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课本剧剧本
最新课本剧石壕吏word版本

《石壕吏》课本剧演员表:杜甫——老翁——老妪——媳妇——小孙子——将军——吏差A——吏差B——吏差C——旁白——场景一:出场人物:杜甫;老翁;老妇旁白:在安史之乱时期,某天晚上,有一名书生,在石壕村的一家农舍前停住了脚步。
他看看天色已晚,准备在此借宿。
杜甫:(轻声敲门)咚咚……咚咚……(配音)老翁:(面色惊恐)哎呀,不会是差吏来抓人了吧?现在怎么办?老妇:(从门缝里仔细地看了看):老头子,快过来,是个书生!(吱呀一声,门开了)杜甫(彬彬有礼鞠了一躬):小生姓杜单名一个甫,字子美。
路过此地,见天色已晚,想在尊舍借宿一宿,不知两位老丈可否应许?老翁:快进来吧!最近差吏抓人抓得紧,得委屈先生了,就只有草舍一间!(书生随老妇进房后,老翁立刻把门紧紧的关住了)场景二:出场人物:将军;吏差A;吏差B旁白:为了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率兵围攻邺城,胜利在望时,由于唐军内部矛盾加剧,再加上叛军来了外援,唐军全线崩溃。
此时为了增强军力,唐军到处抓人充军。
将军(心急如焚):周班头,你快带上一些差吏,到附近村庄去抓些壮丁来。
吏差A(小心翼翼):将军,这里的壮丁……壮丁都被抓光了。
吏差B:对呀,头,村子的年轻男人都上战场了。
将军:那只要是男的,能派上一点用场的,无论是老是少,都给我带来。
快去,再不补充兵力,我们就要垮了。
吏差C:头,现在去?这天色已经……(抬头看看天)吏差A:将军下令了,还不走,难道你想被骂个狗血淋头?(挥手,率领众衙役下)场景三:出场人物:老妇人;老翁;吏差A;吏差B;吏差C;媳妇;小孙子;杜甫旁白:嘭!嘭!嘭!嘭!嘭!嘭……(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屋里的人都吓得慌了手脚)老妇人(惊惶失措):不好,差吏来抓人了,老头子你快去哪躲躲!老翁(哆哆嗦嗦):哦,好……好……好,老婆子,你自己小心点。
我出去避避!先生你也到隔壁躲躲吧!(就在衙役揣开门的前一会,老翁已经翻墙逃走,而杜甫也躲起来了)吏差B(凶暴无礼,走进门就用眼睛四处搜索,大呵):你家的男人都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人(突然放声大哭):苦呀……我那苦命的儿呀!吏差A(不耐烦):可怜什么,快点交人。
《石壕吏》剧本

《石壕吏》剧本(北风呼啸、雪花飘飘)杜甫唱: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精疲那个力尽,我来到。
杜甫:唉!眼看着春天已经来到了,没想到一场大雪铺天盖地而来,天气骤然寒冷起来。
我从东都探亲回来,正碰上军队四处抓人、拉壮丁。
我东躲西藏,现在天色已晚,我要是能赶到石壕村该多好啊!这兵荒马乱的,也不知道铁匠石老大一家怎么样了?石壕村的界碑杜甫: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还真的到了石壕村!杜甫(轻轻地敲门,压低了声音):石老大、石老大,你在家吗?石老太婆(手拿着蜡烛蹑手蹑脚来到门口):谁呀?杜甫:老大姐,我是杜甫啊。
石老太婆(轻轻打开门,往外看了看,回头)惊喜地喊:老头子,是杜先生啊!石老大(从屋里快步走出):真是杜先生啊,你这是从哪儿来呀?(三个人说着话进屋)杜甫:我从东都探亲回来,刚好路过石壕村。
石老大:外边冷,快进屋里说话。
郭将军在邺城吃了败仗,现在退守河阳。
为了扩充军队,官差们正在四处抓人、拉壮丁,你是怎么过来的呀?杜甫:我一路上东躲西藏的,没想到又碰上倒霉的坏天气。
石老太婆:(端出一碗地瓜)这兵荒马乱的,家里没有什么好吃的,杜先生你就将就点吧! 石老大:杜先生,今天晚上你就跟我睡在一起吧!拉幕,远处传来三更天的锣声。
狗叫声由远而近,门口传来急促的、猛烈的砸门声。
群差役声嘶力竭地喊开门。
石老大夫妇急忙将杜甫藏入地窖之中。
石老大翻墙而走,石老太婆颤巍巍地去开门。
官差甲:老不死的,磨磨蹭蹭的,干什么去了?石老太婆:老婆子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天气又那么冷,老爷们别生气!官差乙:死老婆子,你们家还有会出气的男人没有?我们可是奉了朝廷的旨意(拱手),带他们去当兵享福的。
石老太婆(泣不成声):家里哪里还有什么男人呢?我的三个儿子都到邺城当兵打仗去了,最近小三儿捎信说他的两个哥哥都在战场战死了。
死的死了,我这孤老婆子该怎么活呀!(屋里传来婴儿的哭声)官差丙:死老婆子,还说瞎话,屋里怎么有小孩的哭声?石老太婆:不瞒几位大爷说,这是我家还在吃奶的小孙子。
石壕吏课本剧台词优秀3篇

石壕吏课本剧台词优秀3篇石壕吏课本剧台词篇一背景:(字幕出现文字并旁白)公元758笔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等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返回华州,根据途中目睹的事实,于次年写了一组诗《三吏》。
《石壕吏》是《三吏》之一。
通过一位农妇对前来抓人捍吏的答话,诉说一农家在战乱中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同情人民,忧虑时局的心情。
时间:公元758年多寒冬的个晚上地点:破茅屋内(一家三口正忙看农活,老翁修理农具,老妇在菜油灯下补衣服,儿媳哄小孩。
)老妪:这年头,兵荒马乱,老百姓的生活真是没法过了。
老翁:地里的野菜也挖光了。
儿媳:我们已经一天没吃饭了。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差役骇人的叫骂声):站住,再跑,老子一刀宰了你。
”另一个差役:“快出来,否则老子点火烧房了。
”(骂声、犬吠声、哭声顿时大作)老妪:(吹了油灯)公差又来抓人了,老头子,快逃命吧!(差役脚步声、骂声越来越近)儿媳:爹,快躲一躲吧!老翁:这怎么办呢。
(束手无策)儿媳:从后门爬过围墙再说吧!(老翁在老妪,儿媳的帮助下,越过自家围墙。
此时骂声渐近。
老妪心惊肉跳,对老翁放心不下,出门看个究竟。
)公差甲。
乙。
丙:干什么,老太婆?老妪:噢!原来是三位公差大人呀,我是来关门的,请进吧!公差甲(甲手提利刃,吹胡子瞪眼):“听着,上头有令,男丁从13岁到56岁,都要应征到河阳去服役,谁敢违抗谁就要杀头。
(做一个砍头状)听到了没有?”老妪:听……听到了。
公差乙、丙(乙拿铁链,丙握长棍,穷凶极恶地):“哎,怎么,你们家的男人都死光了。
都到哪里去了?”公差甲:去了哪里?(紧追)妪、媳:家里没有男人了!公差甲:你想戏弄我,没门!我问你,小孩的的父亲哪里去了,说!儿媳:孩子没生下来,孩子他爹就被抓走了。
公差乙、丙:放屁!公差甲:一定是藏起来了,给我搜,(乙、丙搜了一下,一无所获)(指向老妪)说,到底藏在哪里!老妪:真的,去年就被抓去了。
公差甲:你他妈的,骗鬼呀,(欲举拳打老妪)老妪:慢着,等我说完,你再打吧:我有信为证。
石壕吏课本剧剧本

石壕吏课本剧剧本
人物:县吏、老妇
动作及台词:
县吏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空。
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
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
一个儿子刚刚捎来
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
县吏面露疑色:“把书信拿给我看看!”
老妇取出书信,毕恭毕敬地交给县吏,伤感的说道:“活着的人
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却再也回不来了!”(希望能博得县吏同情,高抬贵手。
)
老妇针对这一点诉苦:“房子里就更没有人了。
”(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
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
)
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
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
县吏步步逼进:“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
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
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有孙子,没有改嫁。
”
县吏半点容不得商量的语气厉声喝道:“少罗嗦,快把她交出来!”
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妇我
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打仗,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
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
石 壕 吏

石壕吏(课本剧)2009-10-21 09:11:17| 分类:教学资料|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石壕吏(课本剧)时间:公元758年深秋的一个晚上和第二天早上地点:石壕村人物:杜甫诗人46岁老妪村妇60多岁老翁村民60多岁吏甲石壕县衙差役40多岁吏乙石壕县衙差役30多岁旁白: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
但到了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式发生逆转。
在敌人的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
郭之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杜甫此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亲身经历了这一现实。
并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
《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
第一场石壕投宿布景:天边,一道残阳如血,几只归鸦在村边一棵老树上呱呱啼叫。
一阵秋风吹来,树上的几片枯叶悠悠飘落。
树下的大道旁立一石牌,上书“石壕村”三字。
村落中几间破旧的草屋立在落日余晖中。
家家户户大门紧闭。
一户人家的屋顶上一缕炊烟正袅袅升起。
紧闭的柴门里面传出一阵阵婴儿的啼哭声。
(幕启。
杜甫牵一匹瘦马上)杜甫:赶了一天的路,早已经是人困马乏。
看这天色已晚,腹中更觉饥饿。
看前面有一户人家屋上炊烟升起,何不前去投宿?(见大道旁标示“石壕村”三字)哦,这里原来是石壕村。
(见家家门户紧闭,颇觉奇怪)怎么家家天色未晚就已经关门睡觉了?我且敲门看看。
(敲门)请问有人吗?(无人应答,停一下,重敲门)请问屋里有人吗?我是过路借宿的。
(仍无人应答,第三次敲门)。
喂!请问屋里有人否?我不是坏人,路经此地,天色已暮,特来借宿一晚。
(门开了,一老妪从门缝里探出头来,随即开门)老妪:呀!是官人啊!快请进!官人休怪,只因近期有官府差役常常乘夜捉人,所以刚才老婆子怠慢了……老头子,快出来,来人不是官差,快准备晚饭吧。
老翁:(从床底爬出)啊……啊……官人,快请进!我这就去准备晚饭。
石壕吏(三幕剧)

石壕吏(三幕剧)第一幕(石壕吏穿着破烂的衣服,背着沉重的担子,在山路上艰难地走着。
)石壕吏:(自言自语)不知道还要走多久才能到城里?这担子真是越来越沉了,不过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
(一个老翁迎面走来)老翁:这位兄弟,你看上去好像很累,要不要喝口水歇一下?石壕吏:不用了,老兄,我还有些力气,不至于需要歇一下。
老翁:那你去哪儿呢?石壕吏:本来是要去城里做生意的,可是我这个人实在是不吉利,总是赚不到钱,现在只希望可以在城里去当个砍柴的,能够有一点饭吃就行了。
老翁:这倒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我们老村在附近,有许多需要砍柴的地方,你可以去找一下。
石壕吏:太谢谢你了,老兄,我会记住你的好心的。
(老翁告别离开,石壕吏继续向前)(石壕吏来到了城里,看到了一个大军阵营)石壕吏:这是什么地方?好像有很多人在这里啊。
(一个士兵走了过来)士兵:你来做什么?石壕吏:我想在城里找一份砍柴的工作,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士兵:这个可以问问我们司令官,他那里有很多需要砍柴的地方。
石壕吏:那谢谢士兵了,我马上去找他。
(石壕吏来到了司令官的营帐前面)石壕吏:您好,我是来找工作的,听说您那里有很多需要砍柴的地方?司令官:你这个人看起来不怎么样,也许你不太适合在这里做事情。
石壕吏:额,那我就在城里转转看看,谢谢您了。
(石壕吏在城里四处奔波,好像并没有什么机会)石壕吏:怎么回事啊?为什么我总是这样不顺利呢?年轻人:你好,我听说你在找工作,你有没有考虑过加入我们?石壕吏:你们是做什么的?年轻人:我们是一群有志于改革社会的志士,我们想要为百姓谋福利。
石壕吏:改革……我不知道这些事情该怎么做啊。
年轻人:我们需要勇敢者,我们需要有识之士,你能不能为我们贡献一份力量?石壕吏:我想想,我好像也是希望社会变得更好一点。
年轻人:那就让我们一起干吧!(石壕吏和年轻人走了出去,向着未来的道路前进。
)。
石壕吏课本剧[1]
![石壕吏课本剧[1]](https://img.taocdn.com/s3/m/8706e5fcf705cc17552709df.png)
石壕吏课本剧编剧:班玉金主要人物:杜甫、老翁、老妪、大儿、二儿、儿媳、乳下孙。
主演: -老翁 -老妪 -大儿子 -二儿子-儿媳 -乳下孙 -杜甫 --官吏第一场:杜甫唉声叹气地说:“我,唐朝的大诗人,杜甫,竟沦落于此境。
唉,唐朝的繁盛是多么令人赞叹,如今,唉!安史之乱,祸国殃民,国破家败,民不聊生。
啊!郭子仪将军率大军讨伐乱贼,反遭重创,官兵大量死亡,朝廷又到处征兵,世道真可谓是乱极!而我在逃命之途,在石壕村遇到了这样一幕”:(老翁、老妪、儿媳、乳下孙、大二、二儿、面对面站)老翁(热泪盈眶)向前一步,走到大儿子前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好保重自己,为国效力。
”又走到二儿面前(强忍着泪水):“好好打仗!”老妪向前,含着泪说:“孩子,好好保护自己,彼此照顾着点儿。
”(老翁、老妪在一旁哭)儿媳:“相公,这是些换洗的衣服,你要好好保重,家里有我,不用担心爹娘!”(一家人抱在一起哭)官吏把两个儿子拽走(含泪唱《军中绿花》)第二场:杜甫:两个儿子走了,那么他们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两个儿子在战争中:战场上兵荒马乱,二儿子不幸被刺伤:“大哥——”(躺下)大儿子大喊:“二弟”挥刀将敌人杀死。
直冲向二弟。
大儿子(趴在地上)抱起二弟的头(悲痛欲绝、失声痛哭)(唱《半城烟沙》)(旁人哼《天空之城》)大儿子含泪用战服将二弟的头盖上。
第三场:杜甫:“二儿子在战争中牺牲了,那么家中的情况如何?又会有什么不幸降临?老翁、老妪、儿媳、(满面悲忧、疲惫,谈论儿子的情况)老妪:也不知道老大和老二现在怎么样?老翁:唉,也是啊儿媳:爹娘,没事的,别担心了,小心身体啊。
杜甫上(天色已晚,暂且找家农舍投住一晚吧)杜甫:唉,天黑了,先找处人家借住一晚吧!哎,对啦,听说唐曾曾在这里路过,还就额住了一晚,今天我就碰碰运气吧!杜甫轻轻敲门(咚咚咚)老妪让老翁翻墙走。
老妪警惕地问:“谁呀?”杜甫:“路过此地,见天色已晚想投宿一晚,不知可否?”老妪出门迎接,并将老翁唤回。
石壕吏短剧

石壕吏(短剧)(夜色将近,杜甫投宿到了石壕村,来到了一户农户家门口)杜甫:喂,请问可有人在?老婆婆:谁啊?有什么事?杜甫:见天色已晚,想借宿一夜,多有不便,请见谅(老婆婆打开了门,让杜甫进去,老头儿也走了出来)老婆婆:这位是我老伴,家里正好有空房。
公子,请随我老伴去吧!杜甫:多谢。
老头儿;请跟我来,地方有些简陋,只能委屈一下公子。
杜甫:哪里,现在出门在外,有住处在下已很满足,多谢。
(灯熄了,天也渐渐黑了,只听见几声狗叫,不久,便听见了急促的敲门声与叫喊声。
瞪立马亮了,隐约听到两位老人的对话)老婆婆:老头子,听这动静,怕是又来捉人,这家不能没有你,你快走,出去避避。
老头儿:那我出去避避,你小心!老婆婆:不会的,快!(老头儿翻墙逃走,老太婆出去应付差役)差役甲:死老太婆,你耳朵聋了啊!我们几个喊了这么久,嗓子都破了!老婆婆:原来是差爷啊,我老婆子身子骨不好,天又黑,真是麻烦几位差爷了。
差役乙:好了,家里可有男丁?老婆婆:几位差爷,家里只有我老婆子。
差役甲:胡说八道,你最好给我老实点!(差役吆喝得越来越凶,老婆婆哭得越来越悲苦)老婆婆:几位差爷,我的三个儿子都去城里服役,一个儿子刚寄信来,说其他两个兄弟,不久前战死了。
活着的尚且活着,死了的永远完了(老婆婆哭得更悲伤),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男人。
(这是,小孙儿哭了起来)差役甲:死老太婆,还说家里没人,那这声音是怎么回事?老婆婆:家里还有一个未断奶的孙儿和孙儿的母亲。
差役乙:既然有媳妇,那带走!老婆婆:几位差爷,要是孙儿没了母亲,一定活不了。
求你们可怜可怜我们吧!差役乙:要是每家都这样,国家怎么办,我们怎么向上级交待?老婆婆:那将我带走吧。
差役甲;你一个老太婆,有什么用?老婆婆:我老太婆,力气虽小,还能替你们准备早饭。
差役甲:还不快走!(老婆婆哭泣着被差役带走了。
夜深得以没有了人在讲话的声音,但隐约地传出哭泣的声音)媳妇:呜、、、、(天渐渐亮了,乌鸦在枝头上哇--哇的叫着,杜甫就要离开)杜甫:昨夜多谢,在下就此告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壕吏课本剧剧本
地点:石壕村,一家农户门前,矮墙,一副破旧板门。
人物:杜甫、老妇、老翁、差吏两个
举牌“傍晚”
杜甫:天色已晚,看来,今天只有投宿这石壕村了。
(敲门)有人在家吗?
老翁:(开门)您是……
杜甫:作揖)在下姓杜名甫打扰一下,我远行路过此地,现在天色已晚,我无法继续赶路,可以在您家借宿一晚,给口饭吃吗?
老翁:为什么不去住客栈呢?
杜甫:有驿馆之处早被军队占据,哪里还容我住宿啊!
老翁:(为难地)官人住一宿倒没问题,可小老儿没、没一口饭给官人您吃呀!我们一家已是几天没沾米粒了--粮食都让官军给抢走了哇!
杜甫:﹙面带愧色道谢)啊,没什么,没什么,能住一宿也已感激不尽了!
二人进门,老翁关门
举牌“半夜”
吏们:(咚咚咚!)老子是官差,快开门,不开就砸了
老翁:(惊慌地)糟了,官兵又来抓男人参军了。
我先躲一躲,一会儿再见吧!老妇:快走吧!翻墙出去吧!
老翁:(下场)
吏头子:(咬牙切齿道)里面的人给老子滚出来!
老妇:(哭着走出来打开门)官爷,找我有什么事呀?
吏乙:(生气地)快把你们家的男人都出来,去跟我们参军!
老妇:(哭地更厉害)官爷,我家已经没有男人了。
我那三个儿子,都去邺城打仗了,昨天老三捎信说,他两个哥哥(抽泣)……都战死了。
呜呜……
吏乙:就算了吧!两个儿子都死了,挺可怜的。
吏头子:你老头呢?快叫出来!!
老妇:他早就不在了。
我们孤儿寡母可怎么活呀!
吏头子:那你孙子呢?
老妇:孙子倒在家……。
吏头子:那还不快给老子交出来!
老妇:可他还在吃奶啊。
吏乙:那你们家还有什么人?
老妇;还有儿媳妇,
吏乙:那就让他去参军!
老妇:不能啊?而且她连件完整的衣服也没有。
我们家只有我身上这一件衣服,不够穿呀,她去了,孙子怎么办啊
吏乙:算了吧,别再为难人家了。
我们去下一家吧!
吏头子:(对吏乙)你敢违抗上边命令?!(对老妇)反正你家必须出一个人!
老妇:实在不行,我跟你们去吧。
吏乙:(上下打量露出不屑的眼光)你?得了,还是把儿媳妇带走吧!老妇:她不能去,我厨艺不错,去了可以给你门做饭。
吏乙:那……就这么定了,快走!
吏们押老妇下场
杜甫:(作揖道谢)多谢老先生留宿!告辞了!
老翁:好,官人慢走,不送了。
杜甫:老妇走了,走时只能与您分别了。
唉!真悲惨啊!
老翁:官军比土匪还残忍呀!
杜甫:(生气地上路)
老翁:(叹着气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