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连杆机构设计资料重点
《平面连杆机构》课件

减小机构的整体尺寸,使其更 加紧凑。
重量优化
降低机构的重量,以实现轻量 化设计。
成本优化
通过优化设计降低制造成本。
优化方法
数学建模
建立平面连杆机构的数学模型,以便进行数 值分析。
优化算法
采用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智能优化算法 对机构进行优化。
有限元分析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机构进行应力、应变和振 动分析。
实例二:搅拌机
总结词
搅拌机利用平面连杆机构实现搅拌叶片的周期性摆动,促进物料在容器内均匀混 合。
详细描述
搅拌机中的四连杆机构将原动件的运动传递到搅拌叶片,使叶片在容器内做周期 性的摆动,通过调整连杆的长度和角度,可以改变搅拌叶片的摆动幅度和频率, 以满足不同的搅拌需求。
实例三:飞机起落架
总结词
飞机起落架中的收放机构采用了平面连杆机构,通过连杆的 传动实现起落架的收放功能。
。
设计步骤
概念设计
根据需求,构思连杆机构的大 致结构。
仿真与优化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设计进 行验证和优化。
需求分析
明确机构需要实现的功能,分 析输入和输出参数。
详细设计
对连杆机构进行详细的尺寸和 运动学分析,确定各部件的精 确尺寸。
制造与测试
制造出样机,进行实际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改 。
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验证优化结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优化实例
曲柄摇杆机构优化
通过调整曲柄长度和摇杆摆角,实现 机构的优化设计。
双曲柄机构优化
通过改变双曲柄的相对长度和转动顺 序,提高机构的运动性能。
平面四杆机构优化
通过调整四根杆的长度和连接方式, 实现机构的轻量化和高性能。
机械原理 平面连杆机构及设计

机械原理平面连杆机构及设计平面连杆机构是机械原理中最经典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机构类型之一。
这种机构由多个刚性杆件组成,每个杆件都能在平面内移动,它们通过连接点(铰链/球头)相互连接。
平面连杆机构在机械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实现很多不同的机械运动和工作原理。
平面连杆机构中最重要的构件是连杆,也就是连接各个零件的关键杆件,如果连杆设计不合适可能导致机构性能的下降。
因此,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要受到重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长度比例连杆不同长度比例的设置,对整个机构的运动特性和反应速度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设计平面连杆机构时,需要根据机构所要完成的任务,选择恰当的连杆长度比例,保证机构的平衡性和可靠性,以及使机构的工作效率更高。
二、铰链/球头的位置铰链/球头是平面连杆机构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设计平面连杆机构时,需要合理选择铰链/球头的位置,以达到机构所要完成的特定任务。
如果铰链/球头设置不当,或者位置过分集中,会使机构不平衡或失效。
因此,设计者需要考虑连杆的长度、位置、形状和角度等因素。
三、材质选择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材料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机构的质量和强度。
不同材料的连接部分,对于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有着非凡的意义。
因此,在设计时,应本着安全、可靠、实用的原则,选用优质、耐用的材料,确保机构长期稳定、可靠的工作。
以汽车减震器为例,汽车减震器中使用的是多连杆机构原理,作为一种基于平面连杆机构的机构类型,它通过几个连杆的特定结构和布局,使得整个减震器能够更好地适应路况,缓解车辆的震动和冲击。
汽车减震器的设计考虑了多个因素,包括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杆件的材质和尺寸比例等。
总结来说,平面连杆机构是机械原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机构类型,广泛应用于机械和工程领域,需要经过仔细的设计和考虑,才能达到最好的运转效果。
设计者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虑,包括长度比例、铰链/球头的位置、材质选择等等。
这些因素的合理应用,能够使平面连杆机构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达到最高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水平。
机械原理 第三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2
二、连杆机构的特点 优点:
• 承受载荷大,便于润滑
• 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 • 两构件之间的接触靠几何封闭实现 • 实现多种运动规律和轨迹要求
y B a A Φ b β c ψ ψ0 C B φ A D M3
3
连杆曲线
M
M1
M2
连杆
φ0
d
D
x
缺点:
• 不易精确实现各种运动规律和轨迹要求;
27
55
20
40
70
80 (b)
例2:若要求该机构为曲 柄摇杆机构,问AB杆尺寸 应为多少?
解:1.设AB为最短杆
即 LAB+110≤60+70 2.设AB为最长杆 即 LAB+60≤110+70 3.设AB为中间杆 即 110+60≤LAB+70 100≤LAB LAB≤120 A
70
C
60
B
110
FB
D
36
2、最小传动角出现的位置
C b
F VC
B
c
A
d
D
当 为锐角时,传动角 = 当为钝角时,传动角 = 180º - 在三角形ABD中:BD² =a² +d² -2adcos 在三角形BCD中:BD² =b² +c² -2bccos (1) (2)
37
由(1)=(2)得:
b2 c 2 a 2 d 2 2ad cos cos 2bc
1)当 = 0º 时,即曲柄与机架重叠共线,cos =+1, 取最小值。
min
b c (d a ) arccos 2bc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分析与设计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分析与设计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连杆和连接点组成的机械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它的功能是将输入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输出的直线运动或者将输入的直线运动转化为输出的旋转运动。
本文将对平面连杆机构的分析与设计进行介绍。
首先,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分析。
平面连杆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连杆和连接点。
连杆是连接点之间的刚性杆件,可以是直杆、曲杆或者具有其他特殊形状的杆件。
连接点是连杆的两个端点或者连杆与其他机构的连接点,可以是支点、铰链等。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平动、转动和复动。
平动是指连杆的一端保持固定,另一端进行直线运动;转动是指连杆的一端保持固定,另一端进行旋转运动;复动是指连杆的一端进行直线运动,另一端同时进行旋转运动。
进行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确定机构的类型和功能。
根据机构的动作要求和功能要求,选择适合的连杆类型和连接点类型。
其次,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
根据机构的运动要求,确定连杆的长度和连接点的位置,使连杆能够实现所需的运动。
然后,进行机构的力学分析。
根据机构的受力情况,确定连杆的截面尺寸和材料,保证机构的刚度和强度。
最后,进行机构的优化设计。
考虑机构的性能要求和制造要求,对机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机构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在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机构的动力学问题。
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包括静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两个方面。
静力学分析是指在机构静止或静力平衡状态下,对机构受力和力矩进行分析。
动力学分析是指在机构进行运动时,对机构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进行分析。
通过对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可以确定机构的惯性力和惯性矩,从而确定机构的动态特性和振动特性。
总之,平面连杆机构的分析与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在进行分析与设计时,需要考虑机构的类型和功能,进行运动分析和力学分析,优化设计和动力学分析。
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设计,可以使机构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满足各种工程应用的要求。
机械原理-平面连杆机构及设计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1
位置分析
通过几何和三角学的方法,确定各个连
速度分析
2
杆和转轴的位置。
计算各个部件的速度,了解机构的运动
特性。
3
加速度分析
研究连杆的加速度,对机械系统的稳定 性和性能影响重大。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原则
力学平衡Biblioteka 确保各个连杆和转轴保持力学平衡,避免不必 要的应力。
优化尺寸
选择合适的尺寸和比例,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 耐久性。
机械原理-平面连杆机构及设计
探索机械原理中的平面连杆机构,深入了解其组成部分、运动分析、设计原 则、类型和应用领域。
什么是平面连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连杆和旋转副组成的机械装置,用于转换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它被广泛应用在各种机械设 备和工具中。
平面连杆机构的组成部分
• 连接杆:用于连接各个部件并传递力和运动。 • 转轴:提供连杆的旋转运动。 • 摩擦面或球面:减小连杆关节的摩擦。 • 约束物:限制连杆的自由运动。
减小摩擦
使用适当的润滑和设计摩擦减小装置,提高效 率。
动态平衡
通过合理设计和调整质量分布,减少系统的振 动。
常见的平面连杆机构类型
滑块曲柄机构
由连接杆、连杆、中心轴和滑块 组成,广泛应用在汽车和机床。
钟摆式机构
采用钟摆原理,具有稳定的运动 轨迹,用于摆锤和钟表。
平行连杆机构
通过平行排列的连杆传递运动和 力,在工程和自动化领域有广泛 应用。
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领域
1 工业生产设备
机械加工、装配线和工厂自动化。
3 家庭用具
打印机、洗衣机和电动工具。
2 交通运输工具
汽车、火车和航空器。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平面连杆机构及其分析与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一平面连杆机构及其分析与设计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掌握其演化方法。
2,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包括具有整转副和存在曲柄的条件、急回运动、机构的行程、极限位置、运动的连续性等;3.掌握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的方法,学会将复杂的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问题转换为可用计算机解决的问题。
4.掌握连杆机构的传力特性,包括压力角和传动角、死点位置、机械增益等;正确理解自锁的概念,掌握确定自锁条件的方法。
5,了解平面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掌握根据具体设计条件及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机构型式;学会按2~3个刚体位置设计刚体导引机构、按2~3个连架杆对应位置设计函数生成机构及按K值设计四杆机构;对机构分析与设计的现代解析法有清楚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概述(2学时)第二节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及运动分析(4.5学时)第三节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设计(3.5学时)三、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方法。
2.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包括存在整转副的条件、从动件的急回运动及运动的连续性;平面连杆机构的传力特性,包括压力角、传动角、死点位置、机械增益。
3.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的瞬心法、相对运动图解法和杆组法。
4.按给定2~3个位置设计刚体导引机构,按给定的2~3个对应位置设计函数生成机构,按K值设计四杆机构。
难点:1.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的相对运动图解法求机构的加速度。
2.按给定连架杆的2~3个对应位置设计函数生成机构。
四、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宽平面连杆机构的优化设计。
五、教学方式与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围绕教学基本要求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应注意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如整转副、摆转副、连杆、连架杆、曲柄、摇杆、滑块、低副运动的可逆性、压力角、传动角、极位夹角、行程速度变化系数、死点、自锁、速度影像、加速度影像、装配模式等;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如影像法在机构的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中的应用、连杆机构设计的刚化一反转法等。
机械设计基础-平面连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运动分析是设计平面连杆机构中的重要步骤,通过分析各部件的运动规律和 约束关系,可以确定机构的性能和工作范围。
实例与案例分析
案例一
设计一个机械手臂,使其能够在不同位置和角度进 行精确定位。
案例二
设计一个车门开闭机构,使其能够平稳地打开和关 闭。
机械设计基础-平面连杆机构
这个幻灯片将介绍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知识,包括组成、作用、种类、设计 要点、运动分析以及实例与案例分析。
平面连杆机构简介
平面连杆机构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机械传动机构,它由连杆、铰链和机构连接件组成,用于将旋转运动转化为 直线运动或相反。
平面连杆机构的组成
连杆
起支撑作用,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由滑块和曲杆组成,常用于发动 机的活塞连杆传动。
四连杆机构
由四个连杆组成,常见于机械手 臂和门的开闭机构。
平面伸缩杆机构
通过类似电车接触网的结构实现 伸缩变形。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要点
1
连杆比例设计
确定连杆的比例关系以实现所需的运动。
铰链选型
2
选择合适的铰链类型和尺寸以满足设计
要求。
3
机构连接方式
选择适当的机构连接件和连接方式以保 证机构的稳定性。
铰链
连接连杆和机构连接件,使其能够相对运动。
机构连接件
固定在机构上,用于连接铰链和机构化为直线运动或相反。
2 传递力量
通过连杆将动力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3 控制位置
通过调整连杆的长度和角度来控制机构的位置。
平面连杆机构的种类
滑块曲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重点知识点

平面连杆机构重点知识点平面连杆机构是工程学中常见的一种机械结构,它由多个连杆和关节连接而成,用于转换和传递运动和力。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结构特点、运动分析和应用领域等方面介绍平面连杆机构的重点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1.连杆:连杆是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是一根刚性杆件,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
常见的连杆有曲柄、连杆、摇杆等。
2.关节:关节是连接连杆的装置,它可以实现两个连杆之间的转动或者固定。
常见的关节有铰链关节、滑动关节等。
二、结构特点1.四杆机构:平面连杆机构中最简单的一种是四杆机构,它由四个连杆和四个铰链关节连接而成。
四杆机构有很好的刚性和稳定性,常用于传输力和转动力矩。
2.多杆机构:除了四杆机构,平面连杆机构还可以由多个连杆组成,形成不同的结构形式。
多杆机构可以实现更复杂的运动轨迹和力传递方式。
三、运动分析1.运动副类型: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可以分为旋转运动和滑动运动两种类型。
旋转运动是指连杆绕某个固定轴线旋转,滑动运动是指连杆在平面上的直线运动。
2.运动规律:通过对连杆机构的运动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连杆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和线速度等运动规律。
这些规律对于机构的设计和控制非常重要。
四、应用领域1.机械工程:平面连杆机构是机械工程中常见的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例如,发动机中的曲轴连杆机构用于将活塞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
2.机器人学:平面连杆机构也是机器人学中常见的一种机构形式。
通过设计不同的连杆参数和关节位置,可以实现机器人的特定运动轨迹和动作。
3.汽车工程:汽车中的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中常使用平面连杆机构。
这些机构可以提供稳定的悬挂和灵活的转向性能。
总结:平面连杆机构是工程学中重要的机械结构,它通过多个连杆和关节的连接实现力和运动的传递。
本文从基本概念、结构特点、运动分析和应用领域等方面介绍了平面连杆机构的重点知识点。
对于理解和应用平面连杆机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碎机机构
搅拌器机构
●当摇杆作为原动件时,可将摇杆的往复摆动转变为曲柄 的连续转动。缝纫机踏板机构便属于此情况。
缝纫机踏板机构 (摇杆主动)
2、双曲柄机构 特征:两个曲柄 作用:将等速回转转变为等速或变速回转。
机车车轮联动装置
双曲柄机构
应用实例:如叶片泵、惯性筛等。
旋转式叶片泵
A 1B
4 D
2
C3
惯性筛
特例:1)平行四边形机构(平行双曲柄机构)
特征:相对两杆等长且平行,两曲柄以相同速度同向 转动,连杆作平动
B B’
C C’
A
D
AB = CD BC = AD
实例:火车轮,摄影平台,播种机料斗机构,天平
C B
B’ C’
A
D
A B
D C
耕地
料斗
平行四边形机构在共线位置出现运动不确定。 采用两组机构错开排列。
等腰梯形机构可用作轮式车辆的前轮转向机构,在车辆
转弯时,与两前轮固联的两摇杆摆角不相等,以实现车辆四 个车轮都在地面上作纯滚动。
1
B B1
2
A4
C3 D C1
P
等腰梯形机构
二、曲柄存在的条件 一)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 铰链四杆机构具有整转副→可能存在曲柄。 杆1为曲柄,作整周回转,必有两次与机架共线。
B’ A’
F’ E’
C’
D’
G’
A
E
D
G
B
F
C
2)反平行四边形机构(反向双曲柄机构) 特征:相对两杆等长但不平行,主动曲柄与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曲柄
转向相反。 应用实例:车门启闭机构
反向
3、双摇杆机构 特征:两个摇杆
双摇杆机构
应用举例:
飞机起落架
吊车
夹具
在双摇杆机构中,若两摇杆长度相等,则成为等腰梯形 机构。
说明AD杆是最短杆。
B
C2
C1 b
C
c
a
B1
A
d
B2
D
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 1. 最长杆与最短杆的长度之和应≤其他两杆长度之和
称为杆长条件。(必要条件) 2. 连架杆或机架之一为最短杆。(充分条件)
此时,铰链A为整转副。
若取BC为机架,则结论相同,可知铰链B也是整转副。
可知:当满足杆长条件时,其最短杆参与构成的转动副
第二章 平面连杆机构设计
§2-1 铰链四杆机构 §2-2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变 §2-3 平面四杆机构的图解法设计
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刚性构件用平面低副(转动副和移动副) 联接而成的平面机构,用以实现运动的传递、变换和传送动力。 平面连杆机构又称平面低副机构。
应用实例: 内燃机、鹤式吊、火车轮、手动冲床、牛头刨床、椭圆仪、 开窗、车门、折叠伞、折叠床、单车等。
解:1. 设AB为最短杆
即 LAB + 110 ≤ 60 + 70
LAB ≤ 20
B
2. 设AB为最长杆 即 LAB + 60 ≤ 110 + 70
A
LAB ≤ 120
3. 设AB为之间杆
即 110 + 60 ≤ LAB + 70
都是整转副。
C
2
B
3
1A 4
D
当满足杆长条件时,说明存在整转副,当选择不同的 构件作为机架时,可得不同的机构。如:
曲柄摇杆、 双曲柄、 双摇杆机构。
推论: 1、若满足杆长条件时, 1)当最短杆为连架杆时,最短杆即为曲柄,另一连架杆 为摇杆,得曲柄摇杆机构。 2)当最短杆为机架时,两固定铰链均为整转副,两连架 杆均为曲柄,得双曲柄机构。 3)当最短杆为连杆时,两固定铰链均为摆动副,两连架杆 均为摇杆,得双摇杆机构。 2、若不满足杆长条件时,则无曲柄存在,两连架杆均为摇 杆,得双摇杆机构。
摆动。
一、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 三种基本型式: 1、曲柄摇杆机构
特征:曲柄+摇杆 作用:将曲柄的整周回转转变为摇杆的往复摆动。
曲柄摇杆机构
●当曲柄为原动件时,可将曲柄的连续转动,转变为 摇杆的往复摆动。如雷达天线俯仰机构和颚式破碎 机机构即为曲柄摇杆机构的应用。 应用实例:
雷达天线机构 (曲柄主动)
举例: a. 判断机构类型 例:判断两图示机构类型
40 55
30
70
(a)
40
70
20 80
(b)
解:对图(a),有:∵ 30 + 70 > 40 + 55 ∴ 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
对图(b),有:∵ 20 + 80 < 40 + 70, 且最短杆为连架杆, ∴ 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b. 确定构件尺寸 例:若要求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问AB杆尺寸应为多少?
2
B
1
A
C
3
4
D
曲柄摇杆机构
设杆1、2、3、4的长度分别
为a、b、c、d,如果杆1为 曲柄,则杆1必须能顺利通 过与机架4处于共线的两个
C
2 b C1 3
C2
B
c
1a
位置AB1和AB2。
B1
A
d
B2 4
D
当a d时:
则由△B1C1D可得:
a + d ≤ b + c (1)
则由△B2C2D可得: b ≤d–a+c
常以构件数命名:四杆机构、多杆机构。 平面四杆机构是平面连杆机构研究的基础 ,一般的多杆 机构可看成是由几个四杆机构所组成。
2
3 1
4 5
6
2
3
3
1
6 本章重点内容是介绍四杆机构。
4 5
6
§2-1 铰链四杆机构
定义:构件之间都是用转动副联接的平面四杆机构称为
铰链四杆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是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其它四杆机构
都是由它演变得到的。
构件名称:
连杆
连
架
机架—固定不动的构件;
连架杆
杆
连架杆—与机架相联的构件;
连杆—不直接与机架相联的构件; 作平面运动。
机架
连架杆可分为: 曲柄——作整周回转的连架杆 摇杆——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来回摆动的连架杆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各运动副都是转动副。 整转副——组成转动副的两构件能作相对整周转动。 摆动副——组成转动副的两构件只能作相对有限角度
a + b ≤ d + c (2)
c ≤d–a+b
a + c ≤ d + b (3)
将以上三式两两相加得: a ≤ b, a≤ c, a≤d
结论1:在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AB)杆为最短杆。
结论2:最短杆加上最长杆小于或等于其它两杆杆长之 和。
同理当d a 时:
d + a b +c (4) d + b a + c (5) d + c a + b (6) d a d b d c
特点: ①采用低副。面接触、承载大、便于润滑、不易磨损
形状简单、易加工、容易获得较高的制造精度。 ②改变杆的相对长度,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同。 ③连杆曲线丰富。可满足不同要求。
缺点: ①构件和运动副多,累积误差大、运动精度低、效率低。 ②产生动载荷(惯性力),不适合高速。 ③设计复杂,难以实现精确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