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策划与营销
景区营销活动策划方案(精选3篇)

景区营销活动策划方案(精选3篇)景区营销活动篇1一、活动目标:打造完善南昌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满足南昌市民和外来游客消费需求,带动旅游相关行业整体发展的“南昌牌”旅游节庆文化活动。
长期以来,南昌只是全省旅游集散地。
交通便利曾是南昌作为全省旅游集散中心的优势,但如今却给南昌带来了挑战,南昌具有独特优势的景点并不多。
在这种背景下,依托城市的魅力来吸引游客也是一种选择,而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如游客到了成都,晚上可以到茶馆喝茶、看川剧等,这本身就是一种旅游资源,南昌也可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外地游客。
依托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的旅游和文化资源,策划文化活动将突出南昌地方元素。
梅湖景区以八大山人纪念馆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为核心,以传统文化为主轴,以梅湖生态美景为纽带,为丰富梅湖景区的特色,满足市场和游客的需求,使之成为“南昌牌”的旅游节庆文化活动。
使旅游文化活动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旅游、购物的好去处,同时完善南昌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为南昌聚集人气,带活商机,聚集财气,从而带动旅游相关行业整体发展。
二、活动背景八大山人梅湖景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境内,是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委“中国十大文化艺术名人”、被郑板桥誉为“名满天下”的一代画圣——八大山人为核心,以传统文化为主轴,以梅湖生态美景为纽带的江南都市历史文化生态景区。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是集文化、旅游、娱乐、休闲、购物、美食于一体的江南历史文化大观园、游客旅游度假的大景区、市民休闲娱乐的大花园。
三、功能定位:建设南昌特色鲜明、游购娱功能完备、配套设施齐全、融汇赣鄱特色风味于一体的特色品牌旅游文化活动。
以南昌传统美食小吃,带动其他消费行为做成文化性的旅游活动,利用综合性地理优势,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做大规模;为改善以往此类活动的弊端,创“服务工作一流、交通便捷顺畅、环境整洁卫生、管理科学合理”的品牌文化活动,极力引进南昌本地、省内外、国内外“品牌”企业,通过制化活动宣传手册、举办展销会、媒体推广等形式,唱响南昌旅游文化活动品牌。
景区旅游营销策划方案(通用5篇)

景区旅游营销策划方案景区旅游营销策划方案(通用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景区旅游营销策划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景区旅游营销策划方案篇1旅游业是创汇创收的外向型综合性很强的新兴产业。
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旅游市场,是加快旅游业发展头等重要的问题;开发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是宣传成效的具体标志。
旅游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
成立石家庄办事处,做好市场和景区之间的衔接工作,从而达到旅游企业(景区)和旅游者的“双赢”目的。
一、推广目的:1、一年时间推出景区,让石家庄70%旅游爱好者认知养子沟风景区2、让石家庄旅行社对景区有深入的了解,充分推广景区优势资源;3、拓展至石家庄户外旅游俱乐部、4S店车行、自驾俱乐部等合作方,达到战略合作同盟。
二、推广范围:石家庄、邯郸注:推广方向以石家庄为中心点,以地接方式扩廷周边市场。
三、市场分析1、石家庄市场概况(1)、地理位置,人口:石家庄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北靠京津,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山,是首都的南大门。
现辖6个区、12个县、5个县级市和1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全市人口约1000万人,市区300多万人。
(2)、交通情况:铁路—京广、京山、津浦、石太、石德、京包、京秦、京原等13条铁路干线及只线、地方铁路行程了石家庄为枢纽的铁路网。
石家庄火车站位于市区中心地带,铁路—石家庄公路如网,通车里程达4万多里。
石家庄有多个长途汽车客运站。
(3)、经济发展: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信息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石家庄人民焕发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勃勃生机和活力,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大潮中,不断创造出优良业绩。
目前石家庄已成为经济特色明显、主导产业突出、人民生活丰富、发展前景广阔的中国北方重要城市之一。
景区旅游营销策划方案

4.根据淡旺季调整价格,提高景区盈利能力。
六、渠道策略
1.线上渠道:利用官方网站、旅游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开展宣传和销售;
2.线下渠道:加强与旅行社、OTA合作,拓展销售网络;
3.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关系,扩大客源市场;
4.建立景区分销网络,提高景区产品市场覆盖率。
四、产品策略
1.优化景区产品结构,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2.突出景区特色,打造主题旅游产品,如亲子游、康体养生游等;
3.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加强导游培训,提高游客满意度;
4.加强与周边景区、旅行社等合作,推出组合旅游产品,提高景区吸引力。
五、价格策略
1.实行差异化价格策略,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游客群体制定合理的门票价格;
2.推出优惠政策,如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优惠;
3.开展团购、预订等促销活动,给予六、渠道策略
1.线上渠道:利用官方网站、旅游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开展宣传和销售;
2.线下渠道:加强与旅行社、OTA合作,开展联合推广和销售;
3.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合作,拓展客源市场;
3.提高景区员工服务水平,开展培训、竞赛等活动;
4.优化景区游览路线,提高游客体验度。
九、风险防范
1.合规经营,确保景区合法合规;
2.建立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3.关注行业动态,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4.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等沟通,争取政策支持。
十、总结
本景区旅游营销策划方案旨在充分发挥景区资源优势,提高景区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服务等多方面策略的实施,为景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满足游客需求,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仙女山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方案

仙女山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方案一、市场分析1.1 目标市场仙女山旅游景区位于中国某省某市,是一座以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主的旅游胜地,主要吸引对象为自然景观爱好者、户外运动爱好者以及历史文化爱好者。
1.2 竞争分析仙女山周边存在其他类似的旅游景区,如名山风景区、湖泊景区等,这些景区都具备一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同时,仙女山也面临着来自其他省市以及国外旅游景区的竞争。
1.3 SWOT 分析(1)优势:仙女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高山、峡谷、瀑布等;同时,仙女山周边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能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
此外,仙女山还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历史背景,能够吸引大量游客。
(2)劣势:仙女山与周边景区竞争激烈,需要通过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来吸引游客。
此外,仙女山的宣传力度相对较小,知名度有待提高。
(3)机会:中国旅游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此外,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户外旅游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这些都为仙女山提供了机会。
(4)威胁:其他旅游景区的竞争激烈,同时还面临着经济形势不稳定、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威胁。
二、目标和定位2.1 目标(1)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到仙女山旅游,实现年度客流量增长。
(2)提高仙女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知名的旅游景区之一。
(3)增加仙女山旅游景区的收入,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2.2 定位将仙女山定位为一个集自然风光、户外运动、民俗文化和历史背景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通过打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提供多样化的旅游项目,吸引不同类型的游客群体。
三、营销策略3.1 品牌建设(1)制定仙女山旅游景区的品牌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明确市场定位。
(2)设计仙女山的品牌标识,包括标志、标语等,并在各类宣传媒介上广泛应用。
(3)借助社交媒体平台,积极传播仙女山的品牌故事和特色,吸引粉丝和关注度。
3.2 宣传推广(1)制定宣传推广计划,包括宣传渠道选择和宣传内容策划。
旅游景区营销服务策划书3篇

旅游景区营销服务策划书3篇篇一旅游景区营销服务策划书一、策划书概述本策划书旨在为[旅游景区名称]制定全面的营销服务方案,以提升景区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并提高游客满意度。
二、当前市场分析1. 目标市场:以[城市名称]及其周边地区为主要客源市场,同时拓展国内其他旅游热点城市的市场份额。
2. 市场需求:游客对自然风光、文化遗产、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三、景区服务分析1. 产品:包括自然风光、文化遗产、主题公园等。
2. 服务:提供导游服务、餐饮服务、住宿服务等。
3. 设施:完善的交通、通讯、安全等设施。
四、营销目标1. 短期内,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
2. 长期内,树立景区的品牌形象,成为旅游市场的领导者。
五、营销策略1. 产品策略:推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 价格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3. 渠道策略: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等建立合作关系,拓宽销售渠道。
4. 促销策略:举办各类促销活动,如打折优惠、旅游套餐等。
六、服务策略1. 提供优质服务:培训专业的导游和服务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2.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建立游客数据库,定期回访游客,提高游客满意度。
3. 优化服务流程:简化购票、入园等流程,提高游客体验。
七、执行计划1. 时间安排: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2. 人员安排: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 预算安排:制定详细的预算方案,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八、效果评估1. 设立评估指标:根据营销服务目标,设立可量化的评估指标。
2. 定期评估:定期对营销服务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策略。
3. 反馈机制:建立游客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游客的意见和建议。
九、风险预警及应对措施1. 市场风险: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2. 竞争风险:加强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竞争,提高景区竞争力。
3. 安全风险: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景区营销策划方案(精选3篇)

景区营销策划方案(精选3篇)景区营销策划方案篇1市场定位投资旅游景区的,一直以来,跟风现象非常地严重。
90年代引入国内的机械乐园,曾引起新一番投资机械乐园热。
作为一种新鲜的项目,当时也确实引起了消费者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少年朋友这一特殊的消费者群体,更对机械乐园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可以说,青少年这一消费群体,烘热了机械乐园这一旅游项目。
也引得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这一行业。
但机械乐园投资大,在项目更新上难以时时保持新鲜感。
进而引发了机械乐园有闹哄哄中开张,落寂中退出的无言结局。
几年时间下来,机械乐园倒闭的倒闭、歇业的歇业。
这几年,随着人们享受意识的加强,久居都市,厌倦了都市熟悉的一切,倡导一种回归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旅游消费观念,形成一种返璞归真热潮。
正因为看准这一市场前景,华南地区各地,涌现出一批新的旅游景区,如以农庄项目为主的、以户外拓展运动项目为主的,其投资热情不亚于当年引发的投资机械乐园的趋势。
面对此热潮,笔者想这批新兴的景区的命运,也必然会重蹈当年机械乐园的命运。
盲目跟风在各行各业中都深深地体现出来。
这种现象的出现,也说明目前的旅游项目投资者在市场运作上的一种投资短见。
许多的投资进行此项目的投资,不是理性地进行市场环境的分析,而是一种近于盲目的市场进入姿态。
也有些人看到什么热就投资什么,也有些人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
如果单纯以这种目的来投资,注定这个企业的生命周期是短暂的。
当然,大多数还是抱着创品牌路线,走百年经营的经营策略。
目前,在旅游景区分化的今天,进行市场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进行市场定位,锁定目标消费群体,才能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市场定位是建立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
旅游景区的调查,应收集当地人群的旅游消费习性、地域环境、交通情况,以及早期进入这市场的先行者,也就是竞争对手的情况(竞争对手的调查包括:旅游项目、经营策略、价格、消费人群、以及其合作伙伴-旅行社的情况。
)只有对这些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才能制定有效地经营策略与市场定位。
旅游景区网络营销活动策划案例

旅游景区网络营销活动策划案例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旅游景区的营销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网络营销成为了吸引游客、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个成功的旅游景区网络营销活动策划案例,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启示。
一、景区背景与目标景区名称是一个以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区,拥有壮丽的山水、古老的建筑和丰富的民俗文化。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知名度不高,游客数量一直不尽人意。
此次网络营销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增加景区的旅游收入。
二、市场分析1、目标受众年龄在 25-45 岁之间的中青年人,他们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和旅游意愿,喜欢通过网络获取旅游信息。
家庭出游群体,关注亲子活动和休闲度假。
摄影爱好者和文化爱好者,对景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有浓厚的兴趣。
2、竞争对手周边同类型的旅游景区,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的特色和吸引力。
其他热门旅游目的地,争夺游客的旅游预算和时间。
3、市场趋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在线旅游平台预订旅游产品。
社交媒体成为了游客分享旅游经历和获取旅游建议的重要渠道。
三、活动策略1、建立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设计一个美观、实用的官方网站,提供景区的详细介绍、旅游攻略、在线预订等服务。
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官方账号,定期发布景区的美景、活动、优惠信息等,吸引粉丝关注。
2、内容营销拍摄高质量的景区风光照片和视频,制作精美的宣传资料,如海报、宣传片等。
撰写有趣、实用的旅游攻略和游记,分享在各大旅游论坛和博客上。
邀请旅游达人、网红来景区体验,并让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照片。
3、在线促销活动推出限时折扣、套餐优惠等促销活动,吸引游客预订。
举办线上抽奖活动,奖品包括景区门票、住宿券、旅游纪念品等。
4、合作与推广与在线旅游平台合作,如携程、去哪儿等,提高景区的曝光率。
与周边的酒店、餐厅、旅行社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广旅游产品。
云南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方案

云南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方案一、目标市场分析1. 国内市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之一,有着庞大的旅游消费人群。
我们将重点关注云南旅游景区在国内市场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国内游客。
2.国际市场:云南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多元文化,对国际游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我们将寻找合作伙伴,开展国际旅游营销活动,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
二、品牌建设与推广1. 品牌定位:通过云南旅游景区的营销活动,将其定位为中国最美丽、最多样化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强调其独特性和非凡之处。
2. 网络推广:建设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定期发布云南旅游景区的最新消息、旅行攻略和优惠信息,提高其在线知名度和曝光率。
3.合作伙伴:与旅行社、OTA平台和航空公司等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推广云南旅游景区的机票、酒店和旅行套餐,提高其宣传力度和销售量。
三、目标市场细分与产品开发1. 自然景区: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石林、泸沽湖和虎跳峡等,我们将开发各类活动和体验项目,如徒步旅行、登山、漂流和摄影等,吸引户外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
2. 文化景区:云南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和威宁文化村等。
我们将开展文化活动和体验项目,如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民族舞蹈表演和传统音乐会等,吸引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游客。
3. 特色景区:云南还有一些独特的特色景区,如香格里拉和西双版纳等。
我们将开发特色旅行套餐和活动,如高原徒步、林间探险和热带雨林游览等,吸引对独特景观和体验有兴趣的游客。
四、促销活动与营销渠道选择1. 促销活动:组织或参与旅游展会、摄影比赛和户外活动等,向目标市场传播云南旅游景区的品牌价值和吸引力。
2. 营销渠道选择:除了传统的广告渠道,如电视、报纸和户外广告,我们还将重点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引擎和旅游论坛等互联网渠道,吸引更多的潜在游客。
五、客户关系管理与口碑营销1. 客户关系管理:建立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跟踪客户的旅行经历和反馈意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优惠,维持良好的客户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过境地的概念是相对于旅游目的地提出来的。 一般说来, 旅游过境地是指在长线旅游产品中, 旅游 者在达到或离开主要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地方。 在旅游过境地,旅游者或单纯过境,或作短暂停留并参 与消费,或顺访某些景点并参与消费。
(三)形象遮蔽的表现形式 1.吸引力遮蔽——旅游客体 (1)同一区域内,旅游资源级别、品质高、富有特色的
景区一般会对其他景区形成“形象遮蔽”。 2.认知遮蔽——旅游主体 (1)旅游者自身的知识积累方式和程度 (2)旅游营销活动对游客对旅游地形象构建的影响 3.利益遮蔽——旅游介体 (1)旅游饭店的选址,影响了游客对景区的选择; (2)旅行社的线路安排;的性质(见图2)和旅游地的产业布 局产生潜在的影响。
补充:旅游过境地(Tourism Transit Venue)
一、基本概念
1.旅游目的地的概念
旅游目的地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对客源市 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为基础,形成旅游业吃、住、 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综合协调发展并能实现旅游者 最终目的的区域。
(二)旅游形象的概念
一般认为,旅游形象(又称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 资源、产品、服务等综合因素在游客心目中的整体反应。 具体而言,旅游形象可分为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资源形 象、旅游服务(产品)形象等。
(1)Mazanec(1994)提出形象变量可归结为3个方面,即 主体(Subjects)感知(方面Ⅰ)围绕客体或目的地 (Objectives)(方面Ⅱ)的特定属(Attributes)(方面Ⅲ)进行。
代表性文献: (1)张凌云.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交叉弹性分析[ J].地理学
与国土研究, 1989(1): 40-43. (2)保继刚,梁飞勇.滨海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空间竞争分析
[J].经济地理, 1991(2): 83-86. (3)保继刚,彭华.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研究———以皖
南三大名山为例[J].人文地理, 1994(1): 34-36.
(2)李蕾蕾(1999)指出旅游形象概念结构包括主体(人)、 客体(旅游地与媒介信息)和本体(人脑对客体环境与媒介 环境的感知);
(3)杨永德(2007)提出旅游目的地形象包括形象主体、 客体及信息媒介三个维度。
二、旅游地形象遮蔽理论 (一)学术史回顾
1.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已有学者开始研究相邻 旅游地(景区)的关系问题。如,张凌云(1989)从经济 学角度对旅游地竞争的论述,保继刚(1991、1994)对景 观类似性较高旅游地竞争的研究,提出了“替代性竞争” 概念。
2.1993年,旅游地屏蔽的概念正式被提出,用于 研究旅游区的相互影响。其中,王衍用(1993)将 邻近热点旅游区的旅游区定义为“热影区” 。 许春晓(1993)在论述旅游资源非优区时,认为旅 游资源之间具有屏蔽现象。
代表性文献: 1.王衍用.孟子故里旅游开发研究[ J].地理学与国土 研究, 1993(2): 50-52. 2.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 J]. 经济地理, 1993(2): 81-84.
3.此后十余年间,国内学者分别提出了与旅游屏蔽较为类 似或相关的概念,如旅游形象遮蔽、旅游感知灰度去、 资源羡余。(详见表1)
代表性文献: 1.杨振之,陈谨.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
旅游学刊, 2003(3): 62-67. 2.李国平,叶文.游客感知“灰度区”旅游形象策划探讨[J].
图1 旅游遮蔽效应的形成机理
(三)旅游地形象遮蔽的影响 1.对旅游者、旅游经营企业等产生直接的影响; (1)对旅游决策产生影响 (2)对旅行社旅游线路制定产生影响 (3)对旅游景区价格以及营销策略产生影响
❖ 补充:旅游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 (一)旅游者的消费行为
旅游成本是影响游客消费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游客 的旅游成本包含三个方面,消费前成本、消费中成本和 消费后成本。 1.消费前成本主要是指消费者的信息搜寻成本,具体包括 搜寻信息的时间成本、旅游决策的机会成本等。因此, 旅游景区再提供旅游信息时应该要考虑如何能够让游客 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 2.消费过程中得成本主要是指旅游者的购买和使用成本, 主要包括:显性的金钱费用、隐性的时间成本、精力成 本(体力消耗)、心理成本(对行程的不满、心理容量) 等 3.游后成本。如果涉及到一些问题的处理,需要消耗一定 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比如处理旅游投诉。
第六章 旅游景区策划与营销
第一节 旅游景区策划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旅游景区策划 第三节 旅游景区营销
第一节 旅游景区策划的理论基础
一、旅游形象概述
(一)几个专业术语
1.旅游形象(Tourism Image) 2.旅游地形象(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现阶段,我国学术界有旅游形象、旅游地形 象、旅游地形象、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景区形 象、旅游产品形象等多种提法。近年来,更是兴 起了将“形象”替换为“意象”的观点。
人文地理, 2002(4): 34-37. 3.刘睿文.旅游形象不对称作用理论研究[ J].地理与 地理信息科学, 2006(4): 75-79. 4.李雪松,田里.旅游形象屏蔽机理解析[ J]. 旅游科学,
2009(4):26-30.
(二)旅游地形象遮蔽等的概念 1.各种定义和内涵
2.总结
(1)概念比较混淆,有众多提法,如“热影区”、“旅游资源 非优区”、“旅游地屏蔽现象”、“游客感知灰度区”、 “阴影区旅游地和投影区旅游地”、“形象遮蔽”、 “旅游资源非显优区”、“边缘旅游地”、“旅游形象 不对称作用”、“非主流旅游资源”等等。在本课程中, 将采用旅游形象遮蔽这一术语。
(2)研究角度单一,多半只考虑旅游地屏蔽。从旅游活动 的三大要素(旅游主体、客体和介体,即旅游者、旅游 资源和旅游业)来看,旅游屏蔽现象是存在于每一要素 之中的。
综合定义:旅游形象遮蔽指在构成竞争的一定区域内,不 同竞争区域之间由于旅游资源级别、特色,产品品牌效 应,市场竞争力等因素所形成的旅游者认知偏差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