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藻类概述
菌藻类

菌藻类
菌藻类食物包括食用菌和藻类食物。
食用菌是指供人类食用的真菌,有500 多个品种,常见的有蘑菇、香菇、银耳、木耳等品种。
藻类是无胚,自养,以孢子进行繁殖的低等植物,供人类食用的有海带、紫菜、发菜等。
菌藻类食物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蛋白质含量以发菜、香菇和蘑菇最为丰富,在20%以上。
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较均衡,必需氨基酸含量占蛋白质总量的60%以上。
脂肪含量低,约1.0%左右。
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0%~35%,银耳和发菜中的含量较高,达35%左右。
胡萝卜素含量差别较大,在紫菜和蘑菇中含量丰富,其他菌藻中较低。
维生素B1 和维生素B2 含量也比较高。
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尤其是铁、锌和硒,其含量约是其他食物的数倍甚至十余倍。
在海产植物中,如海带、紫菜等中还含丰富的碘,每lOOg 海带(干) 中碘含量可达36mg。
藻菌地衣类(中药)s

藻、菌类、地衣类概述
类别 比较
藻类药
菌类药
地衣类
低等植物。形态上无根、茎、叶的分化;无 共性 组织分化。 藻类、菌 多为褐藻门及 多为真菌门。 药用 红藻门。 药用子实体、菌 类的复合 来源 药用藻体。 核或子实体与菌 体。 核的复合体。 生活 自养型 寄生型(异养型 ) 共生体 方式
内部有类似“表皮”、“皮层”和“髓”的分化。 细胞壁内层为纤维素,外层为褐藻胶。 营养物质:褐藻淀粉、褐藻胶、甘露醇等。
昆 布
海 藻
来源: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和羊栖菜的干燥藻体。 商品分类:前者为大叶海藻,后者为小叶海藻。 产销: 海蒿子(大叶海藻)——山东、辽宁。销北方各 省、区。 羊栖菜(小叶海藻)——浙江、福建、广东、广 西、海南。销全国。 采收:立秋前后从海水中捞出,用淡水漂洗,去净 盐砂,晒干。
第一节
特点
药用藻类
自养型原始低等植物。 多水生,少数生于陆地上潮湿处。 无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 含色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单细胞(小球藻)或多细胞。
繁殖 •营养繁殖 •无性繁殖:孢子囊 •有性繁殖:配子囊 个体 孢子 配子 合子 新
供药用的藻类有30余种。 药用藻类主要集中在绿藻门、 红藻门、褐藻门。
小叶海藻
大叶海藻
两种海藻的性状比较
小叶海藻 区别 (羊栖菜) 皱缩成团,褐色,附白盐霜,分枝多, 水浸 共性 后肉质,粘滑,气腥,味咸 无 主干及枝 具小刺 基部叶披针形, 上 叶线形,棒状。偶见 叶状体 部叶线形 顶端膨大成气泡 气 囊 腋生, 球形 腋生,球形或纺锤形 单或总状排列于生 生殖托 成丛腋生 殖小枝上, 腋生
化学成分
茯苓聚糖——无抗肿瘤活性,切断其支 链成为茯苓次聚糖,则显活性。 茯苓酸 麦角甾醇
【汇总】水处理中的那些微生物

引言概述:水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将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一系列技术过程。
在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能够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氮、磷等无机污染物,提高水质。
本文将从微生物分类和特点、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常见的水处理微生物以及微生物监测等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内容:一、微生物分类和特点1.细菌和藻类:细菌是最常见的微生物,在水中的数量占主导地位。
常见的水中细菌有厌氧菌和好氧菌,它们分别在不同的环境中起作用。
藻类主要是指浮游藻和蓝藻,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对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收和转化。
2.真菌和原生动物:真菌主要参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好的降解能力。
原生动物是指一些单细胞真核生物,它们在水处理过程中可清除细菌和废水中的有机物。
二、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1.有机物降解:微生物能够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包括废水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
这些有机物会经过微生物代谢转化为水和无机物,从而减少水中有机物的浓度。
2.氮磷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和磷是主要的无机污染物之一,微生物能够通过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和磷的沉降等途径,将氮磷转化为气体从而去除掉。
3.菌群平衡: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会相互竞争和协同作用,以维持菌群的平衡。
菌群平衡的维持对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尤为重要。
4.悬浮颗粒降解:微生物能够附着在悬浮颗粒表面,通过分泌粘附物质将颗粒与微生物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较大的聚合体,便于沉降或过滤去除。
5.防止腐蚀和生物污损: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生物膜,起到防止腐蚀和生物污损的作用。
三、常见的水处理微生物1.好氧细菌:好氧细菌主要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如曲流曝气槽,它们能够利用水中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
2.厌氧细菌:厌氧菌通常生长在无氧或微氧环境中,如厌氧消化罐,它们能够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3.硫酸盐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主要参与废水中硫酸盐的还原,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起到脱硫的作用。
项目八 食用菌藻类和蔬菜制品类原料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一)食用菌类
5.草菇
草菇(图8-6)又称苞脚菇、兰花菇 。我国以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 西等地栽种较多。
夏季较多出产。草菇菌盖鼠灰色,中 部深,周围浅,边缘灰白色。菌盖钟形 ,菌肉白色,菌褶红色,菌柄白色,近 圆柱形,基部有菌托,呈环状态。草菇 肉质滑爽,味鲜美,带甜味,香气浓郁 。以个大均匀,质嫩肉厚,菌伞未开, 清香无异味者为佳。
依菌裙长短,可分为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竹荪肉质细腻,脆嫩爽 口,味鲜美。竹荪有防止菜肴馊变的作用,可用来延长菜肴的存放时 间。竹荪以色泽浅黄,体壮肉厚,长短均匀,质地细腻,无碎断,气 味清香,干燥,无虫蛀者为佳。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一)食用菌类
10.竹荪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一)食用菌类
13.牛肝菌
牛肝菌(图8-18)主要产于云南, 产期为6~10月。牛肝菌是大型的著名 野生食用菌,品种较多。除少数品种 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 种均可食用。主要有白、黄、黑牛肝 菌。
牛肝菌菌盖厚,菌盖下面无菌褶, 但具无数小孔,菌柄粗壮,基部膨大 ,滋味鲜美,肉质肥厚,口感黏滑。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一)食用菌类
10.竹荪
竹荪(图8-14、图8-15)又称竹笙、网纱菌、僧笠蕈、长裙竹荪。 我国的四川、云南产量最多。夏季出产。竹荪子实体幼时呈卵球形, 成熟时包被开裂,伸出笔状菌体,顶部有具显著网格的钟状菌盖,菌 盖上有微臭、暗绿色的产孢体。菌盖下有白色网状菌幕,下垂如裙, 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营养师培训演讲-菌藻类(PPT33张)

• 维生素
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主要有VB1、VB2、VB6、VPP。
(2)品种分类
酱油分为“酿造酱油”和“调味酱油”两种。
•
酿造酱油
酿造酱油是我国独特的调味品,已有2千多年历
史(西汉)。它用大豆、小麦和麸皮为原料,经发酵
酿造而成,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B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
酿造酱油中不含有害物质,是调味品中的佳品。
• 维生素
醋中含有丰富的VB1、VB2、VC。
• 矿物质
醋中含有钾、钠、钙、铁、锌、铜、磷等10 多种矿物质,因发酵,原料中的植酸被分解,所 以食醋中的矿物质能被人体充分吸收。
相关知 识
酿造醋的三大健康功能
首先,食醋有调节人体酸碱度的作用。醋进入人 体后,会将血液变为微碱性,血液的粘性降低,并能
清除血液中各种酸性废物。
小知识
调味不宜过多添加味精
日本弘前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在日常饮食
中给老鼠添加大量的味精,老鼠的视力会下降,视网
膜也会变薄。因此,食用味精不宜过多。
美国一個研究小組研究发现,儿童过多食用味精, 甲狀腺素会受到抑制,而甲狀腺素分泌一旦不足,鈣、 磷就会大量流失,影响人体骨骼的生長和发育。因此, 儿童不宜食用太多的味精。
但这种工艺生产出的酿造酱油因发酵时间较长 (1~3个月),产量相对较低。
调味酱油:
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不发达,民众对酱油的需求量又 很大,为了提高产量,发明了快速踉造法,它仍用大豆、小麦 和麸皮为原料,但添加了部分化学制剂,使发酵时间缩短到10 天左右,人称速酿酱油。但是,这种酱油与传统酱油比,口味 差很多,为了提高风味,厂家在其中添加了酸水解植物蛋白调 味液,该产品又称为“调味酱油”,一直沿用到今天。 1999年的7、8月间,欧盟从中国出口的酱油中发现三氯丙 醇含量超标,宣布禁止进口中国酱油。 三氯丙醇具有致癌作用,来自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这引起了我国政府重视。经分析,三氯丙醇含量不超标,不会 为害人体,为了对消费者负责,2000年6月,我国制定了新的酱 油制造标准。规定:制造商必须在标签上注明是“酿造酱油” 或是“调味酱油”,并要求注明“调味酱油”中三氯丙醇的含 量。
第七章菌藻类原料

产地:分布山东、辽宁沿海
烹调应用:涨发后制作凉拌菜
石耳
石耳体呈扁平叶状,通常背面灰白色或淡绿色,颇平 滑,腹部生小凸起,腹中央有脐状短柄,大者成片, 苔藓样碧色,采下晒干后,可供食用。质地柔脆似木 耳。
产地:江西、安徽多产 烹调应用:用石耳制作的名菜有石耳炖鸡石耳炒肉等
第三节菌藻类原料的品质鉴别与保管
营养: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D,含18种氨基酸,医学认为其 有调节新陈代谢,降血压等作用。
平菇
别名:平菇又称糙皮侧耳、蚝菌、北风菌等 外形:平菇的子实体形大,菌盖呈扇形或平 展呈歪喇叭成熟时呈白色或灰褐色,有侧生 的菌柄,菌褶向下延生形如扇骨。 品质特点:平菇均肉白嫩肥厚,质地肉脆有 一定的鲜香气味 烹调应用:平菇在烹调中多整用适宜拌炝炒 烧扒烩及制汤菜等 品质鉴别:平菇以肉白,肉质嫩,菌盖肥厚、 性状完整为佳品 营养:平菇中的蛋白质含人体必须的8种氨 基酸。现代医学认为平菇具有降低血压的功 效。对消化道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金针菇
别名:金针菇又叫金菇 品质特点:肉质脆嫩,滑爽,清香味美
烹调应用:作主料适宜拌炝炒烩等烹调方法。
品质鉴别:以菌盖如豆、色金黄、菇身均匀、 肉质脆嫩、滑爽清香为佳品
蘑菇
别名:蘑菇又叫洋蘑菇、白蘑菇
外形菌盖为扁半球形,较平展,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菌褶幼小时 紫色,后变褐色。菌柄与菌盖同色,为近圆柱形有菌环 产地:上海、浙江、江苏、四川、广东、广西、安徽、湖南等 品种特点:蘑菇多为干货只怕你或加工成罐头,亦有鲜品。现较多 使用罐头制品,摸过肉质肥厚,脆嫩滑爽,味道鲜美。 烹调应用:蘑菇在烹调中刀工成型以整形片状较多,适宜拌炝烧烩 等烹调方法。是素菜主要原料之一
产地:主要产于内蒙古和河北西北部。除产地外,均以 干货制品较多
藻类、菌类、地衣植物

3.甘紫菜(红藻门)
藻体为紫红色或紫蓝色的薄叶片状,广披针形、卵形 或不规则圆形,边缘有皱褶。基部圆形、楔形或心形。 生长于我国辽东半岛至福建沿海的礁石上,现大量人 工培养。
甘紫菜藻体入药能软坚散结,清热利尿,化痰。 主要用于治疗瘿瘤脚气 。
鹧鸪菜
又叫蛔虫菜、乌菜、石疤 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腹中虫积。驱蛔。化痰。消食。
(二)常见药用植物
1、葛仙米(蓝藻门)
又叫天仙米、天仙菜、水木耳、地软、地木耳、地耳、田耳
藻体细胞圆球形,相互连接成弯曲不分枝的念珠状丝状体 ,许多丝状体集合成群,外被总胶质鞘。用藻殖段或厚壁 孢子进行繁殖。
厚壁孢子:营养细胞原来的壁变厚且贮有丰富物质所形成 的休眠期的孢子。
葛仙米以全植物入药。夏秋雨后采收,洗净,去杂质,鲜用 或晒干。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走马镇是世界上最大的葛仙米 产区。 功能与主治:清热,收敛,益气,明目。用于夜盲症,脱肛 ;外用治烧烫伤
采收
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挖。 雪山采虫草 脚踩污泥淖 谁知罐中药 粒粒皆难找
功效
《本草纲目拾遗》: 味甘性温,益气秘精, 专补命门,功同人参。
性平,味甘。补肺益肾,止血化痰。
清蒲松龄
冬虫夏草名副实, 变化生成一气通。 一物竟能兼动植, 世间物理信无穷。
据报道,全世界虫草属真菌约300种,我国 报道近90种,但冬虫夏草最具价值; 其它 类似虫草生长过程的真菌类中药有蝉花、真 菌竹黄、僵蚕。
特征
• 植物体构造简单,为单细胞、多细胞群体或 多细胞个体;
• 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 生殖器官是单细胞,配子结合成的合子或受
精卵直接发育成新个体,个体发育不经过胚 的阶段; • 大多生活在水中或阴湿的环境中。
中草药菌藻类 -回复

中草药菌藻类-回复【中草药菌藻类】中草药菌藻类是指那些具有草本特征的植物、含有药用价值的真菌以及具有药用价值的一些藻类。
在中医药学中,中草药菌藻类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这些中草药菌藻类常见于自然环境中,也可以人工培养得到。
下面,我们将逐步回答关于中草药菌藻类的各个方面。
第一部分:中草药菌藻类的分类和特点中草药菌藻类的分类和特点包括草本植物、真菌和藻类三个方面。
1.草本植物草本植物是指那些具有草本特征的植物,包括一些经过长期栽培和有效利用的植物,如黄芩、白术、决明子等。
这些草本植物通常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并能够对多种疾病产生治疗效果。
2.真菌真菌是指一类生活在土壤、植物、动物等环境中的生物体,如灵芝、白蛇麻、茶树菇等。
这些真菌具有抗菌、抗炎、增强免疫力等药理活性,对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3.藻类藻类是指一类生活在水中的植物,如海藻、螺旋藻、锚菜等。
这些藻类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心脑血管疾病、衰老和改善人体免疫力有显著的益处。
第二部分:中草药菌藻类的药理作用和应用中草药菌藻类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菌、抗肿瘤、调节免疫力等。
1.抗炎作用中草药菌藻类中的一些植物,如黄连、黄芩,以及一些真菌,如灵芝、草菇,都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它们可以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肿胀,促进伤口愈合。
2.抗菌作用很多中草药菌藻类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各种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例如,板蓝根可以抑制链球菌和流感病毒;红树皮提取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3.抗肿瘤作用中草药菌藻类中的一些真菌,如灵芝、麦角菌、牛樟芝,以及一些藻类,如螺旋藻、巴戟天,都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它们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具有潜在的抗癌药物开发价值。
4.调节免疫力许多中草药菌藻类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例如,参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灵芝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蘑菇生物学性状:原为野生的蘑菇,绝大部分的种类是可食的,只有少数是有毒的。
蘑菇又名肉蕈,是一种鲜美的食用真菌。
蘑菇无法行光合作用,而是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利用菌丝体吸取有机物维生,等到生长到某阶段,就会产生子实体(繁殖器官),即一般人们采集食用的蘑菇形态。
蘑菇以孢子繁殖,孢子靠风力传到其他地方,若是条件适当(空气潮湿、雨量充沛),就会萌发成为菌丝体。
因为蘑菇具有药用价值,且滋味清香淡雅,所以有山珍海味、健康食品、植物性食品之冠的称号。
有效成分:蘑菇的干品每100g含35.6g蛋白质,1.4g脂肪,14g碳水化合物,6.9g粗纤维,100mg钙,162mg磷,32mg铁,55mg尼克酸,1mg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B1、B2、B6、A、D、E、K和泛酸、生物素、叶酸、多糖类、游离氨基酸等。
保健功能:蘑菇所提出的多糖类,可治疗传染性肝炎、白细胞减少及癌症,蘑菇的培养液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菌,亦可降血糖。
开发现状及前景:近年来,医学家发现蘑菇中的多糖类,含有抗癌物质巴西菇生物学性状:巴西菇又称固松茸,学名Agaricus blazei Murrill,为蘑菇科、蘑菇属。
因为有提高免疫力和抗癌的作用,故一般称之为免疫菇。
巴西菇的菇柄长又粗,颜色为白色,菇伞呈短筒状,颜色是浅褐色。
有效成分:新鲜的巴西菇约有85%~57%的水分,3.8%~4.5%的碳水化合物类,4.0%~4.5%的蛋白质,6%~8%的纤维质,5%~7%的灰分,3%~4%的脂肪,维生素B1、B2,菸碱酸、麦角固醇、矿物质钾、磷、镁、钙、钠、铁;脂肪酸中以亚麻油酸居多,占全部脂肪酸的70%~75%,亚麻油酸为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具有制癌、预防血管硬化及心肌梗死;糖脂质多为脑甘脂、二半乳糖甘油。
一般认为,菇类中所含的抗癌成分有β-1,6分支的1,3-D-葡萄糖、杂聚糖、太聚糖、几丁质、食物纤维及植物凝集素、可溶性木质素、锗等;虽然不是每种菇类都含有这些成分,但菇类具抗癌功用是确定的。
植物凝集素属于糖蛋白,因其会与某种糖结合;可溶性木质素,是由香菇菌丝在形成子实体之前取出的物质,其可以抑制肝癌;锗,可抗癌、诱发干扰素或使其活化(干扰素能攻击癌细胞)。
学者认为;巴西菇抗癌效果之主力是多糖体,巴西菇中所含之多糖体有β-1,6分支的-1,3-D-葡聚糖、β-半乳糖葡聚糖、核糖核酸(RNA),蛋白质葡聚糖、木糖葡聚糖等,而其中又以β-1,6分支的-1,3-D-葡聚糖抗癌效果最高。
保健功能:巴西菇具有抗肿瘤、抗癌、降血糖、降血压、降胆固醇等作用。
到底巴西菇中之多糖体是如何抗癌的呢?原因是β-1,6分支的1,3-D-葡聚糖能使巨噬细胞活性化,具活性之巨噬细胞会包围癌细胞,释放出细胞白介素12,以刺激I型辅助T细胞制造细胞白介素2,细胞白介素2刺激增殖杀手T细胞,杀手T细胞能在攻击癌细胞时放出干扰素γ使NK细胞(自然杀手细胞)活性化;由此可知,巴西菇是藉著强化免疫力来抑制或消除癌细胞之增殖。
降血糖作用是由多糖蛋白质复合体和RNA-蛋白质复合体等的多糖体所引起。
开发现状及前景:事实上,食用巴西菇能抗癌的说法很早以前就有了,只是因为没有科学的实验报告,直到最近才受到重视。
三十年前,美国宾州州立大学W﹒J﹒辛登和蓝伯研究所的E﹒B﹒蓝伯,首先注意到巴西菇的药效。
经过十五年后,日本学术界亦开始发表有关巴西菇的药效报告。
1980年3月日本人伊滕均、日高弘义、志村圭志朗及神原仁作提出巴西菇的抗癌效果和使巨噬细胞活性化的作用,1980年11月志村圭志朗、伊滕均、成赖千助等人,提出巴西菇之提取物对老鼠固型肿瘤及腹水癌有效。
1981年3月,伊滕均、日高弘义,志村圭志朗又发表报告,说明巴西菇子实体的提取物,可使老鼠肿瘤完全消失。
静岗大学名誉教授水野草,以巴西菇、午茸、灵芝中分离精制的多糖体作比较,发现巴西菇中的多糖体,对老鼠肉瘤有极高之抑制效果;水野草教授也进行改变巴西菇提取液浓度的比较,发现当浓度上升至0.95%以上时,能达到98%的效果;而即使浓度较淡,仍具效果。
目前在日本已有医生应用在临床上,把癌症疗法配合摄取巴西菇来治疗病人,成效可算显著。
金针菇生物学性状:金针菇(Flammulinave lutipes(Curt﹒:Fr)Sing﹒)隶属于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小火焰菌属(Flammulina),为世界广泛分布种,从俄国西伯利亚、日本、中国、小亚细亚至澳大利亚及欧洲、北美洲皆可发现其踪迹。
金针菇的子实体,菌盖大小似铜钱;金黄色或黄褐色之菌柄,细长且脆,形似金针,故名金针菇。
金针菇为古今中外著名食用菌之一,更是寒冬时,热腾腾的火锅中少不了的佳肴,味道非常鲜美。
有效成分:金针菇的脂肪含量低,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B2、C)、钾、核苷类、纤维素及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根据刘波(1972)及杨新美(1986)等人之报道,其中赖氨酸及精氨酸含量尤其丰富,百克干重中含量分别高达1.024和1.131克。
保健功能:金针菇的功能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及智力发育,故在国外有“增智菇”之称;经常食用金针菇具有预防高血压及治疗肝脏疾病和肠胃道溃疡等功效;而且其所含之朴菇素(flammulina)则具显著抗癌效果,所以金针菇兼具有食、药两用之价值,为一种相当好的保健食品。
研究现状与前景:金针菇之人工栽培,早在唐末五代初(公元9世纪中期至10世纪初),韩鄂所撰《四时纂要》一书中,即有畦地栽培法的记载。
演变至现代则有椴木及代料两种栽培方法,惟以椴木栽培金针菇,产量低。
色泽深且商品价值低,故目前多采用木屑。
蔗渣、棉籽壳等加米糠或麸皮之代料栽培,又可细分为袋栽、瓶栽及床栽等三种方式,而台湾省多采用瓶栽来进行金针菇的商业生产。
栽培与野生金针菇的形态差异颇大,若非详加鉴定,实难确认;而自然界中有外部形态近似难于辨认的野生菇菌为数不少,其中即有毒蕈之存在,所以切莫轻易品尝野生菇菌,以免误食之憾。
香菇生物学性状:香菇,又名香蕈、香菌、香椹、香信、冬菇等,质洁味腴,营养丰富,是著名的食中佳品。
香菇为寄生在栗、柯、槲等树干上的侧耳科植物香菇(Lentinus edodes(Berk.)Sing)。
香菇的渊源可追朔到公元前239年《吕氏春秋》中的记载:“味之美食者,越骆之菌”,菌即菌蕈,即现在的香菇之类。
公元1313年的元代王桢《农书》中,除了讲述香菇的风味外,还详细记载了香菇的栽培方法,可见当时香菇已经种植。
香菇,是食用蘑菇的一个优良品种,既有野生,亦有人工栽培,为山珍之一,被喻为蘑菇皇后。
有效成分:香菇以肉厚个大,菇面完整,气味香鲜者为佳,是一种营养价值高,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
每一百克鲜香菇含蛋白质14.4g,碳水化合物59.3g,脂肪1.8g,糖分60g,维生素B1 0.32g,B2 0.72g,尼克酸18.9mg,钙124mg,磷415mg,铁25.3mg和相当数量的维生素B12及麦角固醇(维生素D)。
一克香菇中含有128IU的维生素D,但事实上,香菇内是不含维生素D的,在香菇内含有麦角甾醇,此是一种植物固醇,当此物受到阳光的照射,而使此物质进行分子重组及分解,产生维生素D,此反应称之为光化学反应(Photo reaction)。
从前香菇大部分是以日晒法干燥制成,香菇内的麦角甾醇可充分被转换成维生素D,但采用日晒法较易受天气的影响,造成不稳定,故现在香菇的制造几乎都使用加热烘干法。
此法虽改善了日晒法的不稳定,但也因此少了维生素D。
若您仍想吃到有维生素D的香菇,只要将买回的香菇放在阳光下即可。
干香菇的水浸出物中含组氨酸、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天门冬氨酸等氨基酸和天门冬素,胆碱,腺嘌呤及微量三甲胺。
脂肪主要是不饱和的脂肪酸如亚油酸等。
此外,还含有,麦角甾醇菌甾醇,甘露醇,海藻糖,葡萄糖,糖原,戊聚糖,甲基戊聚糖以及降血脂的有效成分香蕈太生(Lentysine,Eritadenine)、2R-羟基-4-9(9-腺嘌呤基)丁酸。
香菇中还有三十多种酶,是人体消化食物不可少的活性物质,缺少会使新陈代谢下降,引起一些疾病发生。
香菇所含的酶可以帮助人体产生协调和帮助消化的作用。
而香菇所含七种氨基酸,有助促进新陈代谢,使人延迟衰老。
香菇特殊味道主要来自鸟苷酸(guanylic acid)以及次黄苷酸(inosinic acid)。
保健功能:1、抗肿瘤:香菇多糖有较强的抗肿瘤效果。
用5~30毫克即可抑制小鼠体内的肉瘤S180,抑制率近100%。
香菇孢子核糖核酸抗肿瘤作用比多糖更强。
香菇抗肿瘤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香菇多糖活化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补体系统等多种免疫和生理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或诱导干扰素产生。
2、降血脂:给高脂血症的患者每天服用150~300毫克剂量连服用香蕈太生15周后,患者的三油甘酯、磷脂、总脂和非酯型脂肪酸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日本学者从香菇中分离出的香菇嘌呤和香菇干粉可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吸收与形成,促进胆固醇的分解与排泄。
3、可强壮体格,预防佝偻病。
香菇中对此有效的成分是麦角固醇(ergosterol),由于它会变成维生素D2,所以被列入形态与胆固醇相似的类固醇内。
4、预防贫血5、纠正胃酸过多。
6、使胃溃疡提早痊愈等等。
研究现状与前景:近年来,香菇受到中外学者的极大关注。
关于香菇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实验等研究都在逐步深入进行,并以取得可喜的成果。
其抗癌作用,更为世人所注目。
我国的香菇生产已创造不少的培养方法,香菇生产三脱离(即脱离房子、架子、瓶子)的研究工作也有了新的突破。
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菌中珍品—香菇,将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藻生物学性状:海藻包括江藻、石花菜(又唤鸡毛菜、牛毛菜、冻菜、大本、小本、红丝、凤尾)、昆布及海草(虎茜菜、海根菜)等。
有效成分:海藻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含食物纤维)、蛋白质、维生素、脂肪、铁、钙、无机盐、碘等。
石花菜富含琼胶、无机盐等;海草中含碳水化合物29%~57%,粗蛋白4.2%~20.9%,脂质少量,粗纤维10%,褐藻胶酸10.7%~22.8%,甘露醇 1.47%~12.21%,钾0.0034%,铁0.0092%~0.0099%,钙0.0033%~0.0007%及碘、甾醇化合物、多糖类物质。
保健功能:海藻具有抗凝血、降血脂、抑菌等作用及有效地抑制肠道对放射性锶吸收作用,而90锶是各种肿瘤和血友病的激发体。
海藻甾醇化合物可降血脂。
海草之粗提取物可抑制子宫癌、肉瘤。
开发现状与前景:日本曾有人用海藻制成的藻酸钠,进行老鼠的试验,结果发现藻酸钠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