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入排除法巧解行测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数量关系之代入排除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数量关系之代入排除法国家公务员行测试卷都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好多题目当我们不好从正面求解的时候,可以把选项直接带入,有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代入排除法,这种方法在行测考试中应用很广,尤其体现在数量关系模块。
数量关系是大多数考生最头疼的一个模块,知识点复杂,且题型变换形式新颖,总的来说数量关系题目难度比较大而且如果想在短时间内提高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带入排除法在数量关系中就非常重要,当遇到选项信息比较充分的题目,就直接把选项带入到题目中验证一下,巧用带入排除法,还可以加快考生的解题时间。
【国家2013年】某单位2011年招聘了65名毕业生,拟分配到该单位的7个不同部门。
假设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比其他部门都多,问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至少为多少名?A.10B.11C.12D.13【答案】B【解析】题目求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选项直接呈现出来了,这种就叫做选项信息充分,我们就可以用带入排除法。
题目问的是最少为多少名,所以带入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技巧的从最小的开始带入。
A选项,若行政部门为10名,则其他6个部门为55名,平均为人,即肯定有部门的人数大于等于10人,不满足要求,所以A选项排除;B选项若为11名,则其他6个部门为54名,满足要求。
答案选择B。
【黑龙江2014年】某公交车停车场内停着10辆公交车,上午7点整有一辆公交车进入停车场,同时有一辆公交车离开停车场,以后每隔12分钟都有一辆公交车驶入停车场,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交车离开停车场,则到当天下午什么时候停车场里的公交车全都开出?A. 4:30B. 4:50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C. 5:00D.4:10【答案】D【解析】选项信息充分,可以用代入排除法。
由小到大代入,先代入D选项4:10,从7点到4:10分已经过了9小时10分钟=550分钟,此时发出了550/10=55(辆),开入了550/12=45(辆),(7点不算),正好10辆车全部开出,故选D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
行测逻辑判断技巧-代入排除法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山西政法干警行测备考:行测逻辑判断技巧-代入排除法在政法干警行测考试中,逻辑判断题是很多考生所重视的问题,下面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就为大家介绍一个逻辑判断解题方法—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法是考试中最为常见的解题方法之一。
特别是当题目信息比较繁琐,没有解题思路,或者不能找到明显的排除项和突破口时,考生经常可以采用代入法。
排除法指通过排除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从而找到不一致的选项,或者通过排除与题干不一致的选项从而找到一致的选项,进而寻求正确的解答方法。
其实代入法与排除法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在一起使用,可以称为代入排除法,一旦确某一选项不符合题干的条件,则可以直接使用排除法了。
【例题1】以保健品名义出现的核酸等“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并无多大帮助,从科学角度看,所谓人体需要补充外源核酸的说法不成立。
人体缺的是营养,而核酸不可能缺。
某些广告说人老了得了病,制造基因的能力会减弱,更是无稽之谈。
由此可以推出( )。
A.人生病都是营养不良的结果B.人体内的核酸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C.所有关于保健品的广告都缺乏科学依据D.食用保健品未必能增进身体健康【解析】D。
根据“由此可以提出”可知,本题是结论推理题。
本题直接使用排除法能减少解题的时间。
选项A,题干中没有提到生病与营养的关系,无关项,故排除;选项B,题干中并没有明确说明核酸不可能缺,错误,故排除;选项C的说法过于绝对,错误,故排除。
因此,可从题干中直接推出的只有D项。
故答案选择D项。
【例题2】甲、乙、丙均为教师,其中一位是大学教师,一位是中学教师,一位是小学教师。
并且大学教师比甲的学历高,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小学老师的学历比丙的低。
由此可以推出( )。
A.甲是小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B.甲是中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C.甲是大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中学教师D.甲是大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小学教师【解析】A。
首先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题干涉及了人物(甲、乙、丙)和职务(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小学教师)两类元素,且四个选项都是对人物与职务关系的判断,根据题干信息,直接采用排除法。
2021公务员考试行测:巧用代入排除快速定位正确答案

2021公务员考试行测:巧用代入排除快速定位正确答案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由于时间紧,题目多,数量关系这一部分对于很多考生而言都是比较头疼的,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的是,行测所有的考试题目都是单选题目,也就是正确答案一定是唯一的,利用这一特点,今天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分享其中的一种做题思想—代入排除思想。
所谓的代入排除指的就是从条件直接推结论比较困难,通过将给出的选项代回题干进行验证,从而快速定位正确选项。
一、应用环境当我们遇到题目不易列式,或者是所列式子、方程不易求解时可以尝试用代入排除。
二、例题精讲1.某校人数是一个三位数,平均每个班级36人,若将全校人数的百位数与十位数对调,则全校人数比实际少180人,那么该校人数最多可以达到多少人?A.750B.972C.396D.998【答案】B。
【中公解析】根据题目要求“平均每个班级36人”可知,总人数一定是36的整数倍,所以排除选项A和D,剩下B和D任选一个代入题干,需要满足“将全校人数的百位数与十位数对调,则全校人数比实际少180人”。
比如代入B选项有972-792=180,符合,因此答案选B。
2.某次数学考试共有50道题目,规定答对一题得3分,答错一题倒扣1分,不答不得分。
小明参加考试回答了全部题目,得了82分,问答对的题目数和答错未答的题目数之差是多少?A.15B.16C.17D.18【答案】B。
【中公解析】设答对、答错、不答的题目数量分别为X,Y,Z,由题意可知X+Y+Z=50,3X-Y=82,求X-(Y+Z),根据两个整数的和与这两个整数的差所得的结果的奇偶性相同,可得X+Y+Z为偶数,则X-(Y+Z)的结果为偶数,排除A,C,代入D选项,有X-(Y+Z)=18,X+(Y+Z)=50,解得X=34,代入3X-Y=82,得Y=20,Z=-4,发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3.工厂生产的某规格齿轮的齿数是一个三位数的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不能被其他整数整除的正整数),其个、十、百位数字各不相同且均为质数。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中国好方法”之代入排除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中国好方法”之代入排除行测答题技巧: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是否还在为行测逻辑推理题目而发愁呢?本文由中公教育资深名师为考生带来”中国好方法“之带入排除法,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行测,积累等多行测答题技巧。
更多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请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朴素逻辑属于逻辑中的必然性推理,虽然它没有直言命题和复言命题的规律性、规则性那么强,但是它同样需要从题干所给信息中推理出一个正确、没有争议的答案。
朴素逻辑题目通常被考生称为“智商测验”,所以很多人都对它望而却步。
不过,当你掌握了代入排除法之后,解决这部分题目就异常简单了。
观察题目后发现选项中给出的信息十分丰富,这时就可以用代入排除法来解答。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例题:【例1】刘健、马明、张益三个男生各有一个妹妹,这天,六个人一起打乒乓球,进行的是男女混合双打,并且规定,兄妹两人不搭伴。
第一盘对局情况是:刘健和小萍对张益和小英。
第二盘对局情况是:张益和小红对刘健和马明的妹妹。
根据上述条件,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A.刘健和小红、马明和小英、张益和小萍各是兄妹B.刘健和小英、马明和小红、张益和小萍各是兄妹C.刘健和小萍、马明和小英、张益和小红各是兄妹D.刘健和小红、马明和小萍、张益和小英各是兄妹我们不难发现,这道题目选项给出的内容非常丰富,应该考虑用代入排除法。
根据题干信息“兄妹两人不搭档”,那么刘健和小萍就不是兄妹,C项已经被排除,同理,张益和小英不是兄妹,D项被排除。
一个条件就帮助我们排除了两个错误选项。
这时我们可以进行代入了,把A、B项带入题干中发现,当马明的妹妹是小红的时候,在第二盘中小红就出现了两次,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答案就是A项。
【答案】A。
中公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
刘健和小萍不是兄妹,排除C;张益和小英不是兄妹,排除D;小红和马明不是兄妹,排除B。
故答案选A。
【例2】李老师、王老师、张老师在同一所大学教语文、数学和外语,按规定每人只担任其中一门课。
行测答题技巧:必备法宝之代入排除

行测答题技巧:必备法宝之代入排除所谓的代入排除法主要是指在解通过正常计算较为麻烦的题目时用到的,有时候也需要将方程列出后,再结合选项和题干快速得到正确选项。
代入排除法的常解题型包括多位数问题、不定方程问题、余数问题、和差倍比问题、年龄问题、复杂行程问题等。
但是在解题中使用代入排除法时,我们有时候也并不需要将选项一一代入,也是有一定的方法技巧。
比如说,当题目中所求为最大、最多时,我们一般从最大的选项开始代入,反之亦然。
当然了,在做题时建议大家边读题干中的要求边看选项,排除不符合的留下有待考察的。
所以,在代入排除时谨记:先排除再代入。
下面通过实例来进行具体剖析:【答案】B。
解析:排除。
根据第二句话“分子和分母的和是50”可知,只有B项正确,故选B。
点评:做题时谨记:边读题干边看选项,把不符合题干的直接排除。
即:代入排除的原则:先排除后代入。
有时候题干没读完已经出来正确选项。
例2.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6。
其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3。
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则原来的三位数是多少?A.169B.358C.469D.736【答案】B。
解析:此题用代入排除法。
由“各位数字之和是16”可排除选项C;由“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可排除选项A、D,故选B。
点评:题型归类为多位数问题。
做题时先依据题干的要求结合选项先排除后代入。
结合大致的计算最后得出正确选项。
例3:某汽车厂商生产甲、乙、丙三种车型,其中乙型产量的3倍与丙型产量的6倍之和等于甲型产量的4倍,甲型产量与乙型的2倍之和等于丙型产量的7倍。
则甲、乙、丙三型产量之比为:A.5:4:3B.4:3:2C.4:2:1D.3:2:1【答案】D。
解析:可设甲的产量为x,乙的产量为y,丙的产量为z。
则可得如下关系式:3y+6z=4x,x+2y=7z,两式相加可得3x+z=5y,将选项代入,只有D符合。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1)

一.代入排除法【例1】(山西路警2010-11)甲、乙两数的和是305.8,乙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甲,则甲等于:A.301B.297C.278D.264【例2】(江西2009-45)某次考试中,小林的准考证号码是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2 倍,十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4 倍,三个数字的和是13,则准考证号码是()。
A. 148B. 418C. 841D. 814【例3】(北京2009-13)有一个两位数,如果把数码1,加在它的前面,那么可以得到一个三位数,如果把1 加在它的后面,那么也可以得到一个三位数,而这两个三位数相差414,求原来的两位数()?A.35 B.43 C.52 D.57【例4】(内蒙古2009-15)a 除以5 余1,b 除以5 余4,若3a>b,则3a-b 除以5 余几?A.1B.2C.3D.4【例5】(福建漳州事业2010-86)一个两位数除以5 余3,除以7 余5,这个数最大是:A.33 B.37 C.68 D.72【例6】(江西2009-43)学生在操场上列队做操,只知人数在90~110 之间。
如果排成3 排则不多不少;排成5 排则少2 人;排成7 排则少4 人;则学生人数是多少?()A. 102B. 98C. 104D. 108【例7】(吉林2009 乙-10)一个班级坐出租车出去游玩,出租车费用平均每人40 元,如果增加7个人,平均每人35 元,求这个班级一共花了()元A.1850B.1900C.1960D.2000【例8】(浙江2010-78)一个四位数“□□□□”分别能被15、12 和10 除尽,且被这三个数除尽时所得的三个商的和为1365,问四位数“□□□□”中四个数字的和是多少?A.17 B.16 C.15 D.14【例11】(山西2009-101)金放在水里称,重量减轻1/19;银放在水里称,重量减轻1/10。
一块金银合金重770 克,放在水里称,共减轻了50 克。
行测数量关系备考:代入排除思想解数学运算问题

行测数量关系备考:代入排除思想解数学运算问题行测数量关系备考:代入排除思想解数学运算问题在行测考试中经常会考察数学运算,这也是很多考生退避三舍的问题,都觉得难并且会比拟浪费时间,其实数学运算问题并不是洪水猛兽,其在公职考试中所占分值都是比拟大的,这是与别人拉开差距的重要局部。
那么接下来为各位考生讲解一种解题方法——代入排除。
代入排除的原那么1、先排除再带代入【例1】某校人数是一个三位数,平均每个班级36人,假设将全校人的百位数与十位数对调,那么全校人数比实际人数少180人,那么该校人数最多可以到达多少人?A.750B.972C.396D.998【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平均每个班级36人”可知,总人数是36的倍数,选项A,D不符合,B,C选项符合。
题目中还有一个要求“将全校人的百位数与十位数对调,那么全校人数比实际人数少180人” 这是再把B代入验证,符合要求。
所以选择B选项。
2、结合问法,假设所求为极大值,那么从大选项开场代入;假设所求为极小值,那么从小选项开场代入。
【例2】某旅行社组团去外地旅游,30人起组团,每人单价800元。
旅行社对超过30人的团给予优惠,即旅游团每增加一人,每人的单价就降低10元。
当旅行团的人数是多少时,旅行社可以获得最大营业额?A.65B.55C.45D.35【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要求当旅行团的人数是多少时,旅行社可以获得最大营业额,那么就可以根据题干条件从最大的代入选型,例如代入A选项,当人数为65人时,营业额为65×(800-10×35)=29250,例如代入B选项,当人数为55人时,营业额为55×(800-10×25)=30250,应选择B选项。
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渐渐探索合适自己的做题顺序和方式,找到一种最合适自己的顺序,并坚持下去。
2018江西省考代入排除法巧解行测计算难题

2018江西省考代入排除法巧解行测计算难题在考试中考生经常会碰到一些计算题,求解相对比较复杂,或者理解起来相对比较繁琐,一板一眼的计算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个时候,可以考虑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法是一种常用的,而且是能实现快速求解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是一种从选项入手,代入某个选项后,如果不符合已知条件,或者推出矛盾,则可排除此选项的方法,中公教育专家以题目为例,带领大家来观察什么情况下如何利用代入排除法,来快速求解。
【适用环境】(1)整除:题干出现“分数”“百分数”“比例”“每”“倍数”“整除”“平均”等字眼或题干存在明显的乘法关系,结合整除特征来代入排除。
例1.某公司高管和普通员工之比为1:3,高管人数增加4%,普通员工人数增加6%,总人数增加了22人,请问原来公司有多少名普通员工?A.100B.150C.300D.330【答案】C。
中公解析: 原来高管与普通员工之比为1:3,则普通员工人数能被3整除,普通员工增长6%,普通员工能被50整除,所以答案是B或C,代入B,普通员工150人,则高管50人,分别增加9人和2人,共增加11人,与题意矛盾,排除B,选C。
(2)题干存在等量关系:题干存在不易列或不易解的方程,结合选项代入排除。
例2.甲乙丙三人,甲的年龄比乙的年龄2倍还大3岁,乙的年龄比丙的年龄的2倍小2岁,三个人的年龄之和是109岁,问乙的年龄是多少岁?A.30B.31C.33D.34【答案】A。
中公解析:甲=2乙+3;乙=2丙-2;甲+乙+丙=109,乙的年龄一定是偶数,排除B、C,带入A,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A项。
(3)猜证结合。
通过选项间的关系来猜测答案,再来通过代入排除来验证。
例3.甲乙两种商品原来单价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降价10%,乙商品提价40%,调价后两商品单价和提高20%,则乙商品提价后多少元?A.40B.60C.36D.84【答案】D。
中公解析:乙提价40%,D选项比B多了40%,猜测D为提价后的价格,B为乙原价,代入题干验证,甲原价40,降价后36,整体提价40%,符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中公教育: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所谓的代入排除法主要是指在解通过正常计算较为麻烦的题目时用到的,有时候也需要将方程列出后,再结合选项和题干快速得到正确选项。
代入排除法的常解题型包括多位数问题、不定方程问题、余数问题、和差倍比问题、年龄问题、复杂行程问题等。
但是在解题中使用代入排除法时,我们有时候也并不需要将选项一一代入,也是有一定的方法技巧。
比如说,当题目中所求为最大、最多时,我们一般从最大的选项开始代入,反之亦然。
当然了,在做题时建议大家边读题干中的要求边看选项,排除不符合的留下有待考察的。
所以,在代入排除时谨记:先排除再代入。
下面通过实例来进行具体剖析:
【答案】B 。
解析:排除。
根据第二句话“分子和分母的和是50”可知,只有B 项正确,故选B 。
点评:做题时谨记:边读题干边看选项,把不符合题干的直接排除。
即:代入排除的原则:先排除后代入。
有时候题干没读完已经出来正确选项。
例2.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6。
其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3。
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则原来的三位数是多少?
A.169
B.358
C.469
D.736
辽宁中公教育: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答案】B 。
解析:此题用代入排除法。
由“各位数字之和是16”可排除选项C;由“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可排除选项A 、D ,故选B 。
点评:题型归类为多位数问题。
做题时先依据题干的要求结合选项先排除后代入。
结合大致的计算最后得出正确选项。
例3:某汽车厂商生产甲、乙、丙三种车型,其中乙型产量的3倍与丙型产量的6倍之和等于甲型产量的4倍,甲型产量与乙型的2倍之和等于丙型产量的7倍。
则甲、乙、丙三型产量之比为:
A.5:4:3
B.4:3:2
C.4:2:1
D.3:2:1
【答案】D 。
解析:可设甲的产量为x ,乙的产量为y ,丙的产量为z 。
则可得如下关系式:3y+6z=4x ,x+2y=7z ,两式相加可得3x+z=5y ,将选项代入,只有D 符合。
故选D 。
点评:不可以直接根据题干条件排除时,通过列简单的方程继而再考虑整除特性,由3y+6z=4x 可知,x 应为3的倍数,故选D 。
全比例问题用代入排除法时还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比如:数的整除特性。
例4:某次数学考试共有50道题目,规定答对一题得3分,答错一题倒扣1分,不答不得分。
小明参加考试回答了全部题目,得了82分,问答对的题目数和答错的题目数之差是多少?( )
A. 13
B. 15
C. 16
D. 17
【答案】C 。
解析:由奇数偶数特性知:两个整数的和与这两个整数的差,所得结果的奇偶性相同。
设答对X 道、答错Y 道,则X+Y=50,为偶数。
则所求的答对的题目数和答错的题目数之差(X-Y)也为偶数。
观察观项,只有C 符合。
故选C 。
点评:在代入排除法时,有时直接排除不了需要结合所学过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排除。
本题运用了奇偶数的特性。
继而结合选项得出结论。
辽宁中公教育: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对于代入排除法的题型及考法还有很多,比如在行程问题中会用到,在溶液混合时也会用到,在字母题型中同样也适用。
所以,在开考之前,有时间的话将题型进行归类,方法应用。
这样在面对真正的战场时以不变应万变,得心应手。
但是,一定谨记:边读题干边看选项,把不符合题干的直接排除。
即:代入排除的原则:先排除后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