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褐斑病解决方法
苹果褐斑落叶病如何防控

定期评估防治效果
评估防治效果
为确保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建议定期对苹果 褐斑落叶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可以通过 调查发病率、病情指数等指标,了解防治工 作的实际效果。
设定评估周期
建议每年进行至少两次防治效果评估,分别 在春秋两季进行。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及时 调整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防治措施
调整用药方案
根据防治效果评估结果,可以适 时调整用药方案。例如,对于某 些药剂的防效不佳,可以尝试更 换其他药剂或采用混合用药的方
式提高防治效果。
加强栽培管理
通过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施肥 、浇水、修剪等,可以提高苹果 树的抗病能力,减少褐斑落叶病
的发生。
增加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且有效的防 治方法。可以通过引进和释放褐 斑病的天敌、使用生物农药等方 式,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量,提
苹果褐斑落叶病如何防控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17
CONTENTS
• 苹果褐斑落叶病概述 • 发病原因与传播途径 • 防控策略 • 防治措施实施步骤 • 防治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苹果褐斑落叶病概述
症状识别
初期
叶面出现褐色小点,周围有绿色晕圈。
中期
病斑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 斑,颜色由浅褐色逐渐变为深褐色。
化学防治方面主要包括在发病 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 一次,连续喷2-3次。常用药 剂包括波尔多液、多菌灵、甲 基硫菌灵等。
生物防治方面主要包括利用天 敌和有益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方 法,如使用寄生蜂、瓢虫等天 敌昆虫以及使用芽孢杆菌、木 霉菌等微生物菌剂。
对未来苹果褐斑落叶病防控的展望
完善监测体系
苹果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苹果褐斑病的防治方法苹果褐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它通常在秋季开花前或在果实发育时出现,会导致果实表面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果实腐烂。
这种病害会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和控制。
1. 选择抗病品种一些抗病苹果品种,例如红星苹果和金帅苹果,可以有效地抵御褐斑病。
在种苗选择时,应该优先选择这些品种。
2. 管理果树的生长环境果树的生长环境对褐斑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果树的生长环境。
首先,要确保果树的排水良好。
其次,要注意灌溉时避免水从叶子上喷洒到果实上。
此外,果树密度也要得当,不要让果树过于密集,以免影响通风和阳光照射。
3. 手动清除病源若果树上出现了褐斑病的病症,需要手动清除病源。
方法是用锋利的刀子或剪刀把感染的果实和植株剪除,然后把剪口处理好。
清除后,需把伐掉的果实和叶片处理掉,以免再次感染。
4. 及时病菌疫情监测对于褐斑病病菌的情况,需要定期进行监测。
可以通过安装诱捕器来进行,或通过人工巡视果树。
发现褐斑病病菌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以免病害扩散。
5. 农药防治如果出现褐斑病的情况,可以使用一些农药进行防治。
如波尔多液、代森锰锌、敌百虫等。
农药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注意使用量和时间的控制,以免损害果树健康。
总之,预防和控制褐斑病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改善果树的生长环境、手动清除病源、定期病菌疫情监测、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这些措施要有机组合使用,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褐斑病的发生和扩散。
【苹果病虫害防治】苹果褐斑病怎么防治?附图片

【苹果病虫害防治】苹果褐斑病怎么防治?附图片苹果褐斑病是由真菌病害引起,主要危害苹果叶片、果实及叶柄,以下耕种帮就介绍苹果褐斑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供网友们参考。
一、苹果褐斑病症状及危害1、叶片:发病初期在苹果叶片上正面出现黄褐色小斑点,然后扩大成近圆形,周围有绿色晕圈,后期病斑正面散生许多小黑点,略呈轮纹状排列;或呈针芒型的病斑在正面表现深褐色,形状不规则,周围呈针芒状向外扩展,有的则在叶片上同时出现以上两种症状。
苹果褐斑病会造成早期落叶病发生,严重影响当年果实后期生长,降低果品等级;影响花芽分化,使来年花芽质量下降,抗抑能力差严重消弱树势,致使各种病虫害加重发生。
2、叶柄:叶柄感病后,产生黑褐色长圆形病斑,常常导致叶片枯死。
3、果实:苹果果实发病,在果面出现暗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椭圆形黑色病斑,表面下馅,有隆起小点。
病斑果肉褐色,干腐,海绵状。
二、苹果褐斑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1、苹果褐斑病病菌主要在带病落叶上越冬,在春季适宜的气候条件下,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孢子会随雨水溅散逐渐向果树上蔓延。
2、降雨和多雾造成的高湿度或降雨早而多的年份,苹果褐斑病发病早且重,降雨虽少但雾露多的年份和季节发病也重。
多雨季节苹果褐斑病易流行。
三、苹果褐斑病防治方法1、在苹果树休眠期及时将落叶、病果清理出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病菌、病源。
2、采取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合理修剪,提高树体通风透光;合理灌溉,及时排水,降低果园湿度。
3、在病害发病前喷药进行预防,一般在春雨前进行,喷药次数也应根据雨季长短和发病情况而定,一般第一次用药后,每隔10~15天喷药1次。
可使用药剂有:1∶2∶200波尔多液、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猛杀生水分散粒剂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悬浮剂800倍液、30%福连悬浮剂1000倍液。
以上药剂交替或混合使用。
病虫害防治_苹果落叶病防治_苹果褐斑病防治

病虫害防治_苹果落叶病防治_苹果褐斑病防治苹果落叶病的如何防治?苹果褐斑病的如何防治?这里,就给果农朋友们介绍一
下苹果落叶病(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苹果落叶病主要是指褐斑病,防治不及时,常会造成早期落叶,严重削弱树势,
影响产量和质量,对花芽的形成也极为不利。
苹果褐斑病在辽南地区最早发生在6月末、7月初,开始时只有零星发生,7~8月
为发病盛期。
病重年,8月上旬开始落叶,直到秋季还继续危害秋梢叶片。
降雨次数多,雨量大,连续阴雨,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
树冠郁蔽,通风透光差,地势低洼
潮湿的果园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料,避免偏施氮肥。
注意排水,合理修剪,
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减轻病害发生。
(2)秋后注意剪掉残留树上的病叶,及时清扫落叶,集中烧毁。
(3)药剂保护。
一般来说,在雨量正常年份(降雨量500~700毫米),于6月下
旬和7月下旬喷二次石灰过量式波尔多液(1:2:200~350),或200倍锌铜石灰液(硫酸锌0.5:硫酸铜0.5:石灰2:水200)。
大连地区或沿海多雨地区,应喷3~4
次波尔多液。
喷3次的应于6月上旬、7月中旬和8月上旬;喷4次的应于6月上旬、7月上旬、7月下旬和8月中旬。
苹果褐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病情调查
定期调查果园病情,掌握褐斑病的发病情况。
效果评估
根据病情调查结果,评估防治效果,及时调整防治方案。
反馈机制
建立防治效果的反馈机制,不断完善防治方案,提高防治效果。
防治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问题
部分果农对褐斑病的危害认识不足 ,缺乏防治意识。
解决方案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果农对褐斑病 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褐斑病的防治研究将有助于促进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加强抗病性品种的选育
进一步开展抗褐斑病的苹果品种的选育工作, 并对其抗病性进行深入评价。物防治措施,减少化 学农药的使用,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对环境和 人体的危害。
研究和应用的前景展望
褐斑病的综合防治
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褐斑病的综合防治,包括抗病性品种的选育、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实现更加 科学、环保、有效的控制方法。
苹果褐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2023-11-07
目录
• 苹果褐斑病概述 • 苹果褐斑病的病原及影响 • 苹果褐斑病的监测与诊断 • 苹果褐斑病的防治措施 • 苹果褐斑病的防治实践 • 研究展望与未来趋势
01
苹果褐斑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苹果褐斑病是一种常见的苹果病害,主要危害苹果树的叶片 、枝条和果实。
症状包括:叶片出现褐色或暗褐色病斑,边缘呈不规则状, 病斑下面有时出现黄绿色晕圈;枝条受害后出现椭圆形或长 条形褐色病斑;果实受害后出现圆形或近圆形褐色病斑。
树势的强弱也与褐斑病的发生有关,树势强壮的相对抗病,而树势弱或老树的抗 病能力较差。
03
苹果褐斑病的监测与诊断
苹果褐斑病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苹果褐斑病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褐斑病是苹果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
为了有效防治褐斑病,综合采用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一种可行的策略。
本文将介绍苹果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一、健康苗木的选择和管理选择健康的苹果苗木是预防褐斑病的首要步骤。
苗木应该来自无病害的苹果园,并且经过检疫合格。
在苗圃中,应该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有病害的苗木,避免病菌传播。
二、统防统治1. 清除病源:褐斑病主要源自感染的果实和树枝,因此及时清除感染部位是防治的重要措施。
果园管理者应定期检查果实和树枝,将感染的果实和树枝进行剪除和销毁。
2. 病害预警:定期巡视果园,观察是否有褐斑病的病征出现,及时发现病情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3. 均衡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苹果树的抵抗力。
在果树生长旺盛期进行钾、磷、氮等元素的均衡施肥,有助于增强抗病能力。
4. 适宜的灌溉:适宜的灌溉有助于提高果树的抵抗力和养分吸收能力。
避免灌溉过多或不足,保持土壤湿度适宜。
三、生物防治1. 利用拮抗菌:一些微生物如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可以抑制褐斑菌的生长。
将这些拮抗菌制剂喷施在果树上,可有效防治褐斑病。
2. 利用天敌昆虫:一些天敌昆虫如蚜虫寄生蜂和捕食性昆虫对褐斑病的传播媒介蚜虫具有控制作用。
增加这些天敌昆虫的数量,可以降低蚜虫密度,从而减少褐斑病的发生。
四、化学防治1. 药剂选择:选择具有广谱杀菌能力的农药进行喷洒,如多菌灵、敌百虫等。
药剂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病虫害情况和药剂的使用指导进行。
2. 喷洒时机:喷洒农药的时机是非常关键的。
一般来说,在春季苹果开花前后、果实生长期和果实成熟期是喷洒农药的重要时机。
3. 喷洒方式:喷洒农药时要均匀覆盖果实和树枝,并且尽量避免药物滴流到地表水。
遵循农药的使用说明,防止超量使用或滥用农药。
综上所述,苹果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选择健康苗木和管理、清除病源、病害预警、均衡施肥、适宜的灌溉、利用拮抗菌和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的药剂选择、喷洒时机和喷洒方式等。
苹果褐斑病综合防治技术

苹果褐斑病综合防治技术2021年北方苹果产区,春季花多防冻未疏花,蔬果推迟营养消耗多;果贱伤农投资少。
部分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差,竞争阳光冒条多。
枝密果多营养不良,基部叶片生理性黄落叶。
套袋周拉长,用药间隔时间相对延长至10-15天,此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降雨多、湿度大,苹果褐斑病乘虚而入潜伏侵染,打下埋伏。
7月份是苹果褐斑病子囊孢子成熟、弹射、远距离气流传播,病原侵染快速积累时期,也是全年防治褐斑病的第二个关键时。
管理不当将引起严重性早期落叶。
直接影响果品产量和品质。
警钟已鸣,何以泰之!合理夏剪,补充速效养分。
改良园(果园光照、气候)、地(土壤)环境。
减少生理性落叶、加强植保管理控制苹果褐斑病的侵染传播成为当前苹果树综合管理的关键技术及重要内容。
苹果褐斑病又称绿缘褐斑病,是由苹果双壳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苹果上的一种病害。
主要为害叶片,其次是果实和叶柄是苹果树早期落叶最普遍、最严重的一种病害。
侵染症状同心轮纹型。
针芒型。
混合型病原特征病原在有性态为苹果双壳菌,属子囊菌门真菌;无性世代苹果盘二孢菌,属半知菌类真菌。
该菌为兼性寄生菌,侵染能力和致病力都很强。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在病落叶上越冬。
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子囊孢子弹射后借气流传播。
孢子萌发后,直接从叶背或叶面侵入。
潜育期:病菌从侵入到出现症状需5~12d,最长45d流行规律适宜的气候条件是褐斑病发病较重的主因,叶片感病后长出的分生孢子盘产生的分生孢子,当年可再次传播,1年内再侵染发生次数取决于降雨次数和降雨量降雨早、次数多、雨量大,褐斑病发生早且严重,降雨次数少且雨量小,褐斑病发生晚且轻。
病菌分生孢子于3 月初至6 月底形成,高峰期出现在5 月中旬。
自苹果树萌芽期开始,分生孢子就可以随雨水溅散传播,侵染树体下部叶片拟分生孢子侵染的叶片,大部分于6 月底之前脱落,对褐斑病后期流行作用不大开始期(潜伏期)苹果褐斑病周年流行动态的4 个阶段两个关键时期1、子囊孢子于5 月中旬至6 月底成熟,子囊孢子弹射后借气流传播,是导致苹果褐斑病后期流行的主要初侵染菌源。
苹果褐斑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苹果褐斑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一、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果实和叶柄。
一般树冠下部和内膛叶片最先发病。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后扩展为0.5―3.0厘米的褐色大斑,边缘绿色,不整齐。
后期叶片变黄,但病斑周围仍保持有绿色晕圈,受害严重时早期脱落。
因苹果树品种和发病期的不同而表现为3种类型病斑。
1、同心轮纹性:叶片正面病斑圆形,暗褐色,直径1―1.5厘米,叶片变黄后病斑周围保持有绿色晕圈,后期病斑中出现黑色小点排列呈同心轮纹状。
2、针芒型:病斑较小,无一定形状,周围似星芒状向外扩展,病斑常遍布全叶,后期病叶变黄后病斑周围仍保持绿色。
3、混合型:病斑大,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边缘有针芒状黑色菌索后期叶片变黄,周围仍保持绿色,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粒点。
二、发病特点传播与侵染:翌春越冬病叶被雨水润湿后。
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从叶片的气孔或伤口侵入,发病后病斑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可多次再侵染。
潜育与发病:病菌的潜育期、病叶脱落期主要受气温的影响,气温越高潜育期和脱落期越短,一般为6―12天,最短3天,最长45天。
病叶从发病至发病至脱落约经13―55天。
发病条件:潮湿是越冬病菌产生孢子的必要条件,多雨是此病流行的主要条件,春雨降雨早且多,夏季阴雨连绵,此病发生重。
温度主要影响病害的潜育期,在较高的温度下,潜育期短,病害扩展迅速。
另外,地势低洼、树冠郁密通风透光不良、树势哀弱的果园发病较重。
三、防治措施苹果褐斑病的防治,需要加强土肥水管理,多施生物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合理疏果,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同时还要合理修剪,提高通风透光性,并及时排除果园积水,降低果园湿度,另外还应分期分批地认真清扫落叶,集中深耕,减少病菌来源。
全年用药次数应根据雨季长短和发病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每隔15天左右喷药一次,共喷3―4次,可使用优秀的内吸治疗杀菌剂如世高、5%罗克悬乳剂1000―1500倍液等,与保护性杀菌剂倍量式波尔多液240倍交替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苹果褐斑病解决方法
1、苹果褐斑病发病原因
苹果褐斑病又称绿缘褐斑病,是由苹果双壳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苹果上的一种病害。
主要为害叶片,其次是果实和叶柄。
苹果褐斑病在中国各苹果产区都有发生。
苹果褐斑病是苹果树早期落叶病的一个主要病害,也是苹果树落叶最普遍、最严重的一种病害。
苹果褐斑病发生后,导致苹果树早期落叶,减少了苹果树的光合作用,造成营养不足,树势衰弱、果实小、果实黑点病较多,直接影响果品产量和品质,减少了果农的经济效益。
近年,褐斑病已成为引发苹果树早期落叶的头等病害。
其发作起来快且猛,一旦得不到有效控制,三五天工夫便造成叶片大量脱落,严重影响当年果实彭大和下年花芽分化。
故进入六月份后,尤其是随着雨季来临,对此病防治也要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褐斑病之所以“抬头”,主要原因有:
➢树势偏弱的原因
效益的不如人意,直接影响果农的投资的积极性,在投资方面能省就省,果树连年“忍饥挨饿”还得干活,枝细、叶薄、树弱、郁闭在所难免。
而褐斑病菌属弱寄生性真菌,专拣"软柿子捏”,果区普遍偏弱的树势给其蔓延传染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发展空间。
生产中不难发现,谁家的果园树势弱,谁家的果树就落叶严重。
➢铜制剂用量偏少的原因
传统上人们对铜制剂的认识仅停留在波尔多液上。
的确,九十年代以前,它作为果园的一个主要杀菌剂被大量使用。
由于褐斑病菌对
铜子较为敏感,所以很难发作。
然而近年来随药剂种类的增多和波尔多液配制的麻烦等诸多因素,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铜制剂的使用。
这就好比没有了猫,老鼠就会泛滥一样。
铜制剂的缺失已成为诱发褐斑病菌“抬头”的一个主要因素。
➢病害认识不清
当前,还有不少人将褐斑病引发的早期落叶误认为是斑点落叶病在用药,防效当然大打折扣。
上年病菌基数大小和当年雨水多少是决定果园褐斑病轻重的两大要素。
因此,建议雨水偏多或上年早期落叶严重的园,7~8月份最好用1~2次铜制剂。
2、植保方法
①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壮树膨果,提高抗病力。
7~8月果实膨大期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冲施肥,一般冲施 2~3次,具体配方:高钙、高钾型动力钾 3桶 60kg+黄腐酸钾 25kg+高蛋白霉素 5kg,兑水700~800kg,冲施 0.13~0.17hm2,用追肥枪施入,每株树 8~10个点,4~6d见效。
②实行阳光树冠提倡四季修剪,特别加强冬、春季修剪,做到“三稀三密、五去五留”,拉大层间距,保持阳光树冠。
每天日照上午、下午各 4~5h,达到枝枝见光、叶叶见光、果果见光。
③合理负载, 计划套袋对树势中庸、偏弱的树要计划套袋,坚决避免超负荷套袋,形成过多的 60~65mm 果,丰产不丰收。
套多不如
套优。
不同品种套袋数:嘎拉中型苹果, 15000~18000) 个 /667m2,长枝系列富士品种留果 13000~15000个 /667m2,按枝果比 1:3~4,叶果比1:40~60留果。
中庸健壮树每隔 15~20cm 留 1个果,大型果 25~30cm 留 1个果,偏弱树 30cm 留 1个果,强旺树 25cm 留 1 个果,所留果实均匀分布在全树各结果枝组上,保持树体健壮中庸。
④搞好果园排水与灌水管理防止树盘积水,低洼潮湿的果园雨季来临时,应及时挖排水渠沟,做好排水工作,并划锄散墒。
浇水后,做到雨停田干,降低果园湿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该病的发生。
⑤病虫防治冬、春结合修剪,彻底剪除树上枯死枝、病虫枝、病僵果、干枝,及时刮除主干、主枝上的腐烂病疤及干腐病斑、粗皮、翘皮,秋末冬初彻底清扫落叶、杂草,并将病虫残体组织集中带到园外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虫源,降低病菌越冬基数。
3、用药方法
①11~12月份,喷 40% 氟硅唑 3 000~4 000倍+40% ~ 45%毒死蜱 1000~1500倍或 0.2%~0.3%苦参碱 1000~1200倍+渗透剂
2500~3000倍液清园杀病虫;
②或用 3%果康宝 150~200倍+40%~ 45%毒死蜱 1000~1500倍或用 0.2%~0.3%苦参碱 1000~1200倍+渗透剂 2500~3000倍;
③次年春季萌芽前,喷 3%~8%果康宝 200~400倍+40%~45%毒死蜱 1000~1500倍或 0.2%~ 0.3%苦参碱 1 000~1 200倍+渗透剂 2
500~3 000倍,喷洒树干和地面。
从苹果谢花后 20d开始用药,直到10月中下旬气温明显下降后结束。
①花期前后及时喷布杀菌剂。
花露红期结合防治锈病、霉心病、白粉病,喷布 1次 10%已唑醇1500~2000倍。
花期防治霉心病,可连喷 3%~10%多抗霉素 600~1000倍或 500~600倍的 4%农抗 120。
谢花后喷施保护剂+内吸杀菌剂。
花后第 1遍喷 20%朴菌灵( 异菌·多菌灵) 400~600倍;②花后第 2遍喷 60%名帅+55%代森联+5%吡唑醚菌酯 1200~1500倍+10%已唑醇 1500~2000倍,花后第 3遍喷68.75%杜邦易保+70%甲基托布津 800~1000倍+43%戊唑醇
3000~4000倍;③麦收后,进入高温、高湿多雨时段,掌握好喷药时间和药液量,提高防效。
对褐斑病防治比较好的药剂,必须是“免疫+保护性+内吸性杀菌剂+铲除剂+叶面肥”,强强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