藏⋅戏(zàng cáng)汤匙⋅(shì chí)悬灯结⋅彩(jiē jié)徘徊⋅(huē huái)彻⋅底(chè qiè)二、书写读拼音,写词语。

jié rán tián nìshū jí jì mò chè dǐqīng fù pái huái zhēng biàn jiàn wēi zhī zhù三、填空题形近字组词。

惧(________)候(________)避(________)俱(________)侯(________)僻(________)焚(________)籍(________)偎(________)楚(________)藉(________)喂(________)四、信息匹配选词填空。

欣赏观赏赏识赞赏1.杰克逊大叔十分(________)地望着这位年轻人,知道他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2.老师很(________)我的绘画作品,还鼓励我要继续加油。

3.上海世博会每年都会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________)。

4.爸爸勤奋好学,做事有创造性,很受老板的(________)。

严峻严厉严格严肃5.这家商场防火制度不(________),最终酿成了火灾。

6.这几天连降暴雨,河水猛涨,防洪形势十分(________)。

7.爸爸教训我时,总是一副(________)的表情,让我一看就害怕。

8.刘老师是一位既亲切,又(________)的老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语文毕业升学模拟测试卷2套(附答案) (5)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语文毕业升学模拟测试卷2套(附答案) (5)

毕业升学模拟测试卷语文第二轮复习小学语文毕业升学模拟测试卷(三)亲爱的同学们,六年美好的小学时光即将结束,中学的大门正在为你打开,当你走进考场看到这份试卷时,请相信自己六年的阅读和积累是收获满满的。

老师希望你们考试时静心答题,书写工整,考出最理想的成绩!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听力题。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8分)1.袁隆平在“禾下乘凉梦”中,梦见试验田里的水稻,植株长得比高粱还高。

()2.2014年超级杂交水稻登上了亩产超过1000斤的高峰。

()3.“禾下乘凉梦”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梦想,表达了袁隆平的美好愿望。

()4.袁隆平的话主要介绍了他的“禾下乘凉梦”。

()二、基础平台。

(26分)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铭.记(mínɡ)僧.人(sēnɡ)黄焖.鸡(mēn)B.演绎.(yì)暂.时(zhàn)缰.绳(jiānɡ)C.惆怅.(chànɡ)菜畦.(qí)头晕目眩.(xuàn)D.缥缈.(miǎo)学弈.(yì)头涔.涔(chén)6.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腊月张灯结彩不可思议B.通霄翻箱倒柜五湖四海C.剥削司空见贯焉知非福D.远眺见徽知著截然不同7.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大熊猫下山被犬欺,落荒而逃....,萌态十足。

B.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曲高和寡....,能听懂琴声的只有锺子期。

C.司马迁忍气吞声....,奋发图强,终于写成了长篇历史巨著——《史记》。

D.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8.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B.即使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也一定会兴旺起来。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试复习专项试题四:句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试复习专项试题四:句子
方法刚好与陈述句转换为反问 句相反。去掉表示反问语气的 词、否定词和表示疑问的语气 助词,将问号改为句号。
举例
蜻蜓飞得 那么快, 哪里追得 上?
蜻蜓飞得 那么快, 追不上。
专题四 句子
互换句型
互换方法
举例
把肯定句中“必须”“肯 为了不滑下
(1)肯定句→
定”“一定”之类表示肯 定的词,改为“不得不
3.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 ”“不能不”“没有……
她亲近的。
专题四 句子
【解析】本题是对句式变换的考查。原句是反问 句,表示肯定的意思,也就是“我们愿意和她亲近 ”。而B项是一般疑问句,对于“我们愿意和她亲 近”表示存疑,所以此项与原意不符。
专题四 句子
2. 按要求改写句子。 (1) 老班长严厉地对小梁说:“你的任务是坚持 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改为转述句) (2) 我必须要把表里的生物弄清楚。(改为双重 否定句)
专题四 句子
互换句型
互换方法
举例
4.直述句 与转述句
①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
第三人称“他”或“她”。
诸葛亮说,
(→1)转直述述句句② 为 ③ ④当 冒 直具直 号 述体述 和 内人内 引 容称容 号 中。涉 要 如及 改 果其 为 有他 逗 “人 号 这称。”时,改则为改转他军天甘愿令造受意状不惩立好罚,三下。,
专题四 句子
(4) 根据提示,把句子写具体。 ①老师宣布了消息。(什么时间?什么样的消息?) 一上课老师就宣布了一个让大家兴奋不已的消息。 ②湖面倒映着山色。(什么样的湖面?怎样的山色?) 波光粼粼的湖面倒映着迷蒙的山色。
专题四 句子
考点四 关联句
关联词可以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内在关联的 句子组合成一个句子,使前后意义联系更密切,层 次更清楚,表达更富有逻辑性。常用的关联词有 以下几类: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答案部编版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答案部编版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答案部编版1、棘手、机遇、极乐鸟、集腋成裘此组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的读音相同。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下列加括号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王立同学对这道数学题冥思苦想,终于(妙手偶得),有了答案。

B.盛夏又至,万物蓬勃,(油然而生)的秧苗已然开花抽穗。

C.喜剧演员贾玲言语幽默,动作滑稽,令人(忍俊不禁)。

(正确答案)D.歌曲《我和我的祖国》陶醉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真是(哗众取宠)啊!3、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敷衍yǎn 门当户对dāngB、供给jī有求必应yīng(正确答案)C、家谱pǔ门框kuàngD、阎王yán 惦念diàn4、1《窦娥冤》是我国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郁达夫的自传体白话小说是()[单选题] *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正确答案)薄奠迟桂花6、下列句子括号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中国山水画不在乎让观赏者(身临其境)地进入其中,更讲求山水画的意境,而意境的产生依赖于对事物的深入认识。

(正确答案)B.苏州园林的设计讲究(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强调随地形、地势变化而变化,要有自己的创造和地域特色。

C.《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浓浓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D.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吕伟充满自信,(神采奕奕),沉静自若地走上十米高台,从容不迫地准备开始她完美的凌空一跳。

7、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是判断句。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樯橹qiáng酹lèi 吟啸xiào羽扇纶巾guān(正确答案)B、笺注qiān 赤鼻矶jī蓑衣suō料峭qiāoC、针砭biǎn 粗糙cāo 差别chā创伤chuāngD、战栗zhàn炽烈chì对称chèng 万箭攒心cuán9、下列《红楼梦》中情节发生在端午节的是( ) [单选题] *A.琉璃世界白雪红梅B.憨湘云醉眠芍药裀C.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正确答案)D.王熙凤效戏彩斑衣10、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精湛(zhàn)竣工(jùn)眷属(juàn)B、书籍(jí)违背(wéi)拜谒(yè)C、喘息(quǎn)祭祀(sì)糟粕(pà)(正确答案)D、抵御(yù)阴霾(mái)束缚(fù)11、1《卖白菜》作者莫言,当代作家,原名管谟业,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蛙》《生死疲劳》等。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试复习专项试题二:汉字的构成及书法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试复习专项试题二:汉字的构成及书法

例字 偏旁 阳/朗 罒 拳廴
盆欠
勺禾
烤厶




蛹氵

彤页
名称 四字头 建之旁 欠字旁 禾木旁 私字边 耳字旁
鸟字旁 三点水 竹字头 页字旁
例字 罪
延 欲 稍
台 职 鸦 江 蓝

专题二 汉字
偏旁
舟 舌 宀 口 夕 止 身 寸 礻
名称
舟字旁 舌字旁 宝盖
足字旁
夕字旁 止字旁
身字旁 寸字旁 示字旁
例字
专题二 汉字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同音字在语境中的运用 。先借助读音读通语段,初步判断要填写的字出现 在哪个词语中,再根据词语来确定要填入的同音字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A、B、C、D四处需要我们填 写的分别是“年过半百”的“半”,“伴舞”的“ 伴”,“绊倒”的“绊”和“拌嘴”的“拌”。
专题二 汉字
专题二 汉字 第 1 讲 汉字的构成及书法
考点一 汉字的笔画、笔顺
1. 汉字的笔画。 笔画就是构成字形的各种点和线条,它是
汉字书写的最小单位。汉字的基本笔画有五种 :横(—)、竖(丨)、撇(丿)、点(丶)和折。
专题二 汉字
2. 汉字的笔顺。 笔顺是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具体笔顺规则见下表:
汉字规则
例字
专题二 汉字
1. “森、晶”是 品字形 结构的字,“赏、衷” 是 上中下 结构的字,“逝、庚”是 半包围 结构 的字。
专题二 汉字
2. 把下面的字按结构分类。
①周 ②围 ③秉 ④新
⑥仓 ⑦品 ⑧满 ⑨母







(1)上下结构的字:⑤⑥○18
(2)左右结构的字:④⑧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试复习专项试题一:汉语拼音基础知识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试复习专项试题一:汉语拼音基础知识

2.隔音符号。 ɑ、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
候,为了避免音节之间的界限发生混淆,要用隔音 符号(’)隔开。如:棉袄(mián’ǎo)、方案 (fāng’àn)。
3.大写规则。 (1)机构名、国名、书名、地名、报刊名称等专
有名词和专用词组第一个字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专有词组要按词连写,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ZhōnghuáRénmínGònghéguó 连云港——Liányúngǎng。
加上“儿”之后词性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 )。
A. 画——画儿
B. 花——花儿
C. 鸟——鸟儿
D. 宝贝——宝贝儿
【解析】B、C、D选项,加上“儿”之后,意思 没有发生改变。A选项中的“画”是动词,而 “画儿”是名词。
1. 下面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D )。 A. 脑瓜儿(nǎo ɡuā er) B. 纳闷儿(nà mèn r) C. 小孩儿(xiǎo hái er) D. 老伴儿(lǎo bànr)
(4)A.惶. 恐(huáng) B.偏僻. (bì) C.油腻. (nì) D.恐惧. (jù) ( 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字音的掌握情况。首先 要读准字音,再判断音节的声母、 韵母和声调是 否正确。第(1)题中,“栖息”的“栖”声母错误, 正确读音是qī;第(2)题中,“徘徊”的“徊”韵母 错误,正确读音是huái;第(3)题中,“纬度”的“ 纬”声调错误,正确读音是wěi;第(4)题中“偏僻 ”的“僻”声母错误,正确读音是pì。
1. 下面词语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 实验(shí yàn) 除非(chú fēi)
凄凉(qī liánɡ) 妨碍(fánɡ ài)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毕业语文判断题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毕业语文判断题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毕业语文判断题附答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毕业语文判断题(最新题库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判断下面句子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是一句跟孟子有关的名言。

………………………()2、“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这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一样的。

……………………………………………………………………( )3、人或事物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北京”写作“Běi jīng”。

………()4、《学弈》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汤问》是写了弈秋教两个人下棋,一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三心二意。

………………………………………………………………………………………………()5、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节日风俗,如:藏族的雪顿节,哈尼族的火把节,不同的地方也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比方,安徽的豫剧,浙江的越剧,四川的川剧。

………………………………()6、“我也茫茫然随着旋转读音是“zhuàn”,而“如薄雾”的薄字读成“báo”。

……………()7、《桃花心木》是林清玄的一篇记事文章,首要记写了种树白叟给桃花心木浇水的事,以前我们还学过林清玄的课文有《和时间赛跑》、《鞋匠的儿子》。

…………………………………………()8、“精兵简政”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缩小党、政、军等机构,减少机关的行政人员和部队战斗人员,以减轻人民负担,使部队、机关变得更精干、更灵活、更有战斗力。

……………………()9、“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从修辞手法方面来讲,这是一个设问句。

………………()10、《北京的春节》写了孩子们欢喜,大人们忙乱,从“忙乱”一词,体现了作者作为一个大人不是很喜欢过老北京的春节的。

………………………………………………………………………()11、现在网络很发达,随时可以发电子邮件,要是我们给外地亲友写时,没必要注意和封的格式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毕业复习判断题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北京的春节》作者采用了详略结合的表达方法,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喝粥写得最详细。

……………()3、“栗、械、揉、逛、挪”这五个字按音序先后排列依次是:逛、栗、揉、挪、械。

…()4、藏戏是一个戴着面具演出的,而且没有舞台,有时一部戏可以演三五天不会结束的剧种。

…………………………………………………………………………………………()5、“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6、《骑鹅旅行记(节选)》主要写了一个叫尼尔斯的男孩变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所发生的变化,表现了尼尔斯是一个能改正自己淘气、调皮的缺点的,勇敢善良的孩子。

()7、《石灰吟》的“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作者以石灰做比喻,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尚节操的决心。

…………………………………()8、《匆匆》一文,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情感。

…………………………………………………………()9、《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史铁生,文章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来写“我”的心理变化。

………………………………………………………………………………………()10、《别了,语文课》写出了“我”对中国语文课发自内心的热爱,表达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1、“肃”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肀”部,再查4画;在书写时,最后一笔是竖。

()12、《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悼念张思德写的一篇记叙文。

…………………()13、《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英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写的。

…………………()14、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 )15、“似(shì)乎、旋转(zhuǎn)、摩(mā)平、糊(hú)弄”这些多音字的读音都是正确的。

………………………………………………………………………………………()16、《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17、《金色的鱼钩》课文课文总共四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

……………………()18、“缓兵之计、初出茅庐、单刀赴会、三顾茅庐”这几个词语都源于小说《三国演义》。

………………………………………………………………………………………()19、“孔子不能决也”中的“决”是“犹豫不决”的意思。

………………………()20、“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是李大钊的座右铭,也是他高尚革命情操的真实写照。

21、《石灰吟》的“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只能够口头上吟诵,不能够动笔书写。

………………………………………………………………………………………()22、“恩重如山、狗急跳墙、守口如瓶、流年似水”这四个成语所用的修辞相同。

()23、“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这句话的朗读停顿是正确的。

()24、“我觉得好像又万根钢针扎着喉管。

”这句话不是比喻句。

……………………()25、“鼎”字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D”,用部首查字法,先查“目”部,再查8画。

()26、《表里的生物》一文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这表现了“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27、“思援弓缴而射之”与“虽与之俱学”中的“之”意思一样。

………………()28、“庸、秽、蘸、摞、膝”这五个字如果按音序先后排列,它们的顺序是“秽、摞、膝、庸、蘸”。

……………………………………………………………………………………()29、《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一首元曲,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30、《匆匆》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31、“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中的“涕”和“妻子”都是古今异义词。

()32、《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古文都选自《列子·汤问》。

………………()33、《藏戏》这篇课文按照总分总结构,具体描写了藏戏形成过程及鲜明的特点。

()34、“咬定青山不放松”中“咬”字写出了竹子的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35、《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感人形象。

………()36、《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课中“一本真正的书”指的是机器人。

…………()37、“战无不胜、攻其不备、四面楚歌、背水一战”这四个词语都与战争有关。

()3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

……………………………………()39、“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句中两个“赤裸裸”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个句子说明作者不甘心虚度光阴,力求上进的精神。

…………………………………………………………………………()40、“精兵简政”的意思是“精简人员,缩减机构。

”这一条意见是司马迁先生提出来的。

………………………………………………………………………………………()41、《腊八粥》这篇小说围绕八儿特别想吃腊八粥展开故事情节,描写了煮粥、吃粥两幅画面,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亲情,充分体现了孩子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

…()42、“耄耋老人”指的是100岁的老人。

……………………………………………()43、人或事物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要大些,例如“北京”就写作“Běi jīng”。

44、《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以“阳光”为线索,写了“母亲晒被子”“毕大妈晒水洗澡”两件事,赞扬了太阳的无私奉献精神。

……………………………………………()45、《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长篇小说,是英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

…()4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的体裁是说明文。

…………………()47、“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48、《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49、《鲁滨逊漂流记》一文中的鲁滨逊是一个冒险家和航海家,他独自一人在一座荒岛上生活了28年以后被救,终于回到了英国。

……………………………………………()5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晚春之景,用“如酥”为喻,突出春雨的可贵,草因雨而绿,小雨中的草色不是惹眼的一片碧绿,而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富有生机。

………………………………………………………………………………………()51、苏轼又名苏东坡,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52、《草房子》的作者曹文轩是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作家。

………()53、《马诗》《石灰吟》和《竹石》这三首诗表面看都是写物,实际上是在赞美人的品格和精神。

…………………………………………………………………………………()54、“魔”的部首是“麻”,“容”的部首是“宀”,“麦”的部首是“麦”。

……()5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就是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

………………………………………………………………………………………()56、《江上渔者》是唐代诗人范仲淹写的。

…………………………………………()57、“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的“若”和“若到江南赶上春”中的“若”的意思不一样。

()58、《汤姆·索亚历险记》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59、“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浣溪沙》是词的题目。

……………………()6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此句是毛泽东讲的。

…………()61、“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句话中“伟大的力量”指的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62、课文《那个星期天》按照一天从早晨到黄昏的变化表现了“我”由满怀希望到因希望落空而失望的心理过程,同时也表现了母亲操劳家务的辛劳。

……………………()63、“这个汽车模型精致极了,跟真的一模一样”中的“模”都读“mó”。

……()64、“挪、勃、逛、栗、饺”这几个字的笔画完全相同,都是9画。

…………()65、课文《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史铁生。

……………………………………()66、“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这句话中作者不用“二十四年”,却说“八千多日子”,是为了突出时间多,表达内心的空虚。

…………………………()67、《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孩子争论的问题是: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

…………()68、即兴发言时要注意发言的场合及对象。

………………………………………()69、《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70、《作文上的红双圈》一文中,老师给“我”的作文一共打了九十八个红双圈。

()71、“破釜沉舟、卧薪尝胆、闻鸡起舞”这几个成语的主人公分别是刘邦、勾践、祖逖。

………………………………………………………………………………………()7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诗人用委婉的语气,暗示了相思之苦的根源。

()73、“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这句话中“!”是指通过探索,还解决不了疑问,发现不了真理,因而感到惊叹。

…………………………………………()74、《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是一个特别淘气、顽皮的孩子,人人都讨厌他。

………………………………………………………………………………………()75、“发表意见、发布命令、发挥传统、发明火箭”这四组词语搭配完全恰当的。

()76、“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句中的“元旦”指的是公历一月一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