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奇人刘文典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三十七》文言文阅读答案韩思彦,字英远,邓州南阳人游太学,事博士谷那律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三十七》文言文阅读答案韩思彦,字英远,邓州南阳人游太学,事博士谷那律

帝降诏书表扬。出使并州,刚好遇上有强盗杀了人,凶 手的姓名没有确定。一个醉了酒的胡人因怀里藏着刀子 且衣服上沾有血迹,(被捕后)经讯问拷打已经认了罪。 韩思彦怀疑案情不实,每天早上召集数百名儿童,晚上 放出去,这样做了多次。于是问儿童道:“你们出去后, 有人向你们打探情况吗?”儿童们都说:“有。”就将 那人抓来审问,终于抓住真凶。
俄出为江都主簿,又徙苏州录事参军。罢,客汴州。 张僧彻者,庐墓三十年,诏表其闾,请思彦为颂,饷缣 二百,不受。时岁凶,家窭②甚,僧彻固请,为受一匹, 命其家曰:“此孝子缣,不可轻用。”上元中,复召见。 思彦久去朝,仪矩梗野,拜忘蹈舞,又诋外戚擅权,后 恶之。中书令李敬玄劾奏思彦见天子不蹈舞,负气鞅鞅, 不可用。时已拜乾封丞,故徙硃鸢丞。迁贺州司马,卒。
后太后①昼见,劝帝修德答天谴。帝让中书令李义 府曰:“八品官能言得失,而卿冒没富贵,主何事邪?” 义府谢罪。司农武惟良擅用并州赋二百万缗,思彦劾处 死,武后为请而免。义府与诸武共谮思彦,出为山阳丞。
初,尉迟敬德子姓陷大逆,思彦按释其冤,至是赠黄金 良马,思彦不受。至官阅月,自免去,放迹江、淮间。 久之,补建州司户参军。帝召问:“不见卿久,今何官 邪?”思彦泣道所以然。帝谓宰相:“此亦太屈。”复 召为御史。
彦依法查明其中冤情。昭雪后的他们感恩戴德,赠送黄 金良马,韩思彦拒不接受。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巡察剑南,益州高赀兄弟相讼,累年不决,思彦 敕厨宰饮以乳。(5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彦久去朝,仪矩梗野,拜忘蹈舞,又诋外戚擅 权,后恶之。(5 分) 答案 4.C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此 题,可采用联想推断法、语言结构推断法、辨析词性推 断法、语法分析推断法等。C 项中的“让”应为“责备” 的意思。 5.C 本题从分析人物品质的角度考查筛选信息的能 力。①是说高宗对韩思彦的赏识;⑤是说韩思彦的清廉; ⑥是说韩思彦对邓恽的敬重。②③④均表示韩思彦的恪 尽职守。 6.B 本题重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 能力。B 项,从原文看,“请韩思彦做颂文,赠缣二百 匹”的是张僧彻,而并非皇帝。

高考现代文阅读理解试题汇编1

高考现代文阅读理解试题汇编1

高考现代文阅读理解试题汇编1高考现代文阅读理解试题汇编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赤子真情刘文典刘文典,1889年生,安徽合肥人,原名文聪,字叔雅。

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安徽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任教,因学问高深,为人狂、傲、怪,但不失赤子之情而闻名学界。

1929年,刘文典任安徽大学校长兼文学院长。

掌握大权不久的蒋介石,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安徽大学视察。

刘文典则冷冷地掷出一句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责难他纵容学生闹事,责令他交出肇事学生,并传唤刘文典到南京悔过。

刘文典一肚子怨气:我刘叔雅并非贩夫走卒,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就去!我师承章太炎、刘师培、陈独秀,参加同盟会,曾任孙先生秘书,声讨过袁世凯,蒋介石一武夫罢了,能奈我何!面见蒋介石时,他顶撞道:你是总司令就应该带好你的兵,我是大学校长,学校的事由我来管。

蒋介石说:你这校长怎么当的?不把你这学阀撤掉,就对不起总理的在天之灵!刘文典毫不相让:提起总理,我跟他在东京闹革命时,还不晓得你的名字呢!最终蒋介石以治校不严为由将刘文典当场羁押。

章太炎听说他面斥蒋介石的始末,想起三国祢衡击鼓骂曹的典故,大为振奋,抱病提笔,送给学生一副对联:养生未羡嵇中散,疾恶真推祢正平。

九·一八后,广东军阀陈济棠准备反蒋,借刘文典骂蒋之名,重金聘他去广东。

刘文典识破陈济棠的用心,感叹说:日寇侵华,山河破碎,国难深重,理应团结抗日,怎能置大敌不顾,搞什么军阀混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坚决退还礼金。

卢沟桥事变后,平津相继沦陷,日本人多次延请滞留北平的刘文典出任伪职,他均严词拒绝,为此惹怒日本当局,其住宅连遭日军搜查。

在日寇面前,日语流利的他以发夷声为耻,他说:国家民族是大节,马虎不得,读书人要懂得爱惜自己的羽毛。

之后,他不再讲日语。

刘文典学贯中西,博大精深,但他恃才傲物,狷介无比。

在北大,刘文典讲《庄子》,第一句都是:《庄子》嘛,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学生问他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刘文典感慨:古今以来,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

《刘文典:真名士自狂狷》阅读附答案

《刘文典:真名士自狂狷》阅读附答案

《刘文典:真名士自狂狷》阅读附答案民国学界的狂人甚多,但是即使在这么多狂人当中,刘文典也排得上号。

刘文典是国内研究《庄子》的权威,在他开设的“《庄子》研究”课上,他有一句经典的开场白:“《庄子》我是不太懂的!”那些初来乍到的同学一听,都想这位老先生没传说中那么倨傲啊,这不是挺谦虚的吗?但刘文典接下来的话就让人大跌眼镜了:“那也没有人懂!”刘文典一生引以为豪的学问并不止《庄子》研究一门,在联大时,他还讲过元好问、吴梅村的诗,并且放出大话:“这两位诗人,尤其是梅村的诗,比我高不了几分。

”当然,刘文典最当仁不让的是他在校勘学方面的成就,他对其子刘平章说:“我的名呢,就是在校勘学方面可以留名五百年,五百年之内可能没有人超过我。

”代表刘文典校勘最高成就的《淮南鸿烈集解》和《庄子补正》,至今仍然是研究《淮南子》和《庄子》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

不过,刘文典能够狂出全国性的名声,最关键还在于1928年他对蒋介石的冲冠一怒。

时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到安庆巡视,为了表示对教育的重视,蒋介石一到安庆就派人向刘文典传话,准备到安庆大学“训话”。

但是这个刘文典竟然以一句“大学不是衙门”拒绝了蒋介石到校“训话”的要求。

其实,刘文典还有很多不狂的时候。

刘文典在国学研究时抱着一种非常虔诚的心态。

刘文典在点校《淮南子》时,曾致信胡适道:“弟目睹刘绩、庄逵吉辈被王念孙父子骂得太苦,心里十分恐惧,生怕脱去一字,后人说我是妄删;多出一字,后人说我是妄增;错了一字,后人说我是妄改,不说手民弄错而说我之不学。

所以非自校不能放心,将来身后虚名,全系于今日之校对也。

”校勘《淮南子》需要查阅《道藏》典籍,刘文典听说北京白云观里珍藏有明朝正统年间刊印的《道藏》一部,于是托朋友帮忙住进白云观,得以翻看此典。

他在白云观潜心翻检《道藏》,足不出户,茶饭不思、寝食难安,以致患上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后养息调理了半年方才渐渐好转。

刘文典将“一字之微,征及万卷”作为自己校勘的格言。

湖南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湖南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湖南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错刀梁重懋那块和田玉在懒龙的手上把玩了三年,终于,他选择了一个春雨绵绵的清晨开刀了。

一开刀,不得了,小刀剔玉,如玉女临浴,那个揉啊,那个搓啊,那个捻粉,那个挑刺,足足一年,终于把石头雕成了“牧童玉笛”。

懒龙是同行给的雅号。

作为雕玉艺人,他不把还没雕的玉叫玉,而是叫石头。

很多人都请他雕玉。

但他是最不轻易动刀的,不是没有好石,也不是别人给不起工钱,总之,他接了人家的石头,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三五年,有灵感了才动刀。

请懒龙雕玉的人都知道他的性子,要么不请他,请了就由着他。

若是不懂得他的脾气,催他或是三番五次跑到他的碧玉山庄里看,他会把石头拿出来退给你,“失敬!失敬!鄙人是一条懒虫,耽误不得贵人的时间!”懒龙雕玉的工钱有贱有贵。

贱的,只一句好话,或者随手拿出一些碎银就能打发。

贵的,贵得吓人。

当年汇总钱庄的李掌柜就拿过一块上好的翡翠让他雕,他瞟了几眼说:“这石头不错!”话才出口,伸出了一个巴掌。

一个巴掌代表什么?就是五根金条。

后来李掌柜得了懒龙雕的那尊玉麒麟后,钱庄的生意如日中天,爆得很。

一日,李掌柜一个老朋友造访,见了那尊玉麒麟,竟然出了百两黄金要他转让。

李掌柜经不起重金的诱惑,拱手相让了。

尔后,他的钱庄却如快要落山了的日头,再怎么托也托不起来了。

懒龙知道后只说了一句:“老虎非要爬上树去吃一块腐肉,不摔死才怪!”“牧童玉笛”的石头是一个米商拿来的,接石头的时候,懒龙没伸手指也不打凭条,懒龙只笑了笑,米商也只笑笑,拱拱手走了。

这米商叫农田,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名字,可不知是因了他名字的相生还是什么,生意做得一直顺手。

《刘文典:真名士自狂狷》阅读附答案

《刘文典:真名士自狂狷》阅读附答案

《刘文典:真名士自狂狷》阅读附答案刘文典:真名士自狂狷潘剑冰民国学界的狂人甚多,然而即便在这么多狂人之中,刘文典也排得上号。

刘文典是国内钻研《庄子》的权威,在他开设的“《庄子》钻研”课上,他有一句经典的开场白:“《庄子》我是不太懂的!”那些初来乍到的同窗一听,都想这位老先生没传说中那末倨傲啊,这不是挺谦虚的吗?但刘文典接下来的话就让人大跌眼镜了:“那也没有人懂!”刘文典一辈子引以为豪的学问并不止《庄子》钻研一门,在联大时,他还讲过元好问、吴梅村的诗,并且放出大话:“这两位诗人,尤其是梅村的诗,比我高不了几分。

”固然,刘文典最义不容辞的是他在校勘学方面的成绩,他对其子刘平章说:“我的名呢,就是在校勘学方面可以留名五百年,五百年以内可能没有人超过我。

”代表刘文典校勘最高成绩的《淮南鸿烈集解》和《庄子补正》,至今依然是钻研《淮南子》和《庄子》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

无非,刘文典能够狂出全国性的名声,最症结还在于1928年他对蒋介石的冲冠一怒。

时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到安庆巡查,为了表示对教育的注重,蒋介石一到安庆就派人向刘文典传话,筹备到安庆大学“训话”。

然而这个刘文典居然以一句“大学不是衙门”拒绝了蒋介石到校“训话”的请求。

其实,刘文典还有良多不狂的时候。

刘文典在国学钻研时抱着一种无比忠诚的心态。

刘文典在点校《淮南子》时,曾致信胡适道:“弟目击刘绩、庄逵吉辈被王念孙父子骂得太苦,心里十分恐惧,生怕脱去一字,后人说我是妄删;多出一字,后人说我是妄增;错了一字,后人说我是妄改,不说手民弄错而说我之不学。

所以非自校不能放心,将来身后虚名,全系于今日之校订也。

”校勘《淮南子》需要查阅《道藏》典籍,刘文典据说北京白云观里收藏有明代正统年间刊印的《道藏》一部,因而托朋友帮忙住进白云观,得以翻看此典。

他在白云观潜心翻检《道藏》,足不出户,茶饭不思、寝食难安,以至患上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后养息调节了半年方才慢慢好转。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阅读答案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阅读答案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4题。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铁凝(1)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市度过了第一个冬天。

这是一个多雾的冬天,不知什么原因,这座城市在冬天常有大雾。

城市因为有了雾,会即刻实在地不知所措起来。

路灯不知所措起来,天早该大亮着,灯还大开着;车辆不知所措起来,它们不再是往日里神气活现的煞有介事,大车、小车不分档次,都变成了蠕动,城市的节奏便因此而减了速;人也不知所措起来,早晨上班不知该乘车还是该走路,此时的乘车大约真不比走路快呢。

(2)我在一个大雾的早晨步行着上了路,我要从这个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

我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巷一步步走着,我庆幸我对这走的选择,大雾引我走进了一个自由王国,一切嘈杂和一切注视都被阻隔在一米之外,一米之内才有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气派,这气派使我的行走不再有长征一般的艰辛。

(3)为何不作些腾云驾雾的想像呢?假如没有在雾中的行走,我便无法体味人何以能驾驭无形的雾。

一个“驾”字包含了人类那么多的勇气和主动,那么多的浪漫和潇洒。

雾能被你步履轻松地驾驭,这时你驾驭的又何止是雾?你分明在驾驭着雾里的一个城市,雾里的一个世界。

为何不作些黑白交替的对比呢?黑色也能阻隔嘈杂和注视,但黑夜同时也阻隔了你注视你自己。

只有大雾之中你才能够在看不见一切的同时,清晰无比地看见你的本身。

(4)于是这阻隔、这驾驭、这单对自己的注视就演变出了你的得意忘形。

你不得不暂时忘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的人间训诫,你想到的只有走得自在,走得稀奇古怪。

(5)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他一个老太太赶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双膝一弯,两手一背——老头走路是两条腿的僵硬和平衡;走他一个小姑娘上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走他一个秧歌步:胳膊摆起和肩一样平,进三步退一步;走个跋山涉水,走个时装表演,走个青衣花旦,再走一个肚子疼。

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舞起双手倒着一阵走,正着一阵走,侧着一阵走。

魔术师的报复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

魔术师的报复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

魔术师的报复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魔术师的报复(加拿大)斯蒂芬·里柯克“女士们,先生们,”魔术师说,“现在大家看清了,这块布里什么也没有,接下来我要从里面变出一缸金鱼来。

说变就变!”全场的观众纷纷赞叹:“噢,太妙了!他是怎么变出来的?”可是坐在前排的那个机灵鬼却不以为然。

他用不小的声音对他周围的人说:“鱼——缸——早——就——藏——在——他——衣——袖——里——啦!”周围的人向机灵鬼会心地点头致意,说:“噢,那当然。

”结果,全场的人都交头接耳地说:“鱼——缸——早——就——藏——在——他——衣——袖——里——了。

”“我的下一个魔术是举世闻名的印度斯坦环,”魔术师说,“你们可以看出,这些环是明显分开的,我只要敲一下,它们就会串连起来(叮当,叮当,叮当)——说变就变!”全场响起一片激动的嗡嗡声,可很快又听见那个机灵鬼低声说:“他——袖——子——里——肯——定——藏——着——另——外——套——环。

”观众们再一次点头并交头接耳:“那——套——环——他——早——就——藏——在——袖——子——里——啦。

”魔术师开始皱眉头了,脸色阴沉起来。

“现在,”他接着说,“我要表演一个最有趣的魔术,我将从一顶帽子里变出鸡蛋来,想变多少就有多少。

有哪位先生愿行行好,把帽子借给我用一下吗?啊,谢谢您——说变就变!”他从帽子里变出十七个鸡蛋来,有那么三十五秒钟观众们开始认为他妙不可言了。

可接着那个机灵鬼又在前排悄悄说开了:“他——衣——袖——里——藏——着——好——几——只——母——鸡——哩!”变鸡蛋的魔术就这么砸了。

每一个魔术都是这样收场。

那个机灵鬼揭穿了所有的奥秘,他悄悄告诉大家魔术师的袖子里不仅藏有环、母鸡和金鱼,而且还藏有几副扑克牌、一大条面包、一个玩具摇篮车、一只活的荷兰猪、一枚五十分的钱币和一把逍遥椅哩。

魔术师的名望很快降到了零点以下,在晚会即将结束的时候,他作了最后一次努力。

中国人的姓与名现代文阅读答案

中国人的姓与名现代文阅读答案

中国人的姓与名现代文阅读答案现代文阅读答案(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的姓与名余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就产生了姓氏。

在关永礼先生所著的《中国姓氏文化》一书中讲到,许多欧美国家名前姓后的姓氏构成方式,迟至中世纪才产生并传承下来。

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在14世纪左右才普及兴盛,而且多由中国传入。

日本则更晚,1876年才颁布《平民必称姓氏、名字义务令》,普遍推行姓氏制度,改变了此前只有贵族、武士、神职官员才享有姓氏的历史。

而细致考究下来,“姓”的来历要比“氏”更古老。

“姓”字是由“女”字和“生”字组成的,《说文解字》解释:“姓,人所生也。

”远古的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就代表了一个人母系血统,一个始祖母所生的后代即为同姓。

中国的古姓中大多都有“女”字偏旁,如姬、姜、嬴、姒、妫、姚等,也正反映了“姓”和母系血统的密切关系。

远古的人们把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于某种神秘的自然力量。

比如在周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母姜嫄因踩了熊的脚印而生了后稷,因此周人以熊为图腾,并姓姬,甲骨文“姬”字的右半部,就是熊的脚印的象形。

而在商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母简狄因吞食了燕子蛋而生了契,所以商人就以鸟为图腾,并姓子,子就是卵或蛋的意思。

如果说,“姓”是来自母系,那么“氏”就是来自男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繁衍,男性在生产和战争中的优势不断凸显,氏族群体中出现了强有力的男性首领,他们要对自己率领的群体用某种称号作出区分,这就是“氏”的来历。

最初的氏,是这个氏族男性首领的称呼。

战国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许多贵族降为平民。

原本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立氏,随着士和平民地位、权力的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

氏已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人们在交往中互相称名称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氏只剩下了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没有了贵贱之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奇人刘文典阅读答案
民国奇人刘文典
鲁先圣
刘文典是一位长期被历史忽略的国学大师,作为当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和研究庄子的专家,他的思想学问博大精深。

他“二十岁就名满大江南北”,极具传统士大夫的傲骨,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总是一副“狂生”模样。

他师承刘师培、章太炎,结交胡适、陈寅恪,瞧不起闻一多、沈从文,追随过孙中山,营救过陈独秀,驱赶过章士钊,痛斥过蒋介石。

刘文典是研究《庄子》的专家,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自古以来只有两个半人懂庄子,一个是庄子,另一个他没说,半个则是他本人。

这话可以与南朝诗人谢灵运的“才高八斗”论相媲美。

当年的谢灵运也是心高气傲的人,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

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
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两人的高傲简直如出一辙啊!
刘先生最经典的怪诞故事发生在1928年他任安徽大学校长时期。

安大闹学潮,蒋介石来安庆视察。

蒋介石看他外表邋里邋遢,就问:“你就是刘文典吗?”刘文典不高兴地反问:“你就是蒋介石吗?”蒋介石命令他惩办罢课学生。

他说:“我这里只有教师学生,不知道谁是共产党。

你是总司令,应该带好你的兵;我是大学校长,学校的事由我负责。

”蒋介石非常气愤,严厉指责刘文典没有尽到管束学生的责任。

刘文典毫不退让地指着蒋介石的鼻子说:“你是军阀!”奋勇扑上来要打蒋介石。

被拉开以后,蒋介石不得不自下台阶骂道:“真是个疯子!”
一直研究古典文学的刘文典最瞧不起新文学运动。

因此,因为新文学白话小说的成就驰名国内被聘任为教授的沈从文,遭到刘文典的公开侮辱和蔑视。

刘文典公开质问:“他沈从文有什么资格当教授?”并在课堂上说:“要讲教授嘛,陈寅恪可以值一块钱,我刘文典一毛钱,沈从文那教授只能值一分钱。

”昆明遭日军空袭时,刘文典和学生一起护卫着陈寅恪向防空洞奔跑,看到沈从文也匆匆地跑,他当众大骂:“我被炸死了,就没人给学生讲庄子了,你沈从文跑什么跑!”幸亏年轻的沈从文很有涵养,不与他计较,假装没有听见地赶快躲开,不然,他恐怕是免不了年轻人的一顿拳脚的。

1943年,联大中文系代主任闻一多决定将刘文典解聘。

因为刘文典擅自离校,到云南普洱县的磨黑呆了半年。

原因是他喜欢抽鸦片,而磨黑产上好鸦片。

当地的朋友知道他的爱好,就邀请这位大学者去。

他自作主张地一口应承,只跟少数人打了个口头招呼就丢下课程走了,而且乐而忘返,一去半年不回。

更加匪夷所思的是,他平时上课都是边吸鸦片边讲,还要求校方给他安排一个杂役提着茶壶随时为他加水,影响很坏,深为师生诟病。

闻一多坚决主张不再聘用,语言学家王力为他讲情,说老先生从北平随校南迁,还是爱国的。

闻一多发怒道:“难道不当汉奸就可以擅离职守,不负教学责任吗?”
民国时期的中国文坛上怪人奇人很多,但是毫无疑问,刘文典先生是数得着的一个人物。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刘文典认为自古以来只有两个半人懂得庄子,庄子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是自己的恩师,半个是自己。

这种说法既表现出刘文典的自负,同时也体现出他对老师的尊敬。

B.安大闹学潮,刘文典面对蒋介石的指责,毫不退让,破口大骂,甚至要与蒋介石动粗。

从这一点来看,刘文典对蒋介石的黑暗统治已是深恶痛绝,甚至到了忍无可忍的程
C.研究古典文学的刘文典瞧不起白话文运动,将这种怨气自然就撒在写白话小说的沈从文身上,只不过沈从文涵养深厚,对此不大在意。

D.刘文典做事往往率性为之,为吸食上好鸦片,到云南普洱县的磨黑呆了半年,这引起了闻一多的强烈不满,执意要解聘他。

E.本文摘取了刘文典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了他非同寻常的一些事迹,表现了他“荒唐怪诞”的性格特征。

(2)刘文典“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总是一副‘狂生’模样”,他的“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举例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第2段中,作者为什么要介绍南朝诗人谢灵运的情况?(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刘文典的一些做法,闻一多非常不满,坚决主张不再聘用。

你对闻一多先生的做法有什么看法?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

(8分)
12.(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A项,“另一个是自己的恩师”脱离原文,没有依据,后面“也体现出他对老师的尊敬”没有着落;B项,“对蒋介石的黑暗统治已是深恶痛绝”也是想当然,与原文不符;D项,“到云南普洱县的磨黑呆了半年”只是引起闻一多强烈不满的一个原因。

答案: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

(2)解析:本题考查从原文中筛选信息并整合归纳的能力。

要找出“狂”的表现,必须找准相关区域,然后进行归纳概括。

答案:①做学问自视清高。

认为天下懂庄子的除了庄子本人外实在太少;研究古典文学,蔑视新文学运动。

(2分)②面对强权有铁骨铮铮。

安大学潮时与位高权重的蒋介石发生冲突,差点儿同他动粗。

(2分)③授课不拘常规。

讲课时边
吸鸦片边讲,还要求校方给他安排一个杂役提着茶壶随时为他加水。

(2分)
(3)解析:本题考查对传记的表现手法的理解分析能力。

在第2自然段,作者写到刘文典研究古典文学,尤其《庄子》,引用了他的“两个半庄子”的说法,同时拿谢灵运与之比较,说服力非常强。

答题时,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①谢灵运才高八斗,心高气傲,狂妄自大,与刘文典的恃才傲物,品格相似;(2分)②谢灵运的诗篇竞相抄录,其文学才能得到宋文帝的赏识,从侧面反衬出刘文典怀才不遇的孤高性情;(2分)③作者以谢灵运与刘文典类比,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

(2分)
(4)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

答题时,要联系文本,结合实际理解分析。

闻一多执意不再聘用刘文典,对于此事,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一)不同意闻一多的做法。

(2分)刘文典的“狂”是他精神上的独立,他不依附任何权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是一种对权贵的蔑视,是一种对尊严的坚守。

人人身上都可能有瑕疵,我们不能一叶障目,要多看其积极的一面。

(6分)
(示例二)同意闻一多的做法。

(2分)刘文典的“狂”虽然有
其真才实学、捍卫独立和尊严的一面,但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特别是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要坚守心灵的一片净土,不应因自身的嗜好而受人诟病。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