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培训
麻风培训试题及答案

麻风培训试题及答案麻风病,也被称为麻风症,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为了提高对麻风病的认知和控制技能,麻风病防治部门经常进行培训活动。
本文将提供一份麻风培训试题及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麻风病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1. 麻风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a. 空气飞沫传播b. 食物和饮水传播c. 蚊虫叮咬传播d. 直接接触传播答案:d. 直接接触传播解析:麻风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鼻部分泌物、皮肤损害等途径传播,一般不通过空气飞沫、食物和蚊虫传播。
2. 麻风病的症状包括:a. 皮肤上的红色斑块和麻木感b. 发热和头痛c. 呼吸困难和咳嗽d. 腹泻和腹痛答案:a. 皮肤上的红色斑块和麻木感解析:麻风病最典型的症状是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麻木感以及肢体脱力等症状。
3. 麻风病的潜伏期为:a. 2-3天b. 1-2个月c. 6-12个月d. 3-5年答案:d. 3-5年解析:麻风病的潜伏期较长,一般为3-5年,极少数可达10年以上。
4. 麻风病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a. 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b. 血液检测和影像学检查c. 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d. DNA检测和基因测序答案:a. 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解析:麻风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可以结合一些辅助检查来确认诊断。
5. 麻风病的治疗方法包括:a.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b. 应用抗麻风药物c. 定期接受免疫治疗d. 手术切除感染部位答案:b. 应用抗麻风药物解析:麻风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应用抗麻风药物,如多径抗菌素等,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二、简答题1. 麻风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请简要描述每种传播途径的情况。
答案:麻风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首先,与患者长时间亲密接触,特别是家庭成员和密切工作人员,容易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和皮肤损害等途径感染麻风病。
其次,在一些发病较高的地区,土壤中存在麻风杆菌,接触污染的土壤也可能造成感染。
但是麻风病不通过食物、水源和蚊虫叮咬传播。
麻风病培训试题及答案

麻风病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麻风病是由以下哪种细菌引起的?A. 肺炎链球菌B. 结核分枝杆菌C. 麻风分枝杆菌D. 幽门螺杆菌答案:C2. 麻风病主要通过哪种方式传播?A. 空气飞沫B. 食物C. 接触传播D. 血液传播答案:C3. 麻风病的潜伏期一般是多少?A. 1-2个月B. 1-2年C. 5-10年D. 20年以上答案:C4. 麻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A. 皮肤损害B. 神经损害C. 骨骼损害D. 所有以上答案:D5. 麻风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注射疫苗B. 避免接触患者C. 改善卫生条件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判断题6. 麻风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答案:错误7. 麻风病可以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得到有效控制。
()答案:正确8. 麻风病患者不需要隔离治疗。
()答案:错误9. 麻风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性接触。
()答案:错误10. 麻风病的早期症状包括皮肤出现红斑和感觉减退。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1. 简述麻风病的诊断标准。
答案:麻风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病史、皮肤活检和麻风分枝杆菌的培养和检测。
临床表现包括皮肤损害、神经损害等,病史中应注意患者是否有麻风病接触史。
皮肤活检可以观察到麻风分枝杆菌的存在,培养和检测可以进一步确诊。
12. 麻风病患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答案:麻风病患者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规律用药、全程管理。
治疗通常采用联合药物治疗,包括氨苯蝶啶、利福平和氯法齐明等药物,治疗周期可能较长,需要患者长期坚持。
四、案例分析题13. 某地区近期发现数例麻风病患者,作为公共卫生工作者,你将如何开展工作?答案: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其次,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和临床检查,确诊病情。
然后,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对患者的家庭成员和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筛查,提高他们的防病意识。
最后,加强该地区的公共卫生宣传,改善卫生条件,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麻风病培训试题及答案

麻风病培训试题及答案# 麻风病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麻风病是由哪种细菌引起的?A. 麻风杆菌B. 结核杆菌C. 肺炎链球菌D. 沙门氏菌答案:A2. 麻风病主要通过哪种途径传播?A. 空气B. 食物C. 接触D. 血液答案:C3. 麻风病的潜伏期通常为多久?A. 1-2个月B. 1-2年C. 5-10年D. 20年以上答案:C4. 麻风病的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哪些?A. 皮肤损害B. 神经损伤C. 关节疼痛D. 所有以上答案:D5. 麻风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接种疫苗B. 避免接触患者C. 增强个人卫生D. 所有以上答案:D## 二、判断题1. 麻风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错误)2. 麻风病可以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得到有效控制。
(正确)3. 麻风病患者必须终身隔离。
(错误)4. 麻风病疫苗已经普及。
(错误)5. 麻风病的早期症状包括皮肤上出现无痛性红斑或斑块。
(正确)## 三、简答题1. 简述麻风病的诊断方法。
答案:麻风病的诊断通常包括临床检查、皮肤活检、神经功能测试和实验室检测。
医生会观察皮肤损害的类型、分布和感觉丧失情况,同时检查是否有神经损伤。
实验室检测可能包括麻风杆菌的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2. 麻风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答案:麻风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使用多种抗麻风药物的联合疗法,如氨苯蝶啶、利福平和氯法齐明。
手术治疗可能用于纠正由麻风病引起的畸形或功能障碍。
3. 麻风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事项?答案:麻风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和治疗,遵循医嘱服用药物。
保持个人卫生,避免皮肤受损和感染。
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
同时,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以减少传播风险。
## 四、案例分析题某患者出现皮肤红斑、感觉减退和肌肉无力等症状,经诊断为麻风病。
请分析该患者可能的治疗方案。
答案:该患者可能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应由专业医生根据病情制定,可能包括氨苯蝶啶、利福平和氯法齐明等药物的联合使用。
麻风病防治培训课件

2023麻风病防治培训课件contents •麻风病概述•麻风病防治政策与措施•麻风病防治培训内容和方法•麻风病防治工作案例分析•麻风病防治工作展望与挑战目录01麻风病概述1麻风病的定义与特点23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麻风病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传染性麻风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
可预防与可治疗03垂直传播孕妇患有麻风病,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麻风病的传播途径01直接接触传播麻风病患者咳嗽、打喷嚏、谈话或接触患者破损的皮肤、黏膜等,均可能导致健康人感染。
02间接接触传播健康人接触了被麻风杆菌污染的物品,如生活用具、衣服、书籍等,也可能导致感染。
麻风病的临床表现麻风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病变,如斑疹、丘疹、结节等,并伴有瘙痒和疼痛。
皮肤病变麻风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损伤,如神经炎、神经痛等,严重时可引起肌肉萎缩、肢体瘫痪。
神经损伤麻风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眼部病变,如结膜炎、角膜炎等,严重时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眼部病变麻风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系统性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严重时可引起贫血、消瘦、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
系统性症状02麻风病防治政策与措施简述世界卫生组织在麻风病防治方面的政策、策略和指导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的政策介绍我国麻风病防治政策的起源、发展和现状,包括防治目标、策略和措施等。
国家政策麻风病防治政策筛查对象明确需要接受麻风病筛查的人群,如接触过麻风病患者的高危人群、出现相关症状者等。
麻风病筛查与诊断筛查方法介绍常用的麻风病筛查方法和操作流程,如皮肤刮片法、细菌培养法等。
诊断标准详细阐述麻风病的诊断标准、诊断流程和诊断依据等,以确保诊断准确无误。
麻风病治疗与康复治疗原则01明确麻风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如联合化疗、免疫疗法等。
治疗方案02详细介绍各种治疗方案的适用范围、疗效和副作用等,以便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麻风培训试题及答案

麻风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麻风病是由以下哪种细菌引起的?A. 结核杆菌B. 麻风杆菌C. 梅毒螺旋体D. 淋球菌答案:B2. 麻风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接触传播D. 血液传播答案:C3. 麻风病的潜伏期通常为多久?A. 1-2年B. 3-5年C. 10-20年D. 30年以上答案:C4. 麻风病的早期症状包括以下哪项?A. 皮肤出现红斑B. 皮肤出现水泡C. 皮肤出现麻木D. 皮肤出现脱屑答案:C5. 麻风病的确诊需要以下哪种检查?A. 血液检查B. 尿液检查C. 皮肤活检D. 影像学检查答案:C6. 麻风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项?A. 注射疫苗B. 避免接触患者C. 定期体检D. 服用抗生素答案:C7. 麻风病的主要治疗药物是?A. 抗生素B. 抗真菌药C. 抗麻风药D. 抗病毒药答案:C8. 麻风病的康复期通常需要多久?A. 1-2个月B. 3-6个月C. 1-2年D. 3-5年答案:D9. 麻风病的复发率是多少?A. 低于1%B. 1%-5%C. 5%-10%D. 高于10%答案:A10. 麻风病的常见并发症包括以下哪项?A. 心脏病B. 糖尿病C. 神经损伤D. 肺部感染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麻风病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哪些?A. 皮肤损害B. 神经损害C. 骨骼损害D. 内脏损害答案:ABC2. 麻风病的诊断依据包括以下哪些?A. 临床表现B. 实验室检查C. 影像学检查D. 流行病学史答案:ABCD3. 麻风病的传播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直接接触B. 间接接触C. 空气传播D. 食物传播答案:AB4. 麻风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个人卫生B. 环境卫生C. 健康教育D. 定期体检答案:ABCD5. 麻风病的常见并发症包括以下哪些?A. 神经损伤B. 皮肤溃疡C. 视力障碍D. 心脏病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麻风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麻风病知识培训课件

神经病变
麻风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如四肢麻 木、疼痛、无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肌肉萎 缩和肢体残疾。
肺部病变
麻风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肺部病变,如支气管炎、 肺炎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
02
麻风病的治疗与预防
麻风病的治疗原则
早期治疗
麻风病应尽早确诊和治疗,以 避免病情恶化。
联合治疗
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以降低 耐药性和副作用。
规范治疗
遵循治疗方案,按时按量服药,以 确保治疗效果。
麻风病的预防措施
宣传教育
加强麻风病的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和预防意
识。
定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及 时发现和治疗患者。
免疫接种
接种麻风疫苗,提高人群的免 疫力。
麻风病的治疗药物及使用方法
氨苯砜
口服,剂量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而 定。
报告
一旦发现疑似麻风病患者,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诊断和治 疗。
05
麻风病的社会影响与公共卫生意义
麻风病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身体和心理负担
01
麻风病患者通常会面临身体形象的改变,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
压力和自卑感。
家庭关系变化
02
由于疾病的传染性,麻风病患者可能会面临家庭关系的疏远或
歧视。
麻风病的防治经验与教训
01
麻风病的预防
预防是控制麻风病传播的关键,包括加强卫生宣传、提高生活水平、
改进居住条件和开展疫苗接种等措施。
02
麻风病的治疗
目前,治疗麻风病主要采用联合化疗方案,可以有效缩短病程、降低
传染性,但需长期服药且可能有副作用。
03
麻风病的社会歧视
2024年麻风培训计划

2024年麻风培训计划随着医学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风病的治疗和管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然而,对于很多医护人员来说,麻风病仍然是一个相对陌生和不熟悉的疾病。
因此,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麻风病的认识和知识水平,2024年麻风病培训计划应运而生。
一、培训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麻风病的认识和了解,包括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2. 加强对麻风病的防控知识和技能,包括传染病防治知识、隔离措施等;3. 培养医护人员对麻风患者的关爱和人文关怀意识,提高他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培训内容1. 麻风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病因学知识- 麻风病的病原体及传播途径- 麻风病的发病机制和流行规律- 麻风病的传染病学特点和诊断方法2. 麻风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麻风病的早期症状及临床表现- 麻风病的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 麻风病的分型和分级标准3. 麻风病的治疗和管理- 麻风病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治疗- 麻风病的并发症处理和预防- 麻风病的康复护理和教育4. 麻风病的防控知识和技能- 麻风病的传染病学特点和防控措施- 麻风病的隔离观察和医学观察- 麻风病的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5. 麻风病患者的人文关怀和服务- 对麻风病患者的关爱和照顾- 对麻风病患者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 对麻风病患者的生活指导和康复援助三、培训方式1. 线上培训-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专题讲座和在线互动交流-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演示- 采用电子学习资源和网络考核工具进行学习和评估2. 线下培训- 通过学术会议和专家讲座进行面对面学习和交流 - 利用临床实习和技能训练进行实际操作和案例讨论 - 采用实地考察和观摩实训进行场景模拟和应急演练四、培训对象1. 医师和护士2. 传染病控制工作者3. 医学院校学生和实习生五、培训效果1. 提高医护人员对麻风病的认识和了解2. 加强对麻风病的防控知识和技能3. 培养医护人员对麻风患者的关爱和人文关怀意识4.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六、培训评估1. 学习成绩评定2. 能力技能测试3. 专家评审和学员反馈七、总结与展望2024年麻风病培训计划的开展,将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对麻风病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对麻风病的防控知识和技能,培养医护人员对麻风患者的关爱和人文关怀意识,提高他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麻风病培训试题及答案

麻风病培训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麻风病是一种由于感染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以下哪种途径不会传播麻风病?A) 空气飞沫传播B) 血液传播C) 食物传播D) 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皮肤答案:C) 食物传播2. 麻风病主要通过哪个器官的受损造成症状?A) 肺部B) 心脏C) 肝脏D) 神经系统答案:D) 神经系统3. 以下哪项不是麻风病的症状?A) 皮肤上的斑块或红色斑点B) 神经疼痛或麻木感C) 关节疼痛和肿胀D) 呼吸困难和咳嗽答案:D) 呼吸困难和咳嗽4. 麻风病患者接受治疗的最佳时间是:A) 早期B) 中期C) 晚期D) 无关紧要答案:A) 早期5. 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增加感染麻风病的风险?A) 接触感染者的皮肤B) 居住在高发麻风病地区C) 接触被感染的空气飞沫D) 触摸感染者的衣物答案:C) 接触被感染的空气飞沫第二部分:填空题1. 麻风病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_________。
答案:麻风杆菌2. 麻风病的潜伏期通常为 _________ 年。
答案:3-53. 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避免麻风病的 _________,并减少病情的恶化。
答案:残疾4. 麻风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_________。
答案:直接接触5. 麻风病可引起皮肤的 _________ 和感觉丧失。
答案:变厚第三部分:解答题1. 简要描述麻风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
答案:麻风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皮肤传播,尤其是接触存在病变的皮肤部位。
此外,麻风病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咳嗽或打喷嚏时)、血液传播(共享注射器、输血)和胎盘传播。
为了预防和控制麻风病的传播,可采取以下措施:- 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和知识水平,加强麻风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时发现感染者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提供充足的药物和医疗资源,确保麻风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 完善社区防控机制,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推行个人防护措施,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的直接接触,尽量减少共享个人物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风病如何预防?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麻风病人, 是控制传染、预防畸残的最好方法。
麻风病人的发现
发现方式
采取多种形式早期发现病人是控制和消灭麻 风病的首要环节。麻风病的发现方式主要 分为两种类别:主动发现和被动发现。
主动发现是指专业普查、线索调查、接触 者检查、疫点调查、团体检查。
被动发现是指综合性医院就诊检查以及报 病奖励、自报来发现病人。
麻风病人怎样治疗
国家对麻风病人提供免费治疗,深圳市由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机构为病人提供专业的 免费治疗。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1981年推荐的 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方案(MDT):少菌型 麻风用利福平、氨苯砜2种药物联合治疗6个 月,多菌型麻风用利福平、氯苯吩嗪、氨 苯砜3种药物治疗24个月即可治愈。
频数 40 2 1 0 1 44
深圳市1985年至2003年暂住户口麻风病人 发现方式分布
发现方式 门诊发现 报病奖励 线索调查 普查发现 家属检查 合 计 频数 58 4 5 1 0 68 构成比 (%) 85.29 5.88 7.35 1.47 0.00 100.00 累积 频数 58 62 67 68 68 累积构成比 (%) 85.29 91.18 98.53 100.00 100.00 100.00
麻风病分哪几型?
临床上按照光谱分类法将麻风分为结核样 型(TT)、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界 线类(BB)、界线类偏瘤型(BL)、瘤型 (LL)、未定类(I)。
为了便于联合化疗,将麻风病分为多菌型 (MB)和少菌型(PB)。
麻风病会遗传吗?致死吗? 致残吗?
麻风病不遗传、不致死!但发现晚了或治 疗不及时、不规则,或出现麻风反应不及 时处理,则可导致终身的、不可逆的残疾。
综合性医院就诊检查,在各级综合医院(主要是 皮肤科)的日常工作中,通过提高对麻风病的警 觉性和识别能力,在患者未感到有特殊不适或认 为系其他疾病的就诊中发现麻风病可疑病例,予 以进一步检查或转诊。
报病奖励,利用各种方式宣传麻风病防治知识, 鼓励群众和医务人员积极发现、报告可疑麻风病 人,一旦确诊,即发给首先怀疑并报告者一定经 济奖励,这也是低流行状态下发现麻风病的重要 方式。
2004年年底全省流动人口麻风病现症病人26例 (MB20例,PB6例),分别是深圳12例、东莞8例、 惠州5例、佛山南海区1例。 2005年流动人口中新发现31例,年底共有现症病 人36例,深圳市有22例.
深圳市麻风病基本流行情况
深圳市在1996年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标准。 常住户口居民麻风病流行情况:1962年至2005年,深 圳市常住户口居民中共发现麻风病人 255例,患病率 以1962年最高,为0.6322‰,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 近五年维持在0.0019‰左右,至2006年7月止,常住户 口居民中仍有现症病人3例。 暂住户口中麻风病人流行情况:从1985年至2005年平 均每年都会从暂住户口居民中发现5-8名麻风病患者, 从1985年至2005年,暂住户口居民中累计发现麻风病 人81例,麻风病患病率均值为0.0042 ‰,至2006年7月 止,暂住户口居民中仍有现症病人26例。
近10年来,全国新发现病人数没有明显下降, 其中50%的新病人发生于中国西南地区即云、 川、贵、湘、桂和西藏等省份。 近10年来新病人中2级畸残率仍然高达在20 %以上,表明病人的早期发现还存在一定 问题。 2005年全国共发现麻风病人1656例,新发现 率0.117易感者
感染麻风菌后是否发病,关键是机体对麻 风菌特异性的免疫力。据研究,人群绝大 多数对麻风菌具有天然的免疫力。
中国麻风病流行现状
中国从1949年~2004年底,累计登记病人数为48万 余例,全国86%的县(市)都发现过病人,至 2004年底,全国累计接受联合化疗的麻风病人达7 万余例。 2004年底患病率已下降到0.51/10万,比最高年代 1966年的24/10万下降了98%。然而以县(市)为 单位,我国麻风患病率在1/万以上的还有 36 个 县(市),在0.1~0.9/万的有 249 个县,主要分 布在云、贵、川、藏、湘等省。
1、全省流行概况
总体基本控制,但局部仍有流行。至2004年, 累计登记病例95290例,约占全国1/5,列全 国首位,累计治愈病例77987例。 2005年广东省新发现麻风病人119例,比2004 年(128)下降7.03%,2005年底共有现症病 人323人,患病率为0.41/10万,分别较上年上 升106.67%和38.46%。
低流行状态下的麻风病发现方式
80年代以后,由于患病率的明显下降,普查 等主动发现方式的作用也明显降低,以综 合医院门诊为主的被动发现方式在发现麻 风病人方面则占了主要地位。从1985年至 2003年发现的44例常住户口麻风病人和68例 暂住户口麻风病人中,通过门诊发现的病 人分别为40例和58例,占所有发现方式发现 病人数的90.91%和85.29%。
麻风病的流行病学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主要波及皮肤 和周围神经的慢性传染病。潜伏期长,一 般2~5年甚至20年以上。它与其它传染病一 样,要在人群中传播和发病必须具备传染 源-传染途径-易感个体三个环节。
1、传染源
到目前为止,被公认的传染源是未治 疗的麻风病人,尤其是多菌型麻风。 这些病人鼻粘膜和皮疹含有大量的麻 风杆菌,可排出体外,造成传播。但 皮肤查菌阴性的病人(如TT型)是否 为传染源,目前仍不清楚。
3、地区分布
近5年发现病人的地区主要是湛江、揭阳、广 州、茂名、汕头等市。 近5年现症病人的地区分布主要是湛江、揭阳、 广州、茂名、汕头等市。
4、流动人口麻风病人情况
2004年全省流动人口中新发现麻风病15例(MB11 例,PB4例),分别是深圳7例、东莞6例、惠州1 例、佛山南海区1例。其中男12例,女3例,男女 比例为4:1;2级畸残率为20%(3/15)。
低流行状态下的麻风病发现方式
70年代,以普查为主的主动发现方式在发现病人方面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我市于1970年、1971年和1975年分别进行 了3次深圳市全人口大普查,发现了大量的麻风病人。 1970年全民普查人数293042人,普查率99.2%,查出可疑病 人数90人,确诊18人;1971年全民普查289779人,普查率 98.1%,查出可疑病人数70人,确诊麻风病人10人;1975年 全民普查人数282790人,查出可疑病人数40人,确诊麻风 病人8人。除了在1970年、1971年、1975年进行了三次全民 普查之外,从1964年至1978年,先后6次对14个镇非农业户 口进行了全面普查,受检查人数为281450人次,每次的受 检查率均达99%。发现可疑病人数39人,确诊23人。
深圳市基层医务人员和居民 麻风病知识水平调查
低流行状态下的麻风病发现方式
将综合医院门诊、高质量的线索调查与团 体检查、报病奖励相结合作为低流行状态 下发现病人的主要方式。
麻风病人的早期发现
发病病期在2年内被发现的麻风病人属于早 期发现。
早期发现病人为及时的治疗提供了便利, 也为减少麻风病人的残疾提供了条件。
相关研究
深圳市基层医务人员和居民麻风病知识水 平调查 深圳市麻风病防治网络研究
深圳市1985年至2003年常住户口麻风病人 发现方式分布
构成比 (%) 90.91 4.55 2.27 0.00 2.27 100.00 累积 频数 40 42 43 43 44 累积构成比 (%) 90.91 95.45 97.73 97.73 100.00 100.00
发现方式 门诊发现 报病奖励 线索调查 普查发现 家属检查 合 计
麻风病的潜伏期?
麻风病发病缓慢,平均潜伏期为3-5年。
麻风病的早期症状和体征
麻风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如耳大神经、尺神经、 桡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等)。主要表现是: (1)皮肤出现单个或几个与皮肤齐平或边缘高起的浅色、 淡红色或紫铜红色、灰褐色斑疹或结节。面部、耳朵及四 肢皮肤肥厚,潮红,发亮,眉毛脱失。 (2)皮肤损害不痛、不痒,不出汗,浅感觉(触觉、痛觉、 冷热觉)迟钝或丧失,毛发生长障碍。 (3)周围神经粗大及触痛。 这些临床症状一般时间非常长,几个月至几年,按照一般 皮肤病治疗,效果不佳。 (4)病人皮肤损害部位组织液涂片可查到抗酸杆菌,活检 可见麻风特异性镜下改变。
主动发现
专业普查是由专业普查人员进行,以分散或集中的 方式,对全体居民逐个进行检查的方法,此法多在 防治初、中期采用,可最大限度的发现隐藏病例, 有时可与其他疾病的普查方式相结合。
主动发现
线索调查,是一种利用专业防治人员、基层卫生人 员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专业防治人员编 印麻风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宣传材料,提出发现麻风 病的相关线索,由基层卫生人员发放给广大群众, 然后在所调查的人群中搜集麻风病可疑病例,逐级 鉴别,最后由专业防治人员确诊。 常用线索: A红斑白斑 颜面潮红 结节浮起 不知痒痛 B眉毛脱落 嘴歪眼翻 皮肤干燥 不见出汗 C指钩手曲 虎口无肉 小腿肌萎 吊脚行走 D筋络肥大 耳垂肥大 常年烂脚 皮肤发麻
麻风病的传染源?
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麻风病是如何传播的?
皮肤和呼吸道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我容易感染麻风病吗? 感染了麻风杆菌就一定会患麻风病吗? 麻风病人需要隔离起来吗?
麻风杆菌主要存在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宿主 就是人类,每个人都有可能接触麻风杆菌,但95% 的人对麻风杆菌天生就有免疫力,即使感染了麻风 杆菌也不会发病,只有极少数的对麻风杆菌缺乏免 疫力的病人感染麻风杆菌后才会发病。 麻风病人用特效药治疗1天后即可杀灭体内99%的麻 风杆菌,失去了传染性,所以不需将麻风病人进行 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