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风情

合集下载

潮汕春节传统习俗的乐趣与文化

潮汕春节传统习俗的乐趣与文化

潮汕春节传统习俗的乐趣与文化潮汕地区是中国广东省的一部分,以其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而闻名。

特别是在春节期间,潮汕人民庆祝新年的方式独具特色。

本文将介绍潮汕春节传统习俗以及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贴春联与福字在潮汕地区,贴春联和福字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之一。

春联是由对联组成的,对联分为上联和下联,用以祈求新年的祝福和吉祥。

上联通常写在门框的右侧,下联写在门框的左侧。

潮汕人相信这会带来好运和吉祥。

同时,潮汕人还喜欢贴福字,福字寓意着幸福、吉祥和福气。

贴春联和福字不仅可以增添节日氛围,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二、拜年与赏花灯潮汕春节期间,拜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人们会穿上盛装,前往亲朋好友的家中拜年,表达对他们的祝福。

当然,拜年的同时也少不了送上红包,这是传统的礼物,在传递祝福的同时也象征着好运和财富的赠予。

在潮汕地区,赏花灯也是春节期间的传统活动之一。

人们会到公园、庙宇或街道上观赏各种各样的花灯,其中包括灯笼、蜡烛灯、花车等等。

这些灯饰以其炫目的光芒和美妙的造型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

观赏花灯不仅给人带来快乐和愉悦的感觉,更体现了潮汕人民对节日的热情和喜悦。

三、舞狮与舞龙舞狮和舞龙是潮汕春节期间最重要的表演节目之一,也是潮汕乡亲们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

表演者身穿狮子或龙的服装,配合鼓乐和音乐,在街头巷尾表演。

这些表演充满活力,展现出舞者的技艺和协作能力。

潮汕人相信舞狮和舞龙可以驱邪祈福,保佑家庭和企业蒸蒸日上。

四、吃团圆饭与年夜饭在潮汕春节期间,吃团圆饭是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

家人会聚在一起,共享丰盛的年夜饭。

年夜饭通常包括各种美味的传统菜肴,如鱼、虾、鸡等等,这些食物象征着好运和财富的到来。

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也象征着家庭的团结和幸福。

潮汕春节传统习俗的乐趣与文化延续了数百年,是潮汕人民传承并保留的重要文化遗产。

这些习俗不仅彰显了潮汕地区浓厚的民俗文化,也是人们传递祝福、表达思念与团聚的方式。

潮汕传统节日

潮汕传统节日

潮汕传统节日潮汕地区有句话叫:“过日子,勿忘时年八节。

”潮汕地区“岁时节日”的各种活动,世代沿袭相传,蔚然为俗。

或纪念,或寓意,或祈福,富有民俗蕴义。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潮汕传统节日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潮汕传统节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称元日,为新岁之首,在潮汕地区,过年一般要热闹四、五天。

春节当晚,大街小巷,家家产户贴春联,张灯结彩。

吃团圆饭。

春节一早,大人携小孩子带上一对或二对生柑(称“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互敬如意。

春节的文娱活动有英歌舞、营大锣鼓、擎大标、布马舞、舞龙、狮、鲤鱼等。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古称“上元节”。

俗称“灯节”,潮汕人叫“正月半”,历来有“小初一,大十五”之说。

当天家家户户门楣上都要插上榕叶、竹枝,以保平安;庆元宵的节目主要有:营老爷、赏花灯、添灯、猜灯谜、抛钱掷弥勒佛等。

清明节清明节在潮汕各地上坟扫墓的习俗十分盛行,扫墓俗“过纸”。

旧时要到祖宗墓地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用红漆油出新石碑号,并在墓碑及墓堆上挂黄白两色纸条,举行祭礼。

端午节潮汕人称端午节为“五月节”,潮汕赛龙舟分“真龙”和“假龙”两种。

在包粽方面则有“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的气象谚语,潮汕人家,端午要在门楣、门环以至屋檐下,悬挂一束束用“红头绳”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共合为五种称“五瑞”。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

俗称“七月半”、“施孤”、“鬼节”,也叫“盂兰胜会”。

“施姑”当天,潮州人或以村为单位搭台“施孤”,或在自家门口摆上祭品、钱纸,祭毕烧钱纸、撒白米于地上,焚香祷祝,并把香插在房前屋后的地上。

中秋节俗称“八月半”,主要节目有:1.芋头祭祖。

潮汕有句俗谚:“河溪对嘴,芋食到畏。

”;2.拜月娘,多数人家会在中秋前一个月精心制作工艺品用以拜月,拜月当晚必不可少的物品还有如八仙桌、“(八仙)宝仔”、大香、各类水果、馅饼等,拜月者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所以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

关于潮汕的风俗

关于潮汕的风俗

关于潮汕的风俗潮汕,位于广东省东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地方。

它的独特风俗和民俗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

本文将从潮汕的传统节日、婚俗、饮食文化和民间艺术等方面,介绍潮汕的风俗。

一、传统节日潮汕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潮汕三月三和潮汕二月初二。

潮汕三月三是潮汕地区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花炮比赛。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来自潮汕各地的花炮队伍聚集在潮州市城区的大众广场上,进行花炮比赛。

比赛期间,花炮声不绝于耳,烟花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潮汕二月初二则是一个传统的祭祖节日。

在这一天,潮汕各地的人们都会前往祖先的坟墓,烧纸、烧香、祭拜祖先。

同时,还有一些传统的活动,如舞狮、舞龙、打太平鼓等,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二、婚俗潮汕的婚俗也非常独特。

在潮汕,结婚不仅是一件家庭的大事,也是一件社会的大事。

在婚礼上,新娘要穿着传统的红色嫁衣,新郎要穿着黑色礼服。

婚礼当天,新郎新娘都要穿着鞋子,但在进入新房后,要将鞋子脱掉,然后由新娘的姐妹或闺蜜帮助新郎新娘脱鞋子,象征着彼此之间的互相照顾和关爱。

潮汕的婚礼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宴请嘉宾时要用鸡蛋糕。

鸡蛋糕是一种传统的潮汕糕点,由鸡蛋、糯米粉、糖等原料制成,味道鲜美。

在婚礼上,新人要亲手将鸡蛋糕送给宾客,表示对嘉宾的尊重和感谢。

三、饮食文化潮汕的饮食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

潮汕的美食以海鲜和糕点为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潮汕牛肉火锅和潮汕蒸粉。

潮汕牛肉火锅是潮汕地区非常有名的特色美食,以新鲜的牛肉和各种蔬菜为主要原料,配以鲜美的汤底和调料,味道鲜美。

潮汕蒸粉则是一种传统的潮汕糕点,由糯米粉、虾米、肉末等原料制成,口感软糯,味道鲜美。

潮汕蒸粉还有一个特别的吃法,就是用生抽、醋、辣椒油等调料拌着吃,味道更加美味。

四、民间艺术潮汕的民间艺术也非常丰富多彩。

潮剧是潮汕地区最有名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是一种以潮汕话为基础的传统戏曲。

潮汕文化传统民俗

潮汕文化传统民俗

潮汕文化传统民俗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地方。

潮汕文化传统民俗是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着潮汕人民对传统的热爱和传承。

在潮汕地区,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潮剧和潮汕功夫。

潮剧是潮汕地区的地方戏曲,它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丰富的表演内容而闻名于世。

潮剧的表演通常包括武打、唱腔和表演,而且潮剧的唱腔有独特的音调和韵律,让人耳目一新。

潮剧的表演内容多样,既有历史传奇,又有现代故事,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除了潮剧,潮汕功夫也是潮汕地区的传统民俗之一。

潮汕功夫源自潮汕地区,
它融合了南拳和北拳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拳法体系。

潮汕功夫强调内外兼修,注重内功的修炼,同时也讲究外功的练习。

潮汕功夫的招式多样,有的刚猛有力,有的柔和灵活,让人叹为观止。

潮汕功夫不仅是一种武术技艺,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象征,它承载着潮汕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除了潮剧和潮汕功夫,潮汕地区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民俗活动,如潮汕花灯、
潮汕船歌等,这些活动都是潮汕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传承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潮汕地区的文化符号。

潮汕文化传统民俗是潮汕地区的瑰宝,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潮汕人民对传统的热爱和传承。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潮汕文化传统民俗会继续发扬光大,成为潮汕地区的文化名片,吸引着更多的人们前来领略潮汕的独特魅力。

潮汕地区的风俗

潮汕地区的风俗

潮汕地区的风俗潮汕地区,位于中国南部,以其独特的文化风情而闻名。

潮汕地区的风俗习惯深受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传统风情。

以下将介绍潮汕地区独有的风俗习惯。

潮汕人热情好客潮汕人以热情好客著称,不论是家庭还是商务场合,都习惯于热情款待客人。

来访客人一到,主人会热情地招呼客人进屋,并端上茶水和小吃款待客人。

这种待客之道体现了潮汕人的亲切和友好,也是对客人的尊重和重视。

潮汕地区的节庆习俗潮汕地区有许多传统的节庆活动,如新春、清明、端午、中秋等,每逢节庆,当地人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比如,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挂灯笼、燃放鞭炮,希望新一年能够平平安安、幸福美满。

潮汕人的饮食文化潮汕地区的饮食文化也非常独特。

潮汕菜以地道、鲜美、清淡著称,代表性菜肴有文昌鸡、潮汕牛肉火锅、客家蒸鱼等,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此外,潮汕人还有特别的饮食习惯,如潮汕人喜欢喝早茶,喜欢品尝各式海鲜烹饪,反映了潮汕人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潮汕地区的传统手工艺潮汕地区也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如潮汕牛车、潮绣、潮州木雕等,这些手工艺品精致、细腻,传承着潮汕地区的文化传统。

而潮汕的陶瓷制作、刺绣、漆器加工、竹编等手工艺也各具特色,体现了潮汕人勤勉聪明、工匠精神。

潮汕地区的传统习俗潮汕地区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如婚嫁习俗、祭祀习俗等。

在潮汕地区举办婚礼时,都会举行一系列传统的仪式,如过堂、拜堂、交杯酒等,这些传统习俗凝聚了家族感情,传承着家族文化。

此外,在潮汕地区,祭祀也是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在传统节日或祭祀活动中,会供奉祖先、神灵,祈求生活顺利、家庭幸福。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体现了潮汕人民的审美情趣,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总的来说,潮汕地区的风俗习惯多样丰富,体现了潮汕人民的独特文化气质和传统精神。

这些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使得潮汕地区成为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地方。

潮汕风俗简介PPT课件

潮汕风俗简介PPT课件

澄海陈慈黉故居
总结词
澄海陈慈黉故居是潮汕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之一 ,以其精美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 游客前来参观。
详细描述
澄海陈慈黉故居位于广东省澄海市隆都镇前美村,是清 朝末年潮汕地区著名的富商陈慈黉的故居。这座建筑群 始建于清朝末年,历时近半个世纪建成,占地面积达 6.5万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202间。故居内的建筑风 格独特,融合了潮汕地区传统建筑和西洋建筑的特点, 雕刻精美,富丽堂皇。在故居内还有许多展示陈慈黉家 族历史和文化的展品和文物,可以让游客深入了解潮汕 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
四点金
总结词
一种传统的潮汕民居建筑形式,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
详细描述
四点金是一种传统的潮汕民居建筑形式,因其四角各有一座金漆木雕而得名。这种建筑形式通常为四 合院结构,正厅和两侧的房子构成“口”字形,后厅则呈“凹”字形。四点金注重装饰和细节处理, 如木雕、石雕、嵌瓷等传统工艺的应用,体现了潮汕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THANKS
感谢观看
剪纸艺术传承
为了保护和传承剪纸艺术,许多艺术家和民间艺人致力于研究和推广剪纸技艺。同时,一些学校和教育 机构也将剪纸作为一门课程进行教授和学习,以培养更多的剪纸爱好者。
04
潮汕建筑风格
红砖楼
总结词
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潮汕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
详细描述
红砖楼是潮汕地区传统的建筑形式,以其红色的外墙砖而得名。这种建筑风格起源于明代,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和 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特色。红砖楼通常采用硬山顶、马头墙等传统建筑元素,注重装饰和细节处理,给 人以古朴典雅的感觉。
现代潮汕风俗的创新发展
与现代元素的融合
在保持传统核心的基础上,将现 代元素、科技手段等融入潮汕风 俗中,使其更具有时代感和吸引

潮州民俗文化

潮州民俗文化

一、筑生居
潮人信“风水”,死前便多选择风水宝地来 “筑生居”。所谓“生居”就是为未死的人 修的墓。为什么人没有死,就要修筑坟墓呢? 人们普遍认为:一块墓地风水的好坏,会关系 到一家子孙的福灾,此所谓“富贵官品皆由 安葬所致;年寿延促,亦由坟垄所招”。故 此,人们选择“风水”时总是十分慎重,务 必请来“风水先生。”风水宝地选定后,即 可开工修筑“生居”。“生居”修筑完毕, 便可树墓碑。一般人死后碑文上的字要涂绿 色油漆,而生居的碑文上要涂上红色,以示 人尚未死亡。
3,婚礼 婚礼
婚宴----敬茶敬槟榔----小舅子送百合汤----第 二天要给新娘送木耳猪心汤----祭祀主宰功名 利禄的司命帝君----“开井”、“舂米豆”、 “搅潘缸”----“归宁”礼,俗称“头返厝”、 “二返厝”和“三返厝”
闹洞房
“看新娘” 看新娘” 做四句” “做四句” 新娘面似桃花红,在家上会交错人。 “新娘面似桃花红,在家上会交错人。所错 同寅好姐妹,学文学武学针工。 同寅好姐妹,学文学武学针工。” 新娘娶进来,十年生九个。五个抽鸦片, “新娘娶进来,十年生九个。五个抽鸦片, 四个赌纸牌。 四个赌纸牌。”
3,生 产.
送催生, 办鸡蛋 乌豆酒
4,坐腊、开荤 坐腊、 坐腊
“坐腊” “开荤” “满月酒” “节时”
二,潮州民俗之成年礼 潮州民俗之成年礼
成年礼,古称“冠礼”:冠礼在宗庙中举行,加冠青 年的父亲先用筮决定行礼日期和哪位来宾为青年加 冠。行礼天,加冠青年站于房中。其父请来宾进门, 入庙就位,加冠青年出房就位,然后行礼。嘉宾把 规定的服饰加在青年身上,一共三次,称为始加、 再加、三加,然后用酒向青年祝福。青年由西阶而 下,拜见母亲后,回到西阶以东,由嘉宾给青年起 一个字。这样,冠礼告成。礼毕后,青年的父亲送 嘉宾出庙门。加冠青年返家中见诸亲,然后设宴宴 请来宾。 按规定,男子20岁方行冠礼。

简单描写潮汕文化特点

简单描写潮汕文化特点

简单描写潮汕文化特点一、潮汕文化的饮食特点潮汕美食那可真是一绝!就说那潮汕牛肉丸,咬一口“Q弹”得不得了,感觉像在嘴里打乒乓球似的。

还有潮汕肠粉,那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美味。

肠粉的皮滑溜溜的,里面裹着各种食材,像虾仁啊、牛肉啊、蔬菜啊之类的,再浇上特制的酱汁,一口下去超满足。

潮汕的卤味也是超有名的,卤鹅啊,卤鸭啊,那卤汁的味道都渗到肉里去了,香味能飘出老远。

而且潮汕人喝茶也很有讲究,功夫茶那是必备的。

小小的茶盅,慢慢品味,喝茶的过程就像是一场精致的仪式。

二、潮汕文化的建筑特色潮汕的建筑特别有韵味。

像潮汕的传统民居“四点金”和“下山虎”。

“四点金”建筑格局对称,中间是天井,就像一个四合院一样。

这种建筑看起来特别大气,而且木雕、石雕、嵌瓷等装饰工艺特别精美。

那些木雕的图案栩栩如生,讲述着各种故事。

嵌瓷就更厉害了,五颜六色的瓷片拼贴出各种吉祥的图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下山虎”也是很有特色的建筑形式,它比“四点金”规模小一点,但也很精巧,体现了潮汕人对居住环境的独特审美。

三、潮汕文化的民俗风情潮汕的民俗活动可丰富啦。

就拿潮汕的年例来说吧,那时候可热闹了。

各个村都会有自己的年例活动,有游神啊,演大戏啊之类的。

游神的时候,人们抬着神像走街串巷,队伍可长了,一路上鞭炮声不断,大家都喜气洋洋的。

还有潮汕的英歌舞,那是一种很有力量感的舞蹈。

舞者们画着脸谱,拿着木棒,整齐地跳动着,看起来就像古代的勇士出征一样,超级震撼。

而且潮汕人对家族观念特别重视,家族祭祀等活动都很隆重,这些活动也是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四、潮汕文化的语言魅力潮汕话真的很有趣。

它有自己独特的发音和词汇。

潮汕话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特点,听起来就有一种古朴的感觉。

比如说“食饭”,就是吃饭的意思。

而且潮汕话的语调很有韵味,听起来就像是唱歌一样。

有时候潮汕人用潮汕话聊天,那速度可快了,外地人可能听起来就像在听天书一样,但这也是潮汕文化独特性的一种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日习俗
•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最热闹,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是春节。春节, 是农历的元旦,是一年岁月更新的开始。每当年底临近,人们便开始 紧锣 密鼓地筹办年货了。因为这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大节,故此,潮 汕地区便有 着许多既同于中原地区又异于中原地区的习俗活动。 二、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 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 准备 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 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 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 也不 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 一、贴门神、春联 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 祀祖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 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 神、对联,将 宅子里里外外 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 然后 的门户装点一新。 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 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 追远、 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 潮汕话是中国古语保存得 最多的一种方言,和现代 的标准语似乎也是距离最 远的一种。 ——郭沫若
方言文化
• 汕头民间流行着大量的俗语、民谣、 歌册,还流行潮剧,构成了丰富的 方言文化。既有生活、生产经验的 总结,又有潮汕地区自然、社会特 色的反映,直接体现了汕头民间心 态、眼光、民风、世情,是研究汕 头文化的第一手材料。 民谣是民间流行的歌谣。与其他地 方一样,汕头歌谣中有情歌、生活 歌、滑稽歌、叙事歌、仪式歌、儿 歌、过番歌反映被迫去东南亚谋生 的歌谣)。( • 潮汕歌册是用潮汕方言写作的长篇 叙事唱本,多为妇女咏唱,内容十 分丰富。潮汕歌册产生于明中期, 晚清时被印成歌本,在潮汕地区广 去的女儿们 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 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 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 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 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 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礼仪习俗
• 汕头民间传统,来往交际,婚丧嫁娶,生育成长,皆有一套礼仪习俗。 有汕头地方特色的是婚礼歌、祝寿等习俗。 • 婚礼 最有特色的是唱婚礼歌。 新郎牵着新娘的手,或者 现在在农村还能见到。新娘的 新郎抱着新娘过火盆(炭盆) 伴娘在婚礼进行的各个环节吟 时,伴娘唱: 咏吉利、祷祝内容的歌。 •
三、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 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 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 给长辈。这俗称为“压肚腰”, 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 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 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 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 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节日习俗
六、迎神接福 正月初四是“神”或曰“迎 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 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 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 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 的善恶。正月初四这天,再回到 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 户户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临。
行业习俗
• • 农业方面 农民按照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情况、各种农作物 的生长特性,适时安排耕作,形成了一年24个季节的生产习俗, 并把自己的生产经验总结为农谚,成为指导农业的准则。 渔业方面 渔民每年正月初五以后出海捕鱼。出海前,要在海 滩拜海神,祈求出海平安。因为出海捕鱼风险很大,所以,渔 民有许多忌讳。现在,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在鱼类繁殖和生长 期,汕头渔民遵守国家规定,实行休渔制度。 工商业方面 汕头传统手工业和商业历来 • 发达,私营工商业者在经营方法和技术传 承方面都有其习俗。解放前,技艺性强的 操作,多采取家传授徒的制度,直到今天, 有些技艺还是如此。商行习俗,十分重视 开春新市和年末结账。旧时,在商业界还 有些隐语或暗示手语等行话和僻语,现在 还流行于东南亚一带的一些潮汕籍商人中。 在农村有“市”和“圩”。“市” 是固定的交易场所,每天都开始 交易。“圩”是定期集市,每月 定期开市若干次,一般清早集市, 午后散“圩”。

饮食习俗
• 汕头人饮食自成体系,主食以 大米为主,早餐多吃稀饭,烹 潮菜,喜食鲜腥,饮功夫茶。 • 工夫茶 “工夫”是讲究烹茶品 茶方法的意思。工夫茶有一整套 讲究茶具、茶叶、用水、冲法、 品味的茶经。
饮食习俗
宗教信仰
• 汕头地区多种宗教盛行,如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各有自己的 宗教仪式。除宗教信徒外,汕头民间多神信仰,特别是农村。 • 汕头各种宗教形式上各自分立,但往往互相渗透。如,有的佛教寺院里供 奉老子神像,有些庙里把天后娘娘、观音、王母娘娘供奉在一起,有的把 如来佛、老子、孔子一起供奉,不少百姓家里还供奉着“地主老爷”,以 保平安。一些人尊崇各类保护神。如渔家船民敬奉天后娘娘,农家敬奉土 地神。这些活动中包含有许多迷信因素。
手牵阿娘跨火烟,夫妻偕老二百春。 金马上堂玉堂客,五代同堂公抱孙。 祝寿 后辈给长辈贺寿,体现了 火烟踏毕步再移,轻轻迈步入房旁。 敬老的民俗心理。汕头习俗,以 梦得明年得贵子,双双贵子读诗书。
五十岁为处寿或上寿。而五十为 一百折半,一般人忌讳五十岁 寿。一般以六十虚岁或六十周岁做大寿庆,此后,逢过十 年做大寿庆。旧时,富户人家都要宴请宾客。平常生日进 行小庆,只是举行家宴,不邀请亲朋。
方言文化
• 汕头人讲潮汕方言。据专 家研究,潮汕方言起源于古老 的闽越土语。秦汉时,中原地 区人民大量南迁入潮,他们带 来的中原方言与古闽越土语逐 渐融合,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 潮汕方言基本成型。到了魏晋 南北朝时期,潮汕方言在整个 潮汕地区逐渐流行开来。到明 清时期,潮汕方言成为独立的 次方言。对潮汕人来说,潮汕 方言是潮汕族群的纽带,有巨 大的凝聚力。
民俗建筑
• 汕头民居建筑,城乡有所不同,风格多样。汕头人注意适应地形地势, 选筑各种风格的民居。
• 民居建筑形式,有四进 “驷马拖车”式,“四点 金”式,“下山虎”式, “百凤朝阳”式和“竹竿 厝”式。
民俗建筑
• 在农村,人们喜欢聚族而居。村寨 的公厅、祠堂是联系族人,祭祀祖 先的场所。村前屋后多种榕、竹。 • 汕头老市区小公园一带还保留着不 少近代居民和商铺合一的骑楼。 •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多数住 进了具有现代气息的楼房,并且都 重视室内装修。
节日习俗
四、拜年,送“大吉” 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 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 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 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 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 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 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 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 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 说不同的祝语。落座后,主人会殷 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 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 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 换,意在互赠吉祥。
潮汕民俗文化探究
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
• 人们常说“入乡随俗”。俗,就是指民 俗,是一个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形 成的风俗习惯的总称。它包括饮食习俗、 节日习俗、礼仪习俗、职业习俗等,是当 地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共同遵 守的一种规范。风情,指一个地区的风土 民情,它包括方言、民风、宗教信仰等方 面的情况。
在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中,也有约定俗成的习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