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三化学下册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习题 第21讲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

苏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习题 第21讲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

第21讲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课时规范练1.用粗硅制备多晶硅,主要发生的反应有①Si(s)+3HCl(g)H2(g)+SiHCl3(g);②SiHCl3(g)+H2(g)3HCl(g)+Si(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ΔS>0B.反应②的化学平衡常数K=c(Si)·c 3(HCl)c(H2)·c(SiHCl3)C.制备多晶硅的过程中应设法循环使用H2和HClD.1 mol晶体硅中含有4 mol Si—Si键,故ΔS<0,A错误;Si为固体,不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B错误;H2、HCl循环使用可充分利用资源,C正确;晶体Si中每个Si原子与4个Si原子形成共价键,每个Si原子占有一个共价键的1/2,故1mol晶体硅中含有2molSi—Si键,D错误。

2.羟胺(NH2OH)能与水反应:NH2OH+H2O NH3OH++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的平衡常数K=c(NH3OH +)·c(OH-)c(NH2OH)B.NH2OH能与水反应是因为分子中氮原子存在孤电子对C.NH2OH溶液能吸收CO2气体D.向羟胺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硫酸,可生成(NH3OH)2SO4,浓度不变,故不需要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A正确;NH2OH结合水电离出的H+,水放出OH-,NH2OH中N上有孤电子对,H+有空轨道,NH2OH与H+可形成配位键,B正确;NH2OH溶液显碱性,可以吸收CO2,C 正确;NH2OH结合H2SO4电离出的H+生成NH3OH+,由于硫酸过量,则只能结合H2SO4电离出的第一个H+,生成酸式盐(NH3OH)HSO4,D错误。

3.反应H2(g)+I2(g)2HI(g) ΔH<0,若在恒压绝热的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述一定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C.相同时间内,断开H—H的数目和生成H—I的数目相等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H2)∶c(I2)∶c(HI)=1∶1∶2,在恒压绝热的容器中发生反应时,容器内的温度升高,则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到平衡,A项正确;该反应在恒压绝热的容器中发生,反应中压强始终不变,则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B项错误;相同时间内,断开H—H的数目和生成H—I的数目均代表正反应速率,则相同时间内,断开H—H的数目和生成H—I的数目相等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C项错误;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H2)∶c(I2)∶c(HI)=1∶1∶2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D项错误。

高三化学总复习同步练习试题(苏教版)

高三化学总复习同步练习试题(苏教版)
精心整理 高三化学总复习同步练习试题(苏教版) 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化学总复习同步练习试题(苏教版)文章,供大家学 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三考试网
一、选择途,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钠钾合金能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是由于二者是活泼金属易失 电子
精心整理 A.②③④B.③④⑥
C.③④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保存方法。钠与水反应,通常保存于煤 油中,①错;浓硝酸及氯水两种物质见光均会分解,应盛放于棕色试 剂瓶中,②与⑤错;固体物质应保存于广口瓶中,⑥错。
[答案]C
点击下载:高三化学总复习同步练习试题(苏教版)
B.用饱和碳酸氢钠制造灭火剂比用饱和碳酸钠制造灭火剂的效果好
C.碳酸钠可用于制造洗涤剂,因为碳酸钠是碱
D.五彩缤纷的焰火是 K 单质燃烧所致
精心整理 [答案]B 2.(2010·江苏期中)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①少量金属钠保存在冷水中 ②浓硝酸盛放在无色试剂瓶中 ③少量金属钾保存在煤油中 ④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⑤氯水存放在带玻璃塞的无色细口瓶中 ⑥碳酸钠固体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中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2-1-1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2-1-1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①中和法;②化学沉淀法;③氧化还原法;④过滤法。

其中属于化学方法的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2.以下人体日常补水的观点中,你认为科学的是()A.长期饮用碳酸饮料,有利于补充人体CO2B.因为自来水都是氯气、漂白粉或二氧化氯消毒过的,所以可直接饮用C.最好喝纯净水,因为纯净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D.运动员大量运动出了很多汗,最好喝含有氯化钠的水,这样可以补充必需的盐分[答案]D3.某河川遭受有机物污染严重,发生臭味,后来在污水处理系统完成后,严格执行污水排放制度,并向河水输送某种气体,使水质得到显著的改善(包括有利于恢复自然生态)。

试问输入河川的是何种气体()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氯气D.氧气E.氢气[解析]净水过程中氧气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使有机物中的碳元素转化成无色无味的CO2,氢元素转化成H2O。

[答案]D4.一种新型的净水剂PAFC{聚合氯化铁铝:[AlFe(OH)n Cl6-n]m,n<5,m<10},广泛用于生活用水的净化和工业废水的净化,有关PAFC的说法正确的是()A.PAFC用于净化饮用水时,比用相同量的氯化铝和氯化铁对水的pH改变小B.PAFC中铁显+2价C.PAFC可看做一定比例的氯化铁与氯化铝水解的中间产物D.PAFC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均能稳定存在[解析]在PAFC中,OH-与Cl-的总数目为6,带6个单位负电荷,即么Al、Fe元素均显+3价,这种碱式盐可看做FeCl3、AlCl3水解的中间产物,它用于净化水时对水的pH的改变,比相同量的AlCl3和FeCl3都大,它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稳定存在。

[答案]C二、非选择题5.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元素,下面是某工厂从海水中提取NaCl、Mg(以MgCl2形式存在)和Br2(以NaBr的形式存在)及综合利用的生产流程简图:请回答:(1)在粗盐中含有Ca2+、Mg2+、SO2-4等杂质,精制时所用的试剂为:a.盐酸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

江苏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 [苏教版]

江苏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 [苏教版]

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一、涉及化工生产流程的计算题型特点:以常见化工生产流程图为背景,根据不同反应步骤中反应物的利用率计算反应物的投料比或产率。

解题方法:以化学方程式为基础,应用守恒理论,对多个相关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简约(叠加),找出分散在不同化学反应中的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计量数关系,以此计量关系进行计算。

1.(08南通一检)某化肥厂以氨和空气(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2)为原料生产硝酸铵过程如下:其中反应①为4NH3+5O4NO+6H2O⑴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将这两个化学方程式合并为一个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不考虑副反应且各步反应均完全,为使生产过程中不再补充空气,则原料气中氨(包括第③步被硝酸吸收的氨)的体积分数最大值为____________。

⑶假设实际生产中,反应①、②中含氮物质的利用率分别为a、b,反应③中氨的利用率为c、硝酸的利用率为100%,则合成硝酸铵的整个流程中,氨的总利用率是多少?解析:(1)4NO +3O 2+2H 2O =4HNO 3(2)①、②、③步反应叠加4NH 3+5O4NO +6H 2O4NO +3O 2+2H 2O =4HNO 34NH 3+4HNO 3=4NH 4NO 34NH 3+4O 2+H 2O=2NH 4NO 3+3H 2ONH 3%=4/(4+4/0.2)=1/6(或16.7%)(3)解法一:假设消耗NH 3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 ,其中用于制取HNO 3的NH 3的物质的量为x mol ,被HNO 3吸收的NH 3的物质的量为y mol ,则有:x +y =1、abx =cy 。

解得:x =c ab c +y =c ab ab+氨的总利用率=(xab +yc )/1=c ab abc +2解法二:假设第①步参加反应的氨气的物质的量为4mol ,则: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4ab mol ; 第③步需要氨气的物质的量为cab 4mol ; 氨的总利用率=c ababab 4444++=c ab abc +2解法三: 假设生成NH 4NO 3共1mol 则生成1molHNO 3消耗的NH 3的物质的量为1/ab,与HNO 3反应的NH 3的物质的量为1/c ,则氨的总利用率为2.(苏北三市一检)现代炼锌的方法可分为火法和湿法两大类。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1-7-3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1-7-3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 2Z(g),减小压强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减小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其中正反应速率减小得更多,故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C2.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SO3(g)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SO3(g)C.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O2(g)D.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Ar(g)[解析]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在恒容状态下,A中充入1 mol SO3(g),SO3(g)的平衡浓度比原来大。

C中在保持恒压状态下充入O2,必导致容器体积增大,根据勒夏特列的原理,SO 3(g)的平衡浓度比原来小,同理可知在选项D 条件下,SO 3(g)的平衡浓度也比原来小。

[答案]B3.在温度为100℃时,把0.5 mol N 2O 4气体通入体积为5 L 的真空密闭容器中,迅速出现红棕色,2 s 后测得NO 2 的浓度为0.02 mol/L ;60 s 的时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始2 s 用N 2O 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 mol/(L·s)B .在2 s 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2倍C .平衡时,如果压缩容器体积,则可提高N 2O 4的转化率D .在平衡时体系内含0.25 mol N 2O 4[解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2O 4 2NO 2,v (NO 2)=0.02 mol/L÷2 s =0.01 mol/(L·s),而v (NO 2):v (N 2O 4)=2:1,所以v (N 2O 4)=0.005 mol/(L·s);2 s 时,n (NO 2)=0.02 mol/L ×5 L =0.1 mol ,所以可以求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12×0.1 mol)+0.1 mol ,所以可以得出在2 s 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1倍;该反应正方向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压缩容器体积,压强增强,N 2O 4的转化率降低;通过平衡时压强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平衡状态时的n (NO 2)=0.6 mol ,所以n (N 2O 4)=0.5 mol -12×0.6 mol =0.2 mol 。

高三化学总复习 课时规范练5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含解析)苏教版-苏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三化学总复习 课时规范练5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含解析)苏教版-苏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课时规范练5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B.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 NaClC.用100 mL的量筒量取5.2 mL的盐酸D.用浓盐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2.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或其他测量值偏低的是 ( )①用稀醋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中和热数值②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所得溶液的体积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④在用标准液(已知浓度)滴定未知浓度溶液时,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未润洗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A.①③⑤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3.用等体积0.1 mol· L-1的BaCl2溶液,可使相同体积的Fe2(SO4)3、Na2SO4、KAl(SO4)2三种溶液中的S O42-完全沉淀,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3∶2∶3B.3∶1∶2C.2∶6∶3D.1∶1∶14.(2018江西新余一中、宜春一中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L水中溶解了58.5 g NaC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 L-1B.V L Fe2(SO4)3溶液中含a g S O42-,取此溶液VL用水稀释成2V L,则稀释后溶液中的c(Fe3+)2mol· L-1为V576VC.已知某NaCl溶液的密度是1.17 g·cm-3,可求出此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D.把100 mL 20%的NaOH溶液跟100 mL 10%的NaOH溶液混合后,可判断NaOH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等于15%5.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A.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的Na+和S O42-的总物质的量为0.9 molB.当1 L水吸收22.4 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 mol·L-1,只有当22.4 L氨气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 mol·L-1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 O4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D.将10 ℃时a mol·L-1的KCl饱和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 g水,冷却到10 ℃时,其体积小于100 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a mol·L-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不同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B.10 mol· L-1的浓盐酸与H2O等质量混合,所得混合液的浓度为5 mol· L-1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w,密度为ρg·cm-3,溶质摩尔质量为M g·mol-1,该溶液的物质的量mol· L-1浓度为VVVD.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过程中,仰视定容,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7.(2018吉林四校联考)把含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液a L分成两等份。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1-7-2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1-7-2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过程中,ΔH <0、ΔS >0的是( )A .2SO 3 △2SO 2+O 2B .2C 2H 6(g)+7O 2(g)===4CO 2(g)+6H 2O(g)C .NH 4NO 3(s)===NH +4(aq)+NO -3(aq)D .Cl 2===2Cl[解析]乙烷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后气体分子数量增加,所以该反应过程中,ΔH <0、ΔS >0。

[答案]B2.下列对熵(S )、熵变(ΔS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叫做熵变B .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叫做熵变C .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叫做熵D .化学反应的ΔS 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解析]要注意区分熵变、焓变的差异。

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叫做焓变。

[答案]A3.(2011·大纲全国卷,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N 2和8mol H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 H 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 .5%B .10%C .15%D .20%[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N 2 + 3H 2 2NH 3起始(mol) 2 8 0变化(mol) 2/3 2 4/3平衡(mol) 4/3 6 4/3氨气的体积分数为4/3mol÷(4/3+6+4/3)mol =2/13≈15%[答案]C4.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 2(g)+S(s) H 2S(g) K 1S(s)+O 2(g) SO 2(g) K 2则反应H 2+SO 2 O 2+H 2S 的平衡常数为( )A .K 1+K 2B .K 1-K 2C .K 1×K 2D .K 1/K 2[解析]由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K 1=c (H 2S )c (H 2),K 2=c (SO 2)c (O 2),反应H 2+SO 2 O 2+H 2S 的平衡常数K =c (O 2)·c (H 2S )c (H 2)·c (SO 2),可知K =K 1/K 2。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1-8-2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同步练习1-8-2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2和pH=1的硝酸中c(H+)之比为1:10B.pH=2和pH=1的硝酸中c(H+)之比为1:2C.0.2 mol·L-1 CH3COOH溶液中c(H+)与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c(H+)之比为2:1D.NO2溶于水时,被氧化的n(NO2)与被还原的n(NO2)之比为3:1 [解析]根据c(H+)=10-pH,pH=2和pH=1的硝酸中c(H+)之比应该为1:10;0.2 mol·L-1 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比0.1 mol·L -1 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小,所以,它们的c(H+)之比小于2:1,NO2溶于水时,根据化合价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出被氧化的n(NO2)与被还原的n(NO2)之比为2:1。

[答案]A2.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状态的电解质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熔融的NaHSO4②NaHSO4水溶液③NaHCO3水溶液④H2CO3溶液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解析]熔融的NaHSO4 1 mol,电离出2 mol离子,NaHSO4溶液中,1mol NaHSO4电离出 3 mol 离子,NaHCO3溶液中:NaHCO3===Na++HCO-3,HCO-3 H++CO2-3含1 mol NaHCO3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略多于2 mol,H2CO3是弱电解质,只能电离出少量的离子。

所以②>③>①>④,选C。

[答案]C3.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量的EDTA
Al3+
剩余的EDTA
已知
Cu2+滴定 已知
n(Al3+)=n(EDTA)-n(Cu2+) n(SO42-)=n(BaSO4)
建模2:差量转化 总EDTA
剩余EDTA
与Al3+反应的EDTA
Cu2+
Al3+
例:2017江苏高考(节选)
18.(2017·江苏,18)碱式氯化铜是重要的无机杀菌剂。
Fe3+
过量的SnCl2 Fe2+
K2Cr2O7滴定
已知量
Fe3+
解: n(Cr2O72-)=5.000×10-2 mol·L-1×22.00 mL×10-3 L·mL-1=1.100×10-3 mol Cr2O72-+14H++6Fe2+==6Fe3++2Cr3++7H2O) n(Fe2+)=6n(Cr2O)=6×1.100×10-3 mol=6.600×10-3 mol 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 m(Fe)=6.600×10-3 mol×56 g·mol-1=0.369 6 g 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2)测定聚合硫酸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液态样品3.000 g,置于 250 mL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滴加稍过量的SnCl2溶液(Sn2+ 将Fe3+还原为Fe2+),充分反应后,除去过量的Sn2+。用5.000×10-2 mol·L-1 K2Cr2O7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Cr2O72-与Fe2+反应生成Cr3+ 和Fe3+),消耗K2Cr2O7溶液22.00 mL。 ②计算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建模在高考计算题中的应用
建模过程是抽象化的过程,是抓住实质的过程,使得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更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方。在阅读信息 的基础上总结核心内容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型,形成不同的解 题方法。题目很多,题型有限。
例:2019江苏高考(节选)
18.聚合硫酸铁[Fe2(OH)6-2n(SO4)n]m广泛用于水的净化。以FeSO4·7H2O为 原料,经溶解、氧化、水解聚合等步骤,可制备聚合硫酸铁。
AgCl EDTA
ClCu2+
电荷守恒 质量守恒
OH-
H2O
建模3:确定复杂化合物的化学式
A为MgaAlb(OH)c(CO3)d·xH2O,确定其组成
建模4:热重分析型
胆矾的热重分析曲线图
期末试卷
18.(12分)三氯化六氨合钴(III)([Co(NH3)6]Cl3)是合成其它含钴配合物的 重要原料。制备流程如下:4)为测定产品中钴的含量,进行下列实验:
①称取样品4.000g于烧瓶中,加80mL水溶解,加入15.00mL 4mol•L-1NaOH溶液,
加热至沸15~20min,冷却后加入15.00mL 6mol•L-1HCl溶液酸化,将
[Co(NH3)6]Cl3转化成Co3+,一段时间后,将烧瓶中的溶液全部转移至250.00mL容 量瓶中,加水定容,取其中25.00 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SO42- 过量BaCl2 BaSO4
n(SO42-)=n(BaSO4)
②取碱式硫酸铝溶液2.50 mL,稀释至25 mL,加入0.100 0 mol·L-1EDTA标准溶液 25.00 mL,调节溶液pH约为4.2,煮沸,冷却后用0.080 00 mol·L-1CuSO4标准溶液滴 定过量的EDTA至终点,消耗CuSO4标准溶液20.00 mL(已知Al3+、Cu2+与EDTA反应 的化学计量数比均为1∶1)。计算(1-x)Al2(SO4)3·xAl(OH)3中的x值(写出计算过程)。
(2)碱式氯化铜有多种组成,可表示为Cua(OH)bClc·xH2O。为测定某碱式氯化铜 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①称取样品1.116 0 g,用少量稀HNO3溶解后配成100.00 mL溶液A;②取25.00 mL溶液A,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AgCl 0.172 2 g;③另 取25.00 mL溶液A,调节pH 4~5,用浓度为0.080 00 mol·L-1的 EDTA(Na2H2Y·2H2O)标准溶液滴定Cu2+(离子方程式为Cu2++H2Y2-===CuY2- +2H+),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30.00 mL。通过计算确定该样品的化学式 (写出计算过程)。
w(Fe)=
×100%=12.32%。
解模: 解模一:顺藤摸瓜
解模二:首尾相连

建模1:物质连续(多步)转化型
K2Cr2O7
已知
聚合硫酸铁 Fe3+ 顺藤摸瓜,分步计算: 首尾相连,一步完成:
Fe2+
例:2018江苏高考(节选)
18.碱式硫酸铝溶液可用于烟气脱硫。室温下向一定浓度的硫酸铝溶液 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钙粉末,反应后经过滤得到碱式硫酸铝溶液, (3)通过测定碱式硫酸铝(1-x)Al2(SO4)3·xAl(OH)3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 确定x的值,测定方法如下: ①取碱式硫酸铝溶液25.00 mL,加入盐酸酸化的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 应,静置后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固体2.330 0 g。
物质多步转化型
HCl Co(NH3)6]Cl3
过量KI Co3+
S2O32-滴定 I2 已知
2Co3+~I2~2Na2S2O3,

计算题的一般思路:
(1)读:通读题意,找出物质间的转化 (2)画:画出物质转化的示意图 (3)寻:寻找题型,寻找解题思路 (4)写:写出解题过程
②加入足量KI晶体,充分反应;
③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再重
复2 次,测得消耗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5.00mL。(已知:2Co3++2I−=
2Co2++I2,I2+2S2O32-=2I−+S4O62-) 通过计算确定该产品中钴的含量(写出计算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