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谈谈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配置

谈谈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配置[摘要]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街道绿化作为城市的“脸面”,体现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为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景观绿地建设,规范绿地植物配置,改善绿地植物种植结构,丰富城市景观,充分发挥绿地生态功能。
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简单的阐述城市道路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植物配置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城市道路也逐渐增多,便形成了各种与道路相关的绿带。
也有将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
因此在每一条道路设计时都应考虑将其建设成为有特色的道路和景观带,这景观带的形成是与绿化植物的巧妙配置是分不开的。
1.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类型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首先应考虑交通安全,有效地协助组织人流的集散,同时发挥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同时也避免了司机的驾车疲劳,提高安全。
城市道路植物配置设计主要有两类:整齐式行道树类型;自然式园林道路的布置。
1.1整齐式园林行道树。
此种类型,植物配置形式有。
1.1.1乔木为主、配以草坪:高大的乔木不仅遮阴效果好,还会使人感到雄伟壮观,但较单调。
1.1.2乔木和灌木:既可增加景观和季相的变化,又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1.1.3常绿乔木配以花卉、灌木、草坪、绿篱(或色块):这种形式既可四季常青,又有季相变化,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形式;另外,若条件允许可多行布置,既可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水平,又可大大减少噪音,这也是将来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1.2自然式园林道路的配置。
自然式园林道路的植物配置:种植时不成行列式,以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自然之美,花卉布置以花丛、花群为主,不用模纹花坛。
树木配植以孤立树、树丛、树林为主,不用规则修剪的绿篱,以自然的树丛、树群、树带来区划和组织园林空间。
树木整形不作建筑鸟兽等体形模拟,而以模拟自然界苍老的大树为主。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市政道路绿化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环境美化和改善人居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在市政道路绿化中,植物配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道路绿化的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植物的选择、配置原则和适宜植物等方面进行探讨和论述。
植物的选择是市政道路绿化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选择适宜的植物,既要考虑其观赏效果,又要兼顾其生长特点和适应能力。
在选择植物时,应根据道路的功能、环境条件和设计要求等进行合理配置。
在行道树的选择上,既要考虑视觉效果,又要考虑其抗逆性和抗污性。
常用的行道树有柳树、梧桐树、樟树等,它们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观赏效果。
而在路缘绿化中,可以选择一些矮型植物,比如常绿灌木、花卉等,它们既能起到绿化的作用,又不会遮挡司机和行人的视线。
植物配置原则是市政道路绿化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植物的配置应符合道路规划和设计的要求,比如道路的宽度、交通流量和土壤条件等。
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生态特性和生长需求,避免植物过度生长和扩散等问题。
植物配置还需要考虑到道路的功能需求,比如在靠近路边的地方选择低矮的植物,以确保视线畅通,同时可以选择具有纵向生长特点的植物,以起到空间分隔和边界划定的作用。
适宜植物的选择也是市政道路绿化中的重要问题。
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其生长特性和适应能力。
市区的道路绿化一般面临着气候干燥、空气污染、土壤贫瘠等问题,因此需要选择具有耐旱、耐污染和快速生长的植物。
在常见的植物中,一些乔木和灌木植物比较适合市区道路绿化,比如山樱花、紫薇、丁香树等。
这些植物对环境要求较低,生长快速,观赏效果也很好。
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是一个关键问题,它需要综合考虑道路的功能需求、生态特性和观赏效果等因素。
在植物的选择上,应选择适宜的植物,兼顾其观赏效果和生长特点。
在植物配置上,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确保道路的绿化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在适宜植物的选择上,要考虑道路环境的特点,选择具备耐旱、耐污染和快速生长的植物,以满足市区道路绿化的需求。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市政道路绿化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正确的植物配置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增强市民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对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进行探讨,以期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市政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气候特点、土壤状况和空间限制等因素。
在炎热多雨的南方城市,可以选择热带雨林植物,如榕树、银杏等。
在气候寒冷的北方城市,可以选择耐寒的树木,如松树、柳树等。
还需要考虑植物的成活率和抗污染能力,选择对于城市环境比较适宜的植物种类。
二、根据道路环境进行植物配置市政道路的环境形态各异,有的是宽阔的大道,有的是狭窄的小街。
我们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道路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
对于宽阔的大道,可以选择高大挺拔的乔木和灌木,增添整体气势。
对于狭窄的小街,可以选择矮小丰茂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使道路两旁更加绿荫蔽日,增加交通安全性。
三、注重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在春季,可以选择开花植物,如樱花、桃花等,增添道路的生机和活力。
在夏季,可以选择树种丰茂的植物,如梧桐、榕树等,增加行人的遮荫。
在秋季,可以选择叶色艳丽的植物,如枫树、银杏等,增加道路的景色。
在冬季,可以选择坚挺耐寒的树木,如松树、柳树等,使道路焕发冬日的生机。
四、合理利用植物配置改善环境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还可以利用植物的特性改善道路周边的环境。
可以选择具有净化空气和减少噪音的植物种类,如银杏、丁香等,改善道路的空气质量和环境噪音。
还可以利用植物的根系来保持土壤的稳定,减少道路旁边的土壤侵蚀和滑坡等现象。
五、避免选择有毒或者易过敏的植物种类在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时,需要避免选择有毒或者易过敏的植物种类。
一些植物的花粉、叶子或果实可能会引起市民的过敏反应,影响市民的生活。
一些有毒的植物可能会对周围的环境和生物造成伤害。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在城市绿化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植物不仅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还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净化环境,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我们需要根据道路的特点来选择植物。
道路的长短、宽度、交通流量等都会影响到植物的选择。
比如,在宽阔的大道上,可以选择一些高大而茂盛的树种,如梧桐、杨树,它们能够充分利用空间,给人一种宽广和舒适的感觉。
而在窄小的街道上,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灌木类植物,如玫瑰花、紫薇花等,它们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
植物的选择还要考虑到道路的环境条件。
阳光充足和通风良好的地方适合选择阳性植物,如向日葵、报春花等。
而阴暗潮湿的地方适合选择阴性植物,如蕨类、龟背竹等。
植物的生长环境还要考虑到土壤的肥沃程度、湿度等因素。
保证植物的生长环境符合其生长特点,能够更好地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植物选择还要考虑到它们的花期和果实特点。
花期长、花朵色彩鲜艳的植物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增加道路的视觉效果。
果实丰硕、花期短的植物在城市道路上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些果实丰硕的树种能够提供饮食资源给城市中的鸟类,增加生物多样性。
植物配置中还要考虑到植物的数量和密度。
根据道路的空间大小和需要,合理配置植物数量能够充分利用空间,提供更多的绿化效果。
植物的密度也要适度,过高过密的植物会影响到交通和行人的视线,不利于行车和行人的安全。
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是一个非常综合的考虑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到道路特点、环境条件、花期果实特点以及数量和密度等因素。
只有合理配置植物,才能够达到最佳的绿化效果,为城市的建设和居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福利。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对城市环境的美化和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建筑的不断拔地而起,道路绿化成为了城市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植物配置的选择不仅关系到城市绿化的美观度,还关系到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细心打理的领域。
一、植物配置的原则在市政道路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原则是多样性和适应性。
多样性意味着植物种类的丰富,这样可以让城市的街道多姿多彩,给行人带来愉悦的心情。
适应性意味着植物必须能够适应城市的环境条件,包括空气质量、土壤条件、阳光照射等因素。
只有这样,植物才能够健康成长,起到美化环境和改善空气的作用。
二、植物配置的种类选择在市政道路绿化中,可以选择多种多样的植物进行配置。
可以选择乔木类植物,如梧桐、榉树等,它们可以提供较为丰富的树冠,为行人和车辆提供一定的遮阴作用。
草本植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配置,如鸢尾花、月见草等,它们可以美化绿化带,并可以吸收部分有害气体,改善空气质量。
还可以选择一些攀援植物,如爬山虎、常春藤等,它们可以爬上建筑物的墙壁,增加绿化面积,并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
此外一些花灌木类植物,如玫瑰、丁香等,可以在道路两侧种植,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营造出淡淡的清香气息。
三、植物配置的养护管理植物配置的养护管理是市政道路绿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于不同类型的植物,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养护计划。
一般来说,需要对植物进行定期修剪、浇水和施肥,以保持其健康生长。
还需要定期检查植物的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还需要关注植物的更新换代。
由于城市道路的使用频率较高,植物可能会受到车辆的碾压和行人的踩踏,造成一定的损坏。
需要定期更换老化的植物,并进行适当的修整和增添新的植物,以保持整体的绿化景观。
四、植物配置的环境效益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效益。
植物配置道路绿化篇[精选]
![植物配置道路绿化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79f3f47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b.png)
五、立体交叉绿地
· 服从交通功能,保证司机有足够的视距。 · 出入口做指示性种植,转弯处种植成行乔木,
引导方向。 · 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草坪
上可点缀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以形成疏 朗开阔的绿化效果。 · 桥下宜种植Biblioteka 荫地被植物。墙面宜进行垂直 绿化。
Ps:停车场绿化设计
· 停车场周边应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并宜种植 隔离防护绿带;在停车场内宜结合停车间隔 带种植高大庇荫乔木。
· 庇荫乔木可选择行道树种。其树木枝下高度 应符合停车位净高度的规定:小型汽车为 2.5m;中型汽车为3.5m;载货汽车为4.5m。
六、游园路的植物配置
· 主路植物配置,选用一个树种时,要特别 注意园路功能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结合, 形成有特色的景观。在较长的自然式的园 路旁,如只用一个树种,往往显得单调, 为形成丰富多彩的路景,可选用多种树木 进行配置,但要有一个主要树种,以防杂 乱。
· 小路两旁种竹,有
一定的厚度、高度 和深度,可以形成 竹林幽深的感觉。 北京卧佛寺新建的 “集秀园”中,以 竹为主的竹径宽 1.5m,竹高7m,厚度 约10m,道路迂回曲 折,人行其中, 竹 径通幽之感很强。
第一节 道路的绿化设计
· 一、分车带 · 二、人行道绿地 · 三、交通岛与交叉口绿地 · 四、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绿地 · 五、立体交叉的绿地 · 六、游园路的植物配置
一、分车带
分车带植物配置原则 · 保证分隔 · 组织交通 · 保障安全 · 防止眩目 · 防尘防噪
分车带
· 最小宽度1.2-1.5 · 一般宽度4.5-6.0 · 一般长度50-100
· 花径则应选择开花丰满、花形美丽、花色鲜 艳或有香味、花期较长的树种。如白兰、桂 花、桃花、杜鹃、荷花玉兰、月季、龙船花、 大红花、红花羊蹄甲、千日红、连翘等均很 适宜。配置时株距宜小,以给游人“穿越花 丛”的感觉。采用花灌木时,应注意背景树 的配置。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是指在城市道路两侧或中央绿化带中选择和布置适合景观效果、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植物。
这些植物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还能使城市更具生机和活力。
下面将从道路景观植物配置的原则和分析两方面进行探讨。
道路景观植物配置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 适应环境: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包括耐寒性、耐旱性、耐盐碱性等。
根据城市的气候和地理特点,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以确保其能够良好生长。
2. 美观与实用兼顾:植物选择应注重美观性,植物的花朵、叶子和枝干等特征都能对景观起到装点作用。
还要考虑植物的实用性,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空气净化作用的植物,为城市提供清新的空气。
3. 多样性和长春性:在植物配置上,要尽量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增加景观的多样性。
还要考虑植物的长春性,选择那些能长时间保持绿化效果的植物,减少频繁更换植物的成本和工作量。
4. 抗污染和易维护:城市道路上的植物容易受到车辆尾气和压力的污染,因此选择一些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
还要考虑植物的易维护性,选择那些生长迅速、繁殖力强的植物,便于养护和管理。
通过对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提升城市形象: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的提升。
植物的选择应注重颜色搭配和层次感,可以选用颜色鲜艳的花卉或具有华丽色彩的宿根植物,增加景观的亮点,使城市更加美丽。
2. 缓解交通压力: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还可以缓解交通压力。
适当选择树种等大型植物,可以起到隔音、净化空气和降低温度的作用,为行人和车辆提供舒适的环境。
3.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植物的绿色和芬芳气息可以缓解压力、舒缓心情,增加居民的幸福感。
在植物配置上,还可以考虑种植一些果树或观赏果树,为居民提供新鲜水果或美丽的景观。
4.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的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市政道路的绿化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候,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植物配置是绿化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对于绿化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市政道路绿化中,植物配置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地区气候、土壤条件、道路使用功能等,才能实现最佳的绿化效果。
本文将探讨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问题,并对植物配置的原则、方法和常见植物种类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介绍。
一、植物配置的原则1. 适应性原则植物配置的首要原则是要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植物种类。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环境条件各异,植物种类的适应性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生长良好的植物种类,以确保绿化效果的持久和稳定。
2. 美观性原则市政道路绿化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因此植物配置的美观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选择植物种类时,需要考虑其外观特点、色彩搭配和整体效果,以打造出具有视觉美感的绿化景观。
3. 生态性原则市政道路绿化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选择具有较强生态功能的植物种类。
这些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还能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维护生态平衡,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4. 综合利用原则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综合利用价值,如草坪可用于休闲活动和人们的休息,乔木可提供阴凉和修剪,攀援植物可做为绿化装饰,还可以考虑植物对土壤保护和水土资源的综合利用。
5. 安全性原则植物配置要注意选择无毒、无刺、不易引发过敏反应的植物,以确保市政道路绿化对居民出行和生活的安全没有影响。
1. 生态配植生态配植是指将相互依存或相互促进的植物种类组合在一起,形成生态系统,以实现绿化效果的最大化。
生态配植可以依据植物的生长高度、形态特点、花色、开花期和根系等特性进行合理组合,形成优势互补、协同生长的群落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制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8
5.2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行道树具备条件
行道树的株距和定干高度
2012制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9
2012制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10
2012制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11
5.2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二)景观游憩型干道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应兼顾观赏和游憩的功能。 从人的需求出发,兼顾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系统性。 繁忙道路两侧设置自然式园林道路,在居民分布集 中一侧设林荫路,方便居民出入、散步休息,又可 防止和减少车辆废气、噪声对居民的危害。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13
2012制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14
5.2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四)道路节点的植物配置
交通岛:设在道路交叉口处(转盘)。车辆驶入交叉路口须 做逆时针单向行驶,一般设计为圆形(大中城市中心岛直径 40-60m)。 以草皮花坛为主或以低矮的常绿树、花灌木组成花坛,不能 用高大乔木,以免影响视线。须封闭,不准行人入内。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3
5.1城市道路的绿化布置形式
二板三带式 是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进行 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
2012制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4
5.1城市道路的绿化布置形式
三板四带式 是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割成三块, 中央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分隔带连同 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
视距的大小,随着道路允许的行驶速 度、道路的坡度、路面质量情况而定, 一般采用30m-35m
2012制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16
2012制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17
5.2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四)道路节点的植物配置
2012制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18
2012制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012制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2
5.3园林道路的植物配置
(一)园林道路植物配置要求 配置时注意创造不同的园路景观,如山道、花径、
竹径等
自然式园林中,打破行道树的栽植格局,两侧可栽 植不同树种,必须取得均衡效果。
株行距与路旁景物结合灵活多变,步移景异 路口可种植色彩鲜明的孤植树或树丛,起对景、标
19
5.2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高速公路绿地:(1)中央分隔绿带宽度1.5m以上, 宽者可达5-10m,以低矮、修剪整齐的常绿灌木种 植。
(2)为防止穿越市区的噪声和废气等污染,在干道 两侧留出20m-30m的安全防护林带。在道旁适当点 缀风景林、树丛、宿根花卉群,以增加景色的变换, 增强驾驶员的安全感。
志或导游的作用 次要园路或小路可应用草坪砖的形式 规则式园路可用二到三种乔、灌木相间搭配
2012制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3
5.3园林道路的植物配置
(二)不同形式园林道路植物配置
(1)园内主要道路
园内主要道路一般宽3~5m,游人量大。平直 的主路以规则式配植为主。而自然园路旁,多乔灌 木自然植于路边或以乔灌木丛植于路边。
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要布置形式:一板二带式、二板三 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
“板”是指机动车或非机动车行道; “带”指绿化带或只有行道树的人行道。
2012制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
5.1城市道路的绿化布置形式
一板二带式,即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 道树,人行道两侧为道路绿化带
2012制作
2012制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5
5.1城市道路的绿化布置形式
四板五带式 是用三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割成四条, 从而规划5条绿化带中央为机动车道,以便各种车 辆上、下行,互不干扰。
若道路宽度所限不宜布置5带,则可用栏杆代替绿化 带进行分隔以节约用地。
2012制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6
5.2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7
5.2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一)城市主干道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同一路段分布多条绿带,各绿带的植物 配置相互配合丰富道路绿化层次,景观多变,发挥 绿化隔离防护作用。 形式简洁,树形整齐。
种植时应考虑株距和定干高度,常采用形式: 树带式:交通量不大 树池式:交通量较大,行人较多
2012制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0
2012制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1
5.3园林道路的植物配置
园林绿地中的道路除了组织交通、集散等功能外, 主要起到导游的作用。植物配置除其生态功能外, 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游赏的需要。一般来讲,园路 的曲线都很自然流畅,两旁的植物配植及小品也宜 自然多变,不拘一格。人们漫步在园路上,远近各 景可构成一幅连续的动态画卷,具有步移景异的效 果。
城市道路分为:一般城市干道及居住区、公园绿地和 附属单位等各种类型绿地中的道路。
道路绿地具有优化交通、组织街景、改善小气候三 大功能,并可丰富景观效果、多样绿地形式和多变 的季相色彩影响城市景观空间品质。
道路景观设计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美 学特征和人的行为游憩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
2012制作
2012制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15
5.2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四)道路节点的植物配置
根据两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可在 交叉口平面图上绘出一个三角形,称为 视距三角形。在此三角形内不能有建筑 物、构筑物、树木等遮挡司机视线的地 面物。
在布置植物时其高度不得超过0.65m0.70m高,或者在三角视距之内不要布 置任何植物。
第5章 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道路绿化分为城市道路和园林道路绿化两部分。城市道路绿 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城市绿化风貌与景观 特色的重要载体,直接形成城市面貌、道路空间性格、市民 交 往环境,为居民日常生活体验提供视觉审美客体。
2012制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1
5.1城市道路的绿化布置形式
2012制作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12
5.2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三)防护型干道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基于隔离防护主导功能的道路绿化。 发挥隔离有害气体、噪声和尘土的功能,兼顾观赏 功能。
绿化设计:选择抗污染、滞尘和吸噪声的植物。如:雪松、 圆柏、夹竹桃等。 采用乔、灌、草,形成立体绿化层次。
2012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