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管引流袋更换操作★.

合集下载

更换引流袋操作流程

更换引流袋操作流程

更换引流袋操作流程
带引流管出院患者居家宣教
1.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口须连接好,不可扭曲、折叠、受压,保持引流管通畅,
需将引流袋固定好,避免翻身、活动或上厕所时牵拉引流管,造成脱管。

2.进行适度活动,一般原则日常活动不受限制。

稳妥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袋
低于引流管口位置。

3.每日排掉引流液,若引流液超过1/2至2/3时应及时倒掉,倒液前后应洗手,
避免引流袋出口碰到盛液器或接触地面。

4.洗澡时宜擦浴,避免泡澡,保持伤口干洁。

5.定时更换伤口敷料。

若伤口纱块潮湿或渗血、渗液,应及时到附近医院更换
纱块,保持伤口敷料干洁。

观察引流管口缝线是否脱落,并确认引流管是否在正确位置。

6.定时更换引流袋(抗返流引流袋一般原则7天更换)
7.若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引流量突然增加或颜色改变、寒战、高热,黄
染加重、腹痛、伤口周围有大量分泌物或其他不适。

8.引流管脱出:不能自行把管道回纳,以纱块覆盖伤口,立即到医院就诊。

肝胆外科专科护理门诊。

更换引流袋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更换引流袋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更换引流袋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操作流程以下是更换引流袋的具体操作流程:1. 清洁操作区域:在更换引流袋之前,务必先清洁操作区域,尤其是伤口周围皮肤。

使用适宜的清洁剂清洗,并用消毒纱布擦干。

2.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更换引流袋的操作时,必须佩戴适宜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3. 准备引流袋:打开新的引流袋,检查其完整性和清洁状况。

确保引流袋没有损坏或污染。

4. 拆解旧引流袋:轻轻松松拆解旧的引流袋,注意不要将其中的液体溅出,避免污染操作区域。

5. 清洁引流管:将引流管从旧引流袋上分离,并用清洁剂仔细清洁。

确保引流管内外的污垢被充分去除。

6. 连接新引流袋:将清洁干燥的引流管连接到新的引流袋上,确保连接紧密并无漏气。

7. 安置引流袋:将新的引流袋固定在患者身体适宜的位置上,确保引流管能够顺利导入引流袋内。

8. 整理操作区域:完成引流袋更换之后,将操作区域清理整理,并妥善处置旧的引流袋。

评分标准为了确保更换引流袋的质量和准确性,以下是评分标准的参考指标:1. 操作规范性:操作人员是否按照操作流程的步骤正确进行引流袋的更换,是否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 清洁程度:操作区域和引流袋是否经过适当的清洁和消毒处理。

3. 引流管连接:新引流袋和引流管连接部位是否紧密,无漏气现象。

4. 引流袋固定:新的引流袋是否牢固且适当地固定在患者身体上,避免引流管脱落或位移。

5. 患者舒适度:更换引流袋的过程是否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不适或疼痛。

以上评分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引流袋更换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祝操作顺利!。

更换引流袋的操作方法

更换引流袋的操作方法

更换引流袋的操作方法更换引流袋是一个常见的医疗操作,通常用于引导体内的液体流向引流袋,以便测量和收集体液。

以下是更换引流袋的具体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首先,确保准备好更换引流袋所需的材料,包括一次性引流袋、彩色标签、手套、纱布片、洗手液等。

然后,确认患者的身份和医嘱是否允许更换引流袋。

2. 预防措施在操作之前,应戴上手套以保持清洁,并根据需要备好纱布片。

同时,检查引流袋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应立即更换。

3. 准备患者将患者放置在舒适的位置上,并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和过程,以获得患者的合作。

4. 准备引流袋将新的引流袋打开,并将彩色标签贴在袋子上,以区分不同的引流袋。

然后,取下引流袋的保护胶带或塑料袋,使引流口暴露出来。

5. 洗手在操作之前,要先洗净双手,使用洗手液和流动的水仔细洗手至少20秒,并用纸巾或一次性手巾擦干双手。

6. 暂停引流在更换引流袋之前,需要暂停引流装置。

可以通过关掉引流装置的活塞或其他开关来暂停引流。

务必确保在更换引流袋期间保持通畅。

7. 移除旧引流袋小心地将旧引流袋的连接处与引流管脱开,并注意不要使得管内的液体溅出。

8. 清洁管道将使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拭引流管,以保持干净。

避免用力擦拭,以免损伤管道。

9. 连接新引流袋找到新引流袋的连接口,并将其与引流管连接。

10. 开始引流重新打开引流装置,确保液体可以自由流动。

同时,确保引流袋被牢固地固定在患者体外,以防止拔出或移位。

11. 记录数据根据医嘱或病历要求,记录更换引流袋的时间、引流液体量等数据,以便日后跟踪。

12. 清理工作完成更换引流袋之后,应根据医院的感染控制政策进行清理工作。

拿起引流袋,将其密封并放入正确的废物容器中。

然后,将一次性工具和废物进行正确的分类处理。

总结:更换引流袋的操作方法包括准备工作、预防措施、准备患者、准备引流袋、洗手、暂停引流、移除旧引流袋、清洁管道、连接新引流袋、开始引流、记录数据和清理工作。

此操作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并需遵循相关的感染控制政策,以确保安全和卫生。

更换引流袋护理操作流程(参考模板)

更换引流袋护理操作流程(参考模板)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换引流袋/瓶操作
第**章外科更换引流袋/瓶操作
第**节脊柱外科更换引流袋/瓶操作一、更换引流袋/瓶操作
【目的】
1、保持引流管通畅通,维持有效引流。

2、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及量,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

3、防止逆行感染。

【适应症】
1、各种有引流管的患者
【操作流程图】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2、动作轻柔,勿用力牵拉引流管。

3、保持引流管长度适中,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4、及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颜色、性状、量。

.
1 / 2
更换引流袋/瓶操作指引
操作流程要点说明。

更换引流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最新版本

更换引流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最新版本

更换引流袋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项目评分细则分值扣分标准扣分原因得分目的10% 对引流患者进行护理,预防感染,增进患者舒适,促进功能锻炼。

10 做不到扣5分实施要点70 分评估10分1.了解病人病情、了解引流的时间及引流管的部位。

2.保护病人隐私及合作程度。

3.倾听病人的反应及认知程度。

4.备齐用物,放置合理,检查引流袋有无破损、失效3223未做不得分,完成不好酌情扣分操作前准备10分素质要求: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洗手液、治疗车、污物桶、治疗巾、口罩、剪刀、引流袋、量杯、别针(或胶布)、止血钳、碘复、棉签、弯盘2个、无菌手套、医嘱单28一项不合格、差物品、放置不合理扣一分操作流程40分5. 核对6. 向病人解释、评估7. 戴口罩、准备物品8. 戴手套9. 铺治疗巾,摆体位10. 夹管(先夹尿管、后夹引流管)11. 管道衔接处规范消毒12. 更换引流袋方法正确,无污染13. 放去原有的引流液,用量杯准确记录14. 松调节器,开放引流管15 观察引流液是否通畅16.固定引流袋,长度合适17.取治疗巾、脱手套、洗手18.帮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并整理床单元19. 向病人交待注意事项20. 用物处理正确21. 观察记录准确22222244222222422未做不得分,完成不好酌情扣分评价101.定期更换引流管,做好引流管的护理2.告知患者预防引流管打折、弯曲、受压、脱出等不良情况,以保持引流液通畅。

3.告知患者保持引流管高度低于引流切口,以防止逆行感染。

334注意事项20 1. 步骤正确,动作轻柔、稳、规范。

2. 无菌技术、消毒隔离、安全的原则。

3. 病人无不适,无拉扯感。

686每缺一项扣2分。

更换引流袋操作流程

更换引流袋操作流程

更换引流袋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准备评估:患者病情、合作程度、引流管道情况
患者准备:解释、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用物准备:一次性引流袋、消毒手套、垫布、无菌弯盘
(内浸有安尔碘小纱布、钳)、钳、标签纸、快速手消毒

环境准备:室温适宜、遮挡患者
垫布在引流袋下方,无菌盘、备好新引流袋放在布上
观察、消毒
分离引流袋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将医疗垃圾桶放在旧引流
袋下方,松开扣针将旧引流袋放入垃圾袋内,快速消
毒液、记录
戴手套,夹紧引流管,两手各持小纱布消毒接头分离引
流袋
连接引流袋,检查出口是否塞紧,撤用物,脱手套
更换引流袋
交代注意事项
整理床单位
整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快速手消毒
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洗手、必要时记录
备注:1;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准备记录,有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 2、注意事项:防脱管、防扭曲、避免高过引流管口。

简述更换引流袋流程

简述更换引流袋流程

简述更换引流袋流程
答:1、物品准备:一次性引流袋(1个)、无菌手套(1双)、治疗盘(内盛消毒碘伏、消毒棉签、弯盘1个)
操作者准备:穿衣戴帽戴口罩,洗手,核对患者信息。

2、来到患者床前,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并告知患者操作项目和目的以及风险。

(1)帮助患者摆出适当体位,暴露引流袋与导尿管的接口;
(2)打开治疗盘,戴无菌手套,打开导尿管使患者排空尿液后关闭导尿管。

打开一次性引流袋备用,再双手持与接口处,迅速拔出引流袋,用消毒棉签浸湿碘伏后对接口进行消毒,然后将一次性引流袋接到接口处并固定。

3、帮助病人摆回舒适体位,将换下的引流袋、无菌手套、以及消毒棉签等废弃物品放置于医疗垃圾中。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普通引流管护理(更换引流带)操作程序

普通引流管护理(更换引流带)操作程序

普通引流管护理(更换引流带)操作程序一、如何根据病情分析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答: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胆汁的量约为800~1200ml,呈黄绿色、清亮、无沉渣、有一定黏性。

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为300~500ml,恢复进食后,每日可有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

术后1~2日胆汁的颜色可呈淡黄色混浊状,以后逐渐加深、清亮。

若胆汁突然减少甚至无胆汁引出,提示引流管阻塞、受压、扭曲、折叠、脱出,可能引起胆瘘,应及时查找原因和处理;若引出胆汁量过多,常提示胆管下端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二、如何做好引流管的安全护理工作?答:1、保持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部位,引流袋可一周更换1~2次(引流液有性状、颜色改变需每天更换),并严格无菌操作。

2、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

3、经常巡视病房,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与病情是否相符等,准确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4、引流管妥善固定,以防滑脱,病人活动时勿将引流管拉脱。

5、做好心理护理及相应宣教工作,以取得配合,防止自动拔出。

试述T管引流的护理措施?1 妥善固定,防止滑脱,避免引起胆汁性腹膜炎患者回病房后,立即将t型管接无菌引流袋,并用曲别针固定床旁,保持引流管通畅,勿将引流管扭曲、受压。

如有泥沙样结石或蛔虫阻塞时,应用无菌盐水缓慢冲洗,勿加压冲洗。

2.2 保持无菌,防止逆行感染每天更换引流袋,并检查有无破损,注意无菌操作,平卧时引流袋应低于腋中线,防止胆汁逆流造成逆行性感染。

2.3 观察与记录观察记录胆汁引流液颜色、性质、量、有无鲜血或碎石等沉淀物,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及腹痛情况、大小便颜色及黄疸消退情况。

一般术后 24h内t型管引流量约300~500ml,呈黄色或黄绿色、清亮,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

本组病例有1例术后第3~5天出现胆汁增多,约 1100~1450ml,胆汁内未发现沉淀物,为黄绿色,患者未诉不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管引流更换操作语言沟通
(二)操作中指导
张阿姨,您好我刚才来过了,我是您的责任护士小 王,你准备好了吗?好了,你现在的体位舒适吗? 挺舒适的,阿姨引流袋更换我会非常小心的,请您 配合,好吗?
T管引流更换操作语言沟通
(三)操作后嘱咐
张阿姨,我帮您把引流袋换好了,谢谢您的配合。 您有什么不舒服吗? 您有事请叫我,呼叫器就在这 儿,我会经常来看您的。
二、语言性沟通
(一)操作前解释
阿姨您几床?叫什么名字?(张艳) 张阿姨您好,我是你的责任护士小王,昨晚睡得 好吗?伤口还疼吗?您的胆汁引流袋应该更换了, 我呆会儿要来帮您换一下,阿姨先让我打开腹带 看一下你的伤口……敷料和腹带都比较干净,没 有胆汁渗漏出来。阿姨您先准备一下,我也会去 准备一下用物,呆会来给您更换引流袋
T管护理注意事项

固定:勿拔出 通畅:勿折无扭曲 无菌:低于腹壁出口,更换引流袋 观察:色质量 记录:色质量
T管引流更换引流袋 护 理
T管引流更换引流袋护理
一、用物准备
托盘内盛放所需: 弯盘、治疗巾、引流袋1只、 血管钳、小药杯内放酒精棉球数只。
T管引流更换引流袋护理
二、操作流程
操作前:
抄对医嘱→洗手、戴口罩,床旁评估病人 →擦治疗车→洗手→准备用物(包括检查 引流袋的外袋)
T管引流更换引流袋护理
操作中:
床尾核对、床旁核对、解释→环境准备 →暴露→夹管+松别针→铺治疗巾 →放置用物(包括拆开引流袋外包装和检查) →消毒接口→更换引流袋→整理床单位 →解释→环境恢复+床尾核对
T管引流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引流袋护理
操作后:
观察、测定引流液→用物处理 →擦治疗车→洗手、脱口罩→记录。
T管引流更换操作语言沟通
一、病例介绍 床号:16床,姓名:张艳,性别:女, 年龄:58岁。 因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置 T管引流术,现术后3天,引流袋每周更换 2次,今日需更换引流袋。
T管引流更换操作语言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