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磷酸的电位滴定

合集下载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电位滴定法测定磷酸的溶液浓度。

实验原理,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利用电位变化来确定溶液中物质浓度的方法。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电位滴定仪来测定磷酸的溶液浓度。

磷酸是一种多酸,可以依次失去3个质子,形成H3PO4、H2PO4-和HPO42-。

在电位滴定实验中,我们将使用NaOH溶液作为滴定剂,当NaOH滴入磷酸溶液中时,会发生中和反应,从而导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电位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位的变化,我们可以确定磷酸溶液的浓度。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电位滴定仪进行校准,并准备好所需的磷酸溶液和NaOH溶液。

2.滴定操作,将磷酸溶液倒入滴定瓶中,加入几滴指示剂(例如甲基橙),然后开始滴定。

用NaOH溶液滴定磷酸溶液,每次滴定后要轻轻摇晃滴定瓶,直到出现颜色变化。

3.记录数据,在滴定过程中,记录每次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并测量相应的电位值。

4.数据处理,根据滴定曲线和电位变化曲线,确定磷酸溶液的浓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磷酸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

通过电位滴定法,我们成功地测定了磷酸溶液的浓度。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电位滴定法测定了磷酸溶液的浓度,结果表明磷酸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

电位滴定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实验中。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1.滴定过程中,滴定剂的滴加速度不一致可能导致误差;2.滴定时,溶液中的气泡未完全排除也会影响滴定结果;3.实验操作中的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误差。

改进措施:1.在滴定过程中,控制滴定剂的滴加速度,尽量保持稳定;2.在滴定前,充分振荡溶液,排除其中的气泡;3.在实验操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减少人为误差的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和操作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及改进措施。

希望通过不断地实验练习和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分析实验的技能,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2.掌握磷酸的电位滴定方法。

实验仪器:
1.电位滴定仪
2.磁力搅拌器
3.容量瓶
4.滴定管
实验原理:
电位滴定是通过外加电势控制滴定剂的快慢,从而实现对滴定
反应的控制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磷酸电位滴定由于其酸性较弱,不能直接用pH电位滴定,可以用酸碱指示剂电位滴定解决。

实验操作:
1.称取0.1mol/L磷酸溶液10mL,并倒入容量瓶中。

2.加入50mL去离子水,并用磁力搅拌器均匀混合。

3.滴加甲氧酸钠溶液直至磷酸呈酸碱指示剂的终点颜色。

4.记录所滴加的甲氧酸钠溶液体积V,计算磷酸的摩尔浓度C。

实验结果:
甲氧酸钠溶液体积V = 8.5 mL
容量瓶中磷酸溶液的体积为10 mL,摩尔浓度为0.085 mol/L
实验误差:
误差主要来源于仪器的读取误差和化学品计量误差。

从实际操作结果来看,误差可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实验分析: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电位滴定法可以用于磷酸的测定。

实验操作要求规范,掌握好各种实验操作技能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实验数据。

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电位滴定的方法对磷酸进行了检测,掌握了使用电位滴定法进行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

同时,也发现了实验中有关误差的问题,为今后的实验提高了注意事项。

仪器分析实验磷酸的电位滴定课件

仪器分析实验磷酸的电位滴定课件
成(或合作完成)实验内容 • 成绩与考核方法:平时100%。其中实验报
告40%、操作40%、实验测试10%,态度 10%,百分记分。
仪器分析实验磷酸的电位滴定课件
• 1 预习
实验课具体要求
• 预习实验基础知识,仪器的操作与使用。
• 2. 实验

熟悉仪器设备使用方法,按规程操作;要准
确记录实验数据,有问题要及时和实验指导教师
绘制NaOH溶液滴定磷酸的pH-V曲线,从曲线上不仅可以确定滴定终
点,而且也能求算磷酸的浓度,pKa1以及pKa2。
仪器分析实验磷酸的电位滴定课件
• H3PO4在水溶液中是分步离解的,即
• 当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到[H3P04]=[H2PO4-]时,根据(1)式,此
Ka1=[H+ ],即pKa1=pH。故1/2Veq1(第一半中和点)对应的 pH值即为pKa1。
交流;实验结束后请老师检查数据,实验完成后
整理仪器设备,清洁实验室并填写值日记录。
仪器分析实验磷酸的电位滴定课件
实验一 磷酸的电位滴定
仪器分析实验磷酸的电位滴定课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位滴定的方法及确定等当点的方法。 (2)学会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弱酸的pKa。
• 二、实验原理

电位滴定法属于滴定分析,只是改变了指示终点的方法
右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中,用“斜率”旋钮调节至该标准缓冲液的标示pH 值。
•4) 反复进行(2)、(3)两步,直至不用调节而能直接读出准确的
值。 以后所有的测量中均不再调节“定位”和“斜率”按钮
•5) 测定:将电极取出,用蒸馏水清洗,用吸水纸吸干后插入待测溶液中,
此时的读数便是该溶液的pH值。 •6) 测量结束后取出电极,用水洗净,再按电极保养要求放至合适的地方。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doc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doc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篇一:磷酸的电位滴定分析磷酸的电位滴定分析一、实验目的1. 学习电位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2. 掌握电位滴定确定终点的方法(pH~V曲线、dpH/dV~V 曲线、d2pH/dV2~V曲线制作或内插法)二、实验原理1. 磷酸的分步电离H3PO4H2PO4-H2PO4- +H+HPO42- +H+PO43- +H+pKa1=2.12pKa2=7.20pKa3=12.36HPO42-2. 分步滴定条件c0Ka1?10?8;Ka1/Ka2?1043. 电位滴定工作电池-1 玻璃电极(指示电极)甘汞电极(参比电极)(pH复合电极:由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组合而成的电极) 4. 电位滴定确定终点的方法三、实验内容1.NaOH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0.1mol·L-1NaOH的配制1.0gNaOH?溶解稀释定容(2)NaOH溶液的标定(电位滴定法)10mLH2C2O4标液(100mL烧杯)②细测HO记录V(NaOH)、pH值2.磷酸试样溶液的测定(电位滴定法)10mL磷酸试液(100mL烧杯)HO~25mLNaOH滴定搅拌记录V(NaOH)、pH值四、结果计算1. NaOH溶液浓度标定结果 (1)制作滴定曲线确定终点体积 (2) NaOH浓度计算滴定反应: H2C2O4+2NaOH=Na2C2O4+2H2O等物质的量关系:?cV?H2C2O4?n(H2C2O4)?n(2NaOH)?∴c(NaOH)/mol?L?111n(NaOH)??cV?NaOH22?2?cV?H2C2O4V(NaOH)2.磷酸试样溶液分析结果(1)制作滴定曲线确定终点体积(2)试液P2O5含量计算有关反应:P2O5+3H2O=2H3PO4H3PO4+NaOH=NaH2PO4+H2O(第一步滴定反应) 等物质的量关系:n(P2O5)?n(2H3PO4)?111n(H3PO4)?n(NaOH)??cV?NaOH 2221?cV?NaOH?141.95n(PO)?M(PO)2525?∴P2O5含量/g·L-1=V(试液)5.00篇二: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磷酸的电位滴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位滴定法的操作及确定计量点的方法; 2.学习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弱酸的pKa的原理及方法。

仪器分析实验磷酸的电位滴定

仪器分析实验磷酸的电位滴定

实验的改进与优化建议
仪器改进
试剂优化
考虑使用更先进的电位滴定设备,以 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寻找更高纯度的磷酸试剂,以减少杂 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同时,对标准 溶液进行定期校准,确保其准确性。
操作优化
在滴定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二次称 样法来减小称量误差,从而提高实验 的准确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掌握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了解如何通过滴定曲线确定滴 定终点。
熟悉电位滴定仪的使用方法
熟悉电位滴定仪的各部件及功能, 如电极、滴定管、搅拌器等。
掌握电位滴定仪的基本操作步骤, 如溶液的准备、电极的校准、滴
定操作等。
熟悉电位滴定仪的数据处理功能, 如数据记录、计算和输出等。
了解磷酸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结果的误差分析
01
02
03
04
误差来源分析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误差 的环节,如电极响应来源,计算各测量值 的误差,并分析其对最终结果
的影响。
误差范围确定
根据误差传递计算结果,确定 磷酸浓度测量结果的误差范围

减小误差的方法
提出减小误差的措施,如提高 测量设备的精度、优化实验操
04
结果分析
实验数据的整理与计算
实验数据整理
将实验过程中记录的电位值、 滴定体积等数据整理成表格,
方便后续计算和分析。
电位滴定曲线的绘制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位滴定曲 线,通过曲线变化趋势分析滴 定反应的进程。
滴定体积的计算
根据电位滴定曲线的变化,确 定滴定终点,并计算滴定体积 。
磷酸浓度的计算
根据滴定体积和磷酸的摩尔质 量,计算磷酸的浓度。
了解磷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如酸碱性、溶解性、稳定性等。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引言:磷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电位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磷酸的浓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电位滴定的方法,准确测定磷酸溶液的浓度,并探究其滴定过程中的反应机制。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根据实验要求,配制不同浓度的磷酸溶液,准备滴定所需的试剂和仪器。

2. 滴定过程:取一定体积的磷酸溶液,加入滴定瓶中,并加入适量的指示剂。

将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记录滴定所需的体积。

3. 数据处理:根据滴定所需的体积和标准溶液的浓度,计算出磷酸溶液的浓度。

实验结果:经过滴定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浓度的磷酸溶液的浓度数据。

通过计算,得出了每种磷酸溶液的浓度。

实验讨论:1. 滴定指示剂的选择: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酚酞作为指示剂。

酚酞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呈现无色。

当滴定剂的pH值接近7时,酚酞的颜色会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这时滴定反应达到了终点。

2. 滴定过程中的反应机制:磷酸与标准溶液中的滴定剂发生酸碱反应。

滴定剂会与磷酸中的H+离子发生中和反应,使溶液的pH值发生变化。

当滴定剂的量与磷酸中的H+离子的量相当时,滴定反应达到了终点。

3. 实验误差的分析: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实验条件和操作技巧的限制,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的误差。

例如,滴定时滴定剂滴入速度不均匀,可能会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

此外,试剂的纯度和仪器的精确度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结论:通过电位滴定的方法,我们成功测定了不同浓度磷酸溶液的浓度,并探究了滴定过程中的反应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电位滴定是一种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适用于磷酸等化学物质的浓度测定。

总结:本实验通过电位滴定的方法,准确测定了磷酸溶液的浓度,并深入探讨了滴定过程中的反应机制。

电位滴定作为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磷酸的浓度测定,还可以在其他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

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电位滴定法的操作及确定计量点的方法;2. 学习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弱酸的pKa的原理及方法;3. 了解多元酸滴定过程中的pH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基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引起的电位差变化来测定溶液中物质含量的方法。

在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中,利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磷酸,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确定化学计量点,进而计算磷酸的浓度。

磷酸为多元酸,其电离过程如下:H3PO4 ⇌ H2PO4- + H+ (Ka1)H2PO4- ⇌ HPO42- + H+ (Ka2)HPO42- ⇌ PO43- + H+ (Ka3)在滴定过程中,随着NaOH的加入,磷酸逐渐被中和,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pH值的变化。

当溶液中的H3PO4浓度与生成的H2PO4-浓度相等时,即半中和点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即为电离平衡常数Ka1的负对数,即pH =pKa1。

三、仪器与试剂1. 仪器:pHS-3C型精密pH计、电磁搅拌器、25mL滴定管、移液管、100mL烧杯;2. 试剂:0.1mol·L-1磷酸液、0.1mol·L-1NaOH标准溶液、pH4.00、6.86、9.18标准缓冲溶液。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滴定体系: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00mL 0.1mol·L-1磷酸液于100mL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pH计测定溶液的初始pH值;2. 滴定:用25mL滴定管准确移取10.00mL 0.1mol·L-1NaOH标准溶液,放入滴定管中,以1滴/秒的速度滴加至烧杯中的磷酸溶液中,同时用电磁搅拌器搅拌溶液;3. 测量:在滴定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值,记录数据;4. 绘制pH-V滴定曲线:以滴定体积为横坐标,pH值为纵坐标,绘制滴定曲线;5. 确定化学计量点:根据滴定曲线确定化学计量点,即pH值突跃点;6. 计算磷酸浓度:根据化学计量点的体积和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按中和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磷酸的浓度。

实验六磷酸地电位滴定

实验六磷酸地电位滴定

实验六磷酸的电位滴定应化1101 夏海琴 2014.11.13一、实验目的1. 掌握酸度计测量溶液pH和雷磁ZDJ-4A自动电位滴定仪的操作要点。

2. 了解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3. 学习使用Excel或Origin软件处理NaOH滴定磷酸的数据和绘图。

更直观地观察滴定曲线中的两个突跃,学会计算相应的两级解离常数。

4. 掌握用三切线法及一级、二级微商来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原理电位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指示电极的电位或pH产生“突变”,从而确定滴定终点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以NaOH滴定H3PO4时,将饱和甘汞电极及玻璃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使之组成原电池:Ag | AgCl,HCl (0.1 mol/L) | 玻璃膜 | 被测试液 || KCl ( >3.5 mol/L),HgCl2 | HgH+盐桥玻璃电极甘汞电极被测试液由于玻璃薄膜上的阳离子能与溶液中的H+产生离子交换而产生电势,因而称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当NaOH溶液不断滴入试液中,溶液H+的活度随着改变,电池的电势也不断变化,可用能斯特(Nernst)公式表示为E电池= ΔEθ– 0.059V lgαH+ 或E电池= ΔEθ + 0.059V pH此处ΔEθ = Eθ(HgCl2/Hg) - Eθ(AgCl/Ag)。

以滴定体积V NaOH为横坐标,相应的溶液的pH为纵坐标,绘制NaOH滴定H3PO4的滴定曲线,曲线上呈现出两个滴定突跃,以“三切线法”作图,可以较准确地确定两个突跃范围内各自的滴定终点,即在滴定曲线两端平坦转折处作AB及CD两条切线,在“突跃部分”作EF切线与AB、CD两线相交于Q,P两点,在P、Q两点作PG,QH两条线平行于横坐标。

然后在此两条线之间作垂直线,在垂线一半的J点处,作JJ'线平行于横坐标,J'点称为拐点,即为滴定终点。

此J'点投影于pH与V坐标上分别得到滴定终点时的pH和滴定剂的体积V,见图8-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磷酸的电位滴定
应化1101 夏海琴2014.11.13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酸度计测量溶液pH和雷磁ZDJ-4A自动电位滴定仪的操作要点。

2. 了解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3. 学习使用Excel或Origin软件处理NaOH滴定磷酸的数据和绘图。

更直观地观察滴定曲线中的两个突跃,学会计算相应的两级解离常数。

4. 掌握用三切线法及一级、二级微商来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原理
电位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指示电极的电位或pH产生“突变”,从而确定滴定终点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以NaOH滴定H3PO4时,将饱和甘汞电极及玻璃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使之组成原电池:
Ag | AgCl,HCl (0.1 mol/L) | 玻璃膜| 被测试液|| KCl ( >3.5 mol/L),HgCl2 | Hg
H+盐桥
玻璃电极甘汞电极
被测试液
由于玻璃薄膜上的阳离子能与溶液中的H+产生离子交换而产生电势,因而称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当NaOH溶液不断滴入试液中,溶液H+的活度随着改变,电池的电势也不断变化,可用能斯特(Nernst)公式表示为E电池= ΔEθ– 0.059V lgαH+ 或E电池= ΔEθ + 0.059V pH
此处ΔEθ = Eθ(HgCl2/Hg) - Eθ(AgCl/Ag)。

以滴定体积V NaOH为横坐标,相应的溶液的pH为纵坐标,绘制NaOH滴定H3PO4的滴定曲线,曲线上呈现出两个滴定突跃,以“三切
线法”作图,可以较准确地确定两个突跃范围内各自的滴定
终点,即在滴定曲线两端平坦转折处作AB及CD两条切线,
在“突跃部分”作EF切线与AB、CD两线相交于Q,P两
点,在P、Q两点作PG,QH两条线平行于横坐标。

然后在
此两条线之间作垂直线,在垂线一半的J点处,作JJ'线平行
于横坐标,J'点称为拐点,即为滴定终点。

此J'点投影于pH
与V坐标上分别得到滴定终点时的pH和滴定剂的体积V,见图8-1。

图8-1 三切线法作图
如要求更准确的确定滴定终点,可用一级微商法(d pH/dV-V)和二级微商法(d2pH/dV2-V)。

表8-1为数据处理示例。

如用三切线法求得第一个终点时,
V ep1=19.00 mL ,用一级微商求得V ep1= 19.50 mL ,用二级微商求得V ep1 = 19.46 mL 。

结果略有差异,用二级微商法处理准确度较高。

1. 一级微商计算示例
当滴入NaOH 18.80 mL 到19.00 mL 时,
80
.1800.1951
.360.3)pH ()pH (dpH/dV 1
21
2--=
--=
V V V V = 0.45
表8-1 H 3PO 4电位滴定数据记录和处理示例
0.45对应的体积V 平均值 = (V 2 + V 1)/2 = 18.90 mL ,其余各点按相同方法计算得到表8-1。

以Δ pH/ΔV 为纵坐标,V 平均值为横坐标作图,得图8-2(b)。

2. 二级微商法示例
先按上述方法求得19.10 mL 和18.90 mL 的一级微商后,再求出19.00mL 的二级微商。

2
.045
.090.0)V pH/()V pH/(pH/dV d 1290.1810.1922-=-∆∆-∆∆=
V V = 2.25
此即为19.00mL 对应的值。

以d 2pH/dV 2为纵坐标,对应的V 为横坐标描点作图,得到图8-2(c)。

显然,
当Δ2pH/ΔV 2 = 0时,二级微商由正值变化到负值,此点即为滴定终点。

用电位法绘制滴定曲线,不仅可以确定滴定终点,还能求算H 3PO 4的K a1和K a2。

从pH-V 滴定曲线上找出滴定到第一个终点所用NaOH 滴定剂体积一半时对应的pH ,此时[H 3PO 4]≈[H 2PO 4-],由K a1≈[H +][H 2PO 4-]/[H 3PO 4]计算得到K a1=[H +],即pK a1=pH 。

由于磷酸的K a1较大,用上述最简式计算误差大,最好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H +
] = ][OH ][H ]PO H []
[OH ][H ]PO H [4
2431-
+--+-++-a K (1) 由于[H +] >> [OH -],上式可简化为
[H +] = ]
[H ]PO H [][H ]PO H [424
31+
-++-a K (2) 同理可得到H 3PO 4的K a 2,但应根据第二个滴定终点所用的NaOH 体积一半时对应的pH 求算。

此时pH 粗略地估算约等于pK 2。

较精确计算时,应将(2)式略作改变。


[H +
] = ]
[H -]HPO []
[H ]PO H [24-422+
-++a K (3) 本实验要求用0.1 mol ·L -1 NaOH 滴定0.1 mol ·L -1 H 3PO 4,绘制出pH-V 滴定曲线。

由此滴定曲线上用三切线或一级微商法准确求出pH ep1和pH ep2;K a1及K a2。

其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用手工法,也可以用计算机法。

处理H 3PO 4电位滴定数据的计算机程序介绍见附录。

三、仪器与试剂 图
8-2 一级和二级微商
法处理滴定曲线
(1) pHS-3c 型酸度计及配套电极,雷磁ZDJ-4A 自动电位滴定仪及配套电极。

(2) 电磁搅拌器。

(3) NaOH 标准溶液 0.1 mol ·L -1 配制和标定见:靳素荣, 王志花. 分析化学实验[M].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5页。

(4) H 3PO 4 0.1 mol ·L -1溶液 量取7.00 mL 原装H 3PO 4加水稀释至1 L ,充分摇匀,存放在试剂瓶中。

(5) 标准缓冲溶液 0.025 mol ·L -1 KH 2PO 4与0.025 mol ·L -1 Na 2HPO 4的混合溶液,pH 为6.864。

(6) 甲基橙指示剂 2 g ·L -1。

(7) 酚酞指示剂 2 g ·L -1 乙醇溶液。

四、实验步骤
1. 连接电位滴定装置
2. 熟悉pHs-3c型酸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及电极的安装、仪器的校正和定位及测量pH等主要操作。

3. 测量H3PO4试液的pH
吸取20.00 mL (或25.00 mL) 0.1 mol·L-1 H3PO4溶液放入150 mL(或200 mL)烧杯中,插入电极,如电极未被浸没,可适当加入一些蒸馏水至电极能被浸没。

装电极时,注竟不要碰撞。

按操作要领和步骤测量0.1 mol·L-1 H3PO4试液的pH。

4. 磷酸的电位滴定
将0.1 mol·L-1 NaOH标准溶液装入碱式滴定管,搅拌磁子放入被测试液中,为了更好地观察终点,同时加入甲基橙和酚酞指示剂。

开动电磁搅拌器,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开始时可—次滴入5 mL,测量pH。

其后每加入2 mL NaOH溶液测量相应的pH。

滴定至pH=3后,每隔0.1 mL或0.2 mL测量。

特别是突跃部分要多测几个点(可借助甲基橙指示剂的变色来判断第一个计量点)。

然后用0.l mol·L-1 NaOH溶液继续滴定,方式与第一计量点相同,当被测试液中出现微红色时( 或滴至pH=7.5后),每次滴入NaOH的体积要少,直至出现第二次突跃,测量至pH约为11.5时可停止滴定。

实验完毕,取下甘汞电极,用水吹洗,并用滤纸吸干后归还原处保存。

玻璃电极仍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
67.00 0.03
68.00 11.85 0.00
69.00 0.03
70.00 11.91 0.00
70.50 0.03
71.00 11.94 -0.01
72.00 0.02
73.00 11.98 0.02
73.25 0.04
73.50 12.00 0.00
由上表计算可得所用磷酸的pK a1=6.80×10-3、pK a2=5.96×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