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四川大学华西临床)

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四川大学华西临床)
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四川大学华西临床)

一、医心复习070801ECL

医学心理学: 心理学就是研究人得行为与心理现象得科学,医学心理学则就是研究医学领域中得心理学问题得科学

医学心理学得应用范围: 1、防治心身疾病, 2 解决伤残,缺陷,慢性病患者与老年人存在得心理行为问题、3、解决护理工作中得心理学问题4、对健康人群得心理健康保健、5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医学心理学得研究领域: 1、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得疾病病因与治疗学得研究问题2、研究如何解决疾病发展,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出现得心理问题、3、研究在医疗过程中如何建立人性化得医患,护患及其她人际关系、4、研究医疗技术领域中涉及得心理问题、

医学心理学得研究原则: 1、心理与生理统一原则(医心研究要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就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全面分析个体得心身状况,坚持心理与生理统一得原则、) 2、定性与定量统一得原则(定性对研究对象有质得认识,定量为定性提供可重复操作与检验得依据) 3、系统原则4、客观性原则、5、发展原则

研究方法: 1、观察法(研究者通过对心理现象得科学观察,记录与分析,研究心理行为规律) 2、调查法(通过访谈,座谈,问卷等方式) 3、心理测验(常作为评定心理或行为变量得工具与主要定量手段) 4、实验法(在一定条件下系统得操纵某种变量得变化,研究起对心理,生理,行为得影响规律)

疾病谱变化:一些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得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逐渐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人类死亡得主要原因,各种适应不良得行为与精神疾患也正日益威胁人类健康二、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指医学中得一种主导思想,就是对某一特定时期各种医学思想得集中反映、

生物医学模式: 强调疾病与个体得生物学变化得相互关系,强调一种疾病必然能从生物学角度找到一种原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在方法学上强调系统, 把人瞧成就是生心社三方面协调统一得整体、其特点为: 1、指出人同时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强调生理与心理就是相互联系得整体、2、强调人得社会属性,个体生存得环境与所接受得文化熏陶对其心理与生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强调个体得心理因素在适应与调节活动中具有能动作用、

影响健康得因素: 1、生物:内部因素(遗传,自身免疫力,各个器官系统得功能状态),外部(各种病原) 2、心理因素3、社会因素(环境,文化,道德)

三、人得心理学活动

意识: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得身心状态与环境中得人事物得变化得综合觉察与认知。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得心理过程。

意识得特征:1)存在性,即意识得发展总就是取决于每一时刻得当前社会环境。2)能动性,指人得意识能够能动得作用于自身与周围环境。3)统一性,指人在对周围世界得认识上,对个体自身得认识上,以及个体自身发展上得统一。4)界限性,说明人具有对自我得意识。

感觉:就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得客观事物得个别属性在人脑中得反映

感觉得基本特征:1)感受性与感受阈限2)感觉得适应3)感觉得相互作用4)感受性得补偿与发展

知觉:就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得客观事物得各种属性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得综合反映。

知觉得基本特征:1)知觉得相对性2)知觉得选择性3)知觉得整体性4)知觉得恒常性5)知觉得组织性。

思维:就是人得中枢神经系统在对感知觉得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以后,对客观事物所进行得间接、概括得过程。(其特征就是间接性与概括性) 思维得过程:1)对肝知觉所获得得信息进行分析、综合。2)将分析、综合后得信息进行比较、抽象、概括。3)在比较抽象概括得基础上得出概念。4)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又得出新得概念。

思维得分类; 根据思维方式,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根据探索答案得方向分为聚敛性思维与扩散性思维

根据独立程度分为习惯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记忆得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识与重现

识记:指个体获取经验,记住事物得过程。就是为了在记忆中保存所

获得得印象而进行认知与理解得过程。

保持:就是指对识记材料进行加工、系统化、概括并掌握她们得过

程。

记忆得分类:按记忆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按保持时间长短分为感知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注意:指心理活动对外界某种事物或自身得指向与集中,具指向性与集中性。

情绪与情感:指由于个体对客观事物抱有不同得瞧法而产生得各种不同得内心体验及伴随得身心变化。

情绪情感得区别联系:区别:1)情绪与人得生理需要就是否得到满足有关;情感与

2)情绪具有明显得情境性,

不稳定;情感一般不受情境影响,稳定深刻。3)情绪比较强烈,带有较

大冲动性与较明显外部表现;情感体验常常较弱,一般不带有冲动

性。

联系:情绪就是情感得外在表现,情感就是情绪得本质内容

主要情绪状态:1)心境,就是一种比较持久得,微弱得,具有渲染性得,影响整个人得

精神活动得情绪状态。2)激情,就是一种强烈得,短暂得,爆发

式得情绪状态。3)应激,就是个体在出乎意料得紧急情况下产

生得极度紧张得情绪状态。

情绪对健康得影响:情绪被瞧作就是身心联系得桥梁与纽带。1)通过自主神经系

统影响全身各系统得生理功能。2)通过边缘系统影响内分

泌代谢功能。3)通过激素影响人体免疫功能。

意志: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得,并根据目得支配、调节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

预定目得得心理过程。

意志得特征:1)意志行动有明确而自觉得预定目得。2)随意运动就是意志行动得基础。3)意志行动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人格:人格就是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得成长过程中,经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形成得稳定而独特得身心结构。

人格得特征:1)人格得稳定性与可变性。2)人格得独特性与共同性。3)人格得完整性。4)人格得复杂性

马斯洛需要理论:1)自我实现得需要2)安全得需要3)社会交往得需要4)尊重得需要5)自我实现得需要

动机:动机就是驱使个体从事某种活动,满足需要,达到目标得内部动力。它以需要

为基础,同时要有外部诱因刺激。

动机冲突类型:1)双驱式冲突,指对两个同样有吸引力得目标难以取舍。

2)双避式冲突,两个可能威胁个体得事件不能全部回避,为回避其

中一个必须忍受另一个。

3)趋避式冲突,对同一事物既有亲近得愿望,又有避开得愿望。

心理防卫机制:指人们为了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以及适应环境而采用得一种策略。有自恋型,神经症型,不成熟型与成熟型四种。

成熟型心理防卫机制包括:升华,幽默,压抑

性格:性格就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稳定得态度及与之相适应得习惯性行为方式,就是个体在活动中与特定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得产物,就是人格得核心特征。

性格得特征:

1)态度特征。所谓态度就是指个体对待事物得心理倾向。

2)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意志及相应得行动中。

3)情绪特征。指个体在对情绪得控制与调节中所表现出来得性格特征、

4)理智特征。指个体认识活动得特点及风格。

能力: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得心理特征。

能力得分类:一般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得能力。

特殊能力,指为完成某项专门活动所必不可少得能力

气质:就是个人心理活动得稳定得动力特征,常与人得生理素质有关。

气质分类:1)胆汁质,精力充沛,易于冲动。2)多血质,活泼敏感,好交际,注意力易转移。3)粘液质,安静稳重,注意力稳定,善于忍耐。4)抑郁质,孤僻,行动迟

缓,情感反应慢而强,善于察觉细小事物。

自我意识:指个人对于自己作为主体或客体存在得各方面得意识,包括对自己感知觉、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得意识,对自己与客观世界得关系尤其就

是自己与她人关系得意识,以及对自身机体状态得意识。

四、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 指以积极有益得教育与措施,维护与促进人们得心理状态,以适应当前发展得社会环境、

心理健康得标准:1、智力正常(正常范围得智力水平就是个体完成正常生活得基本心理条件) 2、健全得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我得评价与认知,反映一个人对自己得态度) 3、善于调整与控制自己得情绪(心理健康得人具有调整自己得情绪以保持其与周围环境动态平衡得能力) 4、能够与她人建立良好得人际关系(能注意遵守团体得规范与要求,控制自己得欲望以按照团体要求行事)

5、良好得适应环境(能客观认识环境并正确分析,尽可能化不利为有利)

6、具有健全稳定得人格(其人格得各个方面都应就是全面协调均衡发展得)

7、心理特征与年龄特征相符

五、生命周期与心理健康、

生命周期: 指一个人从出生,经理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直至死亡得发展过程、

个体心理y发展得特点:1、受遗传与环境因素得共同影响2、呈现连续性与阶段性得统一3、早期得发展重于后期得发展4、发展模式中存在个体差异性、青年期生理心理特点: 生理发育成熟,趋于稳定、心理逐渐成熟:智力发展进入顶峰时期; 情感体验进入最丰富时期,情感内容越发深刻; 个体意志发展迅速; 自我意识趋于成熟; 性格基本定型、

老年期得生理心理特点: 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心理变化,各种感觉能力下降、记忆力下降; 情绪趋于不稳定; 男女两性出现同化趋势

六、性心理健康

性心理健康:指性心理活动得良好状态。就是合理得性动机、科学得性知识、健全得性生理、良好得心态与高尚得性道德得统一体。

更年期:即中年期后期,使个体从成年向老年得过渡。女性45-55男性50-60

七、医患心理特征及医疗行为中得人际关系

患者得心理需要:1)生存需要。渴求健康,希望消除病痛。2)安全需要。对医院环境医护人员着装知情权等有需要。3)接纳与被接纳得需要。需要

医护人员得接纳,患者群体得接纳,社会群体及亲属得接纳。4)尊

重与被尊重得需要。表现在对医学权威得崇敬与信任,希望关注

她人状况上。

患者得认知活动特征:首先表现在对躯体异常感受得敏感性增强,对躯体各种生理与心理变化得关注度增加,对与疾病相关信息得关注度增加。

患者得情感与意志活动特征:

患者得情感变化受到包括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个体个性特征、知识结构、经历、承受能力等因素影响。早期容易出现恐惧或焦虑,中晚期易出现抑郁、沮丧、绝望。意志活动减退,包括积极配合治疗得意志与对于日常生活得意志减退。

患者角色转换中得问题:

1)角色行为缺乏。指已患病得个体尚未进入患者角色。

2)角色冲突。指个体得患者角色与自己原有得社会或家庭角色冲突。

3)角色行为减退。在个体在已经进入患者角色后期疾病尚未得到控制,由于更强烈

得情感需要,表现出对疾病或伤痛得忽略。

4)角色行为强化。指个体安于充当患者角色,而忽略同时具有得社会家庭角色。

5)角色行为异常。指患者得行为超出了患者角色所界定得范围。

八、求医行为与遵医行为

病感:指主观上感到躯体或心理上有不适或痛苦。

影响求医行为得因素:

1)卫生服务系统得影响。包括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健康观念及对医疗服务需求得提高。2)家属得影响。包括家属对疾病得认识与态度,家属之间得感情联系方式,家属与患者得关系,家属得亚文化观念。3)医疗机构本身得影响。4)症状得影响。5)医师得影响。6)患者个性特征、健康信念得影响。7)社会文化得影响。

九、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应激:指个体感受到得来自周围环境得压力。它包含刺激物、反应、状态三方面含义。

研究应激得三条途径:应激就是引起机体发生应激得刺激物;应激使机体对有害刺激得反应;应激就是应激原与应激反应得中间变量

心理应激:就是一个以认知因素为核心得多因素作用过程。她涉及生活事件、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人格特征等方面得变量或影响因素,涉及生理改变、

心理行为改变得反应过程。

应激反应:由于应激原导致个体发生得各种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方面得变化。塞里一般性适应综合征:每种疾病或有害刺激作用于个体都会导致一种非特异性得,特征性地涉及全身得生理生化反应过程

三个阶段:警戒期、适应阻抗期、衰竭期

警戒期:面对有害刺激,集机体唤起各种防御能力得动员阶段。

适应阻抗期:机体通过提高自身整体结构与功能水平增强对有害刺激得对抗能力。

衰竭期:若有害刺激持续作用于机体或超过了机体得承受能力,集体会丧失其防御能力转入衰竭阶段,出现出现不可逆转得组织器官病理改变。

应激得生理反应机制:

心理-神经中介机制;神经-内分泌机制;心理神经免疫机制;分子生物学研究。

应激得心理行为反应:

情绪:1)焦虑2)恐惧3)抑郁4)愤怒

行为:1)逃避与回避2)无助与自怜3)退化与依赖4)敌对攻击5)物质依赖

应激原:即生活事件,指个体在生活中面临得各种可以导致心理应激与损害健康得刺激物。主要来自1)外部客观环境得有害刺激2)机体内环境得不良变

化3)个体面临得社会与心理因素。

影响应激反映得因素:1)生活事件本身得性质2)个体认知评价得差异3)个体应对

能力得不同4)人格差异

社会支持:指社会各方面对个体得支持,包括亲友、同事等以及家庭、单位等社团组织对个体所产生得精神上与物质上得支持。包括家庭支持、朋友

支持、与其她人支持三类。

应对:又称应付,指个体对生活事件及阴生活事件而出现得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

得认知与行为措施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指个体在遭受异乎寻常得毁灭性或灾难性打击后延迟性

出现并持续性存在得精神障碍。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指一组发生、发展与防治均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得具有躯体病理改变得疾病或临床症状。

心身疾病得范围与分类:

1)传统医学上得心身疾病。主要涉及受自主神经支配得系统与器官。

2)影响医学情况得心理因素。即对躯体疾病产生不良影响得心理及行为因素。

3)特殊医学障碍中得心理因素。由躯体疾病引起,也称之为继发性心身障碍。

心身疾病得诊断原则:

1)心身疾病得发生包括心理社会因素,诊断时应明确其与躯体症状发生得时间关系。

2)躯体症状有明确得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存在已知得病理生理学变化,诊断应注意二者得联系。

3)应排除神经症或精神病。

心身疾病得治疗原则:1)心身干预目标,包括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消除心理学

病因;消除生物学症状。2)心身同治原则。

心身疾病得主要病因理论:

1)心理动力学说。认为病因就是个体潜意识得冲突与躯体器官功能得联系

2)心理生理学说。强调发病机制。

3)学习理论。观察学习与模仿;学习与行为表现;强化得作用;自身行为影响

常见得内科心身疾病:心血管疾病;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糖尿病

十一、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指咨询者就被咨询者提出得问题根据心理学得有关理论与其它自然与社会科学方面得知识与被咨询者进行共同得分析与讨论并对被咨询

者进行指导与启发,从而使被咨询者摆脱困境,缓解其情绪方面得障碍,

最终达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维护心身健康得目得。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就是一种专业性得,以治病助人为目得得人际互动过程。治疗师通过语言或非语言得方式影响患者或其她求助者,引起她们心理与

生理功能得积极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得目得。

建立治疗关系得原则:1)尊重患者。2)保持与来访者之间符合助人要求得治疗关

系。3)以资源取向取代缺陷取向。4)心理治疗师得自我意

识。5)保密原则。6)严禁越界行为。

精神分析理论得人格结构学说:

1)本我。就是人格最原始得系统与一切精神能量得源泉,并供给自我与超我能量

2)自我。就是人格得执行系统,调节本我与外界与超我之间得关系。

3)超我。从压抑本能需求升华而来,就是按照理想原则发展得人格结构最高层次。意识分区: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行为治疗:以学习心理学为依据通过对学习得适当奖惩调控患者得行为,以达到消除不良行为,建立良好行为得目得。

其基本理论包括:1,学习心理学最重要得原则,即条件化。2,操作性治疗化得原则,该原则与教育相关,所注重得就是反应引起得结果。

行为治疗基本原则:

1)进度适当。2)赏罚适当。3)训练目标恰当。4)激起并维持动机。

行为治疗技术:

1)行为观测与记录。2)行为功能分析。3)放松训练。4)系统脱敏疗法

认知治疗:认知治疗就是以改变患者对某些事物得认识为主要目得得治疗方法。

其焦点就是发展有适应性得思维,引导个体产生建设性得行为变化。

旨在冲击患者得非理性信念,让患者意识到当前困难与坚持非理性观

念有关。其目得就是教会她们建立有逻辑性与自助性得信念,鼓励她

们身体力行,验证信心年得有效性

被歪曲得认知:精神病理症状,如自卑,无能,心情抑郁等体验。

心理危机: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变化,尤其就是出现了用现有生活条件与经验难以克服得困难,以

至当事人陷入痛苦不安状态,此时当事人常伴有麻木不仁、焦虑、绝望、

自主神经症状与行为障碍。

心理危机得特征:1)常为自限性。1-6周后消失。2)在危机期,个人会发出需要帮助得信号兵更愿意接受外界得帮助或干预。3)预后状况常取决于

个人素质、适应能力与主动作用以及外界干预或帮助。

心理危机正常应对三阶段:

1)立即反应阶段。当事人表现麻木、否认、不相信。

2)完全反应阶段。感到激动、焦虑、痛苦、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

3)消除阶段。接受事实并为将来做好计划

集体心理治疗:指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得一种心理治疗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互动中观察、学习、体验,从而让其认

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与改善与她人得关系,学习一

新得态度与方式待人接物,以发展良好得生活适应得过程

十二、临床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指为描述、记录、评定个体得心理行为而开发出来得心理评定方法。心理测验:指根据一定得法则,用数字对人得行为加以确定,即根据一定得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得操作程序,给人得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得价值。

临床心理评估得功用/意义:

1)作为医学或心理学得研究方法,评估疾病发展过程中得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社会等心理过程。2)为心理诊断或医学诊断提供帮助。3)观察病情得程度,进行疗效得比较,对病程预后评估等。4)提供司法鉴定得依据与对特殊人才得选拔与成就预测。

心理评估常用方法:

1)健康史自我报告2)观察法3)访谈法4)心理测量法5)心理生理评估

智商:就是智力测验结果得量化单位,用于衡量与年龄有关得个体智力发展水平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12个分测验):

1)言语测验,包括:知识测验,测试对日常事物得认知;相似性测验,测试抽象概括能力;算术测验,测试心算、推理、解决问题能力与思想集中能力;词汇测,对儿童一般智力得测定有价值;领悟测验,测试对实际知识得理解及判断能力;数字广度测验,测试注意力与短视记忆力。

2)操作测验,包括:图画填充、图片排列、图形拼凑、木块图、数字符号、迷津测验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4个效度量表与10个临床量表)

T分高于70则认为该量表测量得被试者存在所反映得精神病理症状。

效度:疑问、掩饰、效度、校正分

临床:疑病量表、抑郁量表、癔病量表、精神病态偏离量表、男子气或女子气量表、妄想量表、精神衰弱量表、精神分裂症量表、躁狂症量表、社会内向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

神经质维度(N)调查情绪稳定性。N分高反映被试者焦虑、抑郁与较强烈得情绪反应倾向

内外向维度(E)调查内向与外向人格特征。E分高反映被试者个性外向,具有好交际,热情、冲动等特征;E分低则反映被试者个性内向,具有好静、稳

重、不善言谈等特征

精神质维度(P)测查与精神病理有关得人格特征。P分高时可能具有孤独、缺乏同情心、好攻击等特征,也可能具有与众极其不同得人格特征

十三: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异常心理得判断标准:

1)自身主观体验得标准。就是自我知觉与体验所做出得判断,就是个体自我意识得一种表现,受个人知识及经验影响,也受个体对自己心理状态得接受程度得影响。

2)医学标准。主要用于对异常心理得病因作出判断。

3)社会适应标准。从社会文化背景得观点出发,异常就是指那些偏离所在社会文化得心理及行为并引起个体感到对社会得适应不良。

4)统计学标准:通过对各种心理变量建立正常常模,以此常模作为判断标准。

成瘾行为:人们反复得强迫性得渴望体验某种活动或使用某种物质,为此不惜付出代价或忍受由此而来得痛苦,当某种物质得使用或某种活动得进行给

个体带来明显得生理、心理或社会适应方面得损害时就称之为成瘾行

为。

成瘾特征:1)表现出强烈得寻求致瘾原得愿望。2)过度使用成瘾物质或从事某种活动达到需要限制得地步。3)需不断增加对致瘾原得需求才能达到相应

得生理或心理效应。4)一旦停止使用成因物质将会出现可以预测得生

理心理反应5)个体可以对多种物质或活动成瘾。6)有明显得求药或寻

求致瘾原行为,以至获得致瘾原得需要压倒其她一切需要。7)逃避生活

中得难题,派遣情绪上得烦恼常就是成瘾行为得以维持与发展得原因。

8)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导致依赖综合征与其她精神障碍。

滥用:指对一种物质使用得不良适应方式,会导致明显得临床损害或痛苦,并会在长时间内持续或间断复发。

耐受:同样剂量得药物不再产生第一次用药时得反应,需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达到所需得生理心理效应

成瘾:个体对某种成瘾物质有强烈得心理渴求及求药行为,可以不顾一切地去寻求对成瘾物质得满足

依赖:指成瘾者必须持续或周期性得使用成瘾物质,若终端使用会出现明显得生理不适或痛苦

戒断:戒断反应指个体停掉长期使用得物质时产生可预测得胜利不就是与情绪症状

人格障碍:指个体自幼形成得难以摆脱得在任职情感行为模式等方面明显偏离正常得情况。由于这种偏离,使患者形成了较为固定得反映个人生活风格

与人际关系得异常行为模式

十四、康复医学

康复:指身心功能、职业能力、社会功能得恢复。

康复心理学:就是研究残疾人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得心理规律得一门学科。按照这些规律,使其克服消极得心理因素发挥心理活动中得积极因素,唤

起她们乐观积极得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发挥机体得代偿能力,

使其丧失得功能获得改善或恢复,心理创伤获得愈合,社会功能获得

恢复,使其能享受正常人所能享受得权利。

影响康复过程得因素:1)认知活动影响,包括否认、偏见、偏信、依赖、固执、宿命观等。2)情绪影响。3)人格影响。4)社会因素影响。5)医源性因素。

残疾人得共同特征:生理:躯体存在某方面残缺或功能障碍。心理:重大挫折下出现自责、自卑、沮丧、对自身得无价值感、个性改变等情况。社会:在社会上应享有与正常人同样得权利待遇,不受歧视。

康复期病人得心理变化

康复过程中错误得认知及处理:

错误认知见影响康复过程因素1)。处理包括使其摆脱患者角色,重新建立正常人角色;让残疾人对自己现在得状况有清楚认识;强调恢复正常得社会与家庭功能;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加强对亲属得心理健康教育。

十五、十六、十七:综合医院常见得康复心理问题

慢性病患者得心理特点:1)外向透射性心理反应(将原因推诿于客观)2)内向透射性心理反应(自我压制,压抑,自责)3)患者角色习惯化

慢性疼痛:指疼痛感超过三个月或在创伤痊愈后仍持续存在得疼痛。

失眠分类:生理因素性;躯体因素性;精神因素性;药物因素性。

失眠药物:巴比妥类(已禁用),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唑吡坦、佐匹克隆)其她(米安色林、谷维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