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采集方法最新
各种临床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各种临床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临床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常见临床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1.血液标本的采集:a. 静脉血:首先,选择标本采集部位,通常为静脉丛,可以是手背部静脉、前臂外侧静脉等。
然后,用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待干燥。
用橡皮带周围化脓疮位置,然后穿刺进入静脉,将血液收集到合适的管子或血液采集器中。
一般10ml管子需要5ml血液。
b.动脉血:常用于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
选择标本采集部位,通常为桡动脉或足背动脉。
使用同样的采集步骤,但需要额外注意避免血液凝结,因此血液需要立即送到实验室。
2.尿液标本的采集:a.无菌尿液采集:首先,用洁净肥皂和温水清洗双手,确保清洁。
然后,用消毒剂进行外生殖器区域的消毒,女性应向上撩光。
收集尿液前段尿流,不要采集尿道排尿初段。
使用专用的采集容器,容器的盖子在采集时不应触碰任何东西,以防污染。
最后,密封容器并及时送到实验室。
b.24小时尿液采集:首先,在采集开始前,提醒患者舍弃采集的第一次尿液。
在接下来的24小时里,收集所有的尿液,确保完整无遗漏。
所有的尿液应收集到一个特定的容器中,并注意容器的保存条件。
最后,将容器密封并送到实验室。
3.粪便标本的采集:a.无特殊要求粪便标本:临时采集时,首先将马桶打扫干净,然后在马桶上铺上无菌纸巾或塑料薄膜。
接下来,排粪前用温水和洁肤剂清洗肛门区域,使用无菌试管或塑料容器采集粪便样本。
密封容器并及时送到实验室。
b.三连痰标本:指在早晨、中午和晚上连续三天采集的痰样本。
采集时,首先用温水和洁肤剂清洗口腔和上呼吸道。
清醒后,采用刺激法,如吸入3%的食盐水,引导患者产生痰液。
在有痰液时用无菌容器收集痰液样本,密封并送到实验室。
4.脑脊液标本的采集:a.腰椎穿刺:首先,患者保持侧卧位或坐位,弯曲下背。
用酒精棉球清洗穿刺部位,常在腰骶部下方。
医生穿刺并插入穿刺针,进入蛛网膜下腔,收集脑脊液样本。
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医学领域中,标本采集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正确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正确的采集过程和注意事项。
一、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 静脉采血静脉采血是最常见的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消毒:用75%乙醇或碘酒消毒患者的手部或采血部位,确保无菌环境。
(2)带压止血带:用止血带带压至患者肘部,增加静脉曲张,便于采血。
(3)选择穿刺点:通常选择患者的前臂或手背静脉作为穿刺点。
(4)穿刺:用无菌针头刺破静脉,采取相应容器采集血液。
(5)松开止血带:在采血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6)压迫止血:使用无菌棉球轻轻按压穿刺点,帮助止血。
(7)处理标本:将采收的标本置于相应试管或容器中,确保标本的质量。
注意事项:- 采血过程中要注重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 静脉采血后要迅速松开止血带和按压穿刺点,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 不要过度采血,避免引起血液稀释或患者贫血。
- 标本采集前后要嘱患者保持休息,避免活动过度。
2. 皮下组织或静脉取血某些情况下,需要采集皮下组织或静脉内的血液标本。
操作如下:(1)消毒:用75%乙醇或碘酒消毒采血部位。
(2)选取穿刺点:选择皮下组织或静脉穿刺点,通常在手背或前臂。
(3)穿刺:用无菌注射针或需要针刺穿刺采集标本。
(4)采集标本:用无菌容器采集皮下组织或静脉内的血液。
注意事项:- 确保穿刺点和采血容器的无菌。
- 采集前要先用无菌注射器抽吸一定量的空气,以保持压力平衡。
二、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尿液是常用的生化分析标本之一,正确采集能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尿液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清洁外生殖器:采样前,使用清水或无菌湿纸巾清洁外生殖器。
(2)开始排尿:将第一泡尿排空至座便器中,然后将中段尿采集到容器中。
(3)尿液采集:使用无菌容器采集足量的尿液样本(通常为15-30毫升)。
医学实验室中的标本采集与实验操作

医学实验室中的标本采集与实验操作在医学实验室中,标本采集与实验操作是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诊断与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从标本采集的原则与方法、实验操作的规范与注意事项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标本采集的原则与方法1. 标本采集的原则在医学实验室中,标本采集的原则十分重要,正确的采集方法可以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标本采集的原则:(1)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标本的无菌状态。
(2)正确选择采集容器,如血液采集管、尿液容器等,确保标本的保存与运输条件。
(3)按照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如抽血、穿刺、取样等。
(4)严格遵守标本采集时间要求,确保标本的时效性。
2.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在医学实验室中,血液是最常见的标本之一。
以下是血液标本采集的常用方法:(1)抽血:采用静脉采血或指尖采血的方式,通过专业的采血针和采血管进行。
(2)血凝管采集:使用草酸盐、EDTA或肝素等不同类型的血凝管,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采集管。
(3)血液稀释:适用于某些稀释实验,需在采集时采用特殊的稀释液进行稀释。
3. 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尿液是另一种常见的标本,在医学实验室中常用于常规尿液分析和检测。
以下是尿液标本采集的方法:(1)收集干净容器:使用干净且无污染的容器,如尿杯或尿采集器。
(2)清洁外阴:女性患者在排尿前要注意清洁外阴,以避免细菌污染。
(3)正常排尿:采集中段尿,切勿将开头和结束的尿液纳入标本。
二、实验操作的规范与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的规范医学实验操作的规范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实验操作的规范:(1)标本标识:确保标本在实验操作前正确标识,避免标本混乱和错误分析。
(2)实验条件:保持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等条件的稳定,以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
(3)操作步骤:按照实验操作手册或相关指南,准确执行实验步骤与顺序。
(4)操作时间: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指南的要求,控制操作时间,避免因操作时间过长而影响结果。
2.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在医学实验室中,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决定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标本采集是进行实验研究、临床检测和诊断的基础工作,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静脉采血:一般采用穿刺方法,常见的采血部位有肘部静脉、手背静脉等。
注意事项包括准备好采血器材、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消毒和穿刺技术要正确、注意采血顺序等。
2.指尖血采集:适用于小儿、新生儿采血。
注意事项包括消毒、按压、采血器具要先准备好,选择合适的指尖采血设备等。
3.静脉造影:适用于特定研究需要。
注意事项包括准备好造影剂和器材、选择合适的造影方式、注意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性等。
二、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中段尿采集:先清洗外阴,收集中段尿。
注意事项包括准备好尿集容器、提醒患者保持外阴清洁、正确收集尿液等。
2.24小时尿采集:要求患者在24小时内收集尿液。
注意事项包括向患者详细说明操作步骤、提供尿液收集容器、记录尿液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等。
三、粪便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一次性采集:准备好标本容器和手套,避免污染采集容器,使用清洁的厕所或便盆采集。
注意事项包括患者应停止使用药物、不食用一些食物、使用醋洗手消毒等。
2.连续采集:要求患者连续采集一定时间内的粪便。
注意事项包括准备好标本容器、采集开始和结束时间的记录、妥善保存采集好的样本等。
四、组织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活体组织标本:采用手术活检等方法采集活体组织标本。
注意事项包括使用无菌器具、正确认识操作流程、注意手术中组织标本的处理等。
2.尸检组织标本:采用尸体解剖或尸检的方式采集组织标本。
注意事项包括准备好尸检工具、遵守尸检操作规程、保证尸检过程的准确性等。
五、其他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高压灭菌器标本采集:采用高压灭菌器灭菌,因需要高温高压的特殊设备,操作时需谨慎遵守操作规程。
2.分泌物标本采集:如痰液、口腔分泌物、腹水等。
注意事项包括准备好相应的采集容器、了解标本采集的特殊操作要求等。
各种临床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各种临床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正确采集临床检验标本对于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临床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血液标本采集方法1.静脉采血:选择适当的采血部位,通常为患者上臂的肘窝或手背的腕关节部位。
采用消毒棉球擦拭部位,用适当的压力带绑紧患者肘窝上臂,然后在预约的时间里固定。
用消毒棉球擦拭部位,然后在预约的时间里固定。
把采血器快速插入针头,保持血液在容器中的时间尽量不超过2分钟,避免血液凝结。
2.骨髓穿刺:骨髓穿刺是一种特殊的血液采集方法,用于获取骨髓细胞和液体样本。
需要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通常为胸骨下缘或髂前上棘。
在消毒的情况下进行穿刺,使用骨髓穿刺针深入穿刺部位。
应用适当的力量和技术采集骨髓样本。
3.指尖采血:通常用于测量血糖和血氧饱和度等的快速检测。
首先用酒精棉球擦拭患者的指尖,然后用特殊的针头快速刺破指尖,将血液收集到采血纸或血液收集管中。
4.动脉采血:动脉采血主要用于动脉血气分析,需要更精确的血气参数。
选择适当的动脉穿刺部位,通常为患者的腕动脉或股动脉。
用消毒棉球擦拭穿刺部位,然后用针头穿刺动脉,将血液采集到特殊的血液收集管中。
二、尿液标本采集方法1.早晨尿液: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的尿液称为晨尿,是最常见的尿液标本。
需要事先准备好干净的容器,避免污染。
女性更加需要注意将外阴部清洁干净,以避免尿液污染。
2.随机尿液: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排尿的尿液称为随机尿液。
和晨尿采集方法相同,需要准备好干净的容器,避免污染。
3.24小时尿液采集:需要在24小时内连续采集所有尿液。
首先需要排尿并记录开始时间,然后将所有尿液收集到特殊的收集容器中,确保尿液不污染。
三、粪便标本采集方法1.随机粪便:粪便标本通常用于检测一些疾病的感染情况或检测消化系统功能。
随机粪便杂质应尽量少,用厕纸或塑料盒接住粪便后放入干净的容器中。
2.定点粪便:通常用于检测一些疾病的潜血或寄生虫感染。
样本采集的标准操作流程

血凝样本采集的标准操作流程1、标本采集1.1采集方法:常规使用止血带,采集肘部屈侧的静脉血。
采集成人血针头小于21号,婴幼儿,必须使用22或23号针头。
标本应当通过注射器及/或真空采集管采集。
采集过程中收集标本容器不能引起接触活化(如使用塑料或者硅碳玻璃),血液应当缓缓的流入注射器。
即使静脉穿刺成功,注射器末端血液仍应丢弃。
血液采集入注射器后,不能通过针头注入有抗凝剂的试管,针头应当取下。
采集的标本应与抗凝剂迅速混匀。
血液在密闭容器中轻轻颠倒混匀5次,血液与抗凝剂便可混匀。
避免用力振荡以免造成红细胞的破碎和凝血途径激活。
如果使用的是真空采血管,当血液进入抗凝剂时,仍需轻轻颠倒混匀5次。
1.2 抗凝比例:血液应当以9:1的比例和柠檬酸钠抗凝剂混和。
抗凝剂的浓度应为0.109 M(3.2%)含二水的柠檬酸三钠)。
抗凝剂在4°C可以保存3个月以上,但应在使用前进行检查,如果出现诸如污染之类的情况应丢弃。
若受检者出现红细胞比容减少或增多,结果会受到影响,抗凝剂的量应根据下表中相应的血浆体积进行调整。
5ml血样所需的抗凝剂的量另外一种调整方法,即保持抗凝剂的量0.5 ml不变,根据红细胞比容调整加入的血量。
0.109 M 柠檬酸盐抗凝剂0.5ml所需加入的血量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60 x 4.5100-血细胞比容2、标本离心2.1 离心方法:乏血小板血浆(PPP)用于大多数的血液凝固试验。
血标本应在1700g下至少离心10分钟,若可能最好能在4°C的离心机中进行。
当室温超过25°C,不稳定凝血因子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应使用4°C离心机。
2.2 注意事项:某些试验需要离心血浆2次,即将PPP转移至带塑料塞的试管中并进行第二次离心,注意不要吸靠近血球的血浆,因为可能含有第一次离心后残留的血小板。
3、马上检测的标本如有可能,标本应在采集后4小时内测定完毕。
在进行筛查和凝结因子测定时要避免标本长时间放置。
三大标本采集方法

三大标本采集方法一、植物标本采集方法植物标本采集是研究植物形态、解剖、生理和生态等方面的重要手段。
为了保证采集的标本具有科学价值和研究价值,以下是植物标本采集的三大方法:1. 野外采集法:在野外进行植物标本采集是最常见的方法。
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季节和地点,尽量选择植物个体生长状况良好、种群数量丰富的地方。
然后,用锋利的剪刀或剪刀等工具将整个植物个体或者重要的部分(如叶片、花朵、果实等)剪下来。
采集时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对野生动物和植物造成伤害。
2. 温室栽培法:如果野外采集条件不允许,或者需要采集某些特殊植物样本时,可以通过温室栽培的方式进行采集。
首先,选择符合植物生长要求的温室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然后,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特点,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采集。
最后,将植物个体或者部分剪下,并按照标本采集的要求进行处理和保存。
3. 栽培场培养法:有些植物在野外很难采集到,但是在栽培场或植物园中有大量种植,可以通过栽培场培养的方式进行采集。
首先,选择合适的栽培场或植物园,了解植物的种植情况和生长特点。
然后,经过与管理人员协商,获得采集许可。
最后,按照标本采集的要求进行采集和处理。
二、动物标本采集方法动物标本采集是研究动物形态、解剖、行为等方面的重要手段。
为了保证采集的标本具有科学价值和研究价值,以下是动物标本采集的三大方法:1. 野外观察法:在动物栖息地进行野外观察是最常见的方法。
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季节和地点,尽量选择动物活动频繁、种群数量丰富的地方。
然后,用望远镜、相机等工具观察动物的行为、外貌等特征,并进行记录。
观察时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对动物造成干扰。
2. 隔离栖息法:如果野外观察条件不允许,或者需要观察某些特殊动物时,可以通过隔离栖息的方式进行观察。
首先,选择合适的栖息场所,如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区等。
然后,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提供适当的栖息环境。
最后,观察动物的行为、外貌等特征,并进行记录。
检验科最新标本采集指南

检验科最新标本采集指南一、标本采集前的准备1.1 人员准备:在进行标本采集前,确保采集人员已接受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采集人员应穿着清洁、干燥的工作服,戴好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1.2 器材准备:提前检查并准备好所需的采集器材,如采集管、注射器、采血管、消毒棉球、标签等。
1.3 环境准备:确保采集环境整洁、明亮、通风良好。
如有可能,尽量保持无菌环境。
二、标本采集流程2.1 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采集标本的流程和目的,取得其配合。
要求患者在采集前保持空腹(根据具体项目而定)。
2.2 信息核对:采集前,仔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3 采集操作: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如静脉采血、尿液采集、粪便采集等。
2.3.1 静脉采血:找到合适的静脉,进行消毒处理。
用一次性注射器或采血管抽取所需血量,轻柔地将血液注入采血管中。
采血完成后,用消毒棉球按压穿刺点,并嘱患者保持姿势一段时间。
2.3.2 尿液采集:向患者说明尿液采集的方法,使其能够正确地进行尿液排出。
采集时,确保尿液收集容器清洁、干燥,并避免尿液溅出。
2.3.3 粪便采集:向患者说明粪便采集的方法,并指导其正确地收集粪便样本。
确保采集的工具清洁、干燥,并避免样本污染。
2.5 标本运送:确保标本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实验室,避免标本质量受到影响。
三、标本采集注意事项3.1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3.2 采集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立即停止采集并给予适当处理。
3.3 确保标本采集量符合实验室要求,避免过多或过少。
3.4 采集完毕后,及时将标本送检,避免延迟影响检验结果。
3.5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检验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一、标本采集前的准备在开始标本采集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包括人员、器材和环境的准备。
1.1 人员准备:我们要确保采集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他们应该接受过专业培训,能够熟练地掌握采集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本采集方法
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临床疑似病例标本送检率,提高送检标本的
合格率,正确掌握标本的采集时机和方法以及送检时限,及时发现疑似病例。
血培养采集
一、血培养采集时间:
1.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
2.对已经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最好在下次用药前采集;
3.寒战和发热初起时采血可提高培养阳性率;
4.怀疑血流感染时应尽早采血;体温超过38.5℃建议做血培养。
二、采集方法
1.手卫生:操作前洗手,手部无明显污染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手。
2.抽血部位皮肤消毒:宜采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皮肤2遍,待干再抽血,皮肤消毒范围直径为8*10cm穿刺部位消毒后待干,不得再用手
触摸。
3.血培养瓶口橡胶塞消毒:75%乙醇消毒,待干。
4.采血量:成人每瓶10ml,小儿酌减。
5.不推荐采血和接种血培养瓶更换注射器针头,血样接种到培养瓶中,轻轻摇匀以防血液凝固,尽快(1小时之内)送至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无需冷藏(血培养瓶在接种前和接种后均不得冷藏或冷冻)。
如果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临床医生首先判断血管导管是否仍有保留的必要性。
按血管导管保留与否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采集标本。
(1).希望保留深静脉导管者
至少2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另一套从导管采集,宜用75%乙醇或碘伏消毒器械接头。
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建议≤5分钟),并各自做好标记。
(2).决定拔除深静脉导管者
从独立的2个外周静脉部位,无菌采集2套血培养,同时穿刺部位使用皮肤消毒剂消毒后拔出血管导管,使用无菌剪刀剪取导管尖端5cm置入血琼脂营养平皿送检。
(实验室采用Maki 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
(3).在采血2-5天内,无需重复做血培养,细菌性心内膜炎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除外。
三、建议:
1.建议每套血培养同时接种至需氧瓶和厌氧瓶,有利于微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检出。
当厌氧菌感染不能除外的病人,如腹部手术合并感染的病人,必须同时做厌氧菌血培养。
先接需氧瓶后接厌氧瓶,如果不能满足推荐的采血量时,应首先满足需氧瓶;婴幼儿血培养一般只抽一瓶需氧瓶进行培养,无需常规做厌氧瓶。
2.怀疑血流感染(BSI)时,独立的外周静脉无菌采集2套血培养,每套不少于10ml(1套血培养定义:是指一次静脉采血,不论被接种
在1个还是多个血培养瓶内),最好为20ml血液,每瓶不少于5ml (双瓶双臂),婴幼儿采血量一般2ml~5ml(每瓶不少于2ml),各自做好标记。
.3.当怀疑骨髓炎、脑膜炎、肺炎和肾盂肾炎合并菌血症时,在抗菌药物使用前从不同部位抽取2套血培养,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建议≤5分钟),各自做好标记。
4.对不明原因的发热、亚急性心内膜炎,由三个不同的部位抽取3套血培养,每套间隔时间≥1小时,当培养24~48h后若为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
一、病人能自行留痰者:让病人温开水漱口数次后(禁止用自来水漱口),采集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于无菌集痰器内,盖好瓶盖送检。
最好为清晨第一口痰,避免唾液;为提高检出率,可连续三天送检三次培养,1次药敏。
二、无法咳痰或不合作者:
1.无痰可用3%-5%Nacl 5ml雾化约5分钟导痰。
2.体位引流。
3.协助病人取适当卧位,由下向上叩击病人背部,戴好无菌手套,无菌集痰器分别连接负压吸引器和无菌吸痰管。
按吸痰法将痰吸入无菌集痰器内,加盖送检。
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无菌集痰器开口高的一端接吸引器,低的一端接吸痰管。
尿标本采集方法
①中段尿:使用肥皂、清水清洗外阴,撑开外阴或翻转包皮,收集中段尿5-10ml到无菌管内,并马上送检;为提高检出率,住院病人尽量留晨尿。
②导管尿:含碘消毒剂消毒导尿管(接头上端近会阴部)两遍,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导管尿10ml。
采集后尽快送检。
注意:
1.以上各项培养取标本时均需严格无菌操作,使用专用无菌的培养瓶(管)和培养盒收集标本。
2.其他标本采集按要求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