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谱
中国历代帝王(夏-清)

历代帝王表夏朝商朝灭夏前首领:契(约前2096年-前?)虞舜三十三年-?昭明(前?-前?)相土(前?-前?)昌若(前?-前?)曹(前?-前?)冥(前?-前1875年)[38]王亥(前1874年-前1775年)夏杼十四年-夏泄十二年王恒(前1774年-前1771年)夏泄十三年-夏泄十六年上甲微(前1770年-约前1720年)夏泄十六年-?报丁(前?-前?)报乙(前?-前?)报丙(前?-前?)示壬(前?-前?)示癸(前?-前1618年)庚丁(26)→武乙(27)→文丁(28)→帝乙(29)→帝辛(30)[38]周朝春秋鄫国、吕国、虞国、州国、莱国、萧国、舒国、谭国、郧国、芮国、沈国、庸国、权国、谢国巴国、蜀国、息国、郤国、祝国、鄣国、聂国、巩国、叶国、项国、江国、葛国、戴国、宿国炎国、鄅国、毕国、申国、邓国、唐国、刘国、黄国、厉国(后改为随国)、淳于国、钟吾国鄀国、肥国、鼓国、鄟国、蓐国、耿国、苏国、冀国、诸国、共国、井国、缙国、杨国、毛国邘国、皖国、邿国、郜国、弦国、郕国、梁国、向国、凡国、谷国、赖国、牟国、柏国、焦国罗国、蓼国、绞国、茅国、巢国、雍国、顿国、黎国、费国、郇国、胙国、夔国、郐国、应国鄾国、任国、邳国、胡国、代国、彭国、苴国、鱼国、轸国、扈国、荀国、桐国、极国、贾国祭国、道国、微国、丰国、六国、瑕国、观国、岐国、箕国、莘国、逼阳国、小邾国、祝其国倪国、滥国、遂国、卢国、须句国、颛臾国、大庭国、根牟国、甲父国、翨阳国、有穷国春秋主要诸侯国世系:齐国田齐世系:战国诸侯世系:韩国姬姓韩氏国君国君名在位时间韩景侯韩虔前408-前400 韩烈侯韩取前399-前387 韩文侯韩猷前386-前377 韩哀侯韩屯蒙前376-前374 韩懿侯韩若山前374-前363 韩昭侯韩武前362-前333 韩宣惠王韩康前332-前312 韩襄王韩仓前311-前296 韩釐王韩咎前295-前273 韩桓惠王韩然前272-前239 韩王安韩安前238-前230 燕国姬姓燕氏国君国君名在位时间燕简公载前414-前373燕桓公前372-前362燕文公前361-前333燕易王前332-前321燕王哙哙前320-前314子之前316-前314燕昭王职前312-前279燕惠王前278-前271燕武成王前271-前258燕孝王前257-前255燕王喜喜前254-前222其他资料主要资料国名起讫年代亡于何国姓氏秦国前10世纪—前206年汉朝嬴姓赵氏楚国前1042年—前223年秦国芈姓熊氏田齐前386年—前221年秦国妫姓田氏燕国前11世纪—前222年秦国姬姓韩国前403年—前230年秦国姬姓韩氏赵国前403年—前226年秦国嬴姓赵氏魏国前403年—前225年秦国姬姓魏氏卫国前1046年—前209年秦朝姬姓卫氏宋国前1046年—前286年田齐子姓宋氏中山国?—前296年赵国姬姓鲁国前1041年—前256年楚国姬姓越国前20世纪—前306年楚国姒姓巴国?—前316年秦国姬姓蜀国?—前316年秦国秦朝汉朝三国时期晋朝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北朝唐朝五代十国五代十国。
中国帝王世系表

武宗海山
13明宗和世㻋
12文宗图帖睦尔
15顺帝妥懽帖睦尔
14宁宗懿璘质班
明(1368~1644)
1太祖朱元璋
兴宗朱标
3成祖朱棣
2惠帝朱允炆
4仁宗朱高炽
5宣宗朱瞻基
6英宗朱祁镇
7景帝朱祁钰
8宪宗朱见深
9孝宗朱祐樘
睿宗朱祐杬
10武宗朱厚照
11世宗朱厚熜
12穆宗朱载垕
13神宗朱翊钧
9孝武帝司马曜
6哀帝司马丕
7废帝司马奕
5穆帝司马聃
10安帝司马德宗
11恭帝司马德文
南朝宋(420~479)
1武帝刘裕
2少帝刘义符
3文帝刘义隆
4孝武帝刘骏
6明帝刘彧
5前废帝刘子业
7后废帝刘昱
8顺帝刘凖
齐(479~502)
宣帝萧承之
景帝萧道生
1高帝萧道成
5明帝萧鸾
2武帝萧赜
6东昏侯萧宝卷
7和帝萧宝融
文帝萧长懋
1太祖朱温
武皇李克用
2末帝朱友贞
2明宗李嗣源(义子)
1庄宗李存勖
4末帝李从珂(继子)
3闵帝李从厚
后晋(936~946)后汉(947~950)后周(951~960)
献祖石绍雍
1高祖刘知远
1太祖郭威
宋王石敬儒
1高祖石敬瑭
2隐帝刘承祐
2世宗柴荣(内侄)
2出帝石重贵
3恭帝柴宗训
十国(902~979)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北汉、闽、吴越、荆南、楚。
3鬱林王萧昭业
4海陵王萧昭文
梁(502~557)陈(557~589)
1武帝萧衍
中国朝代帝王顺序表

中国朝代帝王顺序表
(一)秦朝: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秦三世子婴。
(二)汉朝(西汉):汉高祖刘邦、汉昭帝刘弗陵。
(三)汉朝(东汉):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等。
(四)魏朝: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等。
(五)晋朝:晋武帝司马炎、晋明帝司马绍等。
(六)南北朝:宋武帝刘裕、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陈武帝陈霸先等。
(七)隋朝: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八)唐朝: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等。
(九)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后唐庄宗李存勖、后晋高祖石敬瑭等。
(十)宋朝:宋太祖赵匡胤、宋仁宗赵祯等。
(十一)元朝:元太祖铁木真、元世祖忽必烈等。
(十二)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
(十三)清朝: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等。
以上是中国朝代帝王顺序表的一部分,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能因历史资料和观点不同而有所差异。
中国历史君主简表

中国历史君主简表1.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禹:夏朝开国皇帝,号称“禹”(大禹),励精图治,开展治水工程。
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汤:商朝开国皇帝,号称“汤”(名子朝),兴修水利,建立名副其实的封建帝国。
3.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文王:周朝的得天独厚的君主之一,以德政著称,为西周的奠基者。
- 武王:周朝开国皇帝,号称“武王”(名姬发),推翻商朝,建立了周朝,进行了许多内外政治改革。
4.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秦始皇:秦朝开国皇帝,号称“秦始皇”(姓赢),统一中国,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5.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高祖:汉朝开国皇帝,号称“高祖”(姓刘,名邦彦),延续了秦始皇统一政权的基础,进行了一系列低税收、宽政策和社会改革。
6.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曹操: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以雄才大略著称。
- 司马懿:西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
7.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隋文帝:隋朝建立者之一,号称“隋文帝”(姓杨,名广),重用人才,推行许多改革。
8.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高宗:唐朝开国皇帝,号称“高宗”(姓李,名渊),巩固了唐朝的统一局面。
- 女皇武则天:唐朝时期的女皇,政绩卓著,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
9.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太祖:宋朝开国皇帝,号称“太祖”(姓赵,名匡胤),巩固宋朝统治,重视农业和经济发展。
10. 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 忽必烈:元朝开国皇帝,号称“忽必烈”(姓孛儿只斤,名哥哥),统一中国,推行了许多改革。
11.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洪武:明朝开国皇帝,号称“洪武”(姓朱,名棣),实行一系列政治、农业和经济改革。
12. 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 康熙:清朝皇帝,号称“康熙”(姓爱新觉罗,名玄烨),扩大了清朝的版图,开进行了许多改革。
中国历代朝代帝王表

中国朝代帝王表(夏朝--清朝)夏朝(约前2070-1600年,共471年)历代皇帝:大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
商朝(约前1600-1046年,共555年)历代皇帝:汤、太丁、外丙、中壬、伊尹、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纣。
西周(约前1046-771年,共276年)历代皇帝: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周昭王姬瑕、周穆王姬满、周共王姬繄扈、周懿王姬囏、周孝王姬辟方、周夷王姬燮、周厉王姬胡、周宣王姬静、周幽王姬宫湦、周携王姬余臣。
东周(公元前770-前221年,共550年)其中:春秋(前770-476年,共295年)、战国(前475-221年,255年)历代皇帝:周平王姬宜臼、周桓王姬林、周庄王姬佗、周厘王姬胡齐、周惠王姬阆、周王子姬颓、周襄王姬郑、周王子姬带、周顷王姬壬臣、周匡王姬班、周定王姬瑜、周简王姬夷、周灵王姬泄心、周景王姬贵、周悼王姬猛、周敬王姬匄、周王子姬朝、周元王姬仁、周贞定王姬介、周哀王姬去疾、周思王姬叔、周考王姬嵬、周威烈王姬午、周安王姬骄、周烈王姬喜、周显王姬扁、周慎靓王姬定、周赧王姬延、周惠王姬杰。
秦朝(前221-206年,共16年)历代皇帝: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秦三世嬴子婴。
西汉(前202-公元8年,共195年)历代皇帝: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
新朝(公元8-23年,共16年)历代皇帝:新帝王莽。
玄汉(公元23-25年,共3年)历代皇帝:更始帝刘玄。
赵汉(公元23年-24年,共2年)历代皇帝:汉帝王郎。
赤眉汉(公元25-27年,共3年)历代皇帝:建世帝刘盆子。
成家(公元25-36年,共12年)历代皇帝:公孙述。
中国古代帝王年表

中国古代帝王年表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唐尧:约公元前2200年-约公元前2140年黄帝:约公元前2140年-约公元前2060年少康:约公元前2060年-约公元前2005年多奇:约公元前2005年-约公元前1960年大禹:约公元前1960年-约公元前1900年鲧:约公元前1900年-约公元前1840年禹:约公元前1840年-约公元前1799年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汤:约公元前1675年-约公元前1646年太丁:约公元前1646年-约公元前1625年仲康:约公元前1625年-约公元前1600年相: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590年苞:约公元前1590年-约公元前1587年桀:约公元前1587年-约公元前1567年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周成王:约公元前1042年-约公元前1021年周康王:约公元前1020年-约公元前996年周昭王:约公元前995年-约公元前977年周穆王:约公元前976年-约公元前922年周共王:约公元前922年-约公元前900年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周厉王:约公元前878年-约公元前841年周宣王:约公元前828年-约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约公元前781年-约公元前771年周平王:约公元前770年-约公元前720年周桓王:约公元前719年-约公元前697年周庄王:约公元前696年-约公元前682年周和王:约公元前681年-约公元前676年周始平王:约公元前675年-约公元前661年周宣王:约公元前660年-约公元前621年周康王:约公元前620年-约公元前609年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约公元前685年-约公元前643年春秋五霸之一:鲁庄公:约公元前652年-约公元前621年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约公元前636年-约公元前628年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约公元前650年-约公元前637年春秋五霸之一:卫庄公:约公元前672年-约公元前662年秦穆公:约公元前659年-约公元前621年秦共公:约公元前620年-约公元前609年秦桓公:约公元前608年-约公元前577年秦武公:约公元前576年-约公元前544年秦康公:约公元前544年-约公元前521年秦昭公:约公元前520年-约公元前508年秦穆公:约公元前507年-约公元前502年秦共公:约公元前501年-约公元前501年秦桓公:约公元前501年-约公元前477年秦襄公:约公元前476年-约公元前467年秦声公:约公元前466年-约公元前450年秦出公:约公元前449年-约公元前441年秦元公:约公元前440年-约公元前426年秦哀公:约公元前425年-约公元前409年秦悼公:约公元前408年-约公元前386年秦赵公:约公元前385年-约公元前375年秦简公:约公元前374年-约公元前369年秦孝公:约公元前368年-约公元前338年秦恭公:约公元前337年-约公元前311年秦昭襄王:约公元前310年-约公元前307年秦惠文王:约公元前306年-约公元前251年秦庄襄王:约公元前250年-公元前247年秦嬴政(始皇帝):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10年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公元195年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188年惠景帝刘启:公元前187年-公元180年孝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公元157年孝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年-公元141年孝武帝刘贺:公元前140年-公元87年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公元74年安帝刘祜:公元73年-公元48年恭帝刘宏:公元47年-公元33年章帝刘启:公元32年-公元5年和帝刘肇:公元4年-公元公元2年殇帝刘志:公元2年-公元公元1年宣帝刘询:公元公元1年-公元5年光武帝刘秀:公元公元25年-公元57年明帝刘庄:公元58年-公元75年安帝刘祜:公元106年-公元125年顺帝刘保:公元125年-公元144年霍光:公元144年-公元144年宣帝刘弘:公元145年-公元146年冲帝刘炳:公元146年-公元146年开元帝刘歆:公元147年-公元167年敬帝刘宏:公元168年-公元188年光帝刘科:公元189年-公元190年东安王刘绥:公元191年-公元188年孝安王刘保:公元188年-公元234年文帝刘备:公元235年-公元251年文帝刘芳:公元252年-公元254年三国时期(220年-280年)魏文帝曹丕:公元220年-公元226年魏明帝曹叡:公元227年-公元239年魏少帝曹芳:公元240年-公元251年蜀汉:刘备:公元221年-公元223年刘禅:公元223年-公元263年刘氏夫人:公元263年-公元264年吴国:孙策:公元222年-公元252年孙权:公元252年-公元280年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65年-公元290年晋安帝司马德宗:公元291年-公元301年晋穆帝司马衷:公元302年-公元316年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年-公元322年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23年-公元325年成帝司马衍:公元325年-公元342年应帝司马邺:公元342年-公元344年明帝司马绍:公元345年-公元348年东海王司马越:公元348年-公元349年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49年-公元352年安帝司马徽:公元352年-公元355年治平三年:公元360年-公元364年乐安王司马炽:公元364年-公元366年废帝司马奕:公元367年-公元371年景帝司马文:公元371年-公元372年孝宁帝司马继宗:公元372年-公元373年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73年-公元396年孝庄帝司马元顼:公元396年-公元418年孝武帝司马恢:公元419年-公元420年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南朝宋:宋武帝刘裕:公元420年-公元422年宋少帝刘义隆:公元422年-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符:公元424年-公元453年宋孝武帝刘骏:公元453年-公元464年宋少帝刘子业:公元464年-公元465年宋前廢帝刘昱:公元465年-公元472年宋后廢帝刘昙:公元472年-公元477年南齐:齐高帝萧道成:公元479年-公元482年齐勃勃:公元482年-公元493年南梁:梁武帝萧衍:公元502年-公元549年梁宣帝萧詠:公元550年-公元551年南陈:陈宣帝陈顗:公元555年-公元560年陈后主陈叔宝:公元560年-公元589年北魏:魏文成帝拓跋濬:公元220年-公元226年魏明元帝拓跋绍:公元227年-公元239年魏太武帝拓跋燾:公元240年-公元251年魏文帝拓跋洪:公元254年-公元260年魏献文帝拓跋弘:公元260年-公元264年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265年-公元290年魏明元帝拓跋嗣:公元291年-公元307年魏废帝拓跋洋:公元307年-公元310年魏恭帝拓跋衍:公元310年-公元311年魏殤帝拓跋悛:公元311年-公元318年木真(拓跋猗盖):公元307年-公元318年魏武帝拓跋珪:公元318年-公元336年魏惠帝拓跋颢:公元336年-公元349年魏愍帝拓跋浚:公元349年-公元365年魏献文帝拓跋濬:公元365年-公元372年北海王拓跋亶:公元373年-公元377年元恒:公元377年-公元377年安平王拓跋余:公元377年-公元396年北府王拓跋岩:公元397年-公元398年魏顯詐称帝:公元399年-公元400年魏帝拓跋嗣纂:公元399年-公元409年北部䖍爾干甫:公元399年-公元411年魏献文帝南广:公元409年-公元410年北海王拓跋领:公元410年-公元414年魏穆帝拓跋邈:公元409年-公元425年魏熙事拓跋嗣誉:公元425年-公元430年莫贺朱:公元430年-公元435年魏仁文帝拓跋惠:公元430年-公元451年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52年-公元465年魏明元帝拓跋弘:公元465年-公元471年魏献文帝拓跋德:公元471年-公元500年北魏末帝拓跋燾:公元471年-公元499年魏献文帝拓跋德:公元500年-公元501年北海王拓跋洪:公元502年-公元531年东魏帝:公。
中国历代帝王表

哀帝:即位时间:904年-下位时间:907年
五代
太祖:即位时间:907年-下位时间:912年
末帝:即位时间:913年-下位时间:923年
庄宗:即位时间:923年-下位时间:925年
明宗:即位时间:925年-下位时间:933年
闵帝:即位时间:933年-下位时间:934年
恭帝:即位时间:959年-下位时间:959年
宋
太祖:即位时间:960年-下位时间:976年
太宗:即位时间:976年-下位时间:997年
真宗:即位时间:997年-下位时间:1022年
仁宗:即位时间:1022年-下位时间:1063年
英宗:即位时间:1063年-下位时间:1067年
神宗:即位时间:1067年-下位时间:1085年
高帝:即位时间:479年-下位时间:482年
武帝:即位时间:482年-下位时间:493年
林王时间493年-下位时间:494年
海陵王:即位时间:494年-下位时间:494年
明帝:即位时间:494年-下位时间:498年
东昏侯:即位时间:498年-下位时间:501年
和帝:即位时间:501年-下位时间:502年
金
太祖:即位时间:1115年-下位时间:1123年
太宗:即位时间:1123年-下位时间:1135年
定王:即位时间:前606年-下位时间:前586年
简王:即位时间:前585年-下位时间:前572年
灵王:即位时间:前571年-下位时间:前545年
景王:即位时间:前544年-下位时间:前521年
悼王:即位时间:前520年-下位时间:前520年
敬王:即位时间:前519年-下位时间:前476年
中国历代帝王表

中国历代纪元表大秦(320-320)句渠知平赵(1) 庚辰(六) 320秦(352-352)张琚建昌(1) 庚申 352汉(370-370)李弘凤凰(1) 庚申(九) 370蜀(374-374)张育黑龙(1) 甲戌 374秦(393-394)窦冲元光(2) 癸巳(七) 393楚(402-404)武悼帝(桓玄) 建始(1) 癸己(十二) 403永始(2) 癸己(十二) 403 桓谦天康(安)(1) 甲辰(三) 404桓振 (1) 乙巳 405蜀(432-437)程养道泰始(6) 壬申(九) 432吴(485-486)唐寓之 ----(1) 乙丑(十二) 485 兴平(1) 丙寅 486秦(524-527)莫折大提 (1) 甲辰(六) 524莫折念生天建(4) 甲辰(六) 524宋(525-525)元法僧天启(1) 乙巳(三) 525大赵(528-530)万俟丑奴神兽(平)(3) 戊申(七) 528汉(551-552)侯景太始(2) 辛未(十一) 551齐(526-528)葛荣广安(3) 丙午(九) 526汉(528-529)邢果天统(2) 戊申(六) 528十六国(304-439)前赵(304-329)前赵建国于304年,初称汉,319年改称赵.高祖光文帝(刘渊) 元熙(5) 甲子(十) 304 永凤(2) 戊辰(十) 308河瑞(2) 己巳(五) 309梁王(~和) (1) 庚午 310烈宗昭武帝(~聪) 光兴(2) 庚午(七) 310 嘉平(5) 辛未(六) 311建元(2) 乙亥(三) 315麟嘉(3) 丙子(十一) 316隐帝(~粲) 汉昌(1) 戊寅(七) 318和武帝(靳准) 汉昌*(1) 戊寅(八) 318秦王(刘曜) 光初(12) 戊寅(十) 318末帝(~熙) (1) 己丑(八) 329成(汉)(303-347)成(汉)建国于304年,初称成,338年改称汉.始祖景帝(李特) 建初(2) 癸亥 303秦文王(~流) 建初(1) 甲子(二) 304太宗武帝(~雄) 建兴(3) 甲子(十) 304 晏平(5) 丙寅(六) 306玉衡(24) 辛未 311哀帝(~班) 玉衡*(1) 甲午 (十) 334幽帝(~期) 玉恒(4) 乙未(十) 335中宗昭文帝(~寿) 汉兴(6) 戊戌(四) 338 后主(~势) 太和(3) 甲辰 344嘉宁(2) 丙午(十) 346前凉(301-376)前凉建国于301年,376年为前秦所灭,386年复国,次年亡于北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 朝 約 前 二 〇 〇 一 年 至 約 前 一 九 一 六 年 帝 少 康 第 六
夏 朝 約 前 二 〇 二 九 年 至 約 前 二 〇 〇 二 年 帝 相 第 五
夏 朝 約 前 二 〇 四 七 年 至 約 前 二 〇 三 〇 年 帝 仲 康 第 四
夏 朝 約 前 二 〇 五 一 年 至 約 前 二 〇 四 八 年 帝 太 康 第 三
殷 商 約 前 一 四 〇 二 年 至 約 前 一 三 八 四 年 帝 祖 乙 第 十 三
殷 商 約 前 一 四 一 一 年 至 約 前 一 四 〇 三 年 帝 河 亶 甲 第 十 二
殷 商 約 前 一 四 二 六 年 至 約 前 一 四 一 二 年 帝 外 壬 第 十 一
殷 商 約 前 一 四 三 五 年 至 約 前 一 四 二 七 年 帝 中 丁 第 十
夏 朝 約 前 一 八 四 二 年 至 約 前 一 八 一 八 年 帝 泄 第 十
夏 朝 約 前 一 八 六 〇 年 至 約 前 一 八 四 三 年 帝 芒 第 九
夏 朝 約 前 一 八 八 八 年 至 約 前 一 八 六 一 年 帝 槐 第 八
夏 朝 約 前 一 九 一 五 年 至 約 前 一 八 八 九 年 帝 予 第 七
殷 商 約 前 一 二 七 一 年 至 前 一 二 五 一 年 帝 小 乙 第 二 十 一
殷 商 約 前 一 二 七 四 年 至 約 前 一 二 七 二 年 帝 小 辛 第 二 十
殷 商 約 前 一 三 〇 二 年 至 約 前 一 二 七 五 年 帝 盤 庚 第 十 九
殷 商 約 前 一 三 〇 五 年 至 約 前 一 三 〇 三 年 帝 陽 甲 第 十 八
殷 商 約 前 一 三 一 二 年 至 約 前 一 三 〇 六 年 帝 南 庚 第 十 七
殷 商 約 前 一 三 四 四 年 至 約 前 一 三 一 三 年 帝 祖 丁 第 十 六
殷 商 約 前 一 三 六 九 年 至 約 前 一 三 四 五 年 帝 沃 甲 第 十 五
殷 商 約 前 一 三 八 三 年 至 約 前 一 三 七 〇 年 帝 祖 辛 第 十 四
未 逾 年 帝 履 癸 逾 年
如 右
穆 王
如 右
一九九九九九九九九九九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六六六六六六六六六六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五 〇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〇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〇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〇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〇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〇 周 朝 前 三 六 八 年 至 前 三 二 一 年 顯 王 第 三 十 二 周 朝 前 三 七 五 年 至 前 三 六 九 年 烈 王 第 三 十 一 周 朝 前 四 〇 一 年 至 前 三 七 六 年 安 王 第 三 十 周 朝 前 四 二 五 年 至 前 四 〇 二 年 威 烈 王 第 二 十 九 周 朝 前 四 四 〇 年 至 前 四 二 六 年 考 王 第 二 十 八 周 朝 前 四 六 八 年 至 前 四 四 一 年 貞 定 王 第 二 十 七 周 朝 前 四 七 六 年 至 前 四 六 九 年 元 王 第 二 十 六 周 朝 前 五 一 九 年 至 前 四 七 七 年 敬 王 第 二 十 五 周 朝 前 五 四 四 年 至 前 五 二 〇 年 景 王 第 二 十 四 周 朝 前 五 七 一 年 至 前 五 四 五 年 靈 王 第 二 十 三 周 朝 前 五 八 五 年 至 前 五 七 二 年 簡 王 第 二 十 二 周 朝 前 六 〇 六 年 至 前 五 八 六 年 定 王 第 二 十 一 周 朝 前 六 一 二 年 至 前 六 〇 七 年 匡 王 第 二 十 周 朝 前 六 一 八 年 至 前 六 一 三 年 頃 王 第 十 九 周 朝 前 六 五 一 年 至 前 六 一 九 年 襄 王 第 十 八 周 朝 前 六 七 六 年 至 前 六 五 二 年 惠 王 第 十 七 周 朝 前 六 八 一 年 至 前 六 七 七 年 釐 王 第 十 六 周 朝 前 六 九 六 年 至 前 六 八 二 年 莊 王 第 十 五 周 朝 前 七 一 九 年 至 前 六 九 七 年 桓 王 第 十 四 周 朝 前 七 七 〇 年 至 前 七 二 〇 年 平 王 第 十 三 周 朝 前 七 八 一 年 至 前 七 七 一 年 幽 王 第 十 二 周 朝 前 八 二 七 年 至 前 七 八 二 年 宣 王 第 十 一 周 朝 前 八 七 七 年 至 前 八 二 八 年 厲 王 第 十 周 朝 前 八 八 五 年 至 前 八 七 八 年 夷 王 第 九 周 朝 前 八 九 一 年 至 前 八 八 六 年 孝 王 第 八 周 朝 前 八 九 九 年 至 前 八 九 二 年 懿 王 第 七 周 朝 前 九 二 二 年 至 前 九 〇 〇 年 共 王 第 六 周 朝 前 九 七 六 年 至 前 九 二 三 年 穆 王 第 五 周 朝 前 九 九 五 年 至 前 九 七 七 年 昭 王 第 四 周 朝 前 一 〇 二 〇 年 至 前 九 九 六 年 康 王 第 三 周 朝 前 一 〇 四 二 年 至 前 一 〇 二 一 年 成 王 第 二 周 朝 前 一 〇 四 六 年 至 前 一 〇 四 三 年 武 王 第 一 殷 商 前 一 〇 七 五 年 至 前 一 〇 四 七 年 帝 辛 第 三 十 殷 商 前 一 一 〇 一 年 至 前 一 〇 七 六 年 帝 乙 第 二 十 九 殷 商 前 一 一 一 二 年 至 前 一 一 〇 二 年 帝 太 丁 第 二 十 八
殷 商 約 前 一 一 六 四 年 至 約 前 一 一 五 九 年 帝 廩 辛 第 二 十 五
殷 商 約 前 一 一 八 〇 年 至 約 前 一 一 六 五 年 帝 甲 第 二 十 四
殷 商 前 一 一 九 一 年 至 約 前 一 一 八 一 年 帝 祖 庚 第 二 十 三
殷 商 前 一 二 五 〇 年 至 前 一 一 九 二 年 帝 武 丁 第 二 十 二
漢 朝 前 七 十 三 年 至 前 四 十 九 年 孝 宣 皇 帝 第 八
漢 朝 前 八 十 六 年 至 前 七 十 四 年 孝 昭 皇 帝 第 七
漢 朝 前 一 四 〇 年 至 前 八 十 七 年 孝 武 皇 帝 第 六
漢 朝 前 一 五 六 年 至 前 一 四 一 年 孝 景 皇 帝 第 五
漢 朝 前 一 七 九 年 至 前 一 五 七 年 孝 文 皇 帝 第 四
夏 朝 約 前 一 七 〇 七 年 至 約 前 一 六 七 七 年 帝 孔 甲 第 十 四
夏 朝 約 前 一 七 二 七 年 至 約 前 一 七 〇 八 年 帝 廑 第 十 三
夏 朝 約 前 一 七 四 八 年 至 約 前 一 七 二 八 年 帝 扃 第 十 二
夏 朝 約 前 一 八 一 七 年 至 約 前 一 七 四 九 年 帝 不 降 第 十 一
秦 朝 前 二 四 九 年 至 前 二 四 七 年 莊 襄 王 第 三
秦 朝 前 二 五 〇 年 至 前 二 五 〇 年 孝 文 王 第 二
秦 朝 前 二 五 五 年 至 前 二 五 一 年 昭 襄 王 第 一
周 朝 前 三 一 四 年 至 前 二 五 六 年 赧 王 第 三 十 四
周 朝 前 三 二 〇 年 至 前 三 一 五 年 愼 靚 王 第 三 十 三
殷 商 約 前 一 六 〇 〇 年 至 約 前 一 五 八 九 年 湯 第 一
夏 朝 約 前 一 六 五 二 年 至 約 前 一 六 〇 一 年 帝 履 癸 第 十 七
夏 朝 約 前 一 六 六 五 年 至 約 前 一 六 五 三 年 帝 發 第 十 六
夏 朝 約 前 一 六 七 六 年 至 約 前 一 六 六 六 年 帝 皋 第 十 五
殷 商 約 前 一 五 六 三 年 至 約 前 一 五 四 五 年 帝 沃 丁 第 五
殷 商 約 前 一 五 八 二 年 至 約 前 一 五 六 四 年 帝 太 甲 第 四
殷 商 約 前 一 五 八 六 年 至 約 前 一 五 八 三 年 帝 仲 壬 第 三
殷 商 約 前 一 五 八 八 年 至 約 前 一 五 八 七 年 帝 外 丙 第 二
殷 商 約 前 一 五 一 〇 年 至 約 前 一 四 三 六 年 帝 太 戊 第 九
殷 商 約 前 一 五 二 二 年 至 約 前 一 五 一 一 年 帝 雍 己 第 八
殷 商 約 前 一 五 三 九 年 至 約 前 一 五 二 三 年 帝 小 甲 第 七
殷 商 約 前 一 五 四 四 年 至 約 前 一 五 四 〇 年 帝 太 庚 第 六
昌 邑 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哀 王 思 王
悼 王
子 嬰
穆 王
帝 辛
東 昏 侯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二二二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二一〇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〇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三 國 魏 二 五 四 年 至 二 五 九 年 高 貴 鄉 公 第 四 三 國 魏 二 四 〇 年 至 二 五 三 年 齊 王 第 三 三 國 魏 二 二 七 年 至 二 三 九 年 明 皇 帝 第 二 三 國 魏 二 二 〇 年 至 二 二 六 年 文 皇 帝 第 一 漢 朝 一 九 〇 年 至 二 一 九 年 孝 獻 皇 帝 第 二 十 六 漢 朝 一 六 八 年 至 一 八 九 年 孝 靈 皇 帝 第 二 十 五 漢 朝 一 四 七 年 至 一 六 七 年 孝 桓 皇 帝 第 二 十 四 漢 朝 一 四 六 年 至 一 四 六 年 孝 質 皇 帝 第 二 十 三 漢 朝 一 四 五 年 至 一 四 五 年 孝 沖 皇 帝 第 二 十 二 漢 朝 一 二 六 年 至 一 四 四 年 孝 順 皇 帝 第 二 十 一 漢 朝 一 〇 七 年 至 一 二 五 年 孝 安 皇 帝 第 二 十 漢 朝 一 〇 六 年 至 一 〇 六 年 孝 殤 皇 帝 第 十 九 漢 朝 八 十 九 年 至 一 〇 五 年 孝 和 皇 帝 第 十 八 漢 朝 七 十 六 年 至 八 十 八 年 孝 章 皇 帝 第 十 七 漢 朝 五 十 八 年 至 七 十 五 年 孝 明 皇 帝 第 十 六 漢 朝 二 十 五 年 至 五 十 七 年 光 武 皇 帝 第 十 五 漢 朝 二 十 三 年 至 二 十 四 年 更 始 第 十 四 漢 朝 六 年 至 二 十 二 年 王 莽 第 十 三 漢 朝 元 年 至 五 年 孝 平 皇 帝 第 十 二 漢 朝 前 六 年 至 前 一 年 孝 哀 皇 帝 第 十 一 漢 朝 前 三 十 二 年 至 前 七 年 孝 成 皇 帝 第 十 漢 朝 前 四 十 八 年 至 前 三 十 三 年 孝 元 皇 帝 第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