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果蔬的人工催熟
催熟香蕉实验报告过程(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催熟方法对香蕉成熟度的影响,分析不同方法对香蕉色泽、口感和营养成分的改善效果,为香蕉的保鲜和销售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香蕉:新鲜、无病虫害、大小一致的香蕉若干。
2. 乙烯利: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催熟。
3. 乙烯气体:天然植物催熟剂,用于催熟。
4. 温度计: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5. 计时器:用于记录实验时间。
6. 纱布:用于包裹香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香蕉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个香蕉,分别编号为A、B、C、D、E。
2. 乙烯利催熟组(A组):将A组香蕉用乙烯利溶液浸泡1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室温下(25℃)催熟。
3. 乙烯气体催熟组(B组):将B组香蕉置于密封容器中,通入乙烯气体(150-300微升/升),密封24小时后取出,置于室温下(25℃)催熟。
4. 自然成熟组(C组):将C组香蕉置于室温下(25℃)自然成熟。
5. 加热催熟组(D组):将D组香蕉放入电热恒温箱中,设定温度为35℃,催熟。
6. 冷藏催熟组(E组):将E组香蕉放入冰箱中,设定温度为5℃,催熟。
7. 观察与记录:每隔一天观察并记录每组香蕉的外观、口感和营养成分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变化(1)A组:香蕉外观逐渐变黄,但色泽较淡,部分香蕉出现黑斑。
(2)B组:香蕉外观逐渐变黄,色泽鲜艳,无黑斑。
(3)C组:香蕉外观逐渐变黄,色泽逐渐加深,无黑斑。
(4)D组:香蕉外观逐渐变黄,色泽较淡,部分香蕉出现黑斑。
(5)E组:香蕉外观无明显变化,色泽较淡,部分香蕉出现黑斑。
2. 口感变化(1)A组:香蕉口感较硬,味道较淡。
(2)B组:香蕉口感适中,味道香甜。
(3)C组:香蕉口感适中,味道香甜。
(4)D组:香蕉口感较硬,味道较淡。
(5)E组:香蕉口感较硬,味道较淡。
3. 营养成分变化(1)A组:营养成分变化不明显。
(2)B组:营养成分变化不明显。
(3)C组:营养成分变化不明显。
番茄怎样进行人工催熟?

番茄怎样进行人工催熟?
番茄怎样进行人工催熟?为了使果实早转色,快上市,增效益,可在番茄绿熟后期用2000ppm的乙烯利进行催熟。
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植物激rsquo;素,它进入果实细胞,可与细胞中的物质(酶)作用不断放出乙烯,促使果实加快成熟。
催熟时最好在秧上进行。
可戴手套:乳胶手套或用沙布等蘸已对好的2000ppm的乙烯利溶液,在每个绿熟后期果上抹擦一下。
这种农业技术处理方法效果好,但较费工。
另一种方法是,把绿熟后期果带柄采下来,用2000ppm的乙烯利溶液浸泡3分钟,捞出放置在飞9~24℃条件下,约经4~5天开始转色,上市前再将果柄去掉,这种方法适合处理的数量大,速度快,但色泽稍差。
用乙烯利催熟番茄果实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配准溶液浓度。
现在市场上买到的乙烯利多为40%的水剂,1000毫升瓶装。
取这种40%乙烯利50毫升,加入10公斤水中搅匀,即配成2000ppm的溶液。
取乙烯利时要用注射器或量筒,不可估计。
二是乙烯利的浓度不宜过高。
否则果面上会出现斑点、块斑或局部腐烂。
浓度过高还会使番茄风味品质明显下降,口感有异味,严重时食后恶心,有害身体健康。
三是掌握好涂抹适期。
应在番茄果实进入绿熟后期进行,不能过早进行处理。
1。
实验一+乙烯利催熟果实的技术

实验一乙烯利催熟果实的技术一、目的和要求乙烯是一种气态激素,普遍产生于各种植物组织中,是植物体内一种正常的代谢产物,其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
其中之一是对果实具有催熟作用。
园艺植物生产实际中,对于外运的水果,为了便于运输,在成熟前采收,采用少量、低浓度的乙烯利催熟是常用的方法。
适量的乙烯利处理也有积极意义,会使得接近成熟的水果加快成熟,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本实验主要是了解乙烯利对果实催熟的生理功能,掌握乙烯利对果实催熟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二、原理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化学名称2—氯乙基膦酸,其溶液在pH4以下时比较稳定。
当乙烯利喷施到果实上进入细胞内后,在细胞液的pH条件下(一般pH大于4)会被分解释放乙烯。
其反应如下:O O‖‖Cl-CH2-CH2-P-OH(乙烯利)+ OH-→ CH2= CH2(乙烯)+ Cl-+ HO-P-OH | |O-O-乙烯能促进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从而降低生长素含量,使生长减缓。
同时还能促进许多与成熟有关酶的活性(如果胶酶、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等),加速果胶质、纤维素的降解。
并促使细胞透性增强,呼吸跃变期提前,淀粉迅速水解,果实由硬变软,可溶性糖增加,酸度、涩味下降,加速成熟过程。
三、材料、设备及试剂1. 材料:未成熟果实(香蕉、李果、番茄等)。
2. 设备:小喷雾器。
3. 试剂及配制:乙烯利(40﹪)。
1000 μg·ml-1乙烯利溶液配制:吸取40﹪乙烯利原液2.5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四、实验步骤1.选取均匀一致未成熟香蕉、菠萝、李、桃的果实各二份,每份约0.5㎏,编号,一份喷1000 μg·ml-1乙烯利,另一份喷水作对照(CK)。
2. 将处理好的香蕉、菠萝、李、桃的果实装入塑料袋(注意不要扎袋口,以免湿度过大使果实霉烂),分放于室内。
五、结果观察及记录每天观察香蕉、菠萝、李、桃乙烯利处理与对照之间成熟的速度有何差异。
番茄催熟技术

番茄的催熟
番茄果实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变色均较慢。
为了加速番茄果实的转色和成熟,常采用人工催熟。
采用乙烯利(2-氯乙基膦酸)处理果实,乙烯利进入果实后就将乙烯气体释放出来,从而促进果实成熟。
目前市售乙烯利的浓度一般为40%,即浓度为每升400毫升,若要配制0.2%的稀释液,即为200倍,因此用40%乙烯利原液1毫升加水200毫升,或者50毫升原液加水10公斤。
用乙烯利进行番茄催熟有两种方法:
2.1、采收后浸果处理
将青熟期的果实采下来,用0.2%的乙烯利溶液浸泡2~3分钟,然后置于20~25℃下,4~5天果实即可转色。
这种方法简便,成本低,省工省药,但果实色泽略差一些,有些发暗偏黄,品质也有所下降。
2.2、植株上涂果处理
采用0.1%乙烯利药液,用软毛刷或粗毛笔蘸取药液,涂在青熟期的果实上。
也有手戴线手套、乳胶手套蘸取药液,在每个青熟果上抹擦一下,采用这种方法比较费工,但处理效果好,可使青熟果迅速催熟着色,可提有6~7天成熟,早期产量显著提高,并且果实着色好,品质和自然成熟相同。
使用乙烯利催熟要引起注意,否则会带来药害,
首先在植株上涂果时,药液浓度不要太大,蘸药量也不能过多,以免滴到叶片和未熟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脱落,影响植株生长,所
以一般不主张使用小喷雾器喷施。
第二,一定要用青熟期的果实进行处理。
若对果实生长不足、颜色没有变白的未熟果实用乙烯利处理,果实就不再发育膨大,着色不好,品质下降。
第三,采收后浸果处理,要控制温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80%~85%,温度过低不利着色,湿度过大易引起发病腐烂。
香蕉催熟实验报告

香蕉催熟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果实催熟的原理,掌握果实催熟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大多数果实在采收后可立即食用,但有一些果实在达到采收成熟度后则还不能食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其质地、色泽、风味才可达到食用状态,后熟可采用人工催熟的方法,促进其生理后熟和物质的转变,已达到提早上市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1、植物材料:绿熟香蕉2、试剂:固体乙烯3、仪器:培养箱四、实验步骤1、配置不同浓度的乙烯利溶液。
对照组:乙烯利浓度0mg/kg;处理组1:乙烯利浓度250mg/kg;处理组2:乙烯利浓度500mg/kg;处理组3:乙烯利浓度1000mg/kg。
2、喷施香蕉。
每个处理3个香蕉,4个处理12个香蕉。
将装有不同浓度乙烯利的喷壶喷施香蕉,注意均匀喷施,且喷施到蕉头上,用塑料袋包装后在实验室贮存,并做好标记。
贮藏环境:20℃,湿度90%,每班分成两大组,一组在培养箱,一组在实验室室温,记录温度。
3、观察记录。
每3天观察一次,并拍照记录香蕉外观品质变化,观察4次(第0天,3天,6天,9天)。
4、品尝催熟香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2、实验分析实验当天,即第0天,各处理组全绿(处于第①级状态),棱角分明,硬度大,蕉柄坚固不易脱落。
第一次拍照记录时,即处理后第3天,各组已出现肉眼可见的变化差距。
对照组(喷施清水)较之前的变化不大,全绿(处于第①级状态),棱角分明,硬,蕉柄不易脱落;处理1(喷施250mg·kg-1乙烯利)由全绿变为黄多于绿(处于第④级状态),棱角变模糊,开始变软,蕉柄不易脱落;处理2(喷施500mg·kg-1乙烯利)只有果柄和果颈处有少量绿色(处于第⑤级状态),棱角模糊不分明,较处理1更软,蕉柄不易脱落;处理3(喷施1000mg·kg-1乙烯利)为全黄(处于第⑥级状态),棱角开始消失,较处理2更软,蕉柄容易脱落。
第二次拍照记录时,即处理后第6天,各组较第三天时的变化不大。
果蔬催熟和保鲜开放实验指导书

果蔬催熟和保鲜大多数果实可以在采收后立即食用,也有些果实采收后必须经过后熟或人工催熟,其色泽、芳香、风味才符合人们的食用要求,如香蕉、芒果、柿子的催熟和脱涩。
而大多数的果蔬则需要延缓成熟和衰老,如叶片黄化,果实变软等。
因此,不同类别的果蔬需要不同的商业化处理,才能满足商业化的需求。
一、实验目的1、理解香蕉催熟的原理;认知香蕉催熟过程的观察方法与记录方式;熟悉香蕉催熟的处理流程;掌握香蕉商业化催熟的方法与技巧步骤。
2、掌握1-MCP防止蔬菜和果实衰老软化的机制;熟悉1-MCP的处理流程。
3、理解温度对果蔬保鲜的作用,了解冷害对果蔬品质的损害,熟悉果蔬保鲜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大多数果蔬采收后进入衰老环节,导致品质劣变,为此需要进行保鲜,以延长货架期或增加经济效益,调节时空需求,低温保存是最常用的手段,但对一些冷敏性的果蔬,特别是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品种,冷害极易发生,常规采用的冰温贮藏并不适用。
另外一类果蔬采收后并未达到可以食用的程度,如香蕉、芒果、柿子、西红柿等,以及为了获取一致成熟度的商业要求,一般需要进行催熟处理。
乙烯是一种导致衰老的植物内源激素,商业化的产品为乙烯利,具有催熟作用,应用广泛,而乙烯作用抑制剂1-MCP可以有效夺取乙烯对植物的作用位点,起到良好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对延缓果蔬衰老症状,如氧化、黄化、软化等效果良好。
目前已在果蔬行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青绿坚实的香蕉、芒果、成熟的杏、桃、菠菜和芹菜。
2、仪器:不同型号大小的塑料包装袋、保鲜膜、生化培养箱、冰箱、折光仪、硬度计、果筐、托盘天平、烧杯、三角瓶等。
3、试剂:酒精、乙烯、1-MCP保鲜剂四、实验步骤1、香蕉的催熟(1) 原料选择:购买7-8成熟呈饱满无棱角的生香蕉,选取果形正常、无病虫害的鲜果进行整形分梳处理。
(2) 乙烯利和酒精的配制:根据的那个是果实成熟度和温度情况配制不同的乙烯利浓度,其方法是根据所要求配制的浓度和配置量,按如下公式求出需要的原液量进行稀释(乙烯利原液浓度40%)。
香蕉催熟实验

实验香蕉催熟处理一、目的要求学生熟悉催熟的原理,掌握果实催熟的操作技术。
二、原理大多数果实在采收后可立即食用,但有一些果实在达到采收成熟度后则还不能食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其质地、色泽、风味才可达到食用状态;还有的果实已进入成熟期,但外观色泽还未转变到固有状态;对于这样一些果实,常采用人工催熟的方法,促进其生理后熟和物质的转变,以达到提早上市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1.材料:绿熟香蕉,固体乙烯2.试剂(要求把具体浓度表明):NaOH,H2C2O4,BaCI2,酚酞试剂。
等。
仪器:((型号:请记录)保鲜箱GY-1型果实硬度计。
手持式可溶性固形物测定仪。
干燥器、天平、电子称、研钵、滴定管四、实验内容和设计研究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香蕉的催熟效果。
称取一定重量的香蕉,用喷壶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后,用塑料袋包装后在实验室贮存,实验设计为:1、乙烯利浓度1000mg/Kg(第1组)2、乙烯利浓度1500mg/Kg(第2组)3、乙烯利浓度2000mg/Kg(第3组)4、乙烯利浓度0mg/Kg(第4组)五、实验步骤1、按照不同的实验设计进行处理(每组称取一定重量香蕉,进行组别、时间标记,用于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和失重率的测定。
2、测定实验室温度。
3、实验处理前进行相关品质指标的观察和测定,并记录。
①果实硬度的测定:②果皮颜色②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的测定③ 果实重量的测定(标记的果实)④ 呼吸强度测定(标记的果实称重后测定):静置法:具体操作参照附文24、 催熟处理:用喷壶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后,用塑料袋包装后在实验室贮存。
5、 观察和测定毎3天进行一次,共测定3次,并实验记录。
相关品质指标。
① 果实硬度的测定:GY-1型果实硬度计。
② 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的测定:手持式可溶性固形物测定仪。
③ 果实失重率的测定(标记的果实):具体操作参照附文1。
计算公式: %100%⨯-=原初重称重原初重果蔬失重率 ④ 呼吸强度测定(标记的果实称重后测定):静置法:具体操作参照附文2 ⑤ 果实腐烂度的判定:具体操作参照附文3。
各种果蔬的催熟方法

各种果蔬的催熟方法催熟是指销售前用人工方法促使果实加速完熟的技术。
催熟可以使产品提前上市,使未充分成熟的果实尽快达到销售标准或者最佳食用成熟度急最佳产品外观。
1、香蕉的催熟为了便于运输和贮藏,香蕉一般在绿熟坚硬期采收,绿熟阶段的香蕉质硬、味涩,不能食用,运抵目的地后应进行催熟处理,使香蕉皮色转黄,果肉变软,脱涩变甜,产生特有的风味和气味。
具体做法是:将绿熟香蕉放人密闭环境中,保持22~25℃和相对湿度90%,香蕉会自行释放乙烯,几天就可成熟。
有条件时可利用乙烯催熟,在20℃和相对湿度80%~85%下,向催熟室内加入1g/m3的乙烯,处理24~28h,当果皮稍黄时取出即可。
为了避免催熟室内累积过多的CO2(CO2浓度超过1%时,乙烯的催熟作用将受影响),每隔24h 要通风1~2h,密闭后再加入乙烯,待香蕉稍现黄色取出,可很快变黄成熟。
用乙烯利催熟的浓度因温度而异,在17~19℃、20~23℃和23~27℃下,乙烯利的使用浓度分别为2~4g/l,1.5~2g/l和lg/L。
将乙烯利稀释液喷洒在香蕉上,或使每个果实都蘸有药液,一般经过3~4天香蕉就可变黄。
此外,还可以用熏香法,将一梳梳的香蕉装在竹篓中,置于密闭的蕉房内,点线香30余枝,保持室温21℃左右,密闭20~24h后,将密闭室打开,2~3h后将香蕉取出,放在温暖通风处2~3天,香蕉的果皮由绿变黄,涩味消失而变甜变香。
2、柑橘类果实的脱绿柑橘类果实特别是柠檬,一般多在充分成熟以前采收,此时果实含酸量高,果汁多风味好,但是果皮呈绿色,商品质量欠佳。
上市前可以通人0.2~0.3g/m3的乙烯,保持相对湿度85%~90%,2~3天即可。
蜜柑上市前,将果实放人催熟室或密闭的塑料薄膜大帐内,通入0.5~1g/m3的乙烯,经过15h果皮即可褪绿转黄。
柑橘用0.2~0.6g/kg的乙烯利浸果,在室温20℃下2周即可褪绿。
3、番茄的催熟为了使大田或大棚栽植的番茄提早上市,有必要在绿熟期采摘后进行催熟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果蔬的人工催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果蔬人工催熟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乙烯利等基础催熟剂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3、训练绿皮香蕉的催熟技能,并掌握几种不同的催熟方法。
二、实验原理
大多数果实可以在采后立即食用。
也有些果实省长到一定时期,采收后须经过后熟或人工催熟,其色泽、芳香等风味才能符合人们的食用要求。
果实催熟的原理,是利用适宜的温度或其他条件,以及某些化学物质及气体如酒精、乙烯利等来刺激果实的成熟作用,以加速其成熟过程。
三、药品与器材
7-8成熟绿皮香蕉、已成熟苹果、酒精、乙烯利、聚乙烯薄膜袋、量筒、标签纸、塑料桶、小型喷雾器、恒温恒湿培养箱等。
四、操作与步骤
1、对果实进行剔选。
选择果皮完好,成熟度几乎一致的7-8成熟绿皮香蕉。
2、酒精处理
用95%酒精喷在绿皮香蕉的表面,装入密闭塑料袋密封后,贴好标签放入2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经3—4天,取出观察质地,味道变化。
3、混果处理
将香蕉10个和苹果2个混合装入密闭塑料袋密封后,贴好标签放入2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经3—4天,检查香蕉的品质变化。
4、乙烯利处理
取乙烯利配成1000—2000PPm的水溶液,把香蕉浸在在乙烯利溶液中浸泡一分钟,取出自行晾干,装入密闭塑料袋中,贴好标签放入2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置3—4天后观察其品质的变化
5、对照
取同样成熟度的香蕉,不加处理,放入2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观察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