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UM1201在隔离RS232中的应用
隔离232方案选择

(1)传统方法,使用光耦TLP521
注意:VCC为5V电源,是由变压器的另一组绕线整流、滤波、稳压产生+5V。
使用光耦6N137
(2)使用ADuM公司的信号隔离芯片ADUM1201
采用ADUM1201实现3.3V控制系统与5V供电的RS-232收发器的隔离通信
注意:需要一个+5V隔离电源,可以由DCDC产生,也可由变压器的另一组绕线整流、滤波、稳压产生+5V。
(3)使用ADuM公司的带DCDC信号隔离芯片ADUM5241
其内部集成一个5V-5V的内部DC/DC隔离电源,当VDD1输入一个5V的外接电源时,VISO会输出一个+5V/10mA的电压。
可以为后端的RS-232收发器供电;但当前端输入3.3V电压的时候,内部DC/DC隔离电源则不工作,后端的VISO需另外接电源供电。
(3)使用ADuM公司的带232隔离芯片ADuM3251
图中采用三极管加上拉电阻升压的方法将 3.3V的输入信号拉升到5V,输入到ADuM3251E的Tin引脚,而ADuM3251E的Rout引脚5V输出信号经电阻分压,转换成3.3V 信号输入到以3.3V电源工作的控制器中。
需要注意的是,上拉电阻及限流电阻都会不通程度的影响数据传输速率。
ADuM3251E外围共需6个电容,2个瓷片104电容,和4个电荷泵电容,泵电容是很重要的,用来稳定RS-232的输出信号,保证足够的升压,因此推荐使用耐压16V,0.1uF 的电解电容。
RS-232光电隔离方案

RS232串口光电隔离应用方案网络系统设计中,RS-232串行数据口常常和终端、打印机、调制解调器相连,被称为零插槽(zero slot)的局域网连线。
RS-232是破坏性噪声和电涌侵入设备的一个通道,而且也是计算机安全问题中最易受攻击的地方。
侵入RS-232串口的干扰信号来源多种多样,包括系统间地线噪声、电话线冲击电流和线路故障。
系统间地线噪声是由互联设备与地线(零线)之间的压差造成的。
当地线分别接地或有一个地线从其他地方灌入了噪声或电涌就产生了地线压差。
压差小到射频噪声,大到高能电涌,都会损坏RS-232串口。
例如电话线电涌能通过调制解调器侵入RS-232串口,虽然调制解调器将RS-232串口和电话线隔离开来,但电涌仍然能越过这个阻碍,使RS-232串口损坏。
线路故障指的是交流电源线对RS-232线的干扰,它一般是由附近的大电流机电设备引起的。
这种故障不常见,但它也可能会损坏RS-232串口上的每一台设备。
为此选择正确的保护设备就尤为重要。
目前,银行、保险、邮电行业一般采取如下几种方法:选用UPS系统:选择UPS完全保护RS-232连接的互联设备的唯一途径,就是所有的工作站和主机由同一台UPS供电,但这要求购买大容量UPS并要安装电源布线。
选择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用双绞线将工作站或服务器与终端连接起来。
连接接收、发送端的调制解调器,它的连接距离可达到数公里,可以连接较长的RS-232连线。
从电源保护的角度看,调制解调器的额定隔离电压值较高。
选择RS-232光电隔离器。
前大多数RS-232数据线保护器不能确保RS-232的全部线路(不是只保护软件需要的线路)的安全。
有些型号只保护数据线,有些保护器采用“分流”保护设备,常常是将硅雪崩二极管(SAD)接在被保护线路和保护器外壳之间。
测试表明SAD的钳制性能很好,但它的电涌分流能力有限。
用MOV(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的设计虽然在交流保护上很理想,但对数据线却不太适用。
飞行时间质谱仪测控网络及分析器高压程控电源的设计

㊀2021年㊀第5期仪表技术与传感器Instrument㊀Technique㊀and㊀Sensor2021㊀No.5㊀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6051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经费项目(SCU2015c003)收稿日期:2020-06-19飞行时间质谱仪测控网络及分析器高压程控电源的设计付㊀玉1,贺飞耀2,李㊀宏2,张超凡1,翟培建3,罗㊀英3,赵忠俊4,段忆翔1(1.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四川成都㊀610065;2.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㊀610065;3.成都艾立本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㊀611930;4.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四川成都㊀610065)㊀㊀摘要:为了实时有效地控制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各工作模块,简化各系统之间的通讯方式,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测控网络,各模块集成了微处理器和CAN总线接口,作为CAN总线中的节点,在仪器内部实现点对点的数据传输,从而提高了仪器的可扩展性㊂此外,为给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器提供连续可调㊁均匀稳定的高精度电场,提出了一种模块化㊁小型化的电源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使用数模转换芯片实现输出电压的数字化控制,通过线性差值优化了电源的性能㊂将其配合自制的飞行时间质谱仪对实际样品进行测试㊂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的飞行时间质谱仪控制系统稳定㊁可靠,分析器电源系统控制精度满足仪器设计要求㊂关键词:飞行时间质谱仪;CAN总线;控制系统;高精度电源中图分类号:TP273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2-1841(2021)05-0058-05DesignofMeasurementandControllingNetworkfor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erandHighVoltageProgram⁃controlledPowerSupplyforAnalyzerFUYu1,HEFei⁃yao2,LIHong2,ZHANGChao⁃fan1,ZHAIPei⁃jian3,LUOYing3,ZHAOZhong⁃jun4,DUANYi⁃xiang1(1.SchoolofMechanicalEngineering,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65,China;2.SchoolofLifeSciences,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65,China;3.ChengduAlibenTechnologyCo.,Ltd.,Chengdu611930,China;4.SchoolofChemicalEngineering,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65,China)Abstract:Inordertocontroltheworkingmodulesofthe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erinrealtimeandsimplifythecom⁃municationbetweenthesesystems,ameasurementandcontrollingnetworkbasedonCANbuswasproposedinthispaper.EachmoduleintegratedmicroprocessorandCANbus.AsthenodeofCANbus,thepoint⁃to⁃pointdatatransmissionwasrealized,whichimprovedthescalabilityoftheinstrument.Inaddition,amodularandminiaturizedpowersupplysystemwasproposedtoprovideacontinuouslyadjustable,highprecisionanduniformstableelectricfieldforthe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eranalyzer.Inthesystem,thedigital⁃analogconversionchipwasusedtorealizethedigitalcontroloftheoutputvoltage,andtheperformanceofthepowersupplywasoptimizedthroughthelineardifference.Theactualsamplesweretestedwithanin⁃housefabricated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er,andtheresultsshowthatthe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ercontrolsystemadoptedinthisschemeisstableandreliable,andtheaccuracyofthepowersupplysystemmeetsthedesignrequirementsoftheinstrument.Keywords: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er;CANbus;controlsystem;highprecisionpowersupply0㊀引言飞行时间质谱仪(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er,TOF-MS)因其具有分析速度快㊁分析精度高等特性而成为一种重要的物质定性定量分析仪器,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物㊁违禁药品㊁爆炸物的检测[1]㊂TOF-MS对工业过程㊁环境空气和汽车尾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组分的识别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超低浓度的检测灵敏度,因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2-3]㊂随着模块化㊁小型化质谱技术的发展,人们渴求一种智能化的控制方式,能实现仪器系统各模块间的通信与控制㊂姜若邻[4]研制的TOF-SIMS离子束偏转电源及真空测控系统利用GM8125串口扩展芯片实现多部真空规及分子泵的控制,将多个外围设备挂载在同一控制板上,接线复杂,不利于仪器的后期维护;利用旋钮电位器手动调节电源的输出,不利于实现仪器自动化控制㊂李明等[5]研究了CAN总线在四极质谱仪中的应用,表明了CAN总线对质谱仪器发展的重要意义㊂王继增等[6]利用RS485总线实现高压直流电源远程㊀㊀㊀㊀㊀第5期付玉等:飞行时间质谱仪测控网络及分析器高压程控电源的设计59㊀㊀控制;秦怡等[7]研制的基于LabVIEW的程控直流高压电源设计中计算机通过蓝牙传输数据控制电源的输出㊂王继增㊁秦怡等的研究均能实现电源的自动化控制,但是通信方式的抗干扰能力㊁实时性和可扩展性还有待提高㊂本研究利用结构简洁㊁性能可靠以及节点扩展灵活的CAN总线将各控制模块连接成控制网络,形成分布式控制系统㊂CAN总线的运用使得仪器模块化成为可能,能进一步降低同类型仪器的设计工作量,共享通用部件,以便仪器的组装㊁调试㊁后期维护及功能扩展㊂在电源控制系统中,利用智能化的控制方式,实现仪器各节点的集中统一控制;利用分段线性差值对分析器高压直流电源输出数据进行修正,实现了高压直流电源0.1V的调节㊂目前,总控制网络及电源控制系统已经成功稳定地运用于自行研制的TOF-MS㊂1㊀总体测控系统设计系统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主控制板㊁分析器高压直流电源控制板㊁离子源中低压电源控制板㊁脉冲电源控制板㊁射频电源控制板组成,各控制板作为CAN总线的节点被接入通信网络中,可以达到弹性增加及调整系统功能的目的㊂上位机软件通过以太网将控制指令发送至主控制板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对指令进行解析,实现对真空规检测值的读取㊁对分子泵参数的监测与控制,并将上位机传送的指令在CAN总线中进行广播,实现对各电源控制系统的控制及数据传输㊂整个系统由24V线性电源供电㊂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主控制系统以及分析器高压直流电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测试㊂图1㊀测控系统总体结构图2㊀控制板硬件电路设计2.1㊀主控制板电路设计主控制板微处理器选用STM32F407作为主控芯片,主频为168MHz,拥有丰富的外设资源,能够完成高压参数的采集与处理㊁参数控制㊁逻辑控制㊁网络通信等功能㊂主控制板的硬件电路设计框图如图2所示㊂图2㊀主控制板硬件电路结构图STM32F407自带CAN控制器,支持CAN2.0A/B标准,最高通讯速率为1Mbps,满足各节点通信速度要求㊂CAN总线收发器选择TJA1050芯片,与CAN控制器组成闭环通信网络㊂采用双通道数字隔离器件ADUM1201,配合隔离电源实现CAN接口的隔离㊂与传统的单通道光电隔离相比,基于磁隔离技术的ADUM1201在同一芯片内部提供正向和反向两通道,简化了硬件结构,具有更好的性能㊂TOF-MS在工作中有数据交互的需求,上位机向下位机传达控制命令,下位机采样的数据实时传回上位机,数据传输速率要求高,数据量大㊂以太网具有硬件成本低㊁开发周期短㊁传输速度快㊁不易掉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质谱仪测控系统中[8]㊂在本设计中采用W5500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实现下位机与上位机的通信,数据通过网络电缆传输以保证其稳定性㊂W5500内部使用逻辑门电路集成全硬件TCP/IP㊀㊀㊀㊀㊀60㊀InstrumentTechniqueandSensorMay.2021㊀协议栈㊁MAC层㊁PHY层,与传统采用软件编程的以太网接入设备相比,直接使用硬件协议实现数据流的处理工作,使主控制芯片只需承担应用层控制信息的处理任务,让单片机接入以太网的设计更为简捷和高效㊂质谱仪的质量分析器及检测器工作时处于高真空状态㊂低真空度可能导致内部高压部件放电,引起额外的分子-离子反应,使质谱图复杂化,损坏检测器[9]㊂质谱仪的高真空状态由分子泵和真空规共同保证㊂真空规选择皮拉尼冷阴极复合规PKR251(德国Pfeiffer),测量范围涵盖整个高真空到超高真空,输出模拟信号0 10V,利用模数转换芯片AD7324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SPI总线将信息传送给微处理器;采用300L/S分子泵(德国Pfeiffer)及0.7m3/h前级机械泵抽取真空,该分子泵通过电子驱动模块来控制其开㊁关机以及转速,控制命令的传送由RS232总线实现㊂微处理器经电平转换芯片MAX3232将TTL电平转换为RS232电平,与分子泵驱动模块进行通讯㊂2.2㊀分析器高压直流电源控制系统设计传统的飞行时间质谱仪供电系统通常由多个线性电源组成一个电源柜,通过电位器或拨档开关调整电压㊂线性电源具有技术路线成熟㊁纹波小㊁无高频噪声等优点,但是其体积大,不便于移动;基于人工调节的方式,调节速度慢,调节精度低,不利于质谱技术的集成化与商业化发展㊂随着电源技术的发展,现有的模块化小型开关电源,其技术指标已经可以满足飞行时间质谱仪的需求[10]㊂因此选择整合度高㊁精度高的开关电源代替体积大㊁成本高的线性电源㊂TOF-MS的直流供电系统由离子源电压控制系统和分析器高压控制系统组成㊂分析器的电压包括:反射电压UReflect(0 +500V),加速电压UAcceleration(-1500 0V),栅网电压UGrid(-500 0V),微通道板电压UMCP(-2500 0V)㊂利用SIMION软件模拟电源稳定度与TOF-MS极限分辨率之间的关系,为仪器的电源系统精度指标设计提供理论基础[11],根据模拟结果,分析器直流高压电源的稳定度与仪器的极限分辨率满足式(1):R=UΔU(1)式中:U为电压值;ΔU为电源微小变化;R为仪器极限分辨率㊂仪器的分辨率受各种因素的限制[12],显然电源精度越高,仪器的极限分辨率也越高㊂设计中选用纹波精度为十万分之一的高精度开关电源模块为分析器工作提供稳定电场㊂该模块的插针式㊁小体积结构利于集成在电路板上,性能方面满足飞行时间质谱仪设计需求,能够使用软件控制输出电压自动升降,自动优化质谱仪电压参数㊂电源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㊂选择16位四通道数模转换芯片AD5754R控制高压电源的输出,减少器件数量以提高整体可靠性㊂AD5754R选择0 10V输出档,控制高压电源模块输出零到满量程范围,对于最高电压2500V的输出,其分辨率约为0.038V,而实际输出设置电压的步进值为0.1V,完全满足设计要求㊂为了让仪器使用者实时了解质谱仪运行时高压直流电源的输出状态,增加了电压反馈测量功能㊂利用采样电阻分压的方式将高压输出值降为0 10V,通过四通道模数转换芯片ADS8694和用于实现阻抗匹配的电压跟随器组成的反馈网络实现电压采样㊂图3㊀电源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结构框图3㊀系统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主控制板的软件设计和各节点的软件设计㊂主控制板接收到上位机发送的控制命令后,经CAN总线向各节点广播㊂各节点给出应答并执行相应操作,上传测量数据㊂整个系统将CAN总线各节点的功能设计成任务,根据任务的优先级进行调用㊂3.1㊀主控制板软件设计主控制板作为转播中心,除了要实现与上位机的通信,向各节点发送或接收来自各节点的信息外,还要监控真空环境的参数㊂真空规输出0 10V电压信号,电压值与真空值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式,读取电压信号后利用转换公式计算出真空值,显示在上位机㊀㊀㊀㊀㊀第5期付玉等:飞行时间质谱仪测控网络及分析器高压程控电源的设计61㊀㊀界面㊂分子泵的控制由一系列命令组成,包括分子泵启停㊁状态㊁转速㊁串口控制等,通信协议为主从模式,数据格式如下:主机向从机发送MESSAGE+CRC;从机回答主机ANSWER+CRC,其中CRC是十六进制的2个ASCII码,代表终止符㊂CAN节点实现通信包括以下流程:初始化CAN通信目标引脚及对应端口时钟,使能CAN外设时钟,配置CAN外设工作模式㊁波特率等;在库函数中调用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相关函数;调用确认是否发送或接收成功的相关函数㊂CAN总线工作时按任务优先级依次执行各任务,采用中断的方式执行指令㊂微处理器STM32F407与W5500之间采用SPI串行通信的方式,在通信中需要通过SPI接口配置W5500各寄存器的值,包括IP地址寄存器㊁MAC地址寄存器㊁子网掩码寄存器等㊂在本系统中,下位机工作在服务器模式,通过TCP/IP与工作在客户端模式的上位机通信㊂TCP具备一种确保传输准确的机制,即三向握手机制:接收方收到数据后,向发送方发送确认消息,发送方收到确认消息后才发送数据[13]㊂这种机制使通信具有很强的可靠性㊂3.2㊀电源控制系统软件结构在分析器高压电源接入CAN总线网络之前,利用网络调试助手控制各通道高压电源的输出㊂在各高压电源模块的零至满量程输出范围内均匀选取100个点,利用高压探头加Agilent五位半高精度数字电压表的组合测量这100个点的电压㊂以500V电源模块为例,每隔5V测量一个点的数据,发现在相同的二进制编码下理论电压输出值和实际测量值之间随着编码值的增大,误差值也越来越大,结果如图4所示㊂图4㊀理论电压输出值与实测值对比图将这100个点的数据,包括DAC编码㊁单片机ADC采样编码㊁高压电源模块输出值作为标定数据,采用Access构建数据库系统,用于保存各通道的标定数据㊂将分析器高压直流电源控制节点接入CAN总线,与主控制板㊁上位机组成整体网络后,在上位机控制软件中导入标定数据,设置电压时通过判断预置电压与数据库中所选取电压点分界值的关系,运用分段线性差值的方法计算相应的DAC编码,具体控制流程如图5所示㊂图5㊀电压设置流程分段线性差值方法即根据分段线性插值原理,将每两个相邻节点用线段连接起来㊂上述标定的100个点就是用于拟合的特征点,假设这些特征点为(D1,V1),(D2,V2), ,(D100,V100),则位于两个特征点之间的任意一点的电压就可以按照式(2)求出㊂特征点的选取应尽量分布均匀,且数量越多拟合出来的多折线段越接近真实的曲线,这是一种以工作量换取高精度的方法[14]㊂V=Vi+1-ViDi+1-Di(D-Di)+Vi(2)式中:Di<D<Di+1,i=1,2,3, ,100㊂4㊀实验部分4.1㊀高压电源性能测试高压电源工作时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如脉冲电源干扰㊁工频干扰等,设计滤波电路,保证电源电压低纹波,通过对干扰源进行屏蔽和接地处理,利用RIGOLDS2072A示波器(交流耦合,20MHz带宽)测量4路电源(UReflect,UAcceleration,UGrid,UMCP)在50V输出时的纹波,结果均低于25mV,完全满足设计要求㊂4.2㊀仪器性能测试设计的主控制板与分析器高压直流电源控制板已成功运用在自制的飞行时间质谱仪中㊂仪器的人机交互软件采用C#编写㊂整个系统的参数设置通过㊀㊀㊀㊀㊀62㊀InstrumentTechniqueandSensorMay.2021㊀计算机来配置㊂质谱仪微通道板MCP上的数据信息由采集卡传送到上位机处理,高压电源电压数据经标定后导入上位机保存㊂质谱仪工作前,首先在上位机的 仪器设置 选项中设置好分析器电源的电压参数及真空系统相关参数,然后在 采集设置 设置谱图采集的采样率㊁采集时长㊁累加次数及保存路径等参数,最后点击 开始 按钮,上位机下发控制命令,仪器开始采集数据㊂图6为上位机仪器参数设置界面㊂图6㊀上位机仪器参数设置界面为测试所设计的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功能完整性及分辨率大小,对某气体进行测量,在50s内以20kHz频率累加采集信号,飞行时间约为27.482μs处的峰显示如图7所示㊂分析得到分辨率约为2081,与设计的目标分辨率基本一致㊂该仪器在长时间工作中,控制系统运行可靠,分析器高压直流电源输出稳定㊂图7㊀飞行时间质谱仪测量数据5㊀结论随着质谱仪器的发展,传统的系统测控模式早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㊂本研究基于此提出并成功研制的基于CAN总线网络的飞行时间质谱仪测控系统具有性能可靠㊁结构简洁的特点㊂该测控网络具有普遍适用性,提高了仪器功能可扩展性,为质谱仪测控系统的未来提供了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思路㊂本研究引入了一种紧凑的㊁模块化的电源解决方案,通过高精度D/A㊁A/D转换实现电源输出及读取,并通过分段线性插值提高了电源的控制精度㊂该电源解决方案的灵活性使得其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仪器的活动电源设计㊂参考文献:[1]㊀王健,胡永华,田振峰,等.真空紫外灯电离源飞行时间质谱仪的研制及应用[J].分析试验室,2016,35(10):1236-1240.[2]㊀TONOKURAK,KANNON,YAMAMOTOY,etal.Develop⁃mentofacompactlaser⁃basedsinglephot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er[J].InternationalJournalofMassSpectrometry,2010,290(1):9-13.[3]㊀霍蕾,高伟,苏海波,等.高灵敏VOCs在线真空紫外单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的研制[J].质谱学报,2018,39(2):171-179.[4]㊀姜若邻.TOF-SIMS离子束偏转电源和真空测控系统的研制[D].长春:吉林大学,2016.[5]㊀李明,李凯,欧阳证.CAN总线在质谱仪研制中的应用[J].冶金分析,2018,38(4):22-26.[6]㊀王继增,闫怀海.基于分布式模块的直流高压电源远程控制[J].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2):55-57.[7]㊀秦怡,史小涛,冯建.基于LabVIEW的程控直流高压电源设计[J].仪表技术,2015(8):44-46.[8]㊀钱洁,张曙光,李晓旭.基于W5500的离子阱质谱数据交互系统设计[J].自动化与仪表,2016,31(10):24-27.[9]㊀刘宝友,刘文凯,刘淑景,等.现代质谱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8:44.[10]㊀王轶尊.飞行时间质谱仪电源的研制及光电离质谱在聚丙烯催化裂解中的应用[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11]㊀莫婷.台式大气压接口飞行时间质谱仪的改进及表征[D].上海:上海大学,2014.[12]㊀何健.传统中医与生物大分子分析中电喷雾离子源高分辨串联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MS)研究及其应用[D].厦门:厦门大学,2002.[13]㊀CAIY,XIEW,ZHANGH.Remotedistributedmonitoringsystemofswitchedreluctancemotor[J].MeasurementandControl,2019,52(3-4):276-290.[14]㊀肖峻,李鑫,赵孟坤,等.分段线性拟合在轮对压装机压力标定中的应用[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6(4):146-149.作者简介:付玉(1995 ),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㊂E⁃mail:918915700@qq.com通信作者:段忆翔(1957 ),教授,从事新型分析仪器研究与开发㊂E⁃mail:yduan@scu.edu.cn。
adum1201 电路设计 i2c 隔离

adum1201 电路设计 i2c 隔离1.我们需要为i2c通信设计一个隔离电路。
(We need to design an isolation circuit for i2c communication.)2.这个电路需要能够有效地隔离i2c信号。
(This circuit needs to effectively isolate the i2c signal.)3.我们要确保隔离电路不会影响i2c通信的稳定性。
(We need to ensure that the isolation circuit will not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i2c communication.)4.隔离电路需要能够传输i2c数据信号。
(The isolation circuit needs to be able to transmit i2c data signals.)5.我们需要考虑隔离电路对i2c通信速度的影响。
(We need to consider the impact of the isolation circuit on the speed of i2c communication.)6.这个电路需要满足i2c通信的标准要求。
(This circuit needs to meet the standard requirements for i2c communication.)7.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隔离元件来设计这个电路。
(We need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isolation components to design this circuit.)8.这个隔离电路需要能够在不同工作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This isolation circuit needs to function properly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9.我们需要保证隔离电路对i2c数据的传输不会出现误差。
5v和3.3v转换

一、3.3V信号转5V信号二、5V信号转3.3V信号一、3.3V信号转5V信号1、采用MOSFET如图1所示,电路由一个N沟道FET和一个上拉电阻构成。
在选择R1的阻值时,需要考虑输入的开关速度和R1上的电流消耗。
当R1值较小时,可以提高输入开关速度,获取更短的开关时间,但却增大了低电平时R1上的电流消耗。
图1,采用MOSFET实现3V至5V电平转换2、采用二极管钳位如图2所示,由于3.3V信号的低电平一般不高于0.5V,当3.3V系统输出低电平时,由于D1的钳位作用,使得5V输出端会得到0.7V~1.2V的低电压,低于ADM3251E的最高不超过1.5V的低电平阈值。
当3.3V系统输出高电平时,由于D2的钳位作用,使5V输出端会得到约4V的高电平电压,高于ADM3251E的最低不低于3.5V的高电平阈值。
图2,采用二极管实现3V至5V电平转换3、采用三极管如图3所示,当3.3V系统高电平信号输入时,Q1导通,Q2截止,在5V输出端得到5V电压。
当3.3V系统低电平信号输入时,Q1截止,Q2导通,在5V输出端得到低电平。
此电路同样也适用于5V转3V的情况,只要将上拉的电压换成3.3V即可。
图3,采用三极管实现3V至5V电平转换以上三种方法比较简单,能够很方便的实现电平转换,但对传输速率有一定的限制,对于9600,19200等常用传输速率,使用这些方法没有问题。
也可以采用电压比较器、运算放大器或OC门芯片74HC05来实现3V 至5V的电平转换。
对于高于100K传输速率的应用,我们可采用一些专门的电平转换芯片,如74LVX4245、SN74LVC164245、MAX3370等,但这些芯片价格偏高。
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ADUM1201搭配DC-DC隔离电源模块和RS-232收发器的分立隔离方案,ADUM1201不但能对信号进行隔离,还能够在隔离信号的同时方便的实现3V至5V的电平转换。
二、5V信号转3.3V信号一些3.3V供电的控制芯片能够承受5V的输入电压,但更多的控制芯片只能接受3.3V的输入信号,因此需要将ADM3251E的Rout引脚输出5V信号转为3.3V电平信号。
采用ADuM1210的CAN总线隔离方法

⑥ 通信 介质 可 为双 绞线 、 轴 电 缆 或光 纤 , 择 灵 活 ; 同 选
⑦ 总线节点在错误严 重 的情况 下 , 有 自动关 闭输 出功 具 能, 以使总线上其他节点 的操作不受影 响。 基于 C AN 总线 的智 能 节点 的设计 有 经 典 的 电路 。
p e mst0. ( 稿 用 ar eec c投 专 ) p( n. m n  ̄
图 1 系统 框 图
M ro re &Eb d sm 4 i c tls me eSt s c no r o l d dye 5
维普资讯
lll _ l _ l
引 言
C N ( o t l r e t ok [ 总线 又称控 制局 A C nr l aNew r)0 o e Ar ] 域网络 , 最早 由德 国 B S H 公 司推 出, OC 用于汽 车 内部测
用于接 收 、 发送或接 收缓冲器 ; 为 网络节点提供 硬件支 可
持 , 且 内 部 还 有 A/ 并 D转 换 和 P WM 发 生 器 等 其 他
气 隔离 。
表 1 A 8 0 1 O 1 A 80 1 C 3比较 表 T9 5C 0 和 T9 50 0
功 能描 述 程 序 存储 器容 量 / KB
在 线 编 程 (S ) IP RAM 容 量 / B XR AM 容 量 / B
在片 E P E ROM 数 据
P P P P
接 通 信 距 离 最 远 可 达 1 m ( 率 在 5 k / 0k 速 B s以 下 ) ;
A 8 C 1 C 1 出的信 号 不 能 与物 理 总线 直 接相 T 95C 0 输
数字隔离型RS-232转M-Bus接口电路的设计

数字隔离型RS-232转M-Bus接口电路的设计蒋园园;张恺乐;王智泉;钟德荣【摘要】分析介绍了仪表总线(M-Bus)信号和传统的RS-232转M-Bus的电路实现方式,并就此分析了光电耦合隔离型电路和数字隔离型电路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了ADI公司数字隔离芯片ADuM1201来实现数字隔离型RS-232转M-Bus的电路设计.这种新型电路简单易用、隔离性能更强、功耗更低并具有很好的可靠性.【期刊名称】《微型机与应用》【年(卷),期】2013(032)003【总页数】3页(P23-25)【关键词】M-Bus;数字隔离;TSS721;ADuM1201【作者】蒋园园;张恺乐;王智泉;钟德荣【作者单位】新疆立昂电信技术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立昂电信技术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立昂电信技术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立昂软件服务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34.7仪表总线 M-Bus(Meter Bus)是一种新型的总线结构,最先由德国帕德波恩大学的Dr.Horst Ziegler与美国TI公司的Deutschland GmbH和TechemGmbH共同提出,1997年欧盟针对热量计量推出标准(EN1434-1997)时将其纳入其中,从而成为欧洲新的一种专门用于公共事业仪表的总线结构标准。
M-Bus是一种专门为消耗量计量仪表数据传输设计的主从式半双工传输总线,采用主叫/应答的方式通信。
M-Bus的主要特点是仅用两条无极性的传输线来同时作为供电线路和传输串行数据的传输线,采用独特的电平特征传输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由总线供电,降低了维护成本;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扩展方便,组网成本低,各个终端装置(以不同的地址码确认)可并行连接在M-Bus上。
将M-Bus用于各类消费仪表或相关装置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中时,可对相关数据或信号进行采集并传递至集中器,然后再通过相应方式传送至主站。
adum1201arz工作原理

adum1201arz工作原理adum1201arz工作原理介绍ADUM1201ARZ是一种高速数字隔离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和通信系统中。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隔离与转换电路,能够可靠地传输高速数字信号,并且具有良好的电气隔离性能。
隔离原理ADUM1201ARZ采用了表面绝缘层技术(SIL),使得芯片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能够实现电气隔离。
这种绝缘层是通过高精度的工艺在芯片表面形成的,能够有效地阻隔高压和高频信号的传导。
因此,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不存在任何电气接触,进而实现数据传输的安全隔离。
数字信号转换原理ADUM1201ARZ通过内部的隔离引脚,将输入端的数字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具体来说,输入端的信号首先经过一个高速振荡器,将其转换为高频的电信号。
然后,这个电信号经过电光转换器,将其转换为相应的光信号。
光信号经过隔离的绝缘层传输到输出端,再经过光电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
最后,输出端获得与输入端相同的数字信号。
电气隔离性能ADUM1201ARZ在电气隔离性能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
它能够在大量的工业环境中有效地抵抗不同类型的电气噪声和干扰。
具体来说,它能够承受高达5kV的电压,且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的工作。
此外,ADUM1201ARZ还具有良好的隔离衰减和信号重放特性,可以防止传输过程中的信号损失和失真。
应用领域ADUM1201ARZ被广泛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隔离控制系统中。
它通常被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例如工业机器人、智能仪表以及高速通信设备。
由于其可靠的隔离性能和稳定的信号传输特性,ADUM1201ARZ在这些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ADUM1201ARZ作为一种高速数字隔离器,采用了电气隔离与信号转换的原理。
它具有良好的电气隔离性能,能够可靠地传输高速数字信号。
同时,它还具有抵抗电气噪声和干扰的能力。
这使得ADUM1201ARZ在工业控制和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进一步解释隔离原理ADUM1201ARZ的隔离原理是基于表面绝缘层技术(SIL)实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UM1201在隔离RS232中的应用
双通道数字式隔离器ADUM1201在RS232总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关键字:ADUM1201 ADUM5241 ADM3251E
引言:
RS-232是PC机与工业通信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串行接口。
RS-232接口最初是由美国EIA(电子工业联合会)规定的用于计算机与终端设备之间通讯的一种标准,目前已被广泛的用于系统间的串行通信线路。
RS-232是为点对点(即只用一对收、发设备)通讯而设计的,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即所谓单端通讯。
这样由一对单向收发的信号线来实现全双工通信。
由于RS-232的典型应用是在系统间的通讯,因此在各系统间的隔离设计已经变的非常必要。
隔离不仅可以保护器件免受总线上的高压危害,还可以消除总线上的接地回流,同时隔离还可以有效的减少系统间数据传输的误码与错误。
传统的RS232总线隔离方法是光耦合器技术,使用光束来隔离和保护检测电路以及在高压和低压电气环境之间提供一个安全接口。
目前一般使用6N137光电隔离器件,以Toshiba公司的6N137为例,该器件工作电压为5V,最高速率10Mbps,工作温度一般为0℃到70℃,隔离电压2500Vrms,并且以DIP8型封装,每个芯片仅提供一个隔离通道。
这些性能已经限制了6N137在更高要求的环境中应用。
因此,ADI公司推出的新型双通道数字隔离器ADUM1201以其诸多优于光电隔离器件的性能优点,在RS232总线以及其他高要求情况下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ADUM1201
ADUM1201基于ADI专利的iCoupler数字隔离器采用平面磁场专利隔离技术。
iC oupler技术是一项专利隔离技术,它是基于芯片尺寸的变压器,而不是基于光电耦合器所采用的LED与光电二极管的组合。
iCoupler技术由于取消了光电耦合器中的光电转换过程,并且采用了iCoupler变压器专利技术集成变压器驱动和接收电路,从而实现了光电隔离器无法比拟的性能优势。
由于使用晶片级制造工艺直接在芯片上制造iCouple变压器,所以iCoupler通道比光电耦合器有效地实现通道之间的集成以及比较容易地实现其它半导体功能。
由于没有光电耦合器中影响效率的光电转换环节,所以iCoupler数字隔离器不需要驱动LED的外部电路,其功耗仅为光电耦合器的1/10到1/50。
这种新的基于电磁的隔离方法,在抗高温影响方面远优于光耦合器,iCoupler数字隔离器在125℃高温环境下性能和可靠性并不下降,因此可以采用低成本,小体积的SOIC封装,这样
不但降低了成本还减小了芯片的体积。
另外,iCoupler数字隔离器的隔离通道具有比光电耦合器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时序精度和瞬态共模抑制能力。
其额定隔离电压是高隔离度光电耦合器的2倍,并且数据传输速率和时序精度是其10倍。
此外,与光电耦合器不同的是,多通道iCoupler数字隔离器能在同一芯片内提供正向和反向通信通道,这样就可以使得信号的传输方向更加灵活,简化了芯片间的硬件连接线路。
由于基于iCoupler技术,所以ADUM1201具有诸多优于光电隔离器的优点:
●速度更高最高速率可以达到125Mbps。
●功耗更低功耗低于同数据传输率时传统光电隔离器的1/10,最小工作电流0.8m A。
●性能更高时序精度,瞬态共模抑制力,通道间匹配程度均优于传统光电隔离器。
●体积更小集成度更高,印制电路板(PCB)面积为传统光电隔离器的40%。
●应用更灵活与传统光电耦合器不同的是,多通道iCoupler数字隔离器能在同一芯片内提供正向和反向通信通道。
ADUM1201所隔离的两端有各自的电源和参考地,电源电压范围在2.7V到5.5V之间,这样可以实现低电压供电,从而进一步降低系统功耗。
电源和参考地之间需要接入0.01μF到0.1μF电容,以滤除高频干扰,电容和电源之间的距离应该在20mm以内,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滤波效果。
由于两个隔离通道高度匹配,通道间串扰很小,并且采用两通道输入输出反向设计,非常适合RS232总线双向收发的特性,大大简化可隔离器与所隔离两端的硬件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GND1与GND2是两个不同的参考地,否则将达不到隔离的效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ADUM1201正常工作时,两端的供电源需要同时上电才能保证A DUM1201两通道都能正常工作,如果有一个没有上电就能导致整个芯片无法正常工作.
在RS232总线通信中,双通道数字式隔离器ADUM1201用来实现控制器和RS232收发器之间的电气隔离,以到达更好的抗干扰性能。
一般放在微控制器和RS232收发器之间,以实现系统间的隔离。
下图是ADUM1201在RS232总线隔离中的典型应用电路图:
图1 ADUM1201典型应用电路图
其中VDD1和VDD2两端电源均兼容3.3V/5V.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低电压供电,从而进一步降低系统功耗;而且可以实现输入输出信号的电平转换。
VDD1与VDD2之间的电源隔离,我们采用的是DC/DC电源隔离模块。
RXD、TXD连接的是微控器(MCU) 的UART。
ADUM5241
ADuM5241是基于ADI公司专利iCoupler技术的双通道数字隔离器,内部集成了50mW 低功耗芯片级尺寸的DC-DC隔离电源,输出5V,10mA。
DC-DC隔离电源采用了ADI专利的i sopower技术,两个信号隔离通道都是采用ADI公司的iCoupler磁耦隔离技术,真正实现了单芯片封装中的完全隔离。
ADuM5241提供了两个独立的隔离通道,5V工作电压,还可配合其他iCoupler器件实现更多通道的隔离组合。
ADUM5241可直接用于RS232的隔离,其典型应用电路图如下:
图2 ADUM5241典型应用电路图
其内部集成一个5V-5V的内部DC/DC隔离电源,当VDD1输入一个5V的外接电源时,VISO会输出一个+5V/10mA的电压。
可以为后端的RS232收发器供电;但当前端输入3.3V电压的时候,内部DC/DC隔离电源则不工作,后端的VISO需另外接电源供电。
当我们一个系统需要多个外接串口的时候,用ADUM5241与ADUM1201配合使用,无论从成本上,还是从应用上都是最佳选择。
ADM3251E
ADM3251E是一款高速、单通道RS-232收发器,采用单电源供电。
这款器件非常适于工作在苛刻的电气环境,或频繁插拔RS-232电缆的环境中。
ADM3251E集成了双通道数字隔离器以及isoPower集成隔离电源。
由于内置ADI 公司iCoupler?技术的芯片级DC-DC转换器,因此无需外部分立的隔离DC-DC转换器。
ADM3251E的典型应用电路图如下(图3),图中的插针1、2可直接连接MCU的U ART,C1、C2是ADM3251E的两个去耦电容,V ISO 可实现5V的稳定输出,前端的VCC 兼容3V/5V工作电压(3V工作时,内部DC/DC不工作,需双端供电)。
ADM3251E的高集成度使得原来复杂的多分立器件RS232系统,真正的可以单个芯片实现,不仅节约了PCB面积,而且降低了研发成本,可以说是工业RS232接口的首选。
图3 ADM3251E典型应用电路图
小结
隔离芯片ADUM1201处于系统的中间,做各系统间的电气隔离,它比传统的光电隔离具有更好的性能,ADUM1201消除了传统光电隔离器不确定的传输速率,非线性的传输函数,以及温度和寿命对器件的影响,不需要其他的驱动和分立元件,提供了更加稳定的转化性能,而且在相同的信号传输速率下功耗只有光电隔离器的1/1 0到1/6。
由图1可见,ADUM1201以单一芯片实现了RS232系统之间的电气隔离,而且ADUM1201采用双转化通道,两通道方向相反的特殊结构,非常适合于CAN总线信号的传输,大大简化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同时,由一个隔离芯片代替以往的两个,大大增加了通道间的匹配程度,使系统获得更好的隔离性能。
本文介绍双通道数字式磁隔离器ADUM1201在RS232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由于A DUM1201的优良特性,用ADUM1201代替传统的光电隔离器件,降低了系统功耗,简化系统结构,增加了系统稳定性,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为RS232隔离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