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 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列举1840 年至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本课内容集中介绍了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义和团运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口号、结果和历史意义。

(2)注重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过程与方法:

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

通过问题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

通过史料分析、列表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归纳两个不平等条约的危害及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和屈辱,加强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

通过中国军民在外来侵略面前的英勇斗争,体会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增强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明确爱国要有理性,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反封建、实现国家近代化必须兼顾。

教学重点:中日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教学难点:《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教学方法:

1.材料解读法

2.知识迁移法

3.问题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次鸦片战争,列强的坚船利炮一次次轰开紫禁城的大门,而一个个的不平等条约又一次次地书写着中国人的屈辱。但眼泪换不来同情,妥协也不能阻止列强侵略的铁蹄。今天,我们学习近代史上对中国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两次侵华战争:第14 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展示重点难点)

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第

一部分:国家主权,大梦谁先觉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呢?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回答

【合作探究】1、中日甲午战争之因

材料1:19 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 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 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1、从材料1 看出日本为什么侵华?

学生:1、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根本原因)

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图:据此内容划一下日本的侵略路线图。同学们可以看出日本征服世界的计划非常完整,这就是日本的所谓“大陆政策”。(课件展示动画)个头不高、领土不大的小日本竟然有统治全球的野心,这至今都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警觉,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日本与中国的战争是历史的必然,所以这是甲午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材料2:1890 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谕吉力主“进行东

洋攻略,使国内人心转而外”。

2、从材料2 看出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2、1890 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现实原因)

师:朝鲜与中日战争有什么关系呢,请看材料3.

材料3: 1894 年3 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

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

3、材料3“促成中日冲突”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

学生:1894 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师:面对日本挑衅,当时的中国政府是什么态度?(太后和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

,寄希望于列强调停),那么,西方列强对此事又采取什么立场呢?(课件展示题目)【点ft思维】

1.下图是一副政治漫画,它反映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

西方列强对待日本挑衅中国的态度是( )

A.支持B.观望C.反对D.合作

学生:(B)

师:列强的观望态度纵容了日本。

第二部分:国家与民族,为谁而战?

自主学习:(自主完成,展示答案,教师适时点拨)

要求:阅读教材57 页正文第二三段、小字第二段及战争形势图,独立解决以下问题,时间2 分钟。

1、甲午战争的起止时间?

2、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场在哪里?

在战争中涌现出了哪些杰出爱国人物?试举例。

3、战争的结果如何?《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哪些?

结合材料,分析探究: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的原因

材料一:“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

材料二: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 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

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提示:内因:清政府统治腐败,没有认真准备,一味妥协退让,这既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又压倒和破坏了中国官兵地方抗敌热情;慈禧太后不顾国家危难、大搞万寿庆典,且挪用海军军费,置国家危亡于不顾,有些清军将领贪生怕死,腐败无能。

外因: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经济军事实力强于中国;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日本。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先进的资本主义

第三部分:梦醒时分,国破山河在?

合作探究2:《马关条约》之危害

1、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结合教材58 页第一段)

2、《马关条约》与以前的条约相比,新增了什么条款?由此分析列强在经济上的侵略方

式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师生合作,共同探究】

(1)《马关条约》危害

①割三地——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多媒体课件展示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漫画,认识其实质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和辽东的霸权之争。)

②赔二亿——巨额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大借外债,帝国主义列强争做中国的债主,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③开四口——开埠通商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最远到达西南的重庆。(多媒体课件展示近代中开放的通商口岸图)

④允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是前所未有的,它加剧了帝国主义向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不同:设工厂

经济侵略方式转变:由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