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题精选
(完整word版)高一语文上学期理解性默写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1、本文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像游人一样,放慢脚步,陶醉在良辰美景的语句是:,。
2、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
又指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
3、运用一系列比喻形容洞箫声,描写听者感受的语句是:,,,,。
4、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的语句是:,。
5、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6、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
7、作者写泛舟赤壁,如同架风飞行,飘然欲仙的语句是:,;,。
8、《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
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的盛大场面和英雄气概。
可是象曹操这样的英雄“而今安在哉”?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9、《赤壁赋》中感叹人生渺小而且短暂的句子是:,。
,。
10、,,,。
苏轼《赤壁赋》中的这几句话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11、《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1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
13、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 ,。
14、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15、用比喻手法写生命之渺小的诗句是:,。
16、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
17、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是:,。
《归去来兮辞》默写复习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连用两个问句,喊出心中的郁闷,表明自己志已坚决,不容迟疑犹豫,同时道出归隐的原因表明轻松的心情的的句子是:,?,?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过去的事情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可以掌握的句子是:,。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默写练习《沁园春·长沙》(毛泽东)1.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是:,,。
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
远看:“,”;近观:“,”。
仰视:“”;俯瞰:“”。
总结:“”。
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关心国家命运,发出慨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诗是4.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
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
6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问题的诗句是7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是8.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9.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
10.表现革命者力量强大的句子是:,。
11.寄寓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的句子是:。
12.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是:,。
13.写江上景物的句子是:,。
14.高度概括“同学少年”经历的革命岁月的句子是:。
《雨巷》(戴望舒)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
2.行走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诗人希望遇到一个怎样的姑娘?。
3.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是:,,,,。
4.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姑娘终于姗姗走来的诗句是:,,,,,。
5.描写姑娘向我走近时的诗句是:,,,。
6.描写姑娘飘过时的诗句是:,;,,,。
7.描写姑娘消失在雨的哀曲里的神态的诗句是:,,,,,。
8.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是:,。
,,《再别康桥》(徐志摩)1.作者轻轻离开,和康桥依依作别的诗句是:,;,。
2.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再别康桥》中诗人借用对柳影的描写,表达了这种情感,这四句是:,;,。
3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4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5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情6移主为客,两相交融,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状况的诗是7用虚实结合、象征手法,说明梦境美好的诗句是8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的诗句是9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的诗句是10写我与康桥离别时“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11诗人挥手作别,悄然离开,不愿打破康桥的宁静,只想留下深情的眷恋的诗句是《烛之武退秦师》《左传》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题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题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题精选《沁园春长沙》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独立XXX,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的诗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4、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5、“恰”字,统领的诗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6、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雨巷》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2、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3、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终于XXX走来的诗句: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4、描述姑娘向我走近时的诗句: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5、描述姑娘飘过时的诗句: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6、描述姑娘消逝在雨的哀曲里神态的诗句: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再别康桥》1、实写XXX诗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
2、移主为客,两相交融,突出了XXX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诗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3、用虚实结合、象征手法,说明梦境是美好的诗句: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完整版)高一语文上理解性默写

高一语文(上)必背古诗情景式默写练习《静女》理解性默写1、诗中写姑娘故意躲起来,小伙子焦急的句子:,。
2、“,”两句用双关来赞美姑娘。
3、“,”是说,并不是茅草本身美,而是因为爱人送的才美,这是爱人及物,移情于物的手法。
4、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娴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其诗句是:,。
5、描写男子赞女子送给的第一个礼物很美的句子是:,。
6、写到女子送给男子的第二个礼物的两个句子:,。
《无衣》理解性默写1、诗中表现战士们同仇敌忾、步调一致、奋起作战的句子:,。
2、诗中表现战士们准备好武器,一起战斗的句子:,。
《兰亭集序》理解性默写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
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2、.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的句子是,,,,。
3、.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乐趣,确实感到非常快乐的句子是,。
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5、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6、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不觉中老年将要到来。
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7、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是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8、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9、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开始就点明聚会的季节、地点和事由的句子是:“ ,,。
10、《兰亭集序》中交代了在兰亭聚会的人是:“ ,。
各路英才,老少皆有。
11、生活中当我们对所喜欢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时,感情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随之产生,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

基础知识练习一、翻译下列各句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2.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3.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4.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5.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6.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7.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8.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9.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10.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11.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13.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1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15.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16.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7.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18.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19.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0.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2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复习,完整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默写练习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
远看:“,”;近观:“,”。
仰视:“”;俯瞰:“”。
总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雨巷》(戴望舒)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
《再别康桥》(徐志摩)《烛之武退秦师》《左传》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
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 ,。
4.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是:,。
5. 烛之武见秦伯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
6.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
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
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
8.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
“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9.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
(如果只写三句,就写前面三句。
)10.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
11.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
12. 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
他又说“”,这是不仁道的;“”,这是不明智的;“”,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13. 做人不仅要有智谋而且还要有仁义,就如同《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文公所说:“,;,;,。
理解性名句默写++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理解性名句默写试题精选练习附答案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脱却苦闷,自我宽慰,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
4、岱顶观日历来为游人所向往,清代姚鼐在《登泰山记》中用“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冬日泰山日出之前晨曦初现、光芒四射的壮美景象。
5、《诗经•邶风•静女》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女子故意躲藏起来、惹得男子挠头徘徊的急切情状,表现了爱情萌发时的甜蜜和欢乐。
6、《论语•卫灵公》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君子学以为己而不求人知的品德,这与他在《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表达的旨意相同。
7、《短歌行》中,曹操巧妙引用《诗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自己渴望得到贤才的心情。
8、白居易《琵琶行》中,当琵琶女以“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动人心魄的演奏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以景结情,传达出丰富的“不尽之意”。
9、王维“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一联化用了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用古诗文补全下面的文段。
《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一句诗人运用多个动词写出弹奏琵琶的手法,正面体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__________”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
(完整word版)高一语文理解性默写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理解性默写1.《沁园春长沙》上阕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沁园春长沙》中起到过渡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沁园春长沙》中体现“书生意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对祖国命运担忧的两个名句是:“,?”5.《沁园春·长沙》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是:__________。
6.《沁园春·长沙》中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____.7.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革命者劈波斩浪的气魄。
8。
戴望舒在《雨巷》中反复咏叹“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9。
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开篇“,”两句直击诗题,恰到好处,结尾“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次抒发不舍之情.10.“易水诀别”是《荆柯刺秦王》中悲壮的一幕,荆轲临行前在易水边慷慨歌曰:“ 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11.“易水诀别”一幕中.通过写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悲壮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12.易水诀别”一幕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柯义无反顾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描写荆轲和着高渐离击筑而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14.《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所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慷慨悲壮。
15.《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描写送行人员愤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题精选
《沁园春长沙》
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的诗句: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4、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5、“恰”字,统领的诗句: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6、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雨巷》
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2、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3、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终于姗姗走来的诗句: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4、描写姑娘向我走近时的诗句: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5、描写姑娘飘过时的诗句: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6、描写姑娘消失在雨的哀曲里神态的诗句: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再别康桥》
1、实写康河美的诗句: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
2、移主为客,两相交融,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诗句: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3、用虚实结合、象征手法,说明梦境是美好的诗句: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4、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诗句: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5、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诗句:
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6、再别康桥时诗人的动作诗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荆轲刺秦王》
1、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荆轲在临别时宾客的表现: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3、荆轲在临别时宾客的表现:
士皆垂泪涕泣。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记念刘和珍君》
1、描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句子:
真的一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批判“庸人”的句子: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3、以铁的事实揭露反动派虐杀爱国青年的句子: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
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
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4、揭露反动政府对爱国青年的诬蔑和反动文人对爱国青年的中伤的句子: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5、抒写作者对反动派极为愤慨的心情,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句子: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