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综合练习
第五章 5.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学期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五章 5.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一、单选题1.一天,小明在家和学校之间行走,为了好奇,他测了一下在无风时的速度是50米/分,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从原路返回用了18分钟20秒,设风的速度是x米/分,则所列方程为()A. B.C. D.2.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三百七十八里关,初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其大意是:有人要去某关口,路程378里,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由于脚痛,每天走的路程都为前一天的一半,一共走了六天才到达目的地.则此人第三天走的路程为()A. 96里B. 48里C. 24里D. 12里3.某铁路桥长1200m,现有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该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了1min,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共40s.则火车的长度为()A. 180mB. 200mC. 240mD. 250m4.长为300米的春游队伍,以2米/秒的速度向东行进.在排尾处的甲有一物品要送到排头,送到后立即返回排尾,甲的往返速度均为4米/秒.则往返共用的时间为()A. 200sB. 205sC. 210sD. 215s5.小明和小亮两人在长为50m的直道AB(A、B为直道两端点)上进行匀速往返跑训练,两人同时从A点起跑,到达B点后,立即转身跑向A点,到达A点后,又立即转身跑向B点……若小明跑步速度为5m/s,小亮跑步速度为4m/s,则起跑后60s内,两人相遇的次数为()A. 3B. 4C. 5D. 66.甲车与乙车同时从A地出发去往B地,如图所示,折线O-A-B-C和射线OC分别是甲、乙两车行进过程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已知甲车中途有事停留36分钟后再继续前往C地,两车同时到达C地,则下列说法:①乙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②甲车再次出发后的速度为100千米/时;③两车在到达B地前不会相遇;④甲车再次出发时,两车相距60千米。
北师大课标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习题2(精品习题)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习题
1、甲、乙两人练习赛跑,甲每秒跑4米,乙每秒跑5.5米,甲先跑6米,乙开始跑,设乙x秒后追上甲,依题意列方程得( )
A、5.546
=-
x x
B、5.546
=+
x x
C、5.546
-=
x x
D、5.546
=-
x
2、在800米的跑道上有两人练习长跑,甲每分钟跑320米,乙每分钟跑28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t分钟后第一次相遇,则t等于( )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0分钟
3、两列火车在一段双轨道上行驶,A列车全长180米,车速为20米∕秒,B列车全长160米,车速为24米∕秒.
(1)若两列车同向行驶,求B列车由追上A列车至完全超过A 列车(即错车)所用时间;
(2)若两列车相向而行,求两列车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所用的时间.
4、某通讯员骑车用14千米∕时的速度沿原路追赶以5千米∕时的速度并已经行走了18分钟的学生队伍,设需x小时追上,
那么依题意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人同时由A地步行去B地,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3千米,当甲到达B地时,乙距B地还有9千米,求甲的速度?
6、小李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小明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两人都匀速前进.已知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还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36千米.求A、B两地间的路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2)》同步练习及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2)》同步练习及答案一、填空题1 、甲的速度是5千米/时,乙的速度是6千米/时,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若经过t小时相遇,则A、B的距离是___________千米;若经过x小时还差10千米相遇,则A、B的距离是___________千米。
2、若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7千米/时,水流速度是2千米/时,那么这艘船逆而上的速度是___________千米/时,顺流而下的速度是_________千米/时.3、环形跑道400米,小明跑步每秒行9米,爸爸骑车每秒行16米,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而行,经过_________秒两人相遇?4、甲、乙两站相距36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出发,每小时行52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出发,每小时行70千米,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快车在后,________小时追上慢车。
5、一列长a千米的队伍以每分钟60千米的速度向前行进,队尾一名同学用1分钟从队尾走到队头,这位同学走的路程为_____________千米6、在一段双轨铁道上,两人辆火车迎头驶过,A列车车速为20米/秒,B列车车速为25米/秒,若A列车全长200米,B列车全长160米,两列车错车的时间为____秒。
二、选择题7、父子二人早上去公园晨练,父亲从家出了跑步到公园需30分钟,儿子只需20分钟,如果父亲比儿子早出发5分钟,儿子追上父亲需( )A、8分钟B、9分钟C、10分钟D、11分钟8、学校到县城有28千米,除公共汽车以外,还需步行一段路程,公共汽车的速度为36千米/时,步行的速度为4千米/时,全程共需1小时,则步行所用时间是( )9、某船顺流而下的速度是20千米/时,逆流航行的速度为16千米/时,则在水中的速度是( )千米/时A、2B、4C、18D、3610、一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数字之和为8,把这个数减去36后,结果恰好成为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后组成的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是( )A、26B、62C、71D、53三、解答下列各题11、某行军纵队以7千米/时的速度行进,队尾的通讯员以11千米/时的速度赶到队伍前送一封信,送到后又立即返回队尾,共用13.2分钟,求这支队伍的长度。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课时练习(含解析)

5.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小明在某月的日历上圈出相邻的三个数,算出这三个数的和是75,则这三个数的排列方式一定不可能是()A.B.C.D.答案:B解析:解答:A.设最小的数是x.x+x+1+x+2=75,x=24.故本选项错误;B.设最小的数是x.x+x+7+x+14=75,x=18,此时最下面的数为18+14=32,不符合题意.故本选项正确;C.设最小的数是x.x+x+1+x+1+7=75,x=22,故本选项错误;D.设最小的数是x.x+x+7+x+7+1=75,x=20,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分析:日历中的每个数都是整数且上下相邻是7,左右相邻相差是1.根据题意可列方程求解.2.某商店在一次买卖中,同时卖出两种货物,每种货物的售价均为1200元.若按成本计算,一种货物盈利20%,另一种亏本20%,则这次交易商店()A.赔100元B.赚50元C.赚100元D.不赔不赚答案:A解析:解答:设第一种货物的成本为x元,第二种货物的成本为y元,根据题意可得:x(1+20%)=1200,y(1-20%)=1200,解得:x=1000,y=1500,则两种货物的售价和为1200×2=2400元,成本价和为1000+1500=2500元,则此买卖中他赔了2500-2400=100元.故选A.分析:设第一种货物的成本为x元,第二种货物的成本为y元,根据进价+盈亏数=售价可得两种货物的进价,比较两种货物进价和与售价和的差,即可知此买卖的盈亏金额.3.1份试卷只有25道选择题,做对一题得4分,不做或做错一题扣1分,某同学做完全部试题得85分,他做对了的题数是()A.19题B.20题C.21题D.22题答案:D解析:解答:设他做对了x道题,根据题意得:4x-(25-x)=85,去括号得:4x-25+x=85,移项合并得:5x=110,解得:x=22,则他做对了22道题.故选D.分析:设他做对了x道题,根据得分规则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4.如图,甲、乙两人同时沿着边长为100m的正方形广场ABCD,按A→B→C→D→A…的顺序跑,甲从A出发,速度为82m/min,乙从B出发,速度为90m/min,则当乙第一次追到甲时,他在正方形广场()A.AB边B.BC边C.CD边D.AD边答案:C解析:解答:设当乙第一次追到甲时乙用了x分钟,由题意,得90x=82x+300,解得:752x .∴乙行驶的路程为:90×752=3375米.∴乙行驶的边数为:3375÷100=33.75≈34边.∵34÷4=8余2.∴乙走了8圈多两边追到甲,∴乙第一次追到甲时,他在正方形广场的CD边上.故选:C.分析:设当乙第一次追到甲时乙用了x分钟,由甲走的路程+300=乙走的路程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5.三个连续奇数的和为15,则这三个奇数两两相乘之和是()A.143B.71C.45D.29答案:B解析:解答:设中间一个数为x,则前一个数为x-2,后一个数为x+2,x-2+x+x+2=15,解得:x=5.故其他两个奇数为3和7,三个奇数的积为3×5+3×7+5×7=71.故选:B.分析:由于是三个连续的奇数,设中间一个奇数为x,则前一个奇数为x-2,后一个奇数为x+2,根据题意列过程解答后求得三个数后,再将这三个奇数两两相乘求和即可.6.一份数学试卷,只有25个选择题,做对一题得4分,做错一题倒扣1分,某同学做了全部试卷,得了70分,他一共做对了()A.17道B.18道C.19道D.20道答案:C解析:解答:设该同学做对了x题,根据题意列方程得:4x-(25-x)×1=70,解得x=19.故选C.分析:设某同学做对了x道题,那么他做错了25-x道题,他的得分应该是4x-(25-x)×1,据此可列出方程.7.某牧场,放养的鸵鸟和奶牛一共70只,已知鸵鸟和奶牛的腿数之和为196条,则鸵鸟的头数比奶牛多()B.14只C.15只D.13只答案:B解析:解答:设奶牛的头数为x,则鸵鸟的头数为70-x,故:4x+2(70-x)=196,解得x=28,故70-2x=14,故选B.分析:设出奶牛的头数,表示出鸵鸟的头数,根据鸵鸟和奶牛的腿数之和为196条,列出方程.8.某品牌商品,按标价九折出售,仍可获得20%的利润,若该商品标价为28元,则商品的进价为()A.21元B.19.8元C.22.4元D.25.2元答案:A解析:解答:设商品进价为x元,由题意得:90%×28=x+20%x,解得x=21.故选:A.分析:首先设商品进价为x元,由题意得等量关系:进价+进价×利润率=标价×打折,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9.某种电脑的价格一月份下降了10%,二月份上升了10%,则二月份的价格与原价相比()A.不增也不减B.增加1%C.减少9%答案:D解析:解答:设x为原价格,那么一月份:(x×0.9)=0.9x,二月份价格为:0.9x×1.1=0.99x,那么二月份价格:x-0.99x=0.01x即减少1%.故选D.分析:可设原价为x则一月份价格=(1-10%)x=90%x,二月份价格=90%x(1+10%)=99%x,则与原价相比减少了x-99%x=1%x,即减少了1%.10.若某商品降价20%后,要恢复原价,则应提价()A.15%B.20%C.22.5%D.25%答案:D解析:解答:设先设商品的原价为x,则商品降价20%后的价格为(1-20%)x,再设提价的百分数为y.x=x(1-20%)×(1+y),整理得:1=(1-20%)×(1+y),解得:y=25%.故选:D.分析:先设商品的原价为x,则商品降价20%后的价格为(1-20%)x,再设提价的百分数为y,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11.一只方形水箱,其底面是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箱内盛水,水深4米,现把一个棱长为3米的正方体沉入箱底,水面的高度将是()A.5.4米B.7米C.5.08米D.6.67米答案:C解析:解答:水箱上升3×3×3÷(5×5)=1.08(米)水面的高度将是:4+1.08=5.08(米).故选C.分析:此题的关键是把握小正方形的体积,它相当于底面是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的水箱上升x米的体积,求出x,再加上4米即可.12.一个蓄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单独开甲管20小时可以注满水池,单独开乙管12小时可以注满水池,那么两管齐开注满水池,需要()A.15小时B.6小时C.7.5小时D.8小时答案:C解析:解答:把满蓄水池看成单位1,则甲管的水速为120,乙管的水速为112设两管齐开需x小时,则(120+112)x=1解得x=7.5 故选C.分析:把满蓄水池看成单位1,则甲管的水速为120,乙管的水速为112,根据等量关系:(甲速+乙速)×所需时间=1,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即可.13.小刘用84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要使长比宽多4米,则长方形的长为()A.29B.27C.25D.23答案:D解析:解答:设长方形的宽为x米,则长为(x+4)米.2(x+4+x)=84解得x=19,∴x+4=19+4=23故长方形的长为23米.故选:D.分析:可设宽为未知数,进而表示出长,等量关系为:2(长+宽)=84,把相关数值代入可求得宽,进而求得长即可.14.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8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3人和他们一起做6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则应先安排几个人工作?()A.3B.4C.5D.6答案:A解析:解答:由题意可得,每个人每小时完成1 48,设应先安排x人工作,则148x×4+148×(x+3)×6=1,解得:x=3.答:应先安排3人工作.故选A.分析:根据题意可得,每个人每小时完成148,设应先安排x人工作,根据题意的工作方式可得出方程,解出即可.15.甲乙二人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同向竞走.乙每分钟走80米,甲每分钟走100米,现在甲在乙前100米,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A.5分钟B.20分钟C.15分钟D.10分钟答案:C解析:解答:设x分钟后两人相遇,根据题意得100x-80x=300,解得x=15.答:15分钟后两人相遇.故选C.分析:设x分钟后两人相遇,等量关系是:甲行路程-乙行路程=300米,依此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二、填空题16.一种运动鞋每双按成本价提高25%后标价,后因处理库存每双按标价的9折出售,若毎双鞋的出售价是90元,则每双鞋的成本价是_____元.答案:80解析:解答:设这件商品的成本价为x元,由题意得:0.9x(1+25%)=90,解得:x=80.故答案为:80.分析:设这件商品的成本价是x元,根据题意列方程0.9x(1+25%)=90,解得即可.17.在某张日历表上,前三个星期日的日期之和等于42,则该月的1日是星期_____.答案:一解析:解答:设第一个星期日为x号,依题意得:x+x+7+x+14=42,解得x=7,则该月的1日是星期一;故答案是:一.分析:根据每两个相邻的星期天相隔7天,然后设出未知数,根据它们的日期之和为42,列方程计算即可得出答案.18.商品以八折的优惠价出售一件少收入15元,那么这件商品的原价是_____元.答案:75解析:解答:这件商品的原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x-0.8x=15,解得x=75.答:件商品的原价为75元.故答案为75.分析:一件商品的原价为x元,则把八折为0.8x,利用两者之差为15列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19.小华到新华书店购买一套丛书,该丛书八五折销售(即按原价的85%销售)比打九折销售时少3元钱,那么这套丛书的原价是_____元.答案:60解析:解答:设这套丛书的原价是x元,根据题意得:90%x-85%x=3,即5%x=3,解得:x=60,则这套丛书的原价是60元.故答案为:60.分析:设这套丛书的原价是x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20.小明与小彬骑自行车去郊外游玩,事先决定早晨8点出发,预计每小时骑7.5千米,上午10时可到达目的地.出发前他们决定上午9点到达目的地,那么实际每小时要骑_____千米.答案:15解析:解答:设实际每小时要骑x千米,根据题意得:7.5×(10-8)=(9-8)x,解得:x=15,则实际每小时骑15千米.故答案为:15.分析:设实际每小时要骑x千米,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三、解答题21.2010年6月1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东京接受NHK电视台专访时表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首先是教育,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为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缩小城乡差距,最大限度的促进教育公平.宝应县县政府决定改变办学条件,计划拆除一部分乡镇旧校舍、建造新校舍.拆除旧校舍每平方米需80元,建造新校舍每平方米需700元.计划在年内拆除全县旧校舍与建造新校舍共72000平方米,在实施中新建校舍只完成了计划的80%,拆除旧校舍则超过了计划的10%,结果恰好完成了原计划的拆、建总面积.(1)求原计划拆、建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答案:原计划拆、建面积分别是48000平方米、24000平方米解答:设原计划拆面积为x平方米,则原计划建面积为(72000-x)平方米,则:(1+10%)x+80%×(72000-x)=72000,解得:x=48000,则72000-x=24000,所以原计划拆、建面积分别是48000平方米、24000平方米.(2)若每绿化一平方米的新校舍需200元,那么在实际完成的拆、建中节余的资金用来绿化新校舍大约是多少平方米?答案:14880平方米.解答:设在实际完成的拆、建中节余资金y元,则:y=48000×80+24000×700-48000×110%×80-24000×80%×700=2976000(元),则节余的资金可用来绿化新校舍29760001488010200y==(平方米),所以在实际完成的拆、建中节余的资金用来绿化新校舍大约是14880平方米.解析:分析:(1)要求原计划拆、建面积,就要先设出未知数,再通过理解题意可知本题的等量关系,即实际拆、建面积之和=原计划拆、建面积之和=72000平方米,再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2)先分别求出计划与实际完成的拆、建所花资金,进而求出节余的资金,再除以每绿化一平方米的新校舍所需的钱数便可得出所求.22.某车间共有75名工人生产A、B两种工件,已知一名工人每天可生产A种工件15件或B种工件20件,但要安装一台机械时,同时需A种工件1件,B种工件2件,才能配套,设车间如何分配工人生产,才能保证连续安装机械时,两种工件恰好配套?答案:该车间分配30名工人生产A种工件,45名工人生产B种工件才能保证连续安装机械时两种工件恰好配套.解答:设该车间分配x名工人生产A种工件,(75-x)名工人生产B种工件才能保证连续安装机械时两种工件恰好配套,根据题意得2×15x=20(75-x),解得:x=30,则75-x=45,答:该车间分配30名工人生产A种工件,45名工人生产B种工件才能保证连续安装机械时两种工件恰好配套.解析:分析:设该车间分配x名工人生产A种工件,(75-x)名工人生产B种工件才能保证连续安装机械时两种工件恰好配套,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23.两个三位整数,它们的和加1得1000,如果把大数放在小数的左边,并在这两数之间点上一个小数点,则所成的数正好等于把小数放在大数的左边,中间点一个小数点所成的数的6倍,求这两个数.答案:大数是857,小数是142.解答:设大数为x ,则小数为999-x .由题意得999699910001000x x x x -+=-+(), 解这个方程得:x =857,则999-x =142.答:大数是857,小数是14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有两个三位数,它们的和是999,设大数为X ,小数为999-X ,大数放在小数左边,并在两数中点一个小数点,即大数没有变,小数的小数点左移三位,即除以1000;同理较小数放在较大数的左边,中间点一个小数点,即小数没有变,大数的小数点左移三位,即除以1000.再根据x 倍的关系列方程解答.求出这两个三位数. 24.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答案:鸡有23只,兔有12只.解答:设鸡有x 只,则兔有(35-x )只,由题意得:2x +4(35-x )=94,解得:x =23,则35-x =12.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解析:分析:设鸡有x 只,则兔有(35-x )只,根据鸡有2只脚,兔有4只脚,笼子里面总共94只脚,可得出方程,解出即可.25.市百货商场元月一日搞促销活动,购物不超过200元不给优惠;超过200元,而不足500元优惠10%;超过500元的其中500元按9折优惠,超过部分按8折优惠.某人两次购物分别用了134元和466元.问:(1)此人两次购物其物品如果不打折,值多少钱?答案:654元解答:(1)设用466元的商品原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500×(1-10%)+(x-500)×(1-20%)=466,解得:x=520,答:此人两次购物其物品如果不打折,值134+520=654(元);(2)在此活动中,他节省了多少钱?答案:54元解答:根据题意得:654-(134+466)=54(元),答:在此活动中,他节省了54元;(3)若此人将两次购物的钱合起来购相同的商品是更节省还是亏损?说明你的理由.答案:将两次购物的钱合起来购相同的商品更节省,理由为:根据题意得:500×0.9+154×0.8=573.2,而分开买费用为134+466=600,∵573.2<600,∴将两次购物的钱合起来购相同的商品更节省.解析:分析:(1)134元不打折,设用466元的商品原价为x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确定出原价,即可确定出此人两次购物其物品如果不打折值的钱数;(2)根据不打折的钱数减去打折后的钱数即可得到结果;(3)更节省,求出两次购物的钱合起来购相同的商品打折后的钱数,与分开卖的钱数比较即可得到结果.。
初一上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练习题含解析北师大版

初一上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练习题(含解析北师大版)(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一轮船往返于A,B两港之间,逆水航行需3小时,顺水航行需2小时,水速是3千米/时,则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 )A.18千米/时B.15千米/时C.12千米/时D.20千米/时2.在高速公路上,一辆长4米,速度为110千米/小时的轿车准备超越一辆长12米,速度为100千米/小时的卡车,则轿车从开始追及到超越卡车,需要花费的时间约是( )A.1.6秒B.4.32秒C.5.76秒D.345.6秒3.A,B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120千米/时,乙车速度为80千米/时,经过t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则t的值是( )A.2或2.5B.2或10C.10或12.5D.2或12.5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4.我们小时候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都知道乌龟最后战胜了小白兔.如果在第二次赛跑中,小白兔知耻而后勇,在落后乌龟1千米时,以101米/分的速度奋起直追,而乌龟仍然以1米/分的速度爬行,那么小白兔追上乌龟大概需要分钟.5.成渝铁路全长504千米,一辆快车以90千米/时的速度从重庆出发,1小时后,另有一辆慢车以48千米/时的速度从成都出发,则慢车出发小时后两车相遇(沿途各车站的停留时间不计).6.从甲地到乙地,公共汽车原需行驶7小时,开通高速公路后,车速平均每小时增加了20千米,只需5小时即可到达.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千米.三、解答题(共26分)7.(8分)王强参加了一场3000米的赛跑,他以6米/秒的速度跑了一段路程,又以4米/秒的速度跑完了其余的路程,一共花了10分钟,王强以6米/秒的速度跑了多少米?8.(8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已知环形跑道一圈长400米,乙每秒钟跑6米,甲的速度是乙的倍.(1)如果甲、乙在跑道上相距8米处同时反向出发,那么经过多少秒两人首次相遇?(2)如果甲在乙前面8米处同时同向出发,那么经过多少秒两人首次相遇?【拓展延伸】9.(10分)甲步行上午6时从A地出发,于下午5时到达B地;乙骑自行车上午10时从A地出发,于下午3时到达B地,问乙是在什么时间追上甲的?答案解析1.【解析】选B.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x千米/时,由题意得:3(x-3)=2(x+3),解方程得:x=15.2.【解析】选C.设需要花费的时间为x秒,110千米/小时=米/秒,100千米/小时=米/秒,根据轿车走的路程等于超越卡车的路程加上两车的车身长,可得方程:x=x+12+4,解方程得:x=5.76.3.【解析】选A.(1)当甲,乙两车未相遇时,根据题意,得120t+80t=450-50,解方程得:t=2.(2)当两车相遇后,两车又相距50千米时,根据题意,得120t+80t=450+50,解方程得t=2.5.4.【解析】设小白兔追上乌龟大概需要x分钟,根据题意可得101x=x+1000,解方程得x=10.答案:105.【解析】设慢车出发x小时后两车相遇,由题意得:90(x+1)+48x=504,解方程得:x=3.答案:36.【解析】设甲、乙两地的路程是x千米,根据题意列方程得:(+20)×5=x,解方程得:x=350.答案:3507.【解析】设王强以6米/秒的速度跑了x秒,则王强以4米/秒的速度跑了(10×60-x)秒.根据题意得:6x+4(10×60-x)=3000,解方程得:x=300,则6x=6×300=1800(米).答:王强以6米/秒的速度跑了1800米.8.【解析】(1)设经过x秒甲、乙两人首次相遇,由题意得:6×x+6x=400-8,解方程得x=28.答:经过28秒甲、乙两人首次相遇.(2)设经过y秒甲、乙两人首次相遇,由题意得:6×y=6y+400-8,解方程得:y=196.答:经过196秒甲、乙两人首次相遇.9.【解析】设乙出发后x小时追上甲,这时甲行走了(x+4)小时,若A到B全程为a,因甲、乙二人由A到B 分别用了11小时,5小时,所以甲、乙两人速度分别为,.由题意,得x=(x+4)(a≠0).即=.解得x=.即乙出发后小时追上甲,这时正好是下午1点20分.因此,乙是在下午1点20分追上甲的.。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5.6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同步测试(含答案)

5.6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含答案)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选项填在题目的括号内〕1.甲、乙两人练习赛跑,甲每秒跑4米,乙每秒跑5米,甲先跑6米,乙才开场跑,设乙开场跑后x 秒上甲,依题意可列方程〔 〕A .546x x =-B .546x x =+C .546x x -=D .546x =-2.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去某地,假设甲先走2小时,乙从后面追赶,那么当乙追上甲时,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甲、乙两人走的路程相等B .乙比甲多走2小时C .乙走的路程比甲多D .以上答案都不对3.在某公路上有相距90千米的两个车站A ,B ,某日8点整,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站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是70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那么两车相遇的时刻是〔 〕A .8点20分B .8点36分C .8点50分D .9点整4.父子两人早上去公园晨练,父亲从家跑步到公园需30分钟,儿子只需20分钟,假如父亲比儿子早出发5分钟,那么儿子追上父亲需〔 〕A .8分钟B .9分钟C .10分钟D .11分钟5.甲、乙两同学从A 地出发到B 地去,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8千米,甲先出发1小时,结果乙还比甲早到1.5小时;假设设A 地与B 地的间隔 为x 千米,那么以下方程正确的选项是〔 〕A . 1.5 1.568xx +=- B . 1.568x x =- C . 1.5 1.568x x -=+ D .6 1.58 1.5x x -=+ 6.小明同学骑车从学校到家,每分钟行120米,某天回家时,速度进步到每分钟150米,结果提早5分钟到家,设原来从学校到家骑x 分钟,那么列方程为〔 〕A .120x=150〔x +5〕B .120x=150〔x -5〕C .120〔x +5〕=150xD .120〔x -5〕=150x7.某江的水流速度为4千米/时,某轮船沿江从A 港顺流行驶到B 港,比从B 港返回A 港少用4小时,假设船速为30千米/时,那么A 港和B 港相距〔 〕千米A .440B .442C .450D .4608.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有两人练习长跑,甲每分钟跑320米,乙每分钟跑280米,两人同时同向出发,〔 〕秒后,两人第一次相遇A .10B .15C .20D .309.我国古代名著?九章算术?中有一题:“今有起南海,七日至北海;雁起北海,九日至南海。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练习题

90 米/分. 速度是____
航行问题
6.(4 分)一轮船在甲、乙两码头间航行,顺流需 4 小时,已知甲、 乙间的路程是 80 千米,水流速度是 2 千米/时,则轮船在静水中的速
18 千米/时. 度为_____
7.(4 分)一艘轮船航行在甲、乙两个码头之间,已知水流速度是 3 千米/时,轮船顺水航行需用 5 小时,逆水航行需用 7 小时,甲、乙
x x 解得 x=286, 所以从甲到乙用了 =11 小时, 从乙到甲用了 =13 小 26 22 时,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286 千米.
解答题(共 60 分) 9.(8 分)从 A 地到 B 地,先下坡然后走平路,某人骑自行车以每 小时 12 千米的速度下坡,然后以每小时 9 千米的速度通过平路,到达 B 地共用 55 分钟.回来时以每小时 8 千米的速度通过平路,而以每小 时 4 千米的速度上坡,回到 A 地共用 1.5 小时.从 A 地到 B 地有多少 千米?
105 千米. 两地的距离为______
8.(8 分)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 24 千米/时,水流速度是 2 千 米/时,该船在甲、乙两地间行驶一个来回共用了 24 小时,求从甲到 乙(顺水)及从乙到甲(逆水)航行各用了多少时间?甲、 乙两地的距离是 多少? x x 解:设甲、乙两地距离是 x 千米,由题意得 + =24, 24+2 24-2
55 x 3 x 解:设平路长为 x 千米,由题意,得 12( - )=4( - ).解得 x 60 9 2 8
3 x =6.x+4( - )=6+3=9(千米).答:从 A 地到 B 地有 9 千米. 2 8
10.(8 分)已知环形跑道长 400 米,乙的速度为 80 米/分,甲的速 5 度是乙的4倍,且甲在乙前 100 米,多少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

那么他的速度为 200 米/分。
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 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钟后,小明 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 的速度去追小明。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相遇问题:
A走的路程
相遇处
B走的路程
A
B
A与B之间相隔的路程
等量关系:
A走的路程+B走的路程=A与B之间相隔的路程
小 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谈谈你的收获?
作业:P192 习题5.10 问题解决1
85×0.4
85x
110x
南京
北京
1170
解:设两车行驶了x小时相遇,
根据题意,得
85×0.4+85x+110x=1170
解得
x≈5.83
答:轿车行驶了约5.83小时两车相遇。
追及问题:
B
A与B之间相隔的路程 A
A后走的路程
B追A追到地方
B所走的路程
等量关系: A与B之间相隔的路程+A后走的路程=B所走的路程
根据题意,得 85x+110x=1170
化简
195x=1170
x=6
答:两车行驶了6小时相遇。
轿车方向
南京到北京的路程为1170公里。客车从南京开出,每小时
行驶85公里,轿车从北京开出,每小时行驶110公里,
(2)客车先开出24分钟,两车相向而行,轿车行驶了多少
小时两车相遇? (结果精确到0.01)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8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
一、选择题
1.小明和小刚从相距25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小明每小时走4千米,3小时后两人相遇,设小刚的速度为x千米/时,列方程得( )
A. 25
+
3=
⨯x C.()25
+x B.25
3
4
4=
3=
-
4
x
4
3=
+x D.()25
2.在800米跑道上有两人练中长跑,甲每分钟跑320米,乙每分钟跑28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起跑,t分钟后第一次相遇,则t的值为( )
A.10
B.15
C.20
D.30
3.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去某地,若甲先走2 h,乙从后面追赶,则当乙追上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人所走的路程相等B.乙比甲多走2 h C.乙走的路程比甲多D.以上答案均不对
二、填空题
1.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到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
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可列方程:.
2.甲、乙两列火车的车长分别为160米和200米,甲车比乙车每秒多行驶15米,两列火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错开需8秒,则甲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乙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 某校学生列队以8千米/小时的速度前进,在队尾校长让一名学生跑步到队伍的最前面找带队老师传达一个通知,然后立即返回队尾,这位学生的速度是12千米/小时,从队尾赶到排头又回到队尾共用了7.2分钟,求队伍的长.
5.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
一、选择题
1.C
2.C
3.A
二、填空题
1. ()()3
+x
x 2. 30米/秒15米/秒=
3
2-
5.2
三、解答题
1. 队伍的长为4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