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选择一个正确答案()A . 鲁迅写《范爱农》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B . 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 . 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D . 《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2. (2分)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 . ④②⑤③①B . ④③①②⑤C . ④①②⑤③D . ④①③②⑤3. (2分)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A . 《马说》《岳阳楼记》《水调歌头》《小石潭记》的作者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B .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

C . 《浪之歌》是选自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泪与笑》。

D . 《云南的歌会》是《沈从文散文选》的一篇,原文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4. (3分)(2020·襄州模拟)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方格中。

奉献微不足到,不必家谕户晓。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5. (7分)(2019·杭州模拟) 古诗文默写。

(1)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

________,蝉鸣黄叶汉宫秋。

(许浑《咸阳城东楼》)(2) ________,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________。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若夫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023年东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东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东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一、情景默写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远方是脚的方向:王维远赴边地看到了“大漠孤烟直,(1)_________”的雄浑奇景(《使至塞上》);岑参征战塞外见到了“(2)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奇妙美景;王湾在北固山下遇到了“(3)_________,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的美好景象;苏轼在黄州欣赏到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的如水月色。

故园是心的归宿:辛弃疾笔下有“(5)何处望神州?________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范仲淹词中有“(6)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木兰诗》中,木兰辞官不就,眷恋家园生活的诗句是:“(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初中生活转瞬即逝,我们即将告别母校。

也许你会吟诵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无限深情地走在校园里,想把学校的一切都装进脑海。

校道两旁的花坛上,鲜花(1)làn màn,同学们一起种下的柳树,垂下(2)pósuō的枝条。

老师们迎面走来,(3)hé yán yuè sè地向你点头,她们的课堂风趣而不失严谨,为让你更好的掌握知识,决不允许你(4)fúguāng luèyǐng地学过就算了。

你一定会感谢这里的一草一木,感谢老师和同学,在你的青春年华里,留下了许多美好温馨的回忆。

三、选择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无论是演员阵容、精湛的演技还是叙事节奏、人设塑造,《狂飙》都做到了相对应的高质量。

B.吴京、李雪健等领衔主演的电影《流浪地球2》,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享受和硬核科幻背景下的中式浪漫。

东莞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10套模拟精选】

东莞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10套模拟精选】

东莞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10套模拟精选】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一、(6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恻.隐/深不可测.掺和./随声附和.B.伫.立/贮.蓄能量字帖./妥帖.C.粗犷./心旷.神怡骸.骨/骇.人听闻 D.河堤./颔首低.眉驳.船/妄自菲薄.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家喻户晓语无伦次大相径庭心无旁骛B.德高望重不容置疑翻复去人材辈出C.默守成规忧心忡忡郑重其事不修边幅D.众目睽睽迫不急待张惶失措鸠占鹊巢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自从有了书籍,就有了读书方法。

梁启超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抄录或笔记,这种______________的办法笨是笨极了,真正做学问的人却总也高不了;陈寅恪读书,习惯将自己的考证、注释、心得写在书眉上,这种___________的方法使他成为“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胡适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种的读书方法同时适用于科学与人文;朱自清则主张______________,特别推崇姚鼐的“放声疾读,久之自悟”。

A.博览质疑诵读精读B.精读博览质疑诵读C.诵读精读博览质疑D.质疑诵读精读博览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百度”、“美团”、“饿了么”,这三家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在700万单左右。

B.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C.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D.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PM25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③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④这样,窗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宏伟初级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宏伟初级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宏伟初级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海洋深处还有许多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其巨大的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B.这十八个罗汉个个都只有拳头大小,十八个罗汉有的在念经,有的在敲木鱼,有的在打拳……它们形态各异,惟.妙惟肖...。

C.中国教育有很多优良传统,也有很多成功做法,在人才培养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与国外相比是各有短长,不必妄自菲薄....。

D.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生动展示了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这些都是专家们研发探索和首次尝试的结果。

B.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考试时又没有按照要求仔细审题,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正如灵魂的高低决定着人的水平一样,主题的深远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作品的水平。

D.新时期的雷锋精神应赋予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呢?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恰”在诗中竟然这样的传神。

真正的好文字也是恰好。

①我最喜欢的是后两句,“恰恰”多有意思的词语,生动鲜活,惟妙惟肖,有音律之美。

②小时候读杜甫的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③原来“恰恰”是形容黄莺的鸣叫声,见蝴蝶在花丛中蹁跹起舞,枝头的黄莺忍不住唱起歌来。

④春天的气息一瞬间扑来,莺歌燕舞,花开陌上,内心充满无限的喜悦。

A.④③②①B.④②①③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niàng)嫉.妒(jì)莅临(lì)迥乎不同(jiǒng)B.炽.痛(chì)殷.红(yān) 祈.祷(qǐ)恪尽职守(gè)C.哺育(bǔ) 默契.(qì)污秽.(huì) 吹毛求疵.(cī)D.愧赧.(nǎn)锃.亮(zèng)诘.责(jié)拾.级而上(shí)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拗.断/执拗.建都./通都.大邑拾.级而上/路不拾.遗B.饯.行/栈.桥契.合/锲.而不舍屹.然不动/孜孜矻.矻C.屏.弃/屏.蔽落.款/落.落大方三更.半夜/少不更.事D.喑.哑/谙.熟创.伤/满目疮.痍睚眦.必报/吹毛求疵.6.阅读下面一则启事,完成后面的问题。

2024届广东省东莞市中学堂六校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4届广东省东莞市中学堂六校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4届广东省东莞市中学堂六校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城市管理者们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开拓进取,积极担当。

B.在党中央高度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今天,竟然还有如此漠不关心....群众疾苦的领导干部,真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C.学校艺术节汇报演出晚会上,我班京剧社团将《贵妃醉酒》唱得字正腔圆,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样,令领导、家长、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

D.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只有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才能使我们有质的飞跃。

2.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选择填入恰当的句子。

( )(1),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之中,发现一大丛新长的桉树,枝椏上翘,新芽竞长,欣欣向荣。

(2)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

A.(1)春夏初交,群峰碧绿(2)其乐融融,涉猎其中B.(1)群峰碧绿,春夏初交(2)涉猎其中,其乐融融C.(1)春夏初交,群峰碧绿(2)涉猎其中,其乐融融D.(1)群峰碧绿,春夏初交(2)其乐融融,涉猎其中3.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速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漫步古诗文苑】1.(10分)资料组的弘毅在“漫步古诗文苑”时,感念古仁人的情怀与精神,整理了积累卡片,请你补全。

序号名句精神内涵坚持独立人格,始终坚定志向。

①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十二章》)②醉能同其乐,,太守也。

(欧阳修《醉与民同醉同乐,内心怡然自得。

翁亭记》)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生命奏响壮歌,丹心映照史册。

丁洋》)辛酸华发早生,仍想建功立业。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自信一往无前,直抵理想彼岸。

⑤,。

(李白《行路难(其一)》)抛开自我悲苦,喜看新人辈出。

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即便耗尽生命,此心依然不变。

⑦,。

(李商隐《无题》)2.(2分)弘毅还发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咏月之作不胜枚举。

请结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月”这一意象,品析作者流露的情感。

【设计活动海报】3.(5分)阅读回答问题。

(1)宣传组为让同学们更清晰直观地感受读书的意义,需要从以下两张图片中选择一张作为宣传海报的配图。

你会建议选择哪一张?请说明理由。

我会选择,理由是:。

(2)宣传组在海报两侧加上一副对联。

上联是“阅水读山,清风展卷书声远”,请你从下面选项中选出一个最适合的下联A.书林漫步,读书展卷志高远B.吟今诵古,妙笔生花名士多C.读书悟理,书海求真贵在勤【参与读书论坛】4.(4分)知行中学举办了读书云论坛,云论坛里有这样一个贴子:“《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但吸引了千千万万的读者。

”请你根据提示帮网友“沙河小草”和“东州小帅”补全跟贴内容。

网友“独上高楼”:海底世界充满异国风情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最吸引我。

网友“沙河小草”:航路途中的历险故事最吸引我,比如(举两例)。

网友“东州小帅”:尼摩船长的复杂个性最吸引我,他是一个既随和又任性、、的人。

(仿照画波浪形的词语格式举两组相反的词语评价尼摩船长。

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知识及其应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共5题;共10分)1. (2分)选出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 . 竹匾(biǎn)时辰(chēn)雕塑(sù)B . 咀嚼(jiáo)掸土(dǎn)跌倒(diē)C . 囫囵(lùn)钢盔(kuī)踌躇(chú)D . 翘首(qiáo)凝视(níng)沮丧(jǔ)2. (2分)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有错的一项是()A . “感动温州”人物“兰小草”是谁,无人知晓,但“兰小草”的善举,家喻户晓。

B . 杭州是水乡,河网纵横交错,这给各地的端午节划龙舟活动带来了便利。

C . “地沟油事件”在众多社会热点中出类拔萃,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D . 乔布斯锐意进取,百折不挠,创造了“苹果神话”,成了许多人的精神偶像。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突出的成绩。

B . 任何一届世博会的成功,不仅记录了人类文明的一个个脚印,而且表达着人类对时代和未来的思考。

C . 云南热带作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都使云南跻身为国内资源最丰富的省份。

D . 发扬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4. (2分)(2019·滨州) 把下面句子组成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明代万历年间,陶瓷大师吴十九创制了一款“卵幕杯”,“薄如鹅卵之幕,莹白可爱”。

②这种脆弱又坚韧的美,靠的是利胚师傅的功夫。

③景德镇的薄胎瓷源于宋代影青瓷,那时这种瓷器就有“滋润透影,薄轻灵巧”之说。

④以一只敞口薄胎白瓷碗为例,拉胚师傅做出的器型还是厚墩墩的,碗口、碗腰、碗底处留有少许蓄泥,利胚师傅的工作则是尽可能地削薄胚体,只留下薄薄的一层胎骨,一只100克的碗利胚后只剩下不到20克。

广东省东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广东省东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广东省东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阅卷人一、积累运用;学校开展“最是书香润我心”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30分)得分1.活动一:【诗传书香】班级组织了古诗文赏析会,同学们畅所欲言,请你补充下面发言内容。

小红:诗词中包含的情感荡气回肠,有怀才不遇的抑郁难平,如①“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有揭露丑恶、同情百姓疾苦的,如②“半匹红纱一丈绫,”(白居易《卖炭翁》;有关心国家命运、渴望报国的,如③“,"[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小明:很多诗句蕴含人生哲理,给我们启迪,如④“,”(王安石《登飞来峰》);⑤“,”(陆游《游山西村》)。

小岳:我对诗文中描写人或景的语句很感兴趣,如⑥“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⑦“,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⑧“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口”(郦道元《三峡》);⑨“,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2.学校文学社想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拍摄成微电影,你认为在拍摄最后两句诗(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时应呈现怎样的镜头?请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卡片影视常用镜头景别常识远景: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开阔,景深悠远。

全景:出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场景全貌的镜头。

中景:俗称“七分像”,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

近景:表现人物腰部或胸部以上形象的镜头。

特写:表现人物肩部以上部位或有关物体,景致的细微特征的镜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文人撒书香】班级开展“你心目中最酷的古代文人”投票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想要投票给苏轼,下面是小组代表晓宇草拟的发言稿,请你一起修改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运用(24分) (共5题;共24分)1. (10分)古诗名句默写。

①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___ 。

(李清照《醉花阴》)②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③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________ 。

(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④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⑤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⑥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⑦古诗常化用典故,借古喻今,抒发情感。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暗藏刘禹锡对贬官多年后物是人非的沧桑感叹,苏轼则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愿。

2. (4分) (2018八下·沭阳月考) 读语段,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依次填写)心有明灯,便心无旁wù________,便可拒绝黑暗、胆怯,拥有一份热忱________的心情,一份必胜的信念,一份大义凛________然的胸怀;心有小窗,便有亮丽的阳光进来,小酌一些温暖的故事,便有自由清风邀约一些花香或者白云。

心有琴弦,纵然客去茶凉,仍有小曲缓缓响起,yùn________含满树桂花知音而化为酒香的意境。

3. (3分)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理解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指青年时期)B . 街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好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指唱歌跳舞的水平不断提高)C . 如果把她们性格的棱角磨平了,这个队也就没有希望了。

(这里比喻鲜明的个性)D . 笔迹有的粗犷,有的娟秀,有的由几个名字组成一个个别致的图案。

(非常野蛮)4. (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 . 据统计,2017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12.7%左右。

C . 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动,目前全面启动。

D . 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5. (4分) (2018八上·天台期中) 阅读新闻,回答问题北京新华社消息:1990年4月4日,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有关人士透露:中国将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轨道。

这项发射定于1990年4月7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进行。

据了解,这颗卫星是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由总部设在香港的亚洲卫星公司购买和经营。

目前,发射工作进展顺利。

这是中国首次承担商用卫星的发射服务。

届时,中央电台和四川电视台将联合进行发射现场直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将用英语向国外同步播出。

作者按:就在新华社发布这一消息的同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里也向世界播放了这一消息;并对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有关发射准备工作状况作了现场直播。

如此一来,中国的火箭要发射美国的卫星,一时间成了“地球村”一个热门的话题,全世界的目光都盯住了中国,盯住了西昌!于是,1990年3月30日上午,我从北京匆匆登上了飞在都的飞机;当晚10点,又爬上了从成都开往西昌的特快列车,开始了闪电式的采访。

(1)请根据第一段材料中的内容,拟写恰当的新闻标题。

(不超过20个字)(2)以上材料第二段中的“作者”是________,本段材料选自《________》序章。

(3)下面对《长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一九三一年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六届四中全会在远离苏区的上海秘密召开了。

B .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的战略。

C . 在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

D . 瑞金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二、阅读理解(46分) (共4题;共46分)6. (10.0分) (2020八上·潜山期末) 文言文阅读。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 ________大丈夫哉?②丈夫之冠 ________也,父命之③以顺为正 ________者,妾妇之道也④是 ________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⑤太上贵 ________德,其次务施报(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②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3)用原文中的关键词填空。

(甲)文孟子讥讽公孙衍和张仪能成为“大丈夫”的原因是________;(乙)文作者认为对于“富贵者”来说,“好礼”带来的影响是________。

(4)结合(甲)(乙)两文,分别概括两文的观点。

7. (9分)(2017·东海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宣帝时,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起,二千石①不能制。

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

问:“息盗何策?”遂对曰:“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②中耳。

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上改容曰:“选用贤良,固将安之。

”遂曰:“臣闻治乱民如治乱绳,不可急也。

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

”上许焉。

遂乃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

”遂单车独行至府。

盗贼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

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

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注释】①二千石:年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

此指郡太守。

②潢池:即池塘。

此指渤海郡。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御史举龚遂可用________②上改容曰________③上许焉________④持兵者乃为盗贼________(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②盗贼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

(4)你认为龚遂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8. (10.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①我是在贫穷和耻辱中长大的。

父亲是一位蹬三轮车的,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

这令我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学。

同学的话提醒了我,如果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父亲,他们又该如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耻辱感击垮了。

从此,我再也不让父亲送到校门口,在离校门口很远的地方就偷偷下了车。

②我的母亲四处打工,为我攒钱。

她坚信,我能考上大学。

从我上学开始,每次学校公布成绩的日子就成了我们约定的节日。

那天我们会吃上一顿红烧肉,以示庆祝。

在我的印象里,红烧肉是最好吃的东西。

没想到大学里的一次红烧肉,却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记忆。

③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母亲被巨大的学费数额吓呆了,她拿出了全部的积蓄,也仅够我一个学期的费用。

我只好向学校提出了特困助学申请。

④上学没几天,全班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因为我被安排住在便宜而破旧的老楼里。

与众不同的我成了他们着重注意的人。

他们用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

上学一年多,前后左右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箭穿心。

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噎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

我用读书来消解难熬的孤独。

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们。

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以极大的安慰。

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极了。

再有就是我在大学里过第一个生日时,我奢侈地买了一份红烧肉……⑤后来就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个耻辱的日子。

那是一次社团活动,大家讨论帮助特困学生的事。

有同学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特困生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班有的特困生还上网吧,吃红烧肉……我无地自容。

我这才发现了贫穷不在于它本身,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精神折磨。

我无法忍受这种被打入另类的感觉。

⑥当帮助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

我在忍受现实还是退学之间犹豫了很久。

我想起了父亲的后背,我想起了母亲在我接到的录取通知书时四处奔走相告的情景,我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决心……我忽然感到,我无权选择放弃。

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

⑦第二天是写作课,老师的作业是感受你生活中的爱。

许多同学充满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们感激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幸福,为他们创造的条件……老师不做一声,直到最后,才失望地问:“还有没有同学要说?”我举起了手,讲了父亲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流着的汗;我讲了母亲为我攒钱的情景。

我讲了小时候吃苹果,父母把苹果细细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喂我吃,而削下的苹果皮,他们却谦让着,谁也不肯吃,最后,母亲又用它给我煮了苹果水。

我说我很庆幸,贫穷只让我生活更艰难些,但它却不能剥夺我爱的权利,我感谢父母的爱。

我为小时候对父亲的伤害而忏悔……⑧教室里响起一片抽泣的声音。

⑨下课时老师对我说,我非常感谢你,你比我更清楚地告诉了大家,什么是爱的真谛和尊严的意义。

⑩从这时起,我走出了耻辱,我用一种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态与同学们相处了。

我不再为只有一个馒头的午饭而难为情了,我能坦然地穿着陈旧的衣服走在青春靓丽时尚流行的校园里。

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1)阅读全文,回答“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是什么?(2)请写出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句话,并谈谈理由。

句子:理由:(3)文章第④段加线词“噎”用得好,好在哪里?(4)阅读第④段,请简要回答“我”为什么要上网吧聊天?(5)仔细阅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会在给父母的信中写些什么内容?(只写内容要点)9. (17.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