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论文要求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论文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论文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促使测绘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完善,因此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论文范文一: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摘要】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的集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区域学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学科。
其学科性质决定该专业兼有管理与应用双重性质,实践教学在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贵州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字】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对策与建议;创新贵州大学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以来,不断的开展培养方案的修订和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改革工作。
目前,学校已建立了通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及实践这一阶段式循序渐进课程培养体系,为土地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但是,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还存在不足。
1实践教学现状1.1课程体系设置较完善,但缺乏科学的安排我校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包含管理学原理、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经济学、不动产估价、土地法学、土地资源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制图等核心课程。
在这些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我校还开设有土壤学、环境生态学、地图学、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专业外语、地质地貌、矿产资源管理、土地调查与评价以及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等选修课程。
纵观全国众多高校,我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交叉重复的问题。
例如,《地籍管理》与《土地管理学》内容有重叠之处。
其次,一些重点课程如土地政策分析与评价、国内外土地管理前沿、房地产相关课程并没有在我校课开设;不仅如此,一些应用型很强的课程如CAD专业制图并没有在必须课的设置当中,加之专业选修空间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以下是一篇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供参考!论文题目:土地制度、规模经济与农民贫困问题研究一、选题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民贫困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扶贫力度的逐年增加,我国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民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也大幅下降。
世界银行在《2020 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研究报告中对中国的发展做了客观的评价:“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
在一个人口超过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总和的国家,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引人注目的发展”1。
农民贫困人口数量的大幅下降为我国下一个阶段经济增长和反贫困目标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以下两个严峻的现实: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扶贫投入的逐年递增,我国农民贫困人口减少速度却出现了明显放慢的现象。
根据韩俊魁2(2007)和曾志红3(2013)的研究,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每年减少529 万,虽然绝对量是减少的,但是比起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农民贫困人口减少速度呈现出了明显的减慢趋势,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民贫困人口每年减少1350万,而2001-2010年,全国农民贫困人口共减少2105 万人,年均210 万,减贫速度不到2000 年之前的1/3;第二,扶贫投入增加的同时我国农民返贫现象严重。
根据曾志红4(2013)的研究,1980 年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结束,我国财政预算内安排资金800 亿,近十多年来我国农村扶贫投入累计达到2043.8 亿。
但是在2003 年我国却出现了第一次农村贫困人口绝对数上的反弹,该年我国总共有1460 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脱贫,但是又有1540 万农民返贫,导致2003 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增加了80 万人。
农业资源与环境论文: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和资源环境分析

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和资源环境分析[摘要]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土地资源管理和资源环境问题愈演愈烈,致使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本文将对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出现的土地资源管理及资源环境损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理土地资源资源环境探讨分析引言在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土地资源的使用管理效率较低,设计规划缺乏一定程度的标准性、规范性,城乡规划建设较为单一,并未凸显出城乡特色,并且在某些方面对环境资源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因此,相关部门要重视城乡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大管理力度,力求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效率及减少对资源环境的破坏程度。
一、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土地资源管理措施不到位目前,城市化的建设速度较快,一些城市只是单一的追求速度,却忽视了质量,缺乏一定程度的合理科学规划,并未按照城乡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
城市的公共服务区规划较乱、管理效率较低,对一些居民区及商业区也没有做到合理的布局规划[1]。
政府对人均土地使用规模及建筑用地都有一定程度的规定,但是在实际的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却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合理规划。
土地的规划利用面积能够彰显城市各项服务活动所占的比例,因此,合理的划分土地资源,科学的进行土地资源管理极为重要。
(二)城乡规划管理与土地资源管理衔接不紧密土地资源管理是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资源的应用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城乡规划的效果。
相关部门在实施土地资源管理策略时,要以“合理利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为基本原则[2]。
在城乡规划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违法用地的现象,对于此种情形的发生,政府一定要严肃处理,加强管理力度,秉公执法,进而促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
城乡规划管理与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不衔接是导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二者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协调性,致使土地资源管理水平下降,影响整体的城乡规划进程。
土地资源管理论文_1

土地资源管理论文导读:土地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一起来看看土地资源管理有关论文吧!论国土资源管理摘要: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薄弱,目前,我国又处在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资源消耗量急剧增长,土地、淡水、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状况和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而国土资源部门就是主要负责土地、矿产、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管理工作,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节约友好型社会的新形势下,其地位及作用尤为重要,本文就将对国土资源管理方面予以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在现阶段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工作中,存在着违法用地占地等行为,这对我国今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此,我国国土资源部应加大执法力度,对此类问题严格查处,以保障我国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而为了使我国的国土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就要制定相关的国土资源规划,并进行管理。
此外,还要加强对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从而能够确保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 国土资源管理的含义所谓土地资源管理,就是指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2 做好国土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2.1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管理制度要充分发挥规划对建设用地的统筹和管控作用,切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和衔接,以确保各类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要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调控和引导,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统筹安排土地利用计划,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基础上,重点保障新增中央投资计划项目用地需要,不得安排用于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用地,既要保障经济发展,又要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要依法、及时做好扩大内需建设项目用地的报批和供应,要加强建设项目用地前期工作和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提前介入,加强对各行业部门和建设单位编报建设项目预审材料的指导;要切实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供应和保障服务工作,要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工程、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灾后重建等建设用地供应的保障力度,加快供地,尽快使重点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地块;要依法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建立内部会审、集体决策等制度,对土地审批、采矿权登记等重大许可事项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土地征收供应、耕地开发管理等重大决策,实行有关科室集体会审、领导班子科学决策,进而有效地防止各种行为发生,保证重大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多方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对过去供应的土地,应加大检查的力度,随时掌握其利用情况,对闲置和空闲的存量土地,政府通过公开收购、储备、拍卖得以盘活,使政府收益逐年增加。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人地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村镇土地的管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土地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土地管理遥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摘要:针对土地管理实践,对遥感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首先分析土地管理学科中遥感课程的定位,提出了关联课程设置方案。
其次采用需求启发的方式动态跟踪市场变化,建立教学框架,并调整教学内容,同时辅以实验信息反馈等教学手段,实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交叉与融合。
最后在课程设计中基于Matlab平台培养学生的程序开发技能,从而为土地管理单位输送更加优秀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关键词:遥感教学;土地管理学科;需求分析;任务驱动;Matlab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遥感对地观测方法凭借其覆盖范围广、周期性强、信息丰富等优势,已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大量实时有效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1-3]。
许多高校已将遥感设置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但一些遥感教学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如需求分析法、任务驱动法,Matlab辅助学习法等,在本专业虽有所提及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3-5],导致学生对知识要点掌握不全面,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其数据类型、理论重点、处理流程和处理方法都已更新。
因而,针对土地管理实践进行遥感课程教学改革,对于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都是必要而紧迫的。
1土地管理学科的遥感课程教学改革需求分析当前,我国土地管理事业快速发展,对3S技术人才结构及人才素养的需求也发生较大变化[6-7]:在各级土地勘测、土地开发整理储备、土地规划等事业单位,基于3S技术的应用工程项目增多,需要大量的技术熟手和一定的高端技术管理人才,目前专科生和硕博士因人力成本合理而较受青睐;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学位要求较高,主要吸纳博士毕业生就业;3S技术类公司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人才需求量巨大,但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各公司致力于提供特色服务或打造高端软件产品(如MapGis、SuperMap等),因此要求雇员拥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同时具备3S技术集成应用和创新的能力。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引言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涉及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的专业。
在当今社会,土地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日益重要。
因此,选择土地资源管理作为职业道路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本文将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个范文作为参考,旨在帮助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范文第一步:了解个人兴趣和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是了解个人的兴趣和能力。
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应该具备以下的兴趣和能力:•对环境和土地资源保护有浓厚的兴趣;•具备良好的地理学和环境科学知识基础;•拥有良好的观察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具备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如果你对上述要求感兴趣并且认为自己具备这些能力,那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可能适合你。
第二步:确定职业目标在明确个人兴趣和能力后,下一步是确定职业目标。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多种职业路径,包括但不限于:1.政府部门:通过进入政府部门从事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对土地资源进行监管和保护;2.咨询公司:在土地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领域为客户提供专业建议和解决方案;3.非营利组织:加入非营利组织,推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进程;4.教育机构: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工作,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在确定职业目标时,建议考虑自身兴趣和能力,同时也要关注行业前景和就业市场需求。
第三步:制定发展计划确定职业目标后,制定发展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示例发展计划,供参考:短期目标(1-3年)•获得土地资源管理相关证书或资格,例如土地资源管理师证书;•实习或工作在土地规划和管理领域,积累实践经验;•参加行业相关的培训和会议,拓宽专业视野。
中期目标(3-5年)•获取更高级别的职位,例如高级土地资源管理师或项目经理;•参与更复杂的土地规划和管理项目,提升专业能力;•建立专业网络,与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建立联系。
长期目标(5年以上)•成为行业内的专家,为政府、企业和社区提供宝贵的土地资源管理建议;•积极参与行业组织并担任重要职务,推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发展;•通过教育和培训,培养和指导新一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土地资源作业设计方案》

《土地资源》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土地资源》是地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介绍土地资源的观点、特点、利用与管理等内容。
通过进修本课程,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土地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掌握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方法,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土地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利用现状;3. 熟悉土地资源的管理政策和方法;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作业设计方案1. 作业一:论文撰写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地区,调查该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改进建议。
论文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地区的基本情况介绍;- 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和问题;- 改进建议及其可行性分析。
2. 作业二:实地考察报告要求学生组成小组,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该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
报告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实地考察的目标和方法;- 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 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对该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的建议。
3. 作业三:案例分析要求学生分析一个实际案例,探讨该案例中土地资源利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案例分析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案例的背景介绍;- 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的分析;- 解决方案的提出和可行性分析。
四、评分标准1. 论文撰写:内容完备、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语言表达准确,逻辑周密;2. 实地考察报告:考察目标明确、数据准确,分析深入,结论合理;3. 案例分析:案例选择合适、问题分析透彻,解决方案切实可行。
五、参考资料1. 《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王明华,地质出版社)2. 《土地资源管理案例分析》(李红,科学出版社)3. 《地理学导论》(李国庆,高等教育出版社)六、作业提交要求1. 论文撰写和实地考察报告需以电子文档形式提交,格式为Word或PDF;2. 案例分析需在教室上进行口头展示,并提交书面分析报告。
关于肥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论文

关于肥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论文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班级:土地资源管理三班姓名:尹仪芬学号:20116250内容摘要通过介绍肥城概况,对肥城市国土资源利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目前肥城市土地资源高效整合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地表塌陷严重。
在土地资源详查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针。
有效提高了肥城市的土地资源整合利用水平,大大促进了肥城市的建设,为肥城市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关键词:肥城土地概况塌陷对策关于肥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论文一、土地概况肥城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西麓。
地理坐标为北纬35°53′—36°19′,东经116°28′—116°59′。
南北长48km,东西宽37.5km。
总体地势南低北高,南部为汶河平原区地势较低,北部为山区地势较高,中部为低山丘陵区,山地、丘陵、平原约各占三分之一。
全市总面积1277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96万,是全国明星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山东省经济强县(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
肥城市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为2607小时,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2.9摄氏度,无霜期200天左右,平均降雨量659毫米,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构造优良,结构比较稳定。
全市辖区总面积为1915954.2亩。
农用地面积1470341.3亩,占总面积的76.7%,其中种植用地245242.1亩,占总面积的12.8%,其他农用地198203.5亩,占总面积的10.3%;建设用地面积296602.7亩,占总面积的15.5%,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63952.9亩,占总面积的13.8%,交通用地16115.0亩,占总面积的0.8%,水利设施用地16534.8亩,占总面积的0.9%;未利用地面积149010.2亩,占总面积的7.8%,其中未利用土地99193.8亩,占总面积的5.2%,其他土地49816.4亩,占总面积的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本科培养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我院论文的最终质量,特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制定如下要求。
1. 论文选题1.1 选题原则(1)论文选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的内容,使学生受到全面的锻炼。
(2)论文选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等任务,减少虚拟题目的数量及比重。
(3)论文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利于提高论文成果的质量。
(4)选题应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5)选题要在保证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经过努力能够完成任务。
1.2选题方法论文选题坚持每人一题,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确定论文题目,确保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选题由指导教师说明其意义、目的、要求、主要内容、前期工作及具备的条件,经教研室审定,报系教学主任批准后,方可列入选题计划。
选题计划公布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或兴趣,申报选择意向,再由教研室协调。
教研室根据学生意向、学生本人的实际能力、成绩以及论文选题的类型、分量、难易程度,结合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综合平衡,最后确定论文选题分配,并以书面形式将论文选题任务书下达给学生。
1.3选题范围(1)土地实际问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题目应充分体现出土地资源管理是建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特点,侧重将基本原理应用于土地管理实践中的某些具体问题。
(2)土地宏观问题:论文也选择一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专题研究课题(如政策研究或虚拟研究),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得到较多的训练,但应注意研究范围不宜过大,切忌出现“论中国土地资源XXX”等类字眼,同时题目要有一定创新性、实用性。
(3)土地交叉学科:鼓励不同学科(专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扩大学生知识面,开拓眼界,提高质量。
2.论文基本工作量2.1论文工作计划学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写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列出完成毕业论文任务所采取的方案与步骤。
工作计划包括:(1)毕业论文题目;(2)研究目的;(3)设计、实验研究方案的分析论证,原理综述,方案的拟定及依据的资料(国内外相关技术及其使用性能,运行情况与结构特点,经济指标及优缺点);(4)毕业论文工作的进度计划,材料消耗计划;(5)预期的阶段性成果及最终结果。
毕业论文工作计划编写完成后,同时填写任务书,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实施。
中期检查后,须提交中期检查表。
2.2文献检索与文献综述学生应查阅近5年本专业相关文献至少20篇,其中中文15篇,外文5篇;同时结合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完成文献综述,字数不少于3千汉字。
2.3 外文资料的翻译学生应查阅近5年本专业相关外文文献5篇,同时完成不少于3千汉字或2万印刷符外文资料的翻译工作。
2.4 毕业论文(1) 论文字数1.5万左右;(2) 提交实物工作量依据(如:野外调查与实验,所取的相关数据,矢量化、信息提取、影像处理)(3) 论文撰写的具体要求见中地大京发【2005】35号及下一部分的“毕业论文写作规范补充规定”3. 毕业论文写作规范补充规定3.1 论文打印毕业论文用A4纸打印。
正文用宋体五号字,行距固定值18磅,页边距采取A4默认形式。
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3.2 论文装订顺序毕业论文的装订顺序依次为:(1)封面(含内封面);(2)任务书;(3)中文摘要(含关键词);(4)英文摘要(含关键词);(5)目录;(6)正文;(7)致谢;(8)参考文献;(9)注释;(10)附录;(11)封底。
注意:各大项均重起新页。
(1)-(5)不参与编页,正文起后所有的页为阿拉伯数字编页。
3.3 各项具体要求3.3.1封面a)封面颜色一般为淡黄色,要按照学校统一规定的格式排版,详细参考教育在线格式;b)论文题目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不宜超过20个字,可分两行;c)注意对应的英文名称准确无误。
3.3.2 任务书(采用教育在线下载的格式)a)任务书由学生提交给指导教师负责,经指导教师审核合格后上交教研室。
b)签发日期、最后签名等指导教师统一负责;任务书经教研室主任签字后方可生效;c)注意任务书中的论文题目与论文封面题目名称一致;d)任务书必须简洁、明确。
3.3.3 中英文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及关键词a)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b)摘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摘要中应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c)中文摘要一般为400 字左右;d)关键词应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一般为4—5个,建议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e)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f)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特别要重视英文摘要翻译是否通顺,要符合英文写作要求。
3.3.4目录a)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b)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体、结论、主要致谢、参考文献及附录等;c)注意不要把主要参考文献和致谢的顺序颠倒。
3.3.5正文a)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或前言、序言)、论文主体及结论。
b)论文撰写采用以下格式,要求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
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
11.11.1.1c)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层次清楚,文字简练,通顺,重点突出。
d)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是论文的精华,要写得扼要明确,精练完整,准确适当,不可含糊其词,模棱两可。
结论可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不加“第XXX章”字样。
“结论”两字中间空两格、三号黑体、居中,与正文空一行。
内容五号宋体。
3.3.6 致谢a)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
文字要简捷、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
b)“致谢”两字中间空两格、四号黑体、居中,与正文空一行,内容五号宋体;c)个人部分感受也可以放到本部分,但注意前后连续。
3.3.7参考文献a)正文之后应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或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b)参考文献要求是近五年的文献,其中,中文不少于15篇,英文不少于5篇。
c)所列参考文献应按照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d)正文中在引用的地方标号(以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编号以方括号括起,放在右上角,如[1],[3~5]);e)“参考文献”四号黑体、居中,与正文空一行。
内容中文的用小五号宋体,外文的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序号用中括号,与文字之间空两格,如果需要两行的,第二行文字要位于序号的后边,与第一行文字对齐;f)采用网上信息的,必须说明网址和登陆时间,同时要求网络文献不多于3条。
3.3.8 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格式参考论文正文。
3.3.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例如冗长的公式推导、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
3.3.10其他注意事项a)流程图要求明确清楚,连接符号单线,指向明确,图内字体大小5号宋体,具体格式可参考下图。
图X 研究方法流程图b)标点符号: 注意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区别,不能混用。
c)数字用法: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各种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不能写成99年。
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如:0.50:2.00不能写作0.5:2。
用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惯用语、缩略语、清朝以前(含清朝)的年、月、日以及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所表示的概数,均使用汉字数字。
表示概数时,数字间不加顿号,如五六吨、十六七岁等。
d) 量和单位: 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e) 工程图图幅小于或等于3#图幅时应装订在论文内,大于3#图幅时按国标规定单独装订作为附图。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土地资源管理教研室2008-05-21注:以下样例仅供参考附录1:中文摘要参考样例 摘 要国际大都市北京来说,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每一寸土地都显得弥足珍贵。
本文对北京市的耕地资源状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基于1996—2004年北京市的耕地面积数据,利用灰色系统模型建立GM(1,1)模型,对北京市2005-2010年的耕地面积变化情况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变化趋势。
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很明显。
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市通州区的三个镇的遥感影像图为底图,制作北京市耕地监测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变更图,并对各地类进行了面积统计。
以图件和数据为依据进行研究,总结出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特点和原因。
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极快,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最后,结合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分析,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特点及原因和北京市实际情况加以综合分析,提出合理的、有效的、可行的北京市未来耕地保护发展对策。
文章认为保附录2:英文摘要参考样例Cultivated land resour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hysical basic for human living and development. And it is not the reclaimed and unwonted resource. Especially for Beijing, which is 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tan city,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human and land is very obvious, and every inch of land seems to be so valuable.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actuality and traits of the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 We use the statistic data of 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in Beijing to forecast the trend about the changes of 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from the year 2005-2010 by the method of Grey System Model GM(1,1). Meanwhile we analyze the changing trend. The forecast shows that the cultivated land decreases continuously. After that we make the maps of land present use and the changing maps of land use based on the remote sense map of three towns of Tongzhou District in Beijing, and calculate the areas of lands of different use type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maps and statistic data, we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the changes of 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in Beijing.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diseases so fast, and the main cause of the cultivated land decrease is that the urban construction of Beijing occupies plenty of cultivated land. Finally, we consider fully all the analysis above and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Beijing. As a result, we put forward rational,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countermeasure on the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of Beijing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thinks that protecting cultivated land is to protect us human, to develop economy, and to create wealth.Key words:Cultivated land;Grey System Model附录3:目录参考样例目录1绪论 (1)1.1 北京市耕地资源现状 (1)1.1.1 北京市耕地资源利用状况 (2)1.1.2 北京市耕地资源特点 (2)2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趋势预测 (6)2.1 灰色系统模型 (6)2.1.1 灰色系统模型的预测方法 (6)2.1.2 灰色系统模型中数列预测法的应用条件 (6)2.1.3 灰色系统模型中数列预测法的应用范围 (6)2.1.4 灰色系统模型的优点 (6)3北京市耕地变化情况分析 (12)3.1 北京市耕地监测区域的选择 (12)3.2 北京市耕地监测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及利用情况 (12)3.4 北京市耕地变化特点及原因分析 ................................................................................................ 18 4 北京市耕地保护对策研究 .. (21)4.1 北京市耕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4.2 北京市耕地保护对策 (22)4.2.1 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角度出发 (22)4.2.2 从工程技术手段角度出发 ..................................................................................................... 23 结论 ......................................................................................................................................................... 24 参考文献 ............................................................................................................................... 25 致谢 (26)附录4:论文正文参考样例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