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总复习 作文 第二讲 精准审题 最佳立意44页PPT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审题立意课件(共32张PPT).ppt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审题立意课件(共32张PPT).ppt

类型二:关注位置
(1)在材料中:议论句、因果句、抒情句、寓意句、哲理句、老者长辈名人

所说的话
(2)在要求中:以……为主题,对……的看法
作文
实战演练
立意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
“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
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滑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4年高考题)
审题步骤: 1.单则材料,用关键词句法。 2.材料中的关键句是紫色字体的句子(议论句、结尾句)。 3.得出立意:个人、国家、甚至人类,想要走得远,都要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4.拟题:肩负 人类使命,抵达未知之境
作文 立意
实战演练
一只乌龟,西部山区的小池塘里平淡无奇地生活了10年后,突然觉得它的
一生不应该这样度过,世界很大,它应该出去走走。开始它想游向大海,感
受大海的辽阔,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200年时间,只好忍痛
放弃了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降低难度,游向长江,感受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
作文
作文复习
——审题立意
作文
立意
一、单则材料:
1.关键词句法(重点)
目 录
2.由果溯因法(重点) 3.寓意揭示法
二、多则材料:
1.异中求同
2.同中求异
3.寻关系法
作文
单则材料
立意
方法 一:关键词、句法
1.抓关键词:
材料作文中多次出现的高频词,多次重复的词,肯定是重点,是 要重点关注的,它往往就是关键词。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审题立意示范PPT课件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审题立意示范PPT课件
6
写好材料作文必须读懂材料
• 材料本身包含的深刻道理, “成为写 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读懂材料就是 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一 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 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 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继而准确确定自 己的高考话题。
7
所给的材料主要有:
• 1 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 • 2 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 3 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 4 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
9
•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 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 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 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 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 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 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 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 笑着说。
•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江西模拟卷)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培养明确的审题意识,形 成正确的审题方法
2.能力目标:在阅读中培养正确提炼 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学习、生活中培养明辨 是非的能力
3
名题引路
据报载,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 项航天项目实验方案,自以为肯定 能得到全国一等奖,结果只得了三 等奖,发奖时,他竟不起立领奖; 还有一位中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 助下,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的设计, 当他得知工厂要投产时,却单独和 厂方洽谈,要厂方给他两万 元人 民币,或送他出国留学。
10
•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 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 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 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 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 炼出如下两种观点
• (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

江苏高考语文总复习 作文 第二讲 精准审题 最佳立意

江苏高考语文总复习 作文 第二讲 精准审题 最佳立意

(五)分析关系法。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 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 作文。
【材料】 (2011·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 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 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分析】 关系型命题作文,以议论为主,重点是找到“忧”与“爱”具体内容, 并且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忧”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与身边同学的事,家庭的事, 甚至国家的事,“爱”则侧重爱心。忧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一种历史使命,有了责 任感和使命感,对家庭、社会和生活就会充满爱。正所谓“爱之愈深忧之愈切”。 有了忧患意识,就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也会促进生活中一些不 良现象的改变。忧中有爱,爱中生忧;爱亲人、爱生命、爱自然、爱社会,忧天下、 忧黎民、忧生态,皆可用“与”来关联。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 文。
【分析】 这是一道时事类新材料作文。联系当今中国梦,我们可以写梦想要靠自 己努力去争取。写作时,千万不要拘泥于材料,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 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大树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 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主题。不管如何立意,落 点都要归到“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并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自己伟大的 梦想”上来。在立意时,考生应紧扣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大树想要实现旅行的愿 望,在直接请求飞禽、走兽帮忙而不可得的情况下,决定自己想办法,由此可将立意 定为:①求人不如求己;②要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其二,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 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由此可 将立意定为:③蛮干不如巧干;④要善于借助他人。⑤理想、愿望、目标的实现离 不开智慧。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作文的审题立意和核心概念 (共33张PPT)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作文的审题立意和核心概念  (共33张PPT)

审题是对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审出写作的核心关键
立意是对具体的核心的进一步具体分析审视,结合自身的写 作能力与阅读积累,确定具体写作方向 。
准确审题,确保不拿超低分 精选方向,占领立意制高点
四清审题,提取核心词
Step1.理清对象
一般材料只有一个写作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 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如果无明 显的主次之分,从理论上来说,根据每一个对象都可 去提炼。
但是,审读材料又不能仅仅停留在核心词上,而是要探 求核心词与句子前后、整体的关联,从而得出相关合适立意。 总之,材料作文的重心在读懂材料,审题立意都必须立足材 料的整体情境,并对关键词进行必要、合理的解释。
作文的审题立意及核心概念练习讲解
扬大附中东部分校
[练1] (2016·高考浙江卷)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 对当下人们生活现状的陈述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 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 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 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对人类将来“虚拟”生活场景的想象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 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 第三句:概括了“自媒体”特点; • 第四句:则明确指出“自媒体”的利弊两面性。
[例2]材料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用简短明白的语言交代日常生活中进行“解释”的原因; 第二部分则是给出了“解释”后两种不同的结果。
解释消除对方误解,融洽彼此关系; 解释也是自我“释怀”,卸下心理负担;
解释是一种坦白,需要真诚的态度; 解释不是掩饰,为了掩饰的解释大可不必; 解释需要合理的内容、方式、时机;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课件

2024深圳一模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一条河流曲折向前,不只是为了抵达 大海,也是为了流经更多的土地。这句意 蕴丰富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我经历挫折, 为了自己, 也为了别人 长河终入海, 曲径泽四方
审题过程:
*第一句话关键词是曲折向前,意象是河流;第二句 话关键词是为了抵达,意象是大海;第三句话关键 词是为了流经,意象是土地。 *句子关系:总分结构(…,不只是…也是…) *两句分句的联系:都是目的 第一个目的:为了自己 河流入海 广阔舞台 第二个目的:为了别人 滋润土地
换位思考收礼物:钱难有情,礼却无价
2023甲卷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
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人们 技术 时间 掌控 仆人
直接把关键词替换成主人
求同: 1.技术都是发展的、进步的(这是人类积极的追求) 2.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可逆(这是自然客观的现实) 存异: 1.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 时间的有限又限制了我们随意选择 3. 有的人理性地把技术当工具(提高效率掌控时间) 4. 有的人盲目的把技术当玩具(沉迷技术浪费时间) 5. 还有人过度理性追求节约时间(错过生活风景)
2025届高考语文 作文审题立意专题
作文?精准切题! 快速?得出立意!
高考作文:
底线保障>>> 不能不会写 底线中的底线 >>>不能跑题
审题
从命题人给的材料中挖掘有效信息
一句话 一段话 结合阅读题 结合课文
分析每个 字(审题)
出题人 角度 (立意)
决定了 写什么 怎么写
审题技巧: 1、拆分句子,分析关键词 2、找出关键信息之间的关系 3、联系现实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把 题目换一种说法表达出来,进行延申

第二写作审题立意ppt导学课件

第二写作审题立意ppt导学课件

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作文题大多有 一定的限制条件,比如《 给我留下的回忆》这个题 目,“回忆”表明要写的是已经发生过的,甚至是比较 久远的事情,横线上不管填写何人、何事、何景、何物, 都要符合限制条件。
再如《美丽的误会》这个题目,“误会”是生活中 常见的插曲,可能引发纠纷,可能造成尴尬,而“美丽” 则表明要叙述的这场误会引出的应该是一段美好的故事。
第二写作审题立意实用课件(PPT优秀 课件)
第二写作审题立意实用课件(PPT优秀 课件)
谢谢观看
第二写作审题立意实用课件(PPT优秀 课件)
二、在第一题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较新颖的主题, 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三、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 章。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审题就是审清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立意就是 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认真审题,恰当立意,才能 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也才能有效组 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与压力,重重拍打着他,他犹如陷入深深的泥潭。 破。设置悬

念,引出下
“豁出去了!”他大吼一声,向着那座在他眼 文
中停留了几个小时之久的顶峰。他抛掉了多余的装
备,他大口喘着气,他在冲刺!他不相信此时此刻
还有任何东西能阻挡他,他不相信!
第二写作审题立意实用课件(PPT优秀 课件)
第二写作审题立意实用课件(PPT优秀 课件)
(3)根据对题目含义的不同理解,拟出多个主题, 从中筛选出感受最深,且比较新颖的主题,构思成文。
第二写作审题立意实用课件(PPT优秀 课件)
第二写作审题立意实用课件(PPT优秀 课件)
范文评点
翻过那座山
他坐在帐篷中,平静地检查着背包,一遍又一

高考语文作文之审题立意(共32张PPT)可修改全文

高考语文作文之审题立意(共32张PPT)可修改全文

2.关键句法
题眼。蕴含材料的主旨,是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议论性的句子,或反复出现的句子,或对话,或“但是”后的分句。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
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 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 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
6.由物及人法
现实生活的某些思想观点、 行为往往通过一些数据、比 喻、寓言、漫画等形式反映 出来,就需要我们善于联系 实际,挖掘其中含义。通过 横向联想法进行类比立意, 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 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 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 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前三只猫:生活态度是 安于现状、安逸享乐,尸位素餐——寓意: 生活条件好了,人们有“鱼”吃了,也不要放弃自己“捉鼠”的本 分、职责。
(3)从整体联系的角度
①善行与善报。材料中漆船工的小小善举赢得了船主的感激与回报,漆船工和船主的 行为都值得肯定和赞扬。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见危不救和恩将仇报的事例时有发生, 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而只有保护善行和感恩善行,行善的人才会越来越多,社会 才会更加和谐美满。
②修补人生的小洞。小到一件物品,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会有这样 那样的“小洞”,我们要及时将“洞”补上。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5.词语置换法
如果材料使用了比喻,且是比喻中的借喻,就需要搞清楚这个比喻 的本体是什么,然后用本体去置换喻体。词语具有多义性,用单一 词语置换;含有代词,有代词所代事物去置换。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上面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审题立意课件42张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审题立意课件42张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金话筒。然而现 实之中,“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不少“自媒体”为 了追求流量毫无底线,常常“放飞自我”“张口就来”“恶 意炒作”,内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歪曲事实,大量造谣 抹黑、耸人听闻的内容被炮制出来并广泛传播。这些不良 “自媒体”在一些公共话题中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对舆 论生态造成严重干扰和破坏。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
精彩拟题: 负重,让生命更精彩(54分) 闲时吃紧,忙里偷闲(54分)弦紧易绷,过犹不及(55分)完美之曲,必有停 歇(54分)张弛有度,称重有方(55分)学会减重,成就精彩(52分)轻装减 重,步履轻盈(56分)负重以行稳,减压而致远(55分)放下冠冕,背上行囊 (54分)增压有度,减压有方(54分)张弛有度,备战高考(56分)做好人生 的加减法(53分)心有猛虎,细嗅蔷薇(52分)在增压与减压中成长(52分) 负重诚可贵,减压价亦高(51分)增压减压,不可偏废(53分)
三、审题立意方法
①主旨领悟法②把握关键词法 ③由果溯因法④寓意揭示法 ⑤多向发散法⑥舍次求主法 ⑦求同存异法⑧互补完善法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战国时,魏安釐王与孔子第六世孙孔子顺讨论谁是当时品行最高的人,孔 子顺认为是鲁仲连,但魏王认为鲁仲连的高品行不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有 作秀之嫌。孔子顺认为:“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 体成;习与体成,则自然也。”意思是天下人都有强求自己做一些事情的, 只要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习惯,最终会与本性自然融合。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