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联系制度

合集下载

xx学院辅导员、班主任联系寝室制度

xx学院辅导员、班主任联系寝室制度

xx学院辅导员、班主任联系寝室制度
一.目的
为了深入解学生平时宿舍里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或管理工作。

二.意义
加深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感情。

用自身丰厚的人生阅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为学生领航,成为他们生活上的导师。

了解学生平时在宿舍里的状态,并对学生日常状况进行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动态。

为了创造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具体措施
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寝室,了解学生在公寓内的表现和基本情况。

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辅导学生健康成长;要收集学生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及时处理和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具体要求:1、辅导员、班主任每周进学生宿舍不得少于一次,每周将所带班级宿舍走访一遍。

2、定期到学生公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为学生提供切实。

班主任工作联系制度

班主任工作联系制度

班主任工作联系制度一、背景介绍在学校管理中,班主任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负责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

为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益和协调各方的沟通,建立班主任工作联系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对班主任工作联系制度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二、联系方式的建立为了顺利执行班主任工作联系制度,必须建立有效的联系方式。

学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1. 邮件联系:学校可以为每个班主任分配专用电子邮箱,以便及时进行工作沟通。

班主任可以通过邮件向学校反馈学生情况,并及时获取学校通知和指示。

2. 电话联系:学校必须提供稳定的电话线路,以便班主任和学校之间进行及时的沟通。

班主任可以通过电话向学校反映重要事项,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电话通知班主任有关学生的情况。

3. 实地会面:学校应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以便班主任之间进行互相交流和学校对班主任的及时指导。

三、工作联系制度的执行班主任工作联系制度的执行需要有明确的流程和责任分工。

具体步骤如下:1. 学校每月初将具体工作任务通知班主任,并列出任务的具体要求和时间节点。

2. 班主任在每周例会中向学校汇报上周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提出下周的工作计划。

3. 学校对班主任的工作进行及时评估和指导,指导内容可以包括教学方法、班级管理等方面。

4. 学校每学期末对班主任进行全面工作评估,了解班主任在教学、生活管理、家长沟通等方面的表现,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

四、班主任工作联系制度的效果评估班主任工作联系制度的实施需要进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1. 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和其他教师对班主任的工作进行匿名评估,了解班主任在学生管理方面的情况和问题点。

2. 学校和班主任可以共同制定一套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考核和测评,评估班主任的工作表现。

3. 学校可以对班主任工作联系制度进行定期的总结和改进,在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时及时调整和改进制度。

五、班主任工作联系制度的拓展应用班主任工作联系制度不仅适用于学校内部管理,也可以扩展应用于学校与家庭、社会各界的协作中。

小学家校联系制度(6篇)

小学家校联系制度(6篇)

小学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促进相互了解,加强配合,有效地整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力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在班主任与家长之间互通信息,及时反映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的有关情况,使家长和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

形式可以为家访、来访、电访等。

家长可对学校提出意见或建议,班主任老师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要求,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二、家访制度: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地对部分学生进行家访,通过家访活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交换意见,共同教育学生。

在家访活动中,班主任要有准备,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就学生的教育问题充分与家长磋商,以达到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家访的态度要诚恳、热情,对教育学生要充满信心,要充分拓宽家访的范围和内容,切忌报忧不报喜,使家长和学生消除家访即“告状”的错误认识,要努力寻求家长的合作和支持。

三、家长学校及家长会制度:根据市、县家教中心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家长、师生实际需要,学校或班主任可在确定的时间内将全体或部分家长召集起来,以《牵手两代亲子课程》教材为参考内容,以开会学习或其他形式进行活动。

家长学校开课及召开家长会事先应根据其目的要求,就内容、形式作出周密安排。

通过家长学校及家长会向学生家长宣传教育孩子的方法,宣传上级和学校有关的指示精神、教育管理制度、规定、措施和方法。

向家长汇报学生的有关情况和学校(班级)的工作情况,总结成绩找出差距,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同时可以对家长提出一定的要求和希望,指导教育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全面健康的发展成长。

四、家长访校制度:家长可利用空闲时间个别来校访问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向教师反映学生在家表现,询问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活动等情况,可以提出各类问题及意见。

家长访校时教师要热情耐心地接待家长,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认真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积极地给予科学的指导,诚恳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班主任家访制度

班主任家访制度

班主任家访制度
班主任工组直接联系着学生的家庭,低于沟通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班主任要经常走访学生家庭,熟悉每个学生的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班级工作。

一、班主任新接班后,要在一一个月内对全班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家长的职业和文化程度,家庭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二、对班级的学困生要重点安排,根据具体需要随时家访。

三、每个学年要全面走访一次,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要请家长到学校来,以免影响正常工作(科任教师每学年走访50%)。

四、与家长交谈时,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家访中自觉遵守学校规定的四要、四不要原则。

四要:一要多讲成功的经验,给家长以启示,使家长对学校放心,对教育孩子充满信心;二要教师多讲行话,按照教育规律合适的要求和家长交谈,体现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三要向学困生家长提出建设性意见,要以商讨的语气、关切的语言交谈;四要向家长拿出自己的改进措施。

四不要:不要责令家长;不要推诿责任;不要发生冲突;不要让家长难堪。

家访中着重强调安全问题。

对个别学生加强教育,与家长商讨管理措施,确保每个学生安全。

五、班主任和家长共同协商教育孩子,只发生联系,不允许以权谋私损坏教师形象。

幼儿园班子与班主任谈心谈话制度

幼儿园班子与班主任谈心谈话制度

幼儿园班子与班主任谈心谈话制度在幼儿园教育中,班主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负责照顾和教育孩子,还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

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班子与班主任的谈心谈话制度,本篇文章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分享一些对这个制度的观点和理解。

一、谈心谈话制度的意义和目的1.1 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幼儿园班主任与孩子们相处时间较长,可以更好地观察和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

通过谈心谈话制度,班主任可以与孩子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需求和问题,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1.2 促进家校合作班主任作为教育家和家长之间的桥梁,通过与家长的谈心谈话,可以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关系。

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班主任也可以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双方共同努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1.3 解决问题和困惑在谈心谈话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倾听孩子们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惑。

这有助于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并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谈心谈话制度的实施方式和内容2.1 分阶段进行谈心谈话幼儿园班主任可以根据不同芳龄段和孩子的特点,分阶段进行谈心谈话。

对于小班的孩子,可以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他们更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于大班的孩子,可以进行更系统的讨论和反思,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2.2 关注孩子的成长和需求在谈心谈话中,班主任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和需求,引导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班主任也要及时关注孩子们可能存在的问题,给予帮助和指导,助力他们的成长。

2.3 导入适合的话题和活动为了让孩子们更主动地参与谈心谈话,班主任可以选择适合的话题和活动。

可以引导孩子们谈论自己喜欢的玩具、动物或者书籍,让他们通过谈话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兴趣。

三、对于谈心谈话制度的观点和理解3.1 谈心谈话制度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班主任的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班主任工作制度

班主任工作制度

班主任工作制度
是指学校为了规范班主任工作,提高班主任工作效能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班主任工作制度:
1. 职责:班主任是学生的第一任教育者和家庭代表,负责班级管理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需要关心、指导、督促和评价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同时,也要协调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 目标:班主任的工作目标是为每个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全面发展,培养素质和能力。

3. 日常工作:班主任需要每天到班级报到,按时上课,认真备课,负责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同时,还要主持班会、批阅作业、记录、评价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4. 家校沟通:班主任要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和进展,了解家庭情况,解答家长的疑问和关注学生的问题。

5. 班级管理:班主任要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学习、纪律和卫生等方面,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

6. 学生关怀: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在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予及时的关怀和指导。

7. 自我提升:班主任要定期参加教育培训和学习,提升自身教育能力和水平。

通过与其他班主任的交流和分享,共同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质量。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班主任工作制度,具体的工作制度还会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班主任工作制度

班主任工作制度

班主任工作制度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时间:班主任需要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履行职责,通常是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

具体工作时间可以根据学校的要求或安排进行调整。

2. 班级管理:班主任负责管理所任教的班级,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

他们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引导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3. 家庭联系:班主任需要与学生的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成绩以及在校表现等。

4. 学生评价: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方面,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 学生辅导: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日常辅导工作,包括学生的心理辅导、学业指导、生活习惯培养等。

6. 教育管理:班主任需要协助学校进行各种教育管理工作,包括布置作业、组织考试、参与学生奖惩等。

7. 教育培训:班主任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培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

班主任工作制度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管理的需要。

第 1 页共 1 页。

班主任、科任老师与家长联系制度

班主任、科任老师与家长联系制度

班主任、科任教师与家长联系制度为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真正发挥家庭和社会在教育中的作用,真正将三结合教育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班主任、科任、家长三位一体的规范管理工作制度,密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使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更加和谐统一。

这和“班主任—学生”工作处——分管校长——家长委员会纵向德育教育制度互为补充,形成我校规范管理工作的一大特色。

本制度具体内容如下:一、联系制度1.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

2.班主任要建立学生家长档案,即“电话、通信地址、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

3.班主任、科任教师要经常同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

4.定期向学生家长征求意见(包括对学校的意见及对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意见)。

5.班主任(科任教师协助)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学校、家长、学生的三方座谈。

6.在寒暑假期间,应与家长密切配合,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开展社会实践和调查活动。

7.班主任在学生出现特殊情况,如患病、受伤、留级、退学等,应及时与家长联系。

8.班主任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特别是受到批评时,应及时通知其家长。

9.鼓励班主任多与家长联系,认真落实开展“三必访”工作。

亲情缺失家庭必访,困难家庭必访,问题家庭必访。

科任教师、年级组长、学校领导要密切配合,每学期至少家访五人,各班每学年必须遍访学生家庭三分之二以上。

10.对于家长来访、来信,应认真接待或迅速给予答复。

二、家庭教育委员会制度1.成立由学校主管领导、家长代表和班主任代表组成的组织网络。

2.设立家长委员会,其职责是贯彻落实家长学校计划,检查和监督班级和学校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3.利用多种形式,普及家教知识,宣传学校办学思想,规范办学制度。

4.对学校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学校办学有异议及建议均可提出。

三、定期家访制度1.班主任要求每月电话对班内学生家访,向家长做好学生情况的交流,学校制度的解释等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制度
1、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积极主动与贫困学生家长联系,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

2、班主任要建立学生家长档案,即“电话、通信地址、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

3、班主任要经常同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

4、定期向贫困学生家长征求意见(包括对学校的意见及对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意见),一般每学期1--2次。

5、班主任(科任教师协助)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学校、家长、学生的三方座谈。

6、在寒暑假期间深入社会,开展社会实践和调查问卷活动。

7、班主任在学生出现特殊情况,如患病、受伤、厌学等,应及时与家长联系。

8、班主任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特别是受到批评教育时,应及时通知其家长。

9、鼓励班主任多与家长联系,认真落实开展“三必访”工作。

亲情缺失家庭必访,困难家庭必访,问题家庭必访。

班主任、学校领导要密切配合,每学期至少家访五人,各班每学年必须遍访学生家庭三分之二以上。

10、对于家长来访、来信,应认真接待或迅速给予答复。

班主任与贫困儿童家长沟通方式
班主任工作离不开教育教学法规要求和监督,离不开学校的支持,更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有了教育教学法规、学校的支持和学生家长的帮助,班级的管理与教育工作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有50%以上“贫困儿童”班级的班主任,寻求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我就遇到了难题。

一般情况下,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渠道有:
1、集中召集家长会。

向家长传达班级管理计划或通报班级学生总体情况。

有时可采取专题讲座、专题讨论等方式,以解决班级学生或家庭教育普遍性的问题为目的召开家长会。

2、召集部分学生家长
择机把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行为习惯或品质不同的学生进行分期分批地按类召集家长会议,既有针对性、让家长有平等感,又便于家长之间敞开心扉交流沟通。

特别是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问题。

3、与个别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
这种形式的交流具有真对性,也是班主任最机动灵活、便于操作的一种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形式为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做为“贫困儿童”居多班级的班主任,以上三种与家长沟通形式就不能用了。

“贫困儿童”的家长大都是学生入学寄钱来,平时很少有关怀与家长沟通少。

大多由爷爷奶奶照看,学习能力低下,在家也没人辅导。

如何提高对“贫困儿童”教育质量问题,如何保持与“贫困儿童”的父母联系和沟通,将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反馈给家长,把远在千里外“贫困儿童”父爱母爱拉得更近一些。

班主任必须寻找与“贫困儿童”家长沟通和联系的新渠道。

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创学校、班主任及教师与“贫困儿童”家长的信息技术沟通渠道。

近几年来手机、电话、微博、电子邮箱及QQ都已成了班主任与“贫困儿童”家长相互沟通和联系的信息技术平台。

每当新生入学时,班主任都会及时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学生及家长,同时把学生家长的手机号码记入学生注册表中。

并上报学校通报给各任课教师备用及交流。

班主任针对贫困儿童家长沟通案例
工作七年了,年年都是班主任,确实感觉班主任的生活像一个五味瓶,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个性,往往让班主任工作无从下手。

我觉得班主任除了做好一些常规工作外,还应有一颗爱心,把自己真正融入学生中间,多理解他们,使他们信服你,愿意把你当作他们的好朋友,愿意与你多方面地交流思想。

这样,你的班主任工作才会有的放矢的开展。

现举例说说我所带学生中的一些情况。

一、案例
李阳(化名)、男。

该学生天资较聪明,学习成绩一般化,喜欢随时搞小动作,要么就影响别人学习,下课喜欢追逐打闹,动手动脚。

不讲卫生,好动,对集体的事不太关心,仿佛与自己没有关系。

在家里不听奶奶话,喜欢看电视动画片,而且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业不认真,字迹潦草。

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

让人头痛。

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

他口头上答应得痛快,可过后还是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快,可就是坚决不改”。

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

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随意放弃一个学生。

二、原因分析
孩子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我和代课老师张老师的共同重视,我们抽时间去他家家访了几次,发现这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
1、该生父母离异,导致家庭贫困,由爸爸抚养奶奶带,但是爸爸常年在外。

2、由于家里的环境因素,奶奶一个人围着一个小孩转,以致他失去了许多与同伴交流的机会。

在与大人交流过程中,大人不是迁就,就是笑他,有时还有略微的挖苦。

还经常骂他。

3、由于个性好动,坐不住,于是作业马虎,书写也不认真。

4、因为做完作业可以看电视,因此做作业很快。

5、由于性格较外向,因此喜欢动手动脚,爱惹是生非。

6、由于贫困,长期营养不良,该生体弱多病,经常请假。

7、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对奶奶的批评满不在乎,行为习惯不好。

三、对策
(一)、宽容他,理解学他、尊重他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人格,并善于进行“心理移位”,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鼓励,使学生逐渐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

班主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强心,激励他们发奋学习,战胜困难,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

(二)、多赏识学生,让表扬和鼓励助学生走向成功之路贫困学生的心理都很自卑,对自己失去信心,每个学生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

班主任为什么总是要带着挑剔,而不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他们呢?很难想象一个成天被挑剔的人,会不垂头丧气,会有成就感,会充满信心。

我们要培养的是热爱生活,勇于实现自我的人才。

所谓的“差生”更要多给一些关爱、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

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效应。

我适时赞扬他,让他感到了自信。

(三)、和家长取得联系,对孩子进行健康的情绪教育。

让家长做到以下几条:
1、平时多与这些贫困孩子沟通。

2、多观察孩子,如果发现孩子有什么差错,要选择孩子乐意接受的方式交流,不能让孩子有距离感。

3、学习之余,要尽可能得多带孩子与同龄人交往,让孩子合群,在孩子中去体会成功和失败。

(四)、教师从多方面着手,关心教育孩子。

1、在思想上引导他做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2、和他多谈心,教他怎样处理一些问题。

3、让同学们开展手拉手活动,共同进步。

4、在生活中给予帮助。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孩子很快就进步了,现在已经是班上的劳动委员了,成为我的得力助手、左臂右膀。

我从这个案例中得到了
信心。

我想作为班主任,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学生的好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