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模-特殊法测密度(教师版)

合集下载

2017年-一模-特殊法测密度(教师版)

2017年-一模-特殊法测密度(教师版)

2017年-一模-特殊法测密度(教师版)1. (石景山)小明想测量马铃薯的密度,他选择了以下器材:烧杯、清水、天平和砝码、量筒、盐和玻璃棒,设计并完成了实验。

(1)实验操作步骤如下:A .将马铃薯放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发现马铃薯沉入水中,原因是马铃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选填“大”或“小”)。

B .往烧杯里的水中逐渐加盐,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直到马铃薯悬浮在盐水中为止。

C .取出马铃薯后,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1,如图20甲所示,则m 1=g 。

D .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20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cm 3E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 2=120g .(2)通过分析,可得出马铃薯的密度ρ=__________kg/m 3。

(3)以上测量马铃薯的密度的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

A .控制变量法B .转换法C .理想实验法D .放大法【答案】(1)大; 153 ; 30(2)1.1×103(3)B 2. (朝阳)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乙mL350 40 1030 20 100g50g甲12345g 甲图3.4. (海淀)小阳为了测量木块的密度,找到的实验器材有电子秤、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一根足够长的细钢针,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他补全实验步骤:(1)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清零;(2)将木块置于电子秤上,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 1; (3)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电子秤上,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 2;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止后,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 3;(5)计算木块的密度为:ρ木=_____________。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答案】(1)用钢针将木块压入水中,使其浸没。

(2)m 1ρ水/(m 3-m 2) 5. (房山)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

2024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解析版)

2024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解析版)
(3)病人在输液时,药水瓶上除了输液管外,另外还插有一根“闲置”的管,管口朝上“敞开”在空气中,如图所示;这是让药液顺利进入静脉,同时保证药水瓶相对针管有一定的高度,血液不会流到输液管内,说明病人静脉的血压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
【答案】①.压强②.温度降低,血管收缩,血管横截面积变小;血液流动速度变大,血液通过血管时受到的阻力变大,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压力变大,即血压升高③.大于
因为两烧杯底面积相同,所以由公式 知道
p1<p2
因为乙球漂浮,所以乙杯内液体的密度
ρ乙>ρ球
因为甲球下沉,所以甲杯内液体的密度
ρ甲<ρ球
则两种液体的密度
ρ乙>ρ甲
由图知道,甲杯中液体的体积小于乙杯中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ρV知道,甲杯中液体的质量小于乙杯中液体的质量,两溢水杯和小球相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溢水杯、小球和液体的重力之和,根据F=G总=m总g知道,甲杯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力,因为受力面积相同,由公式 知道
【答案】①.2②.0.002③.小于
【解析】
【详解】[1]2千克的正方体冰块,当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物质的多少不变,所以水的质量仍为2kg。
[2]水的质量为2kg,水的体积
[3]冰熔化后它的质量不变,则其重力不变,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但冰熔化后,水与容器底面的接触面积变大,根据公式 可知,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小,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原来冰对容器底的压强。
故选D。
3.在研究电压时,我们常将它比作水压,这是采用了( )
A.类比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D.理想模型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压和电压都客观存在,但水压产生的作用可以直接观察,用可以直接观察的水压作用解释电压的作用,采用的是“类比法”,故A符合题意;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2017年某某省某某市南岗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晓彤同学对下列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不合理的是()A.一层普通居民楼的高约为3m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105/sC.我国家庭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一般是220V×103kg/m32.对下列四幅图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灶能够将水烧开说明太阳光能够传递信息B.热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装置C.皮筋动力小车能够运动起来的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泡沫塑料切割机是利用压强的知识来完成泡沫塑料的切割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草原上奔跑的马群扬起的尘土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B.以驾驶员为参照物,马路上形式的汽车是运动的C.跳伞运动员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不断增加D.优美的吉他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中4.如图所示,工地上铲车在工作中包含许多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铲车自重较大,可以增大车与地面的摩擦力B.铲车的轮胎较宽,可以增大铲车对地面的压强C.铲车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是乐音D.铲车的铲斗前端制作的越厚越容易铲进物体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糖水中的传播径迹是弯曲的,说明光不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自行车的尾灯可以在夜间显示自行车所在的位置,说明尾灯是光源C.平面镜只能成像,不能控制光的传播路径D.小雪自制的万花筒是通过单一平面镜成像来形成缤纷图案的6.关于自然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冬松花江畔“树挂”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放出热量B.冬天的室外,小雪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吸收热量C.某某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需吸收热量D.初春时节,哈市路面的冰雪逐渐消融是液化现象,需放出热量7.晓彤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筒口(如图所示),推压注射器的活塞,发现水很难被压缩.晓彤的实验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间隙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8.如图所示,小雪用橡胶棒摩擦小狗的毛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摩擦后橡胶棒变得较热是因为热传递造成的B.摩擦后橡胶棒能够吸引狗毛说明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C.摩擦后橡胶棒变得较热是因为橡胶棒克服摩擦做功造成的D.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荷,说明橡胶棒内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比毛皮强9.类比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类比水流和电流形成原因(如图所示)说法错误的是()A.导线类比水管,是传送电流的装置B.开关类比阀门,是控制电流传送的装置C.电源类比抽水机,是提供电压的装置D.灯泡类比水轮机,是产生电能的装置10.小雪用标有“2.5V,”的小灯泡进行“研究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得到该灯泡的U﹣I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灯泡的电功率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大B.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1.晓彤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跟电压表的示数成正比B.电压表示数跟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增大C.小灯泡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小灯泡发光逐渐变亮12.关于晓彤进行射箭联系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晓彤能够瞄准靶心,利用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B.箭被射出后仍能在空中飞行时因为箭受到了惯性的作用C.晓彤用弓将箭射出,将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D.箭在射中靶心后停留在靶心上,将箭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二、非选择题(共46分)13.走进实验室就会使我们认识到: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工具;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14.一个适当的长方体金属块和一块海绵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是否有关.15.晓彤将一直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加大音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该现象说明.16.小雪将钢笔放在书上,用手推书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以为参照物,笔是运动的,在此过程中,笔是到摩擦力作用(选填“是”或“否”).17.量筒中装有一半清水,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硫酸铜溶液会留在水的下方(如图所示),静置几天后,产生的现象是,该现象说明.18.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的冲程;若汽油机的能量利用率为20%,完全燃烧10g汽油可输出×107J/kg)19.根据如图中电视机(图1)及家用电能表(图2)名牌所示信息可知,该电视机独立正常工作10h消耗的电能为,电能表示数会由图2中所示示数变为.20.如图所示,两块磁铁上方各悬挂一个线圈,两个线圈用导线连接起来.用外力拨动图甲中的线圈,使其在磁场中摆动,发现图乙中的线圈也会跟着摆动,在此过程中,图甲相当于发电机,图乙相当于电动机;由此可知,图甲中的线圈是靠摆动起来的,图乙中的线圈是靠摆动起来的.21.10W的LED灯泡的亮度相当于100W白炽灯,如果每户用2只这样的LED灯泡,以每天使用5h计,哈市500万用户每天可以节约电能kW•h;若哈市的电价为0.50元/kW•h,则哈市每天可以节省元用电开支.22.如图所示是小雪自制的潜望镜,该潜望镜的成像原理是,该潜望镜所成像的性质.23.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你在图中画出光的实际传播路径.24.如图所示是小雪同学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情景,此时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25.在温度恒为0℃的实验室中,晓彤和小雪分别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1)①他们把﹣5℃的碎冰放入试管,把温度计插在碎冰中,再把试管插在30℃左右的温水中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优点是.②很快,冰开始熔化了,晓彤发现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不再上升了,小雪的实验也出现了这种现象.该现象说明.(2)小雪在冰熔化时,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来,碎冰不继续熔化了;将试管再放入热水中,碎冰又继续熔化.该现象说明.(3)请你帮助晓彤和小雪设计能够记录实验现象、数据的记录表格.26.爷爷和奶奶从某某带回来一些小香蕉,晓彤和小雪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量这种小香蕉的密度.晓彤的方法:(1)用天平测一个小香蕉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甲所示,则小香蕉的质量为kg.(2)如图乙所示,往量筒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将这个小香蕉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小香蕉的体积为cm3.(3)小香蕉的密度为kg/m3.小雪认为晓彤的方法不当,应当取更多的小香蕉测量.小雪的方法:①在筐里随机挑选6颗小香蕉,用天平测得它们的总质量为m.②任意选出其中2颗用量筒测得体积为V.③小香蕉的密度ρ=.你认为小雪这种测密度的方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27.晓彤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依次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1)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得出结论是:.(2)在上述实验中,晓彤测量阻值为5Ω的电阻中的电流后,要改测阻值为10Ω的电阻中的电流,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再将阻值为5Ω的电阻换成阻值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再次读取电流表示数之前,他应进行的操作是: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V.(3)晓彤想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为她的实验方案可行吗?(选填“可行”或“不可行”),你的理由是.28.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选用的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1)小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前,小明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用笔在图中这根导线上画“×”,并重新画一根正确连接电路的导线(导线不能交叉).(2)正确连接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3)小华按照正确方法进行了多次实验,测量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发光情况明亮亮较亮较暗微光熄灭熄灭电压U/V电流I/A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①由第1次到第7次的实验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是逐渐向(填“a”或“b”)端移动的.②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填“大”或“小”),小灯泡就越亮.③在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不同,是因为灯丝的电阻与有关.2017年某某省某某市南岗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晓彤同学对下列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不合理的是()A.一层普通居民楼的高约为3m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105/sC.我国家庭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一般是220V×103kg/m3【考点】长度的估测;密度及其特性;声速;电压.【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普通居民楼3层的高度在10m左右,一层的高度在3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我国家庭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为220V,此选项符合实际;×103kg/m3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故选B.2.对下列四幅图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灶能够将水烧开说明太阳光能够传递信息B.热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装置C.皮筋动力小车能够运动起来的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泡沫塑料切割机是利用压强的知识来完成泡沫塑料的切割【考点】太阳能的利用;力作用的相互性;热机.【分析】(1)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和电能(2)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3)转动螺旋桨,与其连接的皮筋扭转并绷紧,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增大;松手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螺旋桨的动能;螺旋桨前后两方空气流速不同,产生压强差,空气给螺旋桨前进的动力.(4)电动机的原理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解答】解:A、太阳灶能够将水烧开说明太阳光具有能量,故A错误;B、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故B错误;C、转动螺旋桨,与其连接的皮筋扭转并绷紧,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增大,松手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螺旋桨的动能;螺旋桨前后两方空气流速不同,产生压强差,空气给螺旋桨前进的动力,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D、泡沫塑料切割机,它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故D错误.故选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草原上奔跑的马群扬起的尘土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B.以驾驶员为参照物,马路上形式的汽车是运动的C.跳伞运动员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不断增加D.优美的吉他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中【考点】机械运动;参照物及其选择;声音的传播条件;势能的影响因素.【分析】(1)要区分开分子的运动和固体小颗粒的运动;(2)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参照物的选取,若研究对象相当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变化,则研究对象就是静止的;(3)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解答】解:A、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B、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的驾驶员,以驾驶员为参照物,汽车相对于驾驶员的位置没有变化,故汽车是静止的;故B 错误;C、由于运动员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故C错误;D、优美的吉他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中,故D正确;故选:D.4.如图所示,工地上铲车在工作中包含许多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铲车自重较大,可以增大车与地面的摩擦力B.铲车的轮胎较宽,可以增大铲车对地面的压强C.铲车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是乐音D.铲车的铲斗前端制作的越厚越容易铲进物体【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噪声及来源.【分析】(1)影响摩擦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2)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3)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叫噪声;从环境角度来看,凡是防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都属于噪声;(4)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解答】解:A、铲车自重较大,可以增大对地面的压力,从而增大车与地面的摩擦;故A正确;B、铲车对地面的压力一定,轮胎较宽,增大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对地面的压强;故B错误;C、铲车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属于噪声;故C错误;D、铲车的铲斗前端制作的越薄,在同样用力的条件下,产生的压强越大,月容易铲进物体;故D错误.故选:A.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糖水中的传播径迹是弯曲的,说明光不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自行车的尾灯可以在夜间显示自行车所在的位置,说明尾灯是光源C.平面镜只能成像,不能控制光的传播路径D.小雪自制的万花筒是通过单一平面镜成像来形成缤纷图案的【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源;平面镜对光的作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2)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3)(4)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解答】解:A、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糖水中的传播径迹是弯曲的,故A 正确;B、自行车的尾灯可以反射光线,所以能在夜间显示自行车所在的位置,故尾灯不是光源,故B错误;C、平面镜可以成像等大、正立的虚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径,故C错误;D、万花筒是通过多个平面镜反射光线,形成缤纷图案的,故D错误.故选:A.6.关于自然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冬松花江畔“树挂”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放出热量B.冬天的室外,小雪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吸收热量C.某某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需吸收热量D.初春时节,哈市路面的冰雪逐渐消融是液化现象,需放出热量【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3)吸热的物体变化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物体变化有:凝华、液化、凝固.【解答】解:A、初冬松花江畔“树挂”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放出热量,故A错误;B、“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放出热量,故B错误;C、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逐渐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C正确;D、初春冰雪消融是雪吸热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选项,吸收热量,故D错误.故选:C.7.晓彤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筒口(如图所示),推压注射器的活塞,发现水很难被压缩.晓彤的实验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间隙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分析】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开口.推压注射器的活塞,会感觉到里面的水很难压缩,说明了分子间有斥力,故D正确.故选D.8.如图所示,小雪用橡胶棒摩擦小狗的毛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摩擦后橡胶棒变得较热是因为热传递造成的B.摩擦后橡胶棒能够吸引狗毛说明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C.摩擦后橡胶棒变得较热是因为橡胶棒克服摩擦做功造成的D.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荷,说明橡胶棒内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比毛皮强【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物体带电现象;摩擦起电的实质.【分析】(1)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2)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3)不同的物质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有强有弱,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的转移.【解答】解:AC、摩擦后橡胶棒变得较热是因为橡胶棒克服摩擦做功造成的,故A错误;C正确;B、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故摩擦后橡胶棒能够吸引狗毛说明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故B正确;D、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带负电是由于多电子导致的,故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荷,说明橡胶棒内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比毛皮强,故D正确;故选A.9.类比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类比水流和电流形成原因(如图所示)说法错误的是()A.导线类比水管,是传送电流的装置B.开关类比阀门,是控制电流传送的装置C.电源类比抽水机,是提供电压的装置D.灯泡类比水轮机,是产生电能的装置【考点】电路的组成.【分析】将电流的形成类比水流的形成,抽水机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水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导线.【解答】解:电流的形成类比水流的形成:水路﹣﹣电路,水流﹣﹣电流;抽水机的作用是为水路两端提供水压,而电源的作用是为电路两端提供电压,故抽水机相当于电源;水管的作用是输送水流,而导线的作用是输送电流,故水管相当于导线.故选:D10.小雪用标有“2.5V,”的小灯泡进行“研究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得到该灯泡的U﹣I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灯泡的电功率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大B.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考点】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分析】(1)根据公式P=UI分析电功率与电压关系;(2)结合图象利用R=分析电阻与温度关系;(3)根据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计算正常发光时的电阻;(4)利用P=UI科计算额定功率.【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当电压变大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大,根据公式P=UI可知,功率变大,故A正确;B、U﹣I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越来越大,表示导体的电阻变大,原因是灯丝两端电压越大,灯丝的温度越高,故B 正确;C、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电压U=2.5V,由图象可知,此时灯丝中电流I=,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8.3Ω,故C正确;×=0.75W,故D错误.故选:ABC.11.晓彤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跟电压表的示数成正比B.电压表示数跟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增大C.小灯泡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小灯泡发光逐渐变亮【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电功率的计算.【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金属导体的电阻除了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以外,还与温度有关,绝大多数金属导体温度升高时电阻增大,据此根据U=IR判断小灯泡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关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得出电流表的示数与电压表的示关系,然后判断两者的关系;(2)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结合变阻器的阻值判断电压表示数跟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化;(3)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P=UI可知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进一步判断灯泡亮暗的变化.【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因灯泡的电阻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所以,由I=可知,小灯泡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故C错误;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关系I=,由于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变化的,所以,电流表的示数I跟电压表的示数U R不成正比,故A错误;(2)当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R=可知,电压表示数跟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等于R的阻值,则电压表示数跟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增大,故B正确;(3)当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因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所以,由P=UI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灯泡变暗,故D错误.故选B.12.关于晓彤进行射箭联系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晓彤能够瞄准靶心,利用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B.箭被射出后仍能在空中飞行时因为箭受到了惯性的作用C.晓彤用弓将箭射出,将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D.箭在射中靶心后停留在靶心上,将箭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考点】惯性;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分析】(1)射箭瞄准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2)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没有力物体就会保持它的原来的运动状态;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称为弹性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4)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解答】解:A、晓彤能够瞄准靶心,三点一线是利用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故A正确;B、箭被射出后仍能在空中飞行时因为箭具有惯性的缘故,不是受到惯性,故B错误;C、晓彤用弓将箭射出,由于弓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将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故C正确;D、箭在射中靶心后停留在靶心上,克服阻力做功将箭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46分)13.走进实验室就会使我们认识到:仪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工具;实验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考点】物理常识.。

6种特殊法测密度及其步骤

6种特殊法测密度及其步骤

6种特殊法测密度及其步骤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密度是物质的重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

专题06 质量和密度-天津市2017-2021年5年中考1年模拟物理试题分项汇编(含答案解析)

专题06 质量和密度-天津市2017-2021年5年中考1年模拟物理试题分项汇编(含答案解析)

专题06 质量和密度1.(2021·天津)请将图和图所示的测量结果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处。

①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A;②物块的质量是______g。

【答案】0.30(或0.3)53【解析】[1]电流表选择的量程是0~0.6A,对应的分度值为0.02A,所以此时图中的电流值为0.30A 或者0.3A。

[2]由图可知,盘中砝码总质量是50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3g(左边缘对应的刻度),所以物体的质量记作50g+3g=53g2.(2020·天津)“停课不停学”期间,小明在“云课堂”中学习了密度计的相关知识后,想用家中可用器材(如图所示),测出一枚新鲜鸡蛋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测量鸡蛋密度的实验方案。要求:(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______;(2)写出鸡蛋密度的数学表达式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答案】①用刻度尺测出塑料管的长度为0l ;①将装有适量盐的塑料管竖直漂浮在水中,测出塑料管露出液面的长度为1l ;①将鸡蛋放入水中,向水中加盐使鸡蛋悬浮,再测出塑料管露出液面的长度为2l 0102l l l l ρρ-=-鸡蛋水 【解析】(1)[1]①用刻度尺测出塑料管的长度为0l ;①将装有适量盐的塑料管竖直漂浮在水中,测出塑料管露出液面的长度为1l ;①将鸡蛋放入水中,向水中加盐使鸡蛋悬浮,再测出塑料管露出液面的长度为2l(2)[2]因塑料管在水中漂浮,塑料管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浮F G =塑料管排开水的体积为()01V S l l =-排水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则有()01gS l l G ρ-=水 ① 因塑料管在盐水中漂浮,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即F G '=浮 塑料管排开盐水的体积为()02V S l l =-排盐水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则有()02gS l l G ρ-=盐水 ①联立①①解得0102l l l l ρρ-=-盐水水因鸡蛋悬浮于盐水中,根据物体沉浮条件知,此时鸡蛋的密度等于盐水的密度,即0102l l l l ρρρ-==-鸡蛋盐水水3.(2019·天津)某物理兴趣小组为检测学校附近某条河的水质,需要测量河水的密度.取样后,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测量,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1)用已调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8g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河水,测出烧杯和河水的总质量,如图所示; (3)将烧杯中的河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河水的体积,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处理)在下表中填入上述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实验评估)按该实验方案测出的河水密度比实际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49 31 30 1.03 偏大【解析】从图中天平读数可知,砝码质量20g+20g+5g=45g,游码质量为:4g,则烧杯和河水的总质量为45g+4g=49g;河水质量等于总质量减去烧杯质量49g-18g=31g;从图中量筒读数可知,河水体积为30ml=30cm3;根据密度公式ρ=mV得,河水密度ρ=331g30cm=1.03g/cm3;由于河水从烧杯中向量筒中转移时,会有部分残留在烧杯中,造成测量的体积偏小,故而测量的密度偏大.4.(2018·天津)某校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在山上发现一块很大的岩石,他们想测出这块岩石的密度。

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word版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word版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word版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海淀)28.(15分)为探究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已知:Cr2O72-(橙色)+ H242-(黄色)+ 2H+(1)进行实验i和ii:序号操作现象i 向2 mL pH = 2的0.05 mol·L−1K2Cr2O7橙色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3溶液(pH 约为 9)3滴溶液变绿色(含Cr3+)ii 向2 mL pH = 8的0。

1 mol·L−1 K2CrO4黄色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3溶液3滴溶液没有明显变化①用化学用语表示饱和Na2SO3溶液pH约为9的原因:。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i中现象:。

(2)继续进行实验iii:序号操作现象iii 向2 mL饱和Na2SO3溶液中滴加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黄色为了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补充实验:向2 mL蒸馏水中滴加pH = 2的0。

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成浅橙色.①补充实验的目的是。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密度实验1.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1)如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①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②往烧杯内倒入10 cm3的液体,如图丙所示,用天平称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 c 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________g.3.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过程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2)小明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小石块放入装有10mL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请你为小明设计实验表格,并填入数据,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_____________.4.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______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则矿石块的质量m为_________g;(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3)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内矿石和水的总质量m2,则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写表达式),V矿石=________(写表达式)。

18.特殊法测浮力(教师)

18.特殊法测浮力(教师)

一:有天平无量筒(等体积替代法)液体:V 水=V 液;固体:V 溢水=V 固1. 周末,小明到超市购物口渴了,买了个酸奶, 喝了一口发现酸奶的味道与平时喝过的同样的酸奶似乎不同。

联想起近日新闻报道食品造假现象,他怀疑该酸奶掺了一定水分,于是他想通计测量酸奶密度的方法来判断。

你认为,正品酸奶掺水后其密度会_____ (填“ 变大”或“变小”)。

他看到超市售货处有电子秤,并向售货员要了一只小玻璃杯,借助一瓶矿 泉水,测出了酸奶的密度。

下而是他测量的过程,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①用电子秤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 0.②将玻璃杯装满矿泉水,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m 1。

③将玻璃杯中的水倒干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酸奶密度的表达式为: ρ酸奶=_________________。

(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答案:变小;装满酸奶,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酸奶的质量m 2;m 2−m0m 1−m 0ρ水2. 如图所示,小陈同学为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准备了天平、玻璃杯等器材,在实验时发现没有准备量筒,于是从身边找来了一个体积为20cm 3的金属块和一些细线。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刻度线上。

(2)此时,如果天平指针偏左,小陈同学应向_____(填“左”或“右”)调节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3)在玻璃杯中倒人适量的该液体,用天平称量液体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 总时,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_______,不能用手接触砝码,称得m 总=123.2g 。

(4)将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且不接触玻璃杯,液体无溢出,如图所示,天平平衡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m=______g,则液体的密度ρ=____g/cm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石景山)小明想测量马铃薯的密度,他选择了以下器材:烧杯、清水、天平和砝码、量筒、盐和玻璃棒,设计并完成了实验。

(1)实验操作步骤如下:A.将马铃薯放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发现马铃薯沉入水中,原因是马铃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选填“大”或“小”)。

B.往烧杯里的水中逐渐加盐,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直到马铃薯悬浮在盐水中为止。

C.取出马铃薯后,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如图20甲所示,则m1=g。

D.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20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cm3E.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120g.(2)通过分析,可得出马铃薯的密度ρ =__________kg/m3。

(3)以上测量马铃薯的密度的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

A.控制变量法B.转换法C.理想实验法D.放大法【答案】(1)大; 153 ; 30(2)1.1×103(3)B2.()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量筒放在台面上。

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______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0甲所示,则烧杯及杯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20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06g。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答案】(1)水平 161(2)50(3)1.1×103图20乙mL35040103020100g50g甲0 1 2 3 4 5 g甲图203. (平谷)小红利用已调好的天平、烧杯、适量的水、细线,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密度。

图23所示的三个图是小红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已知水的密度是1.0×103kg/m 3,g=10N/kg 。

利用图中测出的物理量计算小石块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 3。

【答案】(1)0.2(2)2.6×1034. (海淀)小阳为了测量木块的密度,找到的实验器材有电子秤、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一根足够长的细钢针,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他补全实验步骤:(1)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清零;(2)将木块置于电子秤上,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 1;(3)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电子秤上,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止后,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 3;(5)计算木块的密度为:ρ木=_____________。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答案】(1)用钢针将木块压入水中,使其浸没。

(2)m 1ρ水/(m 3-m 2)5. (房山)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

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22甲所示。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端移动。

(选填“左”或“右”)(2)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2乙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 。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如图22丙所示;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04g 。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 3。

【答案】(1)右(2)152(4)0.8×103图22 图23100g 0 1 2 3 4 5g 20g100g 0 1 2 3 4 5g100g50g5g 0 1 2 3 4 5g6.(丰台)在“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27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将装有适量液体的小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7乙所示,则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小烧杯的质量为14g,然后,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简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27丙所示,由此可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3)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______(选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1)右(2)62 0.8(3)大测完液体的质量后,有些液体没有倒入量筒中,液体体积测量值小于液体实际体积7.(怀柔)小华利用量筒、水,测量小瓷杯的密度,如图28所示。

下面是部分实验步骤,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水的密度为ρ。

(1)将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1,并记录;(2)将小瓷杯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2,并记录;(3)将小瓷杯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3,并记录;(4)请你利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写出小瓷杯瓷密度的表达式:ρ杯=_________。

【答案】(2)漂浮在水面上(3)浸没在水中(4)(V2-V1)ρ/(V3-V1)8.(门头沟)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量筒放在______台面上。

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8甲所示,则烧杯及杯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18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16g;(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答案】(1)水平 171(2)50(3)1.19.(密云)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图27甲丙乙m l100708090102030405060图28图18mL1080206040乙20g甲0 51 2 3 4(1)将天平、量筒放在水平台面上。

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及杯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 。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cm 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63g 。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 3。

【答案】(1)123(2)50(3)1.2×10310. (密云)小红同学要利用刻度尺、圆柱形玻璃筒和适量的水测量硫酸铜溶液的密度。

以下是小红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她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找到一根均匀的细木条,在一端绕了几圈金属丝,用刻度尺测量出细木条的长度为L ,并记录在表格中;(2)把细木条放在水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细木条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为L 1,并记录在表格中;(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在表格中;(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硫酸铜溶液的密度ρ=_______,并将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答案】(3)把细木条放在液体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细木条露出液面面部分的长度为L 2,并记录在表格中;(4)ρ=12L-L L-L ρ水11. (西城)小华想测量某品牌酱油的密度,实验桌上已备有的实验器材:已调平的天平、砝码、小空瓶、水。

他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测量。

(1)请将小华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用天平测量小空瓶的质量m 1,并记录。

②将小瓶装适量的水,标记水面位置,用天平测量其总质量m 2,并记录。

③__________________,用天平测量其总质量m 3,并记录。

④计算酱油的密度,并记录。

(2)请你利用测量量和ρ水写出计算酱油密度的表达式:ρ酱油=__________。

【答案】(3)将小瓶装适量酱油到标记处(4)ρ酱油=(m 3—m 1)ρ水/ (m 2—m 1)图27V V 12. (顺义)小刚想利用量筒、小筒和水,测量一小块铁矿石的密度。

请将小刚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将小筒放入量筒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如图27甲所示,读出量筒中水面的刻度值V 1,并记录;(2)将待测铁矿石放入小筒中,使小筒仍漂浮在水面上,如图27乙所示,读出量筒中水面的刻度值V 2,并记录;(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量筒中水面的刻度值V 3,并记录; (4)利用已知量ρ水和测量出的量表示铁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__。

【答案】(3)将矿石从小桶中取出,使其浸没于量筒中。

(4)(V 2-V 1)ρ水/(V 3-V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