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行业---五力分析模型
中国PC行业五力分析

中国PC行业五力分析波特的五力模型包括:竞争的激烈程度,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客户的谈判能力,替代品的威胁。
以下我将通过这五个方面,展开对中国PC行业的分析。
我会将“major players,、competition”放到竞争的激烈程度进行分析,将“future market size,、growth rate、potential new entrants、profitability”放到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进行分析,将“suppliers、customers”分别放到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和客户的谈判能力,将“potential substitutes”放到替代品的威胁。
竞争的激烈程度中国PC行业的主要参与者有联想、华硕、惠普、宏碁等,而像方正、TCL、清华紫光、长城、海尔很强势的电脑厂商现在都已经走向没落,市场份额比较小。
2011年第一季度,联想以33.4%的用户关注比例主导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受到了最多消费者的关注。
华硕和惠普获得的关注比例则较为接近。
相较于2010年,惠普逐渐从负面事件的阴影中走出,人气不断回升,重回品牌前三位置,与华硕展开激烈竞争。
1图一2011年第一季度1/227/2271593.html2从图一可以看出,在笔记本方面,联想所受关注的程度是很高的,占了33.4%,远远地高于排在第二的华硕(11.6%)。
而且联想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也是不断增长当中,在2011年年初与NEC的合作更是增强了联想笔记本的竞争能力。
图二2012年第一季度32/227/2271593.html由上图可知,2012年第一季联想品牌关注度为32.5%,比2011年略有下降。
联想、华硕、惠普仍分列中国笔记本市场品牌榜前三,其中华硕、惠普的市场额度有所提高。
总体来看,2012年3月份联想在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的主导地位依旧稳固。
由英文课本可知,竞争对手的数量和相对规模的大小会影响竞争的态势。
规模差别不大的竞争对手越多,产业竞争就会越激烈。
行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

行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五力模型(Five Forces Analysis)是由麦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提出的一种行业环境分析工具,用于评估一个行业的竞争力。
它包括威胁来自供应商的力量、威胁来自买家的力量、威胁来自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力量、威胁来自替代品的力量以及行业内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力。
首先,威胁来自供应商的力量。
供应商的力量取决于其对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关键资源的控制程度以及供应链的壁垒。
如果供应商具有强大的议价能力或垄断地位,他们可能会提高价格或降低产品质量,从而影响行业内企业的盈利能力。
其次,威胁来自买家的力量。
买家的力量取决于其在市场上的集中程度、对产品的需求弹性以及个别买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力。
如果买家有强大的议价能力或可通过内部生产或替代品选择来降低成本,他们可能会对行业内企业施加压力,降低产品价格或要求更好的服务。
第三,威胁来自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力量。
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力量取决于其规模、市场份额、产品差异化和成本优势。
如果市场上存在许多强大的竞争对手,他们可能会进行价格战或增加广告和促销活动以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削弱行业内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四,威胁来自替代品的力量。
替代品的力量取决于替代品的价格、性能和可用性。
如果替代品提供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性能,消费者可能转向替代品,从而减少对行业内企业的需求。
最后,行业内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力。
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力取决于市场份额、品牌知名度、产品差异化、成本控制等因素。
如果行业内竞争激烈,竞争对手会通过降低价格、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或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争夺市场份额,从而对行业内企业的盈利能力构成威胁。
综上所述,让我们对行业环境进行五力模型分析,有助于了解行业内外因素的影响,并为企业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和业务决策提供参考。
腾讯,五力模型分析

腾讯,五力模型分析腾讯作为互联网行业的巨头,自创立以来一直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通过五力模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腾讯在互联网市场中的竞争力。
1. 竞争对手在竞争对手方面,腾讯面对的竞争对手非常多元化,包括阿里巴巴、百度、头条、拼多多等等。
其中,阿里巴巴和百度是腾讯的主要竞争对手。
阿里巴巴作为电商巨头,其拥有的平台和流量资源非常庞大,旗下的淘宝、天猫等平台一直在与腾讯的微信和QQ进行激烈的竞争。
而百度则作为搜索领域的巨头,其搜索引擎业务也与腾讯的各种社交产品进行着竞争。
2. 供应商在供应商方面,腾讯的主要供应商包括游戏开发商、广告主、云计算服务商等。
这些供应商提供的游戏、广告、云计算等服务,对于腾讯来说非常重要。
腾讯需要和这些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持和运营。
3. 顾客腾讯的顾客主要包括广告主、游戏玩家、社交用户等不同类型的用户。
对于广告主来说,腾讯提供了各种互联网广告和推广服务;对于游戏玩家来说,腾讯提供了各种类型的游戏;对于社交用户来说,腾讯则提供了QQ、微信等社交产品和服务等。
4. 替代品在替代品方面,腾讯面临的替代品主要是其他社交媒体和游戏平台。
例如,头条、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和网易、盛大等游戏平台都是腾讯的替代品。
5. 新进入者在新进入者方面,虽然进入互联网行业相对较容易,但是要想成功竞争腾讯却非常难。
腾讯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流量资源,并且一直在不断创新和扩大产品和服务的范围,新进入者想要打破腾讯在互联网市场中的地位需要付出巨大的投入和风险。
游戏行业五力分析教学总结

中国电脑游戏行业—五力分析学号:08083005 姓名:赵睿专业:工商管理基本情况1.网络游戏产品结构中国大陆2010年正式运营的网络游戏共有395款,其中免费(道具收费)游戏仍然是网络游戏运营状态的主流。
目前仍保持按点时收费的网络游戏除《魔兽世界》外,还有《大话西游Ⅱ》《大话西游3》《天堂Ⅱ》《完美世界》等46款游戏。
免费模式自2007年开始迅速普及之后,使玩家在网络游戏中的消费有增无减,网游公司MMORPG的活跃付费帐户在2010年每月平均营收(ARPU)为30多元到300多元不等。
根据上市公司的财报显示,盛大游戏的活跃付费帐户每月平均营收最少,平均为35.2元/月,完美时空活跃付费帐户每月平均营收最多,平均为307元 /月。
而实行点时收费的网络游戏人均月消费不满50元。
图2 中国网络游戏产品结构分析网络游戏产品类型现运营的网络游戏中,仍以角色扮演类游戏为绝对的主流,395款投入公测运营的网络游戏中,有314款为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占到游戏总数的79%,这个比例在近几年来,一直是逐年上升的,这与网络游戏强调交互性和配合性的特点以及它目前的盈利模式是分不开的。
休闲类网络游戏共有32款。
休闲类网络游戏虽然玩家黏合度并不大,但一旦拥有一定数量的用户群,也会保持稳定的生命力。
另外,舞蹈音乐类网游虽然受众群体巨大,但并不意味着新作能获得成功,同一款游戏的用户黏着度很高。
在2008年~2010年的3年中,舞蹈音乐类网游始终保持着11款的稳定数字。
图2 中国网络游戏类型分析图(单位:款)网络游戏市场总规模图3 网络游戏年度市场总额(单位:亿元)图4 2002~2010年中国网络游戏数量分析(单位:款)2010年全国收费及免费网路游戏的总平均在线人数为741.5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202万,增长率达到了37%。
2010年全国活跃付费用户总数合计为1493.8万人(2009年为1320.4万人),增长率没有平均在线人数的增长高。
腾讯公司的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腾讯公司的五力竞争模型分析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成立十年多以来,腾讯坚持着自己的经营理念,始终处于稳健、高速发展的状态。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IM软件、网络游戏、门户网站以及相关增值产品。
和众多的企业一样,腾讯在互联网行业中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现在就以哈弗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的“五力竞争模型”对其行业所处的竞争环境进行简要的分析。
波特认为一个行业中,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这五种力量的此消彼长和共同作用决定了该行业的竞争强度和盈利能力。
五种力量包括行业之间的竞争强度、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和买方的议价能力。
“五力模型”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行业竞争分析工具。
1、现有企业的竞争在互联网提供商的竞争中,腾讯主要采用非价格竞争的方式。
主要注意革新产品,提高产品性能,实行多元化的综合服务,提升产品的形象等差别化因素。
腾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开创了很多业务,如腾讯门户网站腾讯网、QQ即时通讯工具、QQ邮箱以及SOSO搜索,QQ空间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个人空间,并与我们访问量极大的论坛、聊天室、QQ群相互协同,腾讯还拥有QQShow、QQ宠物、QQ游戏和QQMusic/Radio/Live 等产品,同时,还为手机用户提供了多种无线增值业务,c2c电子商务平台——拍拍网已经上线,这些使的腾讯成为最大的综合性互联网供应商,现有企业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做为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和搜索引擎大亨百度,是腾讯短期不能超越的对象,因为这些成功的大企业已经拥有了很大的影响力,如果硬碰,势必会两败俱伤,所以腾讯会涉足而不会火拼这些领域。
同时,其他各网站也在各种方面对腾讯产生威胁,企业之间的竞争有增无减。
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互联网提供商行业也增长已经放慢,市场相对处于饱和状态,各个企业都想要从竞争对手手中抢夺市场份额,行业竞争激烈不容忽视。
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行业五力模型分析行业五力模型,又称波特五力模型,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一种竞争分析框架,通过对行业内各种力量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竞争环境,并制定出相应的竞争策略。
第一力量是竞争对手的威胁。
这一力量主要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数量、规模、市场份额、产品差异化程度等因素进行评估。
如果行业内竞争对手众多,市场份额分散,更容易出现价格战,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构成威胁。
此时,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差异化来增加竞争优势。
第二力量是新进入者的威胁。
这一力量主要通过分析市场准入门槛、资金需求、技术要求等因素进行评估。
如果行业准入门槛低,新进入者容易进入市场,扰乱现有企业的市场份额,对企业构成威胁。
此时,企业需要通过建立壁垒,如建立品牌、提高产品质量等,降低新进入者的威胁。
第三力量是替代品的威胁。
这一力量主要通过分析替代品的可替代性、价格等因素进行评估。
如果存在替代品,且替代品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会导致市场需求的减少,对企业构成威胁。
此时,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提高产品性能和价值,以及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降低替代品的威胁。
第四力量是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这一力量主要通过分析供应商的数量、集中度、供应商的独特性等因素进行评估。
如果供应商数量少,且供应商具有独特的资源或技术,会使得供应商更容易对企业施加价格压力,对企业构成威胁。
此时,企业需要积极寻找替代供应商,增加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降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第五力量是买家的议价能力。
这一力量主要通过分析买家的数量、集中度、产品的差异化程度等因素进行评估。
如果买家数量少,且买家集中度高,买家更容易对企业施加价格压力,对企业构成威胁。
此时,企业需要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增加买家的忠诚度,降低买家的议价能力。
通过对这五个力量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行业的竞争环境,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竞争策略。
可以进一步了解自身的竞争优势及劣势,找到自身在行业中的定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按照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的激烈竞争,根据在于其内在的竞争结构。
在一个行业中存在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行业中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新进入者的威胁、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能力、用户讨价还价的能力、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
这五种竞争力量的现状,消长趋势及其综合作用强度,决定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行业获利能力。
(一)上游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是指那些向行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群体或个人,也包括劳动力和资本的供应商。
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供应商,主要是为互联网企业承担基础产品的开发工作,比如动画广告设计、互动内容开发到网页设计等。
此类工作属于技术性比较强的任务,对互联网企业来说这种选择的余地会相对较大,因此很多时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受到了同业竞争的限制,因此对互联网行业来说就有了议价优势.(二)行业现有企业间的竞争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十分精细化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粗放”的行业。
主要还是行业大企业之间的竞争。
但也不排除小企业由于抓住发展机遇而飞速发展的例子。
经过了历史上的互联网寒冬、业务盈利模式转型等考验,中国有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所剩无几,竞争格局基本形成:第一阵营有新浪、百度、搜狐、网易、腾讯;业务由单一走向多元化退入至第二阵营:中华网、TOM、雅虎中国、21CN、MSN中国、北青网、互联时空、天空等。
同时发展出许多的专业的人群服务网站:如58同城、赶集网、猪八戒网、威客网。
(三)下游用户讨价还价能力决定买方议价能力的基本因素有两个:价格敏感度和相对议价能力.价格敏感度决定买方讨价还价的欲望有多大;相对议价能力决定买方能在多大程度上成功地压低价格。
表面上来看,互联网企业提供的产品大多不是实物,但这并不影响商家购买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一般来说,互联网行业盈利模式多种多样,互联网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商其实也是多种多样。
这些购买上的议价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水平。
比如在网络广告行业中,广告商对门户网站的议价能力就不强,因为门户网站只有几家,而通常有好多个广告商可供选择,其替代成本相对较高。
中国计算机行业五力分析

中国计算机行业的五力模型分析中国电脑行业,是中国一个快速成长的“朝阳产业”。
特别是通过近10年的发展,世界上已经出现了许多的电脑品牌。
电脑行业已经发展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快速消费品市场。
那么,如我国计算机行业的发展状况究竟如何?对此我们进行了五力模型分析如下:一、来自新参入企业的威胁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如今,计算机的使用几乎已经达到普及的程度,我们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计算机的身影,但是计算机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计算机产业是一个高科技产业,它技术含量高,对于新参入的企业进入市场的壁垒比较高;同时,它需求投入的启动资金要求也较高,增加了新参入企业的资金壁垒。
较高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使得这个有限的市场在一定时间内不会涌入大量的竞争者,共同瓜分市场。
但是,由于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多,而且计算机制造技术的革新,计算机产业对厂商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加。
而正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计算机市场潜力大,市场需求量也较大,随着各大国际品牌涌入中国计算机市场,中国计算机行业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大。
计算机市场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市场,因此,华硕电脑行业要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走更加科学的发展道路,才能在计算机市场获取更大的成功。
二、现有竞争者的竞争目前,在计算机市场上,大概共有150种的平板电脑,主要有欧美系列的IBM、戴尔、惠普;中国大陆的联想、神州;台湾的宏基、微星;日本的东芝、SONY、松下等。
面对现有竞争者,华硕电脑行业应该集中建立品牌效应,健全分销渠道网络;扬长避短,走差异化战略;进行品牌延伸,提高市场占有率;趋利避害,走集中化战略。
这样,才能增强我国计算机行业在计算机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使用替代品和服务的可能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计算机市场已经出现了智能手机,有线电视,一体机等替代产品,这些产品方便快捷,具备一些有明显优势的功能,从此来看,未来计算机将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