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查房00教学文案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查房.doc00

新生儿黄疸查房记录疾病介绍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2天后,肉眼就可以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256umol/L属正常范围,此黄疸即为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可以有以下情况: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205-256umol/L;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5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
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引起的。
因为新生儿不需要那么多的红细胞。
红细胞被破坏的代谢产物就是胆红素,如果胆红素太高,即“高胆红素症”,会引起黄疸。
一般胆红素分为直接型与间接型,直接型胆红素主要是肝脏胆道的问题所致;间接型的黄疸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使胆红素太高,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常称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出现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
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病人基本情况介绍XXX,男,6天,因发现皮肤黄染3天,化验单提示:总胆红素为292.13umol/L,间接胆红素284.10umol/L而入院。
入院时情况:T37.0℃P145次/分R46次/分wt3450g患儿口唇红润,四肢温暖,各原始反射可,全身皮肤重度黄染,手掌及足掌见黄染,前囟张力不高,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正常,双肺呼吸音轻,心律齐,肝肋下1.5cm,剑突下2cm可扪及,脾未触及,吃奶好,无吐奶、呛奶,二便正常。
入院护理评估患儿于2011-11-24入院,2011-11-24采集病史,患儿父亲陈述病史。
入院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治医生:XXX 责任护士:XXX患儿胎龄足月,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3450g,出生时Apgar评分不详,出生后配方奶喂养,无吐奶、呛奶,已排大、小便。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教学课件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
监测胆红素指数: 每日用黄疸监测仪检测皮 肤黄疸指数,分别检测新生儿额部、面颊及 胸前部三个位置的皮肤黄疸指数, 取其平均 值, 若出生后1天内皮测指数接近5mg/dl, 2 天内相近10mg/dl, 3天后接近12.9mg/dl 或早产儿近乎15mg/dl者, 则给予早期干预, 并密切监测黄疸进展情况, 必要时静脉采血 测血清胆红素浓度, 判断有无高胆红素血症, 存在者则作进一步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3) 酶诱导剂:常用苯巴比妥,剂量: 5——6mg/kg/日
(4)输适量的血浆和白蛋白等; (5) 提早喂养和保持大便通畅。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3 保护肝脏, 不使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 4 控制感染 准确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5 纠正酸中毒、缺氧、低血糖等。
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其增高的生理范围随日龄而异。
24h 48h内 72h内及以后(mg/dl)
足月儿 <6
<9
<12.9
早产儿 <8
<12
<15
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都在正常范围。尿 中无胆红素或过多的尿胆原,肝功能正常。但个别 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4μmol/L(12mg/dl) 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 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
增加喂养次数: 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时, 即 增加喂养次数, 鼓励及指导母乳喂养, 每日 不少于6~8次, 两奶之间适当补充温热葡萄 糖水, 以增加大小便次数, 从而加速胆红素 的排泄。
每日用黄疸监测仪检测皮肤黄疸指数分别检测新生儿额部面颊及胸前部三个位置的皮肤黄疸指数取其平均值若出生后1天内皮测指数接近5mgdl2天内相近10mgdl3天后接近129mgdl或早产儿近乎15mgdl者则给予早期干预并密切监测黄疸进展情况必要时静脉采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判断有无高胆红素血症存在者则作进一步治疗
新生儿胆汁淤积黄疸迁延性护理查房

新生儿胆汁淤积黄疸迁延性护理查房
背景介绍
新生儿胆汁淤积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早产儿中更为常见。
这种疾病会导致新生儿皮肤和眼睛发黄,需要及时的护理和治疗。
护理目标
- 及时发现新生儿胆汁淤积黄疸的症状和体征
- 提供合适的护理和支持,以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恢复
- 教育家长和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有效地参与到新生儿的护理中
查房内容
1. 身体检查:
- 观察新生儿的皮肤和眼睛是否有黄疸的表现,记录黄疸的程度
- 检查新生儿的肝脾是否肿大
- 观察新生儿的粪便颜色,检查是否有白色或灰白色粪便的情况
2. 护理措施:
- 保持室温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 给予新生儿足够的母乳喂养,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 避免使用药物或化学物质,以免加重新生儿的肝脏负担
- 定期更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 避免暴露在阳光下,以免加重黄疸
3. 家长教育:
- 向家长解释新生儿胆汁淤积黄疸的原因和症状
- 教育家长如何观察新生儿黄疸的变化,并及时就医
- 提供正确的喂养知识,帮助家长合理安排新生儿的饮食
注意事项
- 新生儿胆汁淤积黄疸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如果发现黄疸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 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环境整洁和安静,避免感染和刺激
- 定期记录新生儿的体温、体重、黄疸程度等指标,以便及时评估治疗效果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措施和查房内容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

如何诊断新生儿黄疸?
如何诊断新生儿黄疸?
检测总胆红素水平 观察新生儿的皮肤和眼睛是否有黄疸
如何诊断新生儿黄疸?
检查新生儿的粪便是否有胆红素
查房前的准备
查房前的准备
确认新生儿出生时间、母亲产时情况和 ?
查房的步骤
查房的步骤
观察新生儿的皮肤和眼睛是否有黄疸 询问母亲有无乳汁分泌问题
查房的步骤
总结
总结
黄疸是新生儿较为常见的生理现象,但 需要重视,及时处理。 对于新手父母来说,了解正确的护理方 法至关重要,尤其是喂养和避免孩子受 到光线刺激等方面。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检查新生儿大小便情况 检测新生儿总胆红素水平
查房的步骤
判断新生儿是否需要治疗 告知家长需要继续观察孩子
查房的步骤
对家长进行宣讲,教授正确的喂养方式 和黄疸护理方法
护理和治疗
护理和治疗
给予足够的母乳喂养,并保障母婴良好 情绪 避免新生儿受到光线的刺激
护理和治疗
如需要治疗,可采用药物光疗等方法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
目录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如何诊断新生儿黄疸? 查房前的准备 查房的步骤 护理和治疗 总结
什是新生儿黄疸?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黄疸是一种生理现象,出现在新生儿身 上,主要由于新生儿黄疸素的代谢能力 不如成人,以及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溶血 等原因导致的。 如果新生儿黄疸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 致认知障碍和神经系统问题。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成因
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成因包括胆红 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 碍以及胆汁排泄障碍等。
生理性黄疸特点与表现
特点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现象 ,通常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引起的暂时性黄疸。
表现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 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 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 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用药后评价
评价药物疗效,观察黄疸消退情况 ,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换血治疗护理配合
01
02
03
换血前准备
备齐换血所需物品,如血 液、注射器、输液器等, 严格无菌操作,检查血液 质量。
换血中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 化,注意有无输血反应、 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及 时报告医生处理。
换血后护理
观察黄疸消退情况、有无 并发症发生,记录换血结 束时间,做好交接班工作 。
定期检测水电解质指标,及时发现并纠正水电解 质紊乱。
营养支持
对于不能进食或进食困难的患儿,应给予静脉营 养支持,以保证患儿的营养需求。
05
康复期管理与随访安排
康复期患儿生活指导
喂养建议
鼓励母乳喂养,按需哺乳。如母乳不足或无法母乳喂养,可选择 合适的配方奶。
日常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防止感染。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及性 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根据患儿的黄疸消退情况、生长发育状况及神经系统发育情 况等进行综合评估。
改善建议
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医生会给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如加强 营养、进行康复训练等。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 为患儿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儿科护理查房生儿黄疸讲课课件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
患儿出生后早期出现黄疸,且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考虑为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可能原因是母子血型不合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引发黄疸。
病因分析
采取蓝光照射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对症治疗,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缓解症状。
治疗方案
新生儿黄疸症状需引起足够重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关键。
换血疗法
当光照疗法无效时,可考虑换血治疗,以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光照疗法
通过蓝光照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轻黄疸症状。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可适当使用肝酶诱导剂、白蛋白等药物治疗。
05
CHAPTER
案例分享与讨论
患儿情况
患儿小华,男,出生后第3天出现皮肤黄染,持续加重,伴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
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而导致的正常现象,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生理性黄疸
由于疾病或某些药物引起的黄疸,需要及时治疗,以免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
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无法有效代谢胆红素,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病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溶血、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等疾病或某些药物引起的黄疸。
家长提问
新生儿黄疸是否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专家解答
一般情况下,生理性黄疸不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但是病理性黄疸可能会对宝宝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需要及时治疗。
01
02
03
04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母乳喂养
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喂养,不要过度喂养或饥饿。
按需喂养
确保喂养器具和食物的卫生,避免宝宝摄入不洁食物。
注意饮食卫生
向家长普及新生儿黄疸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黄疸的原因、治疗和护理方法。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查房

入院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护士长:下面由张佳靓介绍一下护理诊断及目标、
张佳靓: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2.患儿喂养困难:与患儿吸允能力差,摄入不足有关
C。喂奶时要移去并观察就是否有分泌物或眼结膜炎。D、至少每日更换一次眼罩。
2。 维持体温得恒定:因热光线易使体温上升造成人为得发热。A。如体温升高时则暂关闭灯光,如此体温会很快下降。B。每2-4小时测量1次体温。C、最好有空气调节设备,保持箱内温度在29—32℃。D、勿使温度计盲接暴露于灯光下。
3。 适时变换患儿体位,每2小时翻身1次。
(5)进行蓝光疗法治疗:蓝光能促进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及尿液排出,对血清胆红素在221—256umol/L以上者,可采用420—470um波长得蓝光照射。
(6)光疗得护理
1检查双面蓝光灯管,保证每根灯管蓝光亮度,擦净灯管污迹及灰尘。
2将箱内温度调至32℃,水箱内注满灭菌用水,注水量以水箱刻度为准,使湿度维持在50%-60%。
3向家长说明皮肤暴露面积增大,可增加光疗效果,征求家长意见后,给患儿剃光头发。清洁患儿皮肤,修剪指甲,戴黑色眼罩,用窄尿布保护会阴,双足跟及双踝关节包棉球保护,避免擦伤。
4光疗过程中尽量让患儿身体各部位裸露,加强巡视,当患儿身体移至床周边时,及时将患儿移至床中央区以保证光疗效果。
5每次喂奶后半小时内,给予侧卧位,增加巡视次数,防止发生窒息。如果患儿有溢奶发生,及时清除玻璃床上得奶液,保持床得透明度。患儿每2小时更换1次尿布,防止尿液及大便溢出污染玻璃床、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范文模板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范文模板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听起来好像有点严肃,但其实咱们可以轻松聊聊这个话题。
想象一下,小宝宝出生时,脸上红扑扑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亮,但有时候没过几天,他们的皮肤就开始出现一些黄黄的斑点,这可让不少家长心里七上八下。
别着急,咱们来看看这黄疸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怎么照顾小宝贝,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康复。
黄疸其实是因为小宝宝的肝脏还不够成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这个胆红素可是一种正常的代谢产物,不用太紧张。
大多数情况下,黄疸都是轻微的,不用担心。
就是一个小小的提醒,告诉我们肝脏还在努力成长呢!所以,家长们也别着急,宝宝会慢慢好的。
小宝宝可爱得像个小天使,怎么能让这种小小的黄疸把咱们的心情打败呢?在查房的时候,护士姐姐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走进病房,笑脸相迎,给家长们的心里添点暖意。
她们仔细查看每个宝宝的情况,看看黄疸的程度,有时候她们还会用专业的仪器检测胆红素的水平,咕噜咕噜地给我们解释,听得我们是一头雾水,不过没关系,她们都说得特别简单易懂。
要是宝宝的黄疸很轻,护士们就会告诉我们,可以通过多喂奶来帮助宝宝排出胆红素。
哇,真是太好啦,妈妈们只要多给宝宝喂奶,宝宝就能开心地喝到“黄疸解药”,一举两得,多好呀!有时候黄疸会比较严重,这时候就要引起重视了,医生可能会建议光疗治疗。
想象一下,小宝宝躺在温暖的灯光下,像在享受阳光浴,真的挺可爱的。
护士们会认真地给宝宝准备好,确保他们舒舒服服的,还会给小宝宝准备好墨镜,哈哈,虽然他们看不见,但这画面真是太搞笑了。
别看小宝宝那么小,他们的抗压能力可不一般,很多宝宝在光疗下,照样能睡得香甜,真是让人忍不住想拍拍他们的小手。
说到护理,其实这是一门艺术,尤其是新生儿护理。
每个宝宝都像一颗小星星,发出自己的光芒。
我们要细心观察,记得每天记录宝宝的黄疸变化。
听说有的爸爸妈妈还会把这些记录做成小册子,等长大后给宝宝看,真是个贴心的主意呢!在照顾宝宝的时候,家长们也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笑一笑,生活就会更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黄疸查房记录疾病介绍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2天后,肉眼就可以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256umol/L属正常范围,此黄疸即为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可以有以下情况: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205-256umol/L;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5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
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引起的。
因为新生儿不需要那么多的红细胞。
红细胞被破坏的代谢产物就是胆红素,如果胆红素太高,即“高胆红素症”,会引起黄疸。
一般胆红素分为直接型与间接型,直接型胆红素主要是肝脏胆道的问题所致;间接型的黄疸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使胆红素太高,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常称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出现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
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病人基本情况介绍XXX,男,6天,因发现皮肤黄染3天,化验单提示:总胆红素为292.13umol/L,间接胆红素284.10umol/L而入院。
入院时情况:T37.0℃P145次/分R46次/分wt3450g患儿口唇红润,四肢温暖,各原始反射可,全身皮肤重度黄染,手掌及足掌见黄染,前囟张力不高,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正常,双肺呼吸音轻,心律齐,肝肋下1.5cm,剑突下2cm可扪及,脾未触及,吃奶好,无吐奶、呛奶,二便正常。
入院护理评估患儿于2011-11-24入院,2011-11-24采集病史,患儿父亲陈述病史。
入院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治医生:XXX 责任护士:XXX患儿胎龄足月,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3450g,出生时Apgar评分不详,出生后配方奶喂养,无吐奶、呛奶,已排大、小便。
患儿第一胎第一产,父母体健,否认孕期感染史,服药史,否认传染史及其他家族遗传史。
辅助检查:白细胞增高,红细胞降低,总胆红素增高,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
主要诊治过程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给予蓝光照射疗法,茵栀黄、香丹、水溶维生素对症治疗。
护理诊断与护理目标根据患儿的入院护理评估,制定如下护理诊断和护理目标。
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2.婴儿喂养困难与患儿吸吮能力差、摄入不足有关3.知识缺乏家长缺乏本病的并发症及护理知识。
护理目标:1.能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积极配合处理。
2.患病期间患儿能获得所需的营养和水分。
3.家长能说出本病的并发症及护理要点;焦虑减轻,恐惧消失。
护理计划与实施过程1.预防胆红素脑病(1)评估患儿黄疸程度、范围、进展及伴随症状。
(2)密切观察有无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黄疸迅速加重、拒食、吸吮力弱、嗜睡、肌张力减退、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暂停、心动过缓。
出现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抢救措施。
(3)合理喂养:通过刺激肠蠕动促进胎粪的排出,可建立肠道的新鲜菌群,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
(4)注意保暖:维持体温在36.0-37.0℃,以避免低体温时游离脂酸过高与胆红素竞争和白蛋白的结合。
(5)进行蓝光疗法治疗:蓝光能促进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及尿液排出,对血清胆红素在221-256umol/L以上者,可采用420-470um波长的蓝光照射。
(6)光疗的护理①检查双面蓝光灯管,保证每根灯管蓝光亮度,擦净灯管污迹及灰尘。
②将箱内温度调至32℃,水箱内注满灭菌用水,注水量以水箱刻度为准,使湿度维持在50%-60%。
③向家长说明皮肤暴露面积增大,可增加光疗效果,征求家长意见后,给患儿剃光头发。
清洁患儿皮肤,修剪指甲,戴黑色眼罩,用窄尿布保护会阴,双足跟及双踝关节包棉球保护,避免擦伤。
④光疗过程中尽量让患儿身体各部位裸露,加强巡视,当患儿身体移至床周边时,及时将患儿移至床中央区以保证光疗效果。
⑤每次喂奶后半小时内,给予侧卧位,增加巡视次数,防止发生窒息。
如果患儿有溢奶发生,及时清除玻璃床上的奶液,保持床的透明度。
患儿每2小时更换1次尿布,防止尿液及大便溢出污染玻璃床。
⑥每2小时测体温1次,有发热及时与医生联系,调低箱内温度。
光疗期间不定时喂入少量白开水并记录。
⑦做好换血准备的护理:换血疗法适于严重新生儿溶血症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
⑧按医嘱准确无误地输血浆或白蛋白:促进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
⑨按医嘱应用肝酶诱导剂:促进未结合胆红素的转化和排泄。
⑩协助医生做好预防低血糖、低体温、缺氧、感染、酸中毒的护理。
2.婴儿喂养困难(1)评估患儿的吸吮能力、呼吸状态。
(2)少量多次耐心喂养,吸吮能力差的患儿给予鼻饲。
(3)不能经口进食或入量不足者,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液量全日均匀分配,保证静脉通路通畅。
(4)详细记录出入量。
3.知识缺乏(1)评估患儿家长文化程度、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案。
(2)向家长讲解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并发症及护理知识。
(3)帮助家长了解病情,取得合作。
(4)对出现胆红素脑病者,向家长解释病后及早进行锻炼和智力开发,可减轻后遗症状。
知道家长对患儿进行智能的开发及引导,对有躯体、肢体运动障碍的患儿进行皮肤护理和肢体运动功能的训练,以改善其功能。
护理效果评估1.无并发症发生2.患病期间患儿能获得所需的营养和水分3.家长焦虑减轻查房要点1.常见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种类(1)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型、胎儿血型为A型或B型最多见。
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性溶血的发病率为11.9%。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2)感染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肝细胞功能受损而发生的黄疸。
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感染较为少见。
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为多见。
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3)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出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4)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
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71-513umol/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升高。
2.常见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1)胎便排出延迟:肝肠循环导致黄疸加重。
(2)缺乏正常菌群:直接胆红素经过胆道排到肠道,经过细菌的作用转变粪胆原排出体外,缺乏正常菌群影响胆红素排出导致黄疸加重。
(3)母乳喂养:母乳中葡萄糖醛酸酶活性高,胆红素在肠道的重吸收加强,使黄疸加重。
(4)药物:维生素K可以加重黄疸。
(5)新生儿溶血: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
体内的胆红素约80%是由衰老的红细胞破坏而形成的。
如果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胆红素激增,就会引起黄疸,少数新生儿ABO血型不合的小儿的黄疸可以表现为母乳性黄疸的病程变化。
(6)宫内感染。
(7)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
(8)婴儿感染综合征:由于胆管阻塞,胆红素不能排泄到小肠,使胆汁淤积在肝细胞或胆道内而引起黄疸。
这种疾病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伴有转氨酶的异常。
白便,肝大。
需要说明的是,好多家长不认识白便,在我们看来已经很明显的白陶土便家长依然认为是黄色大便,导致患儿病情延误。
第二,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发生障碍。
由于肝细胞炎症或肝细胞内缺少一种酶,或这种酶活力低,就不能很好排泄胆红素。
3.病理性黄疸诊断依据(1)黄疸在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程度重、发展快,血清胆红素>205umol/L或每日上升>85umol/L. (3)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或退而复现,并进行性加重。
(4)血清结合胆红素>256umol/L。
查房讨论蓝光疗法:1.蓝光疗法的原理:光源采用40W或20W蓝光、绿光或白色荧光灯管,有效波长420-470um,与患儿皮肤距离为33-50cm为宜,光疗总瓦数为200-400W。
可连续或间断照射,一般为24-72小时,照射时双眼用黑纸挡上、会阴用尿布挡上,其余部分暴露。
要求体温不超过38℃,并且直接胆红素不能超过267umol/L。
常见的副作用有:腹泻、皮疹。
不过腹泻有利于黄疸排泄,一般不需要处理。
停止光疗后皮疹可自然消退。
治疗原理: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
2.光疗的护理:医生会根据血清胆红素值及婴儿临床情况,来决定婴儿照光时间的长短。
入箱前的准备:①蓝光箱使用前需严密检查有无损坏,用时置于床旁。
②婴儿不穿衣服,使皮肤整个表面暴露于光中。
仅留尿布保护生殖器官,尤其男孩应防止阴茎勃起而疼痛。
③婴儿戴不透光眼罩保护眼睛,避免紫外线辐射造成视网膜受损。
覆盖眼睛时勿施加压力,以防角膜溃疡。
④将婴儿置于备好的蓝光箱中,与灯光的距离为50-70cm。
蓝光箱内温度为30-32℃适宜。
一般护理:①检查眼罩是否有松脱并注意观察。
A.眼睑是否闭拢。
B.勿固定过紧或加压。
C.喂奶时要移去并观察是否有分泌物或眼结膜炎。
D.至少每日更换一次眼罩。
②维持体温的恒定:因热光线易使体温上升造成人为的发热。
A.如体温升高时则暂关闭灯光,如此体温会很快下降。
B.每2-4小时测量1次体温。
C.最好有空气调节设备,保持箱内温度在29-32℃。
D.勿使温度计盲接暴露于灯光下。
③适时变换患儿体位,每2小时翻身1次。
④适当补充水分及热量。
A.因为婴儿会排绿色亮光之稀便而损失大量水分,加之血管扩张增加了2-3倍的无感水分的丧失及呼吸速度增加,需增加30-50%的水分摄取量。
B.由于每克水分蒸发约需消耗2.43kj的热量及增加代谢率,肠道传送速率加快又使牛奶吸收率降低,应防止热量不足。
C.由口或静脉注射供应足够液体的摄取。
D.两餐奶之间补充少量白开水。
E.每天尿比重低于1.015。
F.每天测1次体重,可检测水分丧失情况。
⑤按医嘱测量血清胆红素;因照蓝光后黄疸减轻,并不能反映血清胆红素浓度。
A. 抽血时应将照光灯关掉,以排出假性胆红素浓度的可能性。
B.待光疗停止后,在4小时内再测量血清胆红素浓度,以了解是否再度回升。
⑥严密观察光疗过程不良反应的情形并加以记录,积极配合医生及时治疗。
⑦光疗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