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活化测井技术18页PPT

合集下载

氧活化水流测井技术资料

氧活化水流测井技术资料

油管内上水流流量测量
Y堵1925.82m 滑套2122.48m
124.82m3/d
121.42m3/d 123.08m3/d 120.45m3/d 121.53m3/d 123.48m3/d 121.99m1231/d.99m3/d 123.28m1233/d.28m3/d
封隔器2146.12m
滑套2162.20m 封隔器2174.57m
2、注聚剖面: 对于注水剖面测井常规的测井方法有:井温法、
流量法。
常规的测井方法的不足: 井温法:不能定量解释; 流量法:由于聚合物粘度较大,涡轮流量测井误差较大;
电磁流量不受粘度的影响,可较为准确的测量。 上述两种方法不能适用于油管过层的注聚井。
3、窜槽检测: 对于窜槽检测常规的测井方法有:井温法、同位素示踪
封隔器:1393.5m—1395.8m
3、注聚合物井氧活化水流测井
目录
埕XXXX-XX井 氧活化 水流测 井成果 图。
埕XXX-X-XX井氧活化水流测井解释成果表
目录
通过解 释成果 可以看 出氧活 化水流 测井不 受流体 粘度的 影响
4、验证封隔器井氧活化水流测井 BZ26-2-A4井产出剖面测井解释成果图
4、氧活化水流测井不受井内管柱及工具的影响,可以检测管 外窜槽。
注入剖面测井方法的优化 同同位位素素载载体体法法
水井类型
测井系列
井温法 同位素载体法 组合测井法 电磁流量法 超声流量
★ ★★
氧活化测井法 ★ ★ ★
★ ★ ★★ ★★ ★★
★★★
注水井





★★★
★★★
★ ★ ★★ ★★ ★★
注聚井

测井技术ppt -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测井技术ppt -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25mv|+

自然电位 原状地层
侵 入 带 ( 稀 溶
浆 ( 稀 溶 液 )


泥岩 砂岩
泥岩
1、自然电位测井
•曲线特点
砂泥岩剖面: 泥岩处 SP曲线平直(基线) 砂岩处 负异常(Rmf > Rw )
负异常幅度 与粘土含量成反 比,Rmf / Rw 成正比
曲线应用
① 划分岩层界面 ② 确定渗透性岩层 ③ 确定水淹层
是否含气,计算储层的含水饱和度和矿物 成分; • 3.计算地层的泥质含量
补偿中子和中子伽马测井
•基本原理
中子源快中子地层介质热中子
补偿中子测井(CNL ):测量地层对中子的减速能力,测
量结果主要反映地层的含氢量。
中子伽马测井( NG ):测量热中子被俘获而放出中 子伽马射线的强度。
两者均属于孔隙度测井系列。
曲线应用
①确定岩层界面 ②划分渗透层 ③确定岩性
①确定岩层界面 曲线应用
由于它电极距小,紧贴井壁进行 测量,消除了邻层屏蔽的影响,减小 了泥浆的影响,因此岩层界面在曲线 上反映清楚。分层原则是用微电位曲 线的半幅点来确定地层顶底界面。对 于薄层,必须与视电阻率曲线配合, 才能获准确结果。
②划分渗透层
油开井测井系列
1:500测井 项目
(全井)
1:200测井项目 选测项目 (目的层段)
1 双感应
1 双感应—八侧向 地层倾角
2 声波时差 2 声波时差
3 自然电位 3 补偿密度
4 自然伽马 4 自然伽马来自5 井径5 自然电位
6 井斜
6 微电极
7 4米电阻率
8 井径
自然伽马能谱 补偿中子 地层测试

氧活化测井仪操作方法及测井工艺介绍

氧活化测井仪操作方法及测井工艺介绍

单芯多功能水流测井仪操作方法及测井工艺一、测量原理氧活化测井的基本原理是依据脉冲中子活化氧原子,使活化的氧原子产生特征伽马射线。

流动的活化水流经四个探测器,各个探测器连续纪录Υ计数率随时间推移变化的时间谱,并根据时间谱计算出谱峰的渡越时间,由各个探测器的源距和计算出的时间谱的渡越时间得到活化水的流速,并根据实际测量的空间截面积和一天24小时的时间长度计算得到该测量点一天的流量。

二、测量要求:1、总注入量稳定:由于采用点测方式,因此要求在水站连续监测被测井的总注水量一段时间,确认注入量稳定(实际测量时,在200米处进行第一点的总流量测量,在喇叭口或分层配注之上测量第二点总流量,两个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总流量应基本相同)。

变化的注入量将导致氧活化测量资料产生误差,甚至无法解释。

所以要求测量时段内,注水井的注入量必须稳定。

2、测量过程监控:(1)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要对于当前测量的流量进行监控,对时间谱峰,操作员应监控时间谱的测量质量和测量结果,对于每个测量点的时间谱进行现场的初步计算,计算得到的流量结果应符合流量变化的总体趋势。

(2)根据管柱情况判断水流的方向,对下水流,应从上至下顺着水的流动方向进行测量,直到测量到零流量。

对于上水流从下至上顺着水的流动方向进行测量,直到测量到零流量。

(3)如果有明显流量增加,必须重复测量来证实。

源和探头要尽量避开油管节箍。

对于异常的测量结果,如:谱峰质量不好、油管峰与环空峰不易区分、流量计算结果不合理等情况应采取补测、加密测量、追踪谱峰异常的变化点,以及复测正常时间谱测量点的方式,找出异常点的变化原因,为测后处理提供足够的解释信息。

3、校深:仪器断电上提或下放,在目的层上方选择合适深度点开始进行四参数连续测量(下测),测速500米/小时,监视节箍曲线防止遇阻;选择一测量段上提连续测量四参数,测速600米/小时,通过GR、CCL曲线校深;修改深度后,仪器应重新上提测量四参数,确定深度正确。

连续氧活化技术测井技术

连续氧活化技术测井技术

有效渗 透率 (μ m2)
测点深 度(m)
520 1144 1152 1170 1179
脉冲中子 相关法测 氧活化 试 注入量 注入量 (m 3 /d) (m 3 /d)
74 0 34 0 40 87.7 0 30.7 0 57
葡Ⅰ1① 葡Ⅰ2 葡Ⅰ15 葡Ⅰ6-7
1.2 4.8 5.8
0.06 0.07 0.09
连续氧活化测井技术
同位素示踪法存在沾污、大孔道等缺点。而氧活化测注入剖 面技术应用也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仪器成本高寿命短,一 个国产中子发生器价格 20-30万元,寿命均 20-30口井。也就是 一口井测井成本单中子发生器就增加一万元。二是活化氧的放 射性半衰期为 6.73 秒。中子发射后经 3-4 个半衰期约 20-28 秒后 就测不到了。所以新仪器的测量下限流量最低10m3/d。旧仪器
根据分层注水油管结构在被测井段水嘴上方一定距离(大小视流量而定) 用井下仪器释放一个放射性活化物质脉冲(1-5秒)。然后测量仪器反复跟 随这个脉冲,直到它进入油管外各地层为止。测量的曲线数据如图所示 :
从图中可见,放射性脉冲在不同曲线上所处的深度位置和
时间是不同的,这正反映了井下水的流动状态。 用相邻两条测量曲线的数据做互相关运算可得到两个脉冲
2、--相关流量测井
随着油田深入开发,因受各种条件影响,造成同位素
吸水剖面测井解释精度下降,降低了对注入剖面评价的准
确程度。 1、地层大孔道造成同位素进层。 2、各种类型沾污的存在是解释中的一大难题,尤其当 沾污正对射孔层时的消除或校正。
鉴于上述原因,我公司在今年研发了相关流量测井方法,
通过对比发现,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同位素进层和粘污的 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测井效果。

氧活化水流测井技术

氧活化水流测井技术

管外谱峰
2414.5m 套管外流量
2415.6m 套管外流量
2419.6m 套管外流量
2440m 套管外流量0
2451m 套管外流量0
扣56-1井氧活化水流测井解释成果图
目 录
四、结束语
目录
现场测井应用表明:氧活化水流测井具有适用范 围广、测试工艺简单、测量精度高等特点。对存在井 下同位素注入剖面严重污染井、油套分注井、大孔道 注水井、注聚合物井、管外窜槽检查等有良好适用性。 随着此项测井技术的不断推广,氧活化水流测井在油 田注入剖面监测工作中能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434.70m封隔器不密封
封隔器2961.93m
氧活化测井解释结论
1、2434.7m封隔器不密封,本井产 液位置为NgIV(2429.8~
Y堵1925.82m
2432.7m),所产流体经由
2434.7m封隔器向下流动至引鞋、 带孔管处进入油管产出。 2、2162.20m、 2301.05m 、 2421.23m三处滑套关闭。 3、Ed2油组基本不产液。
DSC 型 氧 活 化 水 流 测 井 仪由 遥 测 短 节(CCL、井温、压力及 自 然 伽 马)、测 量 短 节(4个 伽 马 探 测 器)和 两个中 子 发 生器 组 成。
中子发生器
3) 氧活化水流测井方式
一、氧活化水流测井的测井方法 二、氧活化水流测井仪的验收情况 三、氧活化水流测井仪的应用 四、在测井工艺上采取的措施 五、结论
上水流测井方式
下水流测井方式
4) DSC型氧活化水流测井仪对比其他氧活化测井仪的优点
1) 上下中子管同时测量上、下
上中子发生器
水流速;
D4 D3 D2 D1
2) 采用多次累加,使测量精度

氧活化水流测井技术概述

氧活化水流测井技术概述

上水流测井方式
下水流测井方式
4) DSC型氧活化水流测井仪对比其他氧活化测井仪的优点
1) 上下中子管同时测量上、下
上中子发生器
水流速;
D4 D3 D2 D1
2) 采用多次累加,使测量精度
准确。
下中子发生器
5)氧活化水流测井仪技术指标
仪器外径:43mm; 仪器耐温:135℃; 仪器耐压:80MPa; 测井方式: 定点测量; 测量范围: 流量:5-800立方米/天; 温度:-20-150℃; 压力:0-80MPa; 测量精度: 流量: 10m3/d以上: 5%, 温度: ±0.5℃; 压力: ±0.5Mpa。
1460米处的峰值显示
同位素沾污严重
2158m Qw=119.65
2165m Qw=63.23
2171.5m Qw=59.27
2176m Qw=54.01
2180m Qw=29.89 2187m Qw=0.00
2190m Qw=0.00
新官915井氧活化水流测井解释成果图
2、油、套管合注井氧活化水流测井
氧活化水流测井技术介绍

一、氧活化水流测井原理

二、氧活化水流测井与其它测井方法的对比
三、氧活化水流测井的应用实例
四、结束语
一、氧活化水流测井原理
1) 氧活化水流测井基本原理
目 录
目录
N16
O16
高能中子
O16
n
活化伽马射线
2) 氧活化水流测井仪的外形结构
CCL 伽马 井温 压力
目 录
D4 D3 D2 D1
目 录
目录
K1095井测井解释成果图
该井是正反注井, 从左往右依次为 正注同位素图. 反注同位素图和 氧活化流量计测 井成果图

氧活化测井技术

氧活化测井技术

应用:
4、在套管问题井中的应用
套 管 变 形
小结
由于氧活化测井不使用任何放射 性示踪剂,不存在沾污、沉降、污染 等问题,测量结果不受岩性和孔渗参 数以及射孔直径大小的影响,不仅适 合于注聚合物、三元复合溶液井的测 量,还可用于水井、低注入量井以及 分层配注井的测量,因此,在油田广 泛推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按油提层供产开水发率层不位同剩,余把油油饱藏和分度为的若分干布层,对每一层采 用近应似为的区动块态三方次法加—密—方流案管的法确来定计提算供该依层据的剩余油饱和 度的用分布为。化学驱油试验效果分析提供资料
南1-丁5-P138井为笼 统注入井,油管下到层位 之下,井内被测流体为油 套环形空间内向上流动的 聚合物。四个射孔层段中, 葡Ⅰ2层段吸入量最高,绝 对 吸 入 量 为 241.2m3/d , 占全井吸聚量的79.7%。
葡Ⅰ2层段 吸入量
241.2m3/d
二、科研生产的运行情况
❖ 与同位素测井对比:克服了大孔道、深穿 透射孔、沾污、窜槽、漏失以及注聚井 流体粘度的影响
1152
34
30.7
4.8
0.07
1170
0
0
5.8
0.09
1179
40
57
测试结果与脉冲中子氧活化的测试结果吻合较好
1 应用硼一中子寿命测井资料分析油层动用状况, 为封窜、堵水措施提供准确依据
确定动用程度差的油层,为压裂措施的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北1-2-P39井
204t
压裂葡I3-7层,封堵葡I2层
日增油30吨
93.6%
132t
67.4%
产液
含水
1 应用硼一中子寿命测井资料分析油层动用状况, 为封窜、堵水措施提供准确依据

脉冲中子氧活化水流测井技术

脉冲中子氧活化水流测井技术

O16
(6.13MeV)
O16*
Beta 衰变
N61
7.13s 半衰期
Hale Waihona Puke n氧活化O61
脉冲中子氧活化水流井下仪是由:遥测短 节(GR、CCL、TEMP、PRES)、脉冲中 子氧活化水流测井仪及中子发生器组成。一 次下井可完成自然伽马、井温、压力、接箍 磁性定位的测量。测量过程中脉冲中子发生 器发射一段时间的中子,使井筒内(纵向上约 30cm)水溶液中的氧元素活化。如果水流 动, r射线探测器就可以测出水的流动信号,进 而测出流体的速度。 即采用一个较短的活化 期(1-10秒视水流的速度而定), 选择一个较 长的数据采集期(一般为40-60秒)进行活 化测量。流体的速度是根据中子源至探测器 的距离、活化流体通过探测器的时间确定出 来的,是一种已知距离的时间测量。数据的 采集由现场测井软件自动实时监控,确保每 一次采集的有效性。数据采集实现了质量控 制的自动化。
仪器长度:5.0m 、加重长度:3.0m,合计:8.0m; 中子产额:1.0×108S-1 ;
仪器测量范围及精度:
水:6-20m3/d±10%;20-400m3/d ±5%;400-600m3/d±10%;
聚合物:60-200 m3/d ±5%;>200 m3/d(±10%)<60 m3/d。
目录
da(t)—单位体积的放射性活度;
水流方向
E—中子通量;
2—平均伽马吸收系数; Z(,z,)—柱坐标系下的轴向坐标;
Ls—表示源距;
r— 水流方向与仪器平行距离;
-Z1—轴向负方向上足够远、单位体积中子通量不
-Z1
足以产生足够活性位置;
+Z2—轴向正方向上足够远、活度无法被探测器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