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外交战略及外交政策
简述中国的外交政策。

简述中国的外交政策。
中国的外交政策可以总结为五个主要方面:
首先,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一直主张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武力干涉和霸权主义,并且积极推动国际和平与安全。
中国倡导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解决争端,强调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性。
其次,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推动构建一个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
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间的合作与互联互通,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还推动建立自由、开放、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支持自由贸易和全球化进程。
第三,中国积极推动多边主义。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一直倡导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发展与合作,并提出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观。
中国加强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通过东盟、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推动区域合作和发展。
第四,中国致力于构建周边环境的和谐与稳定。
中国坚持亲邻友好政策,通过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国积极参与地区安全事务,推动和平解决领土争端和历史矛盾,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最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中国呼吁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推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
更大发言权和决策权。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改革,以推动全球治理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中国的外交政策体现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致力于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国际环境,推动全球合作与共同发展。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GJ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怎样的国际环境? 在中国解放战争期间,国际上正在出现以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 帝国主义阵营尖锐对立的局面。美国站在 了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国民党打内战。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 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 策。而苏联则对中国的民族和民主革命长 期给予了同情和支持。
B、C、见书本!
2、上海合作组织: (1)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看课本 (2)2003年8月的反恐军事演习:看课本 活动题答案: A、(1) 除了2001年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 议及相关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外, 还有(1)每年一次的博鳌亚洲论坛;
(2)1999(上海)、2001(香港)、2005年(北 京)世界财富论坛;
C.奥运会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是在 ( ) 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71年
6、中国外交活动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 时期开始于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恢复
(一)我国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它是由我国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二)新中国的外交原则: 1、毛泽东的三条外交原则: 2、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改革开放后 的新战略:不与任何大国结 盟 (三)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1——7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特征: 一是:独立自主; 二是:维护和平。
除三原则外,国务院总理兼外长 周恩来还提出了什么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 容:详见:P10。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 整、互不侵犯、互不干 涉内政、平等互利、和 平共处。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外交政策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进程。
十八世纪中叶在唐代以后,中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采取了一种自给自足的国策,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经济、学术、文化等领域的交流非常有限。
随着西方列强的崛起以及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中国开始走出了封闭自守的境地,逐步向国际社会开放。
从此,中国的外交政策从单纯的经济与政治联结型逐步转变为联合更多国家,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对话型。
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国际地位也随之不断提升。
一、中国的外交政策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饱受列强的侵略和割地求和的屈辱,这使中国人民认识到封闭、保守的国家政策已经无法满足国家的需要。
求助于国际社会成为中国唯一的选择。
然而,采取“开放运动”并不仅仅是一次经济主义的政策,它还是一种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的外交政策。
在此基础上,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中国进入了新时代,外交政策也得到了全面的改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1949年后全面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外交政策的重点转向以保证国家的独立、安全和经济进步为中心。
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不干涉别国内政和互利共赢。
由此,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提出了更多的合作性方案。
例如,1971年中国同美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个人访问美国,以及日本和印度的领导人访问中国等。
中国也积极向世界提供倡议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组织,这些倡议包括亚信,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四国等,都是中国为实现文明和谐、经济共同发展,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安全所做出的努力。
二、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是在中国的外交政策中不断提升的。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被列强蹂躏,中国一度沦为不锈钢弱势国家。
1949年以来,中国在新中国的建设中,不断探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外交方面,中国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军事方面,中国建立了自己的战略防御力量;在经济方面,中国不断地发展,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
如何看待中国的外交政策

如何看待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周边外交历来在其整个外交战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乃至国际地位的改善都需要一个和平的、发展的、稳定的周边环境,这是中国历届政府力图实现的基本外交目标。
大体来讲,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受到国际格局变迁、中国对外战略调整以及周边环境变化的影响与制约,这同时也和中国决策者的主观认识和世界战略思想发展变化有关。
一、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中国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重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经贸文化交流。
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开始切实履行WTO体制,促进世界的繁荣与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6、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中国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积极参与政治解决地区热点问题。
中国派出了维和人员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中国积极致力于推进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事业。
二、中国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应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三、中国对南南合作的立场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产品众多、市场潜力大、发展模式各具特色,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互利互惠,相互支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可能性和机会很大。
中国坚持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中国坚持奉行什么外交政策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为维护和促进人类的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而不懈努力。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赢得广泛国际赞誉,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中国外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紧扣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
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自身利益的苦果。
中国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运筹大国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全球发展倡议,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决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我国的外交政策

【思维误区】注意几个误区
易错点一:弱国无外交,经济实力的强弱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 名师点评:弱国也可以发展对外交往,推行本国的外交政策, 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易错点二:我国政府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此,在 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名师点评:我国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有原则的,是以互 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基础的,在涉及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的 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绝不拿原则做交易的。 易错点三:只有维护本国利益,才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名师点评:若只顾本国利益,而不顾他国利益和世界人民的 根本利益,就不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甚至会阻碍或破坏世 界的和平与发展。
(3)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 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区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国家性质 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
决定 决定
对外政策 国际关系
3.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的关系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坚持独立自 外交政 主的外交立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 策
(2015•天津卷)3、790多年前,成古思汗带领蒙古 大军挥舞弯刀驰骋征战,如今他的后代用马头琴向世 界传递和平之声。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 年,内蒙古野马乐团准备了《初升的太阳》等曲日, 寓意“和平就是我们的太阳”。这反映了 A.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真诚愿望 D.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国际形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政治、经 势 济新秩序的建立,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

我国在南海问题上为什么持这样的态度和立场?
中国在南海的主权、领土受到侵犯 南海资源丰富 南海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涉及南海稳定和航行自由
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 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不 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 中国正当合法权益。
习近平主席的话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是什么?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不会屈服于美国压力 坚持独立自主的表现
愿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3、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
①含义: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 ( 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 地决定自己( 态度和对策 )。 ②具体表现:“七个不”:
不屈服,不允许,不依附,不结盟
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不歪曲
中国的外交关系:Fra bibliotek
中美:建设性伙伴关系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日: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与东盟: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中印:合作、共赢、互信伙伴关系
注意:大国“伙伴关系”不是结盟关系
伙伴关系的特征是:伙伴国之间平等、不结盟、不针对及损伤第 三国的利益。 结盟关系的特征是:缔结军事同盟,统一部署军事力量,统一行 动,借超级大国争霸,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
面向未来,我们要相互尊重、平等相 待,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国自 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
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走对话而不对抗、
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不搞唯 我独尊、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不搞以邻 为壑、恃强凌弱的强权霸道,妥善管控矛 盾分歧,努力实现持久和平。
我国外交政策

C
②各自的国家利益决 定的 ③两国的外交政策决定的 ④两国面临的国 际格局决定的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② ③ D ① ④
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
定的 A当前的国际形势 B我国的军事力量状况 C我国的综合国力 D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利益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D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 展
参考答案
①气候变暖问题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政
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并全力机落实应 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 标是一致的。 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的主张既积极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减排要求, 又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对 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③面对气候变暖问题,中国政府所提的四点建议 体现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新理 念。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外交政策的含义 2. 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 3. 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
1、外交政策——
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 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它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 是国家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 主义国家 决 定 不存在屈服于外国侵略的社会根源 不存在对外侵略的社会根源 决 定
D)决
D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
A坚持独立自主
B坚持平等互利 C坚持和平共处 D坚持互不侵犯 5、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互不干涉内政 D四项基本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非洲独立年”,指1960年。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 非洲独立年” 1960年 这一年非洲有17 17个国家
独立,使非洲的独立国家增加到26个,约占非洲总面 26个 独立,使非洲的独立国家增加到26 积的2/3 占非洲总人口的3/4 2/3, 3/4。 积的2/3,占非洲总人口的3/4。
• 1960年同古巴建交,1964年中法建交。 1960年同古巴建交,1964年中法建交 年中法建交。
– – – – – – – 结盟(1949-1953) 结盟(1949-1953) 蜜月(1954-1957) 蜜月(1954-1957) 分歧(1958-1960) 分歧(1958-1960) 破裂(1960-1964) 破裂(1960-1964) 对抗(1964-1979) 对抗(1964-1979) 及走向正常化(1980-1991)六个阶段。 及走向正常化(1980-1991)六个阶段。 中苏关系的分歧和分裂是中国外交政策“两个拳头打人” 中苏关系的分歧和分裂是中国外交政策“两个拳头打人”出 台的重要历史背景。 台的重要历史背景。
• 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同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举行多 日内瓦会议期间, 次谈判, 次谈判,达成中英两国在北京和伦敦互派代办的建立 半外交关系的协议。这也是外交上的一种创举。 半外交关系的协议。这也是外交上的一种创举。
•(二)60年代联合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帝反修 60年代联合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帝反修
– 这一时期 , 中国领导人根据自己的力量和新的形势 , 放 这一时期, 中国领导人根据自己的力量和新的形势, 一边倒” 外交, 提出“两个中间地带” 的战略思想, 弃 “ 一边倒 ” 外交 , 提出 “ 两个中间地带 ” 的战略思想 , 将外交政策调整为“ 两个拳头打人” 将外交政策调整为 “ 两个拳头打人 ” , 即实行依靠广大 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 亚非拉国家 , 反对帝国主义 、 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 政策。 政策。 • “两个中间地带”指处在美苏争霸夹缝中的亚、非、拉广大经济 两个中间地带”指处在美苏争霸夹缝中的亚、
•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与外交关系
• 1、“一边倒”外交(1949—50年代中期) 一边倒”外交(1949—50年代中期 年代中期)
– 建国初期,毛泽东等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状况和国际形势,提出了 建国初期,毛泽东等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状况和国际形势, “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大战略方 一边倒”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针。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彻底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彻底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 三大外交政策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相继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 三大外交政策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 义国家、一些民族独立国家和西欧、北欧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 义国家、一些民族独立国家和西欧、 交关系,多边外交活动取得进展,开创了对外关系的良好局面。 交关系,多边外交活动取得进展,开创了对外关系的良好局面。
• 中日关系正常化 • 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 1970-1980十年间,中国相继与75个国家建交,其中包括 1970-1980十年间,中国相继与75个国家建交, 75个国家建交 十年间 绝大部分西方国家。中国克服了国内“文化大革命” 绝大部分西方国家。中国克服了国内“文化大革命”的 不利影响,外交关系取得了大发展。 不利影响,外交关系取得了大发展。
•(三)70反苏、
家关系正常化
– 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 70年代 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年代, 军事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1973年毛泽 军事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1973年毛泽 东适时提出“一条线” 一大片”的外交政策, 东适时提出“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政策,联合 美国,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建立国际反苏统一战线, 美国,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建立国际反苏统一战线, 以抗衡霸权主义和侵略野心最大的苏联。 以抗衡霸权主义和侵略野心最大的苏联。 – “一条线” 战略 一条线” • 指联合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一条线” 战略。 指联合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一条线” 战略。 • 1973年毛泽东在会见基辛格时提出:只要目标相同,我们不损 1973年毛泽东在会见基辛格时提出 只要目标相同, 在会见基辛格时提出: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和荷兰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2年 中国和荷兰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2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荷兰王国政府通过特任代表在北京的会见,进行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荷兰王国政府通过特任代表在北京的会见, 友好协商。 友好协商。 双方回顾了一九五0年以来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两国政府一致 双方回顾了一九五0年以来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两国政府一致 确认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干涉内政和平等互利的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确认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和平等互利的原则,并认为在此 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是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的。 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是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荷兰王国政府同意自一九七二年五月十八日起将本 国派驻对方的外交代表机构由代办处升格为大使馆。 国派驻对方的外交代表机构由代办处升格为大使馆。 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 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荷兰王国政府尊重中国政 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荷兰王国政府尊重中国政 府的这一立场,并重申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府的这一立场,并重申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荷兰王国政府认为和平共处的原则不仅意味着社会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和 国家集团之间应该互不干涉内政,而且结盟的并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社会政治制 国家集团之间应该互不干涉内政,而且结盟的并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社会政治制 度的国家之间也同样应该互不干涉内政。 度的国家之间也同样应该互不干涉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荷兰王国政府 的这一立场表示赞赏。 的这一立场表示赞赏。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代 表 外交部副部长 荷兰王国政府 代 表 特命全权大使 一九七二年五月十六日于北京
• 2、主要外交成果
– 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周边新兴民族国家、西 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周边新兴民族国家、 北欧等2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北欧等2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 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两国在政 1950年签订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年签订《 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合作。 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合作。 – 1954年中国在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上 1954年中国在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上 年中国在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五大国之一的 地位出席的第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 地位出席的第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 – 1955年亚非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求同存异 1955年亚非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 的处理国际关系的一般原则,取得极大成功, 的处理国际关系的一般原则,取得极大成功,增强了在 亚非国家中的影响力。 亚非国家中的影响力。
– 这一战略的实施,使我国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威胁和武装挑 这一战略的实施,使我国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了世界和平, 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了世界和平,扩大和发展了我国 的对外关系。 的对外关系。
• 在半个多世纪的冷战历史中,中苏关系经历了 在半个多世纪的冷战历史中 的冷战历史中,
• “一边倒”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边; 一边倒”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边; • “另起炉灶”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在互相 另起炉灶”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
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周恩来总理迈着自信、 周恩来总理迈着自信、矫健的步伐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
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
• 中美大使级会谈
日内瓦会议期间,中美双方举行了四次会谈。 日内瓦会议期间,中美双方举行了四次会谈。这些会谈成 为此后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前奏。 为此后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前奏。 – 万隆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正式发表声明: 万隆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正式发表声明:中国政府 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缓和远东紧张局势, 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缓和远东紧张局势,特别是 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的问题。美方作出反应。 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的问题。美方作出反应。 – 1955-1970中美大使级会谈共进行了136次 中美大使级会谈共进行了136 1955-1970中美大使级会谈共进行了136次。由于美方坚持 其干涉中国内政的立场, 其干涉中国内政的立场,会谈没能在缓和与消除台湾地区紧张 局势这个关键问题上取得任何进展. 局势这个关键问题上取得任何进展. – 中美大使级会谈使中美两个大国在互不承认的对立情况下, 中美大使级会谈使中美两个大国在互不承认的对立情况下, 有一个沟通意见的渠道。并创造了“协议上你讲你的, 有一个沟通意见的渠道。并创造了“协议上你讲你的,我讲我 的新写法” 这在国际关系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 的新写法”,这在国际关系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是周恩来主持 下的新中国外交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独创。 下的新中国外交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独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