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类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方法
实践类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名称实践类课程二、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实践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本大纲旨在明确实践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实践类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使学生了解实践类课程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3)使学生熟悉实践类课程的实验设备和技术规范。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3)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2)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素质;(3)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国际视野。
四、教学内容1. 实践类课程概述(1)实践类课程的发展历程;(2)实践类课程的教育价值;(3)实践类课程的特点与要求。
2. 实践类课程的理论与方法(1)实验设计方法;(2)数据分析方法;(3)实验操作规范。
3. 实践类课程案例解析(1)典型实践类课程案例分析;(2)实践类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3)实践类课程教学案例应用。
4. 实践类课程实验设备与技术(1)实验设备概述;(2)实验设备操作与维护;(3)实验设备新技术与应用。
5. 实践类课程教学评价(1)实践教学评价体系;(2)实践教学评价方法;(3)实践教学评价案例分析。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结合案例,讲解实践类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实践类课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实践类课程的实际应用。
3. 实验操作法: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实践类课程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5. 模拟法: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心理素质。
《模拟银行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专业模拟银行实训实验课程课程大纲课程名称:模拟银行实训(英文名称:Simu1atedbanktraining )课程编号:00407028学分数:2 (其中讲授学分:o.5 实践学分:1.5 )学时:32 (其中讲授学时:6 实践学时:26 )先修课程:《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银行会计学》适用专业:金融、财管、国际贸易等经济类专业开课学院:商学院课程网站:(选填)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金融与保险专业的非核心课程,是为了配合商业银行.业务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学,为经济学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进行银行业务实际操作的环境,通过商业银行业务系统的模拟实训,使学生能够将学生所学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让学生能够熟悉银行业务的操作过程,减少学生踏上工作岗位的适应磨合时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通过该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涵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一)知识目标《银行业务实训》是为了配合商业银行业务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学,为经济学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进行银行业务实际操作的环境,通过商业银行业务系统的模拟实训,使学生能够将学生所学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让学生能够熟悉银行业务的操作过程,使学生知识结构更科学合理,增强其综合竞争能力。
减少学生踏上工作岗位的适应磨合时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能力目标1掌握商业银行点钞技能、书写技能、百张传票翻打等基本技能2熟悉银行服务礼仪及银行业务系统的操作程序和方法。
3熟悉掌握商业银行系统的通用操作、凭证流操作、普通存折业务网操作、账户维护、综合查询、特殊业务等处理环节,培养初步的银行业务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包括《金融学》《基础会计》、《银行会计学》等,要求学生了解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掌握基本的银行业务知识。
1、银行点钞技能(8课时)目的与要求:掌握单指单张点钞法;熟悉单指多张点钞法;理解多指多张点钞法;了解扇面式点钞法。
大学生实践实训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教学目的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对象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我校全体大学生,尤其针对理工科专业学生。
三、教学内容1. 实践实训基础知识:介绍实践实训的基本概念、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2. 实践实训项目:根据不同专业,设置相应的实践实训项目,如:a. 工程实践:机械设计、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等;b. 农业实践: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c. 医学实践:临床技能操作、医学实验、公共卫生等;d. 艺术实践: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e. 管理实践: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运营等。
3. 实践实训过程管理:介绍实践实训的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
4. 实践实训成果展示: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实践实训成果的整理、总结和展示。
四、教学安排1. 学时分配:实践实训教学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6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
2. 理论教学:在第一学期进行,主要介绍实践实训的基本概念、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3. 实践教学:在第二学期进行,根据不同专业设置相应的实践实训项目。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实践实训的基本概念、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实践实训的具体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实践实训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模拟训练法: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技能。
5. 指导法:教师针对学生在实践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包括学生参与实践实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团队协作能力等。
2. 成果评价:包括实践实训项目的完成情况、质量、创新性等。
3. 反馈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实践实训教学的效果和建议。
实践教学大纲样板(3篇)

第1篇一、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以及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知识。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3)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5)了解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能力目标:(1)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2)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档编辑、表格制作、演示制作等;(3)具备基本的网络应用能力;(4)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2)计算机硬件的性能指标;(3)计算机硬件的选购与维护。
2. 计算机操作系统(1)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2)文件管理;(3)磁盘管理;(4)系统安全。
3. 办公软件应用(1)Word文档编辑;(2)Excel表格制作;(3)PowerPoint演示制作。
4.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网络协议;(3)网络设备;(4)网络安全。
5. 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2)计算机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3)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4)计算机在科研领域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电子商务》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商务》实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流、传递、交易和支付的商业活动。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训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训,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 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相关政策法规;2. 熟悉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和运营管理;3. 掌握电子商务的市场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和用户需求分析方法;4. 熟悉电子商务中的产品设计、网站建设、营销推广和客户服务等相关知识;5. 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电子商务项目,并具备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的定义和分类-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电子商务的优势和挑战- 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法规2. 电子商务平台搭建- 电子商务平台的选择与建设- 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与管理- 电子商务平台的安全和信用保障3. 市场分析与竞争对手分析- 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和趋势- 电子商务市场调研方法与工具- 竞争对手的分析与策略4. 用户需求分析与体验设计- 用户需求的获取和分析方法- 用户体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电子商务用户行为分析和优化5. 产品设计与网站建设- 产品策划与定位- 网站的设计与开发要点- 用户界面设计与交互设计原则6. 营销推广与客户服务- 电子商务的推广渠道与策略- 电子商务的运营与管理- 客户服务与售后支持四、实训项目安排1. 项目一: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学生将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商务平台,并完成平台的搭建和配置。
同时要求学生考虑平台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2. 项目二:市场调研与竞争对手分析学生将选择一个特定的电子商务品类,开展市场调研和竞争对手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用户需求等方面的调研,并针对竞争对手进行SWOT分析。
3. 项目三:产品设计与网站建设学生将针对所选电子商务品类,进行产品策划和定位,并搭建相应的网站进行产品展示和销售。
秘书实训教学大纲

《秘书实训》实践教学大纲(中文系编写)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质量标准(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秘书实训》是我院文秘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综合训练课,是实施《秘书学》与《秘书实务》专业课程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秘书工作的动手能力,所涉及的知识点为:《现代通讯实务》、《现代信访工作实务》、《现代接待实务》、《现代会议实务》、《现代公文处理实务》等章节。
《秘书实训》课程对培养秘书从业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起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质量标准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接受秘书职业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接打电话、接待客人、安排会议、处理文书以及办公室日常事务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二、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一)知识要点和教学要求1.实训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1)传真收发(2)电话的功能和通话程序(3)来访接待(4)会场布置(5)签字仪式(6)收文与发文处理2.各种实训设备工作原理及相关知识(1)传真机(联网)及其使用知识(2)电话机(联网)及其使用知识(3)会场设备、会议用品及其相关知识(4)接待用品及其相关知识(5)日常办公用品及其相关知识(二)能力培养要求1.熟练收发传真;2.能按秘书工作的要求接打电话,熟练使用电话的基本功能;3.礼貌并规范接待客人;4.会布置领导办公会、签字仪式的会场,做好签到工作和记录工作;5.熟悉文件收发的程序,能签收、拆封、登记文件。
三、课程相关的实践环节及学时分配建议开设学期4444实训内容传真收发电话的功能和通话程序来访接待会议组织商签字仪式实训形式模拟训练模拟实验模拟实验课堂训练模拟实验模拟实验实践学时4468四、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建议1.传真收发(1)发送传真1)书写:①简明扼要;②在A4 型(297×210毫米)纸上用深色墨水,字迹清楚端正,不小于 4 号字;③设计传真件格式:2)传送:确认传真机上的“传真/电话(FAX/TEL)”开关处在“传真(FAX)”位置;确认传真机处于“准备好”(READY)状态;将发送原稿书写文字的一面朝下装入进纸口;用电话拨通对方,确认对方传真机信号;按启动键(START);发送指示灯亮或液晶显示屏上出现“TRANSMIT”后挂机;发送完毕液晶显示屏出现“OK”后,取下原稿。
《环境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了解相应的空间设计课题背景介绍和分析;理解相关专题设计项目的具体内容与要求;熟悉课题相关室内空间类型的专业理论与技能知识。
2.能够灵活运用相关专业知识独立进行课题创作设计;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设计技术手段进行课题设计制作;能够在给定时间内按时独立完成设计任务,提交相关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等。
3.具有基本的查阅国内外相关设计与理论文献的能力;能够将设计知识与企业或社会需求结合创作实践;能够在相关赛事中或展览展示取得好的成绩与评价,得到提升锻炼。
4.了解景观设计设计领域的未来发展与展望,同时对相关联的景观生态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专题设计中的相关概念,了解诸主题设计中的设计思维及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培养和训练学生空间环境设计的整体设计能力,要求学生能对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整体把握到位,并具有很好的分析能力;掌握景观设计规律,并形成个性化的创作意识;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经典案例、典型景观设计的设计技巧,掌握基本的景观设计技能。
6.培养学生积极的视觉思维活动,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进行比较、判断、移植、选择、重构、综合、交叉;具备良好的设计学逻辑思维能力,从设计原理与空间构成的角度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7.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和积极探索创作的兴趣和态度。
1.建议教材1.《室内设计原理与专题设计实践》,陈小青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年第1版;2.《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版3.《环境艺术综合设计》,陈华新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1版;4.《景观设计学一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美]约翰・0•西蒙兹;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5.《室内设计常用资料集》,陈小青著,化工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1版;2.主要参考书1.《室内设计资料集》,上海大师室内设计研究所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版;2.《室内设计师设计手册》,(美)基亚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2版;3.《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英]西蒙・贝尔,中国建工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4.《新生态建筑+循环景观》,薛彦波,仇宁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注:《环境设计综合实训》是针对某一室内类型空间进行的设计训练课程,其它具体教材、参考资料、比赛信息等资料应与具体专题设计课程开课项目、内容相对应,由各开课教师负责随课程开出。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模板(3篇)

第1篇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课程代码:3. 学分:4.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课5. 适用专业:6. 教学周数:____周7. 授课对象:____年级____班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______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2)使学生了解______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3)使学生熟悉______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______的实际操作能力;(2)提高学生的______能力;(3)增强学生的______意识。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
2. 教学要求:(1)理解并掌握______;(2)能够运用______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进行______。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讲解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4)实验(实训)法:通过实验(实训)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5)现场教学法:带领学生到现场参观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3)实验(实训)设备:提供实验(实训)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4)教学案例库:收集整理教学案例,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1.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____%,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实验(实训)报告:占总成绩的____%,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____%,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类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方法
实训类课程是指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要教学任务的课程。
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
该类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一定突出实训能力的训练。
实训类教学大纲的纲目一般包括如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大纲的说明部分
一、制定大纲的依据
二、课程的目的和性质
三、适用范围
四、教学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学时安排及考核办法
一、学时安排
二、考核办法
该类课程的考核尽可能进行现场考核或与职业能力证书考核相结合。
第三部分实习内容
第一训练单元*****(学时:)
理论知识点:
实训能力点:
场地要求:
实训设备要求:
教学要求:
第二训练单元*****(学时:)
……
(以下略)
最后可对该课程教学组织中未叙述清楚的地方进行补充说明
第四部分教材及参考资料
制订:
执笔:
审核:希望各系部教师们根据课程的特点,以上述纲目为参考,对实践性强的课程编写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突出实践能力的实践类课程教学大纲。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