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中秋主题教案——快乐的中秋节
获奖教案中班主题详案《中秋节真快乐》含反思

获奖教案中班主题详案《中秋节真快乐》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以及相关的诗词,感受中秋节的喜庆氛围。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验制作月饼的乐趣。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中秋节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1.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月饼制作材料(面粉、馅料、模具等)。
3.气球、彩带等装饰物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月饼,引导幼儿观察月饼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知道的中秋节习俗。
(二)主题活动1.讲解中秋节的来历教师通过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源,向幼儿讲解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说、习俗等。
2.学习中秋节诗词教师带领幼儿朗读、背诵有关中秋节的诗词,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3.制作月饼教师分发月饼制作材料,指导幼儿亲手制作月饼,体验制作过程,培养动手能力。
4.中秋节庆祝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中秋节庆祝活动,如赏月、猜灯谜、吃月饼等,让幼儿感受中秋节的喜庆氛围。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中秋节的了解程度较高,能够积极参与制作月饼、赏月等环节,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但在诗词学习方面,部分幼儿存在记忆困难,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1.教学内容丰富,涵盖了中秋节的来历、习俗、诗词等方面,让幼儿全面了解中秋节。
2.教学手段多样,采用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源,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3.活动组织有序,幼儿参与度高,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4.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明显,能够及时关注幼儿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5.活动后的反思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不足之处:1.诗词学习环节,部分幼儿记忆困难,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活动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导致部分环节无法充分展开。
中班快乐的中秋节教案(必备8篇)

中班快乐的中秋节教案(必备8篇)中班快乐的中秋节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体验中秋节做月饼的快乐情感。
2.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3.尝试用团、压、切等技能,在泥团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现月饼的花纹、图案。
活动准备1.每人一份超轻黏土、每人自带一个月饼、泥工工具、蛋糕盘。
2.月饼课件。
具体活动方案及流程1.你知道中国特有的节日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中秋节的由来和有关传说和习俗“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
吃月饼、赏月: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结:在中秋的时候吃月饼是我们中国的'习俗,但是在平时的时候都是很少吃。
2.播放孩子们收集的月饼图片,让幼儿看一看月饼都有什么样的花纹?什么形状?然后总结在黑板上面,让幼儿再想一想月饼还有什么样的花纹?小结:月饼的形状圆形的偏多,也有一些心形和方形的形状,花纹有很多很多,有直线的、斜线的、波浪线的等等。
3.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制作一个圆形的月饼,怎么做呢?教师演示:先搓圆再模具中压扁,再用工具刀刻画纹。
4.小组讨论:我们可以用工具刀在上面刻花纹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花纹?鼓励幼儿说出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的方法。
(大胆用团,压,搓的方法想象制作出各种图案在月饼上面)5.幼儿利用各种道具创造性地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对于做的好的幼儿要及时给予表扬,并随时给其余幼儿展示,让其他幼儿学习。
6.将幼儿做好的月饼放到蛋糕盘里面,放到前面的展示桌上,进行“月饼展示会”活动,并让幼儿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月饼?为什么?7.给幼儿播放展示各种不一样的月饼图片,比如:小鱼的、愤怒的小鸟的、多啦A梦的。
教师小结:月饼的图案还有很多很多,回家的时候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还可以做出什么不一样的月饼?做出来,带到幼儿园我们一起来欣赏。
8.分享品尝:月饼圆又甜。
中班快乐的中秋节教案第2篇活动目标:⒈学习用橡皮泥制作月饼。
创意教案-幼儿园中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范本(三篇大全)

幼儿园中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三篇大全)【第一篇】活动背景: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
中班幼儿已经有多次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
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
活动时间:20_年x月x日(星期六)下午3点整活动目标:1.通过中秋知识竞答的形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基本的文化习俗。
2.通过一起过中秋,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体验。
3.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
活动准备:1.视频《月亮姑娘做衣裳》、爷爷为我打月饼、中秋月儿圆2.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中秋节的来历或者古时候的人怎样过中秋节的知识,月亮的大小变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诗等等)3.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小问答4.盘子若干活动流程:各位家长好,感谢大家能来参加今天的活动,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今天我们邀请了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陪我们一起欢度中秋,之前也让家长和孩子们了解了相关中秋节的知识,知道了月亮在中秋节这天是最圆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个故事感受月亮形状的变化。
流程一: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看完故事老师总结: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月亮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上。
流程二:中秋知识问答小比拼有关中秋节和月亮的知识有很多,下面就来考考我们家长和小朋友,来个“中秋知识问答小比拼”1.八月十五又称什么节?(B)A月饼节 B团圆节 C故乡节 D诗人节2.中秋节又可以称为什么?(A)A仲秋 B月夕 C秋节 D追月节3.在哪个朝代中秋节才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A)A唐 B宋 C元 D明4.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A祭奉月神的祭品 B馈赠亲友的礼物 C节日食品 D地方小吃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A)A王安石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6.在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 BA槐树 B桂树 C柳树 D杨树7.以下哪个不是中秋节传说? DA嫦娥奔月 B吴刚伐桂 C玉兔捣药 D迎涛神说8.中秋节在亚洲其他国家也很盛行,在( B ),中秋节也叫感恩节。
中班社会活动快乐的中秋节教案范文5篇

中班社会活动快乐的中秋节教案范文(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传统节日”,详细内容为“快乐的中秋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习俗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 通过讲述与中秋节相关的民间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教学重点:掌握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相关民间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中秋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节日是什么吗?”2. 新课内容:(1)讲述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
(2)播放与中秋节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民间故事。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中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3.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关于中秋节的选择题,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绘制一幅中秋节主题的画。
(2)编写一段关于中秋节的小故事。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六、板书设计1. 快乐的中秋节2. 内容:(1)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2)中秋节的民间故事(3)家中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中秋节描述一下你家中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以及你最喜欢的中秋节活动。
2. 答案示例:每逢中秋节,我们全家人都会围坐在阳台上,一边品尝月饼,一边赏月。
我最喜欢的活动是猜灯谜,因为可以锻炼思维,还能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和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了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提高课堂趣味性。
幼儿园中班中秋节主题社会教案

幼儿园中班中秋节主题社会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中班中秋节主题社会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中秋节主题社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感受与教师、家长、同伴共同庆祝佳节的快乐,萌发爱老师、父母、同伴的情感。
2、乐于交往与分享,能积极、主动、大胆地表达与表现。
3、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共同收集有关资料。
开展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活动。
2、物质准备:与幼儿共同制定庆祝中秋节亲子活动的计划、确定布置方案后,共同准备布置活动会场所需要的材料,月饼及分享食物等。
活动前幼儿通过张贴海报、制作邀请函的形式,邀请父母来园参加庆祝活动。
活动过程:1、庆典活动(幼儿主持活动):(1)、幼儿交流观察月亮边哈的情况,进一步感知月亮变化的奥秘。
(2)、请家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3)、开展亲子活动:师、幼、家长共同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
2、团团圆圆过中秋,赏月、分享活动。
1、结束:举办化装舞会。
(扮演自己喜欢的形象并跳邀请舞)教学反思:不足之处,本次活动的环境布置没有表现出节日的气氛,导致节日气氛不太浓。
教师可以讲解一起关于月亮的知识。
如果能布置相应的环境,讲解一些月亮的知识相信幼儿对于节日的感受体验会更加深刻一些,了解的会更多一些。
小百科: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幼儿园中班中秋节主题社会教案篇2活动目标: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 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知道要在中秋节的时候和家人一起赏月、分享月饼,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
中班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5篇

中班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5篇中班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篇1一、主题目标:(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风俗习惯;(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有关活动,乐意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3)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二、活动准备:1、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2、收集各种月饼盒子布置活动室。
三、活动名称: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四、活动目标:1、欣赏歌曲,初步理解、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尝试用声音、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五、活动准备:1、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的录音磁带、录音机。
2、情景表演:《爷爷和我一起过中秋》。
六、活动过程: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指导语:听完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2、再次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
指导语:歌曲里说了一件什么事情,我们再仔细地听一听。
3、边看表演边听歌曲,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容。
(引导幼儿感受表演中爷爷对宝宝的关爱情感。
)4、尝试用声音、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中班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篇2设计意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
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学到科学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
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家人一起过节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环境布置。
1、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
2、在语言区投放相关月亮知识的图书。
3、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三、家长工作1、家长帮助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并提供给大家分享。
2、为这次主题活动准备一些月饼盒。
并与幼儿一起做一个灯笼,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中班中秋主题教案快乐的中秋节

中班中秋主题教案-快乐的中秋节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放灯笼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制作属于自己的中秋节作品。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体验中秋节的美好氛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体验中秋节的美好氛围。
三、教学准备:1. 教具:中秋节相关图片、视频、手工材料等。
2. 环境:布置充满中秋节氛围的教室,如悬挂灯笼、彩带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2. 主题活动:让幼儿参与制作中秋节手工作品,如灯笼、月饼等。
3. 游戏环节:组织幼儿进行中秋节主题的游戏,如“猜灯谜”、“月饼接力”等。
4. 总结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感受中秋节的美好。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调查中秋节的家庭习俗,并在下次课上分享。
2. 延伸活动: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中秋节庆祝活动,如赏月、制作灯笼等。
六、教学内容:1. 学习中秋节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2. 学习中秋节的相关诗词,如《月夜忆舍弟》、《水调歌头》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故事和诗词。
2. 主题活动:让幼儿参与讲述中秋节的故事,背诵相关的诗词。
3. 游戏环节:组织幼儿进行中秋节主题的游戏,如“月亮接力”、“月饼猜谜”等。
4. 总结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中秋节故事和诗词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与家长分享中秋节故事和诗词的情况。
九、教学内容:1. 学习中秋节的音乐,如《月亮代表我的心》、《但愿人长久》等。
2. 学习中秋节的歌舞,如灯笼舞、月饼舞等。
十、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中秋节音乐,引导幼儿感受中秋节的美好氛围。
【创意教案】幼儿园中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精选三篇

幼儿园中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精选三篇【第一篇】活动目标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1、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2、日历。
活动过程1、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
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
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
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
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至于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和蒙古人当了中国皇帝有关。
那时蒙古人非常野蛮和残暴,常常欺负老百姓,有时会强抢人们在路边摆摊要卖的东西,不肯付钱,又随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于是,老百姓计划在中秋节那天赶走蒙古人。
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动,他们想出用饼来传递消息这个好方法。
他们先在纸条上写上“中秋节晚上赶走蒙古人”,然后把纸条放在饼里,送到家家户户去。
结果,大家在吃饼时都发现了纸条,于是便在中秋节这天合力赶走了蒙古人。
从此以后,人们互相赠送月饼,便成为中秋节的习俗。
2、与幼儿讨论: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
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
全家人一起吃饭。
)人们选定了哪个日子庆祝丰收呢?这个习俗成为了什么节日?(农历八月十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中秋主题教案——快乐的中秋节
设计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中秋月圆象征着家人的团聚,吃月饼赏月也成为节日的一种习俗。
由于很多中班幼儿生活经验的缺少,不了解中秋节的内涵与来历,只有部分幼儿了解中秋节要吃月饼。
为了提高幼儿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
由此,我开展了此主题。
主题框架:
主题目标:
1、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的习俗,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观察月亮、动手操作、品尝月饼等活动,体验中秋节美满团圆和喜庆丰收的快乐气氛,加深对父母和亲人的感情。
环境创设:
1、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主题墙,一起讨论并设计体现中秋画面,如:画面中要有圆圆的月亮、各种形状的月饼,有自己、爸爸、妈妈等,组合在一起即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边品尝月饼一边赏月的情景。
2、中秋风俗——关于中秋节各地风俗的照片。
然后将共同收集的各地庆祝中秋节的照片布置在墙面上。
如:中秋团圆、赏月、吃月饼、登高望月等。
由师幼共同完成。
目的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区域活动:
1、美术区:提供水果图片,供幼儿绘画之做好吃的水果。
2、手工区:橡皮泥,供幼儿制作月饼。
彩色手工纸,剪刀,自制灯笼。
3、阅读区: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欣赏故事《嫦娥奔月》。
4、表演区:表演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5、益智区:提供月饼纸样(大小)数字卡片,排序卡片等。
家园共育:
1、建议中秋节全家带幼儿一起吃月饼赏月,观赏彩灯。
2、指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大小变化。
3、给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节的古诗。
活动实例活动一中班社会教案《快乐的中秋节》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有关习俗。
2、积极参与表达与交流怎样过中秋节。
3、体验中秋节家人团聚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1、实物:关于中秋节的视频及图片、八月十五字卡、月饼若干。
2、经验准备: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
活动过程:
一、了解中秋节的由来,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1、播放关于中秋节的视频。
幼儿欣赏。
师小结:嫦娥为了保护后羿才吃了仙丹,结果呀他们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只能远远地互相对望,互相思念。
人们呀非常敬重嫦娥,为了纪念她,人们就把月亮又圆又大的那一天订位中秋节。
2、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师:你们知道是哪一天吗?对!是农历八月十五(出示字卡)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
二、知道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
1、师:前几天我们小朋友也都调查了中秋节想和谁过,怎么过,现在请你去和好朋友说一说吧!
2、集中交流。
师:现在请你说一说,中秋节你和谁一起过?感觉怎么样呀?
师小结:哦!原来中秋节呀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全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三、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
1、了解本地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
师:那你们想怎样过中秋节呢?你吃过什么月饼呢?你还知道月饼的馅是什么做的,还有什么馅的月饼呢?谁吃过和他们不一样的月饼?……师小结:原来月饼
的馅不同,那月饼的味道也(不一样)。
师:你吃过什么味道的月饼呢?甜甜的月饼表示什么呀?还吃过什么味道的月饼?
师小结:恩!现在呀!还有各种各样口味的月饼呢!那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月饼做成圆圆的呢?
师幼: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的在一起)。
2、了解赏月、猜灯谜活动。
师:中秋节还会干什么呢?中秋的月亮看上去怎么样呀?还有什么活动呢?
师小结:中秋的月亮呀特别圆,特别亮,全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欣赏月亮,真幸福呀!中秋节还有有趣的猜灯谜活动呢!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它。
四、庆祝中秋节。
1、跳舞庆祝中秋节的到来。
师:中秋节的活动真丰富呀!中秋节就要到来了,我们也来提前庆祝中秋节,围成圆圈一起来跳月吧!
五、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小朋友还带来了月饼呢,我们一起去教室品尝月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