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初三数学双向细目表

初三数学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该单元由五个小主题组成。 本张试卷的题型为:选择题、辨析题、案例分析题。 其中: 选择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 辨析题:5道。每题4分,共20分 案例分析题:2道,每题20分,共40分 【注】表中数字斜杠左边为题数,斜杠右边为分数。 双向细目表的优点:一是,规范了教师基于标准的命题。测验设计细目表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地反映了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也体现出命题的一般程序,从而为教师基于标准命题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命题的顺意性与盲目性。二是,促进了基于彼岸准评价的落实。当教师吧测试设计细目表作为命题规范之时,就是基于标准命题之刻。这也为课堂层面上大规模落实基于标准的评价提供了可能,也极大地促进了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而追求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恰恰就是基于标准命题的意旨所在。三是,提升了教师的评估素养。命题是项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涉及了很多因素,如已有题目的选择、题

目类型的确定、各类题目权重分配等。正因为命题包含总舵的因素和技术,教师只有真正积极的影响。当一份好试卷被其他命题者共享后,他们能从中反思自身命题中的缺陷与不足,并为他们改进命题提供了一种可能。 双向细目表例子: 初中数学模拟试卷(一)(数学)双项细目表

1.此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比较简单. 2.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较容易. 3. 本题考查随机事件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难度适中. 4.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三视图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比较简单. 5.考查数据的特征——众数的定义,是需要熟记的内容,比较简单. 6.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和如何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无理数的方法.虽然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 7.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垂线段最短和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等性质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6.难度中等. 8. 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作出函数图象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本题是分段函数,分情况讨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难度适中. 9.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平面镶嵌知识的掌握情况,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由平面镶嵌的知识可知只用一种正多边形能够铺满地面的是正三角形或正四边形或正六边形.较简单. 10.本题通过利用反比例函数及正比例函数图象,考查图象分析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想,难度中等.

2023广东中考数学双向细目表

2023广东中考数学双向细目表 一、整数 1. 通解与特解 通解与特解的概念及应用 2. 素数的性质 素数的定义及性质,素因数分解 3. 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 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概念及求法 4.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求法 二、分数 1. 分数的加减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2. 分数的乘除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3. 分式的加减 分式加减的运算 三、有理数 1. 有理数的加减 有理数加减的运算 2. 有理数的乘除 有理数乘除的运算 3.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综合运用有理数的各种运算 四、代数式 1. 代数式的加减 同类代数式的加减 2. 代数式的乘法 代数式的乘法求乘积 3. 代数式的除法 代数式的除法

五、方程 1. 一元一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 3. 实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带有实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六、函数 1. 函数与自变量 函数的概念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3. 一次函数的应用 利用一次函数解实际问题 七、图形的性质 1. 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四边形的性质及应用 2.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3. 圆的性质 圆的定义、性质及相关定理 八、相似与全等 1. 三角形的相似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2. 三角形的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3.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实际问题 九、比例 1. 比例的运用 利用比例解实际问题 2. 百分数

百分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3. 比与比值 比的概念及比值的运算 十、统计与概率 1. 统计图 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的绘制及应用 2. 概率 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 3. 概率问题的计算 利用概率计算实际问题 以上是2023年广东中考数学科目的双向细目表,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为未来的学习和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祝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它运用逻辑和推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广东中考的数学科目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整数、分数、有理数、代数式、方程、函数、图形的性质、相似与全等、比例、统计与概率等多个方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些数学知识,并且举一些例子来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

初一数学上期末试题 双向细目表

初一数学上期末试题双向细目表 为了评估学生在初一数学上的学习成果,我们设计了一套全面的期末考试试题。本套试题旨在检测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他们的解题技巧,以及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以下是我们为这次考试准备的双向细目表。 本套试题的内容涵盖了初一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有理数的运算、代数式、几何图形、概率与统计等。我们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也会有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来考验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深度。有理数的运算: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的掌握。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代数式: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代数式的理解、化简和求值。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几何图形: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性质和测量。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作图题。 概率与统计: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本套试题旨在全面评估初一学生在数学上的学习成果,通过多种题型的设计,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考验了他们的应用能力和思维深度。希望通过这次考试,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在中考数学试题的编制过程中,双向细目表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帮助命题者确保试题的难度、题型、考点覆盖等方面达到均衡,从而使试卷能够公正、有效地评估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的内容、编制方法和应用。 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表格,用于详细规划教学或测试内容,包括行和列两个方向。其中,行通常代表不同的题型或题目,列则代表测试的目标或主题。对于中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题型:列出所有可能的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知识点:列出所有需要考察的数学知识,如代数、几何、概率等。 难度等级:为每个题型或题目设定难度等级,以便评估学生的数学水平。 分值分配:为每个题型或题目设定分值,以便在整体上控制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

中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中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中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考察水平内容 1.有理数的意义 比较有理数大小 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 简单的混合运算 较大数字 平(立)方根、算术平方根 2.数与代数 无理数、实数 近似数、有效数字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 代数式的意义及表示

求代数式的值 整数指数幂及基本性质 科学记数法 了解理解掌握题型分值题号难度 3.整式与分式 整式的加减法及简单的乘法 乘法公式 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因式分解 整式与分式 分式及基本性质 简单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4.方程与不等式 列方程解应用题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 方程、方程组 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法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不等式及基本性质 不等式(组)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实际运用 常量、变量的意义 5.函数 函数的概念及三种表示方法 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函数值 一次函数及表达式、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正比例函数 图象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与一次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二次函数及表达式,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对称轴(公式不要求推导),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6.几何 点、线、面 角、比较角的大小 角度的简单换算 角平分线及性质 相交线与平行线补(余)角及性质、对顶角及性质 空间与图形 垂线,垂线段及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及性质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平行线间的距离 三角形有关概念(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 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 XXX and Its Properties XXX has three medians。and they intersect at a point called the XXX-thirds of the distance from each vertex to the midpoint of the opposite side。The medians divide the XXX。the length of a median can be found using the formula: median = 1/2 * square root

中考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

初中数学内容及考点分析 第一单元数 1.会进行有理数、实数的运算。 2.会比较两数的大小。 第二单元代数式 1.会进行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简单运算(直接运用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不超过两次)。 2.会用提公因式法(字母的指数是数字)、公式法(直接运用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不超过两次)进行因式分解。 3.会进行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简单运算。 4.会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简单运算。 第三单元方程(组) 1.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及三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二元二次方程组(只要求会解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发方程组)。 2.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有关问题。 3.能够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二元及三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解应用问题。能够发现、提出日常生活或生产中可以利用方程(组)来解决的实际问题,并正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及其解决过程。 第四单元不等式 会解一元依次不等式,并会用数轴表示其解集,会解一元依次不等式组,并能用数轴确定其解集。 第五单元函数 1.函数 (1)会举出函数的实例,能分辨常量与变量、自变量与函数。 (2)会画出直角坐标系,并能根据坐标确定点和由点求得坐标,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 (3)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

变量之间的关系。 (4)对解析式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会确定它们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求它们的函数值。 2.一次函数 (1)理解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会画出它们的图象,能根据图象解决相关的问题。 (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会解有关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 3.二次函数 (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会用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和对称轴。 (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会解有关二次函数的应用问题,包括简单的最值问题。 4.反比例函数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会画出它们的图象,能根据图象解决相关的问题。 5.函数关系分析 (1)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2)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 第六单元统计初步 1.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等概念。 2.会求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体会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3.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率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了解整理数据的步骤和方法。 4.会根据统计图(表)解决有关问题。 5.会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认识到统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的应用,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

初中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 1 选择题 4 A易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 选择题 4 A易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 3 选择题 4 A易比较大小,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百分数化小数 4 填空题 2 A易比例中项 5 填空题 2 A易半径相等的圆面积与扇形面积的关系 6 填空题 2 A易比的实际应用 7 填空题 2 A易求百分比 一8 填空题 2 A易比例的基本性质 9 填空题 2 A易分解因数,最简真分数的概念 10 填空题 2 A易求扇形的周长,弧长公式 11 选择题 4 B中分数应用题 12 填空题 2 B中等可能事件

13 填空题 2 B中分数应用题 14 填空题 2 B中分数应用题 15 填空题 2 B中图形运动过程中的面积计算 16 填空题 2 B中化最简分数,分数可化为有限小数的条件 二17 填空题 2 B中扇形面积公式 18 填空题 2 B中分数的应用 19 填空题 2 B中求阴影部分周长 20 填空题 2 B中分数计算 三21 填空题 2 B中化简最简整数比,求连比 22 填空题 2 C难解比例方程 23 填空题 2 C难求阴影部分面积 四24 简答题 20 D综合应用分数应用题 1 选择题 4 易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计算

2 选择题 4 易比值的求解及其基本性质 3 选择题 4 易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和百分数化小数的比较 4 填空题 2 易比例中项的求解 5 填空题 2 易圆面积和扇形面积的关系 6 填空题 2 易比的实际应用问题 7 填空题 2 易百分比的计算 一8 填空题 2 易比例的基本性质 9 填空题 2 易因数分解和最简真分数的概念 10 填空题 2 易扇形周长和弧长公式的应用 11 选择题 4 中等分数的应用问题 12 填空题 2 中等等可能事件的计算 13 填空题 2 中等分数应用问题 14 填空题 2 中等分数应用问题 15 填空题 2 中等图形运动中面积的计算 16 填空题 2 中等分数化简和有限小数化的条件 二17 填空题 2 中等扇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18 填空题 2 中等分数的实际应用 19 填空题 2 中等求阴影部分周长的计算 20 填空题 2 中等分数的计算

2023年初中数学中考考点归纳双向细目表

2023年初中数学中考考点 一、代数 1.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1.1 解一元一次方程 1.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 整式 2.1 整式的加减 2.2 整式的乘除 3. 因式分解 3.1 提公因式法 3.2 积因式分解 4. 分式 4.1 分式的加减 4.2 分式的乘除 二、几何 1. 相似三角形

1.1 判定相似三角形 1.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 平行线与三角形 2.1 平行线的性质 2.2 三角形内角和 3. 圆 3.1 圆的性质 3.2 圆内接四边形 4. 三角形 4.1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4.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三、函数与图像 1. 一次函数 1.1 一次函数的性质 1.2 一次函数图像 2. 二次函数 2.1 二次函数的性质

2.2 二次函数图像 3. 绝对值函数 3.1 绝对值函数的性质 3.2 绝对值函数图像 四、统计与概率 1. 统计 1.1 统计量的计算 1.2 统计图的绘制 2. 概率 2.1 基本概率事件 2.2 条件概率的计算 五、解析几何 1. 直线与圆 1.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2 直线与圆的性质 2. 空间图形

2.1 空间图形的投影 2.2 空间图形的体积计算 六、实际问题 1. 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1.1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1.2 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实际问题的综合运用 2.1 结合多种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 实际问题综合运用的技巧 七、综合练习 1. 综合练习题 1.1 完形填空题 1.2 阅读理解题 2. 综合练习题解析 2.1 完形填空题解析 2.2 阅读理解题解析

数学双向细目表数学2021年中考(供参考)

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卷(数学)双向细目表

各题考点分析: 1、按照:“性质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求解即可. 2、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肯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3、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几何体三种视图的空间想象能力. 4、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整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5、本题考查分式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知识点,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6、完全平方公式,代数式的值,整体思想。 7、本题利用二次函数平移规律。

8、按照判别式的意义取得△=(﹣2)2﹣4k(﹣1)<0,且k≠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9、按照扇形面积的计算;等腰三角形知识求解。 10、本题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然后按照概率公式求解。 11、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按照题意判断出两个变量的转变情况。 12、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相似,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13.此题考查因式分解的方式,有公因式的先提公因式,利用公式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14.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方式。 15.此题考查科学计算器的利用,注意按键顺序与特殊键的意义。 16.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函数表示边和三角函数的值。 17.此题考查规律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解三角形的面积和边与边的关系。 18.此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先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归并同类项,与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样,但最后系数化为1时,注意利用不等式的性质。

八年级数学教学目标知识能力要求双向细目表(优秀版)word资料

八年级数学教学目标知识能力要求双向细目表(优秀版)word资料

六年级组备课组第5、6周记录 备课组成员苏黎群、张爱娥、张成钢时间:第五周星期二 列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课时安排: 16节 重点: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难点: 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六年级数学教学目标:知识、能力要求双向细目表 第 6 章第 1 节名称方程与方程的解制表老师北虹数学教研组

1、判断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y y =+ -=(3)358 +=(4)2 x y (1)50 x=(2)256 六年级数学教学目标:知识、能力要求双向细目表 第 6 章第 2 节名称一元一次方程制表老师北虹数学教研组

1、 判断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50x = (2)256x y -= (3)358+= (4)2(9)15y y -+= (5)3x + (6)2 10x x ++= (7) 15x = (8)1x x =+ 2、 解方程: (1)436x x +=+ (2)19767619x x -=- (3)971x x -+=-- (4)54245x x x ++=- (5)0.3 1.50.6x x -=+ (6) 3 3542 x x +=- 3、解方程: (1)5(13)3x --= (2)52(8)4y y =-+ (3)5(9)3(9)2x x +-+=

(4)[]2(12)8x x --= (5) 541 233x -= (6)121 146x x -+-= (7)14 (23)122x x --- = (8)13 225 x x x ---=- 4、长方形的周长是4米,长宽之比为3:2,求长方形的长和宽。 5、某班共50人,植树节那天种树,男生每人种了2棵树,女生每人种一棵,发现一共种了80棵树,问这个班男女共多少人? 6、甲、乙两地相距162千米,甲、乙两地各有一车,甲车速度每小时48千米,乙车速度每小时60千米, (1) 两车同时相向而行,多长时间相遇? (2) 两车同时背向而行,多长时间相距270千米? 两车同时同向而行,由乙车追甲车,多长时间追上?

初中数学全册教材知识梳理(表格版)

初中数学全册教材知识梳理(详细版) 第一单元数与式第1讲实数 知识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关键点拨及对应举例 1.实数(1)按定义分(2)按正、负性分 正有理数 有理数 0 有限小数或正实数 负有理数无限循环小数实数 0 实数 正无理数负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1)0既不属于正数,也不属于负 数. (2)无理数的几种常见形式判断: ①含π的式子;②构造型:如 3.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多 个0)就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③开方开不尽的数:如,;④三角 函数型:如sin60°,tan25°. (3)失分点警示:开得尽方的含根 号的数属于有理数,如=2,=-3, 它们都属于有理数. 知识点二:实数的相关概念 2.数轴(1)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特征: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数轴右边的 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例: 数轴上-2.5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是2.5. 3.相反数(1)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 (2)代数意义:a、b互为相反数 a+b=0 (3)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到原 点的距离相等 a的相反数为-a,特别的0的绝对 值是0. 例:3的相反数是-3,-1的相反数 是1. 4.绝对值(1)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2)运算性质:|a|= a (a≥0); |a-b|= a-b(a ≥b) -a(a<0). b-a(a<b) (3)非负性:|a|≥0,若|a|+b2=0,则a=b=0. (1)若|x|=a(a≥0),则x=±a. (2)对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非 负数. 例:5的绝对值是5;|-2|=2;绝对 值等于3的是±3;|1-|=-1. 5.倒数(1)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的倒数为 1/a(a≠0) (2)代数意义:ab=1a,b互为倒数 例: -2的倒数是-1/2;倒数等于它本 身的数有±1. 知识点三:科学记数法、近似数 6.科学记数法(1)形式:a×10n,其中1≤|a|<10,n为整数 (2)确定n的方法:对于数位较多的大数,n等于原数 的整数为减去1;对于小数,写成a×10-n,1≤|a|<10, n等于原数中左起至第一个非零数字前所有零的个数(含 小数点前面的一个) 例: 21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1× 104; 19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9× 105;0.000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